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5)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二、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输出电阻R o<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电源电压不稳定(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克服温漂B. 提高输入电阻C.稳定放入倍数(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差B.和C.平均值(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 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3.1 第三章的“引子”中分析了,经济增长、公共服务、市场价格、交通状况、社会环境、政策因素,都会影响中国汽车拥有量。
为了研究一些主要因素与家用汽车拥有量的数量关系,选择“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等变量,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的有关数据如下:表3.6 2011年各地区的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等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1)建立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参数并对模型加以检验,检验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2)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经济意义,你如何解读模型估计检验的结果?3) 你认为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练习题3.1参考解答】:1)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1223344t t t t t Y X X X u ββββ=++++ 回归结果如下:由F 统计量为17.87881, P 值为0.000001,可判断模型整体上显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等变量联合起来对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有显著影响。
解释变量参数的t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0.025(27) 2.052t =,或P 值均明显小于0.05α=,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对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都有显著影响。
2)X2的参数估计值为5.9911,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万元,平均说来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将增加近6辆。
由于城镇公共交通的大力发展,有减少家用汽车的必要性,X3的参数估计值为-0.5231,表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比重”每增加1%,平均说来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将减少0.5231辆。
汽车价格和使用费用的提高将抑制家用汽车的使用, X4的参数估计值为-2.2677,表明随着家用汽车使用成本的提高,“交通工具消费价格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说来百户拥有家用汽车量将减少2.2677辆。
第3章习题答案
思考题:题3.1.1 组合逻辑电路在结构上不存在输出到输入的 ,因此 状态不影响 状态。
答:反馈回路、输出、输入。
题3.1.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是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图,而确定 。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是根据给定组合电路的文字描述,设计最简单或者最合理的 。
答:逻辑功能、逻辑电路。
题3.2.1 一组合电路输入信号的变化顺序有以下三种情况,当 时,将可能出现竞争冒险。
(A )00→01→11→10 (B )00→01→10→11 (C )00→10→11→01 答:B题3.2.2 清除竞争冒险的常用方法有(1)电路输出端加 ;(2)输入加 ;(3)增加 。
答:电容,选通脉冲,冗余项。
题3.2.3 门电路的延时时间是产生组合逻辑电路竞争与冒险的唯一原因。
( ) 答:×题3.2.4 根据毛刺产生的方向,组合逻辑的冒险可分为 冒险和 冒险。
答:1型、0型。
题3.2.5 传统的判别方法可采用 和 法来判断组合电路是否存在冒险。
答:代数法、卡诺图。
题3.3.1 进程行为之间执行顺序为 ,进程行为内部执行顺序为 。
答:同时、依次。
题3.3.2 行为描述的基本单元是 ,结构描述的基本单元是 。
答:进程、调用元件语句。
题3.3.3 结构体中的每条VHDL 语句的执行顺序与排列顺序 。
答:无关题3.4.1串行加法器进位信号采用 传递,而并行加法器的进位信号采用 传递。
(A )超前,逐位 (B )逐位,超前 (C )逐位,逐位 (D )超前,超前 答:B题3.4.2 一个有使能端的译码器作数据分配器时,将数据输入端信号连接在 。
答:使能端题 3.4.3 优先编码器输入为70I I -(0I 优先级别最高),输出为2F 、1F 、0F (2F 为高位)。
当使能输入00,651====I I I S 时,输出012F F F 应为 。
答:110题3.4.4 用4位二进制比较器7485实现20位二进制数并行比较,需要 片。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3章 力学基本定律与守恒律 习题及答案1.作用在质量为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i t F)210(+=N ,式中t 的单位是s ,(1)求4s 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 ·s ,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j 6-m ·s -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i t i t t F p t 1401s m kg 56d )210(d -⋅⋅=+==∆⎰⎰,沿x 轴正向,ip I imp v111111s m kg 56s m 6.5--⋅⋅=∆=⋅=∆=∆ 若物体原来具有6-1s m -⋅初速,则⎰⎰+-=+-=-=t tt F v m t m F v m p v m p 000000d )d (,于是⎰∆==-=∆t p t F p p p 0102d,同理, 12v v ∆=∆,12I I=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tt t t t I 0210d )210(亦即 0200102=-+t t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2.一颗子弹由枪口射出时速率为10s m -⋅v ,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速时,它所受的合力为 F =(bt a -)N(b a ,为常数),其中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0)(=-=bt a F ,得ba t =(2)子弹所受的冲量⎰-=-=tbt at t bt a I 0221d )(将bat =代入,得 ba I 22=(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202bv a v I m ==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球,在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滑槽中从静止滑下。
(3.7)--第3章部分习题解答
转变为一个 fcc 晶胞。故
rCu = 0.3611ᄡ 2 / 4 nm = 0.1277 nm
(2)从附录查出 Au 的相对原子量为 196.97,故得 xAu=40%的 Cu-Au 固溶体中每个原子的平
均重量 A
A
=
63.55
ᄡ0.6 + 196.97 6.0238 ᄡ1023
ᄡ 0.4
g
=
1.941 ᄡ10-22
g
求每个晶胞的原子数 n
3-12.纯铁在 912 °C 由 bcc 结构转变为 fcc 结构,体积减少 1.06%,根据 fcc 结构的原子半径
计算 bcc 结构的原子半径。它们的相对变化为多少?如果假定转变前后原子半径不变,计算
转变后的体积变化。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
解:设 bcc 结构的点阵常数为 ab,fcc 结构的点阵常数为 af,由 bcc 结构转变为 fcc 结构时体 积减少 1.06%,因为每个 bcc 单胞包含 2 个原子,FCC 单胞 4 个原子,所以 2 个 BCC 晶胞
解:(1)从附录查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3.55,阿佛加得罗常数是 6.02381023,每个 Cu 原
子的质量 ACu 为
ACu
=
63.55 6.0238 ᄡ1023
g
= 10.55 ᄡ10-23g
Cu 属 fcc 结构,每个晶胞含 4 个原子,设 Cu 晶胞的点阵常数为 a,一个晶胞的质量是 4 个
三条边共有
3/2
个原子),所以面密度
rp
=
4 a2
3
=
43 3a 2
。
图 x3-1
图 x3-2 所示为体心立方结构(100)、(110)、(111)晶面(部分)的原子排列情况。图 x3-2 所 示(100)面的面积为 a2,而在这面积中含一个原子(四个顶角共有一个原子),所以面密度 P=1/a2。 图 x3-2 所示(110)面的面积为 2a2 ,而在这面积中含两个原子(四个顶角共有一个原子, 中心有一个原子),所以面密度 r p = 2 / a2 。 图 x3-2 所示(111)面的面积是等边三角形,面积等于 a2 3 / 2 ,而在这面积中含 1/2 个原子
大学物理习题解答3第三章热力学
第三章热力学本章提要1.准静态过程系统连续经过的每个中间态都无限接近平衡态的一种理想过程。
准静态过程可以用状态图上的曲线表示。
2.内能系统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的和,其数学关系式为(,)E E V T=内能是态函数。
3.功功是过程量。
微分形式:VpA dd=积分形式:⎰=21dV VV pA4.热量两个物体之间或物体内各局部之间由于温度不同而交换的热运动能量。
热量也是过程量。
5.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 E A=∆+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表达式:d d dQ E A=+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6.理想气体的热功转换〔1〕等体过程:d 0A = 热量增量为m m (d )d d V V MQ E C T μ,,==或m 21m 21V ,V ,MQ E E C (T T )μ=-=-〔2〕等压过程: 热量增量为(d )d d d d p Q E A E p V =+=+因m 21()V ME C T T μ∆,-=212121()()V V MA p V p V V R T T μd ==-=-⎰那么)()(21212T T R MT T R i M Q P -+-=μμ 〔3〕等温过程:d 0E =热量增量为(d )d d V Q A p V ==因2121d ln V T V V MV MA RT RT V V μμ==⎰那么2112lnln T T V pMM Q A RT RT V p μμ=== 〔4〕绝热过程:d 0Q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路可得d d 0E A +=那么m d d d d V ,MA p V E C Tμ==-=-或221121m ()d d V V V ,V V MA E E p V C T μ=--==-⎰⎰)(112211V p V p A --=γ 在绝热过程中理想气体的p 、V 、T 三个状态参量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常量=γpV常量=-1γTV 常量=--γγT p 17.热容量等体摩尔热容量:m (d )d d d V V Q EC T T,== 等压摩尔热容量:m (d )d d d d d p p Q E VC p TT T,==+ 对于理想气体,假设分子自由度为i ,那么m 2V ,i C R = m 22P,i C R +=迈耶公式:m m p,V ,C C R =+比热容比:m m22p,V ,C i C γ+==8.焓在等压过程中,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2121()()P Q E p V E E V V =∆+∆=-+-由于12P P P ==,上式可写为222111()()P Q E p V E pV =+-+ 如果令H E pV =+21P Q H H H =-=∆焓是一个态函数。
第三章部分习题解答
(b) ( A + B)(AB ) = AAB + BAB = AB
(c) ABC(B + C ) = ( A + B + C )(B + C ) = C + B( A + B ) = C + AB
(d) A + ABC + ABC + CB + CB = A(1 + BC + BC) + C(B + B ) = A + C
L3 = A3 ⊕ C
可分别用异或门、三态门设计逻辑电路,如图题解 3.4.4a、b 所示。
图题解 3.4.4
7
3.4.7 某雷达站有 3 部雷达 A、B、C,其中 A 和 B 功率消耗相等,C 的 功率是 A 的两倍。这些雷达由两台发电机 X 和 Y 供电,发电机 X 的最大输出功 率等于雷达 A 的功率消耗,发电机 Y 的最大输出功率是 X 的 3 倍。要求设计一 个逻辑电路,能够根据各雷达的启动和关闭信号,以最节约电能的方式启、停 发电机。
X = ABC + ABC + ABC + ABC = AB ⊕ C + B A ⊕ C
Y =AB+C 由逻辑表达式可设计出最节约电能的发电机启、停方式的逻辑电路,如图 题解 3.4.7b 所示。
表题解 3.4.7
A
B
C
X
Y
0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1
0
第三章 习题答案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 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 1X 1+P 2X 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 1P 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因此,MRS 12=P 1P 2=23。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3X 1X 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 1MU 2=P 1P 2其中,由U =3X 1X 22可得 MU 1=d TU d X 1=3X 22; MU 2=d TU d X 2=6X 1X 2 于是,有 3X 226X 1X 2=2030 整理得 X 2=43X 1 (1)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 1+30X 2=540,得20X 1+30·43X 1=540 解得 X 1=9 将X 1=9代入式(1)得 X 2=12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X 1=9 ;X 2=12。
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第三章习题集答案本章习题一、名词解释均衡产出或收入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乘数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二、判断题1.投资乘数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有确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值。
2.在一个没有政府的封闭经济中,经济均衡时一定是投资等于储蓄;在一个有政府的开放经济中情况仍是这样。
3.在均衡产出的情况下,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4.在045线上,消费支出和收入并不总是相等。
5.在经济学上,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而放在银行的存款。
6.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越高,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越低。
三、选择题1.收入超过支出,公司将减少生产,因为非计划存货量为( )A. 正;B. 负;C. 零;D.不确定。
2.消费函数为C=100+0.8(Y-T),政府支出乘数是( )A. 0.8B. 1.2C. 4D. 5。
3.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 边际消费倾向;B. 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C. 平均消费倾向;D. 由于收入变化引起的投资量。
4.下列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4 ; B . 边际储蓄倾向为0.1 ;C. 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 边际储蓄倾向为0.35.在四部门经济中,其他条件不变,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进口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A. 保持不变; B . 趋于增加; C. 趋于减少; D. 变化趋势不能确定。
6.在凯恩斯45°线图中,消费函数与45°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 )A. 净投资支出I大于零时的GNP水平;B. 均衡的GNP水平;C. 消费C和投资I相等;D. 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
7.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国民收入Y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 Y将下降,但储蓄S不变;B. Y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 Y和储蓄S都将下降;D. Y不变,但储蓄S下降8.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那么消费函数将是( )A. 一条不通过原点的直线;B. 一条相对于横轴向上凸的曲线;C. 一条相对于横轴向下凹的曲线;D. 一条通过原点与横轴成45°的直线;E.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第三章习题及其解答
习题3及其解答3.1 选择题1.以下正确的函数原型为( d )。
(a) f1( int x; int y ); (b) void f1( x, y );(c) void f1( int x, y ); (d) void f1( int, int );2.有函数原型 void fun2( int ); 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调用是( c )。
(a) int a = 21; fun2( a ); (b) int a = 15; fun2( a*3 );(c) int b = 100; fun2( &b ); (d) fun2( 256 );3.有函数原型 void fun3( int * ); 下面选项中,正确的调用是( c )。
(a) double x = 2.17; fun3( &x ); (b) int a = 15 ; fun3( a*3.14 );(c) int b = 100; fun3( &b ); (d) fun3( 256 );4.有函数原型 void fun4( int & ); 下面选项中,正确的调用是( c )。
(a) int a = 2.17; fun4( &a ); (b) int a = 15; fun4( a*3.14 );(c) int b = 100; fun4( b ); (d) fun4( 256 ) ;5.有声明void fun5( int * & ); int a , *p = &a;下面选项中,正确的调用是( b )。
(a) fun5( &a ); (b) fun5( p ); (c) fun5( *a ); (d) fun5( *p ) ;6.有声明int fun6( int ),(*pf)(int) = fun6;下面选项中,正确的调用是( c )。
(a) int a=15; int n=fun6(&a); (b) int a = 15; cout<<(&pf)(a);(c) cout<<(*pf)( 256 ); (d) cout << *pf( 256 );7.在VC中,若定义一个函数的返回类型为void,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第三章 习题解答(2,7,8,12)
8. 解:NO的基态价电子组态结构为: 的基态价电子组态结构为: 的基态价电子组态结构为 (1σ)2(2σ)2(1π)4(3σ)2(2π)1 σ σ π σ π
12. 解:AB-> AB 的有:C2,CN 的有: AB+> AB 的有: NO,O2,F2,XeF 的有: , 得失电子键能都变小的有: 得失电子键能都变小的有:N2和CO Xe:5S25P6, F: 2S22P5 : XeF基态价电子组态 :(1σ)2(2σ)2 (3σ)2 (1π)4 (2π)4 (4σ)1 基态价电子组态 σ σ σ π π σ
习题解答( 第三章 习题解答(2,7,8,12) )
2. 解:O2的基态电子组态结构为: 的基态电子组态结构为: KK(σ2s)2(σ2s*)2(σ2pz)2(π2px)2 (π2py)2 (π*2px)1 (π*2py)1 σ σ σ π π π π
7. 解:CN-(N2)的基态价电子组态结构为: 的基态价电子组态结构为: (1σ)2(2σ)2 (1π)4(3σ)2 σ σ π σ
光谱项
3∑ 2Π
2
Π
1 k ν= µ 2πc
基态光谱项 2Π
3∑ 2Π
~
分子离子 O2+ O2 O2-
键级 2.5 2.0 1.5
波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波数/cm-1 1865 1580 1097
基态价电子组态 N2:(1σg)2(1σu)2 (1πu)4(2σg)2 σ σ π σ CO:(1σ)2(2σ)2 (1π)4(3σ)2 : σ σ π σ
21. 解:O2的基态电子组态结构为: 的基态电子组态结构为: KK(σ2s)2(σ2s*)2(σ2pz)2(π2px)2 (π2py)2 (π*2px)1 (π*2py)1 σ σ π π σ π π O2+:KK(σ2s)2(σ2s*)2(σ2pz)2(π2px)2 (π2py)2 (π*2px)1 (π*2py)0 σ σ σ π π π π O2-: KK(σ2s)2(σ2s*)2(σ2pz)2(π2px)2 (π2py)2 (π*2px)2(π*2py)1 σ σ σ π π π π 与吸收峰关联
第三章习题解答及参考答案
(
)
①
2 式中 m 为整数。令 u = αr ,显然上式是 u 的周期函数,周期为 2π ,故可展开成傅里 ∞ 1 1 + sgn (cos u ) = ∑ Cn e inu 2 2 n = −∞
叶级数:
其中,
Cn =
1 2π
∫
π 2
−π 2
e −inu du =
sin (nπ 2) nπ
②
遂有:
∞ 1 1 sin (nπ 2 ) inαr 2 e + sgn cos αr 2 = ∑ 2 2 nπ n= −∞
②
σ ( f x ,0 ) 2λd i =1− f x = 1− f x f0 σ0 l
l l ≤ λd i f x ≤ (见附图3 - 4(b)) 4 2
2 1 l l σ ( f x ,0 ) = (l − λd i f x ) l − = − λd i l f x 2 2 2
λd ;两个一级分量与中央亮斑 L
附图 3-2
习题[3-2]图示
附图 3-3
归一化强度分布
[3-3]
将面积为 10 mm × 10 mm 的透射物体置于一傅里叶变换透镜的前焦面上作频谱分析。
用波长 λ = 0.5 µ m 的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要求在频谱面上测得的强度在频率 140 线/mm 以下能准确代表物体的功率谱。并要求频率为 140 线/mm 与 20 线/mm 在频谱面上的间隔为 30mm,问该透镜的焦距和口径各为多少? 解:取面积为10mm ×10mm 的透射物体的对角线方向为 x 轴。因要求在 140 线/mm 以下的 空间频率成分不受到有限孔径的渐晕效应的影响,故透镜的口径 D 应满足条件:
第3章 习题及参考解答
第3章习题及参考解答1.指出下列各指令中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1)MOV DI,100(2)MOV CX.100[SI](3)MOV [SI],AX(4)ADD AX,[BX+DI](5)AND AX,BX(6)MOV DX,[1000](7)MOV BX,[BP+DI+100](8)PUSHF(9)SUB [1050],CX(10)AND DH,[BP+4]解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1)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2)变址寻址寄存器寻址(3)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4)基址加变址寻址寄存器寻址(5)寄存器寻址寄存器寻址(6)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7)基址加变址寻址寄存器寻址(8)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9)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10)变址寻址寄存器寻址2.试述指令MOV AX,2000H和MOV AX,DS:[2000H]的区别?解区别有三条:(1)MOV AX,2000H对源操作数是立即寻址,而MOV AX.[2000H]对源操作数是直接寻址;(2)前者功能是把立即数2000H送入AX中,而后者是把内存2000H单元与2001H单元的内容取出送入AX 中;(3)两者的机器代码不同,执行速度也不同,前者执行时间快,后者执行时间慢。
4.若DS=4000H,BX=0800H,[40800H]=05AOH,[40802H]=2000H,求执行指令LDS SI,[BX]后,DS与SI中的内容。
若上题中的DS换成ES,其他条件不变,求执行指令LES DI,[BX]后,ES与DI 中的内容。
解SI=05AOH,DS=2000HDI=05AOH,ES=2000H5.若AX=98ABH,BX=A8BCH。
求执行指令ADD AX,BX后,AX与BX中的内容,并指出SF,ZF,AF,PF,CF和OF的状态。
解AX=4167H,BX=A8BCH,SFZFAFPFCFOF=001011B。
6.若CX=6700H,DX=78FFH,CF=1。
矩阵理论第3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 习题解答1.求矩阵1141⎡⎤=⎢⎥⎣⎦A 的谱分解.解:(1) 求特征值()()12310E A λλλ-=-+=,所以特征值为123,1λλ==-.(2) 求特征向量:13λ=对应的特征向量为()11,2;Tp =21λ=-对应的特征向量为()21,2Tp =-.(3)谱分解:令1211(,)22P p p ⎡⎤==⎢⎥-⎣⎦,则1121124.1124TT P ωω-⎡⎤⎢⎥⎡⎤==⎢⎥⎢⎥⎢⎥⎣⎦-⎢⎥⎣⎦令1111124,112TA p ω⎡⎤⎢⎥==⎢⎥⎢⎥⎢⎥⎣⎦2221124,112T A p ω⎡⎤-⎢⎥==⎢⎥⎢⎥-⎢⎥⎣⎦故谱分解式为123A A A =- 2 求单纯矩阵296182051240825A -⎛⎫⎪=- ⎪ ⎪-⎝⎭的谱分解式.3.设()1,2,i i n λ=是正规矩阵n?n A ∈C 的特征值,证明:()21,2,ii n λ=是H A A 与HAA 的特征值.证:根据题设矩阵A ,则A 酉相似与对角矩阵,即()12diag ,,,H n A U U λλλ=其中U 为酉矩阵,则()()()()1212diag ,,diag ,,HH H H n n A A U U U U λλλλλλ=()22212diag ,,,HnU Uλλλ=即HA A 的特征值为()21,2,ii n λ=,同理可证()21,2,i i n λ=也是H AA 的特征值。
4 设A 是n n ⨯阶的实对称矩阵,并且20,A =你能用几种方法证明0.A =证:(1)设λ是矩阵A 的一个特征值,x 是对应于λ的一个非零特征向量,即,Ax x λ=220,A x x λ==所以20,λ=即0,λ=所以矩阵A 的特征值全为零,又A 酉相似与对角矩阵()12diag ,,,n λλλ所以0.A =(2)设0,A ≠则20,HA A A =≠与题设矛盾,所以结论成立。
5 试证:对于每一个实对称矩阵A ,都存在一个n 阶方阵S ,使3A S =。
第三章 习题解答
解析
详细的可参考《概论》上3.1.10。注意不要仅仅背这些特点,关键是要通过具体的练习、使用SQL语句来理解这些特点。
2.试述SQL的定义功能。
答: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
SQL语言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建立基本表,ALTER TABLE语句修改基本表定义,DROP TABLE语句删除基本表;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建立索引,DROP INDEX 语句删除索引;使用CREATE VIEW语句建立视图,DROP VIEW语句删除视图。
INSERT INTO SPJ(SN0,JN0,PNO,QTY) /*INTO子句中指明列名*/
VALUES(S2,J6,P4,200); /*插入的属性值与指明列要对应*/或
INSERT INTO SPJ /* INTO子句中没有指明列名*/
VALUES(S2,P4,J6,2000); /*插入的记录在每个属性列上有值*/
SELECT SNO /*这是嵌套查询*/
FROM SPJ
WHERE JNO=’j1’
AND PNO IN /*找出红色零件的零件号码 PNO */
(SELECT PNO
FROM P /*从P表中找*/
WHERE COLOR =’红’);
或
SELECT SNO
9.哪一类视图是可以更新的?哪类视图是不可更新的?各举一例说明。
答:
基本表的行列子集视图一般是可更新的,如《概论》3.5.3中的例1。
若视图的属性来自集函数、表达式,则该视图肯定是不可以更新的,如《概 论》3.5.3中的S_G视图。
10.试述某个你熟悉的实际系统中对视图更新的规定。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1.在高温热源T 1和低温热源T 2之间的卡诺循环, 其热温熵之和()1212Q Q T T +=。
循环过程的热机效率()η=。
2.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熵之和可以表示为()0Q T δ⎛⎫⎪⎝⎭⎰不可逆。
3.在绝热密闭的刚性容器中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此过程的()sys 0S ∆;()amb0S ∆。
4.系统经可逆循环后,S ∆( )0, 经不可逆循环后S ∆( )。
(填>,=,<)。
5.某一系统在与环境300K 大热源接触下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系统从环境得到10kJ 的功,则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Q =;()sysS∆=;()ambS∆=。
6.下列过程的△U 、△H 、△S 、△G 何者为零? ⑴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⑵ H 2(g )和Cl 2(g )在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反应生成HCl (g )的过程( ); ⑶ 在0 ℃、101.325 kPa 下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 )。
⑷ 一定量真实气体绝热可逆膨胀过程( )。
⑸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
7.一定量理想气体与300K 大热源接触做等温膨胀,吸热Q =600kJ,对外所做功为可逆功的40%,则系统的熵变()S ∆=。
8. 1 mol O 2(p 1,V 1,T 1)和1 mol N 2(p 1,V 1,T 1)混合后,总压为2 p 1,总体积为V 1,温度为T 1,此过程的△S ( )0(填>,<或=,O 2和N 2均可看作理想气体)。
9.热力学第三定律用公式表示为:()()*m S =。
10. 根据 d G =-S d T+V d p 可知任一化学反应的 (1)r m ΔTG p ⎛⎫∂= ⎪∂⎝⎭( ); (2)r m ΔP G T ∂⎛⎫= ⎪∂⎝⎭( ); (3)r m ΔPV T ∂⎛⎫= ⎪∂⎝⎭( )。
11.某理想气体在500 K 、100 kPa 时,其m TS p ⎛⎫∂= ⎪∂⎝⎭ ( )(要求填入具体数值和单位)。
第3章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与题解3-1 填空题1.若要实现逻辑函数BC AB F +=,可以用一个 1 与或 门;或者用 三 个与非门;或者用 四 个或非门。
2.半加器有 2 个输入端, 2 个输出端;全加器有 3 个输入端, 2 个输出端。
3. 半导体数码显示器的内部接法有两种形式:共 阴极 接法和共 阳极 接法。
4. 对于共阳接法的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应采用 低 电平驱动的七段显示译码器。
3-2 单项选择题1.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取决于( A )。
A .输入信号的现态B .输出信号的现态C .输入信号的现态和输出信号变化前的状态 2.编码器译码器电路中,( A )电路的输出是二进制代码。
A .编码 B .译码 C .编码和译码 3.全加器是指( C )。
A .两个同位的二进制数相加B .不带进位的两个同位的二进制数相加C .两个不同位的二进制数及来自低位的进位三者相加 4.二-十进制的编码器是指( B )。
A .将二进制代码转换成0~9十个数字B .将0~9十个数字转换成二进制代码电路C .二进制和十进制电路 5.二进制译码器指( A )。
A .将二进制代码转换成某个特定的控制信息B .将某个特定的控制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C .具有以上两种功能6. 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是指( B )。
A .输入信号有干扰时,在输出端产生了干扰脉冲B .输入信号改变状态时,输出端可能出现的虚假信号C .输入信号不变时,输出端可能出现的虚假信号3-3 组合电路如图图3.45所示,分析该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3.45 题3-3图图(a) C B A ABC C B A ABC ABC C ABC B ABC A L +=++=++=)( 图(b)[][][][][][]))(())(()()()()(D C D C B A AB D C CD B A B A D C D C B A B A D C B A Y +++++=+⊕+=⊕⊕⊕=(2)由表达式列出真值表,见表3-1 (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思考题答案2. A 和B ; B3. A.①=② B.①<⑤ C.④>② D.③<④ E. ⑤>⑥4. D5.A6. ⑴√ ⑵√ ⑶× ⑷ × ⑸√ ⑹× ⑺× ⑻× ⑼√ ⑽×7. B μ不变,()B ,(l)T p μΘ改变 8. 否9. 纯水体积会减少,盐水体积增加10. 不一定。
习题解答1. 在292.2K 时,某酒窖中存有10.0m3,其中含乙醇96%(质量百分数)。
今欲加水调制为含乙醇56%的酒,问(1)应加多少体积的水;(2)能得到多少m 3的含乙醇56%的酒。
已知该条件下水的密度为999.1kg.m -3,96%溶液中水和乙醇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4.61×10-6m3.mol -1、58.01×10-6m 3.mol -1; 56%溶液中水和乙醇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11×10-6m 3.mol -1、56.58×10-6m 3.mol -1。
解: (1) V = n 水 V 水 + n 乙V 乙(2) V’ = n’水 V’水 + n 乙V’乙解之得 应加水5.75 m 3 可得15.27 m 3含乙醇56%的酒2. 同种理想气体分别处于298K 、105kPa 及300K 、105kPa ,写出气体两种状态的化学势表达式,并判断两种状态的化学势μ和标准化学势μΘ是否相等?解: θθμμpkPa RT K K A B 105ln )298()298(+= θθμμp kPaRT K K A B 105ln)300()300(+= %96n 乙=+乙水水乙乙M M n M n %56n 乙=+乙水‘水乙乙M M n M n则两种状态的化学势μ和标准化学势μΘ不相等。
3. 写出同温同压下纯苯和苯-甲苯理想溶液中组分苯的化学势,并判断苯的两种状态的化学势μ和()B ,(l)T p μ*Θ是否相等? 解: ),*p T (苯苯μμ=苯苯苯x RT p T ln ),(*+=μμμ不相等,()B ,(l)T p μ*Θ相等 4. 300K 和标准压力下,纯A 和纯B 混合组成理想混合物,计算如下两种情况下所做的最小功。
(1)从大量的等物质量的纯A 和纯B 混合组成的理想混合物中,分出1mol 纯A 。
(2)从纯A 和纯B 各为2mol 混合组成的理想混合物中,分出1mol 纯A 。
解:(1)G 1 = n A G A + n B G B = n A μA + n B μBG 2 = (n A -1) μA + n B μB + μ*A△G = G 2 - G 1 = μ*A –μA= - RTlnx A =-RTln1/2=1728.8JW = △G=1728.8J(2)G 1 = n A G A + n B G B = n A μA + n B μB= 2 μA +2μBG 2 =μA + 2 μB + μ*A△G = G 2 - G 1 = μA + 2 μB + μ*A – 2 μA - 2 μB= μ*A +RTln1/3 + 2 (μ*B +RTln2/3) + μ*A- 2(μ*A +RTln1/2 ) - 2 (μ*B +RTln1/2)= RTln1/3 +2RTln2/3- 4RTln1/2=2151J5. 35℃时,纯丙酮的蒸气压为43.063kPa 今测得氯仿的摩尔分数为0.3的氯仿丙酮溶液上方,丙酮的蒸气压为26.77kPa ,问此混合液是否为理想溶液,为什么?解:根据Raoult 定律 A A A x p p *=kPa kPa x p p 1441.30)3.01(63.043*=-⨯==丙酮丙酮丙酮 而实际值为26.77kPa,与理论值不符,所以该混合溶液为非理想溶液。
6. 纯液体A 与B 形成理想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液态混合物上方的平衡蒸气压为53.30kPa ,测得蒸气中组分A 的摩尔分数y A =0.45,而在液相中组分A 的摩尔分数x A =0.65,求在该温度下两种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解:根据Raoult 定律 p A =p A * x A根据分压定律 P A = py A则 p A *x A = py A p A * = py A / x A = 53.30kPa ×0.45/0.65 =36.90kPa因为 p =p A * x A + p B *x B= p A * x A + p B *(1-x A )则 p B * =(p -p A * x A )/(1-x A )=(53.30kPa-36.90kPa ×0.65)/(1-0.65)=83.76kPa7. 在298K 时,纯液体A 的A p *=50kPa ,纯液体B 的B p *=60kPa 。
假设两液体能形成理想溶液,当达到气液平衡时,液相中组成x A =0.4,在气相中B 的摩尔分数为多少?解:根据Raoult 定律 p A =p A * x A = 50kPa ×0.4 =20kPap B =p B*x B =60kPa ×0.6 =36kPa p =p A + p B =20kPa+36kPa =56kPa则 y B = p B /p = 36/56 =0.643 8. HCl 溶于氯苯中的Henry 常数k b =4.44×104Pa ·kg ·mol -1。
试求当氯苯溶液中含HCl达质量比值为1.00﹪时,溶液上方HCl 的分压为多少?解:根据Henry 定律 p =k b b=4.44×104Pa ·kg ·mol -1 ×1.00/(36.46×0.1) mol ·kg -1=1.22×104Pa 9. 在20℃,压力为1.013×105Pa 的CO 2气在1kg 水中可溶解1.7g ;在40℃压力为1.013×105Pa 的CO 2气在1kg 水中可溶解1.0g 。
如果用只能承受2.026×105Pa 的瓶子充满溶有CO 2的饮料,则在20℃ 条件下充装时,CO 2的最大压力是多少,才能保证这种饮料可以在40℃ 条件下安全存放。
解: 20℃ p B = k b b Bb B = 1.7/44 = 0.0354mol.kg -1k b = p B /b B = 1.013/0.0354 = 2.86×106Pa.mol -1.kg40℃ p’B = k’b b ’Bb ’B = 1.0/44 = 0.0208mol.kg -1k’b = p’B /b ’B = 1.013/0.0208 = 4.86×106Pa.mol -1.kg设40℃ 时,CO 2压力达到2.026×105Pa 时,在饮料中的溶解度最大为b B (最大) = p B /k b (40 ℃)= 2.026 ×105Pa /4.86 ×106Pa.mol -1.kg= 0.04169mol.kg -120℃ 时,CO 2在饮料中的溶解度最大时,需CO 2气的压力p B = k B (20℃) b B (最大)= 2.86×106Pa.mol -1.kg ×0.04169mol.kg -1= 1.192×105Pa10. 设A 、B 两种液体能形成理想溶液,353.15K 时,在体积为15升的容器中,加入0.3mol 的A 和0.5mol 的B,混合物在容器内达到气、液两相平衡。
测得系统的压力为102.655kPa,液相中B 的物质的量分数x B (l )=0.55。
求两纯液体在353.15K 时的饱和蒸气压*A p ,*B p 。
设液相体积忽略不计,气体为理想气体。
解: n (总)=0.3+0.5=0.8mol n(g)=525.015.353314.815655.102=⨯⨯=RT pV mol n(l)=n(总)-n(g)=0.8-0.525=0.275 moln B (l)= n(l)·x B =0.275×0.55=0.15125 moln B (g)= n B - n B (l)=0.5-0.15125=0.34875 moln A (l)= n(g)- n B (g)=0.525-0.34875=0.17625 mol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B B y p p ⨯=总)(=19.68525.034875.0655.102=⨯kPa 又根据拉乌尔定律:B B B x p p *=0.12455.019.68===*B B B x p p kPa 因为 总)()1(p x p x p B B B A =+-**则 6.7655.0155.00.124655.1021(=-⨯-=--=**B B B A x x p p p 总)kPa 11. 在310K 正常人的血液的渗透压是759.94kPa 。
若同温下要配制与血液渗透压相同的葡萄糖水溶液1L ,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多少?解:根据 π= cRTC =π/RT =759.94kPa/ 8.314J.K -1mol -1×310K=0.2948mol.dm 3则要配制与血液渗透压相同的葡萄糖水溶液1Lm= VcM= 1dm 3×0.2948mol.dm 3×180 =53.06g12. 12.2g 苯甲酸(C 6H 5COOH )溶于100g 乙醇后,使乙醇沸点升高1.20K 。
若将12.2g 苯甲酸溶在相同质量的苯中后,则使苯的沸点升高1.30K 。
计算苯甲酸在两种溶剂中的摩尔质量(已知K b (乙醇)=1.22K.kg.mol -1,K b (苯)=2.57K.kg.mol -1,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解:根据依数性公式 ΔT b = K b b B在乙醇中 1.20K = 1.22K.kg.mol -1 b Bb B = 0.9836mol.kg -1M B =m B /W A b B = 12.2g/100×0.9836mol.kg -1=0.124kg.mol -1 在苯中 1.30K =2.57K.kg.mol -1 b Bb B = 0.5058mol.kg -1M B=m B /W A b B =12.2g/100×0.5058mol.kg -1=0.0.241kg.mol -1由此可见苯甲酸在乙醇中以(C6H5COOH)状态存在,在苯中以(C6H5COOH)2状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