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班级组织的设计 • 班级组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社 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具 体表现出为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二是班级群体 现有的发展水平。 • 2、 指导班级建设 • 一般地说,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三种风格类型的班 主任: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专制型的属于 支配性指导,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僵硬的对 策为基础,中给予统一强制的指导,或一味的斥 责、威胁;放任型的属于不干预性指导,容忍班 级生活的种种冲突,更无意组织班级活动,回避 学生的主动精神。民主型的属于综合性的指导, 能够灵活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 出学生的自发行为,促进促进班级同学的思想在 合作中进行交流。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
•Leabharlann Baidu(一)班级组织建设
• 衡量一个班集体组织水平高低的标准是: • 一、群体目标导向的亲社会性与成员对目标的内化水 平。 • 二、健康舆论对集体的整合性与对成员的参照水平。 • 三、人际关系的民主平等性与成员的归属感水平。 • 四、共同活动的动机、目的、价值的中介性与成员对 活动的积极性水平。 • 五、管理与自我管理机构的完善性与成员的自主、自 觉性水平,是班级形成教育主体、教育力量的保证。 • 六、班级成员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 22.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画》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23.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 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 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 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属于 ( )。 A.个别教学法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法 D.道尔顿制
3、 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 (1) 培养集体意识,使班集体中的全体成员能够自觉 按照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2)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友好合作、 乐于助人、平等交往、相互团结,形成和发展热爱集 体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 (3) 培养学生具有组织集体和管理集体的能力和技能。 • (4)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勇于批判 错误舆论,善于坚持正确意见,敏于接受新生事物, 进取开拓的集体主义自决能力。 • (5)培养公民意识,使集体强每个成员自觉地意识自 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扮演好不同的成员角色,为适应 未来的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 1、班级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是一种 制度化的人际关系。 • 2、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 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 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是的不同,并从 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 1、角色的多重性是班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 特点。 • 2、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的中心角色。
二、班级组织的形成
• 班级组织的发育一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1、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其特点为:首 先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缺乏充分交往;其次群体 没有形成大家认同并愿意遵守的行为规范;第 三群体意识差,聚合力弱。 • 2、 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 3、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三、班级组织的结构
二、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
方法
• (一)创造性的设计班集体目标

• • • • •
班集体目标的设计,要以教育方针的培养目标为依 据,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中介,落实到集体成员的学习 目标. 设计的方法: 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导向。 以班机发展目标制定各科教学、班机教育工作、班 级活动目标体系。 引导学生设计“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和发 展目标。 为每个班级成员精心设计发展目标,“合格+特长”。
(二)班级组织的概念
•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 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 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 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 群体。 • 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 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 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和基本单位。
(三)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 一、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 (一)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 班主任的角色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 以下责任:教育的责任、培养的责任、发现的责任、 激活的责任、夯实的责任。 • (二)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 • 1、 教学生学习做人、做事。 • 2、以自身的行为向学生提供教育信息,为学生提供形 象示范。 • 3、靠自身的威望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形成自我教育的 能力。 • (三)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 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班级教学管理 的内容包括: • 1、 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 2、 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 3、 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 4、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班级活动管理
• 班级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按活动方式分有课 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按活动内容分有思想品德 教育活动、文化学习活动、科技活动、文艺活 动、劳动活动、游戏活动、综合活动等;按活 动的目的分有目标内化活动、建设舆论活动、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活动、 培养自觉遵守纪律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活动等。
五、班级组织的功能
• • • • • • • • • • (一)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1、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2、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二) 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1、 促进发展功能。 2、 满足需求的功能 3、 诊断功能 4、 矫正功能
• 二、班级制度管理 • (一)成文的制度 • 成文制度的管理即实施常规管理。常规 管理具有基础性、强制性、实际操作性 等特点,是刚性的管理 。 • (二)非成文的制度 • 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 即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非常规管理。 • 具有个别性和针对性,是柔性的管理
三、班级教学管理
三、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 • • • • 1、 2、 3、 4、 5、 主动构建新型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 有较强的人格魅力; 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
讨 论
假如您是班主任,您会如何开展 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
• (三) 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 1、 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主体由教师和 学生组成。 • 2、 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渠道是复杂的。 • (四) 班级组织的规模 • 1、 我国传统的班级规模一般在50人左 右。 • 2、“小班化”是班级组织规模改革的趋 势。
四、班级组织的特点
• 1、 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 2、 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 的互动。 • 3、 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 纽带。 • 4、 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 5、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 织班级活动。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教学目标:1、明确班级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 2、理解班级组织的基本属性及特点,分析班级组织 的功能。 • 3、了解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和活动 管理的内容。 • 4、分析评价班主任在班级组织工作中的角色作用。 • 5、领会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具体要求。 • 6、了解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 教学重点:1、班级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 2、班级管理的具体内容。 • 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缺点:(1)有利于经 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 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 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主要表 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 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 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 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 19.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教,属于(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20.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 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 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 一、班级管理的涵义 •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和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 在班级生活中的参与和成长为宗旨,以开放的 而非外在控制的方式推进班级发展,共同建设 一个和谐与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组织。 • 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 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察 觉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 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 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讨 论
假如您是班主任,您会如何开展 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
第一节 班级组织
• 一、班级组织的概念
• (一)班级组织概念的历史考察
• 1、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 • (1)17世纪以前,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 (2)17世纪夸美纽斯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 基础。 • (3)英国的贝尔和兰卡斯特提出的“导生制”推动了班级教学的产 生。 • (4)凯洛夫构筑了现代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 • (5)19世纪以后对班级组织进行改造的有“道尔顿制”、“巴 达维亚法”“特朗普制”、“活动课时制”“开放课堂”“个别 教学”“小队教学”等 • 2、班级组织发展到现代已经不是单纯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 是教育性的学习集体和生活集体。
• • • • • •
(二)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主要方法: 1、科学地诊断班集体人际关系的现状; 2、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 3、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4、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 (三) 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 班主任要协调好以下关系:1、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 成员的关系;2、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 班级的关系;3、班主任要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 关系;4、协调好班级内各种活动和事务。 • (四)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 班集体建设必须建构一个由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活动、 选择性的课外活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组合 的开放、多维、有序的共同活动体系。 • (五)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 创建班级文化要做到:1、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2、 营造社会化环境;3、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4、营造 正确的舆论和班风;5、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