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试技术第一章 王书茂版
测试技术(第一章 绪论)
![测试技术(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4e599bddf61fb7360b4c65c2.png)
本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工程、工业自动化、交通等领域中 常见物理量(压力、应变、位移、加速度、温度等)的传感器测 量原理、测量电路原理和信号分析方法。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测量问题能力的专业基 础课,具有很强实践性。学习时应充分利用课程所开设实验和 仿真实验。 该课程开设有相关实验。 内容如下
绪 论
轴承振动信号测量
煤气包高度测量
桥梁固频测量
机翼模态分析
索道检测
1、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在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测试环节起着系统感官的作 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a)机械手、机器人中的传感器
转动/移动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听 觉传感器、接近距离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热觉传感器、 嗅觉传感器。
密歇根大学的机械手装配模型
工程测试技术
——郭世伟
第一章 绪 论
一、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
测试技术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各 种官作用 测试技术是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研究和生产过 程参数测量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测试可以揭示 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去利用它和改 造它,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表明,科学上很多新的 发现和突破都是以测试为基础的。同时,其它领 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又为测试提供了新的方 法和装备,促进了测试技术的发展。
二、测试系统的组成
一般说来,测试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装置和 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有时还有包括激励装置、通信传输、反馈控制等。 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检出并转换为电量,可提 高测量精度和测量的自动化程度,以及便于信息的 记录、存储、传输、分析和处理。 各种常见物理量测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 放大电路原理是本课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工程技术领域中需要测试的机械量有:压力、力 矩、应变、位移、速度、加速度、温度、流量、液位、 浓度、重量等。 用于生产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和测试技术有着密 切的关系,测试装置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感觉器官和 信息来源。 用于系统和过程的状态检测、生产监督、故障诊 断等: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及时了解 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和关键设备的状况,需要对反映 实验或生产对象特征的信号采集、分析处理。 (与医疗看病过程类比) 用于工程研究、动态设计中的动态特性试验、产 品开发;等等。
《工程测试技术》课件
![《工程测试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860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0.png)
医疗器械测试
医疗器械的测试涉及到 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需要严谨的测试技术和
方法。
CHAPTER
02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
测试系统的基本构成
传感器
负责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是测试系统的首要环节 。
信号调理器
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适 应后续的测量设备。
记录与分析仪器
用于记录和显示测量结果,常见的有示波器、频谱分 析仪等。
振动测试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振动 测试是设备故障诊断和结构安全评估的重要方法 。
位移与速度测试技术
01
位移与速度测试技术
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和速度,评估其运动状态和动态有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LVDT)和编码器等,速度 传感器有光电码盘和霍尔元件等,它们能够将位移或速度信号转换为电 信号,便于测量和记录。
流量测试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水处理、环境监测等领域,流量测试是工艺控制和 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振动测试技术
1 2 3
振动测试技术
通过测量设备或结构的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等参数,评估其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振动传感器
常用的振动传感器有电涡流传感器、压电传感器 和磁电传感器等,它们能够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 信号,便于测量和记录。
虚拟测试与仿真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虚拟测试与仿真技术将为工程测试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 环境模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虚拟测试与仿真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生成各种虚拟环境, 实现对真实环境的逼真模拟。这不仅可以减少测试成本、 降低风险,还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预测和优化,提高 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同时,虚拟测试与仿真技术还可以 应用于复杂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为工程测试提供更加 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工程测试技术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工程测试技术第一章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369392bd64783e08122b4a.png)
11/13/2020
烟雾传感器 亮度传感器 红外人体探测器
19
0 绪论
9)家庭与办公自动化
在家电产品和办公自动化产品设计中,人们大量的应用 了传感器和测试技术来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全自动洗衣机中的传感器:
衣物重量传感器,衣质传
感器,水温传感器,水质
传感器,透光率光传感器 (洗净度) 液位传感器,电 阻传感器(衣物烘干检测)。
11/13/2020
31
0 绪论
0.4 测试工作的内容、地位、作用和任务
1)内容: 测量原理
如压电效应、磁电效应、热电效应等。 测量方法
如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电测法或非电测法、模拟量测量或 数字量测量等。 测量系统 数据处理
11/13/2020
32
0 绪论
具体来说,测试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
(动态设计) 2)老产品的技术改造 例如:武器系统的减重设计
11/13/2020
8
0 绪论
在汽车、机床等设备,电机、发动机等零部件出厂时, 必须对其性能质量进行测量和出厂检验。
汽车扭距测量
图示为汽车出厂检验原理框图,测量参数 包括润滑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压力 及发动机转速等。通过对抽样汽车的测试, 工程师可以了解产品质量。
0 绪论
测试: 测量 试验
[Mendelyeev,Dmitry Ivanovich]
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
什么是工程测试技术?
0 绪论
工程测试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内容 是信息的提取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具体讲:就是利用现代测试手段对工程中的各种物理信 号,特别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物理信号进行检测、试验、分 析,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一门新兴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测试技术Chapter1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测试技术Chapter1](https://img.taocdn.com/s3/m/57a94083bceb19e8b8f6ba80.png)
(2) 掌握测试系统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条件, 并能正确地进行测试系统的分析和选择。掌握一、二阶系统 的动态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3) 了解常用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和记录仪器的工作 原理和性能,并能进行较合理地选用。
(4) 对动态测试工作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能 初步进行机械工程中某些参数的测试。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测试技术基础
第一章 绪论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测试技术基础
第一章 绪论
1.3 测试方法分类与电测法测试系统
1.3.1 测量的基本方法
1 直接测量
无需经过函数关系的计算,直接通过测量仪器 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为直接测量。 例: ⊙ 天平测物体质量 ⊙ 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 测量导体的电阻
测试工作的目的
获取研究对象中有用的信息,而信息又蕴涵于 信号之中。可见,测试工作始终都需要与信号打交 道,包括信号的获取、信号的调理和信号的分析等。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测试技术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测试的基本特征如下:
测量的特征:比较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测试技术基础
第一章 绪论
例二、汽车乘坐舒适性的台架试验
衡量乘坐舒适性的指标之一:坐椅处 的加速度 加速度计
液压振动台: 模拟道路的颠簸 状态
K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工程测试技术
![工程测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5ebb69168884868762d65d.png)
1qa (1)掌握测量信号分析的主要方法,明白波形图、频谱图的含义,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读取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
(3)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能针对工程问题选用合适的传感器。
(4)掌握温度、压力、位移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5)了解计算机测试系统的构成,知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内容:介绍测试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时数:2重点与难点:测试技术的概念思考题或练习题:1.现代测试技术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二)第二章信号分析基础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信号的分类,信号波形分析、频谱分析、相关分析原理与应用。
教学时数:4重点与难点:信号波形分析和频谱分析思考题或练习题:1.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的频谱函数2. 已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为X(f),求的傅里叶变换(三)第三章测试装置的静、动态响应特性主要讲授内容:介绍测试系统基本组成,测试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测试系统特性的评定方法。
教学时数:4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测试系统的静态和动态响应参数,难点是测试系统的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
思考题或练习题:1.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秒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秒、2秒和5秒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衰减将各是多少?2.一个温度计,其时间常数为秒。
若将其从的空气中突然插入到的热水中,问经过15秒后该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为多少?(四)第四章工程中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及应用主要讲授内容:介绍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时数:6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难点是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思考题或练习题:1.光电式传感器在工业应用中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它们可测量哪些物理量?2.何谓生物传感器?试简述一般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5e12123c850ad02de8041ac.png)
《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工程测试技术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esting Technology二、课程代码及性质课程代码: 820962课程性质:学科大类基础课,必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学分:2四、先修课程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电工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开设,也可以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1.掌握测量信号分析的主要方法,明白波形图、频谱图的含义,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读取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2.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能针对工程问题选用合适的传感器;3.掌握温度、压力、位移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材料成形过程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4.了解计算机测试系统的构成,知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进行加工过程测量的方法、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信号分析的理论基础及方法,包括时域分析、幅值域分析以及频域分析,特别是各种信号分析方法的本质内涵以及适用范围;2)常见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应用场合,特别是材料加工过程控制中常用的电阻、电容、电感等传感器;3)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组成原理、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1)本课程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极强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在相关基础较弱的情况下,深刻理解理论性极强信号分析理论,并能与实际测量有机结合,是本课程的主要难点。
2)传感器、测量系统等部分缺乏实物,如何让学生充分形象化理解,是本课程的另一难点。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含PPT演示,设备照片,影像资料等),讲授各类测试传感器、测试系统的特点,以提高教学效果及效率;(2)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PPT汇报、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doc
![《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53b55cdde2bd960591c6774c.png)
3.8.7旋转变压器
2
3.11其他类型传感
器:
3.11.1热电偶
3.11.3光纤传感器
3.11.4 IP传感器
3.12.1传感器的特性指标:
1.静态特性
2.动态特性
1.5
3.12.2传感器的选用
3.12.3传感器的新发 展
第4章 模拟信 号处理
4hours
模拟信号处理的系统构成
4
6.8.1虚拟仪器的概念;
6.8.2虚拟仪器的构成;
6.8.3虚拟仪器典型
单元模块;
6.8.4常用的虚拟仪 器开发系统介绍。
2
6.2轴心轨迹测量
2
6.7气体温度测量
成绩总分分配:
平时实验成绩:
期终考试成绩:
实验指导教师:
黄铁工程师
地址:东三楼
电话:87557415(O),62574427(M)
(1)正余弦信号的
FT:
⑵一般周期信号的
FTo
1
卷积定理及应用
帕什瓦尔理
2.4.5采样信号的FT和采样 定理
采样周期;采样频率:
奈奎斯特率;奈奎斯
特间隔
1
2.4.6离散傅里叶变换及 其快速算法:
1.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推导
3.快速傅里叶变换
FFT;
FFT分析、时间序列 分析、小波分析
(何)
第3章 传感器 原理及 应用
10hours
3.1.1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
3.1.2传感器的分类
0.5
3.2电阻式传感器:
3.2.1变阻器式传感器基 本原理及应用;
322应变式传感器。
325热电阻式传感器
工程测试技术 期末复习
![工程测试技术 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2e4d7e14afe04a1b071deb0.png)
例题1
问答题 5
有一批涡轮机叶片,需要检测是否有裂纹,请举出两种以 上方法,并阐明所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涡电流传感器,红外辐射温度测量,声发射传感器 (压电式)等。
工程测试技术——期末复习-22/24
KUST-MCVN
例题1
问答题 6
了解信息、信号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理解谐波信号的频率、周期的计算; 掌握周期信号的频谱特征,对一般周期信号的频谱特征能 够熟练地应用; 了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掌握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及脉冲函 数的性质,对常见非周期函数的频谱能够计算。
工程测试技术——期末复习-2/24
KUST-MCVN
复习要点
选用传感器的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原则是:选用的传感器其性能应当与被测信号的 性质相匹配。(P124-125) 灵敏度、响应特性、线性范围、可靠性、精确度、测量方 法
静态特性方面: a、应使被测量的变化范围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以内,并保证线性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b、传感器的分辨率(力)从数据上应小于测量要求的分辨率 (力) c、满足实际要求的条件下,精度不宜过高。
工程测试技术——期末复习-9/24 KUST-MCVN
例题
填空题1.2 答案
系统动态特性在时域可用传递函数来描述,在复数域可用 频率函数来描述,在频域可用脉冲响应函数来描述。 滤波器的频率分辨力主要由其带宽决定。(P141) 对于理想滤波器,滤波器因数λ=1,普通滤波器的λ= 1~5。 (P141) 带通滤波器可由低通滤波器(fc2)和高通滤波器(fc1) 串联而成(fc2> fc1)。(P140) 若采样频率过低,不满足采样定理,则被采样信号的频谱 会产生频率混叠现象。(P159) 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 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的指标为重复性指标。
第1章 绪论 检测技术与仪器 工程测试技术 教学课件
![第1章 绪论 检测技术与仪器 工程测试技术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1d4295960590c69ec3765c.png)
第1章 绪论
1.2 测试(测量)的基本任务
☆ 信号:信息的表达形式。
针对 工程研究对象,信号=状态参量的量值。
☆ 测试(试验+测量)的根本目的 : 获取被测 对象的信息掌握其规律
★ “测试”(测量)的任务 : 获取被测对象发 出的信号。
第1章 绪论
1.2 测试(测量)的基本任务
★ “测试”(测量)的任务 :
★ 测量 : 获取研究对象的状态(参数)量值.
★ 测量技术: 传感技术(信号获取)、 信号调理(变换、放大等)、 信号传输、 信号(结果)评估——误差理论、 信号分析处理→ →获得被测对象的信息
1.1 引言——《测试技术》的内涵
第1章 绪论
● 测试技术 = 测量技术 + 试验技术
★ “测量”与“试验”相互依存—— “试验”时必有测量; “试验”时测量的效果最好。
第1章 绪论
工程测试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教材: 孔德仁、朱蕴璞、狄长安 编著
《 工程测试技术》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2月第一版
第1章 绪论
课程的教学目标
① 熟悉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与术语); ② 掌握信号的基本特点和描述方法; ③ 掌握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和评价方法; ④ 熟悉正确选用测量系统和合理应用测量结果 的 原则; ⑤ 了解典型机械工程量的测试方法 (测试系统构建、测试过程实施、测试结果评 价)
第 1章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测试技术 》的内涵
1、人类认识的过程 1)自然观测:天文现象、苹果落地、…经验。 2)试验+观测:使对象在设定的条件下运行,然 后观测总结规律。 2、测试技术 ●测试技术 = 测量技术 + 试验技术 ☆ 试验 : 使研究对象处于要求的状态. ★ 测量 : 获取研究对象的状态(参数)量值.
工程测试技术 第一章 绪论
![工程测试技术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f3c714ea0116c175e0e48af.png)
Dr. Xiwen Li & Wuxing Lai
Page 2
考试
➢ 实验单独计分:实验不及格不能参加期 终考试,成绩为0分;
➢ 平时作业和考勤:30分。
平时作业 考勤
➢ 期终考试占:70分。
Dr. Xiwen Li & Wuxing Lai
Page 3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要点:
1.1 掌握测试技术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1.2 了解测试技术的应用情况 1.3 了解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 1.4 了解主要测试仪器生产厂商
Dr. Xiwen Li & Wuxing Lai
为提高测量精度和 自动化程度,以便 于和其它环节一起 构成自动化装置, 通常先将被测物理 量转换为电量,再 对电信号进行处理 和输出。如图所示 的声级计。
Page 5
例1:热轧设备诊断
Dr. Xiwen Li & Wuxing Lai
Page 6
例1 热轧设备诊断
问题及解决方法:
(1)怎样测量压力、振动 位移、电气信号以及控制 信号开关量?
(2) 信号如何传输? (3) 多传感器信息融
合处理(fusion)? (4) 设备的管理、调度
和控制
传感器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计算机等技术
Dr. Xiwen Li & WuxiS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 宇控制、交通等领域中常见物理量(压力、应变、 位移、加速度、温度等)的传感器测量原理、测 量电路原理、信号分析及处理方法。 内容如下
绪信传测模数虚工
论号感试拟字拟程
分器系信信仪应
析原统号号器用
基理特处处技
础
性 理理 术
测试技术(第一章 绪论)
![测试技术(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909e180e50e2524de4187e50.png)
电气参数测试技术 及故障诊断等
测试技术
第一章 绪论
§1.2 基本概念
一、信号分析与处理
信号及分类
按照变化规律分
信号确定性信号 非 周周 期期 信信 号号 多 瞬 准 正谐 态 周 余周 信 期 弦期 号 信 信复 号 号合信号 非确定性信号 非 平 平 稳稳 随随 机机 信信 号非 各号 各 态态 历历 经经 平平 稳稳 随随 机机 信号信 号
三、机械物理量测试--------机械振动
§1.2 基本概念
振动测试内容:
振动响应
机械系统振动特性 (机械系统动态特性)
第一章 绪论
测试技术
§1.2 基本概念
三、机械物理量测试--------其它参量 噪声(声强、声级) 温度 流量、压力等
第一章 绪论
测试技术
1信号分析与处理 2 测试系统及特性
§1.3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信号描述 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
测试系统特性 传感器
信号调理装置 虚拟仪器
3 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
振动及测试
测试技术 1学习方法 2 结课成绩
§1.4 学习方法
第一章 绪论
听课
培复养习兴趣 讨论
作业
再复习
平时测验 作业
结课考试
测试技术 祝大家
测试技术
应用与意义
第一章 绪论
在电力、冶金、石化、化工等流程工业中,生产线上设备运行状态关系 到整个生产线流程。通常建立24小时在线监测系统。
测试技术 二、课程设置、地位与意义
应用与意义
第一章 绪论
汽车模拟汽振车动冲实击验试验
测试技术 二、课程设置、地位与意义
工程测试技术第一章
![工程测试技术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27f781f227916888486d7a9.png)
测量误差
3.根据误差的表示方法分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测量误差的分类
δ = x − x0
它与被测量具有相同的量纲和单位。 它与被测量具有相同的量纲和单位。 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
误差 相对误差 = × 100% 真值
误差 相对误差 ≈ ×100% 测量结果
无量纲量, 无量纲量,其值描述了误差与真值的比值 大小。 大小。
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 3.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测量方法
接触测量:测头和被测物体产生机械接触。 接触测量:测头和被测物体产生机械接触。 非接触测量:测头和被测物体不产生机械接触。 非接触测量:测头和被测物体不产生机械接触。
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 4.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等精度测量: 等精度测量 : 是指在测量过 程中, 程中 , 决定测量精度的全部 因素或条件不变的测量。 因素或条件不变的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 是指在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 : 过程中, 过程中 , 决定测量精度的因 素或条件发生变化或部分变 化的测量。 化的测量。
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 1.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测量器具直接 直接测量法 是指用测量器具直接 测得被测量的值, 测得被测量的值 , 而不必测量与 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的测量 方法。 方法。 间接测量法是指先通过测量与被 间接测量法 是指先通过测量与被 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 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 , 然后 通过函数运算才得到被测量值的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量和量纲
边长为1 的立方体的体积是多大? 边长为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是多大? 1立方米 体积是多大 1米与1立方米哪个大? 立方米哪个大 哪个大? 1英吋与25.4毫米哪个大? 英吋与25.4毫米哪个大? 毫米哪个大 不同量不能比较 一样大
《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e40c828647d27284b7351c9.png)
《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st Technology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测试技术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一切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必备的技术手段之一。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测试技术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如何获取、分析和处理工程中有用的信息,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正确地确定测试方案,合理地选用测试装置,并初步掌握静、动态测量和工程试验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3.适应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食品机械及食品工程4.学时与学分46学时,2.5学分5.先行课程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积分变换、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等。
6.推荐教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黄长艺、严普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目:1)冯凯昉主编.工程测试技术.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陈花玲主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吴正毅主编.测试技术与测试信号处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理论艰深、实践性很强。
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注重物理概念训练。
学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实验,才能受到应有的操作技能的训练,获得关于测试工作的完整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处理实际测试工作的能力。
教学应以课堂讲授为主,为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获取更多的信息,教学中应辅之以多媒体、电视教学片及各类传感器、测试仪器、测试装置等实物。
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本课程共开设实验课8学时,具体实验内容与所需实验仪器、设备参见《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8.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80%,作业质量及数量占总成绩15%,实验占总成绩5%。
9.课外自学要求1)课前按课程进度表预习将讲授的课程内容,2)课后温习课堂讲授内容,3)每次实验前,应预习实验指导书,属设计(综合)性实验的,应拟定出实验方案,4)独立完成作业及实验报告。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部分绪论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部分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d3c733e4312b3169a451a4c9.png)
3.信号分析理论部分深奥、难懂。
煤气包高度测量 桥梁固频测量
机翼模态分析
索道检测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部分绪论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第一章、绪论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测试技术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2.了解测试技术的应用情况 3.了解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 4.了解主要测试仪器生产厂商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部分绪论
图示为某公司楼宇自动化系 统。该系统分为:电源管理、 安全监测、照明控制、空调 控制、停车管理、水/废水管 理和电梯监控。
烟雾传感器 亮度传感器 红外人体探测器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部分绪论
1.2 测试技术的工程应用 5、家庭与办公自动化
在家电产品和办公自动化产品设计中,人们大量的应用 了传感器和测试技术来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信号分析 频率合成与分解 3.简易声级计制作 D图象分析
……..
个人测试实验室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部分绪论
第一章、绪论
1.3 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1、传感器方面
a)利用新发现的材料和新发现的生物、物理、化学效 应开发出的新型传感器
生物酶血样分析传感器
热/光
电量
光纤流速传感器
荧光材 料制作 的电子 鼻传感 器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部分绪论
第一章、绪论
b)传感器+嵌入式计算机 智能传感器
振动网络传感器
嵌入式计算机
智能压力网络 传感器
智能倾角RS232 传感器
IC总线数字温度 传感器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部分绪论
1.3 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2、测量信号处理方面
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
用PC机+仪器板卡 代替传统仪器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部分绪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分方程的类型
线性定常系统特性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二、线性定常系统特性:
1、叠加特性: 若 则 2、比例特性: 3、微分特性:
x1 (t ) y1 (t ) , x2 (t ) y2 (t )
1
(三)、拉氏变换的应用:
x(t) 微分方程式 y(t)
解微分方程式
时域的解
拉氏反变换
拉氏变换
返回首页
X(s)
复域的代数方程式
Y(s)
代数运算
复域的解
CAU
1905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四、回程误差:
加载与卸载过程中,同一输入量条件下两 输出量的最大偏差值与标称测量范围的百分比。
hmax R 100 % ymax ymin
返回首页
CAU
1905
回程误差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 线性微分方程: 定常的----各系数ai,bj 为常数. 时变的----各系数ai,bj 是时间 t 的函数. (2) 非线性微分方程:
各系数ai,bj 至少有一个与变量x(t)或 y(t)及其 导数有关,便是非线性的。
返回首页
CAU
1905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第一节 线性系统的基本特性
一、微分方程的类型:
d n y (t ) d n 1 y (t ) dy (t ) an an 1 a1 a0 y (t ) n n 1 dt dt dt d m x(t ) d m 1 x(t ) dx(t ) bm bm 1 b1 b0 x(t ) m m 1 dt dt dt
返回首页
CAU
1905
工学院机电工程系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微分方程的类型
线性定常系统特性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传递函数
系统的特性
频率响应函数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2、拉氏变换的定义式: 若函数 x(t ),当t<0时为0,当t≥0时在每 个有限区间内分段连续,则可写出拉氏变换式 为: st
灵敏度
分辨力与分辨率
线性度
回程误差
稳定度和漂移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五、稳定度和漂移
稳定度:测量装置在规
定条件下保持其测量恒 定不变的能力。
漂移:测量装置的测量
特性随时间的慢变化。
点漂: 在规定条件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第三节 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
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是指测试装置的输 出对快速变化的输入信号的动态响应特性。
一、 传递函数
(一)、拉氏变换
返回首页
1、拉氏变换的实质与目的
CAU
1905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对n个环节并联而成的系统,则有:
CAU
1905
H(s)=∑Hi(s)
i=1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传递函数
系统的特性
频率响应函数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1、环节的串联: 前一环节的输出为后一环节的输
入的联接方式称为环节的串联.
X(s)
H1(s)
Z(s)
H2(s)
Y(s)
等效X(s)
H1(s)H2(s)
Y(s)
H(s)=
返回首页
Y(s) X(s)
n
Z(s) = X(s)
Y(s) · Z(s)
=H1(s)H2(s)
对n个环节串联而成的系统,则有:
CAU
系统的特性
频率响应函数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3、拉氏变换的性质
(1)叠加性质
(2)微分定理
(3)积分定理 (4)位移定理
返回首页
4、计算例
CAU
1905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工程测试技术
第一章
测试系统的 基本特性
i 1
n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灵敏度
分辨力与分辨率
线性度
回程误差
稳定度和漂移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灵敏度
分辨力与分辨率
线性度
回程误差
稳定度和漂移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三、线性度: 测量装置的标定曲线与其理想 直线的最大不重合程度。
y
L
B ymax ymin
100 %
ymax
B
返回首页
拟合直线
ymin
标定曲线
0
线性度
x
CAU
1905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灵敏度
分辨力与分辨率
线性度
回程误差
稳定度和漂移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下,对一个恒定的输
返回首页
入在规定时间内的
CAU
1905
输出变化;
零点漂移(零漂):标 称范围最低值处的点漂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传递函数
系统的特性
频率响应函数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2.环节的并联: 各环节的输入相同,输出为各环节
输出的代数和,这种联接方式称为环节的并联.
H1(s) X(s) Y1(s) + Y(s) 等效 X(s) H1(s)±H2(s) Y(s)
± H2(s) Y2(s)
H(s)=
返回首页
Y(s) X(s)
n
Y1(s)± Y2(s) =H1(s)±H2(s) = X(s)
二、分辨力与分辨率
1、分辨力:有效的辨别输入量最小变化的能力。 2、分辨率:分辨力与整个测量范围的百分比。
xmin r 100 % xmax xmin
返回首页
CAU
1905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905
H(s)=∏Hi(s)
i=1
T
本科生 工程测 试技术
Advanced Measuring & Test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传递函数
系统的特性
频率响应函数
第一章 测试系 统的基本特性
§1.1 线性系统 §1.2 静态特性 §1.3动态特性 §1.4不失真测试 §1.5测试方法 §1.6误差分析
X (s) L[ x(t )] x(t )e dt
0
式中 X(s) ----像函数 x(t ) ----原函数 s ----复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