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实训》教学大纲本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模板】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90f28c5844769eae109eda0.png)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二、课程的对象和性质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对象为高等学校财经类各专业学生。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间货币和金融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又称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共同构成国际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的核心是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均衡,并以此展开对国际货币和金融关系的研究。
国际金融学属理论和政策经济学范畴,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政治经济学,宏观和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证券投资学,会计学与统计学等学科为其知识基础,同时也以相应的数学和外语基础为学习前提。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具有经济学的知识综合能力,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部均衡的机理及实现条件,使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视角和经济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工具,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汇率决定和国际收支理论,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机理,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沿革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后阅读相结合。
五、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第一章国际收支课时安排:9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要求掌握国际收支的基本涵义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各项目的经济含义与记帐方法,局部平衡和总体平衡的含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其调节方式。
理解我国国际收支问题。
了解西方国际收支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个项目的经济涵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政策,难点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法的掌握和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收支的涵义1.国际收支的概念。
2.对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1.记帐原则。
2.基本内容。
第三节:关于国际收支的分析1.国际收支盈余、赤字。
2.国际收支均衡。
*第四节:西方国际收支理论1.弹性论。
2.乘数论。
3.吸收论。
国际金融实训教学大纲本
![国际金融实训教学大纲本](https://img.taocdn.com/s3/m/1f743f6ec77da26924c5b080.png)
国际金融实训教学大纲本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国际金融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的1、课程性质:《国际金融实训》是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力求科学、系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阐述,介绍多个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并反映和吸取国内外近年来学科发展的新的观念和成就,使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我国国际金融深入发展的需要。
2、目的与任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机构和工具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交易的内容日新月异,金融风险的形式复杂多变,金融体系的结构不断调整。
如何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如何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本运营,提高竞争力,并有效规避各种金融风险,已成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适应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新常态下的国际经济环境,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各国的金融体制及其发展动态、掌握国际间有关金融知识及其运行规律,对于培养适应开放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体系和外汇、外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外汇交易业务、国际融资业务和外汇风险防范业务的知识和技能。
系统而准确的理解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和国际储备理论。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 熟悉和掌握一般国际金融工具的原理和实际运用。
2. 参与国际金融工具的交易,熟悉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环节的实践过程。
3.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识读和运用分析。
4. 了解外汇汇率的种类及套算计算,升水贴水预判,走势分析。
5. 熟悉与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各自特点、区别,及其盈利模式。
国际金融学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f6b9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9.png)
国际金融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研究国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国际金融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金融风险管理、外汇市场、国际投资、跨国公司金融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等核心内容。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机制;2. 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法;3. 理解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汇率形成;4. 了解国际投资环境和跨国公司金融的特点;5. 掌握国际金融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三、课程大纲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组织形式-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2.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的分类和评估方法-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金融衍生品市场和风险管理工具3.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的概念和功能- 汇率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机制- 外汇市场交易和汇率风险管理4. 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国际投资环境和政策-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战略和运作5. 跨国公司金融- 跨国公司的融资方式和渠道- 跨国公司的汇率风险管理- 跨国公司的国际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6.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 国际金融危机和金融稳定- 国际金融合作和监管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和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课堂参与占总成绩的20%,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六、参考教材1. Eun, C., & Resnick, B. (2017).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8th edi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2. Levi, M. D. (2017). International Finance: Theory into Practice (6th edition). Routledge.七、参考文献1. Madura, J. (2019).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13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2. Moffett, M. H., Stonehill, A. I., & Eiteman, D. K. (2020). Fundamentals of Multinational Finance (6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八、备注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相关基础知识,建议修读该课程的学生先修习相关的金融学、国际贸易和微观经济学等课程。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40e44a4cc22bcd127ff0c0a.png)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金融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适用专业:金融学总学时数:48学分:3编制部门:商学院财务金融系编制/修订日期:2016.10一、课题的性质与任务《国际金融》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重点阐述与国际金融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的基本常识,掌握汇率及外汇业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理解汇率决定的基本理论,理解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均衡与失衡的含义以及调节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等。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国际金融》是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其理论基础,研究国际间汇率的决定以及开放经济下经济运行规律的一门科学。
同时它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许多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为此,我们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1.使学生重点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
即对于这门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经典理论等,要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学生能够掌握国际金融交易的原理与工具的运用。
3.学生能够用所学的国际金融理论对现实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分析判断。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汇率的种类及其标价方法;理解不同汇率制度的涵义。
2.讲授内容(1)外汇(2)汇率(3)汇率制度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外汇的标价方法教学难点:汇率制度第二章汇率决定理论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早期经典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理解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弹性理论和超调模型,了解国际收支说。
2.讲授内容(1)经典汇率决定理论(2)货币分析与资产组合分析下的汇率决定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教学难点: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第三章国际收支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收支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国际收支失衡的衡量和原因以及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等。
国际金融课程大纲
![国际金融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9bbe5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1.png)
国际金融课程大纲本文为1500字的国际金融课程大纲范例,请注意保持整洁美观的排版和语句通顺的表达,不使用无关的内容或网址链接。
国际金融课程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金融风险管理技巧以及国际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教学目标:1. 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2. 掌握国际金融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3. 熟悉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与风险管理;4. 理解国际金融政策的制定与执行;5.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及教学安排:一、国际金融概述1.1 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2 国际金融的发展历程1.3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二、国际金融市场与外汇市场2.1 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特点2.2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2.3 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与交易方式2.4 汇率管理及影响因素三、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与风险管理3.1 期货市场与交易3.2 期权市场与交易3.3 互换市场与交易3.4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四、国际金融政策与执行4.1 国际金融政策的基本制定程序4.2 跨国支付与清算体系4.3 国际金融监管与合规要求五、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5.1 国际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分析5.2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案例研究5.3 国际金融政策实施的案例评估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演示等。
通过实际案例和模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与参考书:1. Madura, J. (2017).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13th ed.). Boston: Cengage Learning.2. Levi, M. D. (2016). International Finance (6th ed.). New York: Routledge.评估方式:1. 平时作业:20%2. 课堂表现和讨论:20%3. 个人项目演示:30%4. 期末考试:30%备注: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学基础知识,包括金融市场、会计、宏观经济学等。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doc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e7313f1b31b765ce05081486.png)
4.本币贬值对一国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有何影响?
5.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有哪些影响?
6.列举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国际金融事件,说明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和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外汇市场、外汇交易的报价,了解和掌握主要外汇交易,熟练掌握外汇风险及外汇风险的防范方法,了解和掌握国际结算的特点、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及结算方式。
3、按外汇交易的支付工具不同,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4、按外汇买卖交割的期限不同,可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5、按汇率制度不同,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6、按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可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7、按汇率是否统一,可分为单一汇率和复汇率
8、按外汇银行营业时间,可分为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四、外汇的作用
1、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2、调节国际资金的不平衡
3、增加国际储备资产
第二节汇率
一、概念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
2、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
3、美元标价法
三、汇率的种类
1、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可分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汇率
2、按汇率制定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汇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
二、浮动汇率制
1、浮动汇率制含义
2、浮动汇率制种类
三、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1、固定汇率制的主要优缺点
2、浮动汇率制的主要优缺点
第二节外汇管制
一、外汇管制的产生和发展
二、外汇管制的机构和对象
国际金融实训指导书
![国际金融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6ae701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f.png)
《国际金融》实训指导书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目录实训1 外汇储备与货币危机 (3)实训2 关于纽约金融市场的分析 (6)实训3 汇率风险分析 (7)实训4 对中国和人民币该怎么办? (9)实训5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10)实训1 外汇储备与货币危机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外汇储备基本知识,了解拥有并保持充足的国际储备特别是外汇储备,对维护一国货币或区域性货币的汇率,稳定外汇和货币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东南亚地区1997年爆发的货币危机的影片回顾让学生进行典型的案例讨论和分析。
明白货币危机的爆发的根源。
要求:1、分析外汇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里?2、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数量增长比较迅速。
请结合所学和中国的国情,要求在讨论之后写出一篇关于外汇储备与货币危机的分析报告。
二、试验内容与步骤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
同期。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
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
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
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当大泰铢汇率狂跌20%。
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
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大比索贬值11.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
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04901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e.png)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国际金融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国际金融概述1. 国际金融的定义和范围2. 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特点3. 国际金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国际金融市场和工具1. 外汇市场和汇率制度- 汇率理论和汇率决定因素- 汇率制度的分类和变动机制-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方式2. 国际资本市场-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 国际股票市场的分类和交易方式 - 国际债券市场的分类和发行方式3. 衍生品市场- 期货市场和期货合约的特点和功能 - 期权市场和期权合约的特点和功能 - 互换市场和互换合约的特点和功能第三部分:国际金融风险管理1. 汇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的定义和种类- 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 汇率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案例分析2. 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的定义和种类- 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 利率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案例分析3. 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的定义和种类- 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 市场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案例分析第四部分:国际金融政策和监管1. 国际金融政策- 国际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机制- 国际金融政策的影响和评估2. 国际金融监管- 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和框架- 国际金融监管的原则和规则- 国际金融监管的挑战和改革第五部分:国际金融实务1. 国际财务管理- 国际投资和融资决策- 国际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管理 - 国际资金流动和资金管理2. 跨国公司金融-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 跨国公司的国际融资和风险管理- 跨国公司的国际税务和合规管理3. 国际金融案例分析- 国际金融市场和工具的实际应用-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和政策调整的案例分析- 国际金融实务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以上是一个简要的国际金融教学大纲,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和补充。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本)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本)](https://img.taocdn.com/s3/m/d3eb8f3cdaef5ef7ba0d3cc2.png)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国际金融2、课程代码:3、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4、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5、课程学时:486、学分:37、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8、开课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9、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上学期(秋季)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国际金融学作为一门专业课,即包含理论又具有实务操作性,国际金融是经济理论与金融实务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它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问题。
2、目的与任务:结合对外经贸工作的业务要求,本课程主要从对外经贸实践的角度,系统讲解国际金融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着重强调外贸业务风险的防,外贸业务收汇核算,进出口报价等知识,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掌握国际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掌握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的概念,会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
掌握外汇和汇率的概念,了解外汇市场业务操作,掌握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
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业务类型,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史。
2、理解:汇率政策的类型、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国际信贷。
3、了解: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出口信贷、BOT、国际保理等国际信贷业务。
4、在教学中要注意的要点:注意把握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实现对外收支平衡的操作方法,注意货币币值变化对国以及国外经济的影响。
四、课程教学容和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1、了解容:国际金融的演变过程、容、及其围2、理解容:国际金融的概念和特点3、掌握容:国际金融研究的主要问题4、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金融的特点及研究的主要问题教学容:第一节国际金融的发展及历史第二节国际金融课程知识概述第一章国际收支(8学时)1、了解容:国际收支、外汇的概念和容2、理解容: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理论与措施3、掌握容:国际收支平衡表4、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各项目之间的在联系教学容: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第三节国际收支理论评价第四节中国的国际收支第二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4学时)1、了解容:汇率制度与政策,西方汇率理论评价。
2024版《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8ae91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3.png)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 理论和实务,理解国际金融市场 运作和国际资本流动规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 金融问题的能力,包括汇率风险 管理、国际投资组合策略等。
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能力,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 金融人才。
20
世界银行集团职能作用
世界银行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会员国实现 减贫与发展。
国际开发协会
提供优惠贷款,支持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发 展经济、改善民生。
国际金融公司
促进发展中国家私营部门的可持续增长,从 而减少贫困和改善人民生活。
2024/1/28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通过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担保,促进对发展中 国家的投资。
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趋势
欧洲货币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态 势。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欧洲货币市场也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
2024/1/28
17
亚洲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亚洲区域金融市场的概述
亚洲区域金融市场是指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债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近年来,亚洲区 域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
外汇市场的层次
3
外汇市场可分为银行与客户间外汇市场、银行同 业间外汇市场和银行与中央银行间外汇市场三个 层次。
2024/1/28
12
主要外汇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主要外汇交易品种
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对,以 及交叉货币对和新兴市场货币对。
交易方式
外汇交易方式包括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掉期交 易、期权交易等。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共9页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共9页](https://img.taocdn.com/s3/m/59b8500b8762caaedd33d4bb.png)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国际金融》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以开放经济为前提,研究国际间货币资金周转与运动的规律,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课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国际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了解各国的金融体制及其发展动态、掌握国际间有关金融知识及其运行规律,对于培养适应开放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国际金融》课程,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制度运行的基本原理,熟悉国际融资、国际投资、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等操作技术,并能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解决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问题的能力,满足我国经济发展与开放过程中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时数计划学时:51学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模拟实验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后练习及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面向专业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我校金融学、金融学(WTO专门人才班)、金融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外汇与汇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汇与汇率的基本原理,并能据以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外汇的概念和种类,汇率的概念、标价方法、种类,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人民币汇率问题。
教学重点:外汇的概念、汇率及标价方法、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远期汇率的计算、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外汇一、外汇的概念1、动态概念2、静态概念二、外汇的种类三、外汇的作用第二节汇率一、汇率的概念与标价方法1、概念2、汇率标价方法二、汇率的分类第三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一、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1、汇率决定的基础2、汇率波动的界限二、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1、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2、牙买加协议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第四节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一、货币升值与贬值二、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2、对国内经济的影响3、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五节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一、国际借贷说二、购买力平价说三、汇兑心理说四、利率平价说五、国际收支说六、资产市场说第六节人民币汇率问题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二、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72dbb0680203d8ce2f24cb.png)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案大纲年制订年修订大纲版本号:年第版制定人:曹伊、杨亮、程杰授课院(部)(盖章):国际经贸学院开课学院(盖章):国际经贸学院制定日期:年月日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国际金融英文名称:【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学分】学时、学分二、教案目标《国际金融》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从外汇入手,为学生分别介绍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与储备、外汇交易与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市场等相关章节的基本原理、概念、性质、内容以及实践操作的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掌握国际金融的相关思维和学习方法,理解该课程在金融学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最新发展,而且通过理论指导实现,实现解决国际金融基本问题的目的。
该课程案例教案、讨论教案等多种教案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实现在学习中实践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目的。
三、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是专门研究国际金融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所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金融活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金融专业学生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的基本知识。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课程的实践操作内容较多,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国际金融领域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国际金融》课程是整个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中的重要一环,学好金融课程能使学生对金融学课程体系有深入了解,以便于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金融课程体系的特点,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四、教案内容第一章外汇与汇率【教案目的和要求】.目的:系统学习外汇、汇率、汇率与经济的关系等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热点金融问题的简单分析。
.要求:了解人民币的标价方法,理解汇率的决定基础、汇率与经济的关系、掌握外汇的概念及分类、汇率的标价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国际金融实训》是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力求科学、系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阐述,介绍多个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并反映和吸取国内外近年来学科发展的新的观念和成就,使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我国国际金融深入发展的需要。
2、目的与任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机构和工具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交易的内容日新月异,金融风险的形式复杂多变,金融体系的结构不断调整。
如何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如何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本运营,提高竞争力,并有效规避各种金融风险,已成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适应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新常态下的国际经济环境,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各国的金融体制及其发展动态、掌握国际间有关金融知识及其运行规律,对于培养适应开放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体系和外汇、外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外汇交易业务、国际融资业务和外汇风险防范业务的知识和技能。
系统而准确的理解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和国际储备理论。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熟悉和掌握一般国际金融工具的原理和实际运用。
2. 参与国际金融工具的交易,熟悉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环节的实践过程。
3.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识读和运用分析。
4. 了解外汇汇率的种类及套算计算,升水贴水预判,走势分析。
5. 熟悉与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各自特点、区别,及其盈利模式。
三、本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的关系
《国际金融》属于基础理论课,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国际金融》都是在修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公共基础课之后开设的,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国际金融》的后续课程主要有: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外贸模拟实训等。
四、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国际金融实训》阐述的是国际金融学科的最一般规律、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介绍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
通过本实训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明确国际金融学科的研究对象、牢固掌握国际金融的最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为学好其他国际经济方面的业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国际金融实训》课程也可以更好地完善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提高学生从事宏观经济工作的综合素质。
五、实践教学安排表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
平时上课实际操作及提交课程报告。
(3000字)
七、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教材:刘园主编:《国际金融实务》(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参考书:
(1)《金融概论》,贺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国际金融》(第三版),刘舒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国际金融》(第二版),孙连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5)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6)刘思跃:《国际金融》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
(7)《国际金融实务》(第2版),刘玉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8)《国际金融》(第四版),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9)《国际金融学》(第五版),姜波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撰写人:吴凡
教研室审核人:
学(课)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