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使用止血带突然释放而致的“止血 带休克”,亦被认为是创伤性休克的一 种。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2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创伤性休克的原因很多,类型也不相同, 但其病理生理过程却基本相同。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3
一、血流动力学变化:
正常机体血压的维持有赖于二个基本因 素,即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的稳定。 其和血压的关系为: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1
休克刺激同时可使腺垂体大量释放β-内 啡呔,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 另外,自由基增多(如氧自由基和羟自由 基等)可引起脂质过氧化,使血管内皮受 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
总之,参与休克微循环变化的体液因子 种类多,除MDF以外,肺损伤因子 (PLF),肠源性毒素以及多种凝血及抗 凝血因子等都可以对微循环的变化发生 重要作用,其机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6
微循环系统
真毛细血管内径虽然仅有8~11um,但全身真毛 细血管总长度约可绕地球赤道4周,占全身血 管总长度的90%,若全部开放可容纳全身血量 的70%。
真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受交感神经(以ɑ受体占 优势)和血流即具备代谢产物刺激的调节,不 断轮流开放20%,以保证全身供血的需要。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
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
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 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 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 偿失调的综合征。因此创伤性休克较之 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更加 复杂。
如果真毛细血管全部开放,可使血管床容量达 正常时的4倍以上,因而有效循环血容量剧减, 所以治疗时所需补充液量要比原失液量大得多。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7
3、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
随着休克中期血流在微循环中淤滞缺氧
严重,组织细胞损害,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水和小分子的血浆蛋白因而渗至血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2
二、组织代谢改变
1、细胞代谢障碍:近年来对休克的研究
已深入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现已知道 休克时体内实质细胞和血细胞代谢发生 变化,可产生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并使 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微循环紊 乱,使休克病情加重。
血压=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休克是一个复杂又相互连续的病理生理 过程,通常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4
1、休克代偿期(微循环收缩期)
当机体受到致休克因素侵袭后(如大出血),心输出量随着 血容量的减少而下降,机体要维持血压的稳定唯有增加 外周血管阻力,亦即使周围血管收缩。机体这种代偿反 应是通过中枢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和体液因素等综合 作用形成的。儿茶酚胺类等血管收缩物质的大量分泌, 可以引起周围血管强烈收缩,使血液重新分配,以保证 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此时心输出量虽然下 降,但通过代偿血压仍可保持稳定,这一阶段称为休代 偿期(微循环收缩期)。若能及时补充液体,纠正血容量不
休克的定义
由英文Shock音译而来,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 作用于机机体,迅速发生的神经、内分泌、循 环和代谢等重要功能障碍,致使循环功能急剧 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 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 理过程。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 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 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 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休克是内外妇儿科常见 的急性危重病症 。
因子参与 :
近年来发现,体液因子中除儿茶酚胺外,还有 一些物质和系统对休克微循环病理变化起重要 作用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 可引起内脏血管收缩,并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和缺血,增加血管通透性,因而发生心肌缺血 和病损,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加重循环障碍; 同时其并可与儿茶酚胺、血栓素等共同作用造 成肠系膜血液减少使肠壁屏障功能丧失,肠腔 内毒素进入血液。因此“休克肠” 被认为是导 致不可逆休克的关键器官之一。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0
休克时,由于细胞缺氧和酸中毒,溶酶 体膜稳定性降低,并可破裂,释放出酸 性蛋白水解酶,分解蛋白质,产生心肌 抑制因子(MDF)。后者除可使心肌收缩 力减弱外,还可引起内脏血管收缩,循 环阻力增高 。(这是较长时间休克后内 脏血管不能自身调节功能的原因之一)
足,休克可能好转,因此该期又称可逆性休克。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5
2、休克中期(微循环扩张期)
如休克代偿期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皮肤和周围脏器 血管长期持续痉挛,发生血液灌流不足,引起周围组 织缺血、缺氧,组织代谢由有氧氧化变为无氧酵解, 丙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积聚,使组织处于酸性环
境,同时被破坏的组织释放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 缓激肽等,都将作用于微循环,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麻痹血管短路打开毛细血管网可全部开放,但由于微 静脉平滑肌和毛细血管后括约肌对缺氧和酸中毒的耐 受性强,仍处于关闭状态,因而毛细血管床的容量扩 大,大量血液淤积在毛细血管床内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液体外渗,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即进入休克中 期亦即微循环扩张期。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百度文库
9
此外,血管紧张素还可使胰腺灌流减少, 促使心肌抑制因子形成和高血糖分泌, 抑制或损害心肌等,使休克加重。
前列腺素类物质中除前列腺素体系(PGs) 外,血栓素( TXA2)和前列腺环素(PGI2) 也有重要作用。TXA2是极强烈的血管收 缩物质,并可引起血小板进一步聚集导 致血栓形成PGI2的作用与 TXA2相反, 可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凝聚休克时 TXA2增加,PGI2减少,故可加重血栓形 成。
管外第三间隙血液浓缩,黏性增大,凝
血机制发生紊乱,甚至形成微血栓,进 而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进入休 克晚期即微循环衰竭期。如果DIC不能制 止,可以发生血管阻塞,形成细胞和组
织坏死,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晚期 休克属于失代偿期,休克难以逆转。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8
创伤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亦有体液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2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创伤性休克的原因很多,类型也不相同, 但其病理生理过程却基本相同。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3
一、血流动力学变化:
正常机体血压的维持有赖于二个基本因 素,即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的稳定。 其和血压的关系为: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1
休克刺激同时可使腺垂体大量释放β-内 啡呔,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 另外,自由基增多(如氧自由基和羟自由 基等)可引起脂质过氧化,使血管内皮受 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
总之,参与休克微循环变化的体液因子 种类多,除MDF以外,肺损伤因子 (PLF),肠源性毒素以及多种凝血及抗 凝血因子等都可以对微循环的变化发生 重要作用,其机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6
微循环系统
真毛细血管内径虽然仅有8~11um,但全身真毛 细血管总长度约可绕地球赤道4周,占全身血 管总长度的90%,若全部开放可容纳全身血量 的70%。
真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受交感神经(以ɑ受体占 优势)和血流即具备代谢产物刺激的调节,不 断轮流开放20%,以保证全身供血的需要。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
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
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 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 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 偿失调的综合征。因此创伤性休克较之 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更加 复杂。
如果真毛细血管全部开放,可使血管床容量达 正常时的4倍以上,因而有效循环血容量剧减, 所以治疗时所需补充液量要比原失液量大得多。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7
3、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
随着休克中期血流在微循环中淤滞缺氧
严重,组织细胞损害,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水和小分子的血浆蛋白因而渗至血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2
二、组织代谢改变
1、细胞代谢障碍:近年来对休克的研究
已深入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现已知道 休克时体内实质细胞和血细胞代谢发生 变化,可产生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并使 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微循环紊 乱,使休克病情加重。
血压=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休克是一个复杂又相互连续的病理生理 过程,通常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4
1、休克代偿期(微循环收缩期)
当机体受到致休克因素侵袭后(如大出血),心输出量随着 血容量的减少而下降,机体要维持血压的稳定唯有增加 外周血管阻力,亦即使周围血管收缩。机体这种代偿反 应是通过中枢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和体液因素等综合 作用形成的。儿茶酚胺类等血管收缩物质的大量分泌, 可以引起周围血管强烈收缩,使血液重新分配,以保证 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此时心输出量虽然下 降,但通过代偿血压仍可保持稳定,这一阶段称为休代 偿期(微循环收缩期)。若能及时补充液体,纠正血容量不
休克的定义
由英文Shock音译而来,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 作用于机机体,迅速发生的神经、内分泌、循 环和代谢等重要功能障碍,致使循环功能急剧 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 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 理过程。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 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 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 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休克是内外妇儿科常见 的急性危重病症 。
因子参与 :
近年来发现,体液因子中除儿茶酚胺外,还有 一些物质和系统对休克微循环病理变化起重要 作用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 可引起内脏血管收缩,并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和缺血,增加血管通透性,因而发生心肌缺血 和病损,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加重循环障碍; 同时其并可与儿茶酚胺、血栓素等共同作用造 成肠系膜血液减少使肠壁屏障功能丧失,肠腔 内毒素进入血液。因此“休克肠” 被认为是导 致不可逆休克的关键器官之一。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0
休克时,由于细胞缺氧和酸中毒,溶酶 体膜稳定性降低,并可破裂,释放出酸 性蛋白水解酶,分解蛋白质,产生心肌 抑制因子(MDF)。后者除可使心肌收缩 力减弱外,还可引起内脏血管收缩,循 环阻力增高 。(这是较长时间休克后内 脏血管不能自身调节功能的原因之一)
足,休克可能好转,因此该期又称可逆性休克。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5
2、休克中期(微循环扩张期)
如休克代偿期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皮肤和周围脏器 血管长期持续痉挛,发生血液灌流不足,引起周围组 织缺血、缺氧,组织代谢由有氧氧化变为无氧酵解, 丙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积聚,使组织处于酸性环
境,同时被破坏的组织释放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 缓激肽等,都将作用于微循环,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麻痹血管短路打开毛细血管网可全部开放,但由于微 静脉平滑肌和毛细血管后括约肌对缺氧和酸中毒的耐 受性强,仍处于关闭状态,因而毛细血管床的容量扩 大,大量血液淤积在毛细血管床内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液体外渗,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即进入休克中 期亦即微循环扩张期。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百度文库
9
此外,血管紧张素还可使胰腺灌流减少, 促使心肌抑制因子形成和高血糖分泌, 抑制或损害心肌等,使休克加重。
前列腺素类物质中除前列腺素体系(PGs) 外,血栓素( TXA2)和前列腺环素(PGI2) 也有重要作用。TXA2是极强烈的血管收 缩物质,并可引起血小板进一步聚集导 致血栓形成PGI2的作用与 TXA2相反, 可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凝聚休克时 TXA2增加,PGI2减少,故可加重血栓形 成。
管外第三间隙血液浓缩,黏性增大,凝
血机制发生紊乱,甚至形成微血栓,进 而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进入休 克晚期即微循环衰竭期。如果DIC不能制 止,可以发生血管阻塞,形成细胞和组
织坏死,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晚期 休克属于失代偿期,休克难以逆转。
2/17/2021
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8
创伤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亦有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