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和意义: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因此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现象。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家人进行照顾的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既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题,又是关系许多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问题。
对留守儿童所表现的不足和缺点,我们只有耐心教育,帮助他们改正不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将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和真正落实。
基于此,我们确定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旨在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分析了我校留守儿童现状,参考了国内外课题研究情况,制定了我校课题研究方案。
2.研究的重点:由于留守儿童于家庭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主体的弱化,致使他们在生活环境、学习成绩、人身安全、个性心理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令人堪忧的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1) 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分析(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负面影响(3)留守儿童教育方法的研究3.原定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实验期定为二年(2013年3月-2014年12月),但是预期研究效果不明显,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还在探索,所以研究期限又增加一年。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报告(三篇)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报告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乡背井,进城打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农民工无法把家人一起带到城市居住,导致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生活困难,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目标和意义:与城市儿童相比,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的挑战,诸如教育机会有限、心理健康问题、社交隔离等。
因此,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的目标是总结和介绍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经验,以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个人有关的参考。
主要内容:一、教育支持1.建立留守儿童教育资助基金,为留守儿童提供学费和学习材料的补贴。
2.开设课后辅导班,提供额外的教育支持,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业成绩。
3.鼓励社会各界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激励留守儿童继续深造。
二、心理健康关怀1.建立心理健康热线和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和自尊心。
3.组织心理健康工作坊,提供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社交支持网络。
三、社区支持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社交活动。
2.组织夏令营和户外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
3.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体育、音乐、绘画等各种培训课程。
四、家庭支持1.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以减少农民工离乡打工。
2.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创造就业机会,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3.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结论: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教育支持、心理健康关怀、社区支持和家庭支持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同时,社会各界也需要共同努力,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只有这样,留守儿童才能享受到与城市儿童一样的机会和权益,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报告(二)一、导言(字数:200)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农村教育和社会发展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2024年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024年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一、活动背景和目标在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的缺失、情感的缺失、教育的缺失等多重问题,这给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提供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组织了____年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积极传播正能量,为留守儿童带去一丝温暖和希望。
二、活动内容1. 调研留守儿童现状:我们首先前往了附近的留守儿童家庭,实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
通过与他们交流,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与父母亲情联系问题等。
2. 开展心理关怀活动: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心理关怀活动,包括心理咨询、心理剧表演和心理辅导等。
我们邀请了专业心理学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心理剧表演,通过戏剧形式向留守儿童传递正能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此外,我们还通过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处理情感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3. 提供学习辅导: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学习问题,我们组织了一对一的学习辅导活动。
我们邀请了志愿者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适应学校生活。
同时,我们还为他们提供学习用品和书籍等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4. 促进家庭关系:为了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联系,我们组织了亲子活动和家长讲座。
通过亲子活动,我们鼓励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加强沟通和互动,增进感情。
同时,我们还举办了家长讲座,向父母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和水平。
5. 社会宣传和意识提高:为了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宣传活动。
我们通过宣传栏、朋友圈、微博等多种方式,向公众传达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分析总结(精选15篇)

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分析总结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分析总结(精选15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分析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分析总结篇1社会中地区的不平衡的发展,许多的农民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去打工,但孩子又无法跟着走,就留下了一部分孩子在家中。
这部分孩子我们称为留守儿童。
学校要求对这部分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作为班主任的我这本期就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总结如下:调查本班有那些是留守儿童,充分了解“留守儿童”自身、代管人及其父母的基本情况,了解每个流动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流动留守儿童相关信息。
通过调查我发现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绝大多数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监护和教育,加之监护人管理不到位,祖辈们的唠叨,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学习成绩下降、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因此行为上出现偏差、和作出和学生相违背的行为也是常有的事。
其次对在校留守儿童给予特别关注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帮扶上对其总是予以优先照顾,多献上一份爱心,想方设法消除其孤寂的心理,让他们与正常的儿童一样健康茁壮成长。
如在住宿生安排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青春咨询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贫困生资助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学习辅导方面,留守儿童优先……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第三组织各种活动,这些孩子大多数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宠爱至极,生活中的大小事几乎全部包办,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劳动观念淡漠,劳动技能欠缺,生活处理能力低下。
为了增强留守儿童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我们设计了“我有一双巧巧手”劳动技能大赛。
关爱留守儿童研究报告3

同在一片蓝天下,心手相牵助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研究报告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一个特殊儿童群体——因父母离开家乡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因随父母到城市打工的流动儿童。
这些儿童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或忙于工作,他们大都由祖辈或亲戚照顾,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面临着安全失保、学业失教、生活失助、亲情失缺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存、保护与发展。
留守流动儿童是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
通过调查,平舆县城以及各乡镇小学,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就考虑发动我校二年级阶段的高中生,利用五一假期,进行一次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
为此,我们组成了“※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团队”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同在一片蓝天下,心手相牵助成长”的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组织这次活动,可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所遇到的难题,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他们提一些学习及生活上的建议与辅导。
通过交流,希望可以带给他们一些积极的东西。
不仅给他们物质上的资助,而且要给他们奋斗的目标,给他们前进的动力,给他们心灵上的关怀。
4月30日上午,我们着手开始活动的准备工作。
购买了准备发送给留守儿童的学习物品(笔记本和笔,笔芯),打印好了调查表,宣传单等。
下午两点,我们联系了※第九中学的校长和教务主任。
平舆九中位于平舆县城东外环路路边,地处偏远。
九中校长闫小飞给我们整体介绍了学校的生源情况。
学生大都来自县城东邻附近的村庄,90%的孩子父母都在外打工,少数在县城做小本生意。
学校是寄宿制,两个周休息一次。
※校长还帮我们联系了四年级二班的班主任。
我们随之来到了教学楼四年级二班的教室。
这个班共有40多个学生,看他们衣着朴素,满脸纯真。
当我们问起谁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时,全班同学的手竟然都举了起来,这令我们着实吃惊。
和班主任老师沟通后,我们对班级中的十名儿童进行了重点访谈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等进行了详细深入的了解和记录。
留守儿童课题结题报告计划

《“留守少儿”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改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府谷县碛塄中心小学《“留守少儿”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改正的研究》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府谷县碛塄乡地处府谷县南部,北与高石崖镇相邻,西靠田家寨乡,南接武家庄乡。
碛塄中心小学座落在府谷县南12.5公里黄河岸边的乡政府所在地碛塄村。
碛塄乡属于纯农业乡镇,过去因为交通不便,人们祖祖辈辈都是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这里的人们生活艰辛而贫困。
跟着时代的发展,大多半农民为了改变落伍的经济状况,便纷繁放下了手中的锄头、镰刀,也撇下了年老的父亲母亲、年幼的孩子,先后去城里打工,留在村里的多半是些年老体衰的老人和年幼在读的少儿,这些少儿,自但是然也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少儿”。
我校是一所乡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 73名,此中留守少儿5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8%,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1.6%,单亲家庭儿女5人。
据我们的检查,这些“留守少儿”绝大多半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育,还有些都是寄养在姑、姨、叔、伯及朋友家中,而这些监护人大多半年老体衰又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既没法指导孩子学习,又重“养”不重“教”,每日只保证他们吃饱穿暖,至于思想文化教育则相应地交给了学校老师。
“留守少儿”没有优异的生活习惯,常常不听监护人的话,甚至有反抗情绪;在学校正学习感觉十分费劲,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学、不肯学,学习成绩一般偏低,在人际交往方面,很难以与四周同学和平共处,且性格上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性格古怪,内向,不肯与其余同学来往,另一部分则性格刚烈,性情烦躁,刁蛮率性,喜爱闹事生非,因为正常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少儿”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趋突显,总之,“留守少儿”与一般少儿对比,在过错,谎话,攻击和损坏行为等方面更为突出一些。
这些问题在部分“留守少儿”身上还表现得相当严重,假如不解决和办理好这些问题,必然造成少儿的发展不良,学校的教育质量降落,甚至造成各样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新邵县龙溪铺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课题简介】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
那些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但是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而无法亲自照顾,这样的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就是农村留守儿童。
我校582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272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6.7%。
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2007年3月学校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提出立项申请,本年教育局批准申请立项,学校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目标。
9月开展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选择方法与对策。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学校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被推荐为新邵县示范家长学校,课题组相关科研论文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学校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龙溪铺镇地处边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严重。
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
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由于家庭监护力度不够,这必然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
这些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性格上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容易掉眼泪。
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
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甚至憎恨他们;2、学习上往往变得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缺少家庭对他们学习的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应付了事,有的干脆不做不交作业,导致成绩直线下滑。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报告五篇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报告五篇【篇一】第一次参加“关注留守儿童”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很开心,因为又多了一次机会去接触孩子。
我的专业是初等教育,主攻小学语文方面,这次可以算是个家访吧。
我相信这次实践活动我会有很大的收获。
活动的前一天,团长就召集我们在办公室开了个小会,部署相关的工作,还呼吁我们为这次活动进行募捐,为孩子买些学习用品,我们每位团员都积极参加这次活动也同意给孩子买学习用品。
活动当天我们一大早就去书店给孩子们买各种学习用具。
拿着这些物资,我们坐车随着xx村委副主任来到了留守儿童的家。
我们九个人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户。
我是其中一组的组员专门负责笔录的。
当我们来到儿童家里,只看见孩子的爷爷在家,爷爷说,孩子们去玩了。
爷爷去找孩子回来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
刚开始,孩子很害羞,见到我们志愿者都不说话,只是静静的坐着。
在我们的接触一段时间后,孩子才开始说话。
和爷爷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爷爷和两个小孙女。
大孙女读学前班,叫xxx。
小孙女叫xxx。
当我们把学习用品交到孩子手里时,孩子的脸上充满了笑容,那瞬间我好像吃了糖,心里特别甜。
从孩子的口中我们得知,孩子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渴望着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享受父母的爱。
我们的志愿者还迫不及待的和孩子们画画,孩子们开心极了。
由于我们活动的时间有限,不能陪孩子玩太久。
在不舍中我们不得不说再见了!和孩子玩,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天真烂漫。
就在准备坐车的离开时候,我想起了落在孩子家里的伞,为了赶时间,我匆匆忙忙返回小女孩的家,走到门口就看见小女孩正在画画,看起来意犹未尽的样子。
看到我在旁边就不好意思的用手盖住。
我只是笑笑。
看到这场景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想看我的作文,我拿着就是不给看,因为作文题是:我的妈妈。
从小女孩家出来,我们在村委的带领下又来到了一个男孩子家里。
这男孩叫xx,在xx镇中心小学读三年级,平时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6篇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6篇篇1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家庭面临外出务工的困境,导致留守儿童群体逐渐增多。
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陪伴和教育,面临着成长中的诸多挑战。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其健康成长,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和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本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二、工作目标与原则1. 工作目标:(1)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关爱与陪伴;(2)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3)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 工作原则:(1)以儿童为本,尊重留守儿童的需求和权益;(2)整合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3)强化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三、工作内容及实施情况1. 调研摸底,建立档案我们组织开展了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摸底工作,建立了详细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等,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2. 开展心理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需求,我们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关爱活动,如亲子通话、心理疏导、团体游戏等,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3.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我们组织专家团队,为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照料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4. 搭建交流平台我们建立了线上线下交流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与同龄伙伴、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5.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积极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义务辅导、陪伴成长、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四、工作成效1. 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明显改善。
通过心理关爱活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他们更加积极乐观,自信心得到增强。
2. 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家长及临时照料人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家庭环境更加和谐。
3. 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优化。
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得到优化,他们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XXXXXX我校---XXX是一所位于山区广宁县江屯镇的学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研究、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研究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及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学年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班主任及课任老师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尤其重要的是摸清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必要的关心和关爱,虽然有的有祖父母监管,但由于家庭事务的琐碎、农活的压力,迫于生活,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孩子,致使一些留守儿童孤独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特别有的研究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研究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惯差,常有违纪现象。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课题研究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级网络,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管理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们课题组成员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小组,针对阶段性出现的题目和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下一步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分别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生活等教育。
切实让留守儿童感遭到来自学校、班级、教师和同学的关爱,确保关爱留守儿童举动顺遂开展,同时这样也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课堂上,在团队活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在研究和生活的各方面,多多关心留守儿童,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摸一摸”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关怀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关怀研究结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关怀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东宝中学姜永国一、课题的提出我校位于柳河县向阳镇东边,是一所农村中学。
现有在校学生184多名,其中留守儿童20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人,单亲家庭子女4人。
据我们的调查,这些“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都是寄养在姑、姨、叔、伯及朋友家中,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年老体衰又都类似半文盲,既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又重“养”不重“教”,每天只保证他们吃饱穿暖,至于思想文化教育则相应地交给了学校老师。
“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过失,说谎,攻击和破坏行为等方面更加突出一些。
这些问题在部分“留守儿童”身上还表现得相当严重,如果不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势必造成儿童的发展不良,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各种社会问题。
因此,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这些心理疾患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我们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中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建设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平等,而儿童的可塑性为这一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留守学生”是指父母为了生计双双进入城市打工,把孩子寄在亲朋好友家里或交给年迈的长辈照看,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特殊的未成年人弱势群体。
四、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探索出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特点,探寻、优化学校对留守学生教育的方法、途径。
2、通过研究,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
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3篇)

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3篇)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精选3篇)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篇1学校对全园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建设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的完成关爱留守及困境儿童的工作,由班主任认真仔细的做好排查工作,经老师们的细心排查,我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主要特征有父母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看管孩子,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为了做好困境儿童工作,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由教师和班主任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齐抓共管,健全责任落实的工作制度。
一、营造浓厚氛围,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一)、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学校将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中对“留守、困境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困境儿童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开展“欢乐五一、元旦”的大型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过学校的关爱,同时感知和老师、小伙伴们一起过活动是件幸福的事。
(二)、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利用每年的贫困资助金工作,老师认真摸底,并将这些扶贫金发给最适合的孩子手中,为每个孩子送上温暖,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困境儿童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
五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五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建档立卡,加强关爱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留守、困境儿童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等。
要求班主任教师必须做到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困境儿童”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困境孩子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总结范文(二篇)

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留守儿童是现代社会一个令人心痛的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很多农村的劳动力被吸纳到城市工作,导致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经常在家人缺席的情况下成长,面临着较大的心理、情感和教育问题。
为了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
这次主题活动的目标是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帮助他们克服困境,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及与留守儿童交流、互动的方式,让这些孩子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所在。
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孤独感、学业压力、行为问题等方面的困扰。
基于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动,以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问题。
活动的第一项是心理辅导活动。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来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在小组讨论会上,孩子们在安全和宽松的环境中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困扰,并得到了专家和志愿者的关心和指导。
此外,我们还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具有特殊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恢复自信,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活动的第二项是学业辅导活动。
我们组织了志愿者团队,给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帮助。
志愿者们每周到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或乡村教育中心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答问题、补习功课。
我们还邀请了一些专业教师来上课,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减轻他们在学业上的压力。
活动的第三项是兴趣培养活动。
我们相信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他们的个人成长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兴趣培养活动,包括美术绘画、音乐、舞蹈和体育运动等。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增强自信心和快乐感。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些户外活动,如郊游、露营等,让孩子们接触自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

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总结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对本次课题研究的详细总结。
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情感、心理、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有责任和义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研究目标1、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关爱措施提供依据。
2、探索有效的关爱方式和方法,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3、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4、增强教师和家长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研究内容1、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调查。
2、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活动组织等。
3、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档案,跟踪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
4、开展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能力。
四、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心理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查。
2、访谈法:与留守儿童、家长、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3、观察法:观察留守儿童在幼儿园的日常表现,分析其行为特点和心理状态。
4、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关爱措施,总结经验教训。
五、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爱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和经验。
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确定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2、实施阶段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并实施关爱措施,如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等。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范文8篇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范文8篇篇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面临着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活动背景基于对留守儿童现状的深入了解,我们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活动内容与方法1. 主题活动:我们组织了以“关爱留守儿童,共筑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活动,包括文艺演出、运动会、夏令营等,让留守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2. 学习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我们组织了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
3. 心理关爱:我们邀请了专业心理专家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 家校合作:我们积极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沟通,了解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三、活动成效与反思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留守儿童在参与活动时存在自卑、内向等心理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关爱和支持。
四、未来展望与建议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继续加强主题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力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三是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四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矫正》课题研究工作总结XXX课题研究组本课题从20XX年2月开始实施研究到现在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指导下,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调查研究、多方收集资料、努力探索对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多加指导,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规范、高效,力争通过后期的努力,顺利结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XXX地处府谷县城南12.5公里处,校址在碛塄乡碛塄村,属黄河沿岸纯农业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靠种地和养殖。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少农民进城务工,致使学校80%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
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研究缺乏热情和自信,进取性、自觉性不够强,生活惯不良,不讲卫生、不换衣服等。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
“留守儿童”这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也给老师带来了新的“课题研究”。
虽然有关“留守儿童”的课题在全国各地都有研究,有些早已结题,但针对我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大、研究成绩差和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的实际,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于是成立了该课题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通过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生理、行为和研究情况。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3、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到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研究自觉性。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诲发展,反思学校教诲事情,探究改进教诲事情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诲事情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表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诲事情服务于社会。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蒙阴县桃墟中学课题组撰写:张春香课题组组长:张春香成员:【课题简介】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再加上长期“骨肉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行为、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1100余名在校生中,留守儿童有400余名。
作为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违纪、违法事件越来越多,而他们的学习状况也成为老师头疼的事情。
我们意识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2007年3月成立了以张春香为课题组组长的《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学习现状的研究》课题组,提出立项申请,2007年4月教育局批准申请立项,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目标。
2007年9月开展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选择方法与对策。
经过三年的研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学校阶段性组织的留守儿童家长会议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由学校组织的各类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课题组成员在调查研究中不断总结,形成经验并应用于实践,现在均已成为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学校已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劳动市场的日趋成熟,一部分农民逐渐离开农村,走向城市。
“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迅速产生并发展壮大。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和户籍制度的滞后,大部分农民工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待遇,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只有留在原籍,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关于关爱留守儿童范文篇1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
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某些偏僻的农村惊醒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
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
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
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
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子不想或偶尔想父母外,他们大都表示经常想念在外的父母,有的甚至一提起父母就泪眼汪汪。
由于割舍不了亲情和血缘关系,大多数孩子思念父母,他们希望经常与父母见面或与其呆在一起,可实际上无法做到,有的只能通过电话等方式与父母偶尔联系。
与父母打电话,父母主要是问学习和平安情况,最多叮嘱几句就完了,其实孩子更渴望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交流,不少孩子觉得电话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和父母的沟通。
据代养人反映,当父母回来探望时,孩子变得听话、活泼、兴奋,当要离别时,他们难过或大哭,不愿分开,孩子面临着剧烈的情感冲突,难过的情绪有时要持续好几天。
表3:父母外出对留守孩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江屯镇中心小学冯秋连
我校---江屯中心小学是一所位于山区广宁县江屯镇的学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及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学年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班主任及课任老师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尤其重要的是摸清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必要的关心和关爱,虽然有的有祖父母监管,但由于家庭事务的琐碎、农活的压力,迫于生活,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孩子,致使一些留守儿童孤独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特别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课题研究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级网络,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管理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们课题组成员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小组,针对阶段性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分别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生活等教育。
切实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班级、老师和同学的关爱,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这样也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课堂上,在团队活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在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多多关心留守儿童,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摸一摸”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是必要的。
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
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爱好;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
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借助学校的“关爱贫困儿童成长”活动的开展,课题研究组老师积极深入到各个村委和家庭了解情况,和家长、孩子村干部沟通,切实深入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在点滴的细节和关心中,为留守儿童送去温馨的慰问和关怀。
四、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
”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1)学习上优先辅导。
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
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
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
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织留守儿童和广州碧桂园得学生进行手拉手联谊活动,让留守儿童多与外界接触,多和城市的小朋友交朋友,开拓眼界,放开心胸,促使他们能够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定期组织校外实践活动。
虽然是农村孩子,但随着条件的好转,孩子们形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惰性,生存能力不强,为此我们组织部分学生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修养。
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更懂得了凡事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够完成得又快又好;也让同学们体会到,在他乡父母是多么的操劳,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为他们分忧,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
另外,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们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每一次当我们课题组老师去到留守儿童像宁永祥、苏科荣一样的小朋友家时,他们的祖父母都是那么的热情接待我们,从老人家慈祥和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我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明白到我们工作的艰难所在。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机制,不断总结出新,狠抓工作落实,把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流动留守儿童和其他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一起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