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专题学案词类活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考文言文复习导学案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教师版)
【学习目标】:
1、复习重点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2、重点掌握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活用现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活用现象的方法。【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
(2013
7分)
4分)
答案:①(4分)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
3分)
答案:②(3分)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
【考点阐释】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词类活用是学好文言文的四大要素之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什么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什么是词类活用,如何判断,是学习文言文语言规律的关键。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本环节师生共同研究高考考查的方向、形式,归纳出判断实词多义的可行性方法。
【典例分析一】
原题再现:(2010重庆卷)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
考察选项:D、贫甚,质女婢于人质:人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高考考点中的此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语境分析法和语法分析法。根据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然后代入语境,根据上下文推知含义。根据语法分析,“质女婢于人”句中缺少谓语动词,质应当充当的是动词词性,而选项中解释为名词。可以判断此选项为错。然后根据语境分析,代入上下文,可以推断,质在句中应该是“典当、抵押或译为:把……抵押给”的意思。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
【典例分析二】
原题再现:(2010湖北卷)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
考察翻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4分)解析:本句考察重点词语“厚衣”“封”“树”的词类活用现象。根据语法分析“厚衣之以薪”正确语序应是“以薪厚衣之”。“以薪”这个介宾短语做了整句话的状语成分,“厚衣”在此句中应当做谓语。翻译成“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不封不树”中的否定副词“不”应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在此,封和树的语法结构是一致的,都应该充当谓语成分,翻译成“既无封土堆,又不树立墓碑”。
根据语境分析法,确定此句话的正确翻译应当是: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葬于山野之中,既无封土堆,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这种情况。
【规律总结】
本环节由小组研讨,得出结论,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如何判断此类活用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形容词活用的公式”,如下所示:主+状+谓+宾
形容词不管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还是不该处的位置,它都能活用。形容词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必定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综上所述,总结三种实词的活用,可以编出记忆口诀如下:
词类活用记忆口诀歌
名词活在状谓语,前一后三正好记;
动词活在谓宾位,前二后一巳陶醉;
名词动词它都像,前三后一形容词。
名词垄断作状语,唯有动词才为动;
谓语位置有三动,使动为动加意动;
【实战演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军:驻军
②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服:穿上
③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用眼睛看
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族:族灭
⑤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盟:结盟
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树:种植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水:游泳
⑧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籍:登记。
⑨(2011北京卷)布衣弗友,人君弗臣臣:名词活用作动词
翻译: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君子更不愿意以他为臣子了
⑩(10年全国卷Ⅰ)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翻译:效法天道,顺应人心。
⑪(2010福建卷)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做生意
⑫(2012全国卷)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
莽中。
履:踏
从以上下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动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位置”,原来是“名词”处在了不该处的“谓语”的“位置”(名词所处位置应该是“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名词必须要活用。
2、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让他称王
②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夭,病:使……弯曲,生病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生死而肉骨:使……生,使……肉
④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舍:让他住在……
从以上下划线的词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名词,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使宾语怎样”即使动用法才能符合全句的意思。进而观之,这些下划线的词之所以改变词性是它处在它(名词)不该处的“位置”,原来是“名词”处在了不该处的“谓语”的“位置”。概言之,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名词必须要活用。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侣,友:以……为侣,为友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粪土:把……当作粪土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奇:认为……很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