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前言:石油化工生产是一个具有高危险性的行业,为了保障生产作业的安全,确保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扩大,特编写此《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石油化工生产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旨在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安全意识与责任石油化工生产作为危险性较高的行业,操作人员首先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

每位操作人员都应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熟悉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并时刻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同时,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事故预防与控制1. 预防措施:a) 确保设备、管道、容器等安全稳定运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b) 开展职业卫生风险评估,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c)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d) 开展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制定,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2. 事故控制:a) 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切断与事故源的联系,确保事故不扩散。

b) 启动紧急停车和紧急关断装置,切断有关设备设施的介质供应。

c)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

三、生产作业规范1. 设备操作:a) 操作人员要进行设备检查,并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b) 开展必要的设备操作培训,掌握设备启停、调节和安全操作等技能。

c) 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禁止操作人员在疲劳、酒精影响下从事生产。

2. 化学品使用:a) 操作人员要熟悉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方法。

b) 严禁将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混合使用,禁止直接使用未标示化学品容器。

3. 防护设施使用:a) 操作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设施,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b)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设施,确保其有效可靠。

4. 外部施工作业:a) 施工前要进行周边环境的检查,并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隔离措施。

石油炼油作业指导书

石油炼油作业指导书

石油炼油作业指导书说明:本指导书旨在为石油炼油作业提供准确、全面的工作指南。

请在进行石油炼油作业时,按照本指导书严格操作,确保工作安全和高效。

1. 概述石油炼油是将原油转化为各种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的过程。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石油炼油的各个环节、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原料储存与处理2.1 原油储存2.1.1 原油接收与检验- 原油接收时,应核对原油品位和质量,并进行样品采集及检验。

- 检验合格的原油需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确保其质量不受损害。

2.1.2 原油储罐管理- 对于不同种类的原油,应有专门的储罐进行存储,并确保储罐的密闭性和安全性。

- 定期进行储罐巡检,确保储罐没有泄漏现象。

2.2 原料预处理2.2.1 脱盐处理- 将原油中的盐分脱除,防止对设备产生腐蚀作用。

- 使用适当的脱盐剂,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处理。

2.2.2 预热处理- 将原油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3. 炼油工艺3.1 原油分馏- 对经过预处理的原油进行分馏,分离出不同沸点的石油馏分。

- 操作时需注意操作温度和压力的控制,以确保分馏效果。

3.2 催化裂化- 将重质油分子裂解为轻质油,提高汽油产量。

-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调整裂化反应器温度和压力。

3.3 加氢处理- 对裂化产物或其他重质油进行氢化反应,降低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的浓度。

- 操作时需注意氢气的供应和反应器温度的控制。

3.4 脱硫、脱硝、脱氧- 将炼油产物中的硫、氮、氧化物去除,以满足环保要求。

- 选用合适的脱除剂和工艺条件进行操作。

3.5 深度加工- 对炼油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化工转化,以生产出各种成品油和化工产品。

- 操作时需注意化工反应的条件和安全操作。

4. 设备维护与安全4.1 设备维护- 定期对炼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寿命。

- 执行设备维护计划,包括润滑油更换、设备清洗等。

4.2 安全操作- 进行石油炼油作业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077 海水 石油类测定作业指导书(S)

077   海水 石油类测定作业指导书(S)

WFHJ/ZY—B—077受控状态:石油类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海水)石油类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海水)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近海、河口水中油类的测定。

2方法依据GB/T17378.4-19983内容3.1 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3.2 原理水体中油类的芳烃组分,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其吸收强度与芳烃含量成正比。

水样经正己烷萃取后,以油标准为参比,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

3.3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自来水加高锰酸钾蒸馏或等效纯水。

3.3.1 正己烷[CH3(CH2)4CH3]适用前于波长225nm处,以水作参比,透光率大于90%方可使用,否则需脱芳处理。

脱芳处理:取约900ml正己烷于1000ml小口试剂瓶中,加10ml硫酸,在康氏振荡器上振荡1h,弃去硫酸相。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硫酸相近无色,再用蒸馏法提纯或用活性炭层吸柱进行脱芳处理,纯化后的正己烷需再检查透光率,合格后方可使用。

3.3.2 层吸活性炭3.3.3 硫酸(H2SO4):ρ=1.84g/ml3.3.4 硫酸溶液:1+33.3.5 油标准贮备溶液:5.00g/L称取 0.500g 指定油品于1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正己烷,溶解,全量移入100ml量瓶中,加入正己烷至标线 ,混匀。

此溶液每毫升含油 5.00mg。

置于冰箱中可保存3个月。

3.3.6 油标准使用溶液:200mg/L移取2.00ml油标准贮备溶液于盛有少量正己烷的50ml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至标线,混匀。

此液每毫升含油200ug。

置于冰箱中可保存一个月。

3.4 仪器和装置3.4.1 紫外分光光度计3.4.2 石英测定池:1cm3.4.3 康氏振荡器3.4.4 锥形分液漏斗:1000mL3.4.5 具塞比色管:25ml3.4.6 移液吸管:2ml、5ml。

3.4.7 刻度吸管:2ml、5ml。

3.4.8 量瓶:10 ml、50 ml、100 ml。

3.4.9 一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3.5 分析步骤3.5.1绘制校准曲线分别移取0,0.25,.050,0.75,1.00,1.25ml油标准使用液于盛有少量正己烷的10ml量瓶中,加正己烷稀释至标线,混匀。

石油作业指导书

石油作业指导书

石油作业指导书【第一篇】石油作业指导书石油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对于石油作业人员的工作起到了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它记录了石油作业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和操作步骤,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一、前言石油作业指导书是针对石油开采、输送以及相应设施的维护保养等工作编写的指导文件。

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石油作业人员的行为,确保作业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二、作业流程1. 作业准备阶段在进行任何石油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石油设备和工具清单的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评估,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证书核实等。

只有在作业准备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后续的作业操作。

2. 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在进行石油作业时,必须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

在使用之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和工具的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3. 工作人员的安全石油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作业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同时,还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

4. 作业记录和报告在石油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好作业记录和报告工作。

这些记录和报告对于评估作业效果和分析潜在风险非常重要。

因此,作业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作业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并按照规定进行报告。

三、安全措施为了确保石油作业的安全性,以下安全措施应被严格遵守:1. 个人防护:在进行石油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防护服等。

2. 防火措施:石油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可燃物质,因此必须加强防火措施。

作业区域内禁止吸烟,设备要定期检查,避免火源接触油气等。

3. 紧急救援:制定紧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设备位置和应急联系方式,作业人员要熟悉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法,以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石化生产作业指导书

石化生产作业指导书

石化生产作业指导书1. 引言石化生产作业是化工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复杂的化学物质处理和安全操作。

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特编写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和操作流程,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

2. 安全注意事项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石化生产作业之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眼镜、手套、面罩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防止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

2.2 了解化学物质特性在操作前,务必清楚了解所使用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危害性和操作要求。

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保障生产的安全进行。

2.3 保持操作场所整洁保持操作场所整洁干净能够有效预防事故发生,避免杂物堆积导致操作不便,同时减少因为杂物引起的火灾或爆炸风险。

2.4 遵守操作步骤和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和规范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忽略或跳过任何步骤。

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操作流程3.1 设备准备在进行石化生产作业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设备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技术状态,准备所需材料和化学药剂,确保设备和材料的可用性。

3.2 操作前准备在操作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操作工具、仪器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保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做好通风准备,确保操作环境相对安全。

3.3 操作步骤3.3.1 清洁操作区域在操作开始前,需要对操作区域进行彻底清洁,确保无杂质和污染物存在。

清洁工作是确保后续操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

3.3.2 准确称量化学药剂根据生产需要,准确称量所需的化学药剂。

在称量过程中,要保持安全操作,并注意避免不同药剂的交叉污染。

3.3.3 操作设备启动操作员根据操作流程,启动设备并根据要求设置相关参数。

在启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3.3.4 操作监控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事故的发生。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作业指导书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作业指导书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GB/T16488-1996 )1 石油类、动植物油的地表水1、污水排放标准2-3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2分析方法2.1 红外分光光度法(GB/T16488-1996)2.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试料体积为500毫升,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1mg/L;度料体积为5L,通过富集后其检出限为0.01mg/L。

2.1.2 定义2.1.2.1石油类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 cm-1、和3030 cm-1全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2.1.2.2动植物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骼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三酸镁吸附的物质。

当萃取物中含有非动植物油的极性物质时,应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2.1.3 原理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2.1.4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度的水。

2.1.4.1四氯化碳在2600 cm-1-3300 cm-1之间扫描,其吸光度应不超过0.03(1 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2.1.4.2硅酸镁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内500℃加热2小时,在炉内冷至约200℃后,移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

使用时,称取适量的干燥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干燥硅酸镁的重量,按6%(m/m)的比例加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小时后使用。

2.1.4.3吸附柱内径10mm、长约200mm的玻璃层析柱中。

石油化工作业指导书

石油化工作业指导书

石油化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石油化工是指利用石油及其衍生物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的一种化学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石油化工作业的相关指导,以确保工作操作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二、安全操作指南1. 工作环境准备- 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整齐,并移除可能引起滑倒或绊倒的障碍物。

- 检查工作区域的通风情况,确保良好的空气流通。

- 确保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眼部和呼吸系统的防护装备。

2. 资质要求-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石油化工知识,理解工艺流程及安全操作规程。

-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书。

3. 化学品储存与使用- 严格按照安全数据表中的要求储存和使用化学品。

- 避免在不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存放化学品。

- 禁止将不同类别的化学品混合储存。

4. 设备操作- 在使用前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运行状态,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 按照操作手册正确使用设备,不得擅自改动设备设置。

- 维护设备的清洁与润滑,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

5. 废物处理- 按照环境保护法规要求妥善处理产生的废物物质。

- 尽量采用环保型的处理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作业流程指导1. 原料准备- 根据工艺流程,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并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配比。

- 注意原料的储存条件,避免受潮、杂质等影响。

2. 反应操作- 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指导,依次进行反应步骤。

- 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的控制。

- 如果操作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3. 分离与提取- 针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与提取,确保得到纯净的目标产品。

- 根据不同的分离方式,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4. 后处理与储存- 对得到的产品进行后处理,包括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

- 在储存过程中,保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四、应急响应措施1. 常见事故及应对措施- 泄露事故:迅速采取控制泄露源,并进行安全隔离,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 火灾事故:立即启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报警并撤离人员。

采油岗位作业指导书

采油岗位作业指导书

采油岗位作业指导书第一篇:采油岗位作业指导书(上)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石油行业对于高效采油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在这个背景下,采油岗位的作业指导书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全面而实用的采油岗位作业指导书。

一、摘要采油岗位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采油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份文件。

它包括了采油作业的各个环节、流程和注意事项,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导。

二、目的1. 规范作业流程:通过确定标准的采油作业流程,保证每位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都能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指导工作人员高效地进行作业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3. 提高安全性:通过详细介绍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作业流程1. 采集井口数据:在采油作业开始之前,需要对井口的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包括井眼深度、井底压力等。

2. 选择合适的采油工艺:根据井口数据和采油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油工艺,包括常规采油、注水采油等。

3. 准备作业设备:根据所选择的采油工艺准备相应的作业设备,包括抽油机、泵浦等。

4. 进行井筒修复:在正式采油之前,需要对井筒进行必要的修复工作,包括清洗井眼和修补井身。

5. 进行抽采作业:根据采油工艺要求,开始进行抽采作业,保持连续稳定的产油。

6. 监控井口参数:在采油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控井口的参数,包括井水位、井口压力等,以确保采油的顺利进行。

7. 定期维护作业设备:定期对作业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运行正常。

8. 清理作业现场:作业结束后,将作业现场清理干净,做好各种记录和汇报工作。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采油作业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原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安全。

工作人员需要遵守各项安全规定,佩戴相关个人防护设备。

2. 操作规范: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不能偷懒或随意操作。

动植物油石油类作业指导书

动植物油石油类作业指导书

动植物油和石油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和原料。

它们在工业生产、燃料供应和化学制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安全和高效地使用动植物油和石油类产品,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向读者介绍有关动植物油和石油类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动植物油的基本知识1.1 动植物油的分类动植物油通常分为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两大类。

食用油主要来自于植物种子或果实的浸提和压榨过程。

常见的食用油包括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

非食用油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润滑油、生物燃料等。

1.2 动植物油的用途动植物油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食用油常用于烹饪、煎炸和制作食物中。

非食用油则可以用于润滑、制造肥皂、油漆等工业制品的生产中。

1.3 动植物油的保存和储存为了保持动植物油的新鲜度和质量,以下是一些保存和储存的常见建议。

- 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可将油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 打开的油瓶应尽快用完或密封好,以防氧化。

- 避免油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减少氧化速度。

二、石油类的基本知识2.1 石油的提取和加工石油是来自地下深处的化石燃料,其提取和加工过程包括勘探、钻井、采收和炼制。

勘探是找到潜在石油资源的过程,钻井则是将钻头钻入地下,以获取石油。

采收是将石油从地下气藏中取出的过程。

炼制是将原油分离成不同的化学组分,用于制造燃料和化学产品。

2.2 石油的用途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主要用途包括:- 燃料供应:石油被用作燃料,供应汽车、飞机、发电厂等大型机械和设备。

- 化学产品制造:石油是许多化学产品的原材料,如塑料、颜料、润滑油等。

- 基础材料制造:石油可以用于制造沥青、沥青混凝土、柏油等建筑和道路材料。

2.3 石油的安全使用石油是一种易燃的物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以下是一些使用石油时的常见安全注意事项:- 避免将石油暴露在明火或高温环境中,以防止火灾。

- 使用石油时,请确保通风良好,以避免石油蒸气积聚导致爆炸风险。

植物油作业指导书

植物油作业指导书

********植物油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关键控制点及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1、原料清理操作工艺1.1原料清理工作在启动水平刮板时,应先空载运行十分钟,待机械运转正常后,方向进料,进料应保持均匀,不得突增或过载运行,一旦发现有磨损残缺或变形等机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如无特殊情况,不得负载停机,一般应在停车进料后,待料槽内原料基本卸空时再停机,运行过程中严防铁件,大块硬物、杂物、柴草、绳头混入刮板,注意保持所有轴承和传动部分的良好润滑。

1.2原料清理工在斗式提升机时,应先检查面座等地方是否有其他杂物铁器,启动时,应先空载十分钟,机械正常运转后均匀投料,如发生堵塞事故,排除时,切不可在机械运转时伸手扒,提升机应定期加油,张紧装置,应保证牵引带具有均匀的正常工作所必须的张紧力。

1.3在使用和启动自衡振动筛时,必须细心检查各种部位的螺栓是否松动,机械内机油是否充足,减振螺母(两减振螺母距离为2mm)格与筛体上的减振等距离,开车前必须用手盘皮带轮,检查有无异常现象,筛体必须保持静止,装紧皮带,然后空载运转10min,正常方可进料,重铊压力风门的位置适当,原料均匀分布在筛面上,堵塞时用木、竹条削除,设备运转有不正常现象时应停车检查,随着检查各部螺栓、螺母、风机、轴承定期更换润滑油。

1.4使用吹式化重面机时,认真检查筛面、料斗、风机,用手转动皮带轮有无异声异物感,开动空机10分钟后,运转正常即可进料,流量由上盖前端的手轮调节,进料连续均匀并保持额定产量,料斗内要有适当存粮,勿使原粮直冲筛面,料门发生堵塞及时清料,经常检查进风门闸板,调节风量,定期加油,原料清理工,杜绝在机器运转时换带和盘机。

2、通风除尘系统的操作工艺通风除尘系统工作效果的好坏,一般可通过观察有关吸风点及车间灰尘飞扬情况得以初步判定,通风机工作是否正常则可通过听觉鉴别是否有异常声音及机座振动情况来确定。

如车间无灰尘飞扬空气较清晰,通风机运转正常,则基本说明通风除尘系统工作良好。

石油工程作业指导书

石油工程作业指导书

石油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前言石油工程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石油工程操作流程和确保工作安全而编写的指南。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照标准的程序进行。

在进行石油工程作业前,请全面阅读本指导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二、作业准备在进行石油工程作业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作业环境评估在选定的作业区域进行环境评估,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构造、井况状况等因素的评估,确保作业区域满足作业需求。

2.2 作业人员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作业流程和操作要求,熟悉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并具备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2.3 设备检查和维护在进行作业前,应检查和维护所有使用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的检查,以及各类阀门、管道的维护。

2.4 安全措施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包括作业区域的封闭和隔离、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紧急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等。

三、作业步骤3.1 井口准备井口准备包括井口装置的组装和检查、工具和设备的安装、安全措施的落实等。

3.2 井口操作根据作业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井口操作。

此环节包括压力控制、液体处理、气体处理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3.3 井身操作根据作业需求和工艺要求,在井身进行操作。

包括钻井、完井、修井等各个阶段的具体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井身状态的监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3.4 井口收尾作业结束后,对井口进行收尾处理。

包括设备和工具的拆卸、作业记录的整理、现场清理等工作。

四、作业安全控制作为石油工程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业安全控制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实施。

在进行石油工程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4.1 工作人员安全作业人员必须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距离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2 设备安全确保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处于良好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22)作业指导书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22)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ZD-001 文件版本:第 1 版编制人员:杨 XX 审核人员:陈 XX 批准人员:周 XX 批准日期:2022 年 3 月发放部门:采样部持有人员:吴 XX为更好的让采样人员和分析人员了解、熟练掌握方法标准,规范技术人员的操作,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合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当取样体积为 500 ml,萃取液体积为 50 ml,使用 4 cm 石英比色皿时,方法检出限为 0.06 mg/L,测定下限为 0.24 mg/L。

①采水器;②样品箱;③固定剂;④样品标签⑤500 ml 广口玻璃瓶。

《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①准备好样品箱、样品瓶、采水器。

②现场拍摄采样点位图片。

③准备好水样固定剂。

④带上口罩、丁腈手套等防护品。

①样品装入保温箱或者车载冰箱; ②填写原始记录表格; ③采样人员签字; ④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

①填写完成样品交接记录表;②当面清点样品数量、保存条件、状态等是否符合要求;③样品入库,样品清点无误,则由样品管理员放置到样品室冷藏保存。

《样品交接记录表》1. 红外测油仪;2. 水平振荡器;3. 玻璃漏斗;4. 比色管: 25 ml 、50 ml ,具塞磨口。

5. 分液漏斗: 1000 ml ,具聚四氟乙烯旋塞。

6. 量筒: 1000 ml 。

7. 玻璃棉:使用前,将玻璃棉用四氯乙烯浸泡洗涤,晾干备用。

8. 吸附柱:在内径 10 mm ,长约 200 mm 的玻璃柱出口处填塞少量的玻璃棉,用采样瓶采集约 500 ml 水样后。

加入盐酸溶液酸化至 pH ≤2。

如样品不能在 24 h 内测定,应在 0℃~4℃冷藏保存, 3 d 内3测定。

备注:注意采样过程中拍摄 2-3 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

采样加固定剂保存12将硅酸镁徐徐倒入玻璃柱中,边倒边轻轻敲打,填充高度约为 80 mm 。

分析人员于样品室找样品管理员领取相应的样品,并做好领用登记。

1 将样品瓶中样品全部转移至 1000 ml 分液漏斗(具聚四氟乙烯旋塞)2 量取 50 ml 的四氯乙烯洗涤样品瓶后,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油脂加工与储存作业指导书

油脂加工与储存作业指导书

油脂加工与储存作业指导书第1章油脂加工基本概念 (4)1.1 油脂的组成与分类 (4)1.1.1 油脂的组成 (4)1.1.2 油脂的分类 (4)1.2 油脂加工的主要方法 (4)1.2.1 压榨法 (4)1.2.2 浸出法 (4)1.2.3 水代法 (4)1.2.4 氢化法 (5)1.2.5 酯化法 (5)1.2.6 皂化法 (5)第2章油料预处理 (5)2.1 油料清理 (5)2.1.1 清理流程 (5)2.1.2 注意事项 (5)2.2 油料水分调节 (5)2.2.1 水分调节方法 (5)2.2.2 操作要点 (6)2.3 油料破碎与脱皮 (6)2.3.1 破碎与脱皮方法 (6)2.3.2 操作要点 (6)第3章油脂提取 (6)3.1 油脂压榨法 (6)3.1.1 原理与流程 (6)3.1.2 油料预处理 (6)3.1.3 压榨 (6)3.1.4 过滤与油脂分离 (7)3.2 油脂浸出法 (7)3.2.1 原理与流程 (7)3.2.2 油料预处理 (7)3.2.3 浸出 (7)3.2.4 混合油分离 (7)3.2.5 溶剂回收 (7)3.3 油脂精炼 (7)3.3.1 原理与流程 (7)3.3.2 脱胶 (7)3.3.3 脱酸 (7)3.3.4 脱色 (7)3.3.5 脱臭 (7)3.3.6 冬化 (8)第4章油脂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8)4.1 油脂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8)4.1.1 油脂氧化 (8)4.1.2 微生物污染 (8)4.1.3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8)4.1.4 设备污染 (8)4.2 质量控制方法 (8)4.2.1 防止油脂氧化 (8)4.2.2 防止微生物污染 (8)4.2.3 减少有害物质 (8)4.2.4 设备清洗与消毒 (9)4.3 油脂加工设备清洗与消毒 (9)第5章油脂储存 (9)5.1 油脂储存的基本要求 (9)5.1.1 储存环境:油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清洁的环境中,防止受潮、污染和光照。

油类作业指导书

油类作业指导书

油类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四版)1含义及有关质量或排放标准1.1油类含义水中矿物油来自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工业污水中石油类(各种烃类的混合物)污染物主要来自原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以及各种炼制油的使用等部门。

矿物性碳氢化合物漂浮于水体表面,将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氧的交换;分散于水中及吸附于悬浮微粒上或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它们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将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1.2 石油类的地表水质量1、污水排放标准2-3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2分析方法2.1 石油类重量法《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四版)》2.1.1 方法原理以盐酸酸化水样,用石油醚萃取矿物油,蒸除石油醚后,称其重量。

2.1.2 干扰1)此法测定的是酸化样品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且在实验过程中不挥发的物质总量。

溶剂去除时,使得轻质油有明显损失,另外由于石油醚对油有选择性地溶解,石油的较重成分中可能含有不为石油醚萃取的物质。

2)测定废水中的石油类时,若含有大量动、植物性油脂,应取内径20mm,长300mm,一端呈漏斗状的硬质玻璃管,填装100mm厚活性层析氧化铝(在150~160℃活化4h,未完全冷却前装好柱),然后用10ml石油醚清洗。

将石油醚萃取液通过层析柱,除去动、植物性油脂,收集流出液于恒重的烧杯中。

2.1.3仪器1)分析天平。

2)恒温箱。

3)恒温水浴锅。

4)1000ml分液漏斗。

5) 干燥器。

6) 直径11cm中速定性滤纸。

2.1.4试剂1) 石油醚:将石油醚(沸程30~60℃)重蒸馏后使用。

100ml石油醚的蒸干残渣不应大于0.2mg。

2) 无水硫酸钠,在300℃马福炉中烘1h,冷却后装瓶备用。

3) 1+1硫酸。

4) 氯化钠。

2.1.5步骤1) 在采样瓶上作一容量记号后(以便测量水样体积),将所收集的大约1L已经酸化的水样(PH<2),全部转移至10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氯化钠,其量约为水样量的8%。

石油动植物油实验作业指导书

石油动植物油实验作业指导书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1、方法依据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637-2012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当样品体积为1000ml,萃取液体积为25ml,使用4cm比色皿时,检出限为0.01mg/L,测定下限为0.04mg/L;当样品体积为50ml,使用4cm比色皿时,检出限为0.04mg/L,测定下限为0.16mg/L。

3、测定原理用四氯化碳萃取样品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总油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3基团中的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其差值为动植物油类浓度。

4、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盐酸(HC1): p=1.19g/ml,优级纯。

4.2正十六烷:光谱纯。

4.3异辛烷:光谱纯。

4.4苯:光谱纯。

4.5四氯化碳:在2800cm-1~3100cm-1‘之问扫描,不应出现锐峰,其吸光度值应不超过0.12(4cm比色皿、空气池做参比)。

4.6无水硫酸钠在550℃下加热4h,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置于干燥器内贮存。

4.7硅酸镁:60~100目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于马弗炉内 550℃下加热4h,在炉内冷却至约200 ℃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

使用时,称取适量的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硅酸镁的重量,按6%(m/m)比例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h后使用。

4.8石油类标准贮备液:p=1000 mg/L,可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4.9正十六烷标准贮备液:p=1000 mg/L称取0.1OOOg正十六烷(4.2)于100m1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5.5)定容,摇匀。

作业指导书-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作业指导书-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作业指导书1、参考标准《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 2、适用范围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试料体积为1000ml,萃取液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测定下限为0.04mg/L;试料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为50ml,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4mg/L,测定下限为0.16mg/L。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检出限为0.04mg/L。

地表水、地下水的检出限为0.01mg/L。

3、定义本方法采用下列定义。

3.1 总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

3.2 石油类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3.3 动植物油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当萃取物中含有非动植物油的极性物质时,应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4原理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总油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3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

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油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5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1 四氯化碳(CCl4):在2800 cm-1~3100 cm-1之间扫描,不应出现锐锋,其吸光度应不超过0.12(4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加油作业指导书

加油作业指导书

加油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加油作业是指在石油、天然气等液体储罐中进行加油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正确的加油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对于确保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加油作业的指导原则和操作要点。

一、作业前准备1.1 确认作业范围和任务:在进行加油作业前,首先要明确作业范围和任务,包括加油的液体种类、储罐容量、加油数量等。

根据作业任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加油设备和工具。

1.2 安全检查和准备:在进行加油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加油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确认消防设备的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作业区域的通风情况等。

1.3 确定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根据作业范围和任务,制定详细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操作要求,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加油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2.1 选择合适的加油设备:根据作业的液体种类和储罐容量,选择合适的加油设备。

确保加油设备的质量可靠、操作简便,并具备防止泄漏和爆炸的安全保护措施。

2.2 加油设备的正确使用:在进行加油作业时,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

确保加油设备的连接紧固、密封可靠,避免泄漏和污染。

同时,要注意加油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2.3 安全用火和静电防护:在进行加油作业时,要注意安全用火和静电防护。

禁止在作业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设备。

确保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服并使用防静电工具,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三、作业现场管理和安全措施3.1 作业现场的划定和标识:在进行加油作业时,必须划定作业现场,并进行明确的标识。

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3.2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在作业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消防器材、泄漏防护设备等。

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3.3 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加油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加油作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动植物油石油类作业指导书

动植物油石油类作业指导书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作业指导书1 参考标准《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2适用范围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试料体积为1000ml,萃取液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测定下限为0.04mg/L;试料体积为500ml,萃取液体积为50ml,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4mg/L,测定下限为0.16mg/L。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检出限为0.04mg/L。

地表水、地下水的检出限为0.01mg/L。

3、定义本方法采用下列定义。

3.1 总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

3.2 石油类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3.3 动植物油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当萃取物中含有非动植物油的极性物质时,应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4原理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总油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3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

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油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5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1 四氯化碳(CCl4):在2800 cm-1~3100 cm-1之间扫描,不应出现锐锋,其吸光度应不超过0.12(4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1.目的用四氯化碳萃取样品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油,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总油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其差值为动植物油类浓度。

2.仪器与试剂2.1红外分光测油仪.2.220mg/L标准油贮备液2.3符合仪器技术要求的分析纯四氯化碳2.41:1盐酸溶液3.采样和样品保存油类物质样品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再分样。

样品如不能在24h内测定,采样后应加盐酸调节pH≤2,并于2-5℃下冷藏保存。

4.试样的制备4.1地表水和地下水将样品全部转移至2000ml分液漏斗中,量取25.0ml四氯化碳洗涤样品瓶后,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振荡3min,并经常开启旋塞排气,静置分层后,将下层有机相转移至已加入3g无水硫酸钠的具塞磨口锥形瓶中,摇动数次。

如果无水硫酸钠全部结晶成块,需要补加无水硫酸钠,静置。

将上层水相全部转移至2000ml 量筒中,测量样品体积并记录。

向萃取液中加入硅酸镁,置于旋转振荡器上,以180-200rpm的速度连续振荡2min,静置沉淀后,上清液经玻璃砂芯漏斗过滤至具塞磨口玻璃瓶中,用于测定石油类。

4.2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样品全部转移至1000ml分液漏斗中,量取50.0ml四氯化碳洗涤样品瓶后,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振荡3min,并经常开启旋塞排气,静置分层后,将下层有机相转移至已加入5g无水硫酸钠的具塞磨口锥形瓶中,摇动数次。

如果无水硫酸钠全部结晶成块,需要补加无水硫酸钠,静置。

将上层水相全部转移至1000ml量筒中,测量样品体积并记录。

将萃取液分为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总油。

另一份萃取液中加入5g硅酸镁,置于旋转振荡器上,以180-200rpm的速度连续振荡2min,静置沉淀后,上清液经玻璃砂芯漏斗过滤至具塞磨口玻璃瓶中,用于测定石油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T16488-1996 )
1 石油类、动植物油的地表水1、污水排放标准2-3
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
2分析方法
2.1 红外分光光度法(GB/T16488-1996)
2.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试料体积为500毫升,使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1mg/L;度料体积为5L,通过富集后其检出限为0.01mg/L。

2.1.2 定义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960 cm-1、和3030 cm-1全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骼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三酸镁吸附的物质。

当萃取物中含有非动植物油的极性物质时,应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2.1.3 原理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2.1.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度的水。

在2600 cm-1-3300 cm-1之间扫描,其吸光度应不超过0.03(1 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内500℃加热2小时,在炉内冷至约200℃后,移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

使用时,称取适量的干燥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干燥硅酸镁的重量,按6%(m/m)的比例加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小时后使用。

内径10mm、长约200mm的玻璃层析柱中。

出口处填塞少量用萃取溶剂浸泡并凉干后的玻璃棉,将已处理好的硅酸镁缓缓倒入玻璃层析柱中,边倒边轻轻敲打,填充高度为80mm。

在高温炉内300加热2小时,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干燥器内保存。

2.1.5 仪器和设备
,全玻射流萃取器(1000mL)。

,容量瓶。

2.1.6采样和样品保存
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再分样。

采样时,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并在样品瓶上作一标记,用以确定样品体积。

当只测定水中乳化状态和溶解性油类物质时,应避开漂浮在水体表面的油膜层,在水面下20-50厘米处取样,当需要报告一段时间内油类物质的平均浓度时,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分别采样后分别测定。

样品如不能在24小时内测定,采橛后应加盐酸酸化至pH<2,并于2-5度下冷藏保存。

2.1.7 萃取
,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毫升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20克氯化钠,充分振荡2分钟,并经常开启活塞排气。

静置分层后,将萃取液经已放置约10毫米厚度无水硫内的玻璃砂芯漏斗流入容量瓶内。

用20毫升四
氯化碳重复萃取一次。

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

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总萃取物,另一份经硅酸镁吸附后,用于测定石油类。

水样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较低时,采用絮凝富集萃取法。

往一定体积的水样中加25毫升硫酸铝溶液并搅匀,然后边搅拌边逐滴加入25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待形成絮状沉淀后沉降30分钟,虹吸法弃去上层清液,加适量的盐酸溶液溶解沉淀,以下步骤按
以四氯化碳作为参比溶液,使用适当光程的比色皿,在3400cm-1至2400 cm-1之间分别对萃取液和硅酸镁吸附后滤出液进行扫描,在2930 cm-1、2960 cm-1、3030 cm-1处分别测量萃取液和硅酸镁吸附后滤出液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并分别计算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

2.2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本范围规定了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水样体积为0.5~5L时,测定范围为0.02~1000mg/L。

同“红外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利用油类物质的甲基(-CH3)和亚甲基(-CH2)在近红外区(2930cm -1或3.4μm)的特征吸收进行测定。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 或将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按65:25:10 (V / V)的比例配制。

,1000 mg/L: 准确称取0.1000g标准油(4.1),溶于适量的四氯化碳中,移入100mL 容量瓶,用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

标准油使用液:根据测定范围的要求,取适量的标准油储备液(4.2), 用四氯化碳稀释至所需浓度。

其它试剂和材料同“红外分光光度法”。

2.2.5 仪器和设备
红外分光光度计:能在3200 cm-1至2700 cm-1之间进行扫描操作,并配适当光程的带盖石英比色皿。

非分散红外测油仪:能在3.4μm的近红外区进行操作,测定。

其它仪器和设备同“红外分光光度法”。

2.2.6 采样和样品保存
同“红外分光光度法”。

2.2.7测定步骤
萃取:同“红外分光光度法”。

吸附:同“红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同“红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计
以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使适当光程的比色皿,从3200 cm-1至2700 cm-1分别对标准油使用液,萃取液和硅酸镁吸附后滤出液(见“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扫描,在扫描区域内划一直线作基准,测量在2930cm-1处的最大吸收峰值,并用此吸光度减去该点基线的吸光度。

以标准油使用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从校准曲线上分别查得萃取液和硅酸镁吸附后滤出液中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

非分散红外测油仪
按仪器规定调整和校正仪器,根据仪器的测量步骤,分别测定萃取液和硅酸镁吸附后滤出液中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

2.2.8结果表示
水样中总萃取物量c1(mg/L)按下式计算:
式中:c t ——萃取溶剂中总萃取物量, mg/L;
V0 ——萃取溶剂定容体积, mL;
V w ——水样体积, mL;
D ——萃取液稀释倍数。

水样中石油类的含量c2(mg/L)按下式计算:
式中:c t ——硅酸镁吸附后滤出液中石油类含量, mg/L;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水样中动植物油的含量c3(mg/L)按下式计算:
c3=c1 * c2
3 方法指南:
3.1样品萃取前应清洗萃取所用器皿,并烘干。

3.2萃取后产生乳化现象的破乳方法:
a)增加静止时间;
b)加大萃取液体积;
c)适量增加无水硫酸钠用量。

3.3如取样体积在500ml左右,对于污染较轻的水样,可以采用25ml萃取剂,但必须与质控样,标准溶液相同操作。

3.4仪器开机后要先作四氯化碳空白液扫描,再进行质控样测定,结果合格则说明仪器正常。

3.5不同的四氯化碳对仪器校正系数有差别,测定样品前要使校正系数在质控样的回收率达到90~110(%)方可测定样品。

4 仪器操作规程(见后页)。

JDS-106型红外分光测油仪操作规程
1 开机前准备
1.1 使用本仪器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所述规程操作。

1.2 取出仪器样品室中的硅胶盒。

2 基本操作步骤
2.1打开计算机,运行“JDS-106”软件。

点击“打开电源”,用软件打开仪器主机电源,主机后部的卤钨灯开始闪烁,仪器需预热半小时后工作;
2.2调整满度:点击“测量水体中油”,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测量水体中油”,点击“调整满度”待波长自动调到
3.28um,打开样品室暗盒盖,调整零点,放入装有四氯化碳的石英比色皿调整好满度。

点击“确定”;
2.3空白值测定:点击左上角的“常规测量”,在“被测样品注册表”对话框中点击“建立平台”进行四氯化碳空白溶液的扫描,观察其纯度;
2.4定标:将油标准溶液置入比色皿,盖上暗盒盖,点击左上角“定标”,输入标准浓度值,点击“确定”,进行扫描测量;
2.5 标准曲线:将油标准溶液系列管依次放入样品室,输入文件名,进行扫描测量。

可在“统计计算”中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
2.6 测量样品:将萃取后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扫描测量,仪器绘制出红外光谱图。

2.7 测量结束后,点击“结束”,返回主界面,再点击“关闭电源”,主机卤钨灯
关闭。

点击暗钮,退出系统;
2.8 关闭主机后部的电源开关。

填写仪器使用情况记录。

3维护及注意事项
3.1 放入和取出样品时,注意勿将样品溶液溅到仪器上,如不慎碰翻样品,应立
即清理,保持样品室清洁干净。

3.2仪器要存放在室内通风良好的桌面上,避免阳光直射。

3.4每月对仪器外部进行擦拭,保持仪器的清洁,并且做好维护记录。

3.5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人。

3.6仪器使用时应注意仪器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3.7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的操作规程参阅仪器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