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存储架构三种流派解读

OpenStack存储架构三种流派解读
OpenStack存储架构三种流派解读

在UnitedStack组织的存储技术研讨会上,三位来自于UnitedStack、IBM和HP的存储专家分别就UnitedStack文件共享服务、IBM 弹性存储和HP Helion VSA进行了深入解读,详细阐述了OpenStack Manila和Ceph、GPFS到弹性存储的演进、VSA和Helion的结合等技术。这也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云环境下存储架构的经典流派解读。

UnitedStack:如何在OpenStack平台实现文件共享服务?

第一位嘉宾的是来自于UnitedStack的资深存储工程师孟圣智,他主要讲述了UnitedStack明年将会重磅推出的文件共享服务。

文件共享服务是企业存储的刚性需求。根据IDC 2012数据,65%的数据存储是以文件的形态存在的,大量传统应用需要使用文件系统作为存储媒介。现在大量企业应用往云平台上迁移,自然对传统NAS服务在虚拟化环境下的实现有强烈的需求,那么在OpenStack平台上,如何实现文件共享服务呢?

目前,由NetAPP和Mirantis主导的Manila项目越来越受到OpenStack用户的关注,Manila提供了安全的多租户的文件共享服务,现在支持NFS和CIFS,在OpenStackJuno版中已经有了稳定分支。Manila的核心概念有:共享目录、ACL、共享网络、快照、后端驱动。目前支持的后端驱动有GPFS、GlusterFS、EMCVNX等。在云平台上,所有服务必须要考虑多租户资源隔离,目前Manila 的多租户资源隔离依赖于Neutron的私有网络隔离。

Manila的通用驱动的方式是通过Nova创建一台虚拟机(Service VM),通过Cinder创建一个Volume,并挂载到Service VM上。Service VM格式化这个Volume,用它作为共享目录,对外提供NFS/CIFS共享服务。

相对于块存储,Manila面临的问题更多。复杂性更高:Manila需要同时满足认证、网络、协议的要求。性能要求更高:文件共享服务对后端存储和网络都需要更大的吞吐和更低的延迟。扩展性要求更高:文件共享服务需要同时满足Scale-out和Scale-up。那么UnitedStack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孟圣智表示,UnitedStack将会使用Ceph去解决这些问题。UnitedStack作为Ceph和OpenStack的深度玩家,有能力Hold住Ceph,给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用的文件共享服务。

不可回避的是,Manila通用驱动有不少缺点,而UnitedStack将会使用更高效的整合方案,避开这些缺点。

IBM:从GPFS到弹性存储

第二位嘉宾是来自于IBM的GPFS开发资深工程师冯硕。

他主要介绍了如何把GPFS打造成OpenStack的Elastic Storage,作为Nova、Cinder、Glance、Swift、Manila的统一存储。GPFS是IBM的基于共享磁盘的并行文件系统,支持A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IBM的Power、Z和Intel/AMD的x86平台。最初面向高性能的商用或科学计算应用程序而设计,广泛应用于当今的超级计算机上。

冯硕简单介绍了GPFS的架构和功能,还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部署方式,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理接口,同时满足iSCSI、文件共享、Hadoop、OpenStack、VMWare、HPC的需求。

IBM为了整合OpenStack和Elastic Storage做了很多工作,目前Cinder、Nova、Glance可以共享访问Elastic Storage中的数据,并统一以文件的方式访问。Elastic Storage有很多高级功能,比如在创建Volume时指定存储池类型(SSD、SAS、SATA),还可以指定副本数、副本分布方式等,满足不同应用对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目前Elastic Storage还可以作为Swift的后端存储,用成熟的

Erasure Code来代替传统的多副本方式,降低存储的成本。

冯硕最后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比如增强存储位置感知能力,满足大数据的要求;使用Manila实现文件共享服务;进一步实现GPFS与对象存储的数据共享SwiftOnFile。

HP:VSA和Helion的结合

第三位是来自于HP首席Helion云架构师陈冉。

他深入介绍了Helion OpenStack发行版的主要特点和HP StoreVirtual VSA。首先他介绍了Helion相比于原生OpenStack会有哪些新组件。HP Helion OpenStack 1.0将会先推出Cloud content distribution services、Inventory management、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

目前Helion OpenStack 1.0的认证服务支持AD、LDAP、MySQL,虚拟化服务支持KVM和VMWare ESX,网络服务支持DVR(分布式路由)和OVSvAPP,块存储服务支持VSA、3PAR、P4000和Ceph,对象存储服务支持Swift和Ceph,镜像服务支持Swift。

HP Helion OpenStack的部署方式是高度自动化,使用OpenStack去管理OpenStack。它由Seed VM、Undercloud、Overcloud组成。首先使用SeedVM去部署Undercloud服务,使用Undercloud去管理物理服务器。最后使用Undercloud去部署Overcloud服

务,使用Overcloud去管理虚拟机。

OpenStack中自带了VSA,可以免费使用,不过总容量不能超过50TB,超过之后,就需要购买License。

3PAR作为HP高端存储的主打产品,完全支持HP Helion OpenStack,提供iSCSI、FC接口,支持ThinProvisioning和QoS。

陈冉还介绍了对象存储服务选型的经验,在遇到Ceph的很多坑之后,他们最后选择使用Swift作为对象存储服务。在VSA和Ceph 的对比中,陈冉认为假如不能Hold住Ceph,可以在生产环境中使用VSA。

最后陈冉透露,HP Helion OpenStack Cloud将会在明年1月份发布,整个环境使用了数百台刀片服务器,使用万兆网络,块存储

解决方案使用VSA。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发展史 远古信息存储 1.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人皆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 也。"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例如: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它是由许多颜色的绳结编成的。这种结绳记事方法已经失传,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了解其全部含义。结绳记事(计数):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虽然目前末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社会绘画遗存中的网纹图、陶器上的绳纹和陶制网坠等实物均提示出先民结网是当时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方式具有客观基础的。其结绳方法,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2.甲骨文文字纸张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

OpenStack SDN架构

OpenStack SDN架构 ?马啸 微信:Zebra 2014年11?月23?日

??目录 ?OpenContrail (Contrail)?OpenFlow Overlay(OpenDaylight VTN)?OpenStack Neutron (VMware NSX)

云需??网络

OpenContrail MPLS?方式 MPLS?自?身 ! 1,三层路由标签技术 2,传统上在MPLS-BGP中为路由条??目分配MPLS标签

Switch eth1 eth1 VM1 VM2 同?一Network 去往192.168.1.1 打上MPLS =1,并且打上外层头部到CN1; 去往192.168.1.3,打上MPLS =2,并且打上外层头部到CN1; 去往192.168.1.2,就直接出去tap2 192.168.1.1/24 VRF1 转发表: 去往192.168.1.2打上MPLS =5,并且打上外层标签到CN2; 去往192.168.1.1,就直接出去tap1 去往192.168.1.3,就直接出去tap3 192.168.1.2/24 MPLS 标签表: MPLS=1 剥离外层改变MAC 出tap1; MPLS =2 剥离外层改变MAC 出tap3;MPLS 标签表: MPLS=5剥离外层标签改变MAC 并出tap2 CN1 CN2 192.168.1.3/24tap1 tap3 tap2 VM3

VM1 不同Network 192.168.1.1/24 VRF1 转发表: 去往192.168.1.2打上MPLS =5,并且打上外层标签到CN2; 去往192.168.1.1,就直接出去tap1 去往192.168.1.3,就直接出去tap3 MPLS 标签表: MPLS=1 剥离外层改变MAC 出tap1; MPLS =2 剥离外层改变MAC 出tap3; MPLS =3 剥离外层改变MAC 出tap4 CN1 192.168.1.3/24tap1 tap3 VM3 VM4 VRF2 转发表: 去往192.168.2.1直接从tap4出去 tap4 192.168.2.1/24

信息存储技术概况

信息存储技术由来已久,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海量数据存储需求的不断推动,存储介质和存储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1、存储介质的发展 从存储介质来说,目前主要可以分为磁盘、闪速存储器、固态硬盘和光盘等。 传统的磁盘采用盘片作为存储介质,利用马达和磁头的运转进行数据的读取,这些部件的物理和机械特性具有功耗高、体积大、易损坏、机械运动造成摩擦发热等局限,限制了磁盘存储系统性能的应用场合。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最早源于EPROM器件,不需要高电压就可以实现擦除和重复编程,可靠性较高,其读写速度和容量近年来还在大幅提升中。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又称电子硬盘,是一种以大量半导体存储器(FLASH或DRAM)作为存储介质的硬盘,通过SSD控制芯片实现对存储介质的主机传输协议(如SATA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具有抗震、宽温、无噪、可靠等优点。 光盘以“光信息”做为存储物的载体,具有容量大、可随机存取等优点,分不可擦写光盘,如CD-ROM,DVD-ROM等;和可擦写光盘,如CD-RW,DVD-RAM等。 在存储介质的研究,闪存以其独特的优势发展迅速,在容量和读写速度方面都在大幅提升,同时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广泛的应用,美光公司推出的MT29F256G08A FLASH芯片单片的存储容量达到了256Gb。 纳米技术的突破使得纳米存储在不久的将来走向商业化。光存储技术也在飞速进步,常规的磁光和相变存储密度不断提高。 2、存储技术的发展 一直以来,存储系统的高速数据流与通用计算机低速的读写速度之间的矛盾是整个存储系统的瓶颈。 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RAID)技术、固态硬盘技术的使用缓解了这一矛盾。

OpenStack的架构详解

OpenStack的架构详解 OpenStack既是一个社区,也是一个项目和一个开源软件,它提供了一个部署云的操作平台或工具集。其宗旨在于,帮助组织运行为虚拟计算或存储服务的云,为公有云、私有云,也为大云、小云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云计算。 1. OpenStack是什么 OpenStack既是一个社区,也是一个项目和一个开源软件,它提供了一个部署云的操作平台或工具集。其宗旨在于,帮助组织运行为虚拟计算或存储服务的云,为公有云、私有云,也为大云、小云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云计算。 OpenStack旗下包含了一组由社区维护的开源项目,他们分别是OpenStackCompute(Nova),OpenStackObjectStorage(Swift),以及OpenStackImageService(Glance)。 OpenStackCompute[1],为云组织的控制器,它提供一个工具来部署云,包括运行实例、管理网络以及控制用户和其他项目对云的访问(thecloudthroughusersandprojects)。它底层的开源项目名称是Nova,其提供的软件能控制IaaS云计算平台,类似于AmazonEC2和RackspaceCloudServers。实际上它定义的是,与运行在主机操作系统上潜在的虚拟化机制交互的驱动,暴露基于WebAPI的功能。 OpenStackObjectStorage[2],是一个可扩展的对象存储系统。对象存储支持多种应用,比如复制和存档数据,图像或视频服务,存储次级静态数据,开发数据存储整合的新应用,存储容量难以估计的数据,为Web应用创建基于云的弹性存储。 OpenStackImageService[1],是一个虚拟机镜像的存储、查询和检索系统,服务包括的RESTfulAPI允许用户通过HTTP请求查询VM镜像元数据,以及检索实际的镜像。VM镜像有四种配置方式:简单的文件系统,类似OpenStackObjectStorage的对象存储系统,直接用Amazon'sSimpleStorageSolution(S3)存储,用带有ObjectStore的S3间接访问S3。 三个项目的基本关系如下图1-1所示:

云计算技术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及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学院:能源学院 班级:采矿工程专业1303班 姓名:田超超 学号:1303020327 联系方式:

摘要 云计算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也许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越来越多的生活习惯已经被悄悄的改变了。在线办公软件,可能人们还没发现,自从云计算技术出现以后,办公室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不管是谷歌的apps还是微软推出的sharepoint,都可以在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同步办公所需要的办公文件。即使同事之间的团队协作也可以通过上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服务来实现,而不用像传统的那样必须在同样一个办公室里才能够完成合作。在将来,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以及云计算技术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办公室的概念将会逐渐消失;云存储、电子日历、电子邮件、地图导航 在没有gps的时代,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需要一个新的当地地图。以前经常可见路人拿着地图问路的情景。而现在,我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拥有一张全世界的地图。甚至还能够得到地图上得不到的信息,アプリケ?ション?想化,例如交通路况,天气状况等等。正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gps带给了我们这一切。地图,路况这些复杂的信息,并不需要预先装在我们的手机中,而是储存在服务提供商的“云”中,我们只需在手机上按一个键,就可以很快的找到我们所要找的地方。 不用再下载音乐、减肥健身以及理财、电子商务、搜索引擎、ipad。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事实上,ipad并没有应用什么云计算的技术,但它却成为了云计算最好的终端设备。它的便携性,良好的网络支持,以及广泛的软件应用无一不是云计算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ipad正变的和手机一样,成为人们所离不开的产品之一。ipad正在悄无声息的将云计算技术带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字:物联网、云安全、云存储. 引言:以下五个方面塑造了我们的云计算工作,解释了云计算将对人类生活 产生的影响:云计算创造机遇和责任:为任何有想法连接全球用户的人提供机遇,同时随时随地为个人隐私提供责任保障。云计算通过了解个人的努力方向,提供符合意愿的信息和应用,从而帮助人们学习、决策、采取行动。通过最便捷、最有成效的方式建立连接,云计算将加强社会交往和专业交流。云计算将催生更智能的设备,以完美精确到人们身在何处、在做什么。最后,云计算将推动服务器技术的进步,反过来促进云计算自身的改善革新。 正文: 一.三大应用 1.云物联 物联网

OpenStack架构详解

OpenStack架构详解 What is OpenStack? OpenStack提供开放源码软件,建立公共和私有云。OpenStack是一个社区和一个项目,以及开放源码软件,以帮助企业运行的虚拟计算或者存储云。OpenStackd开源项目由社区维护,包括OpenStack计算(代号为Nova),OpenStack对象存储(代号为SWIF T),并OpenStack镜像服务(代号Glance)的集合。OpenStack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或工具包,用于编排云。 Components of OpenStack OpenStack当前主要有三个组件:计算,存储,镜像。 OpenStack计算是一个云控制器,用来启动一个用户或一个组的虚拟实例,它也用于配置每个实例或项目中包含多个实例为某个特定项目的联网。 OpenStack对象存储是一个在具有内置冗余和容错的大容量系统中存储对象的系统。对象存储有各种应用,如备份或存档数据,存储图形或视频(流媒体数据传输到用户的浏览器),储存二级或三级静态数据,发展与数据存储集成新的应用程序,当预测存储容量困难时存储数据,创造弹性和灵活的云存储Web应用程序。 OpenStack镜像服务是一个查找和虚拟机图像检索系统。它可以配置三种方式:使用Op enStack对象存储来存储图像;使用亚马逊S3直接存储,或使用S3对象存储作为S3访问中间存储。 OpenStack Project Architecture OpenStack当前包括三个子项目,三个项目相会独立,可以单独安装。 ? Swift 提供对象存储。这是大致类似于Rackspace云文件(从它派生)或亚马逊S3。? Glance 提供OpenStack Nova虚拟机镜像的发现,存储和检索。 ? Nova 根据要求提供虚拟服务。这与Rackspace云服务器或亚马逊EC2类似。 将来会出现web 接口的子项目以及队列服务的子项目。

视频云存储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整合云存储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一、前言 (3) 1.1物联网与视频监控 (3) 1.2项目运用背景 (5) 二、云计算和云存储 (7) 2.1云计算的概念 (7) 2.2云存储的概念和技术优势 (7) 三、云存储产品介绍 (9) 3.1云存储核心产品 (9) 3.2架构 (9) 3.3 优势及特点 (10) 四、现有存储与云存储对比 (11) 4.1现有存储系统结构 (11) 4.2云存储结构 (12) 4.3两种存储方式详细比较 (13) 五、基于云的云存储解决方案 (15) 5.1方案背景及概述 (15) 5.2方案拓扑图 (17) 5.3功能特色 (17) 六、云存储其它运用 (18)

一、前言 1.1物联网与视频监控 当前,物联网技术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综合应用时机已逐渐成熟。视频监控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感知安防的主要手段。视频监控也是应用历史相对较长、技术密集度较大的应用领域。在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的背景下,现有视频监控网络存在着缺乏深度应用的模式、监控网的智慧化程度不高、系统建设的投入产出比低等突出问题。如何用新技术改造现有的视频监控网络,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物联网时代视频监控智慧化、情报化的应用需求已迫在眉睫。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面向城市公共安全综合管理的物联网应用中智慧安防和 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深度应用的巨大挑战。其应用的瓶颈是视频信息如何高效提取,如何同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标准数据交换、互联互通及语义互操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技术即是视频结构化描述技术。用视频结构化描述技术改造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使之形成新一代的视频监控系统———智慧化、语义化、情报化的语义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应用和技术的瓶颈 视频监控系统在社会管理和案件侦破等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粗略估算,"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投入到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资金约为数十亿元。视频监控系统无论在数目还是在建设资金的规模上都非常庞大。 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缺少视频信息情报的标准化生成方法,进而缺少利用视频信息情报指导侦查、破案的新型警务工作模式。 2.视频信息的跨域、跨警种共享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问题突出,跨系统的语言不统一造成信息成为一个个的孤岛,限制了大情报、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3.存储传输的问题、由于要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及传输带宽的限制,不得不对视频数据进行大量压缩,不仅造成图像模糊的问题,而且视频压缩时固定压缩比的方式不够灵活,不得不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及传输带宽。

云计算云存储技术论文云存储技术及其应用

云计算云存储技术论文-云存储技术及其 应用 摘要:云存储将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服务。云存储服务对传统存储技术在数据安全性、可靠性、易管理性等方面提出新的挑战。文章基于云存储平台架构的4个层次:将多存储设备互连起来的数据存储层、为多服务提供公共支撑技术的数据管理层、支持多存储应用的数据服务层以及面向多用户的访问层展开研究,并以一种云存储典型应用——云备份(B-Cloud)为例,探讨云备份的软件架构、应用特点及研究要点。 关键字:云存储;服务;云备份 英文摘要:In order to provide data storage services, cloud storage employs software to interconnect and facilitate collabo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storage device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storage methods, cloud storage poses new challenges in data security,

reliability,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four layers of cloud storage architecture: data storage layer connecting multiple storage components, data management layer providing common supporting technology for multiple services, data service layer sustaining multiple storage applications, and user access layer. It then examines a typical cloud storage application—backup cloud (B-Cloud)—and discusses its software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research questions. 英文关键字:cloud storage; service; backup cloud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2009AA01A402)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1-2]和软件即服务(SaaS)[3-5]的兴起,云存储成为信息存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传统的存储设备相比,云存储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

大数据时代的云存储技术

大数据时代的云存储技术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介绍及云存储概念,其次探讨了云存储分类及优势,最后探究了云存储的结构模型及两大框架,并且提出了云存储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云存储;技术 一、前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行业的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云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大数据的存储成为可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各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云存储,使云存储为人类做贡献。 二、大数据时代介绍及云存储概念 1、大数据时代介绍 大数据到底有多大?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5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5时代6杂志770年的文字量);卖的手机为37.8万台,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37.1万。 2、云存储概念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或类似网格计算等功能联合起来协同工作,并通过一定的应用软件或应用接口,对用户提供一定类型的存储服务和访问服务。让云存储成为企业私有云,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备份的数据。它将备份服务器,备份软件、存储设备集合在一起,形成云存储。 三、云存储分类及优势 1、云存储分类 按照服务对象可以把云存储分类如下: (1) 公共云存储。公共云存储可以以低成本提供大量的文件存储。供应商可以保持每个客户的存储、应用都是独立的、私有的,公共云存储可以划出一部分来用作私有云存储。

OpenStack云技术介绍及架构设计

OpenStack 云技术介绍及架构设计

目录 一、云计算的发展 (3) 二、什么是云计算? (5) 三、云计算的类型 (6) ? 3.1. 公有云 (6) ? 3.2. 私有云 (7) ? 3.3. 混合云 (7) 四、云平台 (7) 五、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8) ? 5.1. IAAS (8) ? 5.2. PAAS (8) ? 5.3. SAAS (8) 六、OpenStack的前世今生 (9) 6.1. 什么是OpenStack? (9) 6.2. OpenStack组件介绍 (10) 6.3. OpenStack发展路线 (12) 七、总结 (17)

一、云计算的发展 说起云计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被视为科技界的革命性产物,极大可能的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运作。但是它并不是从石头缝中突然蹦出来的,而是经过了诸多技术的成熟和演变诞生的。云计算吸收了之前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优势,借助虚拟化、效用计算等技术混合而成。按照资源形态来分,主要经历了以下不同的发展阶段: 图1-云计算的发展 1、资源分散时代 IT发展初期,百废待兴。所有的系统处于分散零落的状态,哪里需要IT系统,就在哪里构建,IT资源分散,架构不清晰。业务资源和数据资源相对分散,IT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浪费了很多的IT资源。各种IT设备五花八门,问题层出不穷。 2、资源大集中时代 这个时代主要解决了企业IT资源分散管理难和容灾的问题。将企业分散的数据资源、IT 资源进行了物理集中,形成了规模化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数据集中过程中,不断实施数据和业

务的整合,大多数企业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了自身的标准化,使得既有业务的扩展和新业务的部署能够规划、可控,并以企业标准进行IT 业务的实施,解决了数据业务分散时期的混乱无序问题。在这一阶段中,很多企业在数据集中后期也开始了容灾建设。企业的容灾中心建设普遍受到重视,以金融为热点行业几乎开展了全行业的容灾建设热潮,并且金融行业的大部分容灾建设的级别都非常高,面向应用级容灾(数据零丢失为目标)。总的来说,解决了企业IT 分散管理和容灾的问题。 3、资源虚拟化时代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扩张迅速,但是系统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即使是标准化的业务模块建设,软硬件采购成本、调试运行成本与业务实现周期并没有显著下降。标准化并没有给系统带来灵活性,集中的大规模IT 基础设施出现了大量系统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不同的系统运行在独占的硬件资源中,效率低下导致资源浪费,而数据中心的能耗、空间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因此,以降低成本、提升IT 运行灵活性、提升资源利用率为目的的虚拟化开始在数据中心进行部署。虚拟化屏蔽了不同物理设备的异构性,将基于标准化接口的物理资源虚拟化成逻辑上也完全标准化和一致化的逻辑计算资源(虚拟机)和逻辑存储空间。虚拟化可以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成单台,每台服务器上运行多种应用的虚拟机,实现物理服务器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由于虚拟化环境可以实现计算与存储资源的逻辑化变更,特别是虚拟机的克隆,使得数据中心IT 实施的灵活性大幅提升,业务部署周期可用数月缩小到一天以内。虚拟化后,应用以VM 为单元部署运行,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可大为减少且计算能效提升,使得数据中心的能耗与空间问题得到控制。通过虚拟化,提升了企业IT 架构的灵活性,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运行成本降低。 4、云计算时代

OpenStack系统架构详解

OpenStack系统架构详解 张云星 产品中心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12-04 目录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OpenStack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2OpenStack整体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3OpenStack各组件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4OpenStack 计算套件—Nove............................................................. 错误!未定义书签。5OpenStack 镜像服务套件—Glance................................................... 错误!未定义书签。6OpenStack对象存储套件—Swif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Swift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应用场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7OpenStack网络套件—Neutr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8OpenStack身份识别—Keystone ....................................................... 错误!未定义书签。9OpenStack仪表盘套件—Horiz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10SUSE Cloud 2.0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11Openstack中国服务中心 .............................................................. 错误!未定义书签。12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2016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项目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二、竞赛目的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紧密结合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云计算技术发展方向,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人才措施要求,通过引入云计算平台、云存储和大数据挖掘分析等云应用场景,全面考察高职学生云计算技术基础、云计算平台规划设计、云平台搭建、虚拟桌面、大数据挖掘分析和云存储等多种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方面的前沿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职业院校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推动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云计算人才,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1.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校限报一支参赛队,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选手须为同校在籍高职高专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每个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允许队员缺席比赛。不允许更换新的指导教师。 2.比赛时间为4个小时,参赛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提交相关文档。 3.裁判组对参赛队的操作规范、现场表现和提交的竞赛成果依据赛项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分。. (二)竞赛内容 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的工程应用环境,实现云计算平台架构的规划设计,完成云计算网络、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的互联和配置,完成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云计算开发服务平台、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平台软件的部署、配置和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虚拟桌面、大数据分析、云存储等各类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撰写开发与工程文档。 考核内容包括: 1.在理解命题给出的云计算应用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构建并维护一个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2.根据云平台设计方案来配置、调试云平台网络,确保网络能正常运行。 3.根据云平台设计方案配置、调试云计算管理服务器和节点服务器的CentOS Linux(或REDHAT EL)操作系统。 4.在安装了CentOS Linux(或REDHAT EL)系统的云计算服务器上配置ftp、http、samba等服务。

openstack架构详解

OpenStack的架构 1.OpenStack是什么 OpenStack既是一个社区,也是一个项目和一个开源软件,它提供了一个部署云的操作平台或工具集。其宗旨在于,帮助组织运行为虚拟计算或存储服务的云,为公有云、私有云,也为大云、小云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云计算。 OpenStack旗下包含了一组由社区维护的开源项目,他们分别是OpenStack Compute(Nova),OpenStack Object Storage(Swift),以及OpenStack Image Service(Glance)。 OpenStack Compute[1],为云组织的控制器,它提供一个工具来部署云,包括运行实例、管理网络以及控制用户和其他项目对云的访问(the cloud through users and projects)。它底层的开源项目名称是Nova,其提供的软件能控制IaaS云计算平台,类似于Amazon EC2和Rackspace Cloud Servers。实际上它定义的是,与运行在主机操作系统上潜在的虚拟化机制交互的驱动,暴露基于Web API的功能。 OpenStack Object Storage[2],是一个可扩展的对象存储系统。对象存储支持多种应用,比如复制和存档数据,图像或视频服务,存储次级静态数据,开发数据存储整合的新应用,存储容量难以估计的数据,为Web应用创建基于云的弹性存储。 OpenStack Image Service[1],是一个虚拟机镜像的存储、查询和检索系统,服务包括的RESTful API允许用户通过HTTP请求查询VM镜像元数据,以及检索实际的镜像。VM镜像有四种配置方式:简单的文件系统,类似OpenStack ObjectStorage的对象存储系统,直接用Amazon'sSimple Storage Solution (S3) 存储,用带有Object Store的S3间接访问S3。 三个项目的基本关系如下图1-1所示: 2.云服务提供商的概念架构 OpenStack能帮我们建立自己的IaaS,提供类似Amazon Web Service的服务给客户。为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提供几个高级特性: a)允许应用拥有者注册云服务,查看运用和计费情况; b)允许Developers/DevOps folks创建和存储他们应用的自定义镜像;

OpenStack存储架构三种流派解读

在UnitedStack组织的存储技术研讨会上,三位来自于UnitedStack、IBM和HP的存储专家分别就UnitedStack文件共享服务、IBM 弹性存储和HP Helion VSA进行了深入解读,详细阐述了OpenStack Manila和Ceph、GPFS到弹性存储的演进、VSA和Helion的结合等技术。这也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云环境下存储架构的经典流派解读。 UnitedStack:如何在OpenStack平台实现文件共享服务? 第一位嘉宾的是来自于UnitedStack的资深存储工程师孟圣智,他主要讲述了UnitedStack明年将会重磅推出的文件共享服务。 文件共享服务是企业存储的刚性需求。根据IDC 2012数据,65%的数据存储是以文件的形态存在的,大量传统应用需要使用文件系统作为存储媒介。现在大量企业应用往云平台上迁移,自然对传统NAS服务在虚拟化环境下的实现有强烈的需求,那么在OpenStack平台上,如何实现文件共享服务呢? 目前,由NetAPP和Mirantis主导的Manila项目越来越受到OpenStack用户的关注,Manila提供了安全的多租户的文件共享服务,现在支持NFS和CIFS,在OpenStackJuno版中已经有了稳定分支。Manila的核心概念有:共享目录、ACL、共享网络、快照、后端驱动。目前支持的后端驱动有GPFS、GlusterFS、EMCVNX等。在云平台上,所有服务必须要考虑多租户资源隔离,目前Manila 的多租户资源隔离依赖于Neutron的私有网络隔离。 Manila的通用驱动的方式是通过Nova创建一台虚拟机(Service VM),通过Cinder创建一个Volume,并挂载到Service VM上。Service VM格式化这个Volume,用它作为共享目录,对外提供NFS/CIFS共享服务。

信息存储安全现状、技术与趋势

信息存储安全现状、技术与趋势 现代社会被称为“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渗透到政治、经济、产业、服务领域的所有部门,信息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信息化产业发展水平和信息基础设置建设水平,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发展,社会信息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刺激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高,产生的信息数据越多,信息安全的问题就越突出。在享有信息化高速发展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如何有效的保护信息安全,是摆在政府、企业、个人面前的共同问题。 多年以来,信息安全行业主要的着眼点在信息传输保护和攻击防御方面,产生了防火墙、VPN、IPS、UTM等众多网络安全设备,但忽视了信息安全的重要领域——信息存储安全。信息存储安全在 信息储存的过程和信息生命周期内,保障信息的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不可抵赖性等特性,是信息安全的主要基础之一。目前谈到信息存储安全,比较重视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对数据备份、容灾、访问性能等问题探讨较多;对信息的真实性、机密性、不可抵赖性鲜少涉及,整个信息存储领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常见的信息存储方式都存在安全风险,特别是连接到互联网的存储设备,通过互联网,敌对势力和黑客可以悄声无息的窃取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常见的信息存储方式包括: l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保存了电话簿、短信、微信、照片、电子支付密码等大量隐私 信息,手机已经成为人的“第二大脑”。 l个人电脑(PC)和笔记本电脑:保存了个人文件、电子邮件、网络银行证书等重要的个人信息。 l服务器:保存了单位的账务信息、合同、办公邮件、技术资料、设计图纸、政策文件等,涉及 单位运营的各种信息。

浅谈云存储技术及其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0003593.html, 浅谈云存储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万娟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1期 摘要:云存储是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联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 数据存储服务。云存储服务相比于传统存储技术在数据安全性、可靠性、易管理性,调取速度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着重于云存储平台架构的4个层次: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以及用户访问层,并以最接近人们生活的云备份为例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云存储,信息安全,服务,云备份 1云存储技术介绍 云存储和传统存储方式相比,具有如下优势:第一,从功能上来看,云存储系统是很多种类型的网络在线存储服务的集合,而传统存储系统则面向硬件如高性能计算、大容量硬盘等硬件;第二,从性能上来看,云存储服务需要考虑的首要指标是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率性等,而且由于用户量多、服务范围大、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这都对高质量的云存储服务提出了更大的技术要求;第三,从数据管理上来看,云存储系统既要提供传统文件访问请求,还要提供支持大量数据管理和公共服务支撑等要求,以方便厂家对云存储系统后台数据的维护。 云存储系统平台主要可分为4个层次: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以及用户访问层[1]。 (1)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它由各种各样的硬件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组成。同时还有一个存储管理系统,负责对硬件设备的集中管理,状态监控和维护升级等。云存储系统可以对外提供很多种存储服务,各种类型的数据统一放在存储系统中,形成一个海量数据池。从网络服务后台数据组织方式来看,传统的单服务器的数据组织难以满足多用户的同时访问;基于P2P的数据结构需要庞大的节点数量和复杂编码算法来支持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基于多元化存储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方法能够更好满足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的需求。在用户规模较大时,构建分布式数据中心能够为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2)数据管理层 数据管理层是云存储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部分。该管理层采用的一般都是集群管理和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在满足可扩展性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对可用性及性能的需求,它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密、备份及冗余等任务。云存储系统架构中的数据管理层可以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不同服务间统一的管理视图。还可以通过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副本管理及策略管理等

OpenStack云平台技术方案

OpenStack云平台技术方案

目录 云,无处不在 (3) OpenStack to UnitedStack (3) 系统架构介绍 (5) Compute(计算) (6) Compute逻辑架构 (9) Compute物理架构 (9) Network(网络) (12) Quantum基本架构 (12) Object Storage(对象存储) (13) 概述 (13) 功能特性 (14) Identity(身份认证) (16) Dashboard(仪表盘) (17) 特点 (18) Block Storage(块存储) (20) 特点 (21) 物理资源管理系统 (22) 简介: (22) 功能: (23) 用例 (23) Hawkeye(监控): (24)

简介: (24) 特点: (25) 用例 (25) OpsCloud (26) 带来的挑战 (26) USTACK解决方案 (27)

云,无处不在 软件安装在“云”端,数据存储在“云”端,“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用户通过浏览器来远程计算、处理数据,结果显示在客户端,这样的计算模式就是云计算。云计算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要将虚拟网络、虚拟计算以及虚拟存储结合,形成无处不在的云。 OpenStackto UnitedStack 第一次开始使用Openstack的时候,相信你已经深深感受到它的强大。

OpenStack的继续遵循同样的原则:支持尽可能广泛的硬件和支持最广泛的虚拟机管理程序,与同等质量的。云时代来临时,基于OpenStack才能孵化出最实用的产品。 1.与OpenStack开源社区的无缝对接 云计算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它对于人们如何消费、如何提供IT服务和从事IT 行业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OpenStack让原本模糊不清的云计算终于能够脚踏实地,而UnitedStack做的就是紧紧围绕OpenStack,让OpenStack最大化其应用价值。 2.积极的客户支持 在项目开发方面,我们添加了对微软Hyper-V虚拟化技术的支持。我们将一些我们自己的网络堆栈协议集成到平台之中,并在API兼容性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对于客户,我们对想采用OpenStack的客户提供了最大的支持。例如:Swift是一个模仿了Amazon S3的存储服务。现在我们正围绕此技术构建管理框架,从而使得这些公司可以在OpenStack 平台上提供类似于S3的服务。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 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信息存储发展史 远古信息存储 1.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人皆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系辞下》:"上古,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 也。"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例如:(Quipu或khipu)是古代的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它是由许多颜色的绳结编成的。这种结绳记事方法已经失传,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了解其全部含义。结绳记事(计数):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虽然目前末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社会绘画遗存中的网纹图、上的绳纹和陶制网坠等实物均提示出先民结网是当时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方式具有客观基础的。其结绳方法,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2.甲骨文文字纸张 甲骨文是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遗址被今小屯发现,继承了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 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篇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本质内涵是“新一代”,必须明白“新一代”究竟“新”在哪里。信息领域的各个分支——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软件等都在进行代际转移。 ? ? ? 集成电路制造已进入“后摩尔”时代;计算机系统开始进入“云计算”时代;无线通信正在从3G(3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移动通信)走向4G(4th generation,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时代; 软件行业已进入端到端设计(也有人称之为跨界垂直整合)时代。 ? 从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产业的“代际变迁”。IDC公司(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称为“第三平台”。该公司认为,1985年以前普遍采用的大型主机是第一代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平台;1985-2005年流行的是以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和服务器为主的第二代IT架构(computers as networks);从2005年开始,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网络为特征的新一代IT架构(被称为第三代IT平台, computers as datacenters)正在蓬勃发展之中。2013年全球IT支出约37万亿美元。IDC公司预测,至2020年,第三代IT平台的市

场规模将达到53万亿美元。2013-2020年,IT部门90%的增长将由第三平台驱动。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制造业为主转向软件和服务业;从inside到outside(从重视产品到重视生态环境);从scaleup(纵向扩展)到scale out(横向扩展);从关注设备、软件到更关注数据;从赛博空间(cyberspace)到人机物三元融合世界。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热点不是以加工为主的制造业,而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自主设计的软件和服务业,即构建新的端到端设计的产业生态环境。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面临重大转折:软件和应用创新取代器件设备的技术进步,已成为主导整个IT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 新一代信息产业的主要特点是,以围绕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新产品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如果说过去20年信息产业的重点是生产和销售计算机、通信和电视设备,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是推进数字化,那么未来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是网络化和智能化,将更加关注数据和信息内容本身,从制造加工回归到“信息”产业本来的轨道。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仅重视信息技术本身的创新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且强调信息技术渗透融合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 推动其他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信息技术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创造新价值的过程。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产业互联网是过去20年消费互联网的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