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01期)-(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考点48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
1.(2019年山东潍坊)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
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1901年”、“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在此背景下,革命思想迅速传。
要求推翻腐败的清政府,挽救中国。
C项不合题意;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皇帝。
A项不合题意;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B项不合题意;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党政权,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2.(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
”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经过10月10日,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这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故D符合题意。
护国战争是1915—1916年,北伐战争是1926—1928年,戊戌变法是1898年,故ABC均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2019年福建)“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颁布了《临时约法》,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大门,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B项是推翻了封建帝制,D项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4.(2019年江苏苏州)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
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一战临近的背景下列宁所言,列宁称赞的是辛亥革命后社会政治生活活跃的景象,故A符合题意;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 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5.(2019年福建)下图所示为实业张謇所办公司发行的股票。
票据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
A.1933年
B.1934年
C.1935年
D.1936年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计民国元年;公元1913年,即民国2年;公元1914年,即民国3年……其中规律为: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2﹣1,由此可见,民国二十五年,25+1912﹣1=1936年,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6.(2019年江西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
……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答案】(1)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或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7.(2019年湖南长沙节选)所谓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群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答案】(2)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中华民国。
【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了民族注重以。
辛亥革命后,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了民权主义。
考点49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2019年河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
但孙中山为进步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
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A.武昌起义
B.袁世凯独裁统治
C.尊孔复古的逆流
D.北洋军阀混战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进步奠定了基础,故“痛苦与失序”不包括武昌起义,故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开始独裁统治,为了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故民国时期“痛苦与失序”包括BCD,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2019年山东潍坊)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日本侵华
D.东北易帜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死去,北洋军阀分裂,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1926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
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基本结束。
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失败,开始侵华。
C项不合题意;1927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