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的“地球公转和季节”部分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

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

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

是地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

学好本节内容将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

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季节变化,

并能说明变化的原因。

使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变化规律,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相关

的地理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球公转运动演示图及太阳照射地球表面图等,思考分析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季节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中激发学生探究

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的变化是形成四季、五带的原因,同时又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本节内

容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等

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

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又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1.知识基础: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刚进

入高一还未接触立体几何和参照系的学习,空间的知识基础有所欠缺,而且学生水

平参差不齐,有高有低,对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和四季变化,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

2.学习能力: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教材和图形分析涉及

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3.学习动力:本节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生产上具有现实意义,对学

生来说具有新鲜感,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

性高,学习动力充足。

二、说教法

1、多媒体演示法。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

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去展示地球的空间运动,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我这节课将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地球的运动,通过这样的一个展现可以生动形象地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真实的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好地、更形象直观地去认知地球的空间运动,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现象,有效突破难点。

2、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3、归纳推导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三、说学法

(1)读图分析法。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掌握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能加强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自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相互交流学习,得出结论。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新课教学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播放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自转光照图,要求学生思考: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现象如何?

(2)用多媒体展示图组“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光照图”,让学生读图分析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将通过提问来

督促促使。分析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后,播放全球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

动而变化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动画分析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最后归纳总结出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补充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及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

之后展示几个相关的练习题叫学生课堂上完成,做到当堂训练,及时反馈,便于学

生自查和教师了解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3)讲完这部分内容后布置一个探究活动,即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

其同纬度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是否一样长,为什么?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首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来帮助学生理

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展示图组“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和全球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动态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

规律及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然后归纳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补充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之后展示几个练习让学生当堂训练加以巩固。

(3)补充正午太阳高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水器安装问题、建楼楼距问题等。

3、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由于此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自学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

识的体系性我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1)四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的划分界限和划分依据是什么?若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小3度,五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利用知识结构图(图见板书设计)把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黄赤交角

到四季五带形成复述一遍,这样既可以把前面所学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中,又可以

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与五带形成的根源所在。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