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 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印象形成基本模式(印象形成中信息 整合的法则)
1.
累加模式(费希本) 平均法则(安德森) 加权平均法则(1968年安德森)
印象=信息1+信息2+……+信息n 2.
印象=(信息1+信息2+……+信息n)/n 3.
印象=(f1信息1+f2信息2+……+fn信息n)/n
(三)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即为认知的防御性。
第一,对不合己意的人的多疑,猜忌;
第二,装聋作哑,掩耳盗铃等等。
认知的完形特性
餐厅中老少热闹吃饭——家庭聚会 张三学习的专业是会计,住在106宿舍,李四也住在106,那李四的专 业??
例证:伟人的神化 ; 爱屋及乌; 明星的完美

印象形成
(一)好恶评价是第一印象形成中的最重要维度
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或优先效应
第二节
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一、知觉他人的过程 (一)寻找意义
(二)注重显著信息
(三)对信息进到类别化
(四)运用图式
阿希的实验研究 108 页
介绍某个人: 第一组:聪明、熟练、勤勉、热情、坚定、讲实际、谨慎
第二组:聪明、熟练、勤勉、冷淡、坚定、讲实际、谨慎
让被试判断此人是否慷慨、幽默,结果如下: 慷慨大方
2.他人与他人关系
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意见、态度、表情、距离等来 推测彼此之间的关系 。
塔旧里(1953年)研究: 实验中,被试由10名素不相识的人组成, 先让他们在小组里自由交往,畅所欲言, 使这些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彼此了解,然 后对他们测试开放性问卷。
所有参加试验的被试都需要回答以下几个 问题: 第一,这个小组里你喜欢谁? 第二,你认为这个小组里谁喜欢你?
二、社会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征: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对象与背景
语言提示及知识经验在知觉中作用
二、社会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3、互动性
的联系 表现在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双向
4、防御性
5、认知的完形特性(整体性)
选择性
Chen
面临不同的刺激,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原因在于人们 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刺激强度在其中起着不同的作 用。
对他人的知觉
无意的一瞥
大致的印象
有意地、仔细地观察
了解对方
与对方交往
线索:
1.语言信息
2.非语言信息
(1)表情
(2)外表
(3)行为 3. 类化 4.省察己心
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情绪 对他人人格的认知
对他人情绪认知:借助于表情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语调表情
面部表情跨文化的一致性
高兴
恐惧
惊奇
悲伤
生气
费斯克认为: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
性信息给于较大的权重,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
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 “黑票作用”。 “黑票作用”,是指不管一个人具备其他任何品质,只 要有一种极端消极的坏印象,就把对方的其他好品质都一 票否决掉。
侯玉波等人(1998)在一项有关评价的研
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地将之归到某一类当中,这个过
程就是分类,它是自发的、立即的(自动思维)。 通过:个人片段讯息(行为) 类化认识 归类(特质)
内隐人格理论:某特质存在意味着其它特质存在
分类线索 种族、性别、职业、年龄、外貌、地域…… 心理学试验:
分别让一位戴金丝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一位打 扮入时的漂亮女郎,一位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 女,一位留着怪异头发、穿着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边搭车
(二)布鲁纳认为的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
征,(穿戴、长相、语言、姿势、行为等)
推测与判断
其内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
判断与解释(其行为原因)
的过程。
Chen
(三)60年代后的社会认知的内涵:
表述1:所谓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
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判断是社会认知的高级阶段,是对某种社会对象的 定性或定论的过程。
第一节
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界定几个概念
内容
二、社会知觉的特性 三、印象形成
一、界定几个概念
(一)知觉
定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 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 分类
1、物体知觉 2、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 人和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第一组
第二组
90%
10%
中心特性
中心特征:在印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边缘特征:不起核心作用
1.依据知觉选择性规律中的强度、新颖、独特的东西容易 被我们知觉到。鹤立鸡群、奇装异服、行为怪异 2.对加权平均模型的进一步验证则来自费斯克(Fiske) 等人在 1980 年提出的负性效应。
所谓负性效应,是指极端负面的特征所造成的不好的印象。
Chen
中间是13还是B? 部分依赖整体
整体与部分相 互依存 整体优于个别
知觉的特性
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
接近性
相似性
连续性
主观轮廓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Chen
刺激物的意义,对个体而言是重大的,那 么,人的认知反应就明显,人的情绪状态、 动机状态都处于一种高峰期。
视频
防御性
Chen
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 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
厌恶
பைடு நூலகம் 快乐表情的跨文化一致性
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情是进化的产

眼睛在非语言交际中用途最广,也 最神秘莫测
A.眼睛的奥妙在于它的“真实性”,它不会说谎,它能显示出大脑的 真实思维活动,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了亏心事,或心虚时, 在他人的目光注视下会自动地回避 B.眼睛最能体现人的个性
生气的时候
讽刺的时候 害怕的时候 惊讶的时候 厌恶的时候 快乐的时候
躯体表情
目光
手势 身体接触 个人空间 点头
非言语线索
49
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后天习得;不具有跨文化性,受不同文化影响
手势的文化差异:OK
美国:没问题
日本:钱 法国:零 墨西哥:性 埃塞俄比亚:同性恋 巴西:下流手势
小结:注意三点
对躯体语言的研究有助于对语言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 他人的理解。 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相互联系,共同传递情 绪信息。 多数情况下,三者相互依存,但某些情况下,躯体表情 与面部或言语表情不一致。因此,对各种表情的正确理 解,取决于对情境的综合分析。
对他人人格的认知
你又会通过哪些方面信息来认 识他?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 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 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 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Chen
(三)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 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 其他方面的特征 。
启发:重视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人们初次见面时,通过 对对方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表面 层次的认知而形成的人际印象。 仪容仪表 言谈举止
穿着打扮
表面层次
发型化妆
不全面
服饰搭配
(二)近因效应 Chen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新信息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从而使我们忘掉以往旧信息,而凭新信息对她人作 出的判断。(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自我图式
角色图式 社会事件图式。
图式的作用:
1、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 。 2、消极的影响:图式引起的社会认知偏差,往往导致一
定的心理定势,使人们难以客观地对待人和事,以至于人
际交往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二、对他人的知觉
Chen
请问?
如果您与一个陌生人接触20分钟,你会根 据哪些方面信息来认识他?
互选:说明他们之间具有相悦的一致性, 即他们两个人认识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是正 确的。 你选的组长与大家一致:说明你对于人与 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是正确的。
塔旧里(1953年)从其研究中,归纳出人际 关系认知中常见的三种倾向:
自己喜欢某人,就可能认为对方也同样喜欢 自己; 认为自己喜欢的人,其他人也一样喜欢。
请对搭车排序
试验说明:不同的穿着打扮归类不同的人, 随之就会有不同的际遇。 研究发现:
50%以上的第一印象是由你的外表及行走坐卧决定的。 因此你的外表是否清爽整齐,是让身边的人决定你是否可 信的重要条件,也是别人决定如何对待你的首要条件。
(四)运用图式
指有关某个主题的知识经验网络 。 泰勒和克劳克(Taylor&Crocker): 人的图式
观察
形成印象 印象管理
预测他人
对群体的认知
归因
社会认知主要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
等三个不同加工水平的认知阶段。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直接反映,是社会印象和社会 判断的基础。 社会印象则是在社会知觉素材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加 工概括而在记忆中保持下来的主观印象,是人对社会对象
的一种间接反映;
奥斯古德等人从三个角度来描述对一个人的印象,每
个角度有两个方向:评价(好与坏),力量(强于弱) ,
活动(主动与被动) 。 他认为评价维度最重要,最具有区别性,一旦确定某 个评价维度,其他两个维度作用就不大了。
罗森伯格进一步发展对范围加以区分
社会特性方面:影响人们对他人的喜爱程度。 好:乐于助人,真诚,宽容,幽默的等。 不好:自负,易怒 ,不受欢迎,自私,冷酷等。 智慧特性方面:影响人们对他人的尊重程度。 好:科学,智慧,坚决,聪明,坚强等。 不好:轻浮,愚蠢,不可靠,犹豫不决
表述2: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
了解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并做出推测
与判断的过程。
(四)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区别
1、社会知觉 vs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包括推理等;社 会知觉仅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
2、社会知觉 vs 一般知觉 一般知觉针对物、时间、运动等;社会知觉则更关 注人。 3、社会知觉 vs 印象 社会知觉关注过程,印象是社会知觉的结果。
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也不是难以改变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个人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 以第一印象。” -De Lucchi
心理学的一种解释认为,之所以最初获得 的信息及由此信息形成的第一印象在总印象形 成过程中作用更大,是因为在最初接触陌生人 时,人们注意力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而此时 的印象更鲜明、强烈。 对后继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会游离,信 息的影响作用下降。
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C.眼睛最能传情达意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
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 ,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西厢记》
言语表情
你可以用你说话的声音的高低、速度、音量以及强调字眼的不同来表 达你的意思。 试一试:说五个字: “我不认识他” 下面情况:
导入:
他为何迟迟不来?
你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作 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就是社会认知 。
社会认知的途径
社会认知的途径
感知 记忆 思维 思维
途径
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情、行为习惯 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 作出判断和评价 进一步解释和推断他人行为
目的
类型
途径
认识他人 解释他人
对自己的认知 对他人的认知
究中也发现,中国人在评价他人的行为的
时候,往往是以他人做错了什么来评
价他人,而不是以他人正确的行为加以评
价。所以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当
一个人告诉你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是个“骗
子”以后,不论你对这位领导的其它特质 有多少认识,你对他的评价都不会高。
(三)对信息进行类别化
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个
为什么?
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
——正的晕轮效应
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天下乌鸦一般黑
——负的晕轮效应
“一斑”来判断“全豹”
“魅力”的好处与坏处
人缘好的人倾向于低估自己的人缘,人缘差
的人会高估自己的人缘。(这是为什么?)
五、社会知觉心理偏差
Chen
(一)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的作用也叫首因效应或优先效应,是指个体在社 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 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 “新官上任三把火”、 “早来晚走”、“恶人先告状”、 “先发制人”、“下马威”...... 等 “夺田千代乃夫妇的阿托搬家公司 ”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情境
言谈举止
四大考验 ①时间考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态度、观点
生活经历 多数人的评价
②危难考验 危机关头见真情
③利益考验 是不是见利忘义 是不是人走茶凉
④世态炎凉考验
(三)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人与人之间 相互关系的认知。
1.自己与他人关系
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