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参照物与相对运动试题及答案

参照物与相对运动试题及答案

参照物与相对运动测试评价1.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答案:C2.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

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A.甲 B.乙 C.树 D.路面答案:A3.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答案:C4.“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答案:C5.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答案:行船太阳6.夜晚,人们看到天空中月亮从云中穿过,则判断月亮运动的参照物是()A.自己 B.月亮 C.云 D.都可以答案:C7.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答案:B8.当甲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在路边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 B.乙车 C.路灯 D.地面答案:A9.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人()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答案:B10.“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

如图所示,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_____ 的物理知识所致。

天宫一号阅读答案 (2)

天宫一号阅读答案 (2)

天宫一号阅读答案1. 天宫一号的背景介绍天宫一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的一颗空间实验室。

它是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制、长期驻留在轨道上的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宫一号的任务是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做技术验证,为未来的长期载人空间站的建设积累经验。

天宫一号的设计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总长约10.4米,最大直径约3.35米,总质量约8.5吨。

它具备太阳能供电、生活保障、姿态控制等基本功能,并且可以与神舟飞船自动交会对接,实现宇航员进出空间实验室。

2. 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分为两个阶段,即“飞行验证阶段”和“载人任务阶段”。

2.1 飞行验证阶段在飞行验证阶段,天宫一号主要开展以下任务:•技术验证:验证天宫一号的姿态控制、光伏发电、空间生活保障等关键技术。

•载人飞船试验:与神舟飞船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为未来载人航天飞行做准备。

•科学实验:开展各种科学实验,如生物实验、物理实验、地球观测实验等。

2.2 载人任务阶段在载人任务阶段,天宫一号主要开展以下任务:•载人飞船的长期驻留:宇航员可以长时间驻留在天宫一号,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载人空间实验室的运维:维护天宫一号的稳定运行,保证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载人空间站的技术验证:为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积累。

3. 天宫一号的科学实验成果天宫一号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3.1 生物实验通过在天宫一号进行生物实验,科学家们研究了生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变化规律。

他们发现,微重力环境下,生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都会发生改变,这对于进一步探索太空中的农业和食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3.2 物理实验在天宫一号进行的物理实验中,科学家们研究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流体运动、燃烧过程等。

他们发现,在微重力环境下,流体运动的规律与地球上的不同,这对于物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3 地球观测实验天宫一号还配备了各种地球观测设备,科学家们通过这些设备对地球的大气、水文、地质等进行了观测和研究。

科技说明文训练——地震等

科技说明文训练——地震等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它的半径长约6370公里,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738.14公里,两极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356.76公里。

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

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约33公里。

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下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公里,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

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成大陆的主体。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为2900公里。

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

岩层之下的地幔物质,温度很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以一种半粘性流动的形式,缓慢的改变形状。

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70公里,其外部表现出液体的性质,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公里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用两手弯曲一根木棒,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棒的弯曲处便会破裂,在其断裂的一刹那,两只手会感到振动。

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振动便是地震。

钢硬的岩石为什么会像受力的木棒一样破裂呢?首先,因为它是钢硬的,所以才会破裂,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使它破裂。

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某些地方积累增强,当增大到岩石承受不了时,就会发生破裂。

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

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

期末满分兼暑期专项系列:七年级下册简答题精选训练(共四章)(打包优惠)

期末满分兼暑期专项系列:七年级下册简答题精选训练(共四章)(打包优惠)

期末满分兼暑期专项系列: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简答题精选训练1、“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沿同一方向运动,并且‘神舟八号”飞船飞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最后实现连接,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神舟八号”飞船是以为参照物,其中速度较大的是.(填“神州八号飞船”“天宫一号”)2、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⑴两运动员中,_______的速度较快,理由是:。

⑵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m/s。

3、场地自行车赛的赛道是圆形的,该圆形赛道的半径为R,甲、乙两运动员沿赛道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1和V2,且V1>V2,两同学在同一起点开始沿相同方向骑自行车,则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用题中的字母表示结果).4、“五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72km/h合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____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____为参照物。

5、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下左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

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全部选填“甲”或“乙”)。

6、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上右图所示。

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m/s。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_运动。

7、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m/s。

下面运动规律图中能大致反映她的运动情况的是。

8、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阶段提升复习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阶段提升复习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阶段提升复习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遨游浩瀚追梦九天探索未知延续传奇热点缘由: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11月5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命题方向1分步骤建设空间站建设从无人实验飞船到载人航天飞船,从“太空漫步”到“太空之吻”,中国航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跨越。

我国在1992年正式启动的921工程中,就明确提出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第三步是建立永久太空站。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了第一步,“神舟七号”飞船圆满地完成了第二步中的核心技术出舱活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的成功对接使得第二步第二阶段逐步完成。

“神舟十一号”标志着第二步的正式完成,同时也是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作准备。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答案(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无人飞船实验是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对接是“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的前提和基础。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载人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同时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的阅读附答案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的阅读附答案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的阅读附答案①“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升空后,“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了交会对接。

11月17日,“神八”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②“神八”的胜利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标志着中国已初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有建设简易空间试验室,即短时间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是突破和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的症结之战,是继突破载人飞船天地来回和航天员空间出舱流动技术后,我国组织实行的又一重大科技实践流动。

“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由于,其后发射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完美航空器交会对接技术。

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天宫一号”既是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一个简易的空间试验室,中国筹备应用这个平台,进行空间试验室的有关技术试验。

③“神八”将和尔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块儿组成中国首个空间试验室。

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规划中,中国终究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使之成为能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糊口的空间站雏形。

它的范围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国际空间站。

④“神八”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出产的代表。

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含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试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下面两则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5分)【材料一】“神舟八号”尽管是无人飞行,但这次“神八”有形体假人随之上天,相干科学试验数据为明年行将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的载人飞船提供左证。

【材料二】“神舟八号”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动舱组成。

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有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

”神舟八号”将基本成为我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未来实现批量出产。

物理试题大全

物理试题大全

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2年中华龙舟大赛温州站比赛将于10月在我市举行.(1)在力的作用下龙舟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2)比赛时,运动员会消耗能量.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哪一类营养物质提供的?.(3)并排快速前进的两艘龙舟之间距离不能太近,否则容易发生碰撞,其原因是龙舟之间水的流速变大,导致压强变.(4)比赛时,运动员整齐的动作是在精神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答案】(1)运动状态;(2)糖类;(3)小;(4)反射【解析】(1)龙舟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比赛时,运动员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类;(3)并排快速前进的两艘龙舟之间距离不能太近,否则容易发生碰撞,其原因是龙舟之间水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在外部大的压强作用下,导致龙舟相撞;(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 2011年11月3日凌晨,在距离地面高度为343千米的近圆轨道上,“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对接过程中,它们的运动状态.(2)“神州八号”搭载的实验材料中,有四种濒危植物的种子,人们想借助宇宙辐射和失重环境,引起种子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带回地球后通过选择,使濒危物种获得更好的繁衍.【答案】(1)改变;(2)人工【解析】(1)“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对接过程中,尽管速度保持匀速,但是运动的轨道是圆形的,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因此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2)有多种植物种子被带上太空进行实验,这些种子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它在发育过程中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加,所以导致这些“太空蔬菜”发生变异,回到地球后再经过人工选择,使濒危物种获得更好的繁衍。

3.有一种环保汽车,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此环保汽车运动时,蓄电池为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某辆这种类型的环保汽车,总质量为3×103 kg,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m2.当它在永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电动机工作电流为50A,工作电压为300V,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4倍.(g取10N/kg)(1)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多大?(2)若该汽车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和电动机电功率的比值为4:5,则该车匀速前进的速度多大?(3)如果改用太阳能电池给车上的电动机供电,其它条件不变,求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小面积.结合计算结果对该设想中的太阳能汽车写出一条改进建议,已知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为4×1026 W,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 ×1011m,半径为r的球其表面积为4πr2.太阳光传播到地面的过程中,设有29. 35%的能量损耗.该车所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15%.【答案】汽车对路面的压强3.0×105Pa;该车匀速前进的速度为10m/s;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小面积100m2;改进建议:①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②减小车的质量、③提高电动机效率等【解析】(1)由题意得,P=F/s=G/s=mg/s=3.0×103kg×10N/kg/0.1m2=3.0×105Pa;(2)由题意得,电动机电功率P电=UI=300V×50A=1.5×104W,P机:P电=4:5,得P机=1.2×104W;汽车动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则P机=F动v=f摩v=0.04mgv=0.04×3.0×103kg×10N/kg×v解得:v=10m/s;(3)地球表面单位面积太阳能功率P地=(1-29. 35%)×15%×P总/4πr2=(1-29. 35%)×15%×4×1026 W/4×3.14×(1.5×1011m)2=150w/m2,S=P电/P地=1.5×104/150w/m2=100m2;改进建议:①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②减小车的质量、③提高电动机效率等。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
555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 质还不够高
282 217 103 60
注: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 半文盲有1.8亿,占总人口的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
上述图表和材料,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
过度服务
看 病 难
滥检查
大处方
基层医疗滞后
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 够完善。
板书设计:
1.初级阶段的国情
(1)我国的基本国情
(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国家的根本任务 2.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根
本原因
(2)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3)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课堂检测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 C.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D.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 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国别
项目 平均每个劳 动力年生产 粮食(公斤)
平均每个农 民养活的人 口(人)
中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1219
64479
10352
10211
3
465
126
74
我国生产力水平 还比较低
2005年中外万人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对比(单位:人)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中国 印度 巴西 日本 法国 美国
3.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于 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

课外阅读(提取信息)研究

课外阅读(提取信息)研究

C 神舟八号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在 甘肃酒泉卫星中心着陆。 (× )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我从甘肃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开始了太空之旅。 11月17日19时32分,我结束了17天的太空 之旅,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回到地球妈 妈的怀抱。
D 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 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 (√ ) 这时已经是11月3日1时36分了,我和天宫 一号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
……所以,我身上装有对接机构,这是 已经去过太空的神舟哥哥们没有的!
自我介绍 我在神舟家族中排行老八,故称“神州八号”。2011年11月1日 5时58分,我从甘肃酒泉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开始了太空之旅。11月17 日19时32分,我结束了17天的太空之旅,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回到 地球妈妈的怀抱。 我和哥哥们都有一双大翅膀——太阳能帆板,但我的发电能力 比他们增加了50%,所以劲更大了。 我身上有8台平移发动机和4台反推发动机,使我的身手更敏捷, 可以前后、左右、上下灵活移动。比如,当我与其他飞行器靠得太近 时,可以往后退一点。这种本领哥哥们可没有哦! 我身上的每一处零件都烙上了“中国印”,全部是国产的。我 可以自豪地对你说:“我是土生土长的。” 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是我这次太空旅行的首要任务,所以, 我身上装有对接机构,这是已经去过太空的神州哥哥们没有的!交会 对接是航天领域的技术难关,之前只有美国、俄罗斯两个国家掌握。 我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这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 国家。 此外,我还实现了载人飞船的定型。这是什么意思呢?从我大 哥神舟一号到我七哥神舟七号,他们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而当我顺 利完成太空之旅后,以后的神舟系列飞船,都将按照我的模样生产, 按照我的配置装备。
课外阅读
——提取信息

《天宫一号》的阅读题及答案(写写帮推荐)

《天宫一号》的阅读题及答案(写写帮推荐)

《天宫一号》的阅读题及答案(写写帮推荐)第一篇:《天宫一号》的阅读题及答案(写写帮推荐)备受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我国将相继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

这些飞船将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飞船轨道舱留轨运行的寿命只有6个月,而重达8吨多的天宫一号使用寿命要达到两年。

在孤独的旅行中,天宫一号也许会遇到一些“不速之客”——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是围绕地球轨道的无用人造物体,小到人造卫星碎片、漆片、粉尘,大到整个火箭发动机。

据统计,直径大于1厘米的空间碎片数量就超过了11万个。

千万别小看这些零零碎碎的太空垃圾,由于它们和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

一般为几千米每秒至几十千米每秒,因此,即使轻微碰撞,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

为了防止这些“不迭之客”的伤害,天宫一号自身带有防护板。

可以遮挡微小碎片对飞行器的撞击,而其自身2毫米~3毫米厚的金属外衣。

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为了保护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的安全性,科技工作者制定了专门的预警机制,并用黄、橙、红代表不同的预警等级。

红色代表的危险级别最高,即有可能撞击到天宫一号的碎片。

为了精确计算空间碎片出现的可能性,科技工作者还引入碰撞概率的概念。

这一概念是空间碎片预警判断的参数与依据,表示的是碎片与天宫一号发生碰撞的概率。

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的每一天,科技人员都会进行碰撞概率的计算,看看那些散落在太空的“不速之客”有没有可能对天宫一号产生威胁。

初步计算的结果表明,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的过程中,是不会遇到危险“访客”的。

万一遇到危险,技术人员会在地面向天宫一号发出指令,改变其飞行轨道及速度,避开危险物后,再回到预定的轨道继续飞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型号主管设计师李兴乾对航天员生活进行了揭秘。

“交会对接完成后,航天员可以从飞船中进入‘天宫’进行工作和实验。

在‘天宫’里为航天员配备了体育锻炼设施和娱乐设施,笔记本电脑里事先会存储好航天员感兴趣的影音节目,从太空中甚至还可以往地球上发送电子邮件。

物理八年级上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物理八年级上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以下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2.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C.正常成人午餐吃米饭约4kg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3.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月球 B.地球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5.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7.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D.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8.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 D.9.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断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10.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 B.21:10 C.12:01 D.10:511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3.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判断14.用同种金属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球,其中有一种是实心的,有一种是空心的.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金属球是空心的B.甲、乙两种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5:3C.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3D.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5.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这是用法来说明鼓面在振动.16.听到铃声我们自信地走进考场,说明声可以传递;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可以传递.17.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如图1中物体A的长度是cm,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19.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水滴相当于,当水滴滴到图中(选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20.西昌邛海是我省第二大淡水湖泊,邛海海湿地公园更是一处集休闲和防护相结合的超级湿地景点,邛海“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人的(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河畔,看到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的缘故,秋日的清晨河面浮着缕缕薄雾,雾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雨后的天空在彩虹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彩虹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21.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像.2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页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23.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g(冰的密度为0.9×103kg/m3)24.用质量均为1千克的水和甲液体(甲液体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配制密度为0.9×103千克/米3的乙液体.则最多能配成乙液体千克.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25.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6.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27.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若实验中发现光屏上像的位置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立、的实像,(填光学仪器)就是根据这个成像规律工作的.(4)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的大小将变.29.如图,是小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小玮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论怎样移动蜡烛,像和物都不能完全重合,则原因可能是:.(4)小玮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确定像的位置后测出了一组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即得出实验结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小玮的做法是否合理?.理由是:.30.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凝固点是.(2)在BC段,锡处于状态;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锡处于态;(3)锡的熔化用了min,它熔化过程中要热,但温度.3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2)因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3)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五、计算题(共2小题,32题5分,33题6分,共11分)3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前20s内通过的路程是240m,后40s内通过的路程为640m.求:(1)汽车在前20s、后40s平均速度为多少?(2)汽车通过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数)33.某人从江南玛瑙市场拾到一块原石,他找来一个装满水后总质量为250克的烧杯;把该原石放入烧杯中,溢出部分水,这时总质量为350克,取出石块后总质量变为220克.求:(1)溢出部分水的质量;(2)原石的密度.2015-2016学年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以下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考点】机械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而机械运动就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解答】解:“行星转动”、“骏马奔腾”、“枯叶飘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属于机械运动;“鲜花怒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点评】此题重点对机械运动的概念进行考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2.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C.正常成人午餐吃米饭约4kg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正常成年人午餐吃米饭不超过400g=0.4k g.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在1cm=10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3.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月球 B.地球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推理法.【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运动方向和快慢都相同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解答】解:“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八号”是静止的.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参照物的选择,不仅考查基本知识,还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植树造林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②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响度不但与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正常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解答】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B、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故B正确.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而不是20Hz~2000Hz.故C错误.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不一定相同,因为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一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题.也是中招的热点.5.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考点】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同样的力说明声音的响度相同,同是C调音符4,说明音调也相同;但钢琴声和手风琴声在音色上有很大的区别;即音色不同;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正确,不合题意.B、电风扇转动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从而加快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正确,不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错误,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物变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要求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7.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D.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A、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知道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我们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站在岸边我们看到的水里的物体,是由从水中折射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摄影师让我们走得离他近些,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更大.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本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成像的不同情况,平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规律,并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8.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 D.【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故A、B、C不合题意,D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从而错选了B,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9.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断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光发生折射时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当打开阀门,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但入射点逐渐降低且向左移动,折射光线照射在容器底的光斑会逐渐向左移动.【解答】解:当水位在a时,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在P点,当打开阀门,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但入射点逐渐降低到b时,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的光斑在P′点,所以在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向左移动,如图所示: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注意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10.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0:21 B.21:10 C.12:01 D.10:51【考点】平面镜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由像再做出物,还原实际图象后再读时间.【解答】解:根据平面镜中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规律,可以通过对称性由像做出物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因此实际时间为:10.51,故C正确.也可以利用对称性规律,从像的背面去直接读取.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平面镜成像规律﹣﹣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性,对于给出钟表在镜面中的像,来读取时间问题可以把试卷反过来直接去读.1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或乙为参照物,判断乙或甲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v甲>v乙,故A正确.B、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故B错误;CD、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 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应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与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当然,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对应关系.13.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判断【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先根据图判断两液体的体积关系,再根据ρ=判断两液体的密度关系.【解答】解:由示意图知,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液面相平时,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ρ=可知:乙液体的密度较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得出两者的体积关系.14.用同种金属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球,其中有一种是实心的,有一种是空心的.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金属球是空心的B.甲、乙两种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5:3C.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3D.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5【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天平的使用.【专题】推理法.【分析】(1)根据“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可知3个甲球的质量正好等于5个乙球的质量,由此可得则甲球是实心的,乙球是空心的,进而可对选项AB作出判断.(2)求出总体积等于甲球的体积V,乙球的实心部分体积V2=V2=,则空心部分V3=V﹣V2,然后求出空心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比,即可对选项CD做出判断.【解答】解:“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可得3m甲=5m乙,即=,因m甲重,二者体积相等,所以甲球是实心的,乙球是空心的;总体积等于甲球的体积V=乙球的实心部分体积V2=,空心部分V3=V﹣V2=﹣=,空心金属球中实心部分体积与空心部分的体积比:==.空心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比:==.综上分析,选项ABD正确.故选ABD.。

高二语文测试六及答案

高二语文测试六及答案

高二语文测试六试卷【神天对接】“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11月3日凌晨的“太空一吻”载入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也为中国载人航天迈向更广阔舞台搭设了新的一阶“天梯”。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规划,到2020年前建成可供多名航天员长期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

熟练掌握在轨交会对接技术后,中国的载人飞船以及货运飞船将来就能不断地天地往返,为空间站运送人员设备物资。

(网言网语)“神天对接”极大地激发了网友的爱国热情。

腾讯网友“无名胜有名”认为,“凭借中国目前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我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

强烈支持中国航天!向所有中国航天工作者致敬!中经网网友留言说:“天宫神八相会太空,携手漫步于茫茫宇宙,堪称我国航天史上的伟大壮举,极大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记者点评)从神舟一号到“神天对接”,中国航天一次次创造着中国奇迹、一次次带给国人惊喜。

这次对接绝不仅仅是中国两个航天器的简单“会师”,它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太空探索领域长期合作与共享奠定了技术基础。

【撑腰体】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

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路遇跌倒老人究竟要不要扶的争议,使“撑腰体”成为了捍卫道德的良心。

【咆哮体】“伤不起”和“有木有”与千万感叹号喊出的“咆哮体”,看上去带有很强烈感情色彩,被称为发泄减压的良方。

【丹丹体】“我就是个演员没多少钱,我请你喝拉菲(红酒),别再盖楼了,真的,求你了!”宋丹丹对潘石屹的喊话成就了“丹丹体”。

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谥号吞噬逝世拾级而上舐犊情深B.凋敝婢女辅弼惩前毖后刚愎自用C.清澈覆辙撤除风驰电掣天崩地坼D.囹圄膏腴揶揄不可逾越坚贞不渝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折腾(zhē)眼睑(liǎn)稻菽丰稔(rěn)半身不遂(suí)B.证券(quàn)中听(zhōng)处方药(chù)强词夺理(qiǎng)C.症结(zhâng)急遽(jù)缠绵悱恻(fěi)垂涎三尺(xián)D.矩形(jǔ)手癣(xuǎn)脸色刷白(shuà)因噎废食(yē)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空军指挥学院是空军的最高学府,学院坐落于京西著名风景区颐和园昆明湖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占地面积约34.4万平方米。

天宫一号阅读及答案

天宫一号阅读及答案

“天宫一号”上的植物旅客①随“天宫一号”上天的4种植物,并非传统的经济作物,而是生长于我国山林里的野生种类。

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标签:珍稀濒危物种。

②普陀鹅耳枥名字拗口,鲜为人知,但绝对可以算是“独一无二”。

它仅生长在我国浙江普陀岛的佛顶山上,野生植株权存一棵200余岁的老树。

虽然普陀鹅耳枥通过人工繁殖,数量增加了300余株,但这些植株都是由那棵老树培育而来的,基因极其相似,存在着与“近亲繁殖”相似的弊端。

③俗称“鸽子树”的珙(gǒng)桐赫赫有名,是活化石级别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花序形态有如白鸽,为人喜爱。

1000万年前,地球上就有这种植物了。

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几乎所有的珙桐都如大多数植物一般灭绝殆尽,只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偏僻山沟里,才有少数幸免于难。

④望天树是树木中的长颈鹿,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它们鹤立鸡群,挺立在原始雨林里,分布的面积不超过20平方公里。

由于种子不易繁育,生存环境遭受人类活动的威胁,望天树面临着随雨林一同消失的危险。

⑤大树杜鹃是最为高大宏伟的杜鹃花,也是极稀有的古老物种。

在野外,仅有数十株大树杜鹃留存在云南西部海拔两千余米的山林里。

由于不能忍受山中的低温,大树杜鹃的幼苗十之八九不能度过“青春期”,更别提开花结果了。

⑥“天宫”飞天,种子搭车,植物种子的航天之旅,实际是想要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进行育种,参加一场盛大的“赌局”,为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赌”出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⑦太空对于植物种子,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宇宙射线,这些射线可以作用于植物的染色体。

有可能打破原有的DNA序列,使基因发生突变。

无论是植物自发的突变,还是传统育种手段,都比不上太空育种使基因突变的速度,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突变的可能性,是太空育种的优势所在。

⑧然而,突变这东西是完全随机的,是否发生突变是随机的,突变的结果也是随机的,不会考虑人类或者植物本身的好恶。

突变后的种子绝大部分不能生长或良好地适应环境,只有少数突变或许能够符合人类的期望,会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基因进行改良。

《“天宫一号”中国人未来的太空房间》阅读答案

《“天宫一号”中国人未来的太空房间》阅读答案

《“天宫一号”:中国人未来的太空房间》阅读答案《“天宫一号”:中国人未来的太空房间》阅读答案“天宫一号”:中国人未来的太空房间佚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设计重量为8吨。

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

“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

之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

“神八”是一艘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

2015年前,我国将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中国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对这个问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焦维新教授说:“造船是为了建立空间站,建站是为了科学实验,这就是我国自主建立‘天宫一号’空间站的原因。

”飞船在太空飞行一般是在一周左右,它所能进行的科学实验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时间上都是有限的。

只有空间站可以长时间的在太空中运行。

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各式各样的科学实验,还有进行太空产品的开发研制。

太空空间站的建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个宇宙飞船的组装对接而成的。

“天宫一号”也是如此,我国在未来计划要发送神州八号、神州九号、神州十号,然后把这三个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组装对接,这就形成了一个小型空间站。

而要想实现飞船的对接,首先就需要有大型的火箭能够把重量很大的飞行器发送到太空中,还有就是需要具备人们长期在空间站生活的设施,以及解决火箭对接的问题。

我国现在还没有实现飞船的空间交会对接功能。

“神八”、“神九”宇宙飞船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

而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不仅是一次对接,还需要二次对接。

在对接时,需要两个航天器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对速度要接近0。

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两个航天器的速度都很快。

就像是地面的两辆急速飞驰的跑车,要让它们的距离必须一直保持在1米左右,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我国目前研制的“天宫一号”采用的是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的生存条件,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

关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设题

关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设题

关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设题作者: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2年第01期2011年11月17日晚19时32分,翱翔太空17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20时10分左右,搜索人员在主着陆场区找到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

20时17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圓满成功。

2011年11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透露,目前初步安排2012年上半年发射神舟九号,下半年发射神舟十号,具体时间和状况要根据神舟八号和运载火箭技术评估以及整个工程的具体规划来确定。

回答1~3题。

1.我国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八号,是因为该发射中心()A.海拔高,大气层薄;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2.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这一天,北京天安门前国旗旗杆的杆影朝向与长度变化规律分别是()A.西北—北—东北;;短—长—短;;;B.西北—北—东北;;长—短—长C.西南—南—东南;;长—短—长;;;;;;;;;;;D.西南—南—东南;;短—长—短3.发射窗口是指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时间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也叫做发射窗口的宽度,发射窗口的选择至关重要。

下列符合发射窗口的是()①发射时间一般选择在凌晨或傍晚,形成较好的光学观察条件②发射前卫星发射中心地面风速为很小,空气能见度好③宇航员必须能够抵达一个安全的着陆区域,与待命的救援人员会合④必须使飞行器可以沿着最有效率的路线到达非常遥远的目的地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神舟八号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飞行高度约343千米,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在地面的投影。

(地球半径为6 370km)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平均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约为()A.1 670千米/秒、15°/小时B.7.81千米/秒、240°/小时C.7.41千米/秒、240°/小时D.0.40千米/秒、15°/小时5.图中甲点为飞船第一次到达最南时的坐标,飞船第二次到达最南时,其坐标大约是()A.42°N,90°EB.42°S,67.5°WC.23.5°S,112.5°WD.42°S,112.5°W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8日19时2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2次升轨控制,轨道高度由337千米抬升至382千米,顺利进入长期管理轨道。

《天宫一号》阅读附答案

《天宫一号》阅读附答案

《天宫一号》阅读附答案阅读科普短文《天宫一号》,完成题目。

(10分)①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在2010年的珠海航展上,被问及为何给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命名为“天宫”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王菡表示,人们把住得最舒服的地方叫做宫殿,而将空间实验室命名为“天宫”,则是希望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能与宫殿一样舒适。

天宫一号的名字还让人联想起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

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

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

③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长约9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采用两舱组成结构,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本体分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密封的前锥段和圆柱段为航天员短期驻留提供在轨生活工作空间,可容纳3名航天员生活;后部非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设备;在前锥段前部还装有空间交会对接设备。

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外部安置太阳翼,用于提供轨道与姿态控制、电力能源供应、热控环控。

④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是作为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验证天地往返运输飞船的性能和功能;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再生式生保和货运飞船补加等关键技术,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安全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初步建立能够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试验平台。

⑤天宫一号在寿命、对接口等方面不同于其他空间站。

首先,试验性空间站在轨寿命通常低于5年,而其他空间站可达5至10年,或者更长。

其次,试验性空间站的规模较小,对接口也少,没有扩展能力。

而其他空间站至少有2个对接口,能同时对接载人运输器、货物运输器或专用实验舱。

三是试验性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次在轨时间较短,一般是几十天。

而其他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次在轨时间大多为百天以上。

2019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

2019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

2019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篇一: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2019-2019学年廉江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44分)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

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2019年11月3~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下图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

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

1A.奥塞盖尔B.远望六号C.阿尔坎特拉D.凯尔盖朗4.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A.北半球,向北移C.南半球,向南移5.两次交会对接期间B.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北移( )。

(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6~8题。

6.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7.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8.当C 地盛行西北季风时D.西北季风( )。

( )。

课外阅读(提取信息)

课外阅读(提取信息)

C 神舟八号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在 甘肃酒泉卫星中心着陆。 (× )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我从甘肃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开始了太空之旅。 11月17日19时32分,我结束了17天的太空 之旅,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回到地球妈 妈的怀抱。
D 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 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 (√ ) 这时已经是11月3日1时36分了,我和天宫 一号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
6、根据文章,企鹅用翅膀做什么? A 南极洲 飞行 √B 游泳 C 十二月九日,星期的企鹅 南极洲的企鹅,比任何其他鸟类都多。 他们不会飞,但会用短翅膀游泳,是游泳健将。在地面上他们挺着身子 摇摇摆摆的走,或一小步一小步的跳动。 企鹅有很多相互重叠的羽毛,再加上绒毛和厚脂肪层,能抵挡寒风、水 和冷空气。企鹅为了更保暖,会挤成一团。 来自南极洲的信 莎拉·维乐是在南极洲工作的一位科学家。透过她写给侄儿丹尼的信, 你会知道更多她在南极洲的经历。 亲爱的丹尼: 这是我答应你从南极洲寄给你的信和相片。我跟着无数著名的探险家 的足迹,终于来到这里了,你可想象我是多么兴奋。这里和我一向生活的世 界很不一样。 这里没有任何新鲜的食物,也没有超级市场,所以我们要吃大量干粮、 罐头或冷冻的食物,(它们不需要放在冰箱里,你只要把它们留在屋子外 面)。我们在小型瓦斯炉上煮食,花的时间比家里的炉子多很多。昨天,我 用罐头蕃茄酱和罐头蔬菜煮面吃,还吃了味道像厚纸板的草莓干。 我很想念新鲜的蔬果和柳橙,如果你能寄些给我就太好了! 爱你的莎拉
(3)四次停泊
第5题,答题情况: 题目 更灵活 全部是国产的 装有对接机构 实现了载人飞船 的定型 出错人数 3 17 1 13 正确率 94.5% 69.1% 98.2% 76.4%
用简要的语言把神舟八号与神舟哥哥们 的其它不同之处概括出来。 我身上有8台平移发动机和4台反推发 动机,使我的身手更敏捷,可以前后、左 右、上下灵活移动。比如,当我与其他飞 行器靠得太近时,可以往后退一点。这种 本领哥哥们可没有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阅读答案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
①“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升空后,“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了交会对接。

11月17日,“神八”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②“神八”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拥有建设简易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是突破和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之战,是继突破载人飞船天地往返和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后,我国组织实施的又一重大科技实践活动。

“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因为,其后发射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完善航空器交会对接技术。

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天宫一号”既是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中国准备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试验。

③“神八”将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使之成为能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

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国际空间站。

④“神八”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

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

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

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

为此,我国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同时,我国还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⑤未来基本型空间站的建设,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可以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18.结合第②段画线句给“天宫一号”下定义。

(不超过30字)(3分)
1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5分)
【材料一】“神舟八号”虽然是无人飞行,但这次“神八”有形体假人随之上天,相关科学实验数据为明年即将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的载人飞船提供佐证。

【材料二】“神舟八号”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

”神舟八号”将基本成为我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未来实现批量生产。

(1)“神舟八号”成功发射的重要成果有_ 。

(3分)
(2)“神舟八号”未来实现批量生产的原因是_ 。

(2分)
参考答案:
18.天宫一号是能够进行空间有关技术试验的供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

(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19.(1)“神州八号”有形体假人随之上天,与天宫一号实现成功对接,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实现宇航员在空间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佐证。

(2)“神州八号”具备为空间站作空间渡船的功能,同时我国具备了发射大型飞行器的能力。

(共5分。

每个要点1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