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合集下载

XX学院关于开展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的通知

XX学院关于开展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的通知

XX学院关于开展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的通知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建设及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并深入推进与XX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现就对口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范围内开展XX 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遴选条件根据我校与XX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和《XX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并结合两校联合培养工作实际,确定遴选条件如下:(一)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学风正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三)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具有独立指导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能力。

有稳定的科研方向,能提供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可结合的课题或科研项目。

(四)近三年科研成果应满足以下条件:1、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发表核心以上刊物论文不少于3篇,或正式出版过1部以上学术专著(合著的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或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五)对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或近三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名义发表5篇以上SCI或EI(不含会议)论文的讲师,可破格参加遴选。

二、遴选程序(一)个人申请:申请人填写《XX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申请简况表》和《XX学院拟推荐兼职硕导人选基本情况汇总表》(在教务处网站下载),并将两个表格电子版、《简况表》纸质版(一式三份,正反打印),连同代表性成果的支撑材料,按学科归属一并报送二级学院。

(二)二级学院负责审核材料真实性,择优推荐入围人选,确定推荐顺序并统一汇总《XX学院拟推荐兼职硕导人选基本情况汇总表》。

然后将学院的《汇总表》和所有入围人选的《简况表》电子版发送到学科办邮箱,纸质版各一式三份签字盖章后统一报送学科办。

中医中药中国行义诊专家简介

中医中药中国行义诊专家简介

熊墨年: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省癌症康复俱乐部理事长。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主编、江西省名中医。

许鸿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

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江西省骨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医正骨学》副主编、《中医外伤科学》和《中医骨伤科学》编委,《中医正骨》、《中国中医骨伤科》、《江西中医药》、《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等杂志编委。

陈运生:副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药学会微量元素分会主任委员。

谢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

孙国如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
何顺华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
陈广昆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
陈贱平中医肝病科付任中医师
章翔中医骨伤科付任中医师。

川芎挥发油对雷公藤甲素体外透皮性能及细胞毒性的影响

川芎挥发油对雷公藤甲素体外透皮性能及细胞毒性的影响

川芎挥发油对雷公藤甲素体外透皮性能及细胞毒性的影响Δ蒋成 1*,臧振中 1,陈丽华 1,朱海婷 2,傅世华 2,朱卫丰 1,吴文婷 1,施韡 3,管咏梅 1 #(1.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 330004;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药学部,福州 350003)中图分类号 R 9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4)04-0413-06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4.06摘要 目的 探究川芎挥发油对雷公藤甲素体外透皮性能和细胞毒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分离KM 小鼠下腹皮肤,分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配伍川芎挥发油1∶10、1∶50、1∶100组(以下简称“配伍1∶10”“配伍1∶50”“配伍1∶100”组),将各组小鼠皮肤与相应乳膏各0.2 g 充分接触24 h 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接收液中雷公藤甲素的累计透皮量(Q n ),并计算透皮吸收速率(J ss );再以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 )为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川芎挥发油和雷公藤甲素配伍前后的细胞存活率。

结果 共鉴定出62个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包括Z -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β-瑟林烯等。

与雷公藤甲素组比较,配伍1∶10组和配伍1∶50组24 h 内雷公藤甲素的Q n (P <0.01)和J ss 有所升高,而配伍1∶100组的Q n (P <0.05)和J ss 有所下降。

与雷公藤甲素组比较,雷公藤甲素浓度在36、72、144 ng/mL 时,配伍1∶10组和配伍1∶50组可以显著提高HaCat 细胞的存活率(P <0.05或P <0.01),而配伍1∶100组细胞的存活率反而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雷公藤甲素与川芎挥发油在配伍比例为1∶10和1∶50时可以促进雷公藤甲素的透皮吸收,且可降低雷公藤甲素对HaCat 细胞的毒性。

章文春教授简介

章文春教授简介

章⽂春教授简介当前位置: ⾸页 - 新闻中⼼专家介绍章⽂春教授简介时间:17/06/16 19:09 点击次数:212章⽂春,男,汉族,1962年11⽉出⽣,江西南昌⼈,中共党员,教授,医学博⼠、博⼠⽣导师。

江西省中青年⾻⼲教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才⼯程⼈选。

执业地点为江西中医药⼤学姚荷⽣研究室中医门诊部。

现任江西中医药⼤学基础医学院▪⽣命科学学院院长、⽓功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功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养⽣康复学会副会长、世界医学⽓功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健⾝⽓功协会副主席。

长期从事中医⽓功教学、临床和科研⼯作。

先后讲授《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中医养⽣康复学》、《中医⽓功学》等课程。

主编《中医学基础》(全国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养⽣康复学》(国家卫⽣和计划⽣育委员会“⼗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功学》(全国⾼等中医⾼等院校“⼗三五”规划教材)、《中医传统康复技能》(国家卫⽣和计划⽣育委员会“⼗三五”规划教材),副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全国⾼等中医⾼等院校“⼗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运⽓学》(全国⾼等中医⾼等院校“⼗三五”规划教材)等教材及学术专著⼗余部。

研究⽅向1、中医⽓理论及现代科学研究。

2、⽓功理论与实践。

3、中医疾病康复模式与⼿段研究。

学术观点1、提出⽓论是中医理论体系和中国传统⽂化的基⽯。

2、提出形⽓神三位⼀体的⽣命观。

3、提出⽓功修炼的实质就是对⼈体形⽓神的锻炼和调控,并使形⽓神达到三位⼀体。

学术兼职中国医学⽓功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养⽣康复学会副会长、世界医学⽓功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健⾝⽓功协会副主席。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横向课题:
、骨康胶囊(贵州维康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类新药芒果苷的开发(昆明制药集团)
、十五味乳鹏丸重组中药类新药研究(甘肃省中药现代制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连钱草质量标准研究(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抗痛风中药类新药(湖南正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纵向课题:
、科研平台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项目: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海芳,易昀,张琛,李木兰,杨武亮*,张武岗*.中药及天然产物中酶抑制剂筛选的研究现状.中国新药杂志,, ().
授权发明专利
、预知子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中国,
、天麻中一种新的苄醇酯苷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中国,
、杏香兔耳风咖啡酰奎宁酸类提取物制备及其应用, ,中国,
基于和双靶向原理的帕拉韦拟肽类前药的研究。
期刊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武岗,张琛,李木兰,杜文迪,周赛君,杨武亮*,陈海芳*.五味子酯甲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中国新药杂志,, (): .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姓名
张武岗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副教授
行政职务

学位
博士
政治面貌
党员
民族

最后毕业学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导师
类别
硕导
招生专业
中药学
研究方向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开发应用
主要业绩
(限字)

刘中勇教授临床常用药对拾萃

刘中勇教授临床常用药对拾萃

刘中勇教授临床常用药对拾萃药对又叫对药,是指处方配伍中成对出现的药物,它是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用药经验的升华,亦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及优势。

刘中勇教授为江西省名中医,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在中医内科疾病以及疑难杂症诊疗方面经验丰富。

刘师在临证过程中常用药对,多获良效。

标签:中药对药;临床运用;刘中勇;名医经验刘中勇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刘师从事临床30余年,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在内科常见疾病以及疑难杂症诊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尤其擅长运用中药药对[1]。

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兹将导师临床常用的部分中药药对试作归纳整理,以资同道参阅学习借鉴。

1 药对浅析1.1 蜈蚣配全蝎蜈蚣:性辛,温,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2]之效。

全蝎:性辛,平,有毒,归肝经;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2]之功。

名医张锡纯认为:“蜈蚣最擅搜风,贯穿经络脏腑,无所不至,调安神经又具特长……”[3]全蝎既能散肝经风热,平肝息风止痉,又能祛风通络以止疼痛,治疗顽固性偏正头痛,还可镇静降压,可用于高血压治疗;二者同中有异,不尽相同,全蝎已定惊、缓抽搦、瘛疭见长;蜈蚣则以开瘀解毒之攻为著[4];二者均入肝经,为息风止痉之圣品,相须为用,其力量相得益彰,息风止痉作用倍增[2]。

1.2 酸枣仁配夜交藤酸枣仁:性甘、酸,平,归心、肝、胆经,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之功;夜交藤:性甘,平,入心、肝经,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之效。

酸枣仁能养心阴,益肝血有安神之效,实为养心安神之要药[5],故《本草纲目》曰:“(酸枣)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6];夜交藤又叫首乌藤[7],因首乌根入土最深,其藤蔓延,极多且长,入夜交缠,含至阴之气,专入于肾,故谓“夜交藤”。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张锐,石蓓佳,王玉.拉曼光谱法测定硫普罗宁注射液的含量[].中国药学杂志,杂志, , (): .
[], , , . []. , , (.
[]张锐,施旻,刘建群,等.亚临界水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工艺研究[].中成药, , (): .
[]张锐,王玉,姚丹丹.阿昔洛韦及相关抗病毒化合物的振动光谱分析[].药物分析杂志, , (): .
[]张锐,王玉,张少锋,等.的化学组分与其溶血作用的关系[].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 .
[]王海浪,张锐,章军,等.穿山甲微粉与穿山甲饮片中总氨基酸体外溶出度比较[].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 .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姓名
张锐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副教授
电子照片
行政职务

学位
博士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民族

最后毕业学校
中国药科大学
导师
类别
硕导
招生专业
药物化学
研究方向
新型药用辅料的设计与合成;中药活性物质基础;药物分析的新技术
主要业绩
(限字)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山梨酯"结构增溶性安全性"关系的基础研究,主持
[]张锐,刘建群,舒积成.空心胶囊用氧化魔芋葡甘聚糖的绿色制备工艺研究[].食品工业, , (): .
[]张锐,刘建群,舒积成.甜茶中甜茶苷的高速逆流色谱结合蒸发光散射法分离[].时珍国医国药, , (): .
[]国家药典委员会著.中国药典分析检测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获奖情况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2011年更新)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表

(2011年更新)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表
序 号
姓名 性别 专业
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表
(100401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研究方向
所在单位
1
袁兆康★

流行病学与 卫生统计学
环境流行病学 、医疗卫生服 务研究
南昌大学公共 卫生学院
2
范广勤

流行病学与 环境与职业流 卫生统计学 行病学
南昌大学公共 卫生学院
3
冯江

流行病学与 卫生统计学
江西省疾控中 心
13
陈海婴

流行病学与 传染病、慢性 卫生统计学 病、病媒生物
南昌市疾控中 心
14
范义兵

流行病学与 卫生统计学
பைடு நூலகம்
慢性病流行病 南昌市疾控中


15
熊志伟

流行病学与 卫生统计学
艾滋病流行病 南昌市疾控中


16
汪鑫

流行病学与 慢性病流行病 卫生统计学 学
九江学院医学 院
注:标“★”为学位点负责人
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表
100401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简 介(200字内)
袁兆康,男,198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1987年赴日本产业医科大学学习。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 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江西预防医学会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社区卫生 服务技术指导组专家,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技术指导组专家,江西省性病、艾滋病 防治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技术支持小组专家,教育部公共卫生与 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01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又 红又专学科带头人。发表论文49篇,主编出版教材4本,参编专著2部,参编国家十一五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厅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国家自然基 金重点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以及省自然基金课题和省卫生厅课题等8项省厅级科研 课题。在国家公开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卫生部规划、“十一五”规划教材《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六版以及《预防医学》第五版。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药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外引人才、内稳队伍、注重培养的人才建设思路, 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பைடு நூலகம்1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5人,省部 级重点学科带头人9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4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 国优秀教师2人,井冈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6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江 西省青年科学家3人。
学院还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科研团队1个。
学科建设
中药炮制室——惟仁堂药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学科平台、学科团队和重点 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药学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1个、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个、江西 省示范性硕士点1个;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评价三级科研实验室、江西省中药种质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江西省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传统炮制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樟帮饮片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二级学院
01 历史沿革
03 知名校友
目录
02 办学规模
基本信息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前身江西药科学校,成立于1951年。 近年来,药学院提出了“创建国内一流药学院”的宏伟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精心设计、谋篇布局,为实现药学院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谢谢观看
办学规模
师资队伍
学科专业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年月至年月,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年月至年月,江西中医学院药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年月至今,江西中药大学工作,其间:年月至年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年月至年月,美国, ()访问学者。
曾荣获个人及所在团队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项目三等奖、江西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优秀奖及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案成果二等奖。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姓名
殷玉婷
性别

出生
学位
医学博士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民族

最后毕业学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
导师
类别
硕导
招生专业
中药药理学
工作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方向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药理学研究中医体质生物学基础研究
主要业绩
(限字)
长期从事药理学及中药药理学的科研与教案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天然药物活性成分药理学研究、中医体质生物学基础研究等。讲授《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和《实验药理学》等课程。承担并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项目、江西省教育厅教育教案改革和江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科研及教改课题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和教案论文篇。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有很多同学希望了解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现有导师情况,为方便查阅,现开一专帖,介绍一下中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的情况,在谈到导师之前少不了先罗唆地说一下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学科情况,药大的中药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生药学科主要由生药学教研室、生药研究室、中药分析研究室、中药复方研究室、中药资源学研究室等组成,学科负责人是李萍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的质量控制研究,学生有做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有做LC-MS分析的(该学科有LC-MS两台,其中一台是带TOF的即飞行时间质谱,可以测分子量达到小数点后四位)其他的仪器设备经过211工程建设仪器总额在千万元以上,可以说是中药学院的一个亮点,李教授对新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的发展比较敏锐,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比如近期开展的细胞膜色谱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特色,其早期进行中药贝母的研究,是这方面国内的专家,现在每年仍有学生进行研究,近几年对中药金银花、地黄、丹参、玄参,以及一些小复方也有研究,其助手主要有毕志明副教授、李会军副教授、陈君博士等,形成了一个研究团队,近几年每年发表SCI论文在15篇以上,其研究经费充足,招生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多。

生药研究室室主任张勉教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其特长除了进行一部分化学研究外,在进行中药显微鉴定方面继承了生药学老前辈徐国钧院士的传统,是这一方面国内目前年青一代为数不多的专家。

生药学研究室王峥涛教授人虽然大部分时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但在药大仍然每年招生,其人思路敏捷,曾多次冲击工程院院士;生药研究室的张朝凤副教授主要进行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其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日语专业,药大博士后出站留校,有参加校庆的同学,校庆上给日本岐阜药科大学校长讲话做翻译的就是张老师。

中药分析教研室主任王强教授,我校徐国钧院士的大弟子,其专长是中药和中成药的分析,为人谦和,与事无争,遗憾的是再过5年就要退休了,因此研究生招的不多了,招生的分数较高;同研究室的刘丽芳副教授是中药分析领域后起之秀,徐国钧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之一,南大博士后,曾到香港和美国进修,主要进行动物药和种子类中药等方面研究。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姓名李翔性别男出生年月1981.8 职称副教授
行政职务无学位博士政治面貌九三学社民族汉
最后毕业学校沈阳药科大学
导师
类别
硕导招生专业药剂学
Email sterlinghawk@ 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主要业绩
(限1000字)
李翔药剂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制剂新剂型及新技术研究,2005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英语)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

2017年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2011年就职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开展了抗癌药物纳米靶向制剂方向的研究,主要包括不同纳米粒子和不同修饰基团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靶向基团偶合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高分子聚合物修饰纳米微粒的制备、在体载药纳米微粒的药动学行为及对肿瘤动物模型的药效学评价等工作。

在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期间,主要开展了靶向制剂的设计及评价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48篇,SCI收载12篇,获批发明专利15项,培养研究生及各类人才10余名。

主持各项课题12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并主要参与省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6项,获专项经费资助600余万元,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表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及注射用紫杉醇胶束横向开发项目。

2021年药学院硕士生招生导师名单

2021年药学院硕士生招生导师名单
序 号
姓名
专业
性别
是否 博导
1 陈忠 药理学 男 是
2021年药学院硕士生招生导师名单 工作单位
药学院
2 汪仪 药理学 男 是 3 赵华军 药理学 男 是
4 王兴亚 药理学 女 是 5 陆红 药理学 女 否 6 王慧铭 药理学 男 否 7 姚立 药理学 男 否 8 王一奇 药理学 女 否
9 夏道宗 药理学 男 是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副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副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副教授 副教授 助理研究员 教授 高级实验师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专业型 学术型、专业型
17 王德军 物与比 男 否 较药理 实验动
18 蔡兆伟 物与比 男 否 较药理
19 李大鹏 药剂学 男 是
20 李范珠 药剂学 男 是
21 熊阳 药剂学 女 是 22 魏颖慧 药剂学 女 是 23 吴素香 药剂学 女 否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附属同德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
中医药科学院
中医药科学院
35
马永敏
药物化 学

36 张卫东 药物化 男
37 覃江江 药物化 男
38 阮叶萍 中药学 女
39 秦路平 中药学 男
40 曹岗 中药学 男
41 吕圭源 中药学 男
42 黄真 中药学 女 43 吴巧凤 中药学 女 44 尹华 中药学 女 45 钟晓明 中药学 男 46 何昱 中药学 女 47 张巧艳 中药学 女 48 陈建真 中药学 女 49 张水利 中药学 男 50 洪寅 中药学 男 51 俞冰 中药学 女 52 程汝滨 中药学 男 53 蒋立勤 中药学 女 54 吕惠卿 中药学 女 55 楼招欢 中药学 女 56 周桂芬 中药学 女 57 周伟 中药学 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Li Z, Li B, Wang M, Xie M, Shen HJ, Shen S, Wang XS, Guo XM, Yao MF andJin Y*(通讯作者), The role of endosome evasion bypass in the reversal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lipid/nanoparticles assemblies,J Mater Chem B, 1, 1466-1477, 2013. (SCI, IF: 6.101)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姓名
金一
性别

出生年月
1959年8月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学位
博士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民族
朝鲜
最后毕业学校
日本城西大学
导师
类别
博导√
硕导√
招生专业
药剂学、中药学
Email
jinyizju@
工作单位
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药剂学、中药学、药物化学
[4]Shen HJ, Shi H, Xie M, Ma K, Li B, Shen S, Wang XS,Jin Y*(通讯作者), Biodegradable chitosan/Alginate BSA-gel-capsules for pH-controlled loading and release of doxorubicin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melanoma,J Mater Chem B, 1, 3906-3917, 2013. (SCI, IF: 6.101)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TRAIL介导基于无机材料的层次化双重靶向肿瘤联合治疗给药系统构建及机制研究,课题主持人,研究期限2014年1月-2017年12月,课题编号:81373347,经费:60万。
3、1.1类肝修复新药ST的研究,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50万,
4、右旋布洛芬制剂的研究,企业合作课题,70万,
[4]一种糖皮质激素接枝的基因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2010.5,200910154930.1.
5、克拉霉素干混悬剂一致性评价研究,企业合作课题,190万,
6、米格列奈钙片一致性评价研究,企业合作课题,180万,
7、对乙酰氨基酚片一致性评价研究,企业合作课题,130万。
2010年以来发表的代表性SCI论文及论著
[1]WangXS, Situ JQ, Ying XY, Chen H, Pan HF,Jin Y*(通讯作者), Du YZ(共同通讯作者),β-Ga2O3:Cr3+ nanoparticle: A new platform with near infrared photoluminescence for drug targeting delivery and bio-imaging simultaneously, Acta biomaterialia, 22, 164-172, 2015.(SCI, IF: 6.025)。
[2]ShenS,GuoXM,WuL,WangM,WangXS,KongFF,ShenHJ,XieM,Ge YR*,Yi Jin*(通讯作者),Dual-core@shell-structured Fe3O4–NaYF4@TiO2 nanocomposites as a magnetic targeting drug carrier for bioimaging and combined chemo-sonodynamic therapy,J Mater Chem B, 2,5775-5784, 2014.(SCI, IF: 4.726)。
主要业绩
(限1000字)
教育和工作经历:
1979年9月至1984年7月沈阳药科大学日语药学专业本科
1993年4月至1996年3月日本城西大学药剂学博士
1996年4月至1999年7月日本城西大学博士后
1999年8月至2014年5月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年6月至今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
社会兼职
[3]Shen S,Kong FF,Guo XM,Wu L,Shen HJ,Xie M,Wang XS,Jin Y*(通讯作者),Ge YR,CMCTS stabilized Fe3O4particles with extremely low toxicity as highly efficient near-infrared photothermal agents for in vivo tumor ablation,Nanoscale,5,8056-8066,2013. (SCI, IF: 6.233)。
[5]Shen HJ, Shi H, Xie M, Tang LL, Shen S, Li B, Wang XS,Jin Y*(通讯作者), Polyelectrolyte capsules packaging BSA gels for pH-controlled drug loading and release and their antitumor activity,Acta Biomaterialia, 4, 6123-6133, 2013. (SCI, IF: 5.093)
[11]Ma K, Hu M,Xie M,Shen H,Qiu L,Fan W,Sun H,Chen S,Jin Y*(通讯作者), Investigation of polyethylenimine-grafted-triamcinlone zcetonide as nucleus-targeting gene delivery systems,J.Gene Med, 12, 669-680, 2010. (SCI, IF: 2.163)
专利
[1]一种pH敏感型聚电解质微囊给药载体的制备方法,2012.10, 201210076710.3.
[2]一种程序性释放多种药物的纳米粒脂质体及其制备与应用,2011.9,201110066266.2.
[3]一种羧基化介孔二.
[7]Xie M, Shi H, Ma Kun, Shen HJ, Li B, Shen S, Wang XS andJin Y*(通讯作者), Hybrid nanoparticles for drug delivery and bioimaging: Mesoporous slica nanoparticles functionalized with carboxyl groups and a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dye,J Colloid Interf, 395,306-314,2013. (SCI, IF: 3.172)
[6]Xie M, Shi H, Li Z, Shen HJ, Ma Kun, Li B, Shen S andJin Y*(通讯作者), A multifunctional mesoporous silica nanocomposite for targeted delivery, controlled release of doxorubicin and bioimaging,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110,138-147,2013. (SCI,IF: 3.554)
[10]Ma K, Shen H, Shen S, Xie M, Mao C, Qiu L,Jin Y*(通讯作者), Development of a successive targeting liposome with multi-ligand for efficient targeting gene delivery,J Gene Med, 12, 290-299, 2011. (SCI, IF: 2.163)
[9]Li B, Xu H, Li Z, Yao M, Xie M, Shen H, Shen S, Wang X,Jin Y*(通讯作者), Bypass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with lipid/polymer particle assemblies.Int J Nanomed, 7, 187-197, 2012. (SCI, IF: 3.463)
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专家,教育部优博论文、出国留学人员评审专家,国家新药评审专家,浙江省新药评审专家,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世界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剂学杂志编委,药学学报通讯编委,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编委,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委等。2016年获得南昌市洪城特聘专家称号。
近5年获奖情况
1、连续进入elsevier数据库2014、2015、2016、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2016年获得南昌市洪城特聘专家称号。
近5年获得的代表性科研基金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多功能碳纳米管基因传递系统的构建及性能研究,课题主持人,研究期限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课题编号:81172999,经费:60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