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分析和导入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和导入设计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节教材分析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通过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4.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土壤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要素间联系的剖析,学会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2.通过分析景观图片,对土壤剖面的野外考察,学会用实践的方法解决地理问题。

3.探究与活动,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探究,树立辩证观,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分析,增强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地理环境整体性含义。

(三)教学难点

各种因素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关系

(四)教学建议

本节2课时,可运用多媒体演示法、图表分析法、野外考察、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教学。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通过对图3-3和图3-4的观察、分析与归纳,一是明确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二是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三是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性的含义。针对该部分的教学,教师应有效利用地图组织教学。

选用黄土高原环境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展示其相关的文字材料和照片,通过学生的讨论与分析,明确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形成原因,了解“植被破环与地下水下降、植被破环与地表径流不稳定、植被破环与空气质量、植被破环与水土流失加剧之间的联系”等等,进而理解黄土高原植被破环不仅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对黄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该部分教学要注意学生过程性分析和综合分析。第70页活动建议在阅读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依照主题与目标要求分析图示信息,得出相关结论,尝试描述和解释本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关系。第71活动建议让学生自行思考,回答活动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即可。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该部分教材的教学内容难度大,教学时,不要从土壤发生学的角度增加土壤发育的知识,不宜讲得过深过细,只要让学生建立土壤的形成与成土要素间的联系即可。

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教学建议是,利用土壤标本,比较说明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的关系;通过化学试验,图片颜色比较、野外考察等途径,比较说明土壤对母岩性质的继承性。

关于“气候与土壤”的教学建议是首先为学生提供不同气候背景下的土壤资料,然后让学生比较各类土壤的差异,理解不同的气候条件导致土壤成土过程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最后利用实例(如我国南方与北方,湿润与干旱地区土壤)加以比较应用。

关于“生物与土壤”的教学建议是可通过图片,文字材料,野外考察等方法,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土质有机质、分析土壤有机质的形成,比较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从而理解不同的生物(特别是植物)环境可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

关于“地形与土壤”的教学建议是首先为学生提供“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山麓到山顶呈现的不同土壤,然后分析理解山区随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不同的高度,成土各要素的特征也不同,故土壤类型也会不同。进而让学生分析比较山体的阳坡和阴坡因水热条件的差异,导致土壤也有明显的差异。

关于“人类活动与土壤”的教学建议是从农业生产的实例入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水稻土、果园土壤等的形成原因,从而理解人类活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人为土壤大多是人类有目的的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

图3-6教师可以把这幅图作为对该部分教材内容归纳、总结、综合分析的载体。引导学生读懂图中的图形、符号与注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图中等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也表达了自然地理各要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过程。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建议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认识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的辩证关系,理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一定要分析其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注重自然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可采用巴西热带雨林的破环黄土高原的环境恶化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楼兰古国的消亡中美洲玛雅文明的消失等案例组织教学。第77页活动建议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当地某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整理、分析调查的资料,得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然后把调查成果与全班同学共享。

阅读材料教学时可把该内容作为案例分析的素材结合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这一部分教学过程。但要适当充实材料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分析讨论。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宋•苏轼《成都大悲阁记》有:“吾头发不可胜数,而身之毛孔亦不可胜数,牵一发而头为之动,拨一毛而身为之变,然则发皆吾头,而毛孔皆吾身也。”比喻变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类所生活的复杂的地理环境。我们将地理环境的这个特征称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导入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