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古诗(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天净沙·鲁卿庵中》

元·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

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

有谁曾到?

探梅人过溪桥。

注释

1、鲁卿:一位隐居山寺的隐者。

2、萧萧:风吹树林木摇动的声音。此处形容冷清幽静。

3、迢迢:高、远貌。

4、探梅人:指作者自己。

5、梅,比喻高士。

译文

满院青苔一株株古树萧萧,苍云片片一江秋水迢迢。满山红叶掩映得山斋小小,有谁曾经找到?高尚的人走过的桥。

赏析

《天净沙·鲁卿庵中》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小令。此小令是对友人鲁卿隐居山中的礼赞,亦是自己一片向往之情的真实流露。笔墨简淡,风神高远。

这首小令,宛如一幅淡远幽雅的山水画,是对友人鲁卿隐居山中的礼赞,亦是自己一片向往之情的真实流露。这首小令笔墨简淡,风神高远。上半幅写景即写人,写出了隐者的品格风致。下半幅写自己来探望隐者,写出立刻深挚的友情。明朝朱权《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势》云:“张小山之词,如瑶天笙鹤”,“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吃烟火食气”。凡此皆可于此首小令证之。究极而论,此首小令造境之高远,乃出自小山对于隐逸之真诚向往。全曲通过对秋云、秋水、秋木的描写,构建出高远、清幽的境界,营造出静谧的禅境。通过对斋庵及其环境的描写,表现鲁卿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自己的向往之情。

2.《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宋·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

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注释

1、李世南:字唐臣,安肃(今河北徐水)人,工画山水。

2、落涨痕:涨水后水落留下的痕迹。

3、欹倒:倾倒。

4、扁舟:一本作“浩歌”。

5、棹:形状如桨的划船用具。

译文

曲折的水岸边露出旧日水涨淹没时留下的河床痕迹,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

露出如霜般白的树根。一叶扁舟飞快地划着桨,它将要飘去哪里呢?应该是回到

江南的黄叶村。

赏析

这首诗的着眼处在于水面及其近岸的林木,从而呈现出一片清疏旷远之景。

诗中写的画景是一幅“水乡秋色”,或可称作“水乡秋意”。首二句给读者展示

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把“野水”和三四两句联系来看,画中的水面是很远

阔的。首二句所写是近处的岸边景象。“参差”是不整齐之意,这里是形容水和

岸相接处的形象。由于深秋水落,岸边突出许多干地,同时水也停留在一些曲折处,于是水岸边呈现出参差之状,夏季烟水弥漫时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下面继

以“落涨痕”,表明秋水下落后旧日水涨淹没的岸边河床又都呈露出来了。这句

展现出的是一派湾荒水涸的景象。次句写岸边景物。“疏林”点明秋景,与末句“黄叶村”前后相应,构成秋象。首句所写的水岸也可认为是冬天的景象,而

“疏林”既别于木叶尽脱,更不同于枝叶浓密,只能是袅袅秋风中的树林。“疏林”下接以“欹倒”,使形象丰富多姿,更富画意。“出霜根”生于“落涨痕”,涨痕退落后霜根露出,一“落”一“出”,上下相应。“落涨痕”与“出霜根”,在“疏林”的映照下,具有浓厚的深秋意味。

3.《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

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

秋河隔在数峰西。

注释

1、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2、浮云: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共:同,与。

3、山霭(ǎi):山中的云气。望:一作“翠”。迷:分辨不清。

4、晓月:拂晓的残月。暂:短暂,突然。高:一作“千”。

5、秋河:秋夜的银河。

译文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赏析

《宿石邑山中》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石邑山的迷人景色。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全诗意境幽美,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4.《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释

1、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年)灭越后在

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

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酒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

皆陈其足下,为观景胜地。

2、凉风: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3、吴越:泛指今江、浙一带。杨齐贤注:“越州会稽郡,勾践所都。苏州吴郡,阖闾所都。今浙东西之地皆吴越也。”

4、空城:荒凉的城市。《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

5、白露垂珠:此化用江淹《别赋》“秋露如珠”句意。白露,指秋天的露水。

6、沉吟:深思。《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

7、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此指能彼此对话,思想感情上互生共

鸣的人。稀:少。

8、解道:懂得说。澄江净如练:《文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

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

9、谢玄晖:即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其字玄晖,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

被诬陷,下狱死。

译文

金陵的夜晚寂静凉风四起,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映在水中摇动着空城,露珠晶莹低垂欲坠映秋月。

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归,自古能与我相接者少又稀。

只有他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让人长久地回忆起谢玄晖。

赏析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古,主要写的是作者夜登金陵城西楼的所见所感。头两句诗写金陵夜空寂静,凉风忽起,诗人独上高楼,远眺吴越;三、四两句写景,色调以清澈静凉为主;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此情境下,万千悲苦汇集胸间,因觉知音稀少而怅然徘徊,不肯回去;末两句诗说只有

南齐诗人谢朓的诗句能道出眼前之景。全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朓的

钦佩,以即景抒怀的手法,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表达了作者对谢朓的崇敬

和追慕之情。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

笔触所及,广阔悠远,足见其构思之精巧。此诗在词语、韵律、色彩、声调、韵

味等方面都协调一致,显示出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