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新版共识(完整版)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
随着GFR的下降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增高
NKF-K/DOQI 2006
贫血的发生率
120%
98.2%
100%
85.1%
80%
60%
37% 45.4%
40%
22%
20%
0% CKD1期 CKD2期 CKD3期 CKD4期 CKD5期
120% 100% 80%
58%
60% 40% 20% 0%
非透析
98.2%
4
贫血导致CKD患者死亡率
增加,生存率降低
肾性贫血的发病率及危害 肾性贫血的治疗现状
2014肾性贫血的专家共识
接受治疗的CKD患者Hb达标率低
仅有34.22%的 患者Hb达标
2010 Shanghai Dialysis Registry Report
绝大部分CKD患者的贫血没有得到治疗
Am J Kid Dis. 2001.38:803-812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 共识(2014+修订版)解读
肾性贫血的发病率及危害 肾性贫血的治疗现状
2014肾性贫血的专家共识
贫血是CKD 常见并发症
CKD进程
正常人
诊断 CKD
CKD1
治疗 检出危 险因素
CKD 2-3
治疗 延缓进展
CKD 4
延缓进展 准备肾脏 替代治疗
CKD 5
死亡
开始肾脏 替代治疗
1、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2、铁剂治疗 3、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FSAs) 治疗 4、输血治疗
肾性贫血的定义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类肾脏疾病造成促红细胞 生成素 (EPO) 的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导致的贫 血,以及尿毒症患者血浆中的一些毒性物质 通过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肾性贫血的流行病学资料与治疗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
为了适应我国临床诊疗的发展变化,规范肾性贫血管理,很有必要根据我国情况,借鉴国际指南,对慢性肾脏病(CKD)肾性贫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进行更新。
一、证据来源二、中国肾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状况与诊疗现状中国CKD患病率约占成年人群的10.8%(1.2亿人),其中50% 以上患者合并贫血;约有一半的新透析患者在透析前未进行贫血纠正,且已接受治疗的另一半患者也存在达标率低和依从性差的问题。
(一)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流行病学资料(二)腹膜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流行病学资料(三)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流行病学资料(四)贫血的危害贫血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贫血患者氧分压降低,致心脏负荷增加,呈现高输出状态,久之将导致左心室肥大,乃至全心扩大和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病死率;文献报道,Hb每下降5g/L是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
心血管疾病是CKD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贫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与CK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
(五)CKD贫血的治疗现状ND-CKD患者贫血的知晓率及重视程度较低,只有39.8%的贫血患者进行了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 27.1%患者进行了铁剂治疗。
(六)贫血治疗的获益1.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3. 延缓肾衰竭进程:三、慢性肾脏病贫血的诊断与评估(一)肾性贫血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肾性贫血的定义:是各种肾脏病致肾功能下降时,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及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并缩短其寿命而导致的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居住于海平面水平地区的成年人,男性血红蛋白<130g/L,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20g/L,妊娠女性<110g/L,即可诊断为贫血。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修订.全面PPT资料
二、铁剂治疗
3.铁剂的用法和剂量: (1)非透析患者及腹膜透析患者可先试用口服途径补铁,或根据铁缺乏 状态直接应用静脉铁剂治疗。 (2)血液透析患者起始应优先选择静脉途径补铁[7]。 (3)口服补铁: 剂量为200mg/d,1~3个月后再次评价铁状态,如果铁状 态、血红蛋白没有达到目标值(每周ESAs 100~150 IU/kg体质量治疗条 件下),或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者,推荐改用静脉途径补铁。
[7] 卞维静,程虹.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管理要点.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2, 32: 911-913.
二、铁剂治疗
1.铁状态的评价及监测频率: (1)常规使用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作为铁状态评价 指标。 (2)接受稳定ESAs治疗的CKD患者、未接受ESAs治疗的CKD 3-5期非透析 患者以及未接受ESAs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每3个月监测铁状态 1次。 (3)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增加铁状态的监测频率,以决定是否开始、 继续或停止铁剂治疗:开始ESAs治疗时;调整ESAs剂量时;有出血存在 时;静脉铁剂治疗后监测疗效时;有其他导致铁状态改变的情况,如合 并炎性感染未控制时。
二、铁剂治疗
2.铁剂治疗指征:
对于未接受铁剂或ESAs治疗的成年 CKD贫血患者
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30% 且铁蛋白≤500μg/L
对于已接受ESAs治疗但尚未接受铁剂 治疗的成年CKD贫血患者
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30% 且铁蛋白≤500μg/L 且需要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或希望减少 ESAs剂量
一、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3.评估肾性贫血的实验室指标: (1)全血细胞计数(CBC):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指标[包括平均 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 度(MCHC)]、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 (2)网织红细胞计数。 (3)铁储备和铁利用指标:包括血清铁蛋白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 (4)未能明确贫血病因时,可进行维生素B12、叶酸、骨髓穿刺、粪便隐 血等项目的检查。
肾性贫血诊断标准
肾性贫血诊断标准肾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肾脏功能障碍相关。
肾脏在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排泄代谢产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而肾性贫血则是由于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贫血。
因此,对肾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变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肾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一疾病。
1. 临床表现。
肾性贫血患者常常表现为贫血症状,如乏力、疲劳、头晕、心悸等。
此外,由于肾脏功能异常,患者还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性心脏病等表现。
因此,对于存在肾脏病变的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肾性贫血的可能性。
2. 实验室检查。
肾性贫血的诊断离不开实验室检查,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
肾性贫血患者通常表现为低铁血红蛋白性贫血,其特点是红细胞数量正常或减少,但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此外,由于肾脏功能异常,患者还可能出现尿液异常,如蛋白尿、红细胞尿等。
因此,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肾性贫血。
3. 肾脏病变特点。
肾性贫血的诊断还需要考虑肾脏病变的特点。
常见的肾脏病变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等。
这些病变会导致肾脏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贫血。
因此,在诊断肾性贫血时,需要结合肾脏病变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诊断肾性贫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变的特点。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和诊断肾性贫血,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肾性贫血专家共识
• ESAs低反应性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其他 原因包括合并炎性疾病,慢性失血,中状 旁腺功能宂进,纤维性骨炎,铝中毒,血 红蛋白病,维生素缺乏,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溶血 透析不充分, 应用ACEI/ARB和免疫抑制剂,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生成素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 碍性贫血(PRCA)等情况。
• 对于CKD透析和非透析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 生成素的初始剂量建议为50~100IU/kg每周3次 或10000IU每周1次(皮下或静脉给药)。
• (2)初始ESAs治疗的目标是血红蛋白每月增加 10~20g/L,应避免1个月内血红蛋白增幅超过 20g/L。
• (3)ESAs初始治疗期间应每月至少监测血红蛋白 水平1次;维持治疗期间,CKD非透析患者每3 个月至少监测血红蛋白1次,CKD5期透析患者 每月至少监测血红蛋白1次。
• 。(2)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介导的PRCA 的处理:①诊断: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超过8周并出现下述情况,应怀疑PRCA的可能 :血红蛋白以每周5~10g/L的速度快速下降; 需要输注红细胞才可维持血红蛋白水平;血小
板和白细胞计数正常,且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 小于10000/ul。确诊必须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 成素抗体检测阳性的证据,以及骨髓象检査结 果的支持(有严重的红系增生障碍)。
一、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诊断和 评估
• 1.肾性贫血的定义
•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类肾脏疾病造成促红细胞生成 素(EP0)的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导致的贫血,以及尿 毒症患者血浆中的一些毒性物质通过十扰红细胞 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 贫血的诊断标准:依据WHO推荐,海平面水平地 区,年龄≥15岁,男性血红蛋白<130g/L,成年非妊 娠女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妊娠女性<110g/L, 可诊断为贫血。在诊断肾性贫血时,需酌情考虑 居住地海拔高度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糖尿病肾脏疾病肾性贫血认识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要点
糖尿病肾脏疾病肾性贫血认识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要点【摘要】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DKD患者常常并发贫血,其贫血特点是:与非糖尿病相关肾脏疾病(NDKD)相比,贫血发生更早、危害性更重,认识不足,贫血机制复杂,防治更难。
近年来国内外肾脏病学会或组织先后发布了慢性肾脏病(CKD)肾性贫血诊治指南或共识,但对DKD贫血的诊疗指导,仍有提升的空间。
为此,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成立了以肾脏病专家为主体,联合内分泌、心血管内科、血液科专家组成的DKD贫血共识专家组,通过对DKD贫血管理与现状调研,参考国内外文献及相关指南/共识,结合专家经验,形成该共识。
该共识内容首先介绍了DKD患者贫血特点、DKD贫血的危害及相关机制,然后对DKD 贫血筛查、贫血纠正启动时机、药物选择与注意事项、铁剂应用、DKD患者输血等临床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诊疗建议并达成共识,旨在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师对DKD贫血的认识与管理,提高我国DKD贫血患者的防治水平。
糖尿病(DM)发病率正不断增加,我国2017年成人DM占人口总数的12.8%,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
虽然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对DM 治疗起到积极作用,但仍有约1/3DM患者病情未能有效控制,并随着疾病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心脏、视网膜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尤为突出,在DM患者中DKD的发生率约为20%~50%o近年来,DKD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中占比已超过肾小球肾炎,且住院人数比例也逐年高于非糖尿病相关肾脏疾病(NDKD1DKD临床特征为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性下降,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DKD患者不仅存在肾脏损伤,同时也常常并发贫血。
虽然DKD贫血属于CKD 贫血范畴,但其贫血发生率更高且易被忽视。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三、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
4.ESAs初始剂量及用量调整: (4)应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变化速度、目前ESAs的使用 剂量以及临床情况等多种因素调整ESAs剂量。推荐在ESAs治疗1一个月后 再调整剂量。 • 如血红蛋白升高未达目标值,可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增加每次20 IU/kg,每周3次;或10000IU,每2周3次。 • 血红蛋白升高且接近130 g/L时,应将剂量降低约25%。 • 如血红蛋白持续升高,应暂停给药直到血红蛋白开始下降,然后将剂 量降低约25%后重新开始给药 • 如果在任意2周内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超过10 g/L,应将剂量降低约25%。
一、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3.评估肾性贫血的实验室指标: (1)全血细胞计数(CBC):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指标[包括平均
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
度(MCHC)]、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 (2)网织红细胞计数。
(3)铁储备和铁利用指标:包括血清铁蛋白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
三、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
3.治疗靶目标: (1)血红蛋白≥110 g/L,但不推荐>130 g/L以上; (2)依据患者年龄、透析方式、透析时间、ESAs治疗时间长短、生理需 求以及是否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等状况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三、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
4.ESAs初始剂量及用量调整: (1)对于CKD透析和非透析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初始剂量建
二、铁剂治疗
4.铁剂治疗注意事项:
(1)给予初始剂量静脉铁剂治疗时,输注60 min内应对患者进行监护,
需配有复苏设备及药物,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其严重不良反应 进行评估。 (2)有全身活动性感染时,禁用静脉铁剂治疗。
儿童慢性肾脏病贫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以120~130 为宜。
• 2.3 铁剂的补充 铁在氧化代谢过程中转运、储存氧,在细胞生长、增殖 中均起重要作用,铁元素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基本组成成分。尽管患儿 贫血主要由相对和绝对不足所致,但各种研究资料显示,患儿铁代谢紊乱、 营养不良和透析管路失血等均影响体内铁的吸收。贫血患儿常存在不同程 度的铁缺乏,在治疗前即给这些患者补充铁剂可以改善贫血。部分反应低 下的患儿经有效补充铁剂后对治疗反应亦好转,建议对贫血患儿常规进行 铁代谢的评估,进行个体化补充铁剂。
• 2.6 输血治疗 输注红细胞仅是纠正贫血的对症治疗措施。
• (1)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贫血尤其是适合器官移植的患儿,尽可能 避免输注红细胞,减少输血相关感染风险,减少对人类白细胞抗原()抗 原产生细胞毒抗体发生肾移植排斥反应风险。
• (2)应根据患儿临床情况,而不能单纯根据阈值来决定是否输血。指征包 括:已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及体征的严重贫血者,如急性失血致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者;手术失血需要补充血容量者;伴慢性失血的不敏感患者;抗抗 体导致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如<60 ,可考虑输血;<70 并伴有缺 氧症状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时应考虑输血;不能耐受贫血所带来的心肌 缺氧时可考虑输血。
• 重视儿童贫血并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减少相关并发症, 降低住院率以及病死率、降低输血相关的感染风险和肾移植排斥风险,提
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儿童贫血的有效管理是一体化治疗的关键,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谢谢观赏!
2020/11/5
23
2 儿童贫血的治疗
• 贫血的治疗包括补充铁剂、补充和输注红细胞。 • 治疗方案取决于患儿贫血和铁缺乏的严重程度。
• 治疗目的除了要使达到推荐目标水平外,更重要的是使维持在靶目标 范围之内,避免大范围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新版共识(完整版)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肾性贫血的流行病学资料与治疗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
为适应我国临床诊疗的发展变化,规范肾性贫血管理,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共识专家组借鉴国际指南,对慢性肾脏病(CKD)肾性贫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
肾性贫血评估频率
凡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医学指标提示贫血时应及时测量Hb;测量频率根据透析方式、有无贫血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情况而定,见图1。
图1 贫血检测频率
1. 未开始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无贫血者,CKD1~3期至少每年测量血红蛋白1次,CKD4~5期至少每6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有贫血者,至少每3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2. 腹膜透析患者:无贫血者,至少每3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有贫血者,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3. 血液透析患者:无贫血者,至少每3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有贫血者,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4. 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初始治疗阶段,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1 次;维持治疗阶段,非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至少每3 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 次;血液透析患者,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铁剂治疗
指征和用药途径
1. 对ND-CKD贫血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20%或(和)铁蛋白≤100 μg/L 时需要补铁。
可尝试进行为期1~3个月的口服铁剂治疗,若无效或不耐受可以改用静脉铁剂治疗。
非透析患者的补铁途径取决于铁缺乏/贫血的严重程度、静脉通道的建立、口服补铁的治疗反应、口服铁剂或静脉铁剂的治疗耐受性以及患者依从度等。
图2 铁剂治疗指征与给药途径
2. 对PD-CKD贫血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20%或(和)铁蛋白≤100 μg/L时需要补铁。
虽可先口服铁剂,但其疗效不如静脉铁剂
治疗。
为此,若非保留静脉通路备血液透析用,则推荐直接用静脉铁剂治疗。
3. 对HD?CKD贫血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20%或(和)铁蛋白≤200 μg/L 时需要补铁。
推荐使用静脉铁剂治疗。
补铁治疗分为初始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
1. 铁剂治疗的目标值范围:ND-CKD和PD-CKD患者的目标值范围:20%<TSAT<50%,且100μg/L<血清铁蛋白<500 μg/L。
HD?CKD 患者的目标值范围:20%<TSAT<50%,且200 μg/L<血清铁蛋白<500 μg/L。
2. 口服补铁:每日应予元素铁200mg,1~3个月后评价铁状态。
3. 静脉补铁:1)初始治疗阶段:一个疗程的蔗糖铁或右旋糖酐铁的剂量常为1000 mg(如100 mg/次,每周3次)。
一个疗程完成后,铁状态尚未达标,可以再重复治疗一个疗程。
2)维持治疗阶段:当铁状态达标后,给予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应根据患者铁状态、对铁剂的反应、血红蛋白水平、ESAs 用量、对ESAs 的反应及近期并发症等情况调整,每周平均需要蔗糖铁或右旋糖酐铁量约为50mg。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
治疗时机
ND-CKD患者:应在Hb<100g/L时启动ESAs治疗。
PD-CKD和HD-CKD患者:由于透析患者Hb下降速度比非透析患者快,为避免其Hb低于90g/L,应在Hb<100g/L即启动ESAs治疗。
初始剂量及用量调整
1. 推荐根据患者的Hb水平、体重、临床情况、ESAs类型以及给药途径决定ESAs 初始用药剂量。
对于CKD 透析和非透析患者,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初始剂量建议为100~150 U/kg/周,分2~3次注射,或10000U,每周1 次,皮下或静脉给药(非血液透析患者一般皆用皮下注射)。
图3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
2. 初始ESAs治疗的目标是Hb每月增加10~20g/L,应避免1个月内Hb增幅超过20g/L。
3. ESAs初始治疗期间应每月至少监测Hb水平1次。
4. 应根据患者的Hb水平、Hb变化速度、目前ESAs的使用剂量、ESAs 治疗反应及临床情况等多种因素调整ESAs剂量。
推荐ESAs治疗1个月后再调整剂量。
如果Hb升高未达目标值,可将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增加,每次增加20 U/kg,每周3次;或10 000 U,每2周3次。
如果Hb升高且接近130g/L时,或在任意4周内Hb水平升高超过20g/L,应将剂量降低约25%。
当Hb水平达到目标值范围时,应减少ESAs剂量,但不应完全停止给药。
停止给予ESAs,尤其是长时间停药,可能导致Hb持续降低,使Hb降低到目标范围以下。
约10%~20%CKD贫血患者对ESAs 呈低反应。
若治疗期间出现ESAs低反应性,其诊断和处理参见ESAs低反应性的原因及处理。
输血治疗
红细胞成分输血的指征应遵循输血法并参考患者具体情况来定,包括:已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及体征的严重贫血者,如急性失血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手术失血需要补充血容量者;伴慢性失血的ESAs 不敏感患者。
慢性贫血治疗时,需要权衡红细胞成分输血治疗和ESAs 治疗的利弊,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进行红细胞成分输血治疗:(1)ESAs 治疗无效(如血红蛋白病、骨髓衰竭、ESAs 耐药);(2)ESAs 治疗的风险超过其治疗获益(如既往或现在患有恶性肿瘤,既往有卒中史);(3)不能仅根据Hb的变化来判断非急性贫血CKD 患者是否需要输血治疗,而应根据贫血所导致的症状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