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屈光不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光不正
眼的屈光refraction of eye :又称眼的折射、眼折射、眼的屈折、眼的屈光作用。眼球能使从外界远近物体发出的或反射出来的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屈折和调节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缩小倒立的物像,眼的这种生理功能,称眼的屈光。
·眼的屈光系统: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经折射有聚焦的机能系统,称屈光系统。以适应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
·眼三屈光中间质:又称眼屈光间质、眼介质(ocular medla)。指角膜(与前房水成一凸镜片)、晶状体、玻璃体透明质。具有屈光作用,使外界光线经该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视网膜黄斑上,完成视觉器官的作用。其前间质是空气,后间质是玻璃体。
·眼的屈光指数:空气光学密度与眼的屈光间质密度的比值。如角膜屈光指数为l.3771,房水屈光指数 1.3374,晶状体屈光指数 1.4371,玻璃体屈光指数l.3360,空气屈光指数1.0000。
·不胜数眼的三屈光面:又称眼屈光表面。即具有屈折作用的屈光间质弯曲面,角膜前面、晶状体前面和晶状体后面为三屈光面。因角膜后面和晶状体前面曲率半径相近,可以把两者认为是一个屈光面。
·屈光面弯曲度:又称屈光面曲率半径。自屈光面上任意一点至该屈光面圆心的距离,称屈光面弯度。曲率半径的倒数称为曲率。曲率愈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愈大。眼球不同部位的曲率半径(单位为毫米):按Gullstrand氏测量的结果为:角膜前面7.7,角膜后面6.8,晶状体前面10.0,晶状体后面6.0。其测量方法可根据purkinje氏现象间接测量角膜和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在Purkinje氏现象中,第一像是直立的像,比较亮,是由角膜前面所形成的;第二像是直立像,较第一像大,是由晶状体前面所形成的;第三像是小的倒像,是由晶状体后面所形成的。由于这三个像,可以看出角膜前面和晶状体前面在性质上如同凸面镜,晶状体后面如同凹面镜;借各面成像的大小,可间接测量角膜和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
·眼的屈光组:即参与屈光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屈光质,又称眼的屈光单元。屈光系统分为三个屈光单元,即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动态屈光dynamic refraction:又称动态折射、活动折射、眼活动状态。即与调节力同时存在的屈光状态。
·静态屈光static refraction :又称静态折射、固有屈光状态、正常屈光状态、眼安静状态。平行光线入眼后,在不用任何调节的情况下,能准确地集合在视网膜上成像,此种屈光状态,称静态屈光。
什么是屈光不正?什么是弱视?
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孩子生长发育的监测,特别是对儿童弱视、屈光不正的筛查和防治纳入了最新版的《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因此,眼睛的检查已经列为学前儿童健康体检的必查项目。
孩子在体检后,常常收到“屈光不正”请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复查的通知单。家长面对孩子被诊断为“屈光不正”总是迷惑不解。其实,知道了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见东西的、“正视眼”是什么,就能明白什么是“屈光不正”。眼睛不需要使用调节就可以看清5米以外的物体,说明物体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这就是“正视眼”,就是平日所说的“好眼睛”。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现象统称为“屈光不正”。
儿童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
近视眼:5米以外的物体聚焦在视网膜前,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看不清远处物体,但能看清近处物体,所以初期常常表现为看电视老爱往前凑。
远视眼:5米以外的物体聚焦在视网膜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看不清物体。轻度远视眼可以运用调节功能来加强眼的屈光力,使进入眼球的光线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并形成清晰的物像。但是因为调节用得太多,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症状,甚至出现调节性内斜视。超过调节能力的远视眼则看远、看近都不清楚。
散光眼:近视眼、远视眼或正常眼像篮球一样,每个方向的弯曲度是一样的,因此屈光能力也是一样的,而散光眼就像橄榄球,有些
方向弯曲度大,屈光能力就大,有些方向弯曲度小,屈光能力就小,因此不能聚成一个焦点,同样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无论看远、看近视力都会受影响。散光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近视、远视伴存。轻度的散光也可以借助眼睛的调节功能来维持正常视力,因此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症状。
屈光参查:两眼的屈光度、屈光性质不一样,统称为“屈光参差”。一般来说,人的两眼屈光状态普遍存在轻度的差异,完全一致者很少见。在眼睛发育过程中,远视的度数在不断减轻,而近视的度数在不断发展。如果两眼在远视的消减程度或近视的发展进度不同,就可引起屈光参差。由于两眼的活动是同时进行的,能够把两眼看的东西变成一个,这叫“融合功能”,超过一定程度的参差通常会引起融像困难,视觉中枢就会抑制度数较高眼而导致弱视。
儿童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最重要的。当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容易促成后天性近视的发生。
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正视眼”是很少的,在眼睛的调节功能范围内可以弥补轻度的屈光不正,而维持正常视力。远视眼和散光眼通常都是天生的,假如度数比较高,而幼小时候没有配镜,那么,从小到大,由于没有好与不好的比较,因此比近视眼难发现。特别是屈光参差,由于有一个好眼或者较好眼,更不容易早期发现。而人出生的
时候视力是比较差的,要得到正常的发育,需要依靠眼睛的屈光系统把清晰的像投射到视网膜上,才能刺激视觉中枢的发育。远视、散光的人看远、看近都模糊,视觉中枢没有得到充分的刺激,会发育不全,戴眼镜也不能提高视力,这就是“弱视”。假如在视觉发育的时期没有发现,弱视治疗效果会受很大影响。
孩子们是不会告诉爸爸妈妈们自己视力不好的,很多情况下需要医生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所以定期的眼睛检查非常重要,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尽早矫治。因为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是3-5岁,治疗方法也不复杂,就是在视觉发育期内尽早矫正屈光不正,外加一些遮盖、精细目力训练等,对大部分孩子来说,疗效是非常好的,但是超过12岁治疗基本没有效果。
屈光不正是咋回事
全网发布:2011-06-23 22:07 发表者:乔彤(访问人次:794)
很多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的眼科看视力,医生有时候会诊断为:屈光不正,很多家长就不理解了,屈光不正是咋回事呢?
与屈光不正相对,就存在正视眼的概念。正视眼就是5米以外来的光线可以清晰地在视网膜黄斑上形成倒立的图像,而我们的大脑可以将其整合成正立的图像。
屈光不正包括三种常见的分类:近视、远视和散光。老百姓通常认为的看近时看不清就是近视;看远看不清是远视;散光就是看光发散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其实,近视是5米远来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看近比看远清楚;远视是5米以外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有时候会出现看远比看近清楚或者看近看远都不清楚;散光是指各个方向来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不一致,不形成焦点而是焦平面,所以看近看远有很费劲,而且很容易疲劳。
如果屈光不正超出了孩子年龄的正常范围,就会出现视力下降、歪头视物、甚至斜视、弱视等情况的发生,所以需要及时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