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名词、简答、论述

认知心理学名词、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1,模式识别:模式是刺激的组合,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将它与其他的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31)2,气氛效应: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的现象。

(200)3,AVL单元:将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

(98)4,问题空间: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算子。

(183)5,代表性启发法: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愈有代表性的,被判断为比较少代表性的愈常出现。

(214)6,知觉的刺激物说:人完全可以利用自然界的信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不需要过去经验基础并进行考验。

(24)7,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的现象。

(43)8,自动化加工:不受人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予以改变。

(65)9,编码: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96)10,鸡尾酒会效应:专注于和某人谈话时,对周围的人们交谈不能识别,但对偶然传来的自己的名字是能够觉察和识别的现象。

(55)11,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单独的同一字母的现象。

(43)12,精致性复述:对项目的深层加工,将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将他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

可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复述模式。

(87)13,可得性启发法: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214)14,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65)15,知觉的假设考验:认为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受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做出正确的解释的观点。

认知心理学术语解释(很全)

认知心理学术语解释(很全)

认知心理学术语解释(很全)第一章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活动的功能、表现、内在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心理学分支。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怎样学习知识、储存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言语、认知发展等。

它也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智能结构与成人有着质的差别。

智力发展是心理结构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

而且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试验和发现进行的主动的、建构性的适应过程。

该理论从儿童智能发展的角度为认知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人因工程学: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目的是根据人类认知和操作等方面的特点来设计仪器设备中的合理、高效的人际界面。

信息加工学说: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新思潮,认为人类认知是处于不同状态的认知单元联结组成的网络的功能。

神经生理学方法:CT技术、MRI(磁共振成像)和FMRI(功能性磁共振)技术、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ERP(事件相关电位)技术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技术CT:计算机个X线相结合的闹成像技术。

根据不同的身体组织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一特征,以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的方式显示身体不同的组织。

第二章注意:注意选择和放大刺激特征,从而完成认知活动的导向和认知资源的分派功能。

注意是以刺激的一部分特征得到加强而进入意识,另一部分特征被漠视而完成它的使命。

选择性注意:注意的基本功能就是选择,选择性注意就是这一基本功能的体现。

过滤器模型:布罗德本特提出来的注意理论。

他认为,注意就是一个过滤器或是一个闸门,在信息负荷超过认知加工容量的情况下阻断一部分信息,放行另一部分信息进入加工系统。

分听任务:在分听任务中被试通过耳机接收声音刺激,左右耳朵传来的声音信息内容是不同的,并且要求被试仅注意追随耳听到的声音,对于非追随耳听到的声音不要注意。

心理学的全部名词解释

心理学的全部名词解释

心理学的全部名词解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重要名词,以帮助读者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1.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它由自我认同、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组成。

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经验获得。

2.认知(Cognition):认知是指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能力。

它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学习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的各个层面,如推理、问题解决和决策等。

3.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是研究个体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如何理解他人和自我。

它包括人们对他人的态度、信念、情感和意图的认知。

4.情绪(Emotion):情绪是主观体验的表达,由生理反应和心理状态组成。

情绪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出现,并且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情绪来了解情绪的产生、调节和表达方式。

5.压力(Stress):压力是个体对来自外界或自身的适应性需求的应激反应。

它可以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或社会上的压力。

长期的压力暴露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问题。

6.人格(Personality):人格是个体特有的持续性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人格特征可以通过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来形成。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格来理解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7.行为主义(Behaviorism):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关注观察和测量可观察到的行为,忽略内部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环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接。

8.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认知过程和大脑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结合了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方法,通过脑成像技术来研究人类认知的神经基础。

9.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发展和变化。

认知心理学要点整理

认知心理学要点整理

认知心理学要点整理认知心理学要点整理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抽象分析法又称会聚性证明法(Convergent validation method)它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综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某些(种)推断结论的研究方法。

2.口语报告法(由德国邓克尔提出)又称口述记录分析法,指被试在解决某项问题时“出声思考”(出声讲出)其思维内容,研究者记录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被试认知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

3.流程图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4.模式识别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一般经历分析、比较和决策3个阶段)5.视像记忆(图像记忆)视觉器官识别刺激信息的形象特征并暂留与保持一个生动视觉图像的过程。

(又称图像存储,是感觉登记的一种主要的信息编码方式)6.声像记忆在短时间内保持听觉信息的存储过程。

7. 四耳人实验4个扬声器放在屋子的4个角,被试处在屋子的中央,从不同的声源呈现不同的字母,被试采用全部和部分报告法来报告所听到的字母。

(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报告法的回忆成绩优于全部报告法)8.AVL单元将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Linguistic) 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

(认知心理学用之作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代码,以此来说明短时记忆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编码与存储)9.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的信息单元(如字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具有意义的(如字词)信息加工。

(短时记忆信息容量的单位是组块)10.精致性复述或整合性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将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进行分析,使之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之间建立起某种内在联系,并努力把它们整合到长时记忆的认知结构中去。

11.情景记忆个体接收和存储关于个人特定时间内所经历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与相关空间相互联系的信息。

心理的含义名词解释

心理的含义名词解释

心理的含义名词解释心理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涵盖了许多不同的层面和领域。

它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也是理解和探索人类内在世界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行为和发展等角度解释心理的含义。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知觉、思维和记忆等方面。

它探究人类如何获得、处理和组织信息,以及如何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

认知心理学还研究智力、学习、语言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发展和差异。

通过研究认知心理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运作机制,从而为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提供科学依据。

二、情感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情绪、情感和态度等方面。

它关注人们如何感受、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情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愉悦、悲伤、恐惧和愤怒等多种情绪,以及信任、满意和恐惧等态度。

通过了解情感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过程,提高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

三、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行为,包括动机、行为控制和个体差异等方面。

它关注人类行为的形成过程以及行为的预测和解释。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习惯、决策、意图和行为模式等多个层面。

通过研究行为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机制,为教育、治疗和组织管理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四、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一生中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不同阶段。

它关注人类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

通过研究发展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心理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认知、情感、行为和发展等多个层面。

通过研究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这种理解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还能为教育、医疗和社会管理等领域提供科学支持。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特齐全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特齐全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2. 认知心理学:目前所说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3. 认知路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4. 内省: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5. 信息加工途径:1.来自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

由两部分组成;2.第一是心理过程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

3.第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6.陈述性记忆:一个人对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它适合于存储经加工处理后形成的任何具有意义联系的东西。

7.认知科学: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

8.认知神经学: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9.脑损伤:涉及到组织的破坏,通常由中风、肿瘤或事故引起。

10. ET扫描:是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这种扫描技术能够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

ET扫描能够用来研究诸如注意、表象和阅读这样的认知过程。

11. MRI:磁共振成像;让无害的强磁场穿过头部,采集来自集结在不同组织的不同部位中的分子的射线,来为脑解剖学提供详细的图像。

12.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只需5秒便能做出一个血流改变图像,而MRI需要90秒,相比ET,其产生的图像更加精确,费用低。

13. ER :事件相关电位;此技术能够记录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时,脑电活动的微小变动(持续时间不到1秒)。

这种技术又称诱发反应电位技术。

14. 单细胞记录技术:此技术不能安全用于人类;研究者通过将微电极插在单个神经元旁边或者甚至插进单个神经元,来研究动物和神经系统的特征。

这个研究对视觉模式识别有重要意义。

15. 人工智能:1.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关心如何通过创建计算机程序,来让计算机显示出典型地只和人类相联系的智能行为。

心理学实用专业术语汇总

心理学实用专业术语汇总

心理学实用专业术语汇总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来探索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和模式。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用了许多专业术语来描述和解释不同的心理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专业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术语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过程的分支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认知心理学术语:1. 认知:指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判断和解决问题等。

2. 认知失调:指人们在面对信息冲突时,产生的心理不适和不满。

3.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冲突的观念和信念时,会感到不舒服,并努力通过调整自己的信念来减少不适。

4. 工作记忆:指人们短期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理解为“大脑中的黑板”。

5. 结构化任务:一种测量工作记忆和注意力的实验任务,要求被试根据特定规则进行操作或记忆。

6. 执行控制:指个体通过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实现目标导向的注意和行动。

7. 自动化:指一个任务在经过反复练习后,能在无需过多认知资源的情况下自动完成。

8. 修正观念:指人们在面对新信息时,会根据这些新信息调整或更改自己的观念和信念。

二、社会心理学术语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心理学术语:1. 社会认知:指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处理和解释,涉及对他人的评价、情绪推断和社会情境的认知。

2.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他们对他人和社会情境的认知的影响。

3. 隐性自我:个体对自己的内在特征、态度和信念的意识,而不是外表上的行为表现。

4. 受试者的角色:在实验中,被要求扮演特定角色的被试,以探究不同角色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 自我补充:人们常常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补充和改变自己的自我概念。

6. 社会规范:指人们在社会中行动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期望。

7. 社会影响:指他人对个体观点、行为和情绪的影响,包括通过社会比较、社会压力和认同等方式实现。

认知心理学~各章概念、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各章概念、名词解释

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材料各章概念、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回答方法:和简答题一样,如实验应回答实验者,实验设计,实验结论,实验说明问题)第一章绪论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P22.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和途径。

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P23. 认知路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P24. 内省: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p45. 信息加工途径:来自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

由两部分组成;p9第一是心理过程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

第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6. 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P117. 认知科学: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

P128. 认知神经学: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P129. 脑损伤:涉及到组织的破坏,通常由中风、肿瘤或事故引起。

P1310. PET扫描:是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这种扫描技术能够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

PET扫描能够用来研究象注意、表象和阅读这样的认知过程。

P1311. MRI:磁共振成像;让无害的强磁场穿过头部,采集来自集结在不同组织的不同部位中的分子的射线,来为脑解剖学提供详细的图像。

P1412.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只需5秒便能做出一个血流改变图像,而MRI需要90秒,相比PET,其产生的图像更加精确,费用低。

P1413. ERP:事件相关电位;此技术能够记录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时,脑电活动的微小变动(持续时间不到1秒)。

这种技术又称诱发反应电位技术。

P1414. 单细胞记录技术:此技术不能安全用于人类;研究者通过将微电极插在单个神经元旁边或者甚至插进单个神经元,来研究动物和神经系统的特征。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梳理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梳理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梳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而其中的认知心理学则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认知过程,即我们如何获得、处理和利用信息以生成思考、记忆、学习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

本文将对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感知与注意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官器官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理解,其中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感知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注意力、期望、情感等。

注意力是指我们主动选择关注某个刺激或任务,并将其与其他刺激分离开来。

注意力的分配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此外,我们的感知过程还容易受到一些偏见和误导,比如选择性注意、认知偏差等。

二、记忆与学习记忆是指对过去经历和学习的心理能力,它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短暂存储信息的能力,容量较小且时间有限。

长期记忆则是将信息永久存储并随时能够提取的能力。

学习是通过吸收、处理和组织信息来改变行为和思维的过程。

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比如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观察学习等。

记忆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记忆的因素,如记忆干扰、记忆遗忘、记忆失误等。

三、思维与解决问题思维是指人类处理信息、产生思想和推理的心理过程。

思维具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要素。

概念是对一类事物、对象或事件的心理表征,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分类和归纳。

判断是基于给定信息进行真伪判断或选择的心理能力。

推理是在给定前提和规则下,通过逻辑推导得出结论的过程。

解决问题则是我们在面临困难、障碍或目标时,采取一系列思维过程以达成目标的行为。

思维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许多启发式和认知偏差,如认知失调、固定思维、心智模型等。

四、语言与沟通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它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符号的组合和规则来传达信息和交流意义。

语言理解是指听到或看到语言符号后理解其意义的过程,它涉及词汇理解、句法分析和语义理解等。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反应时:对刺激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是指测量得到的从刺激呈现到对刺激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

反应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按键、口头报告、眼动以及特定脑电波的出现。

功能定位:特定位置的脑区有特定的功能。

研究表明,对动作、形状、言语的感知以及不同类型的记忆是由不同脑区负责的。

顶叶:位于大脑顶部的脑区,负责皮肤觉及某些视觉信息的加工。

额叶:位于大脑前部的皮层,负责语言、思维、记忆和运动等高级认知功能。

颞叶:位于大脑两侧的脑区,负责语言、记忆、听觉和视觉功能。

布洛卡区:负责语言生成的脑区,位于顶叶,该脑区损伤会导致布洛卡失语症。

布洛卡失语症:由于顶叶的布洛卡区损伤导致的病症,表现为言语表达障碍,但是患者仍具有言语理解能力。

威尔尼克区:与语言理解相关的脑区,位于颞叶,威尔尼克区的损伤会导致威尔尼克失语症。

威尔尼克失语症:由威尔尼克区损伤导致的病症,通常表现为语言理解困难,患者说话时语速流畅,语法正确,但语义混乱。

分布式加工:许多不同的脑区共同参与以实现大脑特定功能的加工方式。

特征觉察器:对特定视觉特征响应的神经元,例如朝向、大小或者更复杂的环境特征做出响应。

我们通过记录来自单个神经元的电信号,来确定源于感官刺激的信号最初是如何作用于大脑皮层的。

皮层中的一些神经元专门对一些简单的形状(如特定朝向的线条)敏感,这些神经元由于可以对某些简单的特征做出反应,因此被称为特征觉察器。

自下而上加工:从感受器接收到信息开始的一种加工方式,这种加工方式也被称为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加工:涉及个体知识经验的加工过程,也被称为基于经验的加工。

what通路:从枕叶延伸至颞叶的神经通路,负责知觉和识别客体。

对应于知觉通路。

where通路:从枕叶延伸至顶叶的神经通路,负责客体的空间定位。

大体上对应于运动通路。

分离:在脑损伤病例中,某一脑区的损伤只影响机体的一种功能而不影响其他功能。

单分离:在脑损伤病例中,某一脑区的损伤影响个体的一种功能但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情况。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以下是几个关于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名词解释:1. 认知:认知是指人类获取、处理和储存信息的能力和过程。

它涉及到注意、记忆、思考、语言理解、问题解决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探究人类是如何感知世界,如何理解和生成知识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等。

3. 感知:感知是通过感官接受外界刺激并对其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感知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知模式。

4. 记忆:记忆是指将信息存储和储存并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恢复的过程。

记忆包括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5. 模型:模型是对认知和心理过程进行描述和解释的理论框架。

模型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心理活动的机制,并提供预测和实践的指导。

6. 感知-认知理论:感知-认知理论探讨了人类如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界刺激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它强调人类在感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观性。

7. 信息加工:信息加工是指对外界信息进行接收、编码、存储、检索和加工分析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注意、感知、记忆、思考等不同的认知活动。

8. 注意力:注意力是狭窄或集中的心理过程,它使我们能够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注意力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通过分析和思考来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

它涉及到思维、推理、创造性思维等不同的认知策略。

10. 贝尔曼方程:贝尔曼方程是一种使用动态规划算法解决最优化问题的方程。

它在认知心理学中广泛应用于探索决策和学习过程。

11. 网络模型:网络模型是一种认知模型,将人类思维过程描述为各种认知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和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

网络模型用于解释知觉、学习和记忆等认知活动。

12.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人们在面临信息冲突和矛盾时会感到心理不舒服,并通过调整认知来减轻不适感。

认知心理学复习(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复习(名词解释)

第一章1、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P112、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这种计算机科学关心如何通过创建计算机程序,来让计算机显示出典型地只和人类相联系的智能行为。

纯粹的人工知能是一种探索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途径。

P15第二章3、知觉:是使用我们先前的知识,收集并解释我们的感觉所登记的刺激的过程。

P234、模式识别:是指对感觉刺激复杂排列的识别。

P235、模板匹配理论:是把一个刺激同一套模板,即我们存储在记忆中的一些特定的模式相比较。

在把刺激同许多不同的模板相比较之后,我们注意到匹配得最好的模板,这种理论强调,刺激必须与模板精确地匹配。

P246、原型模型:同模板匹配理论相比,原型模型则要灵活得多。

按照原型模型,我们记忆中存储着抽象的、理想化的模式或原型。

当我们看到一个刺激时,我们把它同一个原型进行比较。

与模板匹配理论所要求的精确匹配不同,按照原型模型,刺激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

P257、区别性特征模型:我们对刺激的辨别是在少量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些将一个刺激同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特征叫做区别性特征。

在解释人们如何识别字母时,该模型认为在人的记忆中存储着每个字母的特征成分。

区别性特征模型假定,字母的区别性特征是不变的,不管一个字母是手写体、印刷体还是打字体。

P268、整体优先效应:当要求识别整体时,局部特征的性质,即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相匹配,并不影响整体的知觉。

然而,当要求识别局部时,整体特征的性质,即整体特征是否与局部特征相匹配,影响局部的知觉。

这些结果提示知觉过程中存在整体优先。

因此,其结果模式称整体优先效应。

P289、几何离子:在一个叫做成分识别的理论中,考察了三维形状的分类,这种成分识别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一个特定观察角度的物体,可以用一些简单三维形状的排列来表征。

将这些简单的三维形状称作几何离子。

P3110、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式:我们所讨论的模式识别所强调的是自下而上加工,也叫数据驱动或刺激驱动加工,它强调了刺激本身在模式识别中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概述心智:心智是产生和控制知觉、注意、记忆、情绪、语言、决策、思维、推理等心理机能的成分。

(认知的类型)心智是形成客观世界表征的系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

(运作及其功能)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取向,角度,强调心理加工、过程。

发展1.起源19世纪唐德斯:反应时测验第一个认知心理学实验,揭示了:心理反应虽然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却可以通过行为反应进行推测。

冯特:提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感觉。

提出内省。

他请对方向内反省自己,然后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

他创造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对方,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

这个工作方式与当时的心理学非常不同。

当时的心理学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艾宾浩斯:用人工实验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功能重学节省法节省:重学所花的时间短于最初学习所花的时间威廉·詹姆斯:对心智的阐述并不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而是依据他对自己心智运作过程的内省。

2.20世纪摒弃对心智的研究华生:行为主义学派(1)拒绝内省(2)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格式塔心理学托曼:认知地图心智发展的复兴计算机模拟:分不同阶段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过滤器理论。

petfMRI人脑对面孔做出反应的区域:梭状面孔区(FFA)、海马旁回空间位置、纹状身体区(EBA)、模块化-定位-一个模块就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脑区语言的定位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大脑的分布式加工不同的脑区对特征进行加工,并最终汇集在一起。

不仅是感知加工,记忆、语言、决策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也都遵循分布式加工原则。

大脑如何对事物进行表征1.在物体的影响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几毫秒内,视网膜中感受器会将树的影像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视网膜沿视神经传递,最终到达初级视觉感受区。

2.我们对物体的感受并不是基于对物体的直接感受,而是基于大脑中动作电位对数的表征。

《认知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知觉: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言语系统:指构成语言的各个层次的单位,及其互相对立、互相区别、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网络。

整个语言形成由各个分支系统组成的“系统的系统”,语言单位处于语言系统之中才具有自身的价值。

短时记忆: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储存少量信息的记忆系统,一般被认为是处于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阶段。

特征(特征匹配说中的):是构成模式的元素或成分以及关系。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亦称“感觉记忆”,记忆系统的一种,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短暂记忆。

通常是指1秒钟左右的时间,即刚刚感觉到所注意的信息时间(有人把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时间极短,大量的、被注意到的信息很容易消失,能够记住的东西才进入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方向。

广义指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创造性、问题解决、言语和思维等。

狭义相当于当代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即采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

数据驱动加工:自下而上加工,亦称“数据驱动加工”。

是指信息加工方式的一种。

与“自上而下加工”相对。

由外部刺激开始和推动的加工过程。

其特征是信息流程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知觉单元到较大知觉单元,即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如模式识别理论中的特征分析模型就采用这种加工模式。

在此加工过程中,每一加工阶段的信息都作为下一加工阶段的输入信息,驱动下一阶段加工的进行。

控制性加工: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的两种加工过程理论中的一种注意加工形式。

这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它是受人有意识地控制的,故称作控制性加工。

心理学专业术语

心理学专业术语

心理学专业术语心理学作为一门学术研究领域,拥有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来描述和解释人类思维与行为的各个方面。

这些术语旨在提供一种共同语言,以便心理学家们能够准确地交流和理解彼此的研究成果。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专业术语及其含义。

1. 知觉(Perception)知觉是一种通过感官接收和解释外部刺激的过程。

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来感知和理解世界。

知觉不仅涉及到感觉信息的接收,还涉及到对这些信息的解释和整合的过程。

2. 认知(Cognition)认知是指人类思维的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学习、推理和解决问题等。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活动,试图揭示人类是如何获取、组织和利用信息的。

3. 情绪(Emotion)情绪是人类对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生理反应。

常见的情绪有喜悦、愤怒、悲伤、恐惧等。

心理学家研究情绪的起因、表现和调节方式,以及情绪对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4. 人格(Personality)人格是个体的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反应、行为模式等。

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探索人格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5. 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s)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心理功能上出现异常,导致生理、情感和社会功能的受损。

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和诊断这些障碍,帮助患者获得治疗和康复。

6. 学习(Learning)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心理学家研究学习的各种形式,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等,以及学习与记忆、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7.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涉及到个体与他人互动、社会认知、群体心理和文化影响等。

社会心理学揭示人类如何理解和适应社会世界。

8.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老年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第一讲绪论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也叫认识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认知。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含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理主义和信息加工心理学。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脑和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但这种类比之设计软件,而不涉及硬件。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认知的加工过程,实质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过程)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其实都是抽象推理)(一)减法反应时实验该实验方法最初由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968)提出。

实验设计为:给被试先后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有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一信息加工过程。

然后测定两种作业各自所使用的反应时,两个反应时之差便是某该信息加工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A活动——RT1:(识别)时间●C活动—— RT2:(识别+辨别)时间●B活动—— RT3:(识别+辨别+选择)时间●RT2 -RT1= :(辨别)时间●RT3-RT2= (选择)时间Posner的实验:1.实验过程:2.结果分析:(二)“开窗”技术“开窗”实验的目的是采开“开窗”技术,将大脑进行信息加工过程及其所使用时间直接地测量出来。

使用研究者可以清楚感知该过程。

经典实验:字母转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大脑在进行字母转换加工时,通常经历三个加工阶段:●对于任何形式的反应时实验,都要求被试在保证反应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做出反应。

●反应时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速度-正确率权衡问题。

它表明被试在此类实验中,可有不同的速度-正确率权衡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反应。

(三)出声思考即让被试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人的思维过程。

第二讲感知觉一、感觉的涵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某种特征的直接反映,是一个人接受外界信息、觉察和获取刺激信息的重要渠道。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和认知能力。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许多术语和概念,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及其与行为的关系。

本文将解释其中几个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1. 认知认知是指人类获得、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感知、注意力、记忆、语言理解、问题解决等各种心理过程。

认知通过感知输入,将其存储在记忆中,并进行处理和组织,最终产生输出。

认知过程受到认知能力、经验、信念、动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个体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外界刺激或内部思维活动上的能力。

注意力的分配决定了我们在某一时刻关注哪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注意力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它受到外界刺激、兴趣、个体目标、情绪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学习是通过经验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记忆是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进行检索和应用。

学习和记忆过程中,个体会通过编码、存储和检索来加工信息,以便长期保持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不同类型记忆,如工作记忆、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以及记忆失损等问题。

4. 语言与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

在认知心理学中,研究了人类的语言理解过程。

语言理解涉及词汇的理解、语法结构的分析和语义信息的加工。

在听说、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认知过程将文字或语音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

研究还发现,语言理解不仅受到语言本身的影响,还受到个体的知识、经验和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5. 推理与问题解决推理是指基于已有信息进行逻辑推导和判断的过程。

在认知心理学中,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推理,如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概率推理。

问题解决是指在面临复杂问题时,通过思考并采取相应策略来达到目标的过程。

推理和问题解决过程涉及到注意力、记忆、学习和语言等多种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

【复习资料】28665认知心理学(历年名词解释题集合)

【复习资料】28665认知心理学(历年名词解释题集合)

1.信仰偏向效应:我们的背景知识经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当我们在推理过程中基于先前的信仰而不是逻辑规则做出判断时,就会出现信仰偏向效应。

10P2492.Stroop效应: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

指干扰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例如当测试者被要求说出某个颜色和其覆盖的文字字面意义不符的词语时,被测者往往会反应速度下降,出错率上升。

准确的表述是当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某种因素的干扰,被刺激者难以集中精力对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叫“斯特鲁普效应”。

3P54X23.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

即在分散注意阶段,人自动地加工孤立的特征。

在特征整合理论中,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

这种加工几乎不需要努力,以至于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

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

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

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3P584.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

当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求很高时,会出现这种现象。

3P58X25.心理不应期:Welford(1952)通过实验证明,当相继快速呈现两个信号,而且被试必须对两个信号都作快速反应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依赖于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差,即刺激呈现差异,简称SOA。

与长的SOA 相比,当SOA非常短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要慢。

Welford将这种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心理不应期(简称PRP)。

3P61a)负启动:如果被抑制的意义后来恰好变得与任务有关,那么,被试对后来的刺激词的印刷颜色进行命名,要相对困难。

Tipper将上面这种现象命名为负启动。

4P74X2b)负启动反转:Neill(1977)在实验中发现,当使用宽松指导语,即指导语不强调准确时,负启动消失,而出现正启动,这种现象被称作负启动反转。

名词解释-认知心理学笔记

名词解释-认知心理学笔记

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个体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2、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减法反应时实验实验包含两种认知加工任务,其中一种任务包含另一种任务中所没有的过程或因素,而其他方面均相同。

两种任务反应时之差就是所要知道的心理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而这一差数表明存在着某种心理过程.相加因素法实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开窗"实验1、设计原理:通过某种实验操作技术,把某一认知过程所经历的阶段、时间等比较直接地测量出来(非间接推理)。

3、两个对立的知觉理论假设考验说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到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解释。

注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刺激物说知觉只具有直接的性质.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注重刺激的特点4、自下而上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身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数据驱动加工.自上而下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概念驱动加工。

系列加工:对输入信息一个一个地依次处理。

人们通过辨认红色的,方形的,有五角星的,各个特征,最后得出结论是国旗.平行加工:同时对所有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控制性加工:需要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

上课时认真听讲自动化加工不受人的目的与意图的控制的加工,且是不自觉的.边吃东西边看电视5模式识别: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

信息编码: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

(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能量媒介物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媒介物,或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

)通道容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通道所能传递的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象征的系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

1968年佩泊特出版《感知器》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者称作“符号操作系统”。

代表人物纽韦尔和西蒙等人。

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

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

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联想记忆;安德森和鲍威尔提出:首先分析简单的命题句子,并把分析后的句子输入到存储器中保持,当出现新句子时,调动已经存储在“网络知识库”中的信息来回答或解决问题。

适应性控制;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

安德森提出的有关一般性知识存储的认知模型,用程序来说明知识的组织和表象概念的激活过程,并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进行区分。

联结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

其实质是用数学与计算模型的说明人类心智的过程与特点。

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由纽韦尔和西蒙设计,采用启发式程序,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方式,把问题的解决程序通过提出一些子目标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缩小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解决问题。

计算机隐喻是指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抽象分析方法:又称为会聚性证明法,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结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方法:指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流程图式是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由于认知心理学把人视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经常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种简明、扼要地说明人的心理上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

(图例39)口语报告法:指被试在解决某项问题时“出声思考”其思维内容,研究者记录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被试认知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

又称“口述记录分析法”。

问题解决行为图:通过口语报告法来探索被试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操作序列,经整理分析后绘出的图例。

反应时测量法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以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标志,即为反应时,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

内隐联想测验方法:格林沃尔德1998年提出内隐联想测验法。

以不同类别维度和属性维度材料让被试作出反应。

以研究被试者认知活动规律的方法。

感觉信息加工:是指感觉器官与刺激信息相互接触之后,感受器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通过动作电位把外部事件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特定区域的过程。

信号检测理论;1954年彼得森等人合作出版了《信号检测理论》一书,认为感知觉通常是由两个基本的内部活动过程来控制的,对人的感觉作了解释。

觉察是指发现某事物信息的存在,但并不知道是什么。

辨别是指把某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所获得的信息的比较,在人脑中确定知觉对象是什么,并给它命名,把它纳入某个一定范畴的过程。

直接知觉是指知觉者直接从客观事物中获得信息,并对它们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

间接知觉是指知觉者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

数据驱动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信息开始的加工,强调感觉器官中滞留信息的作用,这种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又被称为数据驱动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在知觉时,个体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来加工当前的刺激信息的过程,是较高水平的加工,又称为概念驱动加工。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万分按一定关系集合而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刺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是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模式识别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知觉活动过程,一般经历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阶段。

模式识别理论:人类认知系统的目标之一是识别新异的刺激信息并通过一定方式加以整合与归类,当代认知心理学提出几个模式识别理论模型:模板匹配理论、原型匹配理论、特征匹配理论、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模板说:最早是针对计算机的模式识别而提出来的,后来被用来解释人类的模式识别过程。

模式识别是刺激信息与脑中某个或某些模板产生最佳匹配的过程。

模板: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所编码的信息中,存储着各式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模式的拷贝或复本。

原型说:原型匹配理论针对模板匹配理论的不足而提出的模式识别理论假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着的不是外部事物模式一一对应的模板,而是事物的“原型”,即是一类客观事物的抽象物。

原型:是指一类客观事物的抽象物,是一类客观事物所共有的关键性特征。

特征分析说:即特征匹配理论,认为各种模式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编码,既不是具体事物的模板,也不是某类事物的原型,而是该模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的存储。

结构优势效应:在对刺激信息的知觉过程中,如果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的话,则要优于识别图形的某一个部分,称为构形优势效应。

布鲁斯等人提出了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就要比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这种现象称为字词优势效应。

在识别一个客体图形时,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线段,这种现象称为客体优势效应。

注意的含义;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布劳德本特最早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

当一个人在关注不止一个刺激信息的时候,就会受到注意容量的限制,而这一限制是来自于人脑内部所存在的过滤器,它使注意只接受某些刺激信息,拒绝另外一些刺激信息。

(彻里-双耳分听实验)布劳德本特认为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

又称为注意的早期选择模型。

注意的衰减器模型:格雷和魏德伯恩、特瑞斯曼等人认为注意的过滤器不是简单地按“全”或“无”进行的,未被注意的刺激信息暂时让它们处于一个不完全减弱的加工与处理状态,当受到事物一些属性的影响或在未被注意的通道中的刺激信息发生了重要变化时,人的注意就会马上转到该通道进行信息处理。

而当变化不大时,注意就不会发生这种转移反应,此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现象。

特瑞斯曼提出注意衰减理论。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认为注意对刺激信息进行识别和加工是认知资源。

a注意认知资源的有限性。

b注意认知资源能量分配,岂恩曼认知资源的作用是由唤醒水平决定的。

c注意的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理论。

诺曼和波布罗认为人类用于注意这一认识活动来加工与处理刺激信息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会导致注意分配上的限制,造成信息加工系统对有限资源的竞争。

认知资源的有限性:是指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分类、识别等加工的认知活动时受到心理能量的限制。

记忆:学习后信息保持一段时间,并能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提取它们并加以运用。

记忆的阶段指刺激信息在记忆系统结构的不同位置之间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存储的认知操作过程。

信息编码是人的记忆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某种方式转换与编码的过程,是一个人对刺激信息的知觉或准确地摄取。

信息存储是把在信息编码阶段已加工处理了的信息,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记忆系统中的过程。

信息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从记忆系统中查找出已存储的信息,重现出来,并运用在特定地方与情境之中的过程。

视觉信息登记:是由外界刺激信息经过感觉通道,把刺激信息输入到视觉器官的相应区域,经由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通过视神经传递,在神经中枢部位形成短暂映象的过程。

(视觉信息记忆:通过眼睛对信息的编码,存储与提取过程。

)视象记忆:又称图象存储,是指视觉器官识别刺激信息的形象特征并暂留与保持一个生动视觉图象的过程。

声象记忆又称声象存储,指在短时间内保持听觉信息的存储过程。

最早开展这方面实验研究的是莫瑞的“四耳人实验”。

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外界信息通过视觉通道,把刺激信息输入到视觉器官相应区域,经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通过视神经传递,在神经中枢部位形成短暂映象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具有结构和过程两种成分建构的系统。

记忆的结构: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的要素与信息存储的位置。

记忆结构有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登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人脑的信息在1分钟左右的加工处理与编码。

经短时记忆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称为代码。

在认知心理学中,常常把听觉的、口语的、语言的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

当个体把几种水平的加工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认知代码的加工编码的过程,称为组块化。

复述:是一种不出声地对刺激信息进行重复默诵的内部过程。

分为机械性复述或维持性复述以及精致性复述或整合性复述。

短视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只能够在一段时间里加工处理少数几个信息项目,信息容量有限。

以若干小的信息单元联合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具有意义的信息单元为组块,短时记2 个组块。

忆一般容量是7+-工作记忆为某种形式的信息的暂时存储并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工作记忆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同时,又将作息加工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处理信息与存储信息的又重功能。

平行扫描:指测试的刺激信息项目与被试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的比较。

完全系列扫描:指对全部刺激信息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处理,经过与记忆集中的每个刺激项目的匹配,然后作出判断后再提取信息。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包括了把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项目回忆出来,或者是当该刺激项目再次呈现时能够再认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