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指南

合集下载

晚期鼻咽癌诊疗指南

晚期鼻咽癌诊疗指南
晚期鼻咽癌诊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3-11-21
目 录
• 晚期鼻咽癌概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策略与方案 • 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管理
01
晚期鼻咽癌概述
定义与分期
定义
晚期鼻咽癌通常指肿瘤已经超出鼻腔和咽部范围,侵犯到邻近组织如颅底、颈 动脉等,或已发生远处转移。
分期
通常使用TNM分期系统,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大小、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M 代表远处转移情况。晚期鼻咽癌一般为III期或IV期。
心理支持与姑息治疗
心理疏导
晚期鼻咽癌患者往往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焦虑、抑郁情绪明显。 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建立积极心态。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制定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包括药物镇痛、放 疗、神经阻滞等多种方法。
姑息治疗
针对无法治愈的患者,姑息治疗旨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如 姑息性放疗、化疗等。
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容易受到损伤,表现为口腔黏膜红 肿、疼痛。处理措施包括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抗炎、抗菌 漱口液,避免刺激性食物。
颈部纤维化
放疗可能导致颈部组织纤维化,表现为颈部紧绷、活动受 限。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等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手术 干预。
颅神经损伤
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可能损伤颅神经,导致头痛、视力障碍 等。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进行康复训练,部分患者可逐渐 恢复。
02
诊断与评估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鼻 咽部肿瘤的大小、范围和浸润程
度,以及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MRI扫描
磁共振成像可提供更详细的鼻咽 部解剖结构和肿瘤浸润情况,对 于晚期鼻咽癌的准确分期和治疗
计划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鼻咽癌NCCN指南

鼻咽癌NCCN指南
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分子进 行抑制,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和病情选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 括皮疹、高血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
04
随访和监测
定期检查和复查
01 定期进行鼻咽镜和MRI检查
鼻咽癌nccn指南
目录
• 鼻咽癌概述 • NCCN指南推荐方案 • 治疗方案 • 随访和监测 • 预防和健康生活
01
鼻咽癌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 见的头颈部肿瘤之一。
症状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鼻塞、涕中带血、耳 鸣、头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 肿大、视力障碍等症状。
01
02
03
均衡饮食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 A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 类和豆类等。
控制盐的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 低高血压和鼻咽癌的风险。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 鱼、瘦肉、豆类等。
鼻咽癌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鼻咽癌的认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鼻咽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知识,提高公众的认 知度和重视度。
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鼻咽 镜和MRI检查,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02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从而及 早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03 定期进行X光和CT检查
对于某些患者,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X光和CT检 查,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自我管理和监测
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

鼻咽癌的疗效评估和临床指南

鼻咽癌的疗效评估和临床指南

鼻咽癌的疗效评估和临床指南目前,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治疗的疗效评估和临床指南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鼻咽癌治疗的疗效评估方法以及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的临床指南。

一、疗效评估方法1. 影像学评估鼻咽癌的影像学评估是一种直观、非侵入性的方法。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和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2. 病理学评估鼻咽癌的病理学评估是通过组织或细胞学的检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浸润程度。

组织学类型有鳞状细胞癌、淋巴上皮细胞癌等,分级主要根据细胞异常程度和分化程度进行,浸润程度则是评估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情况。

3. 生物学标志物评估鼻咽癌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通过生物学标志物的变化来评估。

例如,血清中的癌抗原指标如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可用于监测治疗的疗效以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4. 临床症状评估鼻咽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也是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喉头不适、吞咽困难、丧失嗅觉等症状的缓解与恶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疾病进展以及治疗效果的好坏。

二、临床指南根据鼻咽癌的疗效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指南是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

以下是鼻咽癌治疗的临床指南的一些建议: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鼻咽癌,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疗效评估结果,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包括内镜下切除手术、传统开颅手术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影像学评估、病理学评估及生物学标志物评估等结果,确定适当的剂量和放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可作为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疗效评估基础上,建议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

4.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靶区勾画和剂量规定更明确
02
新版指南对鼻咽癌靶区的勾画和剂量规定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提供了具体的勾画原则和剂量参考,使得放射治疗更加规范化和个性化。
疗效评价标准更完善
03
新版指南在疗效评价标准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引入了更多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评价指标,使得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免疫治疗的应用
新版指南首次将免疫治疗纳入鼻咽癌的治疗方案中,介绍了免疫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为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根治性放疗
总剂量DT70-74Gy/33-37次/6.5-7.5周,常规分割1.8-2.0Gy/次,每周5次。
同步放化疗
在放疗期间给予化疗药物增敏,常用方案为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药物的使用时机、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耐受性进行调整。
延时符
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与方法
03
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的损伤。
技术进展与优势
主要治疗手段
通过指南的制定和推广,规范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行为,提高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规范治疗行为
指南的制定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精准医疗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鼻咽癌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基因测序、生物标志物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延时符
指南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医生放射治疗技术水平,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规范放射治疗技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剂量分割模式及优化策略
剂量分割模式
根据肿瘤的特点和患者的耐受性,可采用不同的剂量分割模式,如常规分割、超 分割、加速超分割等。合理的剂量分割模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的不 良反应。
优化策略
针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优化,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 疗(IMRT)等先进技术,实现更精确的靶区勾画和剂量分布。同时,结合图像 引导放疗(IGRT)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指南首次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纳入放射治疗流程,强调了对患者 的全面关怀和支持。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鼻咽癌放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包括基因测序、生物标志物检测等 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放射治疗
人工智能技术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剂量优化和质量控制 等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和效 率。
目标人群
本指南的目标人群为鼻咽癌患者及其家属、放射治疗医师、护士等医疗团队成员。
指导意义
通过本指南的解读和实施,有助于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规范化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
02
鼻咽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鼻咽癌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地区分布
鼻咽癌主要分布在南方地 区,如广东、广西、福建 等省份,与地理位置、气 候环境等因素有关。
挑战与应对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挑战包括治疗抵抗、复发和转移等。未 来需要深入研究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放射敏感性,探索 新的治疗策略和技术,以应对这些挑战。
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水平建议
01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班、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放疗医师的

《2023版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鼻咽癌病理类型与分期
病理类型
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等,其中以鳞状细胞 癌最为常见。
分期标准
鼻咽癌的分期主要依据TNM分期系统,包括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淋巴结转 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情况等因素。根据分期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 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02 诊断方法与评估
重离子治疗
重离子射线具有更高的线性能量传递和更强的生物效应,对于某些对光子放射治疗不敏感 的鼻咽癌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疗效。然而,重离子治疗设备昂贵、技术复杂,目前尚未广泛 应用。
放射治疗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
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口腔炎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涤 剂;出现皮肤破损时,可使用抗生素软膏 预防感染。
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及挑战
靶向治疗药物
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这 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 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研究进展
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在鼻咽癌的 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 药物已经获得批准上市。
挑战与问题
尽管靶向治疗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耐药 性的产生、药物价格昂贵等。
加强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加强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提高患者的社会 支持度。
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
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如定期随访、健康咨询等,以便及时 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THANKS
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 ;出现口腔溃疡时,可使用口腔黏膜保护 剂和促进愈合的药物。
放射性中耳炎
张口困难
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挖耳;出现听 力下降或耳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并 治疗。

鼻咽癌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鼻咽癌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鼻咽癌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鼻咽癌患者健康教育指导》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年以上男性。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

因此,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健康教育和指导至关重要。

首先,饮食方面,鼻咽癌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和过烫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食物清淡,少食高盐高油高糖的食物。

此外,饮食中还应注重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其次,生活习惯方面,鼻咽癌患者需要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入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此外,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时间处于压力和焦虑状态。

另外,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鼻咽癌患者应定期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和康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和转移。

最后,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鼻咽癌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应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针对鼻咽癌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应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医疗机构、患者及其家人共同合作。

只有通过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鼻咽癌患者才能尽早康复。

鼻咽癌NCCN指南

鼻咽癌NCCN指南
血常规并及时处理。
肝肾功能损伤
化疗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 害,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化疗与放疗的联合应用
同期放化疗
在放疗的同时给予化疗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复发风险。
先期化疗
在放疗前给予一定周期的化疗,有助于缩小肿瘤 体积,降低放疗剂量和毒性。
辅助化疗
放疗后给予一定周期的化疗,有助于清除残留癌 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因和风险因素
01
病因
鼻咽癌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EB 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02
风险因素
长期吸烟、酗酒、环境空气污染等会增加鼻咽癌 的发病风险。
诊断和分期
诊断
鼻咽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 病理组织学检查。
分期
鼻咽癌根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 况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治疗方案
挽救性放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对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挽救性放 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旨在控制 局部病灶和减轻症状。
与中晚期鼻咽癌类似,复发或转移性 鼻咽癌也可以考虑使用靶向治疗和免 疫治疗等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
化学治疗
对于转移性鼻咽癌,化学治疗是主要 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全身给药来控 制肿瘤进展和延长生存期。
其他治疗方法在鼻咽癌中的
05
应用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症细 胞的治疗方法。在鼻咽癌中,免疫治疗通常包括 使用免疫调节剂、免疫细胞疗法和肿瘤疫苗等手 段。
免疫治疗在鼻咽癌中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但 初步结果显示,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系 统对癌症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的生存率。

2021版:CSCOASCO国际指南:II期-IVA期鼻咽癌放化疗方案推荐主要内容(全文)

2021版:CSCOASCO国际指南:II期-IVA期鼻咽癌放化疗方案推荐主要内容(全文)

2021版:CSCO/ASCO国际指南:II期-IVA期鼻咽癌放化疗方案推荐主要内容(全文)鼻咽癌是一种独特的头颈部肿瘤,全球患者分布极不均匀。

尽管在很多地区十分罕见,但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鼻咽癌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8年,全球新增1 2900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东亚与东南亚患者占比超过70%。

非角化型病理亚型在鼻咽癌流行地区占比超过95%,与EB病毒(EBV )高度相关。

与非角化亚型相比,角化亚型对放疗(RT )敏感性相对较低。

但对于大多数病例,特别是II期-IVA期患者,治疗几乎完全依赖放疗(或放化疗)。

因此,精确的放疗评估、计划、实施,以及放化疗之间的协调,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为解决放化疗用于II期-IVA期治疗中的突出且重要的临床问题,中美临床肿瘤学会(CSCO、ASCO )基于已经发表的文献和专家小组共识,共同提出了相应治疗方案。

该指南由我国学者牵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共同完成,近日发表于顶级医学杂志《JCO》(IF :32.956 )。

这是医学领域首次由中国学者及学术组织领导制定的国际循证指南,实现了我国肿瘤学发展的历史性突破!解决的问题该指南主要解决了如下五个问题:对于II-IVA期鼻咽癌患者,推荐的放疗技术和分割方案是什么?对于II-IVA期鼻咽癌患者,推荐加入放疗的化疗方案顺序是什么?对于正在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推荐的化疗方案?对于接受新辅助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推荐的化疗方案?对于接受辅助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推荐的化疗方案?目标人群II-IVA期鼻咽癌患者。

推荐要点放疗适用于II-IVA期鼻咽癌。

推荐1.1 :对于所有鼻咽癌患者,应每日在影像指引下进行调强放疗(IMRT )。

如所在机构没有IMRT ,应将患者转移到可能情况下可以实施IMRT的机构(类型:基于证据,利大于弊;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1.2 :对于所有鼻咽癌患者,序贯加强或同步综合加强放疗均可进行(类型:基于证据,利大于弊;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中)。

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

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

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简介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若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文档将为您介绍鼻咽癌的筛查方法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指南,帮助您了解该病的预防和管理。

鼻咽癌的筛查方法早期发现鼻咽癌是关键,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危人群筛查鼻咽癌的发病率与一些危险因素相关,包括吸烟、饮酒、家族遗传、食物污染等。

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筛查,如吸烟者、饮酒者、慢性咽喉炎患者等。

2. 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鼻咽癌的重要环节。

体检中包括头颈部检查,医生可以检查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触诊颈部肌肉和颌下腺等。

3. 神经内窥镜检查神经内窥镜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筛查方法,通过放大鼻咽部的显微镜观察局部病变。

这种方法可以早期发现鼻咽癌的病变。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鼻咽部结构信息,有助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和侵犯程度。

早期诊断和治疗指南1. 早期症状的识别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包括流鼻涕、鼻塞、鼻腔异感、喉咙疼痛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 综合诊断综合诊断是确定鼻咽癌的必要步骤。

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理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

3. 早期治疗方法早期鼻咽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a.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早期鼻咽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手术包括鼻咽癌切除术、病灶切除术和颈淋巴结清扫术等。

b. 放疗放疗是鼻咽癌的常用治疗方式,特别适用于高危患者或术后辅助治疗。

c. 化疗化疗可以用于鼻咽癌的辅助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4. 随访和康复治疗完成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确保鼻咽癌没有复发。

此外,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辅导等。

结论鼻咽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关键。

通过定期体检、高危人群筛查和综合诊断,可以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早期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式,随访和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以保障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经典:鼻咽癌NCCN指南

经典:鼻咽癌NCCN指南
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 和I转化生长因子(TGF)5类。
3、过继免疫治疗 通过注射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抗 肿瘤效果的一种生物治疗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免 疫活性细胞有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淋巴因子激 活的杀伤细胞(LAK)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在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鼻咽癌中 EGFR拮抗剂西妥昔单抗取得了良好疗效。
免疫治疗
1、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应用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可能非特异地增强机体免疫, 提高抗肿瘤能力。目前的研究提示香菇多糖等能增 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NK细胞对癌 细胞的杀伤作用。 2、细胞因子治疗 与肿瘤生物治疗有关的细胞因子主要有白细胞介素(IL)、
谢谢聆听!
鼻咽癌治疗原则
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 IMRT /3D-CRT/腔内治疗
化疗:
• 诱导化疗 • 同步化疗 • 辅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
• 放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的手术切除 • 放疗后颈部淋巴结残存或复发后的营救治疗
靶向治疗-EGFR拮抗剂
鼻咽癌细胞中EGFR表达率高达80%一90%以上,已有较 多的基础研究证明EGFR拮抗剂单独使用、与放射联合使 用或与放射+化学药物综合使用均可明显地抑制鼻咽癌细 胞株的生长、增殖以及增加放射和化学药物对鼻咽癌细胞 株的杀灭作用。

鼻咽癌治疗指南

鼻咽癌治疗指南

鼻咽癌治疗指南疾病简介鼻咽癌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

男性居多,约为女性的两倍。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大多在30-50岁之间。

国内鼻咽癌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以广东省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市和广西省东部的梧州为高发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

因鼻咽部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复杂,故容易误诊和漏诊。

同时鼻咽癌具有原发癌灶很小或不明显时,却已发生颈部淋巴结和颅神经转移的特点。

鼻咽癌采用放疗为主,手术及化疗为辅的方式进行治疗。

病因: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

多年来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遗传因素:(1)家族聚集现象: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

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

(2)种族易感性: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或侨居国外),其后裔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3)地域集中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

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

(4)易感基因: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在鼻咽癌肿瘤细胞中发现多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区(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肿瘤抑癌基因的变异。

病毒感染: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一株可以传代的淋巴母细胞株。

电镜下可见疱疹型病毒颗粒。

由于它具有与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性,故命名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

从鼻咽癌组织中可分离出带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少数在电镜下可见病毒颗粒。

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EB病毒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和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估计预后和随访监控的指标。

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被认为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鼻咽癌NCCN指南

鼻咽癌NCCN指南

/moban
Company Logo
肿瘤T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 鼻咽癌TNM分期系统(2010年第七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在鼻咽,或肿瘤侵犯口咽和/或鼻腔但不伴有咽旁间 隙侵犯* T2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 T3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鼻窦 T4 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眼眶或颞下窝/咀嚼肌间隙
*注释:咽旁间隙侵犯是指肿瘤向后外侧方向浸润。
/moban
Company Logo
肿瘤N、M分期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单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 cm,淋巴结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和/或单侧或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 cm * N2 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 cm,淋巴结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N3 淋巴结*最大径>6 cm和/或锁骨上窝转移 N3a 淋巴结最大径>6 cm N3b 锁骨上窝转移**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任何T,任何N,M1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原发灶和颈部根治性放疗或放化 疗 同步化放疗
/moban
Company Logo
化 疗
放化疗序贯辅助化疗
顺铂+放疗序贯顺铂/5-Fu(1类)或卡铂/5-Fu
诱导/后续化疗
多西他赛/顺铂/5-Fu 顺铂/5-Fu 顺铂/表柔比星/紫杉醇 诱导化疗后,在同步化放疗中应用的药物通常包括每 周1次的顺铂或卡铂
鼻咽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
检查及诊断
病史和体检(包括完整的头颈部检查),如有临 床指征进行间接鼻咽镜检查。 鼻咽纤维镜检查和活检。 鼻咽部及颅底至锁骨的钆剂增强MRI和增强CT。 上纵膈/胸部影像。 治疗前进行牙齿、营养、语言、吞咽、听力功能 的评价。 WHO分期为III-IV/N2-3非角化性癌患者行评 估远处转移(胸、肝、肾)的影像学检查(包括 PET/CT和/或CT扫描)

鼻咽癌诊疗指南word版

鼻咽癌诊疗指南word版

鼻咽癌诊疗指南word版英文回答: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is a type of cancer that originates in the nasopharynx, which is the upper part of the throat behind the nose. It is a relatively rare form of cancer, but it is more common in certain regions, such as Southeast Asia, including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NPC areessential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effectively manage this disease. These guidelines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on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screening, diagnosis, staging, and treatment options.Screening for NPC usually involves a physical examination, which may include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 as well as imaging tests, such as MRI or CT scans. Biopsy is often necessary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Treatment options for NPC depend on the stage of the disease and may include surgery,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 early-stage NPC, surgery may be the primary treatment option, while advanced-stage NPC often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As a patient, it is important to be aware of the treatment options available and to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side effects and risks associated with each treatment. It is also crucial to have a clear communication with your healthcare team an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For example, when I was diagnosed with NPC, my doctor explained to me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options and their potential outcomes. He also discussed the possible side effects, such as fatigue, hair loss, and difficulty swallowing, which helped me make an informed decision.In addition to medical treatment, supportive care isalso important in managing the symptom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NPC. This may include nutritional support, pain management, and psychological support.中文回答: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的癌症,鼻咽部位于鼻子后面的喉咙上部。

鼻咽癌NCCN指南

鼻咽癌NCCN指南

03 鼻咽癌评估与诊断流程
初步评估方法
01
02
03
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症状出现时间、程度、 频率等。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头颈部,特别注 意鼻咽部、颈部淋巴结等。
血液学检查
包括血常规、生化、EB病 毒相关抗体等。
影像学检查技术
1 2
CT扫描
评估鼻咽部肿瘤大小、范围及与邻近结构关系。
MRI检查
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有助于确定肿瘤浸润 范围。
病理类型
不同的病理类型对治疗的敏感 性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治疗方案。
分子标志物
检测与鼻咽癌相关的分子标志 物,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05 放射治疗技术进展及应用
放射治疗原理及设备介绍
放射治疗原理
利用高能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使其失去增殖能力,达到治疗目的。
设备介绍
主要包括直线加速器、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等,可产生高能X射线或伽马 射线。
联合用药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作用机制,选择 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 效和降低毒副反应。
剂量调整原则
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肝肾功能、血常 规指标等,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用药 安全和有效。
化疗周期安排和注意事项
化疗周期安排
通常每3周为一个周期,连续进行多个周 期的治疗,具体周期数根据患者病情和 耐受能力而定。
鼻咽癌NCCN指南
contents
目录
• 鼻咽癌概述 • NCCN指南背景与目标 • 鼻咽癌评估与诊断流程 • 治疗方案选择原则及推荐 • 放射治疗技术进展及应用 • 化疗方案优化及实践指南 • 随访监测与康复管理
01 鼻咽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耳鼻喉科鼻咽癌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耳鼻喉科鼻咽癌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鼻咽癌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腔后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中医“失荣”范畴。

好发于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揍涕带血、鼻塞、头痛、耳鸣、颈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本病系因忧思郁怒,肝失条达,气滞上逆,瘀阻顽颗,或饮食不节,嗜食厚腻,脾失运化,痰湿内生,邪毒壅滞,结于清窍,而成本病。

病久则耗伤气血,脏腑衰竭,出现恶证。

【诊断】1.患侧攥涕带血,或吸鼻后痰中带血,头痛、鼻塞不利,耳中鸣响,听力下降,颈淋巴结肿大。

2 .局部检查,鼻咽部黏膜粗糙不平,可见结节样隆起或肉芽样肿物,或溃疡糜烂。

3 .钳取鼻咽部组织,或摘取同侧颈部肿大淋巴结作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4 .血清EB病毒抗体检查为阳性。

5 .鼻咽部摄片有助于诊断了解病变范围。

6 .CT扫描摄片,有助了解颅骨底部破坏情况。

【治疗】一、辨证论治1.气滞血瘀鼻塞、头痛、涕血紫暗、耳鸣,咽部有异物受阻感,伴胁肋胀痛,暧气泛恶,舌质暗滞,或有瘀点、斑瘀,苔薄,脉弦。

治法:理气化瘀,通窍散结。

方药举例: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红花、丹参、川苜、郁金、香附、八月札、半枝莲各IOg,牡蛎15g。

2 .痰毒壅结鼻塞涕多,黏稠,头痛头重,胸闷脱痞,饮食不香,颈部淋巴结肿大,硬而不痛,舌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健脾化痰,解毒消肿。

方药举例:二陈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豆根、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各10g,牡蛎15go3 .气血不足经常擦涕带血,或痰中带血,耳鸣耳聋,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精神萎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扶正解毒。

方药举例:八珍汤加减。

党参、黄黄、当归、熟地黄、丹参、茯苓、白术、山豆根、山慈菇各IO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5g。

二、中成药小金丹每服2粒,每日2次。

适用于气滞血瘀、痰毒壅结。

西黄丸每服3g,每日2次。

适用同上。

云芝多糖每服2〜4粒,每日3次。

适用于气血不足。

灵芝胶囊每服2~4粒,每日3次。

适用于气血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的治疗
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常规外照射 计划性外照射野+腔内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 3D-CRT/IMRT
放疗+化疗:
诱导化疗 辅助化疗 同步放化疗
手术治疗:
放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的手术切除 放疗后颈部淋巴结残存或复发后的营救治疗
单个残存:局部淋巴结切除术
多个残存:功能性颈清扫
UICC 第七版分期
0 期TisN0M0 I 期T1N0M0 Ⅱ A期 T2aN0M0 Ⅱ B期 T1N1M0 T2aN1M0 T2bN0-1M0 Ⅲ 期 TlN2M0 T2a-2bN2M0 T3N0-2M0 Ⅳ A期 T4N0-2M0 Ⅳ B期 任何T N3 M0 Ⅳ C期 任何T,任何N,M1
T2: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 T3: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鼻窦 T4: 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 眼眶或
颞下窝/咀嚼肌间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ICC 第七版分期
NX 局部淋巴结不能评价 N0 无局部颈淋巴结转移 N1 单侧颈淋巴结转移,直径< 6cm
淋巴结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和单侧或双侧 咽后淋巴结转移 N2 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直径< 6cm 淋巴结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N3 颈淋巴结转移直径>6cm或锁骨上窝转移 N3 a直径>6cm N3 b锁骨上窝转移
九. 分期
2008年福州分期 UICC 第七版分期
2008分期要点
2008分期要点
2008分期
《实用临床放射肿瘤学》P250,曾智帆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
蓝色虚线为咽颅底筋膜
2008分期
2008分期
UICC 第七版分期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或肿瘤侵犯口咽和/或鼻腔 但不伴有咽旁间隙侵犯
颅神经受侵的症状和体征
颅神经
受侵的症状和体征
发生频数%

嗅觉下降或消失
0

单侧失明
2.8
Ⅲ 眼球除能向外及外下侧运动外,处于固定状态伴眼睑下垂 7.0

眼球向外下运动障碍
6.0

感觉过敏 → 麻木

复视、外展运动障碍

额纹消失,闭眼不全,鼻唇沟浅

神经性耳聋、眩晕

舌后1/3麻木,软腭弓下陷,吞咽障碍
(四)远地转移的临床表现
鼻咽癌血行转移多见,在死亡患者中有一半 或半数以上伴远处转移,以骨转移多见,尤其是 扁骨转移。其次是肺转移、肝转移,脑转移不到 1%,偶见骨髓转移。
颈淋巴转移
舌下神经麻痹 外展神经麻痹
六.诊断
1、病史、症状和体征 2、鼻咽镜检查 3、血清学检查(EB病毒) 4、影象学检查( CT, MRI) 5、鼻咽活检——确诊的方法
检查:肿物好发 于鼻咽顶、鼻咽 后壁或咽隐窝, 呈菜花状、结节 状或溃疡状。
七.鉴别诊断
1、腺样增殖体 2、鼻咽结核 3、纤维血管瘤 4、肉芽性病变 5、脊索癌 6、颅咽管癌 7、垂体腺瘤 8、淋巴结炎 9、恶性淋巴瘤
八.治疗前检查
鼻咽MRI或CT 血清VCA-IgA III、IV期患者骨扫描 B超肝脾、腹部肿块 胸部X线摄片或CT 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PET检查 牙齿、营养、说话、 吞咽 、听力等检查 多学科会诊
ADV-1
ADV-2
ADV-3
2013年指南更新
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共识
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共识
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共识
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共识
十一.复发鼻咽癌治疗原则
1年内鼻咽复发者,选用辅助化疗、近距离放疗或调 强放射治疗 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者,建议手术治疗,不能手术者 可采用化疗或放射治疗、热疗等 放射治疗后1年以上鼻咽和/或颈淋巴结复发者,可做 第二程根治性放射治疗,其方法包括单纯外照射或外照 射+近距离照射,化疗等。 复发鼻咽癌再程放射治疗时,只照射复发部位 已出现脑、脊髓放射性损伤的病例,不主张再程常规 外照射放疗,应采用化疗
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
(3)试验采用UICC 88分期系统,部分所谓III期患 者在UICC97分期标准中应为II期,这部分患者单 纯放疗的疗效就很好;
(4)试验中对照组的生存率很低,不但低于鼻咽癌 高发区单纯放疗的效果也低于北美其它中心的结 果。
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
▪ 香港玛丽医院随后采用与0099相同的方案作了一 项历史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虽能增加局控, 但对远处转移和生存率无影响。
▪ 方案:放疗过程中中DDP 100mg/m2d1,d22,d43,放 疗后DDP+5-Fu q4w×3
▪ 该试验影响重大,很多肿瘤中心尤其是在北美国 家,已将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作为局部区域晚 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CCRT多个证据试验分析
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
0099试验结果尚不能直接用于鼻咽癌高发区,主要 有以下几点考虑:
二.病因
EB病毒感染 环境与饮食
镍含量高 咸鱼 化学致癌因素 遗传因素(10%的家族史)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EB病毒与鼻咽癌
OS
PFS
OS
PFS
Lin JC et al,N Engl J Med, 2004,350(24):2461-70
三.解剖
前界为后鼻孔 上界为蝶骨体 后界为斜坡第一、二颈椎 下界为软腭 侧壁及后壁由咽筋膜组成,咽筋膜两侧
▪ 可见,对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行同期放化疗加辅 助化疗的理念尚待进一步验证,尤其是在鼻咽癌 高发区,目前更是迫切需要进行大宗病例的前瞻 性临床研究。
肿瘤向上可通过颅底的孔隙扩展,从而导致颅神 经受侵和中颅窝的破坏。
颈 部 淋 巴 结 分 区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规律
由上而下循序渐进
最易受累:咽后及Ⅱ区 容易受累:Ⅲ、Ⅴ、Ⅳ区 极少受累: Ⅰb 区 从未受累:Ⅰa 及 Ⅵ区
跳跃式转移少:4.6%~6.5%
0.0%
3.0%
97.9% 97.9%
27.4 16.8 2.1 0.3
14.9

喉及喉咽感觉消失,呛咳、声嘶,声带单瘫,
9.3
外耳道及耳屏感觉异常

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萎缩,耸肩无力

舌肌萎缩,伸舌时偏向患侧
1.7 15.5
(三)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表现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多见,以颈部肿块 为首发症状者占40%,初诊时上颈部有肿块 者达60%~80%。上颈淋巴结肿大时可能伴有 后组脑神经(第Ⅸ至Ⅻ对脑神经 )及交感神 经麻痹的症状,严重者有一侧头颈疼、突发 性晕厥,甚至死亡(颈动脉窦压迫过敏综合 征)。晚期可有腋下、纵隔、腹膜后淋巴结 转移。后者表现为持续性高热、白细胞可升 高或正常,伴腰痛,抗炎治疗无效。
(二)脑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在确诊时有33.9%的患者有脑神经损害的表现。临 床上常多对脑神经相继或同时受累及,其中三叉神经、 展神经、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受累较多见。因鼻咽癌 扩展的范围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有:
1.岩蝶综合征(Ⅵ+Ⅲ、Ⅴ1、2、Ⅳ、Ⅱ) 2.垂体蝶骨综合征(Ⅱ+Ⅲ、Ⅳ、Ⅵ、Ⅴ1) 3.眶上裂综合征(Ⅲ、Ⅳ、Ⅵ、 Ⅴ1) 4.眶尖综合征(Ⅲ、Ⅳ、Ⅵ、 Ⅴ1+Ⅱ) 5.颈静脉孔综合征(Ⅸ、Ⅹ、Ⅺ) 6.舌下神经孔综合征(Ⅻ)
鼻咽癌治疗现状
Ⅰ期 5年生存率:98% Ⅱ期 5年生存率:85-90% Ⅲ-Ⅳ期 5年生存率:37-55%
十.治疗原则
因为鼻咽紧临颅底,手术切除鼻咽癌困难, 因此放疗为最主要治疗方法。
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并不优于单 纯放疗。
辅助性化疗用于中晚期鼻咽癌,放、化结 合提高了肿瘤控制率和无病生存率。
沿岩骨尖下表面向外扩展达颈动脉内侧。 鼻咽顶壁向下倾斜并与后壁相连。
四.自然病程
鼻咽癌常发生在鼻咽侧壁,并好发于咽隐窝和鼻咽 顶壁。
肿瘤可侵及黏膜或主要在黏膜下生长,侵犯包括鼻 腔在内的临近组织。约5% 的病人有上颌窦后壁及 内侧或筛窦的受侵。
在较晚期病人中,肿瘤可侵及口咽,尤其是口咽 的侧壁和后壁。
十二.手术治疗
由于鼻咽部位的特殊结构,使鼻咽癌不适合行单纯手术治 疗,主要是配合放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在下列情况下 可考虑用手术治疗:
1、局限于鼻咽腔内的腺癌、粘液表皮样癌或恶性混和瘤 (最好是局限于顶壁或顶后壁),可考虑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 根据病情可给术前或术后放疗或术前加术后放疗。
2、根治性放疗后鼻咽病变已消退,而颈淋巴结仍有残存 者。在观察1~2个月后仍未消退者,可行手术治疗。
(1)0099试验中急性毒性反应较大,55% 和 21% 的患者出现了3级、4级急性反应;试验也未有后 期毒性的报告,因而尚不能评价其治疗增益比;
(2)试验在鼻咽癌非高发区,其中WHO病理I型者占 20%以上,而在高发区95%以上的病例均是II或III 型,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细胞其生物学行为、对 化放疗的敏感性及预后均不同;
鼻咽癌规范化治疗
林建光
一·流行病学
地域性:西南太平洋地区发病率高,欧美大 陆及大洋洲发病率低;中国发病呈南高北低 趋势,广东省居全国之首,男性31/10万,女 性15.45/10万,北方低于3~5/10万。
家族性:中山 医大资料显示有癌家族史和鼻 咽癌家族史明显高于对照组。
人群分布:男女 之比为2.5~4:1,年龄分布3~86 岁,其中30~60岁多见。
0.0%
46.0% 13.7%
9.5%
Sun Y.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6
14
Wang XS.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8
四.自然病程
约90%的病人有淋巴结转移,其中 60%~85%为初诊表现,约50%的病人有 双颈淋巴结转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