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近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活走近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奇台第一小学谢桂敏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让生活走近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呢?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学习数学是枯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还要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把教学植根于生活,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以增设一些特殊的数,如电话号码:“110”、“112”、“114”、“119”、“120”等,让学生了解其名称和功能;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如学号、班级号、鞋号、体重、身高等)及其作用;也可让学生报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并读出来,提醒学生不要随便把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中,只有用学生熟悉的、

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捕捉丰富的生活经验——张扬独特的个性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而学习的数学实际是源于他们普通的社会生活常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数学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又离不开数学。”

例如:《两步应用题》课后练习:明明有14条红金鱼,8条花金鱼。送给冬冬10条,还剩下多少条?

师:(改编成一个生活问题情景)如果你有14条红金鱼,8条花金鱼。有一位好朋友想问你要10条,你怎么送呢?你自己还剩下几条呢?请尝试数学算式表达出你的想法。

生1:从红金鱼里拿出10条送给好朋友,自己还剩下12条,列式为14-10+8=12(条);

生2:把花金鱼全部送给好朋友,还差2条,再从红金鱼里选2条去送,自己还剩下12条,列式为10-8=2(条),14-2=12(条);

生3:红金鱼多,可以先从红金鱼里选8条,在从花金鱼里选2条送给好朋友,自己还剩下12条,列式是14-8=6(条),8-2=6(条),6+6=12(条);……

这位教者大胆改变了一贯的教学思路,把它变成了一个生活问题情景,学生不再拘泥于同一种思路。少了的是老师的“循循善诱”,多的是学生个性化思维。老师并不简单地授予“鱼”或“渔”,而是把学生引入一个“渔场”,给他们更多的思考和

表达空间,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头脑,学会数学的思考。教学中,只有教师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事例,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将数学问题和生活经验联系,或将单纯的数学问题设计成具体的生活情景问题,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思考,我们才能发现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的过程,也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身边蕴藏了许多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同在,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数学实例。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例如:学习了“乘法口诀”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乘法”。在学生无所适从时,教师可以引导观察:“语文老师要求你们天天早读背古诗(指着黑板上的《江上渔者》),这首古诗中就有乘法啊!”,学生听了觉得奇怪,经过思考想到了:一句诗有5个字,有4句,一共有几个字——就是5乘4,也可以4乘5。教师表扬鼓励后,又适时添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如果加上题目,共有几个字,会是列出怎样的算式,为后续的乘加乘减学习埋下伏笔。在此启发下,大家争着发言“教室里的学生人数,可以用7乘8,每组7人,有8组”、“我的手指个数是5乘2”,学生还从教室有几块窗户玻璃,一组有几张桌子等方面举例,通过这些“身临其境”的乘法例子,使得孩子建构乘法的意义变成自己的了,不再是一句数学文本。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能充分满足学生创新需要,不仅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又促进了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品尝学有所用的喜悦

“数学源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文本知识只有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才会使知识产生质的转变,真正根植于学生心中,并在其头脑中成活起来。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该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教了“表内乘法”后,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小明做参谋”活动。小明去文具店买钢笔,每支钢笔零售价为5元,5支或5支以上可以批发,批发价每支4元,小明要买3支钢笔,可以怎么买?学生理解题意后,畅所欲言。有的说,用零售价买3支,需要5×3=15元;有的说,用批发价买5支,再以批发价卖掉2支,需要5×4-4×2=20-8=12元;还有的说,用批发价买5支,再以零售价卖掉2支,需要5×4-5×2=20-10=10元……随后让学生就这些方案进行讨论。最后学生认为方案一用的钱较多,方案二由于以后还需卖掉2支钢笔,因此用的时间会比较多,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小明和另一个同学都去买钢笔,另一个同学要买2支或2支以上,这样第二种方案比较好。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般来说,集中购物会比较便宜。这样的学习活动就将学生从接受者提高到实践者、探索者和策划者的地位,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深入生活、社会多方面的实践活动,诸如学习“利息”后,让学生到银行调查存款利率,学习填写存款、取款凭条;学习了“圆的认识”后,让学生帮助体育老师规划铅球场地;春游前,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事先要收集哪些数据?几人参加?每人多少钱?买哪些食品?怎样买省钱?);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教师平均年龄等。学生在互相协作展开活动中,自然而然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返回到生活中,让学生感悟到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