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选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身本性的善 德之后,帮助 自己及他人去 除污染心灵的 东西,使他们 同样能够达到 与自己同样心 灵纯洁的境界 。
明德 美好的德行
亲民 使天下人去旧更新
至善 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至善”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收获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定→静→安→虑→得
“慎独”经典材料:
坐怀不乱 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相传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 。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 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 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 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 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 君子。
第三段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
【译文】 之所以说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整治好自己的 家庭,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 人的事情,不曾有过,所以,君子不必越出自 己的家族,就可以推广教化于全国。对父母的 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 于侍奉尊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一家讲究仁义,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一家 谦让相敬,整个国家都会谦让相敬;(统治者) 一人贪婪暴戾,全国都会群起作乱。它的作用 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化事业, 一个人可以安定整个国家。
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
的应是儒家的著作和学说,尤其 是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大学校训中的《大学》格言
河南大学
Add your title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明德格物 明德任责
第三段:
修身的关键在于正心。
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正其心——
淡泊宁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戒子书》
第四段
偏颇,偏向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
即“于”,对于 同情,怜悯
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 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
一切
根本
本乱而末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
枝末、枝节
所重视的反而薄弱
薄者厚,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 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上自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一 律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根 本问题没有抓好,而把其他枝 节问题解决了,那是不可能的。 他所重视的反而薄弱,他所轻 视的反而厚重,从来没有这样 的事情!
第二段
使意念真诚
厌恶;不好
同“慊”,满足、满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
喜爱;美好;容貌 独自呆着的时候
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在独自一人的时候要谨慎不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
躲躲闪闪的神态
好像……一样
使显明,标榜
内心
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
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平天下 治国 齐家 修身 正心 诚意 致知 格物
使天下归于太平 治理国家 整治家庭 修养自身 端正内心 使心意诚实 获得知识 探究事物原理


内圣
修身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正心 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心—吴兢《贞观政要》
诚意
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
致知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董仲舒
文化贵族之没落者
士 阶 层
平民之获得知识才艺者
总结第一段
止于至善
明德
新民
格 物
致 知
诚 意
正 心
修 身
齐 家
治 国
平 天 下
平天下
大 学
天下
乾隆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
世界
当“天下”遭遇“世界”
本段是《礼记》中的
《大学》篇的经文,共 205字;后面还有五段, 是后人的传文,即后人 对经文的解释。
1.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古人八 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 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 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治国安邦学 问。
2.博学
“民之俊秀,皆入大学 ”
第一段
宗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第五段:
治国必先齐家。
“国家” ,仅从语词关系来看,国和家 的关系就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 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 一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它的国王;国是 一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使家庭、家族和和美美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使自己获得知识 致知在格物。 探究事物原理
译文:
古代那些想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 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 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 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 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 先要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要想使自己的心意 诚实,先要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 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第二段: 通过“慎独”来谈“诚意”。
越是没外人 监督,越能 严格要求自 己谨慎行事 。
要想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 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 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 亦如此;明显处如此,隐微处亦 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 不慎之,方谓‘诚其意’。‛ 南宋 朱熹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慎独”经典材料: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 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棵梨树 ,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 不为所动。于是,有人问他:“为什么 你不摘梨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 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便笑 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 。”许衡答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尧、舜用仁爱来引导天下,老百姓就跟随他 们而追求仁义;桀、纣用暴虐来统治天下, 老百姓就跟着凶暴。统治者形式上的命令与 自己实际的嗜好相反,那么民众是不会听从 这种命令的。因此,君子自己做到善,然后 再要求别人做到;首先不做坏事,然后再去 批评责备他人。假如自己不讲恕道,推己及 人,而想使其他人明白善恶的道理,这是完 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讲,治国的前提在于 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应为“心” 愤怒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 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
美味令人多食; 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美色令人多欲; 美声令人多听; 美物令人多贪。
正位
【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 的内心,是因为,内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 内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喜好就不 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内心如 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看,但看不见东西; 虽然在听,但却不见声音;虽然在吃食物, 但辨不出滋味。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 正自己的内心。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 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平静;内心平静,遇事就 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 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 枝叶,世间万物皆有开始和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 该后做,那么,就接近道了。
青春是一场无知的奔忙, 总会留下颠沛流离的伤。 我多么希望明天有太阳, 灼烧我那腐烂的梦想。 不懂这大学之道的,不懂得独善其 身的,代价将会是我们的梦想
二、《大学》地位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
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 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 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 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 治纲领。
《大学》以相当成熟的 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 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 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 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 的宏观图示。
释题——大 学
平 天 下治 国
条件关系
齐 家
修 身
诚致 正 意知 心
格 物
因果关系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研究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 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心 意才能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 自然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 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 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 天下才能太平。
第五段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 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
悌,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父母爱子女
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 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
作用
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
败,坏 率领,统帅
【译文】 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 到不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臭味,就像喜爱美 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 所以君子独处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 丝不苟。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 出来。一看见君子就躲躲闪闪,掩饰自己的 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人家看 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 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 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 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骄傲;怠慢
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
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
大,茂盛
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之所以说整治家庭的关键在于修 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他们亲近相爱的 人会有偏爱;对于鄙视讨厌的人多有偏见; 对于自己畏惧敬重的人多有偏爱;对于他们 怜悯同情的人多有偏私;对于他们认为怠慢 失礼的人多有偏见。所以,在喜好某个人的 同时,能知道他的不足,在厌恶某个人的同 时,能够了解他的长处,这种人普天之下实 在少见!因此有谚语说:“没有一个人知道 自己子女的毛病,(贪得的人)不满足于已 经长势很旺的禾苗。”这就是说,不修养自 身就无法整治自己的家庭。
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 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
“之于”的合音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
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 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 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 治国在齐其家。 开导
第四段: 齐家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
正因为家与自身密切,所以才有如何克服感情 偏私的问题。 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 美国人说,“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 儿童的乐园。” 德国人说:“人无国王、庶民之分,只要家 有和平,便是最幸 福的人。” 法国人说得更好:“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 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 天堂。” 如果不排除偏私之见,修身正己以正人,就 不能管理好这个你所拥有的天堂和乐园。”
东南大学
厦门大学
Add your title
香港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节 选
一、《大学》来源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 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 作品。
到了唐代,韩愈、李翱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 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 《孟子》相提并论。
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 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 合称为“四书”。
格物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外王
平天下 治国 天子 诸侯 大夫 士 庶人
齐家
修身

修 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
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论语· 泰伯》)

西周春秋,士是贵族的最低 等级
战国时代,士是一个流动的 阶层 凡有一德一艺者皆 可称士
前一个“明”, “使……显明”。 后一个“明” ,美好。 “亲”应为“新”,使天 下人去旧更新。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 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善 的最高境界。
“亲民”
程颐:‚亲,当作新。 ‛
亲民是在明晓
朱熹:‚新者, 革其旧之谓也。 言既自明字‘明 德’,又当推以 及人,使之亦有 以去其旧染之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