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总结ppt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PPT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PPT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1)辩证法的基本概念a.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b. 辩证法的内容与方法(2)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a.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b. 唯物主义的内容与方法(3)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a. 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b.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a.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b.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与方法(2)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a.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比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要求(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a.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b.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2)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a.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内在联系b. 认识的实践性与实践的认识性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性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a.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b. 延续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原则(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a.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和规范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原则(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b. 人民民主的全面实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a.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b.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完善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发展1.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基本特征a.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b. 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新特点(2)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因a.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b. 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基本要求(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基本观点a.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本质b.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新特点(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基本任务a. 探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b. 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特点a. 发展的基本特征b. 新时代的基本愿景(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任务a. 新时代的基本任务b. 新时代的基本要求结语通过学习《马原理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第-章PPT课件
• 引言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 物质与意识 • 实践与认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本章小结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 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 确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错误的
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06
本章小结
重点概念回顾
马克思主义定义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 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 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04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 质性活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实践的特征
实践的种类
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 实践等。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 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概念和特征
认识的概念
0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
实现,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认识的特征
02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认识的种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 PPT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及其意义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意义: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第一,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
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
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第一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第五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狭义上 广义上
二、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 3、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归宿
七、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部分(三个)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22
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定义 2、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九、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分
23
十、资本的积累、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3、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1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9
一、商品的二因素 1、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定义 2、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定义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3/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27
0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02 能够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两个方面的优势,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0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对 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024/3/24
18
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24/3/24
19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2024/3/24
22
0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24/3/24
2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历程
2024/3/24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等为代表,对理想社会制度进行 初步设想。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以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为代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 理性王国”构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协调 发展,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和方法。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4
04
2024版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目录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定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产生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到列宁、斯大林等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与观点基本立场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观点包括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等。
这些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物质与意识关系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世界的本质。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动与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概述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A、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世界的本原。
B、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这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而不能回避的问题。
B、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C、这是社会实践的基本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 了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它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 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 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01 绪论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 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与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与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 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 2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 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条件不同,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具体的革命和建设策略。
04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和阶级斗争 的思想,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绪论章PPT(分析“马克思主义”文档)共73张PPT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规 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 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 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相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而言的, 它最初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前期,原是共产国际内部 的一股“左”的激进主义思潮,是在总结俄国十月革 命胜利后,中欧、西欧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 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页。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产 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 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 由劳动创造的,即“劳动价值论”,并对资本主义社会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 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一章:唯物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及其规律
what
物质世界
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石,根本方法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 (2)物质范畴的含义 (3)
自然美景
生命礼赞
地球母亲
地球这颗有着广阔天空和蓝色海洋的行星始终给人以坚实巨大的感觉。而在宇宙中, 地球给人的印象却并非如此:这个在一层薄薄而脆弱的大气笼罩下的星球并不见得有 多大。在太空中,地球的特征是明显的:漆黑的太空、蓝色海洋、棕绿色的大块陆地 和白色的云层。地球是太阳的从里往外数第三颗行星,距太阳大约有 150000000 公里。 地球每 365.256 天绕太阳运行一圈,每 23.9345 小时自转一圈。它的直径为 12756 公里, 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人们梦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赏宇宙的奇观。而从某种 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太空旅行者。我们的宇宙飞船是地球,飞行速度是每小时 108000 公里。
• 这个土有四万七千 年,就是钢钻钻他 也钻不动些须,比 生铁也还硬三四分, 人若吃了,所以长 生。大圣不信时, 可把这地下打打儿 看。”行者即掣金 箍棒筑了一下,响 一声迸起棒来,土 上更无痕迹。行者 道:“果然!果然!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阴阳说”和 “八卦说” 阴 阳、 八 卦 说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 —— 伯阳父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 ——《老子》 “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原理.ppt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 3、价值规律与价格 决定机制。 4、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 1、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具体劳 动)与社会劳动(抽象劳动)的矛盾。
❖ ⑴、私人劳动 ❖ ⑵、社会劳动 ❖ ⑶、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 2、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的影响(为什么是商
不能再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 统直线式经济发展方式。出路在于寻找一条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3、社会问题
❖ 总问题: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困境与解放? ❖ ⑴、生存环境恶劣。 ❖ ⑵、贫穷。 ❖ ⑶、自主权力缺失。 ❖ ⑷、被剥削。
二、理论的选择
❖ 1、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广大人民群众 全面自由的发展。
15%
钢消耗 3.88亿吨
30%
水泥消耗 12亿吨
54%
1994——2004年中国、美国及欧 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较
温室气体排放 总量(亿吨)
年份 1994
2004
人均温室气体 排放量(吨)
1994 2004
中国 美国 欧盟(25国) 36.5 56.29 45.81
61 62.94 46.22 3.01 21.63 10.3 4.31 22.03 10.13
可选择的理论
②、历史的惯性;政权的强化;凝聚人心, 超越西方的梦想。
③、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日益壮大的 人民希望的旗帜。
④、反对腐败和制衡资本掠夺的思想武器。 ⑤、是中国模式的意识形态和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
❖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和问题 ❖ 1、马克思主义创立及其发展的过程 ❖ 2、经典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 ⑴、社会背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PPT演示课件
11
2020/3/4
马
马克思给夫人燕妮的信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跟你交谈,
的共性 4、“白马非马”(白
指 颜色,马指形状,颜 色+形状=形状)
10
2020/3/4
马
小结:
1、所有的概念指的是这一类物的共性,失去这一一共性, 此物也将不存在。
2、共性的特征:无色、无味、无声、无形,但又客观存 在的
3、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个别之中
4、一般和个别的作用:一般更为重要,精神灵魂,决定 此物的存在,大凡称上“家”的人都能达到一般这种境界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4、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7
2020/3/4
马
(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1、理论联系实际 (世界、国家、个人;过去、现在、未来) 2、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 3、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4、知——理解——运用
8
2020/3/4
马
复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能样才能学 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
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
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
马克思原理基础知识素材PPT课件
大臣来和文的官巨部大大臣帮。助他出,任尤首相其后是,奠对工定党了大胆
进行革新,对原保守党政府的内外政策进行了一
系相,列他成调为整对英。人国20历0和1史年社上6月会首在位关大连选系任中的的再工次认党获识首胜相。,。连任首
22
23
关于马克思主义
“甚至在我们自己的党内(尽管程度要低得多) 有一种反对思想自由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不 觉得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持续地联系在一起应受 到某种程度上的谴责。我曾不厌其烦地阅读马克思 的著作,我发现这让我在许多方面茅塞顿开,尤其 使我对人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发生 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返回
27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返回
28
因为: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 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 的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 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 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 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9
因此: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并没有
——布莱尔 24
近几年来,世界流行“马 克思主义热”
“马克思网络评比热”、“马克思主 义思想研究热”(海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机构已达1000多家)、“马克思及马克 思主义图书出版热”、马克思故居、雕 像的参观及瞻仰热等等,就连英国前首 相布莱尔的精神导师季登斯也宣称自己 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25
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热”?
5
前面的话:
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 前苏联解体(1991.12.25)和东欧剧变 (1989起)是共产主义的终结吗?
•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8)是变相走资 本主义路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总结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总结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他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唯心主义形式叙述)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物相分离。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3.马克思主义的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业立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时间与空间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绝对的、有限的 空间:物质运动的延展性和伸张性、相对的、无限的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绝对与相对、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
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
联系
含义: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作 用、制约。
联系的客观性:是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普遍性:普遍联系的整体 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原因与结果: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作用 必然性与偶然性: (转后) 可能性与现实性: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可能出发;可能性可以转化 为现实性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 动性。 内容与形式 本质与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 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 者割裂,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 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 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的构成(实体性因素与智能型因素), 生产力的特征 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有制、人们之间相 互关系、分配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 能动反作用(促进、阻碍)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 :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 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 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基 础中不包括生产力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 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 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方向、方式、效 果)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什么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 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真理的属性:1.真理的客观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 对客观真理的否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 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这些具有 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认识的 主观性及差别性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和相对性(从广度看:真理只是部分地正确反映 客观世界;从深度看:真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反映客观世 界。)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 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什么是物质?哲学意义上的物质不是具体的事 物,而是指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于物质性 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并不是有了大脑就有意 识,社会实践(劳动)是意识得以可能的关键。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再认识 再实践 认识 实践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 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 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 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 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 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 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 一级的程度。
实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三要素,认识的三要素。主体、客体、中介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切皆变,无物常驻
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没有离开 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空间位置和 根本性质暂时未变)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 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 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 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两种错误的时空观: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康德的先验时空观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 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消亡。不能以时间是否最新、形式是否新奇作 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涵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 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 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 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 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 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 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对应章节)
认识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无限性:受主观条件(主体的知识 水平、认识能力及立场、方法的限制 )与客观条件的制 约(事物本质暴露有一个过程、认识要受到实践水平的限 制)
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亲眼所见的,有些是真实反映,有些则是虚假 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 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 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 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 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 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是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的核心。
认识问题上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反映论)旧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否引入实践、 考察认识的辩证本性。认识:本质上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 一。 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认识 看做是先于物质、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主观唯心 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 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人的思维可以把握外在的客体。(绝大多数哲学 家) 不可知论:人的主观思维无法把握外在客体。(康德、休 谟)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 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 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 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 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 础,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 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 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 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派别: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个人的主观意识。“我思故 我在”、“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宇宙便是吾心,吾心 便是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是由一种人类以外的意识所决定,如绝 对精神和上帝。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基督 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永恒的上帝。
质变量变规律。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是事物相对稳 定性的不显著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质变是量变的必 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转化的因素。 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 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 克服又保留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 一。
什么是实践?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劳动处于基础的地位,“仓廪实而知: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意识的能动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 改造客观世界、能够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践 ……
感性认识的概念,理性认识的概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是认识的两种形式
感性认识
反映深度 特 点 现 直接 象 形象
理性认识
本 间接 质 抽象
反映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另一方面: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 含。 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轻视科学理论 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经验主义 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实际工作中会导致教条主义
唯物辩证法体系主要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 定之否定规律三大规律所组成的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实 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 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属性,矛盾两种属性之间的关系。矛 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 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分离的 性质和趋势。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区别在于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 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非上层建筑的社 会意识形式 和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又有其相 对独立性,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