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网络的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交换网络的合成
热交换网络的合成方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Ponton和Nishia曾提 出试探法,80年代末英国人(UMIST)Linnhoff又发明了夹点法,以后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应用到热交换网络合成 领域,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型等。
在诸多的热交换网络合成方法中,由于Linnhoff的夹点技术具有较强的实 用性,至今已经被广泛的采用。
230℃
H
C2
H1-C2
160℃
5、几种热交换网络设计节能比较
流股 类型
1

2

3

4

进口温度 Ti(℃) 20 140 200 250
出口温度 To(℃) 180 230 80 40
热容流率 CP(MW/℃)
0.2 0.3 0.25 0.15
焓差(变) (MW)
32 27 30 31.5
①、最简单的方法(最笨的方法)
A
B C
T1
T2
复合
T3
T4
T4
T5
T5
H
H
T5→T4区间,斜率:1/CPA; 区间总焓变为:CPA(T4-T5) T4→T3区间,斜率:1/(CPA+CPC); 区间总焓变为:(CPA+CPC)(T3-T4) T3→T2区间,斜率:1/(CPA+CPB+CPC);
区间总焓变为:(CPA+CPB+CPC)(T2-T3) T2→T1区间,斜率:1/CPB; 区间总焓变为:CPB(T1-T2)
而且已经计算出,QHmin=11.5MW,QCmin=14MW。
这种方法的总能耗:25.5 MW
那么,如何根据窄点技术的原则还在这4个流股之间进行换 热网络的设计呢?
133.33℃
250℃
230℃
200℃
180℃
160℃ 140℃
191.67℃ C2,CP=0.3
80℃ H2,CP=0.25
H1,CP=0.15 QCmin
是在冷、热流股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匹配。为满足最 大回收热量的目标,首先考虑的是用最高目标温度的冷 流股与具有最高供应温度的热流股进行交换。
四、降低能量回收的要求,减少换热器
热交换网络合成(设计)
例题:下表列出了冷、热各两股流的起始温度和目标温度, 并给出了其热容流率。假设最小传热温差,△Tmin要求为 20℃。
T-H图
流股复合曲线图
流股的温度-热焓复合曲线
1、单个流股的温度-热焓直线图
对于一个进口温度(Ti),目标温度(To)均已知。流量为F,热容为 Cp(不随温度而变的恒值)的流股,其焓变可表示为:
H

To Ti
FCpdT
FCp (To Ti )
在热焓-温度图上的斜率为:
dt / dH T / H 1 / FCp
QCmin
133.33
40
冷却器
14
H1
QHmin 加热器
191.67
230
11.5
C2
优化设计的热交换网络
40℃
20℃
C 133.33℃ 40℃ H1-C1
140℃
80℃
H2 200℃
H1 250℃
140℃ H2-C1
H2-C1 168℃
146.67℃
H2-C2
160℃
180℃ C1
191.67℃
㈡、换热网络内温度低于夹点的流股,只要其温度变化范围 在夹点以下,就不能引入外界热源来进行加热,而应该用系 统内流股与之搭配(或引入外界冷源) ;
例:有两股冷流体和两股热流体构成的热 交换网络,如下表:
流股
1 2 3 4
物流
冷流 热流 冷流 热流
t/℃
ti
to
120
235
260
160
180
240
QHmi
n
QHmin≈11.5MW
27.5MW
这种方法的总能耗:30+27.5=57.5 MW
③、几种方法的节能比较表
最简单方法 部分优化方法
最优化方法
能耗 (MW) 120.5
57.5
25.5
能耗百分数 100%
47.72% 21.16%
需换热器数 4
4~7 7
五、化工流程的能量管理
化工过程能量管理的目的---节约有效能
分别用二个加热器和二个冷却器对2个冷流股进行加热、对2个热流 股进行冷却。
这种方法的总能耗:120.5 MW
②、部分优化的方法
300
夹点
250
200
150
△Tmin=20℃ 100
50
0
0
10
20
30
40
50
QCmin
QREC
QCmin≈14MW
QREC≈47.5MW
30MW
31.5MW
60
70
80
1、根据夹点(Pinch)原理,请画出复合曲线(Composite Curves),标出正确的Pinch点;
2、计算出最大的回收能量(QREC)、外界最小输入冷量 (QCmin)和外界最小加热量(QHmin)。
流股
1 2 3 4
类型
冷 冷 热 热
进口温度 Ti(℃)
20 140 200 250
出口温度 To(℃)
40℃
60℃
20℃ C1,CP=0.2
QHmin
13.5MW 250℃
230℃
133.33℃
168℃
200℃
180℃
160℃ 140℃
191.67℃
146.67℃ C2,CP=0.3
80℃ H2,CP=0.25
H1,CP=0.15
40℃
60℃
20℃ C1,CP=0.2
250℃
230℃ 13.5MW
这样就完成了多流股的温度-热焓复合曲线(折线)。
T
QH,min
夹点
ΔTmin
Qc,min 覆盖区
O
H
夹点与热交换网络最小能耗图
针对:
夹点之处无热量通过,夹点上、下之间无热量交换
最大回收能量(最节能)的热交换网络设计原则:
㈠、换热网络内温度高于夹点的流股,只要其温度变化范围在 夹点以上,就不能引入外界冷源来进行冷却,而应该用系统内 流股与之搭配(或引入外界热源);
同时可以看到,一个化工流程的内部,有一些较高温的流股需要被 冷却,而一些较低温的流股需要被加热,所以可以考虑将这些流股搭配 起来,在流程内部用需要被冷却的较高温的流股来加热需要热量的低温 的流股,可以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从而节约了能量源,降低成本。
在流程内建立热交换网络的根本目的:
减少流程对外界热源和冷源的需求,尽量使用流程内部 的冷热流股互相搭配,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160
冷流股进 (℃)
146.67
冷流股出 (℃)
191.67
热负荷 (MW)
13.5
对数温差 (℃)
60.6
H2-C2
168
160
140
146.67
2
19.76
H2-C1
200
168
140
180
8
29.82
H1-C1
160
133.33
20
40
4
116.6
H2-C1
160
80
40
140
20
28.85
但会相应增加换热器投资。
假设: ◆冷热流股逆流换热,采用对数平均温差计算总传热量; ◆各冷热流股的热容Cp值在换热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而变。
2、热交换网络的表示方法
(1) 线、圈表示法
(2) 矩阵表示法
H1
H2
H3
C1
1
3
C2
2
4
H1
H2
H3
C1
1
3
C2
2
4
(3) 温度-焓图表示法
(4) 网络图表示法
H1
1
3
H2
2
1
H2
3
H1
H2
C
C1
1
C2
3
2
H
C1 C
C2
等价的线、圈表示图
一 、热交换网络的表示方法
工艺流程图
热交换网络图
二、T-H图、夹点和热交换网络的最小能耗
H
to ti
qm

cp
dt

qm
cp

(toti )
qm : 质 量 流 量 ;cp : 定 压 比 热 容 ;to :目 标 温 度 ;ti : 物 料 温 度 。
夹点技术---Pinch Technique
基本概念及热交换系统表示方法:
1、换热网络的名词及假设
热流:热交换网络内,那些需要由起始温度冷却到目标温度的流股。
冷流:热交换网络内,那些需要由起始温度被加热到目标温度的流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交换网络的提出
一个化工生产过程的流程中,经常需要加热或冷却许多流股,最简 单的方案是按各流股的质量流速、热负荷、进出口温度要求,分别引入 外部热源或外部冷源,即用热水、蒸汽加热或用冷却水、冷冻液冷却。 这种设计虽简单,设备投资费较少,但热力学效率常常是很低,能耗较 大,显然是不经济。
在实际化工流程组织与设计时,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尽量利用流程中的反应热(放热反应)产生的热流 股来对需要加热的冷流股和设备进行加热;
2、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品位接近的流股相 互搭配换热;
3、流程中一些耗能设备,在工艺可行的前提下,可以 考虑共用问题。
250
130
冷热流体温度区间图
热阶流图
总复合曲线图
三、热交换网络设计
1、建立回收最大能量网络的准备工作 冷热流体在热交换器中的温差必须大于最小换热温差。
2、固体混和物的分离 按夹点划分法则,夹点将热交换网络划分为两个子系统。
夹点以上不用冷源,夹点以下不用热源,夹点处无热量 穿透,此时回收的能量为最大。 3、网络设计
200℃
180℃
191.67℃
133.33℃
168℃
160℃ 140℃ 20MW
146.67℃ C2,CP=0.3
80℃ H2,CP=0.25
H1,CP=0.15
40℃
60℃
40℃
20℃ C1,CP=0.2
各换热器流股进出口温度、热负荷及逆流对数传热温差
H1-C2
热流股进 (℃)
250
热流股出 (℃)
180 230 80 40
热容流率 CP(MW/℃)
0.2 0.3 0.25 0.15
将热流股的复合曲线放在上方,冷流股的复合曲线放在下方,形成组合的 复合曲线。
300
夹点 250
200
150
△Tmin=20℃ 100
50
0
0
10
QCmin
QCmin≈14MW
20
30
40
50
60
70
80
QREC
QREC≈47.5MW
QHmi
n
QHmin≈11.5MW
窄点温度=150℃
热流股窄点温度=150℃+ △Tmin/2=160℃(热窄点温度) 冷流股窄点温度=150℃- △Tmin/2=140℃ (冷窄点温度)
热交换网络合成(设计)
前面已经计算出窄点温度为150℃,热流股窄点温度为 160℃,冷流股窄点温度为140℃(在△Tmin=20℃)
令FCP=C(P 称为热容流率) 则:
该直线的斜率为:1/CP
△H
2、多个流股的温度-热焓复合曲线(折线)图
例如:A冷流股,热容流率CPA,温度从T5→T2 B冷流股,热容流率CPB,温度从T3→T1 C冷流股,热容流率CPC,温度从T4→T2
T
T1
T2 T3
A
T4 T5
B C
H
T
T
T1
T2 T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