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评价

合集下载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方法,意在寻找具有可靠、可行、有效的证据,为医学服务提供更为科学地依据。

其中,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是循证医学的关键环节。

一、什么是循证医学疗效评价循证医学疗效评价是指对医学干预措施进行科学、系统、客观的评价,并分析其可行性和可信度,以确定其是否值得推广使用。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的基础在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临床研究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干预产生的假象性印象,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而在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中,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评价结果要基于大量、准确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必须遵守科学研究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二、循证医学疗效评价应用的重要性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凭借着严谨的评价方法,循证医学疗效评价可以有效地筛选出不合适的医学措施,并促进科学、合理地运用医学干预措施。

其应用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信息共享和传播。

循证医学通过对临床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的恰当运用,可以减少公众和医务人员受到误导的可能性,避免错误的医学干预措施被广泛应用,降低患者和社会的损失。

2. 优化医疗服务的可行性。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最新、最准确的医学干预措施信息,便于医务人员选用更为合适和可行的疗效措施,推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3. 提高研究数据的可比性。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的应用,可以在临床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中建立标准化的制度,提高数据的可维护性、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三、如何应用循证医学疗效评价循证医学疗效评价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务人员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细致、严谨的评估方法。

在应用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包括:1. 确定需要评估或研究的医学措施。

这个环节应该是确定需要评估的医学措施,包括药物、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案等。

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一)

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一)

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一)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简介循证医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式,它通过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分析和综合,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诊疗决策。

而在循证医学中,系统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通过系统性地搜集、评价和综合现有临床研究证据,为医生提供最为可靠的诊疗建议和指导。

奶酪模型与系统评价循证医学的奶酪模型提醒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任何医学决策都有可能存在错误和风险。

而系统评价正是为了将这种风险最小化。

它可以帮助医生减少或者避免因研究文献搜集不全、质量差等因素而导致的决策错误,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系统评价的核心步骤系统评价的核心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制定检索策略、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归纳分析等。

以下将结合一份系统评价案例,详细介绍这些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

案例概述题目:应用按摩疗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目的:评价按摩疗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类型:Meta分析确定研究问题系统评价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研究问题。

在本次案例中,确定的问题是:应用按摩疗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制定检索策略确定了研究问题之后,就需要制定检索策略。

在本次案例中,我们利用PubMed数据库,选择以下检索词:massage therapy、deep vein thrombosis、prevention、surgery。

通过检索,共检出100篇相关文献。

筛选文献通过检索获得的文献数量往往很大,需要按照一定的包含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

在本次案例中,利用以下标准进行筛选:•包含标准:研究对象为手术患者,研究方法为RCT或系统评价,按摩疗法作为干预手段•排除标准:论文类型为综述、编辑、通讯、简报、社论和评论,样本数量少于50通过筛选得到1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

评价文献质量评价文献质量是系统评价的重要环节。

在本次案例中,我们采用Cochrane手册中建议的Risk of bias工具对10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简称EBM)作为一种基于最新科学研究证据的医学决策方法,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其基本理念是医学决策需要依据当前最佳的科学证据,结合医生个人临床经验和患者特殊情况,以达到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普通医生而言,如何评价和应用循证医学文献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本文将以医学研究文献评价为主题,分享一篇范例,帮助读者了解循证医学文献的基本评价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篇标题为“高盐摄入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的文献。

这篇文献的目的是探讨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发生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文章是在对多篇既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

首先要评价的是本文的研究方法。

文章中提到使用了Meta分析的方法,这是一种将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的常用方法。

通过Meta分析,有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统计学意义。

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样本选择和研究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

本文中提到,研究对象是从多个不同地区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而来。

这种多地区、多样本的选择策略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和代表性。

对于实验设计和方法的评价,除了研究对象的选择外,还要关注文献中是否详细描述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以及随机分组和盲法的运用。

这些因素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进一步,对于研究结果的评价,我们可以关注一下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和结果的明确性。

文章中提到,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得出了一组明确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对于将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还要关注研究结果的可替代性和传递性。

这一点可以从文献的参考文献部分得到体现。

一篇优秀的研究文献,通常会引用其他相关研究的成果,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和验证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对实验结果的观点和结论的评价。

在这篇范例文献中,结论是明确的,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循证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评价

循证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评价

循证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评价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循证医学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关注。

它旨在通过系统研究现有的证据,辅以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和科学规律的治疗方案。

目前,循证医学已成为西方国家医疗决策的基础,逐渐在临床诊疗中广泛应用。

这篇文章将就循证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以期加深对循证医学的了解和应用。

一、循证医学的优点1.提高医疗质量循证医学通过对现有证据的精细分析和排除偏差,为医生提供了更系统、更科学的临床决策依据。

这样做可大幅度降低医疗漏诊、误诊和用药不当等情况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和医疗风险,从而显著提高医疗质量。

2.促进医疗效率由于循证医学的应用可以剔除一些没有效果且风险较大的治疗方案,因此可以将部分医疗资源节约下来,减轻医院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医疗效率。

并且,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循证医学的应用尤为必要,它可以显著地减少过度治疗和低效治疗的风险,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节约社会资源并提高效益。

3.提高患者参与度循证医学所采用的证据来自于人群层次,而非由个体经验决定,这可促进患者对医疗决策的参与度,使患者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式,有助于医患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达到目标共识,提高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二、循证医学的局限性1.现有研究缺乏中国特色在西方国家,实施循证医学主要是基于精细的研究方法,这种手段与中国大陆的医疗实践不同,因此,在中国推广循证医学也存在一些困难。

2.循证医学范畴较窄现有证据中主要是基于急慢性病循证证据的评价,而对于中医、民间经验等其他文化医学的研究和运用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处理。

因此,循证医学的发展需要兼顾传统医学发展,加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和推进。

三、循证医学的应用前景1.全面提升医疗水平随着循证医学在诊疗实践中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会进一步提高医生的临床决策水平,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利益,提高全社会健康水平。

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质量评价

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质量评价

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质量评价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质量评价在当今的医学领域,循证医学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它强调医疗决策应基于最佳的科学研究证据,而非单纯的经验或直觉。

而临床研究作为产生这些证据的重要途径,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循证医学实践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那么,什么是临床研究质量评价呢?简单来说,就是对一项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数据分析和报告等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这就好比我们在购买一件商品时,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以确定它是否值得我们信赖和使用。

对于临床研究,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个“质量检验”的过程,以确保其结果能够为医疗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临床研究质量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能够为医疗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证据。

例如,在评估一种新的药物治疗某种疾病的效果时,如果研究质量不高,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导致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其次,质量评价有助于筛选出优秀的研究成果,促进医学知识的更新和进步。

通过对大量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估,可以发现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最后,质量评价还有利于规范临床研究的开展,提高研究的整体水平。

当研究者知道他们的研究将接受严格的质量评价时,会更加注重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从而提高研究的质量。

那么,如何进行临床研究质量评价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研究设计是临床研究的基础,其合理性直接决定了研究的质量。

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在评价研究设计时,我们需要关注研究问题的明确性、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组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设置了合适的对照等。

例如,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随机分组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实现了隐藏分组等因素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如果分组过程存在偏差,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倚,从而影响结论的真实性。

研究的实施过程也是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指将当前最有力的证据与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相结合,从而为病患提供最佳的医学护理。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是指评估医学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将基于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取得最佳的疗效。

首先,明确研究问题是循证医学疗效评价的第一步。

研究问题应该是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以便能够快速检索到相关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

例如,病患是否应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是一个常见的研究问题。

第二,检索最好的证据是循证医学疗效评价的重要步骤。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在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的文献来获取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

例如,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是常用的医学数据库,可以提供广泛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

第四,进行疗效评价是循证医学疗效评价的核心步骤。

根据评估的研究证据,确定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根据研究证据的强度,提供不同级别证据的建议。

最后,根据循证医学疗效评价的结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并监测治疗效果。

根据评估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医生可以决定是否应该改变现有的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对于改善临床实践和提供最佳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估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医生可以依据最佳的证据来制定决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可预测性。

此外,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与应用也有助于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推动临床实践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进行更新。

循证医学的评价原则

循证医学的评价原则

诊断试验的评价原则诊断性试验的真实性评价1. 是否将诊断性试验与金标准进行独立、盲法和同步比较2.研究对象选择是否包括了适当的病谱3. 诊断性试验的检测结果是否会影响到金标准的应用?诊断性试验的重要性评价阳性预测值+PV=a/(a+b);阴性预测值-PV=d/(c+d);验前概率=(a+c)/(a+b+c+d);验前比=验前概率/(1-验前概率);验后比=验前比 似然比;验后概率=验后比/(1+验后比)能否将该既真实可靠又很重要的诊断性试验证据应用到我们的病人诊断上?1. 该试验是否能在本单位开展并能进行正确的检测?2. 我们在临床上是否能够合理估算病人的验前概率?3. 检测后得到的验后概率是否有助于我们对病人的处理?治疗(单一研究)评价原则真实性评价1.研究对象是否进行随机化分组?2.分配方案是否隐匿?3.试验开始时组间是否基线可比?4.随访是否完整?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5.结果处理是否进行了意向性分析?6.是否对研究对象、医生和研究人员采用盲法治疗?7.除试验方案不同外,各组患者接受的其他治疗方法是否相同?重要性评价1.治疗性证据的效应强度的大小如何?2.疗效证据的精确度如何?实用性评价:上述真实、有重要价值的证据,能否可被应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呢?1.被评价的证据是否与病人情况不符而不能应用?2.治疗性证据可行性如何3.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利、弊如何。

4.患者对于治疗措施的价值取向与期望如何?对于有着显著适用的亚组分析证据,如能符合下述条件者,则有着被采用价值:确有生物学和临床依据者;确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和临床价值者;亚组本身的研究假设是在研究前所设计,而不是在试验中有意设计者;仅属该研究中有限的几个亚组分析的证据之一者;(注意亚组不能设置过多)该证据在另外的研究中可被证实者。

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结果的评价原则真实性评价1.研究的两组间除暴露因素或干预措施不同外,其他重要因素是否组间一致?2.不同组别的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临床结局的测量方法是否一致?是否采用了盲法?3.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是否包括了全部纳入的病例?4.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病因的条件?1)因果关系是否明确2)是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3)暴露因素或干预措施的消长是否与不良反应的消长一致4)不同的研究结果是否一致5)暴露因素或干预措施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是否符合生物学规律该重要性1. 暴露因素或干预措施与不良反应的关联强如何2.多发生一例不良反应所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H)3暴露因素或干预措施与不良反应的关联强的精确度如何适用性1.你的患者与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研究结果不能应用2.你的患者可能接触带的暴露因素和研究中的暴露因素是否有终于不同3.是否应该停止或继续暴露因素,同步比较诊断性试验和金标准结果;列出四表格计算诊断性试验的相关指标偏倚的控制:系统全面无偏移地检出所有于课题相关的文献是减少发表偏倚的方法;在meta分析前,应测量发表偏倚和评估其影响程度;制定客观严密的纳入标准是控制选择者偏倚的方法;客观评诊断学研究设计要点:正确确定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合理选择研究对象;盲法、独立和价分析结果并合理作出解释。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系统评价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是通过系统性的评价来确定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一种具有实证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

系统评价是一种方法论,在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将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和综述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从而最终提供决策支持。

系统评价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明确研究问题、收集研究文献、筛选文献、评估文献质量、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综合分析和评价、撰写评价报告等。

其中,关键的环节是评估文献质量和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

评估文献质量是为了排除那些存在严重缺陷的研究(如样本选择不够严谨、分析方法错误、存在偏倚等);而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则是为了将不同研究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人群、症状等进行比较,并获得一个更加全面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系统评价也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例如,近年来,Cochrane协作网络就加强了对于系统评价的标准化要求,提升了评价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体而言,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中最佳的证据之一,它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对于促进医学实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更多研究结果的不断积累,并且系统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我相信未来系统评价将会越来越成为循证医学中的重要手段。

系统评价所提供的数据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经过严格审核和鉴定的。

系统评价通常是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搜集、归纳、筛选和分析,以确定一种治疗方法的疗效、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影响。

这种评价可以使医生和病人更准确地决定选用哪种治疗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系统评价的结果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使用系统评价结果来制定指导性方针可以更加科学地引导医生和患者做出合适的治疗决策。

此外,由于系统评价通常是跨越多个地区和国家的,所以这些评价结果还可以为世界各地的医学研究者提供参考,以推进产业化、医学进展和增加对疾病的认识。

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质量评价【44页】

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质量评价【44页】

适合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临床问题
百日咳疫苗导致脑损害吗? 俯卧睡姿增加“儿童突然死亡综合征”
的危险性吗? 高架电缆能引起白血病吗?
横断面调查
对某一研究对象中的代表性样本(或病 人)进行访问、检查或研究以获得对某一特 定临床问题的答案。
资料在单一时间点收集,但可回顾性 追溯过去有关健康方面的经历。
RCT被认为是临床科研的“金标准”
RCT的缺点
耗费又耗时:无法完成、样本量不足、研究时间太短 多数由研究机构或药厂(公司)资助,难免不会影响公
正 常使用“替代终点” 可出现“潜在的偏倚”
随机化不完善 未对所有合格病人进行随机化分配 未避免资料评价人员知道病人随机情况 其他 排除标准的偏倚 发表偏倚 入选标准的偏倚
现患病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等完全相同 通过复杂统计学方法来调整主要变量中
的基本差别
饮酒与健康队列研究
酒精摄入量和死亡率呈“J”形曲线 非饮酒者自身存在潜在混淆变量
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
产生偏倚过程在:①确定该患者是否患此病; ②何时成为患者。
百日咳疫苗是否会导致一些婴儿出现NS损伤?
病例组 对照组 脑损伤偶可发生
镇痛药对术后疼痛影响 48h
饮食控制以减肥
>1年
营养辅加对学龄前儿童 几十年
随访之完整性
受试者退出临床研究之原因: 1、不符合入选条件病人进入了研究 2、出现可疑副作用 3、病人失去参与的兴趣 4、临床原因,医生决定病人退出(妊娠、并发症) 5、死亡 随访率低(<70%)的研究通常认为“无效”
如何确定样本量
两组间差别达到什么水平才出现“临床 显著意义”结果
高 高危者 药物降至10mmHg 血 压 低危者 药物降至10mmHg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对个别患者的病例进行详细描 述和分析,以提供对某种罕见
或特殊疾病的深入了解。
常见证据来源
01
02
03
04
学术期刊
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试 验数据,是获取最新循证医学
证据的重要来源。
学术会议
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可以获取到最新的循证医学证
据。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发布权威的医学指南和政策文 件,提供基于最新证据的建议
02
证据类型及来源
研究证据类型
观察性研究
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来评估某 种现象或结果,如病例对照研 究、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队列
研究等。
实验性研究
通过实验来评估某种干预措施 或治疗的效果,如随机对照试 验和交叉试验等。
系统评价和元分析
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估 ,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
病例报告和个案分析
结局指标
结局指标的选择也会影响证据的相关性。选择的结局指标应该是临床实 践中关注的重点,并且应该是可靠的、客观的以及可测量的指标。
证据实用性评价
临床适用性
评估证据的实用性需要考虑其临 床适用性。如果一项试验的结论 无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那
么该证据的实用性就有限。
经济性
证据的实用性还需要考虑其经济 性。如果一项治疗方法的成本过 高,无法在大多数医疗系统中使 用,那么该证据的实用性就有限
THANKS
治疗方案比较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为医生提供 最佳治疗建议。
预后评估
评估疾病自然病程、预测 疾病结局和死亡风险。
政策制定
卫生技术评估
对卫生技术的效果、安全 性、成本等进行综合评估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 依据。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体系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体系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体系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的医学实践方法,旨在通过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供最佳的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

而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体系是评价和筛选医学文献的一种方法,用于判断文献的可信度和适用性,以支持临床实践和决策。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设计:循证医学文献评价首先关注研究的设计类型,如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

不同类型的研究设计具有不同的可信度和证据等级,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往往被认为是最可靠的研究设计。

2. 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是评价研究结果的重要指标,通常大样本容量的研究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和推广性。

3. 研究结果:评价文献时需要关注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相关性。

结果应该是明确的、可重复的,并且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4. 数据分析:评价文献时需要关注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学方法、效应量的计算等。

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能够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解释力。

5. 结论和讨论:评价文献时还需要关注结论和讨论部分,看作者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是否合理,并且是否考虑到了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体系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和临床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文献,从而提供更准确和科学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体系可以用于筛选最佳证据、制定临床指南、评估医学教育的有效性等方面。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体系是评价和筛选医学文献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关注研究设计、样本容量、研究结果、数据分析、结论和讨论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正确评价和应用医学文献,提供科学可靠的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

在实践中,医生和临床决策者可以根据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体系的指导,合理选择和应用医学文献,提高临床实践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

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

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EBMR)是一套医药界人士及医学相关研究人员研发的收录医学研发中具有临床实证基础的资料数据库,也称临床实证医学评论数据库,提供临床医生、研究者使用,做为临床决策、研究之基础之用。

EBMR包含以下数据库:1.ACPJournalClub库,包含EvidenceBasedMedicine和ACPJournalClub两种循证医学期刊。

2.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CCTR),资料来源于协作网各系统评价小组和其它组织的专业临床试验资料库以及MED-LINE 上被检索出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全世界Cochrane协作网成员从有关医学杂志会议论文集和其他来源中收集到的CCT报告。

目前CCTR收录了1948年以来全世界已发表的所有RCT 和CCT几十万余条,其中包括中国中心提交的RCT。

3.Cochrane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收集了协作网49个Cochrane系统评价组在统一工作手册指导下对各种健康干预措施制作的系统评价,包括全文(CompletedReview)和研究方(Protocols)。

目前主要是根据随机对照试验完成的系统评价,并随着读者的建议和评论以及新的临床试验的出现不断补充和更新。

Cochrane图书馆以每年新生产200~300多个系统评价的速度递增,协作网所制作的系统评价几乎涵盖整个临床医学领域。

4.疗效评价文摘库(DARE),包括非Cochrane系统评价(非Cochrane协作网成员发表的普通系统评价)的摘要和目录,是对Cochrane系统评价的补充,由英国约克大学的国家卫生服务部评价和传播中心提供。

DARE的特点是其系统评价的摘要包括了作者对系统评价质量的评估,与CDSR不同的是它只收集评论性摘要题目及出处,没有全文,并且不一定符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回复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回复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回复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通过对临床医学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评价和归纳总结来指导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法对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在进行循证医学文献评价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研究的作者和机构:评价文章的研究机构、作者和他们的职业背景,以了解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 研究的研究设计:评价研究的设计和方法,包括研究对象、样本量、疗效终点和结果等,以确定研究的科学性和临床实用价值。

3. 文献的质量:评价文章的重要性和质量,包括研究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随机对照试验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等因素。

4. 研究的结果:评价研究结果的可解释性和可应用性,以确定是否具有临床价值和实用意义。

通过这些方面的评价,可以判断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提高临床医学实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循证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法。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的标准与指标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的标准与指标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临床实践指南是指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证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最佳的诊治策略和管理方案的指导。

要保证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和可靠性,循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的标准与指标。

1. 循证评价的标准1.1 透明度:临床实践指南应提供明确的指导性陈述、推荐或建议,并明确其基础证据的来源。

同时,应详细说明指南的制定过程、参与的专家的背景和相关利益的申报。

1.2 可行性:临床实践指南应考虑目标用户的实际情况,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剂量等。

1.3 效能:临床实践指南应基于可靠的证据,考虑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患者价值评估。

指南应明确列出可用证据的质量和力度,并对证据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

2. 循证评价的指标2.1 证据质量评估:循证评价应根据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结果的一致性、效应大小和证据的直接性等因素评估证据的质量。

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等。

2.2 可靠性评估:评估指南的可靠性包括是否明确指出证据的来源、制定指南的方法和过程是否规范、是否有潜在的利益冲突等。

2.3 适用性评估:评估指南的适用性包括考虑指南制定过程中的患者特征、资源可及性等,以确保指南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4 实施评价:评估指南的实施包括关注指南的推广与实施情况,比如指南的采纳率、应用实际情况和效果评估。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随访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评估。

3. 循证评价的步骤3.1 计划评价:明确评价的目标、研究问题和标准,确定评价的范围和方法,制定评价的准则和指标,建立评价的团队。

3.2 检索文献:系统性地检索相关的研究文献,并筛选符合评价要求的研究,获取原始数据。

3.3 评估质量:根据预先设定的评估工具,评估研究的质量,并汇总证据,并确保可靠的结论。

综合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研究

综合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研究

综合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研究随着世界各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已成为临床医学诊疗的最佳实践。

它强调通过最新的临床实验和严谨的分析方法来评估医疗干预手段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评价方法的不足,这促进了综合循证医学(Integrate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EBM)的发展。

一、综合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综合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强调结合循证实验研究的证据,同时借鉴非随机化研究、观察研究、病例报告、案例控制研究等其他类型的相关证据,最大限度地完善评价的维度和深度。

其中,以下几种方法被认为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1. Meta分析法Meta分析法是一种结合多个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旨在评估一种医疗干预手段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优点是可以将多个研究的患者样本集合起来,从而达到在小样本研究中做到大样本研究的效果。

2. 系统综述法系统综述法是一种系统性方法,将多个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提高评价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这种方法中,需要明确一种医疗干预措施的所有研究,根据预定的严格标准,筛选出相对较高质量的研究,并进行聚合分析,以获取患者对该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

3. 网络直接比较法网络直接比较法是一种比较不同干预手段之间差异的方法。

在网络直接比较中,每个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都会被估计并互相比较,根据不同研究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一张“星形”图表。

通过这种方法,医疗专家可以在不同干预手段之间进行直接比较,以确定最佳干预措施。

二、综合循证医学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在评估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点,包括减少了一些假阳性或阴性的结果、增加了评估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进一步减轻了系统性误差。

然而,这些方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获取证据的成本较高,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特定类型研究数量的影响,同时还需要用更加复杂的方法来加权和整合多个研究结果。

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

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

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的医学研究方法,旨在对医学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估。

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通常包括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等。

首先,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的核心之一。

系统评价是一种严格的研究方法,旨在综合评价已有的研究证据,从而形成全面、客观的结论。

系统评价通过明确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搜索、筛选和综合相关研究,评估研究质量,最终提出结论并制定建议。

系统评价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大量研究,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支持决策。

其次,随机对照试验是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中用于评估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

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随机分配受试者到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从而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随机对照试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有效性,能够有效排除干预因素带来的混淆因素,因此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的证据支持。

此外,队列研究也是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设计,通过对一定人群进行长期追踪观察,收集暴露因素和结果的相关信息,从而评估暴露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队列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质量,能够有效控制混淆因素,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

此外,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也是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中常用的研究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患病群和非患病群之间的暴露情况,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横断面研究则是在特定时间点对暴露因素和结果进行调查,评估两者之间的关系。

虽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的证据级别相对较低,但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关暴露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是一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研究方法,能够客观评价医学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等方法在循证医学评价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

因此,医学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应该尽量采用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

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

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通过评估临床试验数据,运用最新的经验和证据,结合临床实践和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通过临床试验评价,对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进行严格的验证与评估。

一、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的重要性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作为证明和验证医学知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临床医疗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但不合理的试验设计或评估方法,容易产生有偏倚的结果,进而误导临床决策。

因此,正确运用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方法,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来说至关重要。

二、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的基本步骤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1.明确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筛选文献: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合适的试验文献。

3.评价质量:评价被纳入文献中试验的质量。

4.数据抽取与分析:将纳入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抽取并进行数据分析。

5.结果解读与表述:解读数据分析的结果并进行合理的表述。

6.结论及推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推荐。

三、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评价指标常用的包括:患者基线特征、主要结局指标、次要结局指标、安全性指标等。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指标进行评价。

四、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的挑战与对策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存在一些挑战,如研究设计不合理、患者招募困难、数据质量问题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加强研究设计的规范性,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保证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五、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的前景与展望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将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严谨的评价和验证,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最佳的医疗决策带给每一位患者。

六、结语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评价作为循证医学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

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

循证医学评价研究方法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is a well-established approach to medical practice that involves integrating individual clinical expertise with the best available external clinical evidence from systematic research. (循证医学(EBM)是一种融合个体临床专业知识与系统研究所提供的最佳可得外部临床证据的成熟医疗实践方法。

)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guiding healthcare decisions and 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s. (它在指导医疗决策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变得日益重要。

)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medical interventions, researchers often employ the method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conduct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为了评估各种医疗干预的有效性,研究人员经常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Systematic reviews involve systematically searching, critically appraising, and synthesizing the available evidence on a particular topic. (系统综述涉及系统地搜索、批判性评估和综合特定主题上的可用证据。

) This allows for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helping to identify gaps in knowledge and potential biases in study designs. (这有助于全面了解现有研究结果,有助于发现知识空白和研究设计中的潜在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丘晨程班级:11临本3班学号:110101311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患者,男性,43岁,4个月前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附属医院确诊为胃溃疡。

医生建议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
对患胃溃疡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维普资讯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雷贝拉唑;胃溃疡
检索策略:雷贝拉唑AND胃溃疡
3.检索结果
结果共纳入115篇RCT,其中1篇3分,6篇2分,106篇1分,2篇0
分。

无RCT执行分配隐藏。

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三、评价证据
题目:他汀类药物治疗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作者:樊涛;王刚;王蕾;熊泽宇;毛兵;
目的:调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现状,并评价其能否为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2005年l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RCT,采用Jadad评分量表、CONSORT标准和其他自拟评价指标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共纳入115篇RCT,其中1篇3分,6篇2分,106篇1分,2篇0分。

无RCT执行分配隐藏。

按CONSORT标准,仅4篇(3.5%)RCT描述了如何产生随机顺序,其中2篇为半随机,没有RCT报道如何执行随机,有1篇(0.9%)RCT采用安慰剂对照,1篇(0.9%)报道了终点指标,9篇(7.8%)实施单盲,4篇(3.5%)采用双盲,11篇(9.6%)进行了具体统计量计算,2篇(1.7%)提供了随访记录,1篇(0.9%)报道了阴性结果,25篇(21.7%)报道不良事件,均未进行样本含量计算、意向性分析(ITT)和分层分析,属于多中心的仅有1篇(0.9%),均未进行伦理审批和知情同意。

描述了中医证型的有27篇(23.5%),所有试验均未采用模拟剂。

结论目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尚低,还不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 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心绞痛
II.[原文剖析]
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1.1目的
调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现状,并评价其能否为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证据。

1.2背景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多起病突然且变化快,为了寻找新的治疗措施及提高其治愈率,有必要调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现状,并评价其能否为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证据。

2.研究设计(design)方案
计算机检索1994~2005年l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RCT,采用Jadad评分量表、CONSORT标准和其他自拟评价指标进行质量评价。

3.研究场所(setting)
海南医学院附属农垦总医院
4.研究对象(research subjects)
4.1诊断标准
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旋支狭窄。

4.2纳入标准(including criteria)
①凡含有“随机”或“半随机”、“对照”、 Methodolog y “安慰剂”、“双盲”或“单盲”字样,样本量 >10例的研究;②同期比较两种或多种干预措施,治疗组或对照组中的一方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或联合其他药物;③有总体疗效报道者;④动物实验合并有人体 RCT的 ,也予纳入。

4.3排除标准(excluding criteria)
现有活动性出血者,3个月内有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病史者等。

非随机对照试验的则被排除
4.4样本含量(sample size)
实验组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2±3.2岁;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5岁-78岁,平均年龄53±2.7岁。

5.干预措施(intervention):
两组患者平时均同时采用清淡饮食,戒烟,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对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降压降血脂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硝酸异山梨脂,每次用量5mg,每日服药3次。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每日每次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

两组患者用药疗程均为4周
6.主要结果的测试指标(main outcome):
日常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记录每日心绞痛发作频
率,记录12导联静息心电图改变,对患者进行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同时注意了解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7.主要统计方法(main bio-statistic methods)
实验结果应用PSSl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件比较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主要的研究结果(main research results)
8.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理论为基础,同时采取现代药剂学技术生产出的新型纯中药制剂,该药物受治疗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选取出120例,患者满足WHO 关于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1]。

8.2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60 23(38.3) 25(41.7) 12(20.0) 48(80.0)
对照组.. 60 18(30.0) 22(36.7) 20(33.3) 42(66.7)*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主要临床结论(main clinical conclusion)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对心绞痛的治疗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是较为理想和安全的治疗药物。

III.[讨论与评价](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
1.采用随机分组,可以使组间的若干已知的或未知的影响因素达到基本一致的水平,能使被测量的和不能被测量的因素基本相等,减少分配偏倚因素的干扰,增强组间的可比性。

所以交待随机方法可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本研究778 篇纳入文献中,对随机方法进行了说明的文献仅99 篇。

2.随机方法不恰当或错误
3. 混淆“随机分组”与“随机抽样”如:“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及单纯西药治疗组(简称为对照组)”[>]。

但“随机抽样”与“随机分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从被研究的目标人群中,采用随机方法,使目标人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样的机会被选择作为研究对象,但是仅一部份对象被抽中。

而随机分组是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全部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采用随机方法,使其都有同等的机会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

因此,随机分配与随机抽样具有明显的区别。

4 .正确的随机分配方法正确的随机分配方法应该包括以下方面(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例):将纳入试验的合格对象依先后顺序编号;再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行或列作为起点,得到一个随机数依次取其表中的系列数字,与纳入的研究对象编号配对,并列出样本的随机分配表格。

假设随机表的奇数代表试验组,偶数代表对照组,确保其组间分配的机遇大致相同。

隐匿是指研究人员只按随机化设计的序号纳入病人,执行者和患者本人均不知道患者属于试验组还是对照组。

随机化抽样
和随机分组后研究执行者如果知道被研究对象属于试验组还是对照组,这样对疗效的观察和处理易导致测量性偏倚,所以进行随机化分配的隐匿是避免偏倚的有效手段。

有研究报道,随机分组隐匿不严或不清者,其观察效果比严格随机分组隐蔽的疗效显著地夸大,本研究所纳入文献无一提到隐匿。

评价结论:
证据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疗效且安全性较好,说明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根据性。

但由于研究人群样本量较小,对于治疗实验结果的精确度估计不高,因此对于患者来说治疗措施的利弊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循证实践得以解决
四.应用证据(实践决策)
根据文献实践决策
通过对文献的原文剖析及讨论评价,可以认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是有效的且较为安全,可以将该证据结果运用到案例中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可能出现的与证据不符的情况应通过干预措施进一步的解决处理,并不断地进行循证实践。

五、小结
1、本篇医学文献的优点
(1)适用于比较研究和趋势研究。

(2)研究过程中无失访偏倚,随访时间完整。

(3)进行分配方案隐藏,会夸大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没有说明采
用盲法进行研究。

(4)文中表述明确,条理清晰,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5)研究对象依从性较好,没有出现沾染和干扰。

2、本篇医学文献的缺点
(1)缺点资料的准确信和适用性不足,效度较低。

(2)研究人群样本量较小,小样本的研究容易受机遇影响,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性较大。

(3)、所选研究人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两组间无较大差异性。

3、本次文献评价工作的收获
(1)学会了科学检索和整理文献资料。

经过检索文献,较好的掌握了检索的过程及步骤,以及如何评价文献,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此次评价加深了对于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巩固,激发了我对于循证医学的无限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