雍正的事迹
雍正简介_雍正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雍正简介 雍正 中⽂名称: 雍正 ⼜ 名: 清世宗胤祯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 族: 满族 ⽣卒年: 1678—1735 相关事件: 改⼟归流 相关⼈物: 乾隆康熙 ⽣平简介 清世宗,名爱新觉罗·胤祯(公元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康熙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关第3帝。
在位13年,传说为侠⼥吕四娘报家仇所暗杀,终年58岁;⼀说为正常死亡,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雍正帝胤祯⽣于康熙⼗七年(1678年),8岁时随康熙出关北巡,10岁时出猎封为贝⼦,32岁时⼜晋封为雍亲王。
康熙死后,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
说到雍正的即位,⼀直被认为是⼀个谜,民间最流⾏的说法是雍正皇帝串通隆科多,篡改诏书,将传位⼗四⼦改成了传位于四⼦,得即⼤统。
但这种说法显然是谣传。
其原因如下:⼀,清代的传位诏书是由满汉两种⽂字写成的,⼀边是满⽂,另⼀边是汉⽂,即使汉⽂可以修改,但满⽂是由字母拼成,⽆从修改。
⼆,清代对皇⼦的称呼⼀般都要加上皇字,如皇四⼦,皇⼗四⼦,因此在传位诏书上如果是传位给⼗四⼦那么就应写成,传位皇⼗四⼦,如果这样写,那么就不存在将⼗字改成于字的可能了。
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要传位给雍正皇帝呢?⼀些学者认为康熙选择雍正主要有两点。
⾸先,雍正在康熙晚年时政绩卓著,掌管户部任劳任怨。
其次,康熙皇帝是⼀代圣主,但在晚年有些过于仁慈,使得官场中出现了腐败的现象,康熙皇帝深刻认识到了这⼀点,所以为了⼤清江⼭,他要挑⼀位能彻底整顿吏制的皇⼦来即位,这样以铁⾯⽆私⽽著称的皇四⼦就⾛⼊了⽼皇帝的视线。
另外,雍正皇帝的⼉⼦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并带在⾝边亲⾃调教,康熙选择了雍正,很⼤程度上是为了保证⼤清能有两代好皇帝,也可以说雍正的即位还沾了孩⼦的光。
因此,雍正篡位的谣⾔,应该是他的政敌刻意制造的,并没有历史依据。
雍正继位后,严厉镇压了曾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将允题长期幽禁,将兄弟允祀.允唐害死,贬斥了康熙的亲信,并且借故禁锢杀害了隆科多和年⼤⼤,为了对付政敌和仇⼈,他实⾏特务统治,还与绿林侠客创造出⼀种暗杀利器,称为⾎滴⼦。
清朝皇帝雍正-承上康熙、下起乾隆
清朝皇帝雍正-承上康熙、下起乾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前一个朝代是明朝,其主要统治时间是从1644年到1911年,共267年。
清朝统治时期有很多皇帝,其中比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雍正皇帝。
本文将会介绍清朝皇帝雍正的生平、承续康熙、开启乾隆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贡献。
清朝皇帝雍正的生平雍正帝出生于1678年,原名胤禧,是康熙皇帝的四儿子。
康熙死后,雍正即位,享年51岁,执政13年。
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雍正时期,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
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政治家,他有很多的政治改革,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
承续康熙-雍正时期雍正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统治,进行了强有力的政治改革。
雍正即位之后,对清朝的朝政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革,力求使政治和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他通过削弱大臣权力、增加官员工资、削减冗员官员、改革税收制度、整顿吏治、禁止私人铸币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效能。
雍正时期对五峰山矿山出产的铜资源进行专营,用铜钱代替布币流通,大大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雍正也对文化方面有很大贡献,他号召文人墨客大力创作文字,这也是雍正时期进行的一大文化活动。
开启乾隆时代雍正帝去世后,由其第四子胤禛继位,即乾隆帝。
乾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乾隆的时期。
乾隆即位后,继承了父亲和曾祖父的治理中国的智慧。
在乾隆时期,对经济方面的探索和发展尤为重要,封建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人民的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贡献了中国振兴经济的巨大力量。
此外,乾隆时期的文化大为繁荣,正是因为乾隆帝一直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并重视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诸多贡献雍正在位期间,先后制定了许多的法规,加强了皇权统治,增强了国家的中央集权和控制力,为清朝后期的强大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雍正还大力提倡学术研究,推崇科学思想,鼓励人们创新,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增添了勃勃生机。
在军事方面,雍正皇帝也有过非常重要的作为,他组建了新军队,采用了西化制度,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雍正帝暴卒探秘
雍正帝暴卒探秘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猝死于京郊离宫圆明园内。
关于他的死因,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纱幔,刚驾崩时,京师便谣言叠起,猜测纷纷,后世论者对其死因说法各异,终成一大奇案。
总的看来,对雍正帝之死有三种解释。
一是正常死亡。
清官方史籍,如《起居手册》、雍正、乾隆两朝《实录》、《清史稿》等,都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雍正帝从“不豫“到”龙马又上宾“,首尾只短短三天,八月二十日白天还处理政务,当晚病情发作,至二十三日子时死去。
其病当时一种急症,有人进一步推测雍正帝是中风而亡。
二是被刺丧命。
由于清政府采取民族高压政策,反清活动持续不断,加以雍正帝生前为人阴险,民间有他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传说。
一些人图谋报复,相传吕四娘就是其中一位,就是她杀了雍正帝。
关于吕四娘的出身,有两种传闻,一说她是吕留良的孙女,雍正六年,湖南人曾静遣其徒张熙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劝其反清,结果策反不成反被擒拿。
曾静供称是受清初吕留良著作和思想的影响而萌发反清之志,雍正帝即下令掘吕留良及其长子之墓,戮尸示众,吕留良子吕毅中被斩首,吕氏亲眷族人悉被发配边陲。
吕案发生时,吕留良孙女吕四娘恰奉母命在外,幸免于难。
吕留良后人秘密反清的风声,于雍正帝在世时确有流传。
雍正帝对此非常重视,曾喻令有关官员密加访查缉拿。
另有说吕四娘并非吕留良孙女,其父与登基前的雍正帝是结拜兄弟,雍正帝即位后被害,吕四娘幸得脱险。
总之,吕四娘亲人为雍正帝所害,她与雍正帝结下不共戴天之仇,于是她隐身名山仙刹,拜师学艺,练成绝技,又闯荡江湖,广结天下豪杰,伺机报仇。
雍正十三年秋某日,吕四娘潜入深宫,刺杀雍正帝,提其首级而去,报了国仇家恨。
因吕四娘的故事来自民间和野史记载,如《满清外史》等,在正史中不见吕四娘名字,更无其事迹,故而关于吕四娘之事,令人未敢全信。
有的学者干脆断言不存在吕四娘其人,吕留良一家被赶尽杀绝,其孙女绝无漏网可能,何况雍正帝临终所住的圆明园戒备森严,一个女子很难成功地入内行刺的。
雍正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
雍正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雍正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雍正,清朝继康熙帝之后的皇帝,他是康熙帝的第四子,名叫爱新觉罗胤禛,提到雍正,人们所想到的就是这是一个抄家皇帝,最后累死在御桌上,就好像除此之外,雍正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人们对他的评价那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成为一个争议颇大的一代帝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雍正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整顿吏治康熙往年吏治松散,贪污丛生,官员腐化堕落,国库空虚;在这样一个虚假繁荣的背后,雍正早已看在眼里。
雍正一即位,便着手整治,要求文官不贪墨,武官不克扣军饷,为此还专门成立会考府,对财政进行审计。
制度上防止了腐化等现象出项的空间2、建立军机处原来清朝军事上的工作主要有议政处来决议,平时国家行政事务则由内阁处理,雍正则在议政处和内阁以外建立了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5—7人,共商军国大事,进步在朝决议计划功率。
可是军机处权利过大,位置在内阁之上,使得内阁原有的拟旨及其批驳皇帝错误决议等权利形同虚设,雍正大权独揽。
3、完善密折准则添加能够上奏折人的数量,高峰时曾达1200人,扩大了信息的来历,奏折只需通过奏事处直接抵达雍正手中,并能够直接下发到奏事人手中,一起也强化了皇权。
4、改土归流改动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土司、头人准则,对此中心没有任免权。
改土归流准则在全国的'推行,改动了这种状况。
流即为流官,由朝廷派遣,有任期,故而加强中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5、滩丁入地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都是土地和人丁分头交税,雍正将人头税摊到土地税中,这么就免除了困苦老百姓没有土地还仍然缴纳人头税的不公平局面,减轻了封建税负及人身依服,一起客观上刺激了人员的添加。
6、废弃贱籍所谓贱民即在民籍以外,不属于士农工商之列,不能读书,不能参与科举考试,生生世世为奴。
雍正废弃贱籍是一件功劳。
雍正四十五岁即位,在位一十三年,终身努力变革弊政,在王公大臣、地主富豪、文人墨客的谴责与责难下,锐意进取,勤政为民,煞费苦心,雍正功劳不可没。
雍正的历史故事
雍正的历史故事雍正的历史故事雍正的历史故事1雍正的皇后,姓乌喇那拉氏,是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
这位皇后少年时代即入宫侍奉,当时康熙帝很喜爱她,做主将她许配皇四子,为雍亲王的正室嫡福晋。
雍正元年被册为皇后时已届中年了。
雍正帝同她相亲相爱,可惜雍正九年九月乌喇那拉氏病逝。
乌喇那拉氏之死令,雍正帝异常伤心,他自己大病刚好,想亲自去为皇后合棺送行,大臣们竭力劝阻才作罢。
于是下谕旨道:皇后从小就侍奉皇父,与朕结合以来,四十多年孝顺恭谨始终如一。
我患病多时,尚未痊愈,若亲临丧事,恐怕会触景生情过度悲伤,致使旧病复发。
我未尽到夫妇间的.礼数,心中很是难受。
大臣们劝我说,没有皇后丧礼皇帝非亲自奠祭不可的规定,因此,我今特令皇子们朝夕奠祭。
言语中流露出莫大的哀痛。
乌喇那拉皇后谥号孝敬,与雍正帝合葬泰陵。
雍正的历史故事2打开历史的大门,青色的铜镜反射着森冷的光芒。
时间的轮廓一步步向前移动,清王朝出现在眼前。
清朝是爱新觉罗的王朝。
清朝,会让我们想起它的开国皇帝皇太极与其父努尔哈赤,会让我们想起康熙,雍正,乾隆三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会让我们想起那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下的光绪皇帝,清政府末年的不平等条约。
然而有一个人,身在一个不平凡的朝代,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一个人,有着不平凡的地位,他是康熙的第四子,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有一个人,有着不平凡的权利,他掌控着所有人的生死大权,有一个人,有着不平凡的名字,雍正,他就是——爱新觉罗。
康熙皇帝在位61年,其中又曾二废太子,给了诸位皇子王爷许多幻想,留下了许多不该有的幻想,可是当其中一个当了皇帝之后,剩下的皇子日后的生活恐怕是十分艰难了。
例如八贤王胤禩,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同年,亡。
然而在历史中留下众多疑点的是雍正即位之谜。
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雍正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历史上的雍正是在其父康熙帝的“遗诏传位”下登上皇位的。
雍正皇帝原名为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帝的第四子,因其在位期间年号为“雍正”,故史称“雍正皇帝”。
胤禛于公元1722年继位,因见证了康熙帝晚期时的“九子夺嫡”的惨烈,在继位次年便颁布了秘密立储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皇子间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介绍:
雍正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废除了贱籍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大力整顿财政,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在军事上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诸君继承上进行改善,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避免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局面。
所以在清朝十二皇帝中,雍正皇帝绝对是最被小看的,其能力能排第二位。
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并卓有成效,而且也没有什么败笔,其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人物小传-雍正
人物小传-雍正雍正(1678年-1735年),是中国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康熙帝的第四子。
他出生于北京,父亲康熙帝去世后,由其母亲储君妃监国。
在康熙帝去世后,雍正年仅25岁即登基,成为清朝的新皇帝。
在雍正登基后,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果断的领导力。
他致力于整顿政府机构,打击腐败和贪污现象,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措施,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度。
他注重选拔和培养正直有为的官员,重视农业、教育、工商业和科技的发展,推动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雍正还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智慧和勇气。
他积极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并与邻国进行外交交往。
他与俄国、朝鲜、蒙古等国建立友好关系,稳定了边疆局势。
而在对待西藏问题上,他采取了务实的方式,通过对藏区的改革和管理,巩固了西藏地区对中国的统治。
雍正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加强了社会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推行一系列法治政策,打击了官员贪污、盗窃等犯罪行为,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他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重视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学校的建设,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然而,雍正的统治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他对待政治异议持强硬的姿态,限制言论自由,加强对民间组织和宗教活动的控制,这引发了一些社会不满和反抗。
同时,他也采取激烈的手段打击政治敌对势力,对一些历史人物持有不公正的观点和评价。
雍正在位期间非常短暂,但他的统治对清朝的历史和政权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改革政策和强有力的领导,为中国清朝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雍正被视为一位既有政治智慧又有争议的统治者。
雍正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需要拥有明智而果断的领导力,注重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福祉。
领导者应当倾听人民的声音,推行改革和政策,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并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同时,领导者也需要意识到权力的边界,尊重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保持公正和谦虚的姿态,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雍正帝反腐的历史故事
雍正帝反腐的历史故事 在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都可称为社会发展快,百业兴旺的盛世,这与他们勤政护民的政策分不开,其中雍正帝反贪的决策便起到很⼤作⽤。
⼩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雍正帝反腐措施 后世说起清朝最好的时代,想到的⼀定是康乾盛世。
但实际上在康熙和乾隆之间的雍正,也是创造这个盛世不可缺少的帝王。
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便是雍正的作⽤了。
康熙早些年雷厉风⾏,是⼀个开拓之君,但是随着年龄⽼去,渐渐宽容对待亲信⾂⼦。
也正是因为这样,康熙末年贪污腐败严重。
康熙虽然知道情况,但是却有⼼⽆⼒,于是只能交给继任者。
康熙为何在⼀众皇⼦中选中雍正,正是因为他在当王爷的时候就是冷⾯王爷,丝毫不给⾯⼦。
康熙相信,只有这样的君主,才能振作⼤清。
康熙的选择没有错,雍正帝⼀上位就⼤⼒整治官场贪污的风⽓。
在他的治理下,肃清风⽓, 雍正帝⾸先就派遣⼀批清正能⼲的钦差下到地⽅,查办贪官污吏。
这些钦差全都是中央官员和直属中央的官员,尽量避免与地⽅官员有牵扯和利益关系。
除此之外还抽调⼀批州县候补官员辅助钦差,⼀旦查明贪官污吏,即从中抽调同级官员接任。
如此继任官员就不会为前任打掩护,杜绝“前腐后继”的歪风。
除了派⼯作⼈员下到地⽅,雍正帝还在中央成⽴独⽴的监察审计机关。
⼯作内容就是负责审核中央各部钱粮奏销,杜绝地⽅给中央各部官员好处费,⽽掩盖亏空的事实。
最⼤的杀⼿锏,就是⼀反到底,根本不讲⼈情。
前代有贪污官员被查明之后,很多选择在治罪之前畏罪⾃杀,以谋得帝王垂帘,放掉⾃⼰的⼦⼥。
到了雍正这⼉根本不起作⽤,管你有没有⾃杀,⼀旦被查明贪污的事实,就⽴刻抄家问罪。
不仅本家⼦弟,亲戚⼦弟的家也不放过,避免财产转移。
雍正帝曾下诏说过:“丝毫看不得向⽇情⾯,务必严加议处。
追到⽔尽⼭穷处,毕竟叫他⼦孙做个穷⼈,⽅符朕意。
”个⼈认为这句话说的⼗分正确。
不仅是在惩治贪官污吏⽅⾯,雍正个⼈治国讲究务实风⽓,对于那种虚假马屁最看不过。
有关于雍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有关于雍正的历史事件介绍
有关于雍正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有关于雍正的历史事件介绍清代雍正时期,上承康熙,下启乾隆,是“康乾盛世”的重要阶段。
康熙时期忙于开疆拓土,稳固统治,绝大部分制度沿旧明朝,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有关于雍正的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雍正雍正,为清朝雍正皇帝的年号,从1723年(雍正元年)至1735年(雍正十三年),前后共十三年,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清朝显示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的年号,雍正帝出生于公元1678年。
生母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由贵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抚养。
与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为同母兄弟。
师从顾八代、张英、徐元梦等。
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驾崩。
胤禛登基,时年45岁。
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驾崩,享年58岁。
雍正巩固帝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即位后,雍正帝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不想放过政敌胤禩等人,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败,所以双方的斗争在雍正帝继位后延续下来,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
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
晋封胤禩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
将胤禟发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
鉴于清朝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制度,常因皇位继承权产生争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帝在雍正二年(1724年)春以前,对政敌的打击尚有所节制,这是因为政权还不太巩固,不便太刺激对方。
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青海平叛胜利,雍正政权的力量增强了,随即加紧惩治胤禩一伙。
四月,对胤禩本人声罪致讨,说他“肆行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宽宥,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
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 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胤禟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 塞思黑”(意为讨厌的人)。
皇十子胤礻我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祯(胤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后来受圈禁。
雍正历史资料
雍正历史资料雍正在位13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为提高军务效率,在离养心殿百步之遥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更是铸就了沿袭至清末的帝后独揽军政要务的集权模式。
雍正的历史资料雍正(中国清朝皇帝在位1722—1735年,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胤禛,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立中体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清朝入关之后第三任皇帝。
经过众多兄弟激烈的竞争后取得了皇位,以统治手段严苛而闻名。
他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了几项很有影响的改革:“摊丁入亩”,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之中,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征收人头税的历史,有利于穷人,也对人口迅猛增长起了作用;在西南等地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改由朝廷排遣流动官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在中央设立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军机处,作为处理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以此加强皇帝本人的权威;加大惩治贪官的力度。
他勤政务实的13年统治,才有了"康乾盛世"。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严冬,在一片流言四起,萧杀恐怖的气氛中,康熙皇帝第四子胤禛登上了皇位。
胤禛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生之子,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
胤禛采取表面竭尽孝心,暗地结交朝臣与江湖术士的隐蔽手法,搏取了父皇的好感。
最后,他内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读的康熙皇帝“传位于皇四子”遗诏的安排下,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
雍正对他们分化瓦解,撤职监禁,予以严厉打击。
敬业的古人故事
敬业的古人故事1.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他于1722年继承皇位,到1735年去世,在位仅12年8个月,但他所做出的改革,比他父亲康熙担任61年皇帝所做出的改革还要多。
他勤于政事,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
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他才会休息。
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他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
雍正皇帝的勤政精神、理财成效、治国业绩,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堪称楷模。
2.在舜帝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人们深受其害。
舜帝派鲧治水不成,又派禹继父业治水。
当时禹刚刚结婚,他离家外出,带领大家沟通九河,引济漯水入海,把汝汉淮泗导入江。
他用了13年时间,终于制伏了洪水。
禹在治水过程中公而忘私,三次路过家门,也不进去看一看。
他把天下有人淹死看成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身劳焦思,身体偏枯,手中胼胝,全心全意治水。
他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一直受到后人景仰。
3.东汉末,刘备三顾茅庐,从襄阳隆中请出诸葛亮为其军师。
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之中蜀国国小人少,实力较弱,诸葛亮从长远利益着手,建立吴蜀联盟,使蜀国得以全力对付魏国。
对内,诸葛亮充实国家力量,安定人民生活;注重选拔人才,任人为贤;赏罚分明;虚心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严格要求各级官吏,惩办贪污不法行为,以树立官员廉洁奉公的风气。
诸葛亮一生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呕心沥血。
4.春秋时,齐庄公名光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
崔杼知道后,便设计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
崔杼也自封为相国,飞扬跋扈、专断朝政。
但他对弑君之罪十分惶恐,特别是担心被史官记录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
于是他下令将专管记载史事的太史伯找来,说道:“昏君已死,你就写他是患病而亡。
如果你按我说的意思写,我一定厚待于你,如若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说罢,崔杼拔剑在手,杀气逼人。
齐太史抬头看了看崔杼,不慌不忙地拿起竹简,提笔而书。
书罢,他将竹简递给崔杼。
崔杼接过竹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
历史上的雍正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雍正是怎么死的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那么历史上的雍正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雍正之死的说法吧!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雍正被吕四娘砍了头死的。
雍正时期一个叫吕留良的人在文字狱中遭到了严厉的惩处。
但是传说他的女儿,一说是孙女,吕四娘漏网了,她拜师学艺,武艺高强。
后来想法乔装打扮混到了皇宫里面,见了一个机会,把雍正的头砍下来,替她父亲/爷爷报了仇。
这个传说很生动,雍正没有头怎么发丧,传说做一个金头给搁上,这样就埋在了雍正的泰陵。
很多专家研究之后,认为雍正是被吕四娘杀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在这满门抄斩的时候是非常严格的,吕留良的女儿不可能逃跑,退一步说,即使是跑了,也不可能混到皇宫,即使混到皇宫,也没有机会她把雍正给杀了。
所以这只是一个野史小说在这儿编造的一个很生动、很有趣的故事。
第二种说法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一个恋人,这恋人叫竺香玉,长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被雍正看上了,雍正把她收到宫里来。
他夺了曹雪芹的所爱,于是曹雪芹就通过秘密的办法和竺香玉进行联系,竺香玉虽然身在皇宫,心还想着曹雪芹,于是见了一个机会,就谋杀雍正。
这个也是野史小说之言,没有任何历史根据,不可相信。
第三种是《梵天庐丛录》的说法,说雍正是被一个宫女给勒死的,但是还差一点,又被救活了。
这个故事我认为属于移花接木,明朝有这么一个故事,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嘉靖皇帝他对宫女很暴躁。
因为嘉靖他吃炼丹药,他有时候脾气暴躁,经常鞭挞宫女。
有一个宫女叫杨金英,一天夜里头,趁着嘉靖皇帝睡着的时候,用黄的绸子就勒嘉靖的脖子。
因为她特别紧张,慌乱之中打了一个死结,她以为勒死了,参与其事的另外一个宫女害怕了,把这个事情赶紧告诉皇后,皇后急忙跑来的时候,一看嘉靖已经断气了,皇后赶紧命令传御医,御医叫许绅,来了以后,觉得问题很严重,就下了急猛药来治,经过了四个时辰,嘉靖就有了一点声音,透了一口气。
雍正皇帝胤禛简介在位了多少年雍正皇帝的生平历史功绩评价
雍正皇帝胤禛简介在位了多少年雍正皇帝的生平历史功绩评价一康熙十七年 (1678) 十月三十日,在庄严而又神秘的紫禁城中又诞生了一个男婴。
他“呱呱” 坠地的啼声与其他婴儿没有什么两样,可是,长大成人的他却对这所皇宫、对整个大清帝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这个婴儿就是44年后登上乾清宫内金碧辉煌的龙椅的清朝的第五代君主胤禛。
胤禛的生母吴雅氏是满洲正黄旗人,原来本是一个宫女。
她的父亲是清军中一个低级军官,自然比不上名门豪贵的千金。
所以她在宫中千千万万个宫女中并无值得夸耀的身世。
虽然她生得天生丽姿、光艳照人,命运还是将她与下层宫女连在一起。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美貌被年轻的康熙皇帝发现了,于是便有了那么几次浪漫的幽会,吴雅氏终于在人前鼓起了大肚子。
她的地位也因此有了相应的改变。
吴雅氏珍视腹中这个宝贝,胤禛的出生带给她许多幸福和希望。
胤禛是康熙这位年方25岁的年轻爸爸的第十一个儿子。
由于前面几个孩子的夭折,实际上他占了第四的位置。
由于胤禛的出生,吴雅氏在康熙十八年(1679) 受封为德嫔,列入了天子嫔妃的行列。
胤禛与康熙众多的儿子一样在帝王家的荣华富贵中慢慢长大。
康熙对他的儿子们是严历的,教育抓的非常紧。
皇子年满6岁便入尚书房读书,学习的课程有满文,汉文,蒙文及儒家的经史书籍,另外还有军事,体育等课目。
皇子的师傅都是翰林院中的博学大儒。
皇子上课的规则是严格的。
每天五鼓,天还未明,皇子便须起床,进书房学习。
每天的课程皆是按排好了的,读史、作文、然后有满文师傅教满文,下午学习骑射。
直到太阳落山,一天的功课才算结束。
康熙皇帝看到一些贵胄之家对子孙娇生惯养,长成大人,则是废物,害了子孙。
因此,他对诸皇子要求甚严,康熙帝经常在繁忙的政务中,检查皇子的功课,尤其告诫他们要熟读四书五经,贯通性理,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上之人。
皇子们从其祖先那里继承了尚武的品质。
康熙帝命他们从小就训练骑马,射箭与使用各种武器,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品格,同时强壮身体。
雍正生平
雍正生平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满族,康熙帝第四子。
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
”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
胤禛采取表面竭尽孝心,搏取了父皇的好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内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读的康熙皇帝“传位于皇四子”遗诏的安排下,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
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
雍正有兄弟多人,雍正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当作劲敌,对他们予以坚决打击。
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
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
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允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
康熙的皇九子允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猪)”,皇八子允禩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狗)”。
康熙皇十二子允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允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
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
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
雍正三年(1725),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尽。
隆科多是皇亲贵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嫡母孝懿皇后。
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惟一的传诏大臣。
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
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
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雍正大事年表
雍正大事年表1678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胤禛出生,为康熙帝第四子,母吴雅氏,孝恭仁皇后,时为宫女,次年受封德嫔。
1683年(时虚岁六岁)跟从侍讲学士顾八代学习,直至康熙三十七年。
1686年康熙巡行塞外,胤禛随行,同往的皇子有允礽、允褆、允祉。
1691年约在本年胤禛俸父命同内大臣费扬古女喇那氏结婚。
喇那氏为孝敬宪皇后。
1696年康熙亲征噶尔丹,诸皇子从征,胤禛掌正红旗大营。
1698年康熙授诸子世爵,胤禛为贝勒。
1699年是年,康熙为诸皇子建府,胤禛府邸在其中,为日后的雍和宫。
1703年康熙南巡,至江宁、苏州、杭州,胤禛及允礽、允祥随行。
1708年废黜皇太子允礽。
1709年复立允礽为太子。
胤禛受赐王爵号雍亲王。
约于是年受赐圆明园。
1711年胤禛第四子弘历生。
第五子弘昼生。
1712年康熙再次废黜皇太子允礽。
1713年雍邸属人戴铎提出全面夺取储位规划,胤禛说他的建议是金石之言。
1722年康熙死,隆科多传遗诏,命胤禛继位,胤禛正式即位,改元雍正。
1723年分化瓦解朋党;革新除弊;实行秘密立储制。
青海厄鲁特罗布藏丹津叛乱,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讨之。
1724年雍正将康熙圣谕十六条敷衍成《圣谕广训》,作序颁布,令向民间宣讲。
颁布《御制朋党论》,为允祀集团而发。
任命田文镜为河南巡抚。
1725年以日月合璧、五星连珠为祥瑞,告祭景陵。
以杨名时为云贵总督管云南巡抚事鄂尔泰为云南巡抚管云贵总督事。
以九十二大罪命年羹尧自裁;命李卫为浙江巡抚。
1726年将允禩、允禟削除宗籍;命张庭玉为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蒋廷锡为户部尚书。
1727年签订《恰克图条约》。
以四十二大罪将隆科多圈禁,后死于禁所。
1728年湖南曾静遣其徒张熙往陕西策动岳钟琪反清,兴大狱,株连浙江已故理学家吕留良及其门人严鸿逵、沈在宽等。
1729年因曾静案,设湖南观风整俗使。
以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出征准噶尔。
设军机房,即日后的军机处,代替了内阁的地位。
1730年允祥死,雍正临丧所,命配享太庙;成亲王允祉以临丧无状,削爵圈禁;封允仍子弘皙为理亲王。
清朝雍正帝的生平简介
清朝雍正帝的生平简介雍正帝名为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帝的四子,生母是乌雅氏,但由于乌雅氏出生低微,而清初后宫儿子不允许交由生母抚养,所以胤禛是由佟贵妃抚育长大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雍正帝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雍正帝的生平简介胤禛幼年喜怒不定,性情急躁,所以康熙用“戒急用忍”来训喻他,少年跟随康熙四方游历,于1698年被封为贝勒。
公元1708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黜,胤禛与皇八子胤禩支持复立废太子胤礽。
次年,胤礽再次被立为太子,胤禛被封为雍亲王。
太子胤礽被两立两废,使众多的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胤禛于是隐藏锋芒,韬光养晦,与兄弟们维持和睦,又向康熙表示诚孝,因此赢得了康熙的信赖。
康熙临终前留下遗诏,立雍亲王胤禛为帝。
公元1722年,康熙帝病逝,胤禛继位,次年,将年号改为雍正,故又称雍正帝。
胤禛即位后,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得到重用,其他兄弟皆被削去爵位或幽禁。
所以雍正帝胤禛是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
胤禛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强化了密折制度,设立军机处以加强皇权,为避免九子夺嫡的事件再度发生而秘密立储,又推行摊丁入亩、耗羡归公等政策使经济得到了发展,且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另在文化外交上也有所建树,为康乾盛世的延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1735年,雍正在批阅奏章时猝死,被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
孝恭仁皇后为何不喜亲儿雍正历史中德妃(孝恭仁皇后),真的不喜欢四阿哥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乌雅氏的身份开始说起,乌雅氏的父亲是护军参领,是个小官,其祖父曾经当过厨师长,在御膳房工作过。
在寻常老板姓眼里这是个肥差,但是在皇宫里却是个小职位,所以乌雅氏的出生很低微。
乌雅氏生雍正的时候刚好还是常在的时候,按照清朝的政策乌雅氏是不能亲自抚养雍正的,没有这个权利更没有这个资格。
胤禛出生后康熙就把他交给了贵妃抚养,乌雅氏成为了雍正的生母,皇贵妃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
佟佳氏是当时后宫的负责人,因为皇后刚刚驾崩,所以就由佟佳氏全权负责后宫的大小事务。
【满清十二帝的故事】雍正(二)
雍正(二)加强皇权雍正甫继位,就大施隆恩。
其中包括封八阿哥允禩和十三阿哥允祥为亲王,废太子二阿哥允礽嫡子弘皙为郡王。
允禩在康熙朝就是个争皇位的野心家,康熙当众斥责过,雍正却将他的地位从多罗贝勒提升为廉亲王。
雍正此举是为了封堵允禩的篡位野心。
但允禩岂是省油的灯,他与九阿哥允禟勾结,继续觊觎大位,于是雍正果断地在两三年后将他们恶治,先革爵,再逐出宗室,这还不算,更进一步取消“人籍”,将允禩改名阿其那,允禟改名塞思黑,不过有专家根据满语满文细加考证,认为分别是“俎上冻鱼”,“讨厌”之谓;再后就让这两个兄弟相继猝死于禁所。
不管怎么说,对允禩这样的政敌,雍正欲擒故纵先封亲王是着好棋。
至于将十三阿哥允祥封为亲王,则是雍正真的看重他。
康熙曾在康熙三十八年和四十八年两次对年长之子封爵。
第一次分封时允祥十三岁,未受分封不奇怪。
但第二次分封时他已经二十三岁了,连比他小两岁的十四阿哥(当时叫胤祯后被雍正改为允禵)也被封为了贝子,允祥却仍然未得分封,这就很奇怪了。
但史家对这一情况分析阐释甚少。
雍正一登基,却立即将这位十三弟封为和硕怡亲王,并对他极其信任倚仗。
其实允禵是雍正唯一的既同父也同母的亲胞弟,康熙晚期朝野都看好他,认为是康熙没有公开宣布而实际上内定的皇储,康熙任命他为征西大将军,立下赫赫战功。
他在任上忽然得到父王薨逝的消息,马不停蹄赶回京城,四阿哥竟已登上宝座,要他下跪臣服,开始他无论如何不肯承认这个事实,他的母亲向着他,坚决不肯让雍正把她“移宫”到紫禁城去享皇太后之尊,搞得雍正非常尴尬。
那当口十四阿哥是雍正最难对付的政治劲敌,血气方刚(比他小十岁),羽翼丰满,皇太后护着又不好动粗。
雍正且将十三阿哥奉为臂膀,来维系政局。
十三阿哥怡亲王允祥与曹雪芹他们家有种特殊的关系。
雍正二年,雍正将江宁职造曹颙(若非曹雪芹父亲则是他叔叔)交与怡亲王“看管”,现在我们仍可看到雍正在曹颙请安折上长达近三百字的朱批,其中有许多“怪话”值得推敲,如说“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因你们向来混帐风俗贯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声名,朕就要重重处分……”雍正的名声,怎么至于被曹颙那么个小角色“坏掉”?那令雍正不安的具备“恐吓”“讹诈”威力的“人”究竟是谁?又为什么非得把曹颙交给怡亲王看管?怡亲王看管的效果又究竟如何呢?那以后又足足过了四年,曹颙才终于被治罪,公开的罪状是“骚扰驿站”,那不能公开的罪是什么呢?我们后人当然要重视官方正式档案,但尽信“官档”,可能就永远无法接近曾经有过的事实。
雍正皇帝
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励精图治、整治贪腐、为国为民的一代改革派楷模,是中国历史上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帝王之一。
尤其是雍正的铁腕改革,使他无愧于改革家的称号。
由于雍正帝的励精图治,勇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虽然也有着其时代局限性和弊端,但形成了那个时代比较清明的政治环境,促使国力强盛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英国历史学者史景迁认为:雍正的父亲康熙为政宽松,执政末期受储立之争所扰,出现典型长寿帝王的统治能力退化现象,雍正即位之初的满清实已浮现官僚组织膨大腐败、农民生活水准恶化的危机;由於雍正即位以精准的分析问题并以铁腕魄力的作出应对,他的改革同时包含力行整顿与和现实的妥协(如火耗归公与养廉银),满清得以建立起一套继续运行百年以上仍大致有效的统治体制,而未沦为“立国百年而亡”的异族王朝,此当归功於雍正一朝的改革。
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极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从他的登基到他的去世,都盛行着各种各样的传说。
几百年来,雍正皇帝的头上一直笼罩着神秘莫测、扑朔迷离的疑团。
作为创建了清王朝“康乾盛世”的三位杰出帝王之一,雍正生活在两位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即在位61年的康熙大帝和在位60年的风流天子乾隆之间,犹如耸立在两座高峰之间的又一座高峰,他承先启后,是“康乾盛世”中功不可没的一代帝王。
雍正皇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是一个有魄力的改革家。
他改土归流,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他摊丁入亩,减轻人民的负担;他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他设立军机处,加强了中央集权;他实行秘密立储,缓解了皇子之间的争斗。
因此,我认为,雍正皇帝理所当然应归于明君之列。
《雍正王朝》是一部大型连续剧,看完这部煌煌巨制,我长出了一口气,心头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担!但在看《雍正王朝》的时候,心里却是满满的沉重与思考。
了解雍正皇帝,并不是从这部电视剧开始的。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吕四娘与雍正爷的故事,还有血滴子的传闻等等,上了高中以后,又接触了一些报刊杂志上对雍正皇帝的野说,言辞中也都是给了雍正皇帝褒贬不一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雍正的事迹
篇一:【清朝皇帝的故事】雍正皇帝的故事(1)
雍正皇帝的故事(1)
吕四娘谋刺雍正?
雍正在位的13年,政绩卓然。
但是,就在他执政已见成效之时,却突然去世。
胤禛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在圆明园猝然去世。
据《清世宗实录》和《张廷玉年谱》记载: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胤禛偶感违和,仍照常听政,并召见臣工。
二十一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
大学士张廷玉每日进见,未尝间断。
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等,御榻之侧,朝夕奉侍。
二十二日,病情恶化,太医抢救。
二十三日子时,进药无效,龙驭上宾。
前后三天,可算急症。
胤禛突然而死,官书不载原因。
于是,胤禛死因之谜,朝野众说纷纭。
传说,胤禛是被吕四娘谋刺死的。
稗官野史如《清宫十三朝》、《清宫遗闻》等书,都有雍正遇刺身亡之文。
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也有说是吕留良的孙女。
当年,吕留良因文字狱被死后戮尸,吕氏一门,或被处死,或被遣戍。
但吕四娘携母及一仆逃出,隐姓埋名,潜藏民间。
吕四娘拜师习武,勤学苦练,尤长剑术,技艺高超。
后来,吕四娘乔装改扮,混入深宫,一日,乘机砍掉雍正脑袋。
或说,吕四
娘的师傅,原是雍正的剑客,后离去,培养了女徒吕四娘。
这个民间传说,流传200多年。
到1981年,曾发掘雍正泰陵地宫,未打开,即作罢。
但民间传言雍正棺材已经打开,雍正的遗体有尸身而无尸首,想以此证明胤禛之头是被吕四娘砍掉的。
这些传说,都是无中生有,纯属野史逸闻。
学者认为,吕留良之案,吕氏一门,男女老幼,俱已严禁,不能逃逸。
就连吕留良父子坟墓,都加以监视,吕女不可能逃脱。
所以,吕四娘行刺雍正说,实属子虚乌有,绝不可信。
雍正皇帝死因,是个历史之谜。
雍正大兴文字狱
雍正终于当上了皇帝,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兴文字狱。
严政雍正当上皇帝几年之内,就将皇权归于一身,不容外戚勋臣染指,加上密折制度使他在管理臣民方面更是游刃有余,一扫康熙皇帝时的“宽仁”政治,而是实行自己的“严猛”统治。
对于雍正的严猛,有他本人的话为证。
雍正在批奏折时写道:“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合。
”虽然他也讲了“宽”,但归根结底是要“严”。
雍正即位之初就在养心殿西暖
阁写了一副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就是他君权至上思想的表露,这才是他真正的思想。
而制造文字狱则是他对反对派极端报复的首选手段。
雍正六年发生的曾静授书案,最终导致了耸人听闻的吕留良文字狱。
案发曾静,湖南秀才,经过仔细地思考,他觉得汉人出身的川陕总督
岳钟琪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封疆大吏,认为借岳钟琪的势力反清是一件有可能的事。
于是,曾静派张熙前去投书岳钟琪,而岳当时被朝臣同僚所诽谤,心中惶惧不安,正愁没有向雍正表明忠心的机会,便马上上奏雍正,同时对张熙动刑拷问。
张熙则是“拷打昏厥,坚不吐口”,岳钟琪于是改变对策,礼待张熙,表示自己愿意与他联合反清。
张熙信以为真,供出实情。
由此为线,雍正得知曾静等人为他定的十大罪状,即“谋父,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株忠,好谀任佞”。
盛怒中的雍正沉住气,极力安抚岳钟琪。
同时派刑部侍郎奕禄,正白旗副都统觉罗海兰到湖南审理曾静一案。
曾静供出他的思想来源于浙江已故文人吕留良的观点,这一下子,雍正的精力便集中在这件案子上了。
这案中涉及的人牵一挂五,拉三携四,他们的受到株连的人多达几万人,牵涉的地域之广也无它可比。
而雍正的大臣们认为“若非由内及外,由满而汉,谁能以影响天下之言论为可
篇二:【清朝皇帝的故事】雍正皇帝的故事(4)
雍正皇帝的故事(4)
以上这些观点听起来尽管像一个武侠故事一样动听,但是其可信度究竟如何还有待考证。
但无论是第一种观点还是第三种观点,几乎都是建立在吕四娘利用她飞檐走壁的武功基础上的,尽管形不同但实则是一种观点,按清朝惯例,皇宫戒备森严,皇帝外出时侍从护卫前呼后拥,警戒非常,即便吕四娘武功再高,也不可能在毫发无损并且皇宫内外毫无知觉的情况下顺利取下雍正的人头。
第二种观点看起来有一
定的可信度,但是实则也有疑点,因为按照大清王朝以往的惯例,晚上侍寝的妃嫔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搜身程序,吕四娘在侍寝之时能够刺杀并一举削取雍正之头,可能性很小。
既然以上这三种观点都不可靠,那么雍正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史料中对雍正皇帝死因的记载很少,只在《东华录》卷三十二中有寥寥数语: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患急症突然去世,至于具体的原因,《东华录》也没有记载。
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当时雍正皇帝死之后,统治阶级对其死因进行了严密的封锁,除了参与其中的少数几个权臣之外,外界很难知道雍正皇帝的真正死因,这也是史书上为何对雍正皇帝暴卒后尸体无头很少甚至没有记载的重要原因。
自雍正皇帝暴卒,留给世人一具无头尸体之时起,无论史学家还是民间对于其死因的推测就没有停止过。
可以说,雍正皇帝死去了300多年,民间关于他暴卒尸体无头的传说故事,也流传了300多年。
要揭开这个千古之谜,还有待打开泰陵地宫,对雍正遗骨进行dna检验,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雍正皇帝的死因很快便会水落石出。
揭秘清嘉庆帝神武门遇刺始末
清代入关后260余年,自顺治至宣统共十位皇帝,其中有两位皇帝曾经遇到刺客,那就是雍正和嘉庆。
雍正皇帝遇刺之说,实属市井传闻,无从查考。
而嘉庆皇帝遇刺之事,则有档案为证,确有其案。
清嘉庆八年(1803年)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帝从圆明园起驾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