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课程标准
《摄影鉴赏》课程标准
《摄影鉴赏》课程标准摄影鉴赏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他们对摄影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摄影技巧和创作能力。
二、课程大纲1. 摄影基础知识- 了解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研究摄影中常用的术语和概念- 掌握摄影器材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2. 艺术构图与视觉语言- 研究艺术构图的原则和技巧- 探索摄影中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 分析和欣赏优秀摄影作品,理解艺术的表达手法3. 光影与色彩- 理解光线在摄影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研究利用光影塑造画面和创造氛围- 掌握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和表现技巧4. 拍摄技术与后期处理- 研究摄影中的基本拍摄技术,包括曝光、对焦和快门控制等- 掌握后期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践拍摄和后期处理,提升摄影技巧和创作能力5. 摄影作品评析- 分析和评价学生的摄影作品- 研究欣赏和批判性地评价他人的摄影作品- 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三、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作- 借助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组织摄影展览和作品分享,提供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指导学生参与摄影比赛和项目,培养其摄影创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四、考核方式- 定期进行课堂作业和摄影作品提交- 期末进行摄影作品展示和评审- 根据作品质量和学生成绩评定最终成绩五、参考资料- 《摄影入门》- 《摄影艺术与技巧》- 网络资源和摄影杂志以上为《摄影鉴赏》课程的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摄影艺术,提升其摄影技巧和创作能力。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和实践,不断探索和进步。
(完整word版)《摄影技术》课程标准
《摄影技术》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学生:包括二年制和三年制的高中生,三校生。
二、建议课时及学分:建议40课时。
学分2.5学分。
三、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素描》、《图形创意》、《构成基础》和后续课程《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四、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数字媒体影像制作以及相关设计工作时所需要的摄影器材的使用能力、摄影的取景构图能力、摄影的布光能力、影像后期调整能力,是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必修专业课程。
五、教学目标与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1、摄影器材的使用能力通过对单反相机和镜头群等其他摄影辅助器材的认识和学习,明白摄影专业术语和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使用单反相机及其他摄影器材拍摄照片,并根据不同的拍摄题材选取适当的镜头和其他辅助器材的能力。
2、摄影的取景构图能力通过对照片构成摄影取景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使用摄影器材拍摄前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组织出充满视觉艺术语言的拍摄能力。
3、摄影的布光能力通过摄影中自然光和辅助灯光的规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自然光、闪光灯、柔光箱、反光板等辅助器材进行人像、静物、棚拍和外景的光线拍摄运用能力。
4、影像后期调整能力通过Light room和Photo shop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原始无损raw文件进行白平衡、曝光等属性的调整,能够对照片进行必要的商业处理和美化效果的后期调整能力。
(2)设计思路从摄影拍摄整个流程的工作经验设计思路来分解,学生掌握《摄影》这门课程的顺序为摄影器材的使用能力、摄影的取景构图能力、摄影的布光能力、影像后期调整能力,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才能进行一些商业案例的拍摄与制作。
本课程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去设计每一个能力的单元模块,通过必要理论知识和案例的剖析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学习过程贯穿在理论知识辅助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各个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案例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学到摄影知识掌握后期软件。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人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能力课程。
三、课程定位本课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数字媒体技术行业实际需求,为培养专业摄影师、网页设计师、影视后期师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以培养学生摄影构图标准,培养学生的正确使用摄影工具、文明操作的意识,和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打造良好的技术平台。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四、课程设计本课程根据岗位(群)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以摄影拍摄真实项目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的融入到项目中。
本课程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优化教学过程,结合“教师线上建设课程—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答疑—学生完成任务—教师督导督学”步骤,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练好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五、课程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摄影基础的具体应用,本课程的教学是其他课程能够开设和顺利进行的其他后续课程的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数码相机于手机拍摄的操作技巧,采用一系列的案例拍摄方法,并能把以前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在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制作出完美的作品。
(二)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网络优秀商业摄影作品。
能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客户的需求2.了解相机与手机的成像原理和工作方法;3.熟练使用画面构图的使用技巧;4.掌握光线在摄影中的应用;5.具备一定的文字编辑能力,叙述摄影作品的文字说明;6.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拍摄方案,拍摄过程实施;7.能够编写符合规范的实训报告,对自己策划的方案进行演示讲解。
《摄影与摄像》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职业岗位标准一、工作岗位分析由于广告业、新闻传媒、影楼、动漫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掌握摄影摄像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摄影摄像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熟练操作照相机及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摄影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专题的拍摄工作。
适应于广告摄影和影视摄像方面的人才工作岗位。
二、职业能力要求电视摄像工作及广告摄影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熟练操作照相机、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视频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不同任务的拍摄工作。
摄像及摄影岗位的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艺术创造力能力和社会能力。
针对职业要求,得出本课程所对应的能力目标:(一)、专业能力1.照相机、摄像机参数的调整;2.照相机、摄像机实操技术;3.分镜头设计,场面调度;4.画面构图及创意;5.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拍摄;6.拍摄不同专题及技巧;7.光线的运用;8.各类镜头的使用;9.光圈与快门的使用:(二)方法能力1.理解与创造性思维能力;2.分析、判断、应变能力;3.自主学习能力;4.审美能力;5.语言文字能力。
(三)社会能力1.身体素质;2.敬业精神;3.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上进的创作态度;4.交往、沟通的能力;4.实施建议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挂图、幻灯片、摄像、多媒体、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及学校资源库和实训指导书,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利用各种实训室,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5其它说明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最新 广播电视学专业摄影基础课程标准教案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教案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摄影基础课程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与核心课程。
(二)课程定位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关系、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结等。
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电视摄像、专题摄影、摄影工作坊。
(三)课程设计思路应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生产过程等)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时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专业课程参考。
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
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结合行业特征,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课外”教学模式,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项目(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目的等。
基础课程参考。
例如: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对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职业能力目标突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要求。
要深化对职业能力的理解,既要重视外显化、行为化的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要求,又要重视职业能力的内隐性、过程性、动态性。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专业教育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参考:(以实训项目或任务为模块,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
《摄影技术》课程标准
《摄影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设计基础》《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数字媒体类各专业学生掌握摄影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基本任务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数码摄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数字媒体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数码摄影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数字媒体类相关职业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数字媒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摄影的基本技巧和操作实践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摄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数码摄影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会静物、人像、商业等类型的摄影,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1.掌握照相机的种类,能区分胶片照相机及数码相机;通过阅读摄影器材的说明书,能正确操作摄像设备。
2.熟悉各类照相机型及镜头、附件的组装,根据不同场景,能灵活运用各类曝光模式。
3.掌握快门优先、光圈优先和手动等拍摄模式,能手持或使用三脚架等其他辅助支撑设备完成图片的拍摄。
4.熟悉常见的拍摄景别和角度,掌握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能完成人像、风光、新闻、广告等常见的类型摄影,并能运用常见的数码影像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后期处理。
摄影教学大纲
摄影教学大纲摄影是一门结合艺术和科学的学科,通过摄影,我们可以通过镜头记录下美丽的瞬间,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为了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习摄影技巧和理论,本文将提出一份摄影教学大纲,涵盖了摄影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艺术理论。
一、摄影的基本概念1. 光线和曝光:- 不同光源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快门速度、光圈和ISO的作用和调整方法- 曝光补偿和自动曝光模式的使用2. 焦距和镜头选择:- 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应用- 透视和景深的关系- 远景和近景的表现3. 构图和视觉语言:- 画面元素的排列与组合- 重点和对比的运用- 色彩、线条和形状的表达4. 拍摄角度和视角:- 低角度、高角度和斜角度的应用- 面部特写、全身特写和全景的拍摄方法 - 实景和虚拟景观的拍摄技巧二、摄影技巧1. 焦外和背景虚化:- 大光圈和小光圈的区别和作用- 对焦点的选择和调整- 使用背景和景物创造虚化效果2. 高动态范围摄影:- 不同光照条件下曝光均衡的方法- HDR摄影的原理和操作技巧3. 镜头特效的运用:- 镜头滤镜的选择和使用- 镜头特效的创意和表现方式- 镜头移轴和鱼眼效果的运用4. 夜间摄影:- 使用三脚架和长曝光技巧- 利用灯光和光追捕捉夜景- 夜间人像摄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三、摄影艺术理论1. 赏析经典摄影作品:- 理解摄影作品的意义和风格- 分析构图和视角的运用- 掌握艺术家的创作流程和技巧2. 色彩与黑白摄影:- 色彩表达的方式和心理效应- 黑白摄影的表现力和情感传递- 彩色与黑白的选择和运用3. 意境和故事性:- 创造独特的摄影氛围和情绪- 合理运用背景和环境元素来讲述故事- 拍摄系列作品和项目的方法和技巧总结本份摄影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摄影知识和技巧指导,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摄影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艺术理论。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用自己的镜头创造美好的艺术作品。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
数字影像技术专业《摄影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摄影基础》课程是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商业摄影方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
其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数码设备的各项功能使用、光圈、快门、曝光、ISO、WB、构图等摄影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商业摄影行业相应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零的基础上,能运用数码相机的光圈、快门、曝光、景深、ISO、WB、焦距以及构图、用光、布光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完成摄影助理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熟悉商业摄影的总体工作流程,具备影楼或工作室摄影助理相关业务的职业能力,达到国家初级摄影师职业资格的鉴定要求。
同时,在完成项目任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敬业爱岗精神,学会沟通与合作,树立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和生态等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1.教学目标通过摄影基础知识讲解和拍摄练习,学生能掌握数码摄影的各项基础知识及运用,让学生能顺利进入人像摄影基础阶段的教学2.教学要求1、能熟练掌握数码影像设备各项功能的合理使用,数码影像设备常见问题处理。
2、掌握数码摄影的光圈、快门、曝光、景深、ISO、WB、焦距、构图等基础知识,3.教学内容(1)数码摄影设备的功能和使用① 机身(品牌介绍、数码单反)介绍②镜头(变焦环、对焦环、焦距)③熟悉功能键(开关、主功能盘、副功能盘、菜单)(2)数码摄影基础知识① 曝光三角(光圈、快门、ISO)的学习及运用②WB的学习和运用③摄影基础构图(3)人像用光①光的属性(光质、光强、光向、光比、光的类型)②单灯布光(鳄鱼光、蝴蝶光、三角光、阴阳光)③多灯布光法(二)1.教学目标通过模拟工作室套系拍摄练习,掌握各种摄影用光技巧,培养学生在商业摄影工作中的交际与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摄影》课程标准
《摄影》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摄影二、适用专业平面设计三、参考学时180四、课程性质及任务《摄影》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开发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摄影器材及其工作原理、基本的摄影拍摄技术、数码摄影常识、摄影特枝、广告摄影等。
本课程为后续的《摄影后期》等专业课程打基础。
五、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摄影:摄影工作者/技术人员接待客户,全面了解客户需求;按照客户需求与讲解本公司广告摄影的艺术设计与收费情况;设计广告摄影配置方案并填写清单;按照客户认可确认广告摄影主旨;向客户详细介绍广告摄影画面的设计方案并按照客户要求协商、修改; 拍摄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正式拍摄和作品选取、优化;使用PholoshopCC软件进行作品的后期处理及设计;与客户沟通并调整作品;最后完稿。
六、工作与学习内容工作对象1.摄影工作者/技术人员接待客户,全面了解客户需求2.按照客户需求与讲解本公司广告摄影的艺术设计与收费情况,设计广告摄影配置方案并填写清单3.按照客户认可确认广告摄影主旨,向客户详细介绍广告摄影画面的设计方案并按照客户要求协商、修改4.拍摄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正式拍摄和作品选取、优化5.使用PhotoshopCC软件进行作品的后期处理及设计,与客户沟通并调整作品最后完稿设备、工具与材料设备: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摄影中心,配置多媒体设备工具:数码相机、三脚架、背景布、闪光灯技术资料:PhotoshopCC软件,以及后期处理及设计的计算机等。
工作方法1.与客户的沟通方法2.广告摄影画面的设计方案的方法3.正式拍摄和作品选取、优化的方法4.作品的后期处理及设计的方法5.与客户沟通并调整作品的方法劳动组织从客户处领取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设计广告摄影配置方案并填写清单2.向客户详细介绍广告摄影画面的设计方案并按照客户要求协商、修改并最终获得认3.按照小组分工独立完成拍摄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4.按照小组分工独立完成正式拍摄和作品选取、优化5.按照小组分工独立完成使用PhotoshopCC软件进行作品的后期处理及设计最后完稿交客户验收工作要求1.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合作精神;2.能够与团队内部工作伙伴以及客户进行有效沟通;3.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正确理解客户的需求4.广告摄影画面的设计方案满足客户要求5.能用多种方式完成拍摄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6.能正确独立完成正式拍摄和作品选取、优化7.能合理使用PhotoshopCC软件进行作品的后期处理及设计七、学习目标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8)能根据工作任务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2)能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广告摄影配置方案并填写清单;3)能根据设计广告摄影配置方案做好拍摄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4)能根据客户需求完成正式拍摄和作品选取、优化;5)能根据客户需使用PhotoshopCC软件进行作品的后期处理及设计;6)能主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协商;7)能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8)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工作中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承当以下任务: 1)个性化设计广告摄影配置方案2)个性化完成正式拍摄和作品选取、优化八、建议学习情境1)学习组织形式教学可在一体化计算机机房及摄影中心中进行,课程设置在第二学期,每周4节,共20周。
一体化课程标准教案《摄影基础》
一体化课程标准
1. 学生自行定位不同的职业角色,以一种“面向对象”(即职业任务)的教学模式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来。
2.教师针对不同职业角色来定位从业者所应具备的技能和定制相应的职业任务一体化教学内容.
3.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职业内容应从“实践”开始,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以问题为基点去学习专业理论,实现一体化教学。
4.职业任务的组织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
这种一体化培养的人才能够保证学生一毕业即可成为企业和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六、考核与评价
采用“多元化”能力评测代替传统的期末考试的考核评价方式。
本课程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淡化期末考试的作用,而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期末考试不应是课程结业的唯一途径。
学生可通过岗位认证考试或技能模块的绩效性评测完成本课程。
前者保证学生毕业前有上岗证,充分体现中职业教育特色;后者是学生参加由多个任务模块组合而成的综合技能评测,从而保障实践能力较强、但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报考岗位认证的
学生也能顺利完成课程。
凡通过认证考试的学生,期末考试可考虑予以免考。
考核评价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级别,针对每个职业任务教师应给学生做出相应的考评成绩,如果所有工作任务的考评成绩达到全优。
《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标准》完整版•课程概述与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目录•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提高•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课程概述与目标专业技能的需求掌握摄影摄像技术是许多专业领域的必备技能,如新闻传媒、广告创意、影视制作等,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摄像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新闻、广告、影视、艺术等领域。
艺术素养的提升摄影摄像技术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通过学习摄影摄像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摄影摄像技术课程背景课程目标及要求技能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摄影摄像器材进行拍摄,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
素养目标适用对象与先修课程适用对象先修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010204摄影基础知识掌握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摄影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熟悉摄影器材的种类、性能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摄影器材。
了解光线和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在摄影中的应用。
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进行拍摄。
03摄像基本技术01020304后期制作与编辑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分析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交流拓展思维,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小组合作与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摄影摄像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个人自学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推荐相关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030201平时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形式及内容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难度总评成绩构成及比例平时成绩占比占总评成绩的40%,其中出勤率占10%,课堂表现占15%,作业完成情况占15%。
中职《摄影》课程标准
中职《摄影》课程标准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基本认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摄影水平和创作能力。
通过研究摄影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成功应用摄影技术,理解摄影表达的艺术手法,以及掌握摄影器材的使用方法。
2. 课程内容
2.1 摄影基础知识
- 摄影的历史与发展
- 摄影器材的分类和功能
- 摄影构图和光线运用
- 色彩理论和图片处理技术
- 摄影中的人物、风景和静物拍摄
2.2 摄影实践操作
- 摄影器材的使用和维护
- 光线条件下的摄影拍摄技巧
- 利用不同镜头拍摄不同主题和场景
- 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实践拍摄
- 图片后期处理和编辑技术
2.3 摄影创作与表达
- 摄影作品的评价和分析
- 摄影创意与构思
- 发现和表达个人摄影风格
- 利用摄影传达情感和观点
- 摄影作品的展示和分享
3. 评估方式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知识考核:包括书面考试和口头问答
- 实践操作:通过完成摄影作品和实验报告来评估学生的实践
能力
- 创作表现:评估学生的摄影作品质量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表现和合作能力
4. 教材和参考书目
- 主教材:《摄影艺术基础教程》
- 辅助教材:《摄影技巧与实践指南》、《摄影创作与欣赏》、《摄影后期处理与修图技术》
以上是中职《摄影》课程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学生们将能
够全面学习摄影知识,提升自己的摄影技巧,并能够展示个人的创
意和表达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摄影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摄影基础》是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一门教学一体化的综合技术专业课。
《摄影基础》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
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影像与影视技的器材和配件、拍摄曝光、拍摄用光、拍摄构图、拍摄专题实践、photoshop图片加工技术和电影视频处技术。
它是拍摄技术和数码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影像影视的基本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影像影视的实践操作技能。
一、摄影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摄影基础》是面向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的核心课课,是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它是构成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性支撑。
根据本课程的任务,在教学内容上组织安排上,注意处理好前修课和后续课间的衔接,处理好本课程相关内容间的关系;同时,它还涉及对学生基本研究素质和能力的训练。
尤其针对中职学生“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原则,本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首要任务,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努力使本课程尽快达到精品课程的标准。
二、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个辐射推广作用。
(一)创新教育理念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体现学生为主体,育人第一的主导思想,适应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方面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营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环境。
(二)从课堂教学回归实践操作总体设计中,除理论教学外,根据当前我国中职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应加强实训教学,强化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并落实到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来。
(三)《摄影基础》课程总设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理论为先、实践为准的建设思路。
三、课程建设目标自开办影像影视技术专业以来,我校始终以摄影摄像行业的不断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就业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不断探索和改革《摄影基础》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标准
《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别: 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适用对象:高职高专在校生多媒体技术专业(2年制), 其他艺术类学生(一)总学时: 28 讲授学时: 12 课内实践学时: 16(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摄影摄像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美术、艺术设计、教育技术、旅游、文秘、广播电视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 对于其他专业类的学生, 本课程亦可以作为其选修课程或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
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拍摄曝光、拍摄用光、拍摄构图、拍摄专题实践。
它是拍摄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 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 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能独立为多媒体作品制作素材。
2.课程的任务通过《摄影摄像技术》这门课程可以系统地了解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基本知识;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各种专题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简单介绍掌握利用计算机对照片进行加工、对视频进行编辑的软件。
最终可以原创多媒体作品需要的素材。
本课程相关的前导课先修课及后续课: 前导课程是“计算机操作基础”、“物理学”中有关光学的知识;后续课程是各种熟练利用计算机对照片进行加工、对视频进行编辑的后期制作有关课程。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基本理论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可以了解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基本知识并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专题摄影摄像理论知识;2.基本技能要求:掌握摄影摄像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各种专题摄影摄像基本操作技能;能拍摄较好的多媒体作品;3.职业素质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比较熟练摄影摄像操作技能, 能独立拍摄完成多媒体作品所需的素材, 具备多媒体方面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
(三)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摄影与摄像[建议课时]: 2学时主要教学内容1.1 摄影1.1.1 摄影概述1.1.2 摄影的发展1.1.3 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1.2 摄像1.2.1 摄像概述1.2.2 摄像技术的发展1.2.3 传统摄像与数码摄像1.2.4 视频的后期制作1.3 摄影摄像前景展望1.3.1 数码摄影摄像与计算机完美结合1.3.2 DV存储介质的发展1.3.3 DC.DV的融合趋势1.4 摄影摄像入门1.4.1 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照片1.4.2 使用数码摄像机摄像教学要求:数码摄影摄像与计算机的结合、DV存储介质、摄影摄像入门。
摄影实践教程(MG动画)课程大纲
图片摄影基础课程标准(专业基础课程)一.课程概要二、课程定位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XXX制作专业一年级的学生。
重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图片摄影的理解能力,并较熟练地掌握相机的工作原理、设备操作、镜头及附件的使用技巧,熟练掌握以微单相机、单反相机及其附件使用作为实践基础,结合经典图片摄影作品赏析与实践拍摄训练,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图片摄影的专业技术能力。
满足平面摄影岗位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时,使学生牢固地、循序渐进地掌握图片摄影的基础知识,具备平面拍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达到图片摄影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摄影理论知识,了解图片摄影的概念,好作品的要素,掌握摄影构图的使用技巧,掌握相机的工作原理及附件的使用,理解光线的特性和具体应用,具备人像摄影和创意摄影拍摄的能力。
通过对图片摄影基本概念及相关技巧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摄影意识,以“眼力”培养为主导,以“技巧”训练为辅助,深入实践、通过临摹与创作领会图片摄影的技术。
引导学生在“眼高”的前提下自觉领悟“手高”的含义,主动掌握“手高”的学习和训练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团结合作,负责守时高效的完成摄影器材准备;在拍摄过程中具备专业摄影师的素养和技术配合其他成员完成拍摄的任务,为后续进阶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的职业素质;2.培养学生能够团结合作,负责守时的完成摄影器材的准备,器材管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表达沟通能力;4.培养技术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
(三)知识目标1.理解摄影的意义和好作品的要素;2.理解图片摄影构图的种类;3.理解图片摄影曝光的概念;4.理解摄影与光线的关系;5.理解相机及附件的工作原理;6.理解人像摄影的技术规范;(四)能力目标1.掌握常用相机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2.具备图片摄影曝光控制基本规律和处理方法的能力;3.具备图片摄影景深控制基本规律和处理方法的能力;4.图片摄影焦点控制的基本规律和处理方法;5.具备不同光源下人像摄影的能力;6.具备创意摄影和后期处理的能力。
22版数字媒体技术-《摄影摄像》课程标准
《摄影摄像》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XXXXXXXX 课程类别:职业核心能力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学时: 4学分/ 72学时制订人:适用专业:数字媒体技术XXXXXXXXXXXXXX2022年8月30日一、制订依据本课程标准依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教学要求,对接摄影摄像、影视编辑行业企业标准、摄影师职业资格等制订。
二、课程性质《摄影摄像》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中的必修课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目标五、课程教学单元(模块)及学时安排六、课程教学设计(一)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的设计以摄影与摄像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作为导向,将该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确定教学任务,在各个教学任务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根据确定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
通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摄影与摄像对应的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以满足工作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的选取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摄影与摄像工作过程,把从事摄影与摄像工作岗位所需求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
本课程内容设置先从摄影术发展和摄影艺术分类开始,目的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浅到难展开各章节内容教学。
本课程注重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每个重要知识点和技能点都设有实训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及时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反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升摄影技术水平。
课程主要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二)单元(项目)教学设计(三)教学方案设计七、课程教学实施条件(一)师资要求1.团队规模:基于每届5个教学班的规模,专兼职教师6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1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2.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主讲教师应为设计艺术大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摄影摄像相关知识,且必须具有丰富的摄影摄像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职业教学方法的能力与教学艺术,具备引导学生创新设计思维培养的能力。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一学期总学时:80课时(5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辅助课、理实一体课。
(二)课程作用通过了解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认识摄影器材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提高学生对摄影专业的学习热情,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
理论知识上以够用为原则,注重实习实践。
(二)设计思路课堂以多媒体展示与老师讲授相结合,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后,组织实践拍摄,加强实操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提高美学修养,以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谈判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具备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知识目标要充分了解光学原理,掌握摄影学科的基础理论概念。
(三)能力目标掌握照相机的使用技巧。
能够熟练掌握器材,并进行专业操作。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的教师。
(二)教学方法建议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训操作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用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精神和科学严谨、耐心细致的习惯。
(三)教材要求选用的教材,应满足本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言应精炼、准确、科学,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教材使用:《摄影技艺教程》(四)教学环境与设备要求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如摄影工作室、光学单反相机、数码相机、投影仪、照相机镜头、三脚架、闪光灯等。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一)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程前后的认识总结、上课考勤及学习态度,作出评价,占单元成绩的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摄影基础
课程性质: 通识课
总学时:28
学分:1.5
适用专业: 三年制高职所有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数字媒体的发展,促使摄影成为大众艺术,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摄影技能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对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至为重要。
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
《摄影基础》是学校的通识课,通过本课程通过摄影教学和摄影实践活动,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该学科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特殊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摄影基础》是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中艺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
其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摄影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通过对摄影作品的讲解、赏析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业思维和实操技能。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总体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感受光影艺术的魅力,对色彩、光线、造型、修图有着基本的认识。
)通过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和创造可视形象,引导学生进行视觉美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
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在《摄影基础》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进行美感和审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自觉接受真理和道德标准,促进学生身
心和谐全面的发展。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思辨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分类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摄影方面的基本知识,如摄影的历史、相机的基本
构造和功能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构图知识和合理运用光线的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大量的优秀图片的欣赏和讲解,逐渐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
●能独立拍摄比较理想的摄影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外出摄影实践,能够培养发现生活、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美好感受。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软、硬件的要求:
●硬件要求:数码相机、智能手机。
●软件要求: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C、美图。
(二)课程内容
1. 第一单元摄影概述
1)教学要求
掌握照像技术的发展过程,摄影的分类。
掌握摄影的原理。
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者的艺术修养和观察、表现力;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及表现;摄影者摄影意识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2)教学内容
●了解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及表现形式。
●了解摄影的发展历史及摄影法的演变。
●学习摄影的成像原理。
2. 第二单元数码相机
1)教学要求
通过对单反相机、智能手机等和其他摄影辅助器材的认识和学习,明白摄影专业术语和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使用单反相机及其他摄影器材拍摄照片,并根据不同的拍摄题材选取适当的镜头和其他辅助器材的能力。
掌握摄影的原理。
景深、焦深和超焦距的含义及实用价值。
景深和镜头、焦距与光圈之间的关系。
2)教学内容
●学习数码相机的基本成像原理。
●相机的结构性能和功能、镜头的种类和功能、辅助器材的种类和功能等。
●相机拍摄操作。
3. 第三单元摄影曝光与对焦
1)教学要求
通过摄影曝光与对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拍摄出曝光正确的照片,对焦正确的照片,使学生能拍出正常的照片的能力。
2)教学内容
●摄影曝光的基础知识。
●摄影对焦的基础知识。
●掌握感光度(ISO)、掌握测光模式、曝光补偿技术、了解直方图、白平衡运用。
●会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对焦的操作、对焦点的选择和锁定对焦操作,掌握景深的概念和影响景深的因素。
4. 第四单元摄影用光
1)教学要求
通过摄影中自然光和辅助灯光的规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自然光、闪光灯、柔光箱、反光板等辅助器材进行人像、静物、棚拍和外景的光线拍摄运用能力。
2)教学内容
●光与色的基础知识。
●色温的含义及各种常见光源的色温差别。
●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光度、光位、光质、光型、光比、光色。
5. 第五单元摄影构图
1)教学要求
通过对照片构成摄影取景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使用摄影器材拍摄前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组织出充满视觉艺术语言的拍摄能力。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本概2)教学内容
●拍摄的角度与方向
●构图中常用的要素:形状、线条、影调、色调。
●构图的基本法则。
圆形构图、三角形构图、S型构图、框式构图等摄影画面的基本构图形式及特点。
6. 第六单元相片后期处理
1)教学要求
掌握照片的编辑合成,颜色调整,照片修复、艺术处理的基本技巧,会针对要求进行婚纱摄影,个人写真等摄影素材等进行成套的的主题性的艺术设计。
2)教学内容
●照片的编辑合成,颜色调整,照片修复、艺术处理的基本技巧。
●针对要求进行网店商品等进行艺术设计。
五、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摄影基础》课程学习分配
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二)教学建议
《摄影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相机使用能力和操作技能,教师宜针对真实摄影任务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项目,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有利于学生能力成长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
(三)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接合的考核方式,理论使用网络统一考试,客观题型。
实践是拍摄要求照片。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资源
(一)推荐教材
《摄影基础教程》(附微课视频),孟敬主编;
人民邮电版社ISBN 978-7-115-48001-9。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网络化考试和上传作业。
七、课程标准说明
原则上应该根据本课程标准进行授课,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各学期和各专业教学周数的不同、学生的反馈意见等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