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快手学种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快手学种地
据不完全统计,类似农业苑的农业主播,仅在快手平台就有565位。粉丝量排名前十的主播累计粉丝量达1644万,尽管这一数字仅占到了201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12.32%,但作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补充,线上平台的发展改变了农民被动学习的现状,泛学习化的趋势也促使农民学习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自我国2017年提出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农民被视为是一种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本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以3.65%的下降率逐年减少。农民越来越少、荒地越来越多的现状使得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步取代家庭式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成为了可能。农业生产不再强调自给自足,而开始注重经济效应。提升种养殖技术、提高收入的核心需求凸显了出来。
当农民学习成为一种职业教育,其体系化的内容除了核心的农业生产类内容之外,还包括上游的农资和下游的经营管理、市场信息相关的经管类知识。
人口和土地,这两大基本元素的变化重构了当下农村的经济形态。
21世纪以来,伴随年均0.5%的总人口增长率的是,近2%的年农村人口下降率。由于农业效益降低,农户个体种粮成本高、周期长,再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遭受自然灾害的变数大。所以即使有时间,农民也并不愿意种地。这就导致了在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土地被闲置,甚至弃耕撂荒的情况。在总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背景之下,部分地区闲置率甚至高达30%。
农民越来越少、荒地越来越多的现状也使得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步取代家庭式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成为了可能。
我国农业生产也正朝着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实际耕种面积占全国实际耕种面积的28.6%;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猪和禽类存栏量分别占全国的6 2.9%和73.9%。
农业生产不再强调自给自足,而开始注重经济效应。如何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基本诉求被激发出来,农民不再听天由命地种地。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村网民的数量逐年攀升。截止2018年,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全年新增网民0.13亿,互联网普及率38.4%。农村网民数量较2006年增长近865.22%。
通过互联网,农民能接触到的渠道日渐丰富。多元的渠道不仅为农民拓宽了学习路径,也为农民提供农业电商等新兴事物带来了全新的知识体系。
如今,这代平均年龄47岁、近八成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超70%每天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正经历着不同以往的农业变革和学习体验。
在农民看来,学习是件离他们很遥远的事情。“你学习吗?”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农民第一反应往往是“早就不念书了”、“念书那会儿逃学”这类与学校有关的回答。农民对于学习的理解还停留在学校阶段,有教室、有老师、有书本才能称得上“学习”。所以,农民往往认为自己不学习,但实则不然。
农业知识最大特点是实操性,这也决定了农民所掌握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长期探索中总结出来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体系。
程阳是一位虹鳟鱼养殖户,虽然他是两年前才开始养殖,但他所在的北京怀柔田仙峪村已经有30余年的养殖历史了。据程阳回忆,30年前,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在村里的小池子里试验性地养殖虹鳟鱼,但没想到效果十分好。田仙峪便逐渐成为北京最大的虹鳟鱼养殖基地,冷水鱼养殖也成为其三大产业之一。
在没有养殖虹鳟鱼之前,程阳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之前跑车闲暇时,程阳会去朋友的鱼塘帮忙。在帮忙的时候,程阳耳濡目染地学到了一些基础的养殖技术。自立门户之后,如果遇到问题程阳就会去请教有经验的养殖户。这也是同村大部分养殖户的学习路径。养殖新手在亲戚、朋友的鱼塘里帮忙,便能学到些基本的养殖技术。
“个人+沟通”成为了农民一直以来主要学习路径。国际农业发展导向研究中心的Toon Defoer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个人学习是建立在农民对农村印象和经验基础之上,而沟通学习表现在农民之间交换意见和互动。
这套“个人+沟通”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依旧是农民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自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尝试建立自上而下的知识获取渠道。
在这套覆盖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中。农民最为熟悉的是其中的植保站、农技站等县乡级别的单位。他们承担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实验、示范、农民技术培训等任务,也承担部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信息传递以自上而下的单向传输方式为主。
近年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让“送智下乡”的趋势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2017年两会期间,“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被提出开始,此后三年间,国务院、农业部陆续发文强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河南省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省之一,《田野里走来七十五万新农人》介绍了河南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基本情况。据悉,河南省实施“专家教授+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模式,遴选建设各类培训机构301家、田间学校1460所、
各类培育基地976个,建立了拥有5031名教师的培育师资库,形成了省市县145所农广校、涉农院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的教育培训体系。
不管是“个人+沟通”的教育模式,还是国家提供的自上而下的知识服务体系,这些始终没有解决农民学习处于被动的难题。在主动、及时、方便、易懂的驱使下,很多农民开始使用线上学习平台。
农业苑是快手上一名农业主播,每天晚上7点半直播,直播内容主要以看留言和连麦回答粉丝问题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类似农业苑的农业主播,仅在快手平台就有565位。
农民素质的提高为线上农业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农业知识付费平台天天学农的用户王树林坦言,一般是遇到问题才会使用,平时也不会打开。虽然用户学习习惯尚未养成,线上平台还未成为目前农民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但线上平台的出现也大大刺激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日渐丰富的学习渠道正在改变着农民对于学习的理解,泛学习化的趋势也促进农民学习意识的觉醒。
从“个人+沟通”,到国家提供的学习渠道,再到线上平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农民能够接触到的渠道日渐丰富,但其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