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

合集下载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来了1.1 植物发芽1.2 春天里的动物2.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材料2.1 认识材料2.2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3. 第三章:太阳和影子3.1 太阳的认识3.2 影子的形成和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植物发芽、动物活动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2. 使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发芽的过程和条件材料的性质和分类太阳和影子的关系2. 教学重点:春天的植物和动物特点常见材料的识别和用途观察太阳和影子的变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幼苗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影子实验器材(光源、物体、白板等)2. 学具:观察记录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让学生描述春天的变化。

展示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让学生触摸并描述其特点。

带领学生进行影子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

2. 例题讲解:植物发芽的例题:讲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所需条件等。

材料分类的例题:介绍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太阳和影子的例题:解释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记录其发芽和生长过程。

学生分组,对提供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学生进行影子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并记录。

4. 课堂小结:回顾材料的性质和分类,强调常见材料的识别。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发芽:过程、条件春天动物:活动特点2. 我们周围的材料:材料:性质、分类、用途3. 太阳和影子:太阳:认识影子:形成、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春天的植物变化,描述其特点。

收集生活中的不同材料,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记录并分析其变化。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内容为指导,注重让学生在多种认知活动中掌握知识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建立生命观念;2、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掌握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3、探究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了解物质的合成与分解;4、初步了解地球与太阳的关系,认识四季的变化和昼夜的交替;5、探究彩虹的形成原理,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6、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生命观念的建立;2、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掌握;3、了解四季的变化和昼夜的交替。

教学难点:1、物质的合成与分解;2、彩虹的形成原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利用实物、标本、模型等进行教学;2、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检查、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教材、教师用书、教案等文字性教学资源;2、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实物性教学资源;3、网络资源、科普网站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七、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1、建议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2、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科学素养。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熟悉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单元一:观察世界- 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 学习使用感官观察事物,如视觉、听觉、嗅觉等。

- 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如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单元二:动植物的生活- 学习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 了解植物的种子发芽和生长过程。

- 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和行为习性。

单元三:物体的性质- 学习物体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 进行简单的物体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重量、长度等。

单元四:常见材料- 了解常见材料的来源、用途和特点。

- 学习常见材料的分类和比较。

单元五:空气- 学习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 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如观察气球的膨胀和收缩。

单元六:水的特性- 学习水的特性和用途。

- 进行简单的水实验,如观察水的凝固和蒸发过程。

单元七:天气变化-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

- 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促进思维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教学评价- 观察记录: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和结论等。

教学资源- 教科版科学全册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 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显微镜、天平、温度计、实验器皿等。

教学进度安排- 每个单元预计耗时2-3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 每周安排2-3节科学课,每节课45分钟。

参考教学活动- 观察和记录周围事物的特征和变化。

- 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物体的浮沉、水的沸腾等。

- 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

- 实地考察,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等。

家庭作业- 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备课方面的措施
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出好的教学程序,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准备。
上课方面的措施
能够做到按教案设计来上课,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语言上做到通俗易懂,利用好这40分钟。
提优补差工作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外小论文写作等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的作业以及平时的动手实验给予指导。
4.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17
6.20-6.26
4.7岩石、矿物和我们 期末复习
18
6.27-7.03
期末考试
课题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教学准备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征看大小、颜色、形状闻气味两两对比观察法摸表面粗糙程度掂轻重【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春天的秘密1.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观察并描述春天的自然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春天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供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小组分享。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春天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水的奇妙2.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探究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进行水的实验,如加热、冷却、过滤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和交流。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水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原因。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情况,评估学生对水的性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天空中的朋友3.1 教学目标了解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

观察并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如晴朗、多云、降雨等。

引导学生观察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彩,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并进行交流。

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天空中的天气现象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茎的生长等。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学生进行植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4.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出版社(安徽)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全册教学设计

科学出版社(安徽)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全册教学设计

科学出版社(安徽)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爱运动齐宣传活动1 海报背景巧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八年级上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一个运动会宣传海报的完整实例,进一步学习photoshop软件的设计功能,体验制作一件图像作品。

本活动,作为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重在规划设计和分析海报组成,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运动会海报并完成海报背景的制作。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是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海报设计还是第一次,学生缺乏相应的分析问题、整体规划和设计创作的能力。

因此学生可通过在网上搜索海报样本进行模仿创作。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报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2)掌握photoshop调整图片大小和图层透明度的方法。

(3)掌握滤镜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仿、规划设计,掌握海报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

(2)体验图像作品背景的一般制作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海报的分析与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规划设计海报的简图;为海报设计背景并添加装饰效果。

2、教学难点滤镜装饰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师:播放一段08年奥运会海报视频,激起学生兴趣。

你们觉得这个海报怎么样?我们自己就可以设计一个海报。

2、新课教学(1)规划分析海报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报,它又叫做“招贴”或“宣传画”,平时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碰到,比如去年过年星爷的电影《美人鱼》,也提供了精美的海报,请大家观察海报,包括哪些内容?生:图片和文字。

师总结:让学生自己动手上网搜索海报样本,仿照样本自己设计一个海报。

(2)制作海报背景任务1:新建一份名为“运动会海报背景”的文件,大小自定。

生:自主学习操作。

师提醒:“文件”——“新建”。

巡视指导,不会的同学向会的同学请教。

(3)填充图片任务2:学生参照教材,自主学习,完成图片设置的学习。

安徽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

安徽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

安徽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备课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第一单元玩转家庭照片活动1拍摄调整照片教学内容: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本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导入照片到计算机中;第二个部分是初步调整照片。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得到更多精美的照片。

教学目标:1、了解数码相机的基本功能。

2、会将照片导入到电脑中,并且进行简单的调整、修饰。

3、感受动手拍摄精彩瞬间的乐趣,在拍摄和修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导入照片到电脑中教学难点:调整修饰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机房,电子教室软件,教材,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拍摄过照片吗?都是用什么工具进行拍摄的呢?【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且拍摄以后用美图秀秀工具进行美化。

二、新知探求【教师讲授】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次经历的缩影,一个精彩的瞬间的定格。

一张精彩照片的获取都要经历“取景”、“对焦”“按下快门”“导入”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智慧和艺术。

【学生自主探究】参考课本第2—4页.【教师讲授、演示】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一个数码相机。

当我们要拍摄照片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课本第2—4也的提示操作。

拍摄好照片以后,我们可以浏览。

不好的可以删除。

【创新】老师给同学们拍摄照片,同学们自己也可以拍摄照片。

体验拍摄的过程。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把数码相机的照片导入到电脑里。

【学生】学生根据课本的提示和老师的演示,观看导入图片的过程。

有相机和手机的同学可以自己拍照并导入到电脑中。

【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直接提供已经准备好的图片供学生修改使用。

【学生】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参考课本第6——10页的内容,完成图片的美化和修改。

【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巡视辅导有问题的学生。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工具准备
实验器材
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必要的实验 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实验 试剂等。
教学用具
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白板、 教学挂图等。
01 02 03 04
教学课件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PPT、视频 、动画等,以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库
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案、课 件、实验视频等,以方便教师备 课和教学。
抽象概念的理解: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学生可 能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解释和引导。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学生需要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难点
实践活动的组织:实践活动需要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包 括实验器材、场地、时间等方面的安排,需要教师具备 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强调科学素养的培养 :教材不仅注重知识 的传授,还注重科学 素养的培养,包括科 学思维、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 养。
跨学科整合:教材将 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 整合,使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全 面的知识体系。
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结果应略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
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个性化辅导
针对评价结果中反映出的学生薄 弱环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 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和提高学习成绩。
激励与改进
通过评价结果,激励学生继续努 力学习和进步,同时发现并改进 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汇报教人: 案
202X-12-18
目录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工具准备 • 教学实施过程安排 • 教学反思与改进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第1节:春天的变化第2节:春天的植物第3节:春天的动物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节:认识物体第2节:物体的分类第3节:物体的运动3. 第3章:我们身边的生物第1节:认识植物第2节:认识动物第3节:保护生物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学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进行物体分类和运动。

3. 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的分类和运动,生物的认识和保护。

2. 教学重点: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物体的特征和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分类卡片、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言(5分钟):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春天的植物和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物体分类和运动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物体分类和运动,讲解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和动物2. 物体的特征、分类和运动3. 生物的认识和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对家中物品进行分类,说明分类依据。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学生根据物品的形状、用途等特征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更多生物。

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探究物体运动规律。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保护生物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与答案提供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物体的分类和运动:此部分内容涉及学生对物体特征的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是教学难点。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春天来了植物生长的变化春季动植物的特点2. 我和影子做游戏影子的形成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3. 水的奥秘水的三态变化水的性质和用途4. 磁铁的力量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观察春天的变化,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影子、水的三态变化和磁铁的基本原理,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互转化过程磁铁的吸引和排斥原理2. 教学重点:春季动植物特点及其生长变化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变化的图片影子形成的实验器材(光源、物体等)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器材磁铁、铁钉等物品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影子游戏道具实验操作工具(如滴管、试管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春天来了,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变化,讨论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植物生长的变化、春季动植物特点。

进行影子形成的实验,讲解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

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讲解相关原理。

展示磁铁吸引和排斥现象,讲解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观察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学生进行影子游戏,观察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填写观察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生长变化春季动植物特点2. 我和影子做游戏:影子形成原理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3. 水的奥秘:水的三态变化水的性质和用途4. 磁铁的力量: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分析其原因。

绘制水的三态变化图,并简要描述变化过程。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磁铁,生活会有哪些不便?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安徽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安徽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安徽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设计第一课:学会读书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容,认识有计划读书的重要性和学习一些科学的读书方法。

2、结合课文介绍的“读什么书”和“读书的方法”两部分容领悟读书方法。

3、初步学会学习一些科学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知道少年儿童应读什么书。

第1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呢?2、课外书种类繁多,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读书效率,得到读书的最佳效果呢?3、板书:学会读书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读哪些书才算会读书?读书方法有哪些?)二、自学课文1、过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学习。

2、出示学习要求:①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学习小组长组织学习。

②解决提出的问题,3、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三、检查自学效果1、交流讨论学习收获并相机指导。

相机板书:读哪些书----适应自己的、能启迪智慧、能拓展视野、增进学识。

让学生举例子说说哪些书适合自己。

2、师:我们身边有很多书籍,些同学很爱读书,但有些学生总是今天读这本明天度那本,结果那本都没读。

还有些学生认为世家多的是今天不读明天再读。

结果什么也没读成。

(1)出示:《明日歌》你能读懂《明日歌》的意思吗?(有人考证这首诗应是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次子文嘉所作。

大意是:过了明日,还有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总是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2)你们还知道有哪些鼓励督促人们抓紧时间读书的古诗或者是名言警句?《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使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总结、布置作业我们知道古人都知道读书,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跟要读书。

我们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课下赶快读些能对自己有益的书吧,别忘了记下你的读书方法,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理后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理后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理后第一单元活动1 获取管理照片设计摘要设计者尹延山所选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学段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活动主题活动 1 获取管理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数码相机和数码照片应该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这些应用的接触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可能比较熟悉,有些则非常陌生。

对于经常接触数码产品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本次活动的时候,难度不是很大,只需稍加引导就可以;但对于根本没有接触过数码产品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条件的则可以用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活动任活动分析活动内容本节课是本书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

主要使用数据连接线将计算机与数码相机连接在一起,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管理。

活动分2个阶段进行:⑴获取照片: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其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浏览。

⑵管理照片:利用专门的看图软件,浏览照片,简单管理照片。

重点本活动重点有:一是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让学生了解数码相机的照片传输方法;二是掌握照片的简单管理,即看图软件的使用、照片的分类等。

难点照片的分类管理。

教学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

⑵能将数码相机中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

⑶会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

⑷会用看图软件分类管理照片。

⑸能对计算机中的图片进行批量处理。

过程⑴体验数码照片的传输及整理过程。

务与目标目标与方法⑵掌握利用看图软件分类批量处理照片。

态度价值观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⑵通过照片的分类和批量处理,培养分类及高效管理信息的习惯。

活动组织自主学习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学习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用演示文稿和课本中的示范案例来让学生研究信息的含义、特征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激发他们参与收集信息、了解信息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材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科学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材。

2. 教具: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有关本课主题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二、呈现与讲解(15分钟)1. 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方式呈现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

2.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讲解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现象。

三、实践与探究(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或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总结与归纳(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2. 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关规律和结论。

五、拓展与延伸(10分钟)1. 提供一些与本课相关的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2.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资源进行相关实践或研究。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或自主研究一些相关问题。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分享观点。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概念,通过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1课:春天的秘密第2课:春天的植物第3课:春天的动物2.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和冰第5课:磁铁的神奇第6课:太阳和影子3.第三单元:探索宇宙第7课:夜晚的星空第8课:太阳和月亮第9课:地球和宇宙4.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第10课:天气和季节第11课:动物的家第12课:保护我们的环境三、教学过程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1课:春天的秘密1.导入:带领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春天的特点,如气候、植物、动物等。

3.实践: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记录观察结果。

第2课:春天的植物1.导入:展示春天的植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植物的喜爱。

2.新课:讲解春天植物的生长特点,如种子发芽、植物开花等。

3.实践:组织学生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第3课:春天的动物1.导入:展示春天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动物的喜爱。

2.新课:讲解春天动物的生活习性,如迁徙、繁殖等。

3.实践:组织学生观察春天动物,记录观察结果。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和冰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水和冰的关系。

2.新课:讲解水和冰的性质,如状态、溶解等。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水和冰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5课:磁铁的神奇1.导入:展示磁铁的神奇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磁铁的性质,如吸铁、同性相斥等。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磁铁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6课:太阳和影子1.导入:带领学生观察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太阳和影子的原理,如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等。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太阳和影子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三单元:探索宇宙第7课:夜晚的星空1.导入:带领学生观察夜晚的星空,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比较第1课:认识物体第2课:观察物体第3课:比较物体2.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4课:认识植物第5课:观察植物第6课:认识动物第7课:观察动物3.第三单元:季节与天气第8课:认识季节第9课:观察天气第10课:季节与生活4.第四单元:材料与工艺第11课:认识材料第12课:观察材料第13课:材料与工艺5.第五单元:地球与宇宙第14课:认识地球第15课:观察天空第16课:地球与宇宙【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观察与比较第1课:认识物体1.教师展示各种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描述它的特征。

第2课:观察物体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详细描述它的外观、质地等特征。

第3课:比较物体1.教师展示两组物体,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两组物体,进行比较并记录结果。

二、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4课:认识植物1.教师展示各种植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观察植物,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第5课:观察植物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记录它的生长过程。

第6课:认识动物1.教师展示各种动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观察动物,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第7课:观察动物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并记录它的生活习性。

三、第三单元:季节与天气第8课:认识季节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四季的名称,描述每个季节的特点。

2.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季节变化,记录结果。

第9课:观察天气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气,说出天气的特点。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最新)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最新)

(教育科学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古代衡器,看看这个仪器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介绍古代衡器的制作原理。

两边一样重,平衡。

哪边重,哪边就下垂。

3.古代衡器已经很难找到了,看看这个简易天平能不能代替古代衡器,称出谁轻谁重?4.演示:利用简易天平来比较木块和塑料的轻重。

5.思考:利用回形针,怎样的称量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的知道五个物体的轻重。

6.利用简易天平称量五个物体7.交流汇报,五种物体的轻重达成共识。

五、研讨1.展示一位学生的记录表,看看我们的三次排序都一样吗?2.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

六、拓展1.出示两个碗形状相似、大小相同,一样重吗?2.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碗,它们的轻重不同,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 4 课时)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 9 课时)注意一定要轻,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三、研讨11.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2.用棉线轻轻触碰小蜗牛,小蜗牛有什么反应?四、探索:观察蜗牛的爬行1.蜗牛技能大比赛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四种材料,白纸、塑料片、细线和竹棒,看一看蜗牛有没有能在这些物体上爬行的技能。

小组内先每人选择一样材料进行观察,然后可以组内相互交换观察。

2.分发材料,学生观察。

五、研讨21.蜗牛在白纸、塑料片、细线和竹棒上都能爬行吗?2.在爬行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3.蜗牛爬行本领这么大,与什么有关呢?4.除以上这些以外,大家观察时还有什么其他发现呢?六、课外延伸1.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和蜗牛相似的小动物呢?2.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上的小动物:蛞蝓、蛤蜊、螺……如果遇到这些小动物,能用今天的方法观察吗?3.提问:我们课后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小蜗牛呢?我们从哪里找来的蜗牛就要放回到哪里去。

【板书设计】观察一种动物(蜗牛)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 12 课时)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 13 课时)D.引导学生关注所画的一些共同部位。

2022安徽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套

2022安徽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套

2022安徽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套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防治大气污染从我做起”宣传活动。

2、了解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会使用气象符号语言记录天气状况。

3、畅游安徽的山山水水,领略江淮大地的旖旎风光。

4、探寻安徽名人,寻访安徽古迹,感受安徽文化,宣传安徽。

5、设计制作黑板报、手抄报、电子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

6、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让人难忘!毕业前夕,自己动手制作毕业纪念册,将老师的关爱和同学们的友情记录下来,永远珍藏。

7、品味安徽绿茶、感受家乡的茶文化。

8、了解鸡的生活习性,掌握鸡的饲养方法。

三、教学措施1、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欣赏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2、增加劳动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更有生命力。

3、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学会与人合作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搜索整理资料。

2022安徽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套,精心编排。

四、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主要教学内容12、25,3、11、大气污染23、4,3、833、11,3、152、天气预报43、18,3、2253、25,3、293、山水安徽64、1,4、574、8,4、124、人文安徽84、15,4、1994、22,4、265、自主办报104、29,5、3115、6,5、106。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了解物体的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正确识别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基本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形状卡片等。

学具:每人一套形状卡片、观察记录表、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试着给它们分类。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的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讲解它们的特征。

3. 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形状卡片,尝试用彩笔沿轮廓线描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实物模型,让学生识别它们的形状,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7.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或身边的物体,尝试用科学方法对它们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体的形状1. 圆形2. 正方形3. 长方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笔画出三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注明它们的名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用科学方法对它们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知识讲解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物体的基本形状,有利于学生掌握。

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堂练习环节,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活动1 获取管理照片设计摘要设计者尹延山所选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学段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活动主题活动 1 获取管理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数码相机和数码照片应该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这些应用的接触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可能比较熟悉,有些则非常陌生。

对于经常接触数码产品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本次活动的时候,难度不是很大,只需稍加引导就可以;但对于根本没有接触过数码产品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条件的则可以用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活动任务活动分析活动内容本节课是本书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

主要使用数据连接线将计算机与数码相机连接在一起,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管理。

活动分2个阶段进行:⑴获取照片: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其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浏览。

⑵管理照片:利用专门的看图软件,浏览照片,简单管理照片。

与目标重点本活动重点有:一是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让学生了解数码相机的照片传输方法;二是掌握照片的简单管理,即看图软件的使用、照片的分类等。

难点照片的分类管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

⑵能将数码相机中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

⑶会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

⑷会用看图软件分类管理照片。

⑸能对计算机中的图片进行批量处理。

过程与方法⑴体验数码照片的传输及整理过程。

⑵掌握利用看图软件分类批量处理照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⑵通过照片的分类和批量处理,培养分类及高效管理信息的习惯。

活动组织自主学习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学习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用演示文稿和课本中的示范案例来让学生研究信息的含义、特征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激发他们参与收集信息、了解信息的兴趣。

课前教学环境硬件环境:局域网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软件环境:教师机具备电子教室的演示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看准备图软件ACDSee Pro。

资源课件、案例库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和学生需要服务的。

情境创设情境类型真实情境、虚拟情境。

情境设计⑴通过对电子相册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渴望和向往。

⑵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有条件的学生熟悉数码相机的使用。

2、为从未使用过数码产品的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了解数码相机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3、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4、课前运行电子相册软件,保证顺利上课。

1、预习课本。

2、熟悉数码相机的使用。

1、培养学生熟悉信息工具的使用,为新课做好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对信息工具使用的基础。

情境导1、语言导入:许多同学家有值得珍藏的照片,把这些照片装入相册,在闲暇时欣赏一番,一定很有意思!如果欣赏听讲通过对电子相册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入把这些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不仅图、文、声并茂,而且便于保存与欣赏。

[演示]播放电子相册视频文件制作电子相册,首先要用数码相机拍摄,再把照片存放到电脑中,大家知道,照片是如何保存到电脑中的吗?2、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数码相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与便捷:用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拍摄照片,不满意的照片可以随时删除,不会担心浪费了胶卷。

还可以直接将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

[演示]最新流行的数码相机信息思考欣赏渴望和向往。

了解数码相机的特点及功能。

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示范操作1、连接数码相机与计算机。

[演示]USB数据线的使用2、将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复制到计算机中。

3、启动ACDSee软件,浏览照片。

P5知识库:照片分辨率和像素知识,存储卡的种类。

[演示]Press Here 浏览数码照片听讲了解回答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操作提供数码相机和计算机连接的实物展示,照片素材,提示看图软件的使用。

练习看图软件明确学习内容和任务了解连接方法指导示范操作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不进行整理就会很杂乱,数量多的话就不好查找。

如何利用图像管理软件进行简单而有效地管理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演示主题]获取管理照片1、[演示]利用ACDSee建立分类文件夹。

强调:文件夹分类的规则。

2、[演示]分类移动文件3、[演示]在ACDSee中进行批量重命名操作。

拓展:其他批量命令的使用。

听讲了解回答难点:注意强调分类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明确文件分类管理的意义、作用渗透德育教育之处。

自我探究1、提供照片素材,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照片进行分类管理。

如:日期、活动主题、地点等。

2、提供制作电子相册的照片素材标准,如:大小、格式、名称等,要求按照标准进行照片的批量处理。

1、按要求建立的分类文件夹管理照片。

2、按照老师的标准,批量处理电子相册照片。

根据教师的示范操作的方法,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分类管理照片的习惯。

总结提升1、指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挑选为电子相册准备的照片素材。

3、指导学生回顾本活动的内容,填写“活动评价”表。

1、回顾本课内容,回答问题。

2、明确素材标准,挑选素材。

3、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我评价。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价交流1、组织学生展示和评价各自确定的分类目录。

2、进行学生互评,教师适当点评。

1、利用发言的形式,阐述各自的分类理由。

2、评价各自照片处理结果。

掌握知识、形成标准。

回顾反思学生对照片的管理很感兴趣,不少学生自带了MP3之类的存储设备,暂存了许多家庭或个人的照片,并能按照教学步骤对此进行整理、分类管理。

出现需要处理的事情:1、一部分学生在分类保存自己的照片时,往往忽视文件夹分类规则;2、学生保存的照片如何保护不被后来上机的学生误操作或删除;3、少数学生的存储设备带有病毒(经查为“文件夹病毒”),学生机如何查找与处理;4、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知识(肖像权)或法律知识的教育与实际教学间的矛盾应如何处理。

附板书:获取管理照片一、获取照片二、管理照片第一单元活动2 美化数码照片设计摘要设计者尹延山所选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学段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活动主题活动2美化数码照片课时安排2课时学情分析本活动涉及到一个新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均可视为零起点。

要想完成活动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详细介绍软件的特点,还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

当然,在这一部分学生的起点是相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较好把握。

教学活动分活动内本活动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修复、美化,通过对照片的处理,形成对照片的审美判断,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数码照片的具体情况,活动任务与目标析容进行简单处理和修饰。

为此,本活动分2个阶段完成:1、简单处理照片:对照片进行旋转、裁剪等简单处理,并对问题照片进行曝光和色调调整。

2、增强照片特效:根据实际效果,对照片进行去红眼、去噪、锐化等特性处理。

重点熟悉Photoshop中工具的使用。

难点将照片修复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合适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熟悉Photoshop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的使用。

⑵利用Photoshop的调整工具简单处理照片。

⑶利用Photoshop的修复工具修复照片,使照片更美观。

⑷理解并合理使用Photoshop中的滤镜。

过程与方法⑴掌握照片处理的基本方法。

⑵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⑶进一步加工美化照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欣赏修复完成的照片,提高合理利用软件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⑵培养学生利用合适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组织自主学习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学习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说明要选择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而不是其他软件来完成活动。

课前准备教学环境Photoshop软件资源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和学生需要服务的。

情境创设情境类型情境设计以实物对比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有条件的学生将数码相机或数码照片带来。

2、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3、将学习素材分发到学生机中供学生调用。

1、预习课本2、自带数码产品激发兴趣情境导【导入】数码照片与传统照片一样,我们在拍摄时肯定存在失误的问题,并不都是尽如人意,如曝光不足、照片歪斜、听讲思考观看以实物对比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入出现杂乱场面等,影响了观感。

【提问】我们如何将不满意的照片调整得更完美?【提示】利用专门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此进行修饰处理。

【实物展示】(展示几幅对比照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新知探究(一)【导入】如果我们对照片效果要求不是太高,可以对照片进行简单处理比如进行旋转、裁剪、调节对比度、亮度和曝光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简单处理照片。

(展示课件)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请大家看P17“知识库”中Photoshop工具箱,了解各工具功能。

(重点内容,不了解工具的使用会导致后面操作上的麻烦)【示范操作】(展示课件)Click Here(强调工具的使用方法,至于达到何种效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己体会)【巡视指导】(对操作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对能较好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鼓励,并要阅读“知识库”观看示范操作领会课本知识内容,为下一步拓展所学做准备。

求他们给予其他同学以指导,共同进步)动手操作【任务】鼓励学有能力的学生,激励他们进行自我创新操作,完成“创新园”内容。

根据课本“加工坊”进行操作1.旋转裁切照片2.调节照片色彩3.滤镜调整照片学以致用小结1、你觉得有哪些难点需要帮助解决?2、你觉得对照片进行哪些操作?自行小结回顾反思新知探究(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处理照片技术,如果数码照片的拍摄问题较明显如红眼、数码噪声、模糊等直接影响照片效果,我们可以对照片进行怎样的操作处理呢?(增强特效处理解决)【提示】先了解“剖析室”和P24“知识库”。

(可以调整一下班级学生上机座次,成立帮扶小组)听讲阅读老师指定内容观看了解理解创新操作让学生领会课本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大胆实践,消化吸收所学。

德育教育之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增强照片特效。

(课件主题)【示范操作】(课件展示)Click Here(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分标题顺序进行操作,不能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心理)(强调工具使用的细节问题以及合理利用,防止学生滥用工具而浪费课堂时间)【巡视指导】(用鼓励、激励的语言,耐心指导)【提示】合理地利用滤镜会创造出理想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