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数学课标教材重点学习的练习处理策略.doc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1苏老师执教的《11—20各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
通过教学,学生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按从11到20的大小顺序数数。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课一开始,通过通过课本上的主题图,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2、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活动。
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不是在教师的指令下默默地接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
动手操作活动以“动”促“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进行探究。
袁老师的这节课分两个层次操作小棒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
先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然后引导学生想:怎样摆能让学生一眼看出是12根?小朋友相出了两种摆法:一种是直接摆12根,另一种是先摆一捆,再摆2根。
就这样学生摆12根小棒的过程中,初步产生了10个一可以变成1个十的观念,为教学10个1是1个十提供了表象支撑。
再让学生摆13,18等,进一步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
3、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练习时培养学生数感的意识十分强烈:读米尺上的数,按顺序数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估计物品的数量,加深对数的多少的体验;画圈物品,建构10的模型,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等无不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4、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同时,设置问题如“怎样摆就能使大家看得更清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案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例题、练习和总结部分。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例如,讲解一个关于购物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付钱。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讲解一个关于分水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水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实例的展示和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问题进行条理化的处理,从而更清晰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数学运算。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列表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化的思考方式,容易陷入混乱。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列表的方法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问题进行条理化的处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有条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列表的方法分析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条理化的处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列表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列表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而引出列表这种策略。
2.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如何将问题进行列表化的处理,让学生理解列表的方法。
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点评,总结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说课稿11篇
解决问题说课稿1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解决问题说课稿11篇解决问题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小学数学第11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一等奖说课稿3篇
1、小学数学第11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一等奖说课稿一、依据课标,说教材《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是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例1、例2是教学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材联系了分数、小数互化的知识,突出“先把小数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或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化成小数”这一转化规律和转化过程,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小数、百分数互化的简便方法。
例3、教学分数化成百分数,教材按照已掌握的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想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例4是教学百分数化成分数,只要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约分。
教学例3、例4之后引导学生总结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互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简便方法及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简便方法。
二、以人为本,说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因此,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情况,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分数、小数互化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同时,让学生在尝试探究的积极活动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三、以探为主,说流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标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标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因绝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未通关小学数学课标教材,针对六年级总复习教学需要,现组织实验小学部分数学教师对十二册教材进行了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梳理,供未通关教材的教师学习参考,供六年级总复习教学参考使用。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遗漏之处或错误之处,请老师们校正后使用,请六年级数学教师结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结构”使用。
夷陵区研训中心赵永新一上册撰稿人:文姝娟(一至五单元)、谭静(六至九单元)一下册撰稿人:文俊(一至四单元)、王艳娥(五至九单元)单元名称小节标题知识要点目标要求一、位置上下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言表达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习惯3、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感体验。
前后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右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位置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要求: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九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3、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5、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原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基本情况1.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1、学生发展需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开发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素质教育要求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
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以“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教学领域的格局,而是涉及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成为各部分知识有机联系的融合剂,在教学中不再是孤立的教学过程,而是融合在各个领域中,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新课程标准要求需要《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
经过认真分析后我们发现:新课标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掌握与理解,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情况和数学学习能力,而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双基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思维训练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以模仿套用代替创新与生成,忽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后果是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不过硬,不能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上游刃有余。
3、教与学现状的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化整为零”的编排造成了许多教师错误认为“应用题教学已经边缘化”,错误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并不重要。
教师对“解决问题”教学的漠视与不得要领,导致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日渐薄弱,具体表现为“学生看不懂文字表述的实际问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学生找不着思路”、学生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到中高年级部分学生已经不会解答应用题,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等等。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内容最新5篇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内容最新5篇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内容篇1【教学内容】:版本、章、节【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内容篇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记录数量,了解负数的价值;⑴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
⑵师叙述,生记录。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数学是学生基本的学习内容,而数学教材作为学习的基础与核心,对学生数学知识与思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等方法,对苏教版和人教版一至六年级数学24册教材“综合与实践”的部分进行探讨,主要从“综合”与“实践”两方面开展研究。
首先,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小学数学教材及“综合与实践”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从《新课标》出发,阐述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概念;第三部分比较两版教材在“综合”方面的差异,指出各版本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第四部分比较两版教材在“实践”方面的差异,指出各版本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第五部分是根据前文对两版教材“综合与实践”的对比分析,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建议,为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综合与实践新课标Comparison of "Comprehensiveness and Practice" in Primary Mathematics Textbook under NewCurriculum Standard-- Take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nd PEP forexampleAbstractMathematics is the basic learning content of students, and mathematics textbooks are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learning. 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11 Edition)",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textual close reading, comparis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etc., and teaches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nd PEP version 1 to 6 mathematics 24 volum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ection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is discussed,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First, the introduction elaborat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selectio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the second part set out from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elaborated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e third par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of textbooks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ness" and points ou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version. The fourth par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in "practice"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of textbooks and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version. The fifth part 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wo editions of the textbooks. It proposes teachers' teaching activities,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onforms to the tre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 Synthesis and Practic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1.绪论1.1.选题背景在笔者教育实习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上课会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课本中“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同时也轻视了对学生数学素养以及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怎么上好数学练习课
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怎么上好数学练习课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怎么上好数学练习课小学数学中的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很大比重。
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的练习课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区。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怎么上好数学练习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练习课的意义和目的学生的练习活动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的,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进行批改与指导。
因此,学生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无论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多高,都不能取消或代替练习课。
练习课的意义表现为:(一)及时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长期的实验,发现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与智能的发展关系密切,指出只有牢固掌握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技能、技巧与智力、能力。
练习课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技巧与智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练习课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独立活动,独立完成。
练习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最终成为能立足社会独立工作的人。
但新授课课内的教学活动,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又多,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探究学习,观察演示,学生主动活动以获取知识为主。
而练习课以学生个体的独立活动为基本形式。
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
这有助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创造性才能,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等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
二、练习课中练习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怎么上好小学数学的练习课(一)练习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符合学生的一般水平。
不可脱离教学大纲漫无边际地乱出题。
(二)练习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应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并练习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练习。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步骤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步骤篇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流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探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数学解决问题研究概况1.《数学教育学》里的“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中指出:问题是一种情境状态,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并不包括常规教学问题,而是指非常规数学问题和数学的应用问题,问题是相对的。
2.新课程中的“解决问题”不单独成章,而是把它溶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领域之中。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流程【模式一】1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堂常用教学流程:(一般用于新课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课伊始,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并适合学生探索、思考、易于激发兴趣、活跃思维的情境。
让学生结合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本环节,教师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要让学生仔细地看、充分地讲,把图画、对话、表格里的数学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说出来。
要指导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分一分、理一理、按事情发生、发展的线索把问题说清楚、说完整、说准确。
2. 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数学建模在解决问题中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将实际生活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1)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利用猜想、迁移、类推,尝试探索解2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找规律 用规律——穿珠子
《找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创设情境:1.复习旧知:课件出示复习题(猜猜星星后面藏着谁?)(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2.情境创设:看来大家对我们学习的找规律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她遇到的难题呢?(课件呈现例5的手链图。
)(二)引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规律——穿珠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同时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一)阅读理解:完整呈现例5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与同伴先说一说。
2.你认为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最关键?3.师:对,关键词就是“按规律”,那她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出:(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从左往右观察得到的。
第二种规律是从右往左观察得到的。
3.题目让我们帮小红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手链断了,掉了两颗珠子,问掉的是哪2颗珠子。
(二)分析解答1.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找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
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
(课件演示,圈一组)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
小学数学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吨。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质量简单的化聚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建立吨的观念。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提问: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板书:吨、千克、克(1)谁能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说说?(2)这三个单位从小到大的进率分别是怎样的?从大到小相邻间的进率是多少?(3)练习p91 t22、举例:说说1克、1吨、1千克的重量相当于哪些物体的重量?3、在下面的()里天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1)一支牙膏重200()一提桶水重10()一支钢笔重150()一艘轮船重50()一袋水泥重50()一台拖拉机重2()(2)练习书p91 t34、重量单位间的化聚。
练一练,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6500千克=()吨()千克, 3吨45千克=()千克3000千克=()吨, 7千克430克=()克7500克=()千克()克, 2吨=()千二、综合练习1、判断题(1)一瓶墨水重150克。
()(2)一扇门高2米。
()(3)数学课本重18千克()(4)一桶水重10厘米。
()(5)杭州到北京长1360米。
()(6)一架飞机重15吨。
()2、单位间的化聚。
7060千克=()吨()千克, 1吨340千克=()千克2395米=()千米()米, 6千克254克=()克8040千克=()吨()千克, 5千米60米=()米3、下面的○里填上〈、〉或=980千克○1吨 3千克120克○3120克7吨○6980千克 4千米50米○4500米6300米○6千米90米 3米5厘米○350厘米4、应用题(1)一个煤矿去年日产煤782吨,今年的日产量是去年的4倍。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策略
【 摘 要】 课 堂练 习 是 小学数学课 堂教 学 算, 让学生 自己去推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学生学习过程 中不 可缺少 迁移 、类推的能力 ,又更好地强化 面积计算公 的重要环 节 , 是 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 能、发 式 的记 忆 。 展 智 能 、挖 掘创 新 潜 能 的 重要 手 段 ,是 提 高 学 2 . 变式 练 习 生运 用知 识 面 解 决 简单 实际 问题 的 有 效 方法 , 这类练习, 一般指对基本题有较大变化( 变 高质 量 的练 习是 高质 量 课 堂 的基 础 。 本 文结 合 式题 )或带综合性和灵活性 的习题 ,这是学生 平 时教 学 实践 中一些 成 功 的 经验 和 启 示 ,对 练 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对知识进行 同化的过程 。
习设 计谈 几 点策 略 。
3 . 提 高型 练 习
【 关键词 卜J 、 学数学;课 堂练 习; 设计策
略
小 学 生 接 受 数 学 知 识 的 主 要 阵 地 就 是 课 堂,而课堂练习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 的活动 形式。学生当堂独立练习,一方面能促使学生 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 ,在应用 中加深对 新 知 识 的 理解 ,另 一 方 面 ,能 暴 露学 生 对 新 知 识 应 用 上 的不 足 。因 此 ,要 想 保 证课 堂 教 学 的 有效 ,就要在练习设计上下一番功夫。 课 堂 练 习 的设 计要 有 目的性 、针 对 性 练习的设计不仅 目的性要明确,而且针对 性要强、有的放矢 , 尤其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 难点和学生的实际这两方面来考虑。
一
、
1 .I l的 性 f
练习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练习的设计布 置应 围绕着本课 的教学重点 、难点和教学 目的 进行。也就是 :①以 “ 双基”训练为 主,使学 生掌握基本功 ;②使学生能利用知识与技能相 结合 ,加深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和巩固;③有助 生 的思维更 具灵 活性、全面 芏 于训练学生的思维 ,开发智力 ;④有助于学生 性 。 寻 归纳所学知识 ,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四、练 习要 发挥教师 的 和 2 . 针 对 性 主导作用 学生练习的目的主要表现在 :巩 固知识 , 练习 要“ 以 练习为 主”, 墨 加深理解知识 ,培养技 能,提高分析 问题和解 “ 适 当指导” ,做到 “ 导、 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堂课 中,什么时候练习 , 练 、议 、评相结合 ”。这样 林 练习什么题 目,练习量 多少都要认真分析 ,合 有利 于发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 中 理安排。在课堂上设计 练习要有针对性 ,因材 和学生的主体作 用,有利 于 。 施教 ,通常来说 , 新授之前设计布置铺垫性练 学生掌握学法。而在练习中, 习,学习新知设计尝试练 习,针对教材重点、 教师 主导作用 的发挥就体现 鸟 难点设计专项练习 , 针对易混概念设计判断、 在教师 的精心设 问和巧妙导 日 语上 。教师应 当做 到:①应 水 选择、对 比练习,单元教学设计综合练习。
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意见
二、教学中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20、怎样把握“数学广角”的教学要求?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 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 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 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谢
谢!
二、教学中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12、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
还剩3、4、5个角。 13、汽车行驶,属于哪种现象?是看汽车车 身,还是看车轮? 车轮是旋转,汽车本身是平移。
二、教学中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14、什么是等可能性?
设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n个, 它们都是随机事件,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 的一个结果出现,而且每个结果出现的机会 均等,那么我们说这n个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 的,也称这个试验的结果具有等可能性。
一、教材中的的变化
数与代数
6、增加了使用计算器计算 7、一些术语的更新
乘法算式中都统一叫因数(或乘数),要视 版本而定。不再出现乘数、被乘数的说法, 乘号的读法也统一读作乘,没有乘以的读法。 注意:除法还是两种读法,除和除以,大家 要加以区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教材中的的变化
数与代数
8、几个削弱的方面 (1)、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要求; 控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不超过三步),不 要求学习小数与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 人为分类。数学应用与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步进行。 (3)、减少公式的数量,降低对记忆的要求; (4)、降低了对一些概念过分“形式化” (非本质) 的要求。如竖式等“算理”的叙述。
17、学生在看图列式时,列出不同算式
怎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练习处理策略
数学练习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
形成运用技能、树立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兴趣。
可以说,数学练
习是达成学习三维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因此,处理练习就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总体来说,就是要把握课标教材练习设计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处理练习,
才能达成教与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标教材的练习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大纲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具有以下
特点:
1、练习题量少,但选题精。
课标教材中的每一个练习,基本不会超过10 道以上的大题,每大题的的小题在 6 道左右。
以此计算,每个练习的题量大约在
50道左右。
以五年级教材《分数的加减法》为例,教材上的所有计算题,不超过
100 题。
这与传统教材相比,题量少了近三分之一。
但是。
题的选择都具有针对
性,练习的目的性很强,基本上是一题一方法,减少了重复训练、机械训练。
【策略】题量少,相对来说题型就单一,而且有些重复训练是必要的,特别是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经过反复练习或许他们能够掌握一些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数学的练习题讲究变化,题型单一变化就少。
因此,在教学中作必要的
补充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现行的老师用书、教学参考、教学设计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练习设计,用于补充教材
中的练习量不足。
此外,传统教材中的经典习题,也是很好的练习资源,教师用
好了这些资源,把握好练习题量的“度” ,就能达到既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能力,
又避免“题海战术”带来的弊端的问题。
2、练习题具有开放性。
在课标教材中,练习题开放性强。
讲究解决问题方
法的多样化与方法的优化。
方法的多样化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牢固,各知识间的联系要熟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找到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如五年级教材中的“找次品” 。
又如四年级教材中的关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中的这样一道
练习题:题意大概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 6 厘米和 11 厘米,求第三边长度的取值范围。
【策略】处理开放性的练习题,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目的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处理开放性的练习题,要让学生动手、动脑
相结合。
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长方形铁皮,长 4 分米,宽 3 分米,在它的四角各剪下一个边长为 5 厘米的正方形后,将它焊成一个无盖容器。
计算这个容器的表面积和容积。
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如果能动手做一做,边做边想,很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3、练习中隐含新的知识点。
传统教材中的练习题与例题之间是“ 0 距离”,练习题是例题的“翻版” ,只要照着例题的思路与方法去做题就行。
课标教材中的例题与练习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这与传统教材是不相同的。
【策略】备课备练习。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上课之前,要把相关练习浏览一遍,根据学生的学情,考虑到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遇到什么障碍,
在教学时
4、综合性强。
总之,练习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
分的发展。
因此,练习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练习过程
是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改变练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练习,使练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