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矿床学总结(他山之石),推荐文档
矿床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绪论一、矿床学概述二、矿产资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三、我国的矿产资源概况第一节矿床学概述矿床学,又称矿床地质学,在国外称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是研究矿产资源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它是矿产勘查和开发的地质理论基础,又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
矿床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颖的学科,它随着社会生产特别是矿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同时又随着近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矿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充实更新,形成了一门技术经济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矿床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1、近代矿床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十六世纪~十七世纪)虽然人类对矿产的认识远自史前时期,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近代矿床学,其形成和发展始于十六世纪中叶。
当时正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雏形阶段,由于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在找矿实践中逐渐积累了关于矿床学的丰富知识,因而有些学者能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进而提出早期的成矿理论。
2、成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自十八世纪以来,对矿床成因解释最有代表性的是“水成论”和“火成论”两种学术观点的争论。
水成论者(Neptunist)认为所有岩石和矿床都是在大洋水中沉积形成的,而且所有脉体,包括矿脉也是这样形成的。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的维尔纳(1755年),到十九世纪初,波伊(1822年)和尼克而(1832年)都指出火成岩与矿床之间存在着联系。
火成论者(Plutonist)否认地球内营力在地球发展演化中的作用,他们提出,硅酸盐和硫化物都不溶于水,因此矿石只能是地球深部火成的溶液或溶化物质注入地壳裂隙中而成的,这一认识的代表人物有美国人郝屯(1726~1797年)等。
这场“水火之争”尽管在两派的学术观点上都有事实根据和认识上的片面性,但在矿床学发展初期,促使了人们收集大量矿床实际资料,推动了人们对矿石、岩石的成因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矿床学的发展,对矿床学理论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矿床学小结
矿床学小结矿床的概念: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地。
具体是指存在于地壳中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达到当前工业经济技术标准要求,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体:矿体是矿床中可供开采利用的、由矿石和夹石组成的地质体。
围岩:围岩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脉石:一般将矿物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称为脉石。
夹石:矿体内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部分,一般称为夹石。
矿石矿物:亦称有用矿物,系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脉石矿物:则是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
工业品位:目前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体或矿段平均品位的最低平均品位。
边界品位:是矿体边部所允许的最低品位值。
用来划分矿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
丰度: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
11.克拉克值:是指某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即某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
12.浓度克拉克值:是指一个地质体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的比值。
即元素丰度/克拉克值。
该值>1表示集中,<1表示分散。
13.金刚石矿床(产出):原生金刚石矿床主要产于金伯利岩中,少量产于钾镁黄斑岩中。
14.岩浆中挥发分的作用:1.有利于岩浆分异作用的进行 2.有利于成矿元素迁移富集 3.有利于降低矿物的熔点,导致成矿物质晚期富集。
15.岩浆成矿作用:1.岩浆结晶分异成矿作用2.岩浆熔离成矿作用3.岩浆爆发成矿作用4.岩浆喷溢成矿作用16. 岩浆结晶分异成矿作用:指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各种组分在岩浆熔离体中按一定顺序先后结晶析出,同时导致岩浆液相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
17. 岩浆熔离成矿作用:指在较高温度下的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溶的熔融体的作用。
18.伟晶岩矿床:(文象构造):石英分布于长石晶体中,二者形成有规律的连晶,组成一种文字状图案。
19.伟晶岩的分带:1.边缘带:该带与围岩接触,带内矿物结晶不好,具典型的细粒结构(<1cm),断续不连。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矿床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矿床的形成、类型、分布特征和开采等方面。
矿床是自然界中含有一定矿产的固体岩体,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质集合。
矿床的形成与地质因素、构造环境、岩石矿物的特性、流体作用等因素有关。
在国民经济中,矿床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总结概念与各类矿床。
一、矿床学的基本概念1. 矿床:指地球上储藏有可开采或潜在开采价值的固体岩体中的矿物质集合。
2. 预测: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目标区域潜在的矿床做出预测。
3. 矿源:指构成矿床的矿物质来自原始的岩石矿物。
4. 成因:矿床形成的地质过程,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热液活动等。
5. 矿床类型:可通过识别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矿物质组分来进行分类。
6. 矿石:具有大量有用矿物成分的自然矿物体,可经过选矿或冶炼处理得到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品的矿石。
二、各类矿床1. 火成岩型矿床:由岩浆、岩浆流体中的矿物质析出,主要包括斑岩、粗面岩、岩浆热液等矿床。
其中斑岩矿床是指由深源岩浆中高温、高压、高浓度的矿质溶液在晶体基及交代岩石中形成的矿床;粗面岩矿床是指由熔岩或熔体与下伏地层的反应所产生的特殊类型岩体,包括铬、铜、镍等;岩浆热液矿床指由岩浆热液所形成的矿床,特点是铅锌银以及稀有金属等。
2. 沉积岩型矿床:由沉积作用与地质构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矿床,主要包括铁矿和磷矿等。
3. 变质岩型矿床:由岩石成因中的某些化学元素被迁移、淋滤、结晶、交代过程中的矿物质形成的,主要包括金、铜、铜钼等。
4. 热液型矿床:由地壳中高温高压、带有各种化学元素的热液所携带的矿物质在地质体中沉淀、结晶、交代而成,主要有铜铅锌矿床,铜矿、黄铁矿脉状矿床等。
5. 矽卡岩型矿床:由矽卡岩中含有的铜、钼、铝等元素被热液输送到适当环境下沉淀形成的矿床,钼、铜、铝、锂、锗等都是矽卡岩型矿床的常见矿产。
6. 火山岩型矿床:由火山喷出物中的矿物质、熔岩与火山烟气中的矿物质在火山活动以及周围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包括硫铜矿、玄武岩型铜镍铂族元素矿床等。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矿床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内容是各类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富集规律,探讨矿产资源勘探和利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通过对矿床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矿床,提高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效益。
本文将总结概念、各类矿床及其特点。
一、矿床学的概念矿床学,是一门探讨矿床形成规律和富集规律的学科。
它是矿产勘查和利用的基础,属于地质和矿产资源学科,是一门理论架构完善且实践性强的学科。
矿床学的研究核心是寻找矿床的矿产资源富集规律和形成机理,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各类矿床1. 破碎带矿床破碎带矿床是由岩石断层,裂缝,紊乱边界,节理等断裂性质形成。
破碎带矿床中包含金属、钨、锡、钼、铜、铅、锌等金属的矿物,其成矿过程主要与热液流体、气体、液体等的活动有关。
2. 沉积矿床沉积矿床主要是由流水、湖水、海水等液体的沉积形成,包含铁矿石、石灰岩、盐、煤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矿床类型。
其成矿过程是物质单元逐步沉积(如有机物,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形成矿物质基础。
3.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是指由热液流体或气体的侵入和作用形成的地下矿床。
热液矿床主要富集金、银、铜、铅、锌、锡等有价金属和贵金属。
球体、脉状、网络状、伞形状、残矿体等是热液矿化的形成特征。
4. 铁矿石矿床铁矿石矿床是指富含铁元素的矿石矿床,通常为层状、伪层状、实体、脉状等不同构造形态。
铁矿石矿床的成矿过程与从深部升华气体作用的控制有关。
5. 岩浆矿床岩浆矿床是由露天火山活动冷却后形成的地下岩浆矿床,包括铂族、铜、镍、铬等由火山岩浆形成的矿体和矿床。
岩浆矿床的主要成因是浆液的物质交换和迁移。
6. 化学沉淀矿床化学沉淀矿床是由水溶液中物质沉淀而成的地下矿床。
包括百货、硫酸盐、熔融、铜铅锌层等,其特点是矿石产物深色、遗迹明显或“水滴造品”形态。
7. 包裹体矿床包裹体矿床是由包裹体内的化学元素与固体载体所形成的有色矿石,如铜、石墨、金、银、铀等。
矿床学总结
矿床学总结(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6选5,论述3选2)△矿产: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矿床: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矿床学: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后生矿床: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内生矿床:由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矿体: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利用的主要对象☆盲矿体:矿体完全隐伏于地下,无出露矿层:在沉积作用下形成的产状与围岩一致的板状矿体,属同生矿床矿脉:形成在岩石裂隙中的板状矿体,属后生矿床倾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与其水平投影线间的夹角侧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与走向间的夹角倾角:矿体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投影线间的夹角围岩:泛指矿体周围的岩石母岩: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岩石☆矿源层:成矿物质在沉积成岩时已初步富集并能在后生期被活化迁出的岩层☆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可从中提取有用组份的矿物集合体脉石: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夹石:矿体中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其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必须从矿体中剔除矿石矿物:矿石中有用的矿物脉石矿物:矿石中无用的矿物△矿石的结构: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矿石的构造: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份的百分含量△边界品位: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工业品位:能被开采利用的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矿石品级:主要根据矿石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确定的矿石等级矿床的成因类型:按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矿床的工业类型:能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丰度: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百分含量◇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百分含量◇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的丰度与克拉克值之比浓度系数:工业品位与某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成矿作用: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成矿的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在就位和运移过程中熔化或溶解围岩物质,使岩浆成分发生变化,这种作用叫同化作用,而不完全的同化作用叫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岩浆中的矿物按顺序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岩浆分结矿床: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使有用组分富集而形成的矿床岩浆爆发矿床:在深部结晶出来的有用组分,经爆发作用带到近地表或在爆发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岩浆喷溢矿床:在深部分异出来的有用组分,经喷溢作用带到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形成的矿床海绵陨铁结构:岩浆晚期结晶的矿石矿物呈他形晶充填在早期自形程度较高的硅酸盐矿物颗粒间形成的结构☆气水热液:在一定深度下,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青磐岩化:指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岩及部分流纹岩,在中低温热液作用下,特别是热液中S、CO2和H2O等作用下发生的一种蚀变作用矿化期:指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矿床学知识点总结
矿床学知识点总结矿床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自然界中含有有用矿产的地质体,以及这些矿产的形成、富集和分布规律。
矿床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而矿床学正是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富集规律进行研究,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矿床类型根据矿床形成的地质性质、地质背景和成因过程,矿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矿床类型包括,热液矿床、沉积矿床、火山岩矿床、岩浆岩矿床等。
不同类型的矿床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在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中,需要根据不同矿床类型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处理。
2. 矿床地质学矿床地质学是矿床学的基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矿床的地质构造、地质体特征、成矿作用和成矿环境等。
通过系统的矿床地质学研究,可以揭示矿床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和依据。
3. 矿床勘查矿床勘查是指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价,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存在、规模和品位。
矿床勘查的内容包括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勘查等。
矿床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期工作,其质量和成果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开发和利用。
4. 矿床开发矿床开发是指通过采矿、选矿和冶炼等工艺技术手段,将矿石中所含的有用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物质提取出来,并加工成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矿床开发的内容包括矿石的采选与选矿、矿石的冶炼与提纯、矿产资源的加工利用等环节。
矿床开发是将矿产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对于不同类型的矿床,其开发技术和工艺流程也存在着差异。
5. 矿床管理矿床管理是指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进行规划、监管和管理的工作。
矿床管理的内容包括矿山规划设计、环境监测保护、安全生产管理、矿床资源勘查和评估等。
矿床管理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保障,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总之,矿床学作为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矿床类型、矿床地质学、矿床勘查、矿床开发和矿床管理等内容。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第二章矿床学基本概念矿物—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下,通过结晶作用、升华作用、化学(反应)作用等途径形成矿物(mineral)岩石—矿物以集合体形式出现,即构成为岩石,其可以由单一矿物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矿物集合体组成。
矿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矿石(ore)矿石(ore)—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构成。
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脉石(gangue, veinstone)-------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夹石(horsestone, rock gangue)----—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共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组分的工业意义小于主要有用组分。
伴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
●矿石结构(ore texture)—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结构之等粒结构:颗粒比较匀称、大小比较相等的单矿物和复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矿石结构。
包括: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矿石结构之不等粒结构:较细的基质里发育着较大的矿物颗粒,或反之包括:斑状结构、嵌晶结构、乳浊结构等矿石结构之片状结构:单矿物或多矿物矿石基质中全部或绝大部分颗粒为片状矿石结构之维状结构: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为纤维状组织矿石结构之环带状结构:矿物析出物由于依次沉淀,或由于较早的矿物被较晚的矿物所交代而形成交替出现的环带矿石结构之交代结构:晚期矿物沿着早期矿物的范围交代发育而成矿石结构之胶状结构:在胶体成矿时析出矿物变化的各个阶段中产生的●矿石构造(ore structure)—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床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
矿床学实验报告矿床学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的特点正确性实验报告的写作对象是科学实验的客观事实,内容科学,表述真实、质朴,判断恰当。
客观性实验报告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的事实为写作对象,它是对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记录,虽然也要表明对某些问的观点和意见,但这些观点和意见都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确证性确证性是指实验报告中记载的实验结果能被任何人所重复和证实,也就是说,任何人按给定的条件去重复这顶实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观察到相同的科学现象,得到同样的结果。
可读性可读性是指为使读者了解复杂的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写作除了以文字叙述和说明以外,还常常借助画图像,列表格、作曲线图等文式,说明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各步骤之间的关系,解释实验结果等。
二、实验报告种类按科目分类:大学物理实验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三、矿床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在现在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矿床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矿床学实验报告1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岩浆分结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及矿床特点。
2、了解矿床成矿作用与含矿岩浆分异作用之间的关系。
3、分析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形成机理,了解矿床的分布规律,指导找矿和矿床评价。
二、实验内容:陕西松树沟铬铁矿矿床标本:矿石:1-条带状铬铁矿、2-致密块状铬铁矿、3-稠密浸染状铬铁矿、4-中等浸染状铬铁矿、5-稀疏浸染状铬铁矿、6-星散浸染状铬铁矿。
矿体围岩:7-含斜辉橄榄岩、8-中粗粒纯橄榄岩、9-蛇纹石化橄榄岩、10-透辉岩。
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要点
第一章重点内容1、什么是矿产?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
具体而言,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2、矿产资源有哪些显著特点?(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变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3、按照可提炼的金属及其特性,金属矿产可分为哪些亚类?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金属矿产。
4、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具体包括哪些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钒;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汞、锑;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族元素;5我国矿产资源中严重短缺的矿种有?铬、铂、钴、钾盐、金刚石等。
6、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是:(1)矿产资源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偏低;(2)在具有一些优势矿种的同时,尚有一些急需短缺矿种;(3)多数矿种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床;(4)多数矿种的贫矿多,富矿少;(5)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6)矿产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7、矿床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
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8、矿床学主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能。
(2)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
(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第二章矿床学基本概念矿物—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下,通过结晶作用、升华作用、化学(反应)作用等途径形成矿物(mineral)岩石—矿物以集合体形式出现,即构成为岩石,其可以由单一矿物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矿物集合体组成。
矿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矿石(ore)矿石(ore)—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构成。
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脉石(gangue, veinstone)-------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夹石(horsestone, rock gangue)----—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共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组分的工业意义小于主要有用组分。
伴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
●矿石结构(ore texture)—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结构之等粒结构:颗粒比较匀称、大小比较相等的单矿物和复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矿石结构。
包括: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矿石结构之不等粒结构:较细的基质里发育着较大的矿物颗粒,或反之包括:斑状结构、嵌晶结构、乳浊结构等矿石结构之片状结构:单矿物或多矿物矿石基质中全部或绝大部分颗粒为片状矿石结构之维状结构: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为纤维状组织矿石结构之环带状结构:矿物析出物由于依次沉淀,或由于较早的矿物被较晚的矿物所交代而形成交替出现的环带矿石结构之交代结构:晚期矿物沿着早期矿物的范围交代发育而成矿石结构之胶状结构:在胶体成矿时析出矿物变化的各个阶段中产生的●矿石构造(ore structure)—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床学知识点全汇总-考前看一看
床 9.混合岩 混合岩 化矿床 注意:选择、 注意:选择、判断、填空涉及的知识面很宽请大家仔细复习 部分简答题参考答案 部分简答题参考答案 简答题参考
1.矽卡岩几期几阶段及特点 矽卡岩几期几阶段及特点 (主要形成钙、 铁 矽卡岩期 主要形成钙、 、 铝的硅酸盐矿物吴无英 镁、 出现) 出现) 早矽卡岩阶段( —— 早矽卡岩阶段(800—— 600°)[干矽卡岩阶段 ° 干矽卡岩阶段 干矽卡岩阶段] 矽卡岩阶段( —— 矽卡岩阶段(600—— 400°) 湿矽卡岩阶段】 ° 【湿矽卡岩阶段】 【湿矽卡岩阶段 氧化物阶段 形成的主要矿物是硅灰石、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 形成的主要矿物是硅灰石、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方 柱石等特点是以岛状和链状的无水硅酸盐为主 柱石等特点是以岛状和链状的无水硅酸盐为主 对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矿物具有明显的交代作用主要矿物有阳起石、 对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矿物具有明显的交代作用主要矿物有阳起石、透闪 石、角闪石、绿帘石等特征为带状或复杂链状的含水硅酸盐矿物为主 角闪石、 介于矽卡岩期与石英硫化物期之间,具有过渡性质主要矿物:长石云母类 介于矽卡岩期与石英硫化物期之间,具有过渡性质主要矿物: 岩期与石英硫化物期之间 后期为硫化物类 石英——硫化物期 ( 石英——硫化物期 形成大 —— 量的石英, 量的石英, 金属硫化物并有 典型的热液矿物绿泥石、 方 典型的热液矿物绿泥石、 解石等) 解石等) 晚期硫化物阶段【 晚期硫化物阶段【铅锌硫 化物阶段】 化物阶段】 早期硫化物阶段 生成脉石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 生成脉石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碳酸盐等交代早期硅酸盐矿物形成的 脉石绿泥石 并有萤石和石英 矿石矿物主要是铜、 矿石矿物主要是铜、铁、钼、铋砷的硫化物 石英特别是碳酸盐岩矿物显著增多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 石英特别是碳酸盐岩矿物显著增多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 矿和黄铜矿
9-矿床成因小结
岩浆-构造环境 热液交代和充填作用 矽卡岩矿床 斑岩型矿床 脉状矿床源自热液矿床石英绢云母化带
●多种盆地沉积环境,或火山-沉积盆地, 或沉积盆地构造-沉积过程中发生、发展 演化和运动的流体 ——盆地流体 ●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水岩反应强烈 ●与岩浆侵入活动没有直接明显联系 ●盆地流体发生充填、交代、热水沉积 ——热水成因矿床
然元素组分的结晶、熔离和分异; ● 这些组分中的一部分,由于结晶
分异作用而在岩浆底部聚集成矿
——早期岩浆矿床
●另一些组分则演化到岩浆晚期,晚于
硅酸盐矿物的晶出; ●它们或者聚集在岩浆岩体内部,或者 贯入已冷却的侵入体或围岩中
——晚期岩浆矿床
●还有一些硫化物/氧化物组分,在液 态情况下发生与硅酸盐岩浆的分离;
地质构造环境千差万别。
已知成矿作用是地质构造背景演化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地球的演化伴随
着成矿作用的演化。同类地质环境中出
现同类矿床,地质环境不同产出的矿床
也不同。
矿床不仅是地质构造环境的一部分,而 且是地质环境的重要表征 总体地考察矿床,不难发现: ①每一类矿床都有其特别发育的地质时期 ②同种/类矿床特征随时间演化
●这些组分可形成富硫化物或氧化物的 “矿浆”,或聚集在岩浆体的底部, 或贯入到围岩构造中 ——岩浆熔离矿床
●除侵入岩浆演化中的结晶、熔离等分 异过程外,某些情况下岩浆到达地壳 较浅处,发生岩浆爆发;
●在这个过程中,成矿物质在地壳较浅 处聚集 ——岩浆爆发矿床
基性-超基性岩浆环境 岩浆成矿作用 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爆发矿床 碳酸岩中稀有金属矿
正岩浆矿床
Cr、PGE、Cu、 Ni、 Co、Fe、V、Ti、金刚石 等
在岩浆结晶演化的晚期(或重熔岩浆产
矿床学小结
——矿床学小结
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爆发矿床 伟晶岩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玢岩铁矿
内生矿床 接触交代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斑岩型矿床 脉状矿床 沉积喷流矿床 火山块状硫化物矿 非岩浆热液型矿床 密西西比河谷型矿 卡林型金矿 机械沉积矿床 蒸发沉积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生物-化学沉积矿
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质,赋存于一定的地层层位中; 矿床具明显的时控性,成矿多在早-中元古代和古生代相对集中; 矿石矿物简单,多见细粒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 少量黄铜矿、白铁矿、毒砂等;
矿床具有典型的元素垂直分带(Cu-Zn-Pb-Ba)和水平分带(
Cu-Pb-Zn-Ba);
热 水 喷 流 通 道
碳酸盐岩为主岩的(层控)铅锌矿床,产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 域,称密西西比河谷型(MVT)
卡林型
沉积岩容矿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是60年代在美国西部
内华达州发现的首例,以卡林金矿为典型代表并命名。
不乏大型,超大型规模; 70年代在我国秦岭沉积岩区(陕、甘、川西北金三角)和
西南滇、黔、桂沉积岩区(西南金三角)勘查确定40余例卡 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成为世界对比
主要差别在于 :
岩浆热液有关矿床 ① 成矿温度较高、蚀变强、 分带好 ② 硫同位素值变化小 相对集中 ③ 多产于活动板块 构造岩浆拉张带 非岩浆热液矿床 成矿温度较低、 蚀变较弱 硫同位素值变化大 为-12.2—+36.1‰ 多产于被动板块 局限活动带
外生矿床
风化和沉积
和热液; ——玢岩铁矿
酸性、碱性岩浆环境 岩浆+热液作用 伟晶岩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矿床学实习报告总结
矿床学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矿床学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矿床学这一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首先,实习让我对矿床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在实习之前,我对矿床学的理论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矿床的形成、类型和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我明白了矿床是由矿物质沉积、堆积和富集成矿作用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矿床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同时,我也了解了矿床的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成矿元素的地壳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对矿床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实习让我掌握了矿床学的实践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工具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
通过实地考察,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矿石、矿物和岩石,并了解了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阅读和分析地质图、矿床图等资料,这对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团队中,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最后,实习使我对我国矿产资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这使我更加认识到珍惜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为我国矿产资源事业做出贡献的决心。
总之,这次矿床学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为我国矿产资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学温春齐著成都理工大学地质酋长摘编目录内生矿床篇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矿床学基础 (6)第三章岩浆矿床 (9)第四章伟晶岩矿床 (15)第五章气水热液矿床概论 (22)第六章接触交代矿床 (31)第七章热液矿床 (37)第八章火山成因矿床 (41)外生矿床篇第九章风化矿床 (45)第十章沉积矿床概论 (49)第十一章机械沉积矿床 (51)第十二章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53)第十三章蒸发沉积矿床 (55)第十四章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58)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 (61)叠生矿床篇第十六章变质矿床 (63)第十七章层控矿床 (67)成矿规律第十八章成矿控制与成矿规律 (70)内生矿床篇第一章绪论§1 矿产一、概念及分类1、概念1)矿产(useful mineral /ore):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目前可被利用的矿物资源。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它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通常指地壳中可供人类利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矿物原料。
2)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矿产资源是指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物原料,是一种自然财富。
一方面体现了客观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质的天然富集,另一方面在目前或可以预见的将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矿产(资源)分类:1)二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2)三分:如塔塔林诺夫等(1954)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燃有机矿产。
其中,金属矿产又分为黑色金属矿产、特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放射性金属矿床和稀土金属矿产六类;非金属矿产又分为化学工业原料和农业原料、天然建筑石材和铁路石材等九类。
3)四分:如袁见齐等(1985)将矿产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大类。
4)六分:如宋瑞祥(1997)[3]将矿产分为六大类,即(1)能源矿产、(2)黑色金属与冶金辅助原料矿产、(3)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矿产、(4)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和(6)水气矿产。
二、我国矿产资源特点1、资源总量较大、人均占有量不足。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 %,居世界第53位。
2、矿产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
35种矿产资源中(1)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占第一位有钨、锡、铋、锑、稀土、石墨、滑石、重晶石、菱镁矿等,其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三位的有钼、铅、锌、煤、钒、萤石、膨润土、芒硝等;(2)储量虽不少,但品位低或成分复杂难选冶,成本高的矿产有铁、锰、镍、铝、硫、磷等;(3)探明储量不足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铀、铜、金、银、硼、耐火粘土等;(4)严重短缺的矿产有铬、铂、钴、钾盐和金刚石等。
3、单一矿种少,伴生矿种多我国金矿产量中伴生矿占总产量的40%;铁矿资源如攀枝花铁矿,伴生元素达20多种。
4、富矿少,贫矿多中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仅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以上;锰平均品位只有22%,不及世界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的一半,且不少矿区含有较高的杂质磷;铜矿品位大于1%的储量只占总量的35%左右,平均品位仅为0.87%,远低于智利、赞比亚等世界主要产铜国的铜矿品位;磷矿富矿少,平均品位仅为16.95%,且胶磷矿多,选矿难度大。
5、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矿区数量多而单个矿区规模偏小。
一些重要的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大型、超大型矿床少,如铁、铜、铝、硫铁矿及南方煤炭,不利于规模开发,单个矿区难以形成较大的生产能力,影响了资源开发的总体效益。
6、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有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格局距消费地区较远,开发利用受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制约日趋明显。
矿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矿产。
如74%的煤炭保有储量集中于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四省区,而经济发达、用煤量的东南部地区则较紧缺,形成北煤南调的局面;磷矿中70%的保有储量集中于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北四省,又形成南磷北调的不利格局;铁矿主要集中于辽宁、河北、山西和四川四省,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区局限。
§2矿床学研究任务和方法一、矿床学及其研究任务1、矿床学及研究对象矿床学(mineral deposits /study of ore deposits):又称矿床地质学(geology of ore deposits) ,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由于矿床学是直接应用于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地质科学,故又称为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当侧重于工业类型时则称为经济矿床学(Economic mineral deposits)。
矿床学的研究对象是矿床。
2、研究内容1)基本任务(1)正确认识各类矿床地质特征、形成条件、成矿作用和形成过程, 以查明矿床成因;(2)查明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和时空分布规律,提供进一步工作的基地, 即对研究区进行成矿预测;(3)查明矿床中有意有害元素及其含量,以利合理地充分地有效地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2)研究内容为了完成矿床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矿床学需要研究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1)研究矿床所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查明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2)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研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分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矿床成因;(3)研究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与矿床关系,查明其对矿床的控矿作用,提出有利于找矿的地质标志;(4)确定矿体的形态、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5)研究矿石的物质组分、组构及其在矿床中空间分布特征,查明元素的赋存状态及矿物的嵌布特征,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质。
3、矿床学与其它学科关系1)为某些学科的上层建筑(1)运用矿物学、岩石学来研究成矿物质和矿石组分;(2)运用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来研究成矿地质历史;(3)运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质力学来研究成矿地质构造条件;(4)运用地球化学来研究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机理;(5)运用基础学科如化学、力学、物理学、生物学、数学、地球物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理论知识对矿床成因进行理论解释和深入研究;(6)近年来,天体地质、海洋地质、深部地质、地球动力学、同位素地质、遥感地质、数学地质等新的分支学科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对各种成矿作用过程和地质环境的研究。
2)为某些学科的理论基础:矿床学的研究成果可直接或间接为找矿勘探、采矿、选矿、冶炼、环境地质、地质经济及矿产资源评估等服务。
(1)具体矿床的研究有利于该矿及外围的找矿勘探工作;(2)矿床规模、矿体形态的确定,有利于布置采矿工程;(3)矿石物质组分的研究有利于矿石的分选和精矿的冶炼;(4)矿区地质、矿床开采-选矿和冶炼,需要对环境地质的深入研究和环境保护;(5)矿床研究为资产评估提供依据二、矿床研究方法的一般方法1、矿床研究的指导思想1)辩证思维思维是人类从社会实践生产中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精神活动,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由于观察研究工作的局限性,难免产生对矿床认识的片面性。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应当重理论而轻实践或不实践,也不应只实践而不总结经验教训,而应当既重理论又重实践。
(2)野外与室内相结合:野外工作既为地质工作者提供第一手感性认识,又是进一步进行室内研究所需采集样品的天然宝库。
因此,野外工作是地质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不能只重视野外工作而忽视室内研究,更不能只室内研究而忽视野外工作。
必须经过反复地,即多次野外→室内→野外→室内实践,更有利于认识的深化与提高。
(3)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于地质矿产调查工作,首先必须从宏观考察分析。
如对成矿构造分析,必须首先了解区域构造格架的总体展布与矿化间关系,了解矿田构造中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在控制矿床分布方面的规律。
从小的一块岩矿石手标本上,宏观的可了解岩矿石构造和部分结构如粒度、晶形等,并确定岩矿石名称(野外定名)。
但要准确定名,则必须通过岩矿石的光薄片进行镜下微观观察、鉴定矿物成分和显微结构构造。
(4)常规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常规的矿床研究,主要是对岩矿石的观察鉴定及对矿体中矿石进行化学全分析、有益和有害元素分析,以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矿床的规模,这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但为了更好地研究矿床的成因,必须采用现代测试技术,如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探针、质子显微探针、同步加速辐射和激光显微探针惰性气体质谱分析等。
(5)多学科综合研究矿床学的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需要相互渗透、交叉。
要探讨矿床成因,要从矿物学、岩石学、矿相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要成矿预测,除了详细勘查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外,必须借助航空航天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等。
只有多学科综合研究,才能充分发挥科学找矿扩大资源量的目的。
2)求实创新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但不迷信前人的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发扬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
只有这样,地质科学的研究才能发展,才有新的生命力。
矿床的研究不能靠行政命长官意识,而应当尊重事实。
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应当既要尊重又不迷信,又敢于向过去的理论挑战。
2、工作方法通过长期的普查、找矿勘探实践,人们逐渐地总结了有关矿床研究的一般方法。
对具体矿床进行深全面入的观察使研究矿床的基本方法。
在具体研究一个矿床时,一般采用以下四个阶段,即野外地质调查、实验室研究、模拟实验和综合分析。
1)野外地质调查(野外现场观测)(1)区域地质:通过中比例尺填图,了解成矿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其与矿化的关系);(2)矿区地质:通过现场观测和编录,测制大比例尺地质图、剖面图和必要的地质素描图,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3)矿床地质(矿体、矿石及围岩蚀变):对探矿工程编录,确定矿体的形态、大小和产状;对矿石观测与素描,根据矿石的物质组分、组构及共生矿物特征,确定矿物生成顺序及矿化期次;系统取样。
2)实验室研究(1)矿物结构及物性:利用偏光显微镜、反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仪等仪器,鉴定岩矿石中矿物成分、含量及相互关系,进一步确定矿物生成顺序和成矿期次的划分;研究矿床中典型矿物的物性特征。
为矿床成因、找矿预测及矿石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资料。
(2)常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通过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查明矿石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及有益、有害元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