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三则(知识讲解)
《朱子语类》三则解析
《朱子语类》是朱熹 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 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 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 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 易而实用。
卷一O四‚自论为学功夫‛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数(shù )过: 几次 略晓: 大略通晓 厌: 通‚餍‛,满足 得趣: 明白其中旨趣 愦愦(kuì ): 昏乱不清醒 徒: 仅仅 自是: 从此
第一则翻译
读书应该读到手不释卷之时,才能领 略到书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 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 它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 其实也没有真正明白其中含义。人心的性 灵,由天理决定,勤用心才会更明白事理。 只要头脑清醒,整日用心,那么,会看多 少书,探究领会了多少道理。如果懒惰, 那么精神就会混乱不清,只是那样昏昏沉 沉,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饮食, 天理也 ; 山珍海味,人欲也。夫 妻,天理也;三妻四妾, 人欲也。‛ 孔子——克己复礼 儒学大师 朱熹 孟子——舍生取义
道德规范——物质欲望
在宋明理学九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 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主要的派别,其中 朱熹是最为关键的人物。 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 理学思想,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 基础。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 学术规模与体系,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 展达九百年之久。明清两代一般士人所读的书 籍,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 等,都与朱熹的思想有关。
朱熹的一生,大都是在著述与讲学中度 过的。儒家经典《易》《诗》《书》《礼》 《春秋》,朱熹都有注释和研究。另外,在 历史、文学甚至道教典籍方面,朱熹也有广 泛的学术兴趣。在朱熹的所有著述当中,影 响最为深远的是《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将 《大学》《中庸》与《论语》和《孟子》并 称四书,并用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 去世前还在修改。
《朱子语类》三则解析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 ,迁善改正。
处事之要: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 不得,反求诸己
哈佛大学校训: Veritas——真理 牛津大学校训: ——上主是我的亮光 ( The Lord is my light) 斯坦福大学校训: ——自由之风永久吹〔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之一的契诃夫曾说: “不要容您自己昏睡!趁您还年轻力壮,血 气方刚,要永不疲乏地做好事情”。培根曾 说:“读书使人充实,争论使人机灵,笔记 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 重,规律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 格。” 事实证明,宏大的功业的背后是 破万卷书,行才智路。没有熟读精思的刻苦 钻研,就没有才智的源泉。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 《朱子语类》三则
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 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 两兄弟。
南宋是理学的进展顶峰,消失了朱熹、张栻、 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 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渐渐走向 僵化,理学进展主要的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 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 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 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进展以 后,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
求人生的典范,受到启发,得到教育。今日我 们探究一下朱熹对读书目的的看法。
第三则重点字词:
说话:说教 向外:只求外表 剖判:区分 要求:只要求得 自为己:自己为自己 喻:懂得 为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为人:为了(做给)别人(看)
《朱子语类》三则课件
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
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 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 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朱熹 《朱子语类》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 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於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盖人心之灵,天理所 在,用之则愈明。只提醒精神,终日著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 理!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只恁昏塞不通,可惜! 读书应该读到不忍释手的地方,才是领略到书中真意。如果只是读 过几遍,大概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想另外去寻求其它书来看,那 么就是对这一卷书还没有真正明白其中含义。人心的性灵由天理所决定, 勤于用心才更加明白事理。只是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那能看多少书, 理解多少道理!如果只是懒惰倦怠,那么精神自然是混乱不清,只是这
《朱子语类》三则
朱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理学的发展概况及基本观点,辩证思
考理学的历史意义,既பைடு நூலகம்批判其僵化、禁锢人性 的一面,又要继承其思想精华。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理问
题、读书方面的基本思想。
3、积累文中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文意,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翻译语句
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
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式。
朱子语类三则讲课解析
4、大凡研究学问,必须分辨是为自己还是为外人, 这便如同生和死的界限一样。
第34页/共39页
此卷主要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读书目的及原则 即要问读什么书,必先解决你为何而 读书?【内外(己人)、义利】
第35页/共39页
香港科技大学博导丁学良在第10届深圳读书 月读书论坛进行一场题为《阅读改变人生——兼 论城市人文精神的养成》的精彩讲座,丁先生把 读书的目的分成6类。一是为了寻求知识,成就 事业。二是获取技能和手段,读电脑、房地产类 的书等,是为了学会具体操作。三是为了知识上 的好奇。四是出于一种情感、情绪方面的驱使而 读书。五是为了寻求意义,包括生命的意义、人 生的意义、世界的意义、现在的意义、未来的意 义、过去的意义。六是要寻求人生的榜样,受到 启发,得到教育。
像面临深渊,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
心。而今而后,从今以后,吾知免避免夫免于(祸害) , 我才知道自己是可以免于祸害刑戮的了!’小子弟子们!’ 直应该,应当是恁地用功,方得。”应该要这样
下大功夫才行。”
第20页/共39页
翻译句子
1、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2、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3、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
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
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
第2页/共39页
《朱子语类》是朱熹 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 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 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 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 易而实用。
第3页/共39页
第一则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读书应该读到手 不释卷之时,方是见得真味真意。才能领略到书 中真意。若读之书数shù几次过,如果只是粗读几遍, 略晓大略通晓其义即就厌通“餍”,满足之书,大概了解 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欲别求书看,然后就另外 找书来看,则是于表对象此一卷书犹未得趣明白 其中旨趣也。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其实也没 有真正明白其中含义。盖人心之灵,大概人心的 性灵,天理所在,由天理决定,用之则愈明。
〖2021年整理〗《〈朱子语类〉三则》内容理解
《朱子语类》三则内容理解第一则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朱子讲读书方法。
朱熹不但是著名的理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教育家。
朱熹一生,长期聚徒讲学,广收门徒,培养了大批学生。
《朱文公文集》中与朱熹有书信往来的门人就有二百多人。
《朱子语类》当中记录朱熹语录的也有九十多人。
这些门人对于朱熹理学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朱子语类》当中记载有“读书法”两卷,朱子门人还将老师的读书法作了归纳,称为“朱子读书法”,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课文所选的这一则语录,中心思想就是熟读精思。
朱熹对于学生读书,一向主张精读,反对贪多。
他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
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首先是讲究“熟读”。
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读书须读到不忍处,方是见得真味”。
他的熟读,是在专精条件下的熟,他主张“书宜少看,要精熟”(《朱子语类》卷十)。
朱熹认为只有通过熟读,才能真正掌握书中所讲的义理,也就是他在这里所说的“真味”。
他在别的地方还说:“读书之法,先要熟读。
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
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
”(《朱子语类》卷十)又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
熟读了,自精熟。
精熟后,理自见得。
”(《朱子语类》卷十)把这些话联系起来看,便可以对他的读书主张有完整的了解。
朱熹在这里也明确说,读书的最终目的是领略书中的“真味”,就是说要对书中的义理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朱熹所讲的读书法,并不仅仅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而且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地说,他主张通过读书来“穷理”,来体认天理,最终达到道德品质的完善。
理或天理是朱熹哲学中的最高哲学范畴。
朱熹的天理论是承袭程颐而来,但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加严密,更加精致,更加深刻。
朱熹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根源、根本,天地万物都是由最根本的理所产生,它无始无终,永恒存在。
而人的认识活动,也就是他的著名的“格物致知”论,就是要体认天理。
朱子语类(三则)
2.思想概述
2.思想概述
2.思想概述
2.思想概述
2.思想概述
“天理”“人欲”是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 要的哲学命题。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 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 人欲也。” 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 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 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 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 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 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 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 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芜秽(wúhuì ):杂草丛生
交战之机:
战战兢兢:
仁: 自家: 大段: 学者: 以为:
卷一一六“训门人四”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芜秽(wúhuì ):杂草丛生
交战之机: 交战的关键 战战兢兢: 仁: 自家: 大段: 学者: 以为:
卷一一六“训门人四”
睹:
剖(pōu)判:
喻:
不肖: 将:
卷一一九“训门人七”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切己: 切身
说话: 说教
睹: 察看
剖(pōu)判:
喻:
不肖: 将:
卷一一九“训门人七”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切己: 切身
说话: 说教
睹: 察看
剖(pōu)判: 辨别,分析
喻:
不肖: 将:
卷一一九“训门人七”
2.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请结合具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
熟读,精思,不贪多。
卷一O四“自论为学功夫”
2.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请结合具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第7单元7《朱子语类》三则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7 《朱子语类》三则[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愦.愦(kuì) 恁.地(nèn) 剖.判(pōu) 埽.(sào) 芜秽..(wú huì) 着.意(zhuó)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工夫”同“功夫”)(2)极要与他埽除打叠(“埽”同“扫”)(3)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著”同“着”)(4)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克治”同“克制”)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直⎩⎪⎨⎪⎧ 直是恁地用功动词,应该,应当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副词,只,仅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 名词,通“值”,价值(2)及⎩⎪⎨⎪⎧ 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连词,等到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动词,到了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动词,比得上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连词,和 (3)合⎩⎪⎨⎪⎧ 明知合行大路动词,应该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史记》 量词,两军交锋的次数岩下云方合《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动词,闭合,收拢(4)机⎩⎪⎨⎪⎧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名词,关键太祖少机警《三国志》形容词,机灵的日理万机《尚书》名词,事务(5)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表疑问语气,译为 “吗”“呢”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表测度语气,译为“吧”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用于感叹句,译为“啊”“呀”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介词,相当于“于”(6)之⎩⎪⎪⎨⎪⎪⎧ 若读之数过代词,代书盖人心之灵结构助词,的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音节助词,无实义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名词作形容词,上等的) (2)圣贤..教人(形容词作名词,圣贤之人) (3)用之则愈明.(形容词作动词,明白事理)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若是中人..之资质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七单元《朱子语类》三则课件
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执行的命
令,对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依法执行
死刑。
伍
2.课堂寄语:
拓
展
延
丘吉尔曾说:活着的意义是什
伸 么?就是为高贵的事业而奋斗,为
了使这个混乱的世界更美好,为了
死后活着的人。冯友兰也提出了人
生四境域说:自然境域、功利境域、
道德境域、天地境域。
伍 2.课堂寄语:
拓 展 延 伸
叁 (三)具体研习第三则:
合 1、读——结合注释,朗读课
作 文,疏通文意。
探 究
明确以下字词的意思: 切己:切身
说话:说教
睹:视察
剖(pōu)判:辨别,分析
喻:明白
不肖:不才,不正派
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意
叁 2、思——分析文本:
⑴本则环绕一个什么问题进行议论? 合 作
探 明确:义利问题。
作 探 究
文,疏通文意。
明确以下字词的意思:
芜秽(wú huì):杂草丛生
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
大段:仔细
以为:以……为
战战兢兢:畏惧而发抖,或谨慎谨
慎的样子
仁:实现仁德
自家:自己
叁 2、思——分析文本:
⑴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你是
合 作
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的?
探 明确:“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被人誉为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儒家代表人物。
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
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
贰 宋明理学:
知
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
识 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
储 会长达九百年之久。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 备 颐和张载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
《朱子语类》三则(知识讲解)
《朱子语类》三则(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家朱熹,〔1130—1202〕字元晦,号晦庵,谥文公。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
福建人,19岁中进士,朱熹在政治上没有太高的地位,但是授徒讲学近50年,在思想、哲学、古籍注释整理、教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一代宗师。
朱熹有很多著作,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四书章句集注»和«近思录»等。
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中国元、明、清各代近700年之久,成为官方哲学、儒学正宗,«四书章句集注»被政府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影响极大。
我们对«四书章句集注»稍作一点展开。
所谓的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这四个著作之所以能够并列在一起,就是朱熹的挑选。
他不但挑选,而且用了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去世前还在修改。
朱熹在«四书集注»当中,不重训诂,把对文字的解释放在次要的位置,而重在义理,朱熹以精炼的文字,阐述了他的理学思想,把«四书»纳入了程朱理学的轨道,如他的门徒所说,这是一部〝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之作。
可能有人认为,朱熹的弟子是吹捧自己的老师吧,实际不是。
即使以今天眼光来看,«四书章句集注»仍然是读四书的最重要参考书。
朱熹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门客弟子众多。
朱熹的门客九十多人仿照孔门弟子编纂«论语»的先例,记录、编纂了朱熹讲学时的一些问答,这就是«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由于«朱子语类»的记录方式是口语化的,加上南宋距离现代并不久远,所以,今天我们看这部书并不觉得言辞古奥,相对而言是比较浅近的。
《朱子语类》三则课件.
孟子的这句话虽然是对当时的君王梁惠王而说 的,但对学者来说也是切身大事。一般来说, 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是最紧要的 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 为义还是为利的问题。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 边就是为利;向内便是走向圣贤之路,向外便 是走向愚昧不才的道路了。在这个(分辨内外、 义利,为人还是为己)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 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已经 认识清楚了,深入下去还须下大工夫,但这还 可以进一步讨论。
是天理,那是人欲。等到做事情的时候,却又被 人欲所引诱,事完后又后悔不迭,这该怎么办 呢?”朱子回答说:“这便是缺乏‘克己’的工 夫。对待这种情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 才可以。就好像前面有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 心理明知应该走大路,但是却被小路上前边的东 西所吸引着,自己便不知不觉地顺着小路走去; 等到面前遇到荆棘杂草,心里就后悔了。这里便 是天理与人欲斗争的关键所在。必须在遇到具体 问题的时候,就要做‘克己’工夫,不可以姑且
理学的研究内容
理学的历史作用
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理学一 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它在 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 的一大进步。对于日本、朝鲜的历史发展, 理学也曾发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理学 在强化封建礼教 、维护宗法等方面,随着 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愈益起着消极 乃至反动的作用。
第三则 讨论义利之辨(2)
第一则 朱子讲读书方法
读书应该读到不忍释手的时候,才能领略 到书中的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 了解了书中的大意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 找其他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 卷书,其实也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 人心是天理之所在,勤于用心才会更加明 白事理。只是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的话, 那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理!如果懒惰, 那么精神就会混乱不清,只是这样昏昏沉 沉,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7.1《朱子语类》三则PPT课件人教版
-16-
7 《朱子语类》三则
1.朱子在教育方法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特点
体现
态度和蔼,利于沟 通
语言通俗,犹如家常之话,却含有深意。
善用生活俗事作 以“小路”“大路”分析“私欲”和“天理”,生动形象, 喻,便于启发 浅显易懂。
因人施教的方法 很切合实际
将教育对象分为“圣人之资”“贤人之资”和“中 人之资”三个层次,教以不同的方法,很有针对 性。
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是为利的问题。从这
边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走向圣贤之路,向外就是走
向愚昧不才之路。
点评:“义利”源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把义利
对峙起来,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孟子也说:“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必曰利!”孔孟的这些说法是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基本主张,朱熹
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的句子,
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14-
7 《朱子语类》三则
首页
凝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1.文脉图解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2.主旨归纳 本文的三则语类分别谈论了读书的方法、天理及人欲问题、义
利问题。朱熹认为读书要熟读精思。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 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会,坚固记忆和掌握。朱熹还认为读书要 虚心品味,沉浸其中,周密思考,才能明辨是非,解决疑难。朱熹认为 “存天理,灭人欲”,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越是修养不高的 人,越要努力克制私欲。朱熹认为“为义”还是“为利”是君子与小人 的分别。读书为了提升自己就是“义”,而为了向别人夸耀就是“利”。
高二选修《朱子语类》三则
翻译:
第三则
廷秀问:“现在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朱子回答说:“古代的圣 贤教育人,都是用自己切身的体会来说教,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 于读了书而已.今天自己暂且个义利之别.试着察看下自己的个儿,是 要在人前出名,还是完全为了自己呢?孔子说:‘君子懂得是义,小 人懂得的是利.’又说:‘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修养自己的学 问道德,现在学者的目的是给别人看.。’孟子说:‘只讲仁义就可 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孟子这话当时虽然是对梁惠王说的. 但是,带学者来说也是切身大事.一般来说,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 外,这是最紧要的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 是为利的问题.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走向圣贤 之路,向外就是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这个(分辨内外、义利、为人 还是为己)的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 问题上认识清楚了,深入下去还需下大功夫,但是,这还可以进一步讨 论.”
第一则分析:讲读书的方法。
他主张将精读。熟读精思。
读书的目的是领会其中真味。理解书中 深刻的义理。
理是儒家的最高的道德规范,穷天理是提 高精神境界。
第二则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 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 此便是 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 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 引着,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 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 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 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着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 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 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着力, 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
第7单元7《朱子语类》三则
《师说》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赤壁之战》 音节助词,无实义
名词作形容词,上等的 形容词作名词,圣贤之人
形容词作动词,明白事理
一般人,普通人。 仔细。
学习的人。 “内”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外”指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
这就是没有克制自己的功夫。 这就是天理与人欲交锋的关键。 品德高尚的人懂得理义。
第7单元7《朱子语类》 三则
kuì sào
nèn wúhuì
pōu zhuó
“工夫”同“功夫” “埽”同“扫”
“著”同“着” “克治”同“克制”
动词,应该,应当 《孟子·梁惠王上》 副词,只,仅
《行路难》 名词,通“值”,价值
连词,等到 《桃花源记》 动词,到了
动词,比得上 连词,和
《师说》 《荆轲刺秦王》
动词,应该 《史记》
量词,两军交锋的次数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动词,闭合,收拢
名词,关键 《三国志》 形容”
《庄暴见孟子》 表测度语气,译为“吧”
《捕蛇者说》 用于感叹句,译为“啊”“呀”等
《师说》 介词,相当于“于”
代词,代书 结构助词,的
这(就要求)必须先明白事理,(然后)再勇猛地去做。 却被人的欲望牵引而去。
【答案】 B
【答案】 D
【答案】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子语类》三则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家朱熹,(1130—1202)字元晦,号晦庵,谥文公。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
福建人,19岁中进士,朱熹在政治上没有太高的地位,但是授徒讲学近50年,在思想、哲学、古籍注释整理、教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一代宗师。
朱熹有很多著作,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四书章句集注》和《近思录》等。
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中国元、明、清各代近700年之久,成为官方哲学、儒学正宗,《四书章句集注》被政府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影响极大。
我们对《四书章句集注》稍作一点展开。
所谓的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这四个著作之所以能够并列在一起,就是朱熹的挑选。
他不但挑选,而且用了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去世前还在修改。
朱熹在《四书集注》当中,不重训诂,把对文字的解释放在次要的位置,而重在义理,朱熹以精炼的文字,阐述了他的理学思想,把《四书》纳入了程朱理学的轨道,如他的门徒所说,这是一部“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之作。
可能有人认为,朱熹的弟子是吹捧自己的老师吧,实际不是。
即使以今天眼光来看,《四书章句集注》仍然是读四书的最重要参考书。
朱熹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门客弟子众多。
朱熹的门客九十多人仿照孔门弟子编纂《论语》的先例,记录、编纂了朱熹讲学时的一些问答,这就是《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由于《朱子语类》的记录方式是口语化的,加上南宋距离现代并不久远,所以,今天我们看这部书并不觉得言辞古奥,相对而言是比较浅近的。
注意,这里说的是言辞上的浅近,而不是意思、道理上的肤浅。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是朱熹长期讲学的记录稿。
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的讲学问答。
《朱子语类》由黎靖德在南宋度宗成淳六年(1270)编辑出版,是一部较为完备的记录稿。
记录稿采用了语录体的分类汇编形式,全书共140卷,分为“理气”、“性理”、“自学”、“治道”、“训门人”等26门,约200万字左右。
《朱子语类》内容涉及哲学、宗教、伦理、经学、教育、自然科学、治学态度等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与朱子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字词汇总数(shù)过:几次略晓:大略通晓厌:通“餍”,满足得趣:明白其中旨趣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芜秽(wúhuì):杂草丛生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仁:实现仁德自家:自己大段:仔细以为:以……为切己:切身说话:说教睹:察看剖(pōu)判:辨别,分析喻:明白不肖:不才,不正派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意课文精要理解主旨第一则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朱子讲读书方法。
朱熹对于学生读书,一向主张精读,反对贪多。
他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
第二则此则讨论的是天理与人欲的问题。
天理与人欲,或理与欲的问题,是宋明理学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
简单地说,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第三则本则围绕义利问题展开。
朱子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进一步作了阐释。
指出选择“义”,便是向内,才能步入圣贤殿堂,选择“利”,便是“向外”,只会趋向不肖之途。
把握重点对理欲之辨的进一步讨论《朱子语类》当中所讨论的天理与人欲问题,以及义与利的问题,其实是密切相关的。
在当代社会中,人的物质欲望与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人的利益追求与道德准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结合这些实际,我们的讨论才会更有意义。
在这里,我们只对理欲问题从哲学的角度作一简单的分析,以使这个问题的真实含义更加明确。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提出,什么原则能够作为社会普遍道德法则而成为指导我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呢?康德肯定地说,用感性的经验和欲望作为这种原则是不行的,因为基于感性欲望的原则只能引导到快乐主义。
如果人用以指导行为的原则是基于对快乐或痛苦的感受,那么,尽管这个原则可以成为他自己的人生准则,但决不可能成为社会普遍性的道德法则。
也就是说,一切从欲望官能的愉快与否来决定道德法则的动机永远不能成为普遍的道德法则。
决定人的意志动机的只能是理性法则,而不是感性法则。
真正的道德行为必须服从理性的命令。
很明显,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之辨,与康德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
宋明理学所讲的“存天理,灭人欲”,在直接的意义上,“天理”指社会的普遍道德法则,而“人欲”并不是泛指一切感性欲望,它是指与道德法则相冲突的感性欲望。
用康德的话来说,天理即理性法则,人欲即感性法则。
理学家所要去除的“人欲”,并不是指人的一切自然生理欲望,在朱熹看来,人因饥饿而“饮食”,是人的正常生理需要,并不违反“天理”,因此把理学叫做禁欲主义是完全不恰当的。
理学所讲的理欲之辨,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其实就是理性对感性的限制,这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在天理人欲的关系当中,人的欲望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道德的本质是对感性欲望加以限制,其限制的具体程度与范围虽然随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伦理学中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张力是永恒的,这也正是人之高于鸟兽而成为万物之灵的地方。
由此,我们才可以对理学所讨论的天理人欲之辨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会对理学有比较公正的了解,从而避免对理学所讲的“存天理,灭人欲”作简单化的否定。
如何认识、评价明清以来直至近现代包括李贽、戴震等人在内的知识分子对理学的批判?或者说,我们今天应该对宋明理学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一个很难简单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可以引起争论的问题。
第一,一定时期对理学和儒学的批判,都有各自的思想史背景,不可以把这些批判绝对化。
如李贽对理学的批判,直接的原因是由于程朱理学变成了无需怀疑、无需讨论的官方哲学。
在这种文化专制主义之下,自然会引发批判。
又如戴震所说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其实并不是对理学价值体系的全面否定,他所针对的,主要是统治者片面地借用其道德准则体系中有利于自己的一面,抹杀准则的相互制约性而造成对被统治者的压迫。
因此,他的批判其实是指向统治者的。
又如“五四”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对理学持续不断的批判,主要还是出于救亡启蒙的现实原因,以及一些保守派对儒学的歪曲利用。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对于理学和儒学的批判是在什么样的思想背景之下提出的,这些批判又是针对儒学当中的哪一方面。
真正理解了这些问题,才可以明确对理学批判的深刻含义,同时也不会对诸如“以理杀人”“灭人欲,存天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作简单、片面的理解。
第二,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理学以及儒学当然有其落后的、应该批判的一面,而且一定的文化批判有其健康的合理性,这对于中国文化的自我反省有积极的意义。
如理学重道德,轻知识,虽然它对儒家的道德哲学有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理学以及受儒学影响的中国文化的重点在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对于科学知识方面用心很少,甚至排斥(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有一点重视知识的特征,但朱熹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体认儒家所讲的人伦道德,因此他的最终归宿依然是修养论)。
理学的这一特征,对于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最终落后于西方,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
又如理学在六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逐渐僵化,排斥异己,并成为加强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理学的这些方面,都是可以批判的。
但批判理学并不是要简单地否定理学,而是要作深刻的文化反省,并从今天文化发展的角度作出合理的评价。
第三,近代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对理学以及儒学批判最为深刻的,就是理学以及儒学阻碍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产生,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
大多数学者认为,理学以及儒学的基本精神是专制主义的,因此从中国的传统思想当中不可能产生现代的民主思想。
但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受海外新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国内学术界的变化,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儒学,重新探讨儒学与民主的关系。
传统中国固然没有发展出现代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但儒家思想是否也有一些和民主思想相通的地方?儒家思想能否为民主的发展提供一些思想资源?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可供学生进一步讨论。
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与民主(甚至科学)并不是不相容的。
儒家思想可以为现代的民主提供某些方面的基础。
这个认识的确立,可以对理学以及整个儒学当中的许多问题做重新认识,并对理学和儒学作出更为积极的评价。
第四,理学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最高峰,它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
另外,理学对于中国宋元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的统一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在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魏晋以后,中国分裂了数百年的时间,直到唐代又重新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也恢复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但唐朝在思想文化上奉行的是儒、释、道三教并立的政策,并没有建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宋朝建立以后,则在哲学思想领域建立了包括自然、社会和个人生活各方面的广泛的哲学体系,这就是理学。
理学批判而又融合了佛教、道教,继承并发展了儒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它作为一种统一的哲学理论,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他们在取得政权以后,都以理学为统治思想,都以儒家为正统。
此外,理学还逐渐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知识迁移阅读下面的新闻,谈谈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怎样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7月17日报道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巫山县××局原局长晏大彬因涉嫌受贿2226万元,昨日在该市第二中级法院上堂受审。
晏大彬因受贿金额巨大而成为“重庆第一贪”;而其妻则因帮助洗钱,同时走上了被告席,成为因亲属贪污受贿被指控“洗钱罪”的全国第一人。
该案将择期判决。
今年1月14日晚,重庆南岸区铜元局派出所,接到报警求助,称楼上房屋严重漏水,而该业主不在家,保安不能擅自进入他人住宅。
民警随后赶往这处小区。
警方人士赶到后,发现这户居民的水管爆了,物管开始处理漏水,民警则发现卫生间有8个矿泉水纸箱,用胶带密封着,但被水浸泡,已经打湿。
民警和物管人员帮着把这些纸箱搬到室内干的地方,却发现下方已被泡烂的一角露出了一扎一扎的红色纸张,里面竟然全是百元大钞,总计为939万元。
这一案件很快被移送到重庆市纪委。
钱的主人很快明确:它们都属于一位名叫晏大彬的男子了。
检察机关查明:晏自2019年底担任县××局局长到201 9年底,在巫山长江大桥及该县各公路建设项目中,层层捞钱,63次共接受建筑承包商送钱2226万元——这一金额,相当于当地年财政收入的2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