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及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及影响

【摘要】柳宗元作为一个思想家、文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荀况、王充等人的思想,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的一生不但重视微育理论,更重视教育实践,注重教育的施教方法,主张儒,佛调和,教育要培养“忠君.孝亲”,符合“公之大者”和具有“生人之意”政治理想的人才:提出。顺天致性”教育方法和。交以为师”的师生关系主张,对现代嫩育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柳宗元;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师生关系;思想影响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人,唐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参与王叔文、王伍发起的“永贞革新”,力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打击豪强地主集团以及与之相勾结的宦官、藩镇等势力。改革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改为柳州刺史。柳宗元一生重视教育,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苟况、王充等人的思想,强调德教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更重视教育实践,注重教育的施教方法,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提出只有“顺木之性”才能“以致其性”等等,这是非常精粹的教育思想。他和同时期的韩愈都强调从师求学,但又有着诸多不同。韩愈抗颜为师,柳宗元则拒师之名;韩愈力主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而柳宗元强调学习儒家经典,但不株守儒家经典,主张兼习包括佛道在内的百家之言。韩愈提出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柳宗元则师友并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君子不是天生的,强调后天学习,提倡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他的师生观具有一定的民主平等精神。其《种树郭橐驼传》从表面看虽然是只谈种树的道理,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从教育绩效、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到“顺天”、“致性”,处处闪烁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光辉,富有很高的教育研究价值。

柳宗元所处的是朝廷政治黑暗,国家经济腐败。皇帝昏庸,宦官专权的残破不堪的社会,他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应当开发民智。培养人才,用改革的措施来使统治阶级的思想合于“道”的要求,以使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他提出“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张,即通过教育手段以期培养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柳宗元认为教育月就是培养君子,柳宗元所说的君子,除正统儒家学者经常强调的“忠君、孝亲”那一套伦常标准之外,还强调以能否符合“公之大者”的政治要求,以及是否具有“生人之意”的政治理想为标准。柳宗元认为君子的历史使命是

“行道”,“济世安民”。君子是人格高尚的人,内外兼修,内可以守其道,外可以行其道,为国家所用,就出而施行治道,就居家修养以完善其身。这是孟子讲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传统思想的继承。

柳宗元吸收的是先秦诸子百家学派的思想成分,所受的是佛学教义的影响,他把儒、释、道三家以融为一体,兼其所长,认为这些“皆以佐世”,“要之与孔子同道”(《送元十八南游序》),所以《诗》、《书》、《礼》、《易》、《春秋》便是教育学生的根本内容,也就是“取道之原”或者说是“准绳”。“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主张教育内容以儒家五经为本,参之诸子之言,但不株守儒家之言,对诸子百家采取兼容并纳的态度。柳宗元认为学习百家时,主张独立思考,反对盲目信古崇古,对古代文化遗产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

柳宗元认为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不仅徒劳无益,还会造成损害。他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谈到一位种树能手郭橐驼,其经验诀窍却非常简单,就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就是要顺应树木生长的天性,而“不害其长”。只要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就可以“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一般人种不好树,往往是因为“爱之过殷,忧之过勤,旦视而暮抚”,“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虽曰爱之,其实害之”。柳宗元所要表达的是“做官理政”的道理,但听者非常高兴地说:“我问养树,得养人术”。一篇《种树郭橐驼传》通过完整的人物故事来婉转地表达“养人”的思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的本质是同一的,柳氏“养人”思想在本质上是“育人”的思想,他的自然主义政治理念必然包含着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柳宗元在《师友箴》《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等文章,阐述了自己的师生观。其核心观点就是“交以为师”。柳宗元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道,要“明道”必从师。“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柳宗元的师道观不同于其他教育家,他认为做教师不在于有没有教师的名分,而在于有没有教师的实质,他主张“取其实而去其名”(《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取其名全其实”(《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这虽然是他个人在特殊情况下提出的主张。但在看待教师的问题上,却有着普遍的积极意义。

魏晋以来,教者耻为人师,众人耻学于师,再加上“永贞革新”失败,柳子被贬南荒,

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贬官罪人,常受到政敌种种造谣诬蔑,如果再大张旗鼓招收学生,更会供给政敌以攻击的口实,因此他不愿公开建立师生的名义。柳宗元力避师名,该是一种明智的表现。这是他“去名取实”的思想根源。

从柳宗元师道观的实质来看,做真正的老师怕的是不能胜任其名,而不是不要教师去教学生,只是不取师之名,是事实上做着教师又能胜任教师工作的教师之实。柳宗元对教师要求是严格的,认为师是不易求得的,把师道看得特别重。他认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师必须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柳宗元“交以为师”的见解,以师为友,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要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能两全,又有两利,既体现对师生关系的辩证思想,比韩愈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见解又前进了一步。这种强调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友并称的思想,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更有借鉴意义,这在古代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柳宗元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系统全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教育原则指引,有教育方法支撑,有教育管理辅助,有教育评价校准,且蕴含哲理,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富于很大的启发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的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以技术应用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个体系,以产学结合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不断调整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加强课程开发,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实训,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必须在课程日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创造型高素质人才。仔细分析起来,柳宗元的教育思想除了其思想根源与现代有所不同外,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仍然是一脉相承的,一千多年前的柳宗元就这样做了,难道跨入2l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高等教育还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呢?

总之,柳宗元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把宏观的教育和微观的教育结合起来,创立了他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柳宗元不仅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家。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对跨入2l世纪的现代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仍有实实在在的借鉴与现实意义!柳宗元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