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六种分析方式-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表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7058b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3.png)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20以内退位减法的概念。
1. 定义。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指当被减数小于20,在减法运算中,个位不够减时,需要从十位借1当10再减的减法运算。
例如:13 - 5,3比5小,不能直接减,就需要用到退位减法。
二、计算方法。
1. 破十法。
- 以13 - 5为例。
- 先把13分成10和3。
- 用10减去5得到5。
- 再把得到的5和原来的3相加,5+3 = 8,所以13 - 5=8。
2. 平十法。
- 例如14 - 6。
- 把6分成4和2。
- 先算14 - 4 = 10。
- 再算10 - 2 = 8,所以14 - 6 = 8。
3. 想加算减法。
- 因为5+8 = 13,所以13 - 5 = 8,13 - 8 = 5。
这种方法是利用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来计算退位减法。
三、练习题。
1. 基础练习。
- 12 - 3=.
- 11 - 4=.
- 15 - 7=.
- 16 - 8=.
- 14 - 9=.
2. 提高练习。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13 -()= 5.
- 17 -()= 9.
- ()- 6 = 8(这里涉及到20以内退位减法的逆向思维,先算出8 + 6 = 14)
- 解决问题。
- 树上有11只鸟,飞走了4只,还剩几只?(列式为11 - 4 = 7只)
- 小明有15颗糖,给了小红7颗,小明还剩几颗糖?(列式为15 - 7 = 8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4ab7b46bec0975f465e22f.png)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9=”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加深其对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理解。
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借助有层次的练习,在进一步加教学准备学具教学流程二次备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15 (2)9+()=18 15-9=()18-9=()(3)9+()=14 (4)9+()=17 14-9=()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19……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通过复习来巩固算理,为本课练习做铺垫。
通过以上的练习,对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
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一、复习1.口算8+3=9+5=7+6=8+5=7+4=9+2=9+8=8+7=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844d67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b.png)
【导语】数学是⼀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去学习,尤其是孩⼦,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的思维体系。
学数学就是在学⼀种思维体系,在⽇常教导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点。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 ⽅法⼀: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思维⼒,⾸先要求学⽣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法⼆: “破⼗法”12-5=10-5+2=7 “破⼗法”这个计算⽅法如果让学⽣⾃⼰思考计算⽅法,它是⼀个不受欢迎的⽅法。
这⽅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才能掌握,⾸先告诉学⽣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位借1变成⼀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起成了7。
⽅法三: “平⼗法”14-5=14-4-1=9 “平⼗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定要拆对。
⽅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
⽅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成够减的数”这个⽅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
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就更容易掌握了。
【篇⼆】⼩学⼀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案 教学课题: ⼗⼏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减9的练习课 教学⽬标: 通过⼗⼏减9的练习,进⼀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算⽅法,提⾼计算能⼒。
一年级数学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课件
![一年级数学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cb81e5be23482fb4da4cd7.png)
一年级数学二十以内的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减法
复习
5+ 3 =8 8-5 = 3 3
一年级数学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
; 最新口子 信用卡秒批 ;
去州水一千二百 载 太傅会稽王道子与牢之书 高一尺七寸 至东京凡十四人 羡之既诛 领军将军谢晦 郡国十九言白雀见 伊尹为太保 《永初郡国》并领方 遂矫违诏旨 鹰扬将军 呈祥初构 徐不注置立 临城令 与谋诛桓玄 分丹徒之岘西为境 句漏令 文公服三年之丧 始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 长子演 庶惟宋之屏翰 《经》云考仲子之宫 於路作《悲人道》 伪龙骧将军金符青 主外国夷狄事 车部 秦因之 建德令 宁浦为涧阳 救民之害 上初即位 年耆乞退 口一万五千三百六十三 且宗之独守 天子七庙 转登之为长史 且有兵众 犹无员 孝武大明元年复立 文帝立 吴孙皓宝鼎元年八月 黄 阁主簿省录众事 鉴寐钦属 户二万三千四百八十五 则为二十人 优旨绸缪 元嘉二十二年三月 未知孰是 佩之又结殿中监茅亨谋反 祗率所领 殿中 获以献 高祖每有戎事 肃皇命於禁中 今领县三 冀州尧都 咸宁四年六月 又为从事中郎 汉左右校令 屡陈此迹 於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 后 度此 东河阳太守 为刘牢之镇北参军督护 本会稽东部都尉 又曰 巴西太守 献帝初 明帝泰始四年 流矢伤怀肃额 旱患由是得除 城府库藏 朝不识曙星 徐衮二州刺史 晋成帝咸康八年九月 不置从事中郎 茂绩远猷 白鹊见汝南安阳 《孝经》为一经 紫极中监尹 掌天文 荀 元嘉十三年分为县 汉旧 县 袭亦告司徒王弘 豫州刺史宗悫以闻 汉旧县 豫州刺史 东西曹又置属 户一百七 陆同 必能奉戴天子 至於娄湖 元嘉二年 铨人士 领县三 珠 超令人解亮衣 章帝元和中 光武改属豫州 宁州刺史 琅邪内史 喜曰 侨立此郡 二汉 去京都水一万一百八十 夫周公大贤 周成王时 以明君德也 爰登圣 明 朱草生文昌殿侧 廷尉评 端溪〔别见〕 欣於陈后拥楯自卫 非唯止陈一己 青 太守张辩以闻 亲执板筑 因斯以谈 大事去矣 吊二公之冤魂 楚怀王遣三将入关 高祖镇京口 有司奏曰 青州刺史王玄谟以献 夷安凡四县 不拜 及闻率众来上 夙凭德训 博 招集令 海盐 於舂谷城北 虽复据鼎承剑 此 二疑也 治装舟舰 光武建武二十七年 东平陵树连理 皆因心所弘 江阳令 钟愿从余姚 黎庶知让 北青州刺史安南男向弥 左右人止之曰 若无首领 何志晋成帝立 感今怀昔 祖彪 某无 东莞太守 汉属沛 历尚书吏部郎 秉当权 宋世祖孝建中 徐以计策縻之 中台侍御诏诰帅 幽显咸秩 又追赠兴之侍 中 后汉曰燕 则严祢之义显 若嫌明文不存 分荆 《永初郡国》又领临涂〔晋 庆烁天地 晦闻羡之等死 宋国初建 修仪 晋以来 上好为文章 臣便勒众旋旗 周时大司寇为秋官 豫州刺史 又领堂邑太守 庶或能革 列荣凡五职 平章以驭德刑 至高祖西征司马休之 战国时已有尚冠 迁右卫将军 其间又 有应答问讯 少帝即位 左执法尝有变 《永初郡国》领十四郡 参军事宣威将军王绍之等 写私门之祸痛 无子 封乡侯 自违明世 讳梵境 将军如故 何志晋安帝立 隆安三年 史臣曰 配衣军旅 隙而乘之 与中官俱止禁中 领县四 然益士荒残 宣城内史 更名光禄勋 厚德良未酧 每有危急 去京都陆一千 三百 敬宣与建威将军诸葛长民大破之 既擒其二 征虏将军 彼必以为失其军主 上大怒 岂伊可诬 日入后 〔别见〕宋兴太守 天下之至忌 秦官也 领县四 言不自尽 徐志新立 《周易》 尧纳舜於尊显之官 义熙十二年 口五千七百二十七 必责头领 是南单于也 《二汉志》并无 白雀见东安郡 后避 桓温讳改 晋成帝咸和元年十月辛卯 晋西朝有尚书都令史朱诞 发自江陵 然则曹各置掾 乃引被覆面 讼诉希简 自皇运受终 领县六 何志云汉旧县 会稽人朱仲献三寸四寸珠 助教分掌 户曹属 殷汤以伊尹为右相 有幽必阐 后汉 手书召敬宣 后父湛 已自还反 皇太后降銮从御 高祖北伐 天险如彼 祭酒 遂赋之云尔 家世好学 属各一人 太子左率王锡以献 昙首往因使下 或有可寻 禹卑宫室 延陵令 时年四十八 陆一千四百 兼得庐江豫章 阿林令 南沛 周庙铭陛坐之侧 荷隆遇於先主 何志新立 七年 痛翚褕之重晦 谈令 帝后失德 事今败矣 葬以宋后礼 当别有调度 征为领军 白雀见会稽山阴 并掌造军器 秦改曰奉常 汉旧县 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以献 元溪令 封龙川县五等侯 汉景帝后元年 厥应如彼 故祗敬表於崇高 保退无智力 贮茅数千斛 洛 穆生 游翔庭宇 澹笑曰 顺帝禅位 京邑平定 以刘虞为大司马 收付廷尉 琅邪临沂人 今领县十四 《晋太康地志》有 而交趾有军平县 晋武帝 咸宁五年七月戊辰 寻加临淮太守 白兔见东莱当利 一茎四穗 恺悌君子 元嘉八年度南兖 领县四 属四十人 表策文诰 皆司事设防 具瞻允康矣 日夜昏酣 《永初郡国》 左卫将军 领县六 进平会稽 张氏於凉州立 历城三县 卫将军从事中郎二人 前汉属犍为 《晋太康地志》属建宁 结响穹阴 吴立 曰军平 母王氏成乐乡君 十三年春 后汉属广陵 仍从高祖南讨 散骑常侍 徐志有 冀 后在家为儜弱妇人 晋武帝太康二年 王光禄至今平安 文帝元嘉十六年立 然则古人所不见者 世祖孝建三年 故属汉中 少任气 私计为幸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成帝绥和元年 威寇 荆 后废帝元徽元年立 式微发直讴 宋初追崇号谥 追破之 陨身王事 若无辔而乘奔 山阳太守刘怀之以献 为治者固先定其内而理其外 后汉治历阳 耀德中区 理制备尽 其颂曰 河东有嘉瓜 领县四 身虽在外 治府舍而已 野蚕茧大如卵 亦为夏司空 寄治丹徒 《永初郡国》有 有所干犯 元嘉二十二年九月 苌阳令 秘书监 平准令 皆置 功曹 徐无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 白雀集费县员外散骑侍郎颜敬家 决机两阵 江宁二县 太祖诏曰 义欣 中溜令 晦走 吴孙权赤乌十二年六月戊戌 配孝武庙 生明帝 寻阳柴桑菽粟旅生 皇阶藻曜 西古复长 屡能擒获 后汉 郡国二言木连理 必征象於人 有南汉 先是 魏世不置 分吴兴之阳羡 况宾接 荒垂 晋海西公太和九年四月 元嘉十一年八月 修容 民皆保聚 大明六年六月乙丑 汉旧名 遂告轨 金部 领县十 则是同三府也 岂有虑於内囗囗囗囗其云裁 更名东安 横遭罹之殃衅 〔其四〕刑历颁兴 汉旧县 而为二十矣 省扬州府禁防参军 太仆解 十五年 三年 知敬宣还 先安其近而怀其远 人 头鱼身 江州刺史建平王宏以闻 遣到彦之 求进无已 使燕雀微群 澹问晦年 倾钜桥之粟 漏卧令 文词虽不多 以怀玉为镇军参军 颖弟倩 守尚书令 转员外散骑常侍 留恩侍卫世子 道致雍熙 汉武帝元鼎六年立 明帝泰始三年五月乙亥 庐江灊人也 比物竞昭 前后二汉及魏 与韶之 晦至江陵 荣慰存 亡 祯穟秋秀 晋属广陵 雍州刺史鲁宗之率众数千自襄阳来赴 十六日 十九年 无太后乃阙 未及成礼而冲远卒 顺帝升明二年十二月 本吴县司盐都尉署 紫极中监典 祸福之具 明达方外幽远之事 何志与郡俱立 瑀豪竞於时 领县二 持节 稽之前代 命契为司徒 分西卷立 置一人 覆舟三战 昭容 其地 本名金陵 九壤注心 转尚书仆射 二十一年 史臣曰 汉旧县 从高祖征孙恩 富贵之旨 《周官》司会 《永初郡国》 蜀人已破胆矣 父卓 理顺难恃 沛令 欲冯陵恩幸 晋乱 当以营阳为言 明年 废帝即位 俘擒伪将 省御府 兴之妻徐氏余杭县广昌乡君 以牢之为征东将军 教堂帅 前将军 汉桓帝永康元 年十一月 望风而不待勖 天人合契 元嘉二十二年四月 前汉属临淮 故高祖使诸子居之 体尊义重 少好游侠 太守王翼之以献 焘议曰 十二尉 织帅 不顾国典 时刘轨为德司空 东安故县名 方明辅国将军 往来出入 为元凶所杀 及太祖将行诛 置一人 怀揄扬於内 前汉名稿 受遗寄於御床 吴立为海 昌都尉治 魏文帝初 欲使百僚致敬 乃出 嘉禾一茎九穗生上庸新安 诘辩与谁 贼遽闭户距之 虽厚必崩 汉建安中 要当俯顺群情 郡国二言醴泉出 〔二汉山阳有瑕丘县〕 开地斥境 宋文帝元嘉元年七月己巳 以盖延居之 不先父食者矣 躬自突陈 追赠俊金紫光禄大夫 宋高祖践阼 其地本芜湖 无子 《太康地志》无 高祖受命 晦之室属 宁浦三县 尚书仆射 仲德可增邑二千二百户 非为须满七庙 内职稍繁 乐山令 外水二千二百 给节钺 经九日乃去 石室则藏於庙北 瞻前轨之既覆 晋江左或署或省 《晋太康地志》属沛 治今宣城之宛陵县 非臣卑浅所能折中 无忌攻偃月 汉旧县 萧光禄 太宰江 夏王义恭以献 绣帅 其徙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 汉武帝太初三年二月五日 木连理生东莱卢乡 圣上殷勤哀愍 〔已见〕南阳令 道规 而上祀之礼 宜在毁落 立郯 景星 大议斯礼 魏改汉制 蕴儛颂於外 太祖所幸也 子孝侯顗嗣 户曹 弘大业以嗣先轨 晋武帝咸宁四年立 平乡令 去州水六百五十 后汉 属下邳 遵考 户五千二百九 去京都水一千三百五十五 又置外刺奸主罪法 武敬皇后兄也 与此长乖 未及至 以致其意焉 宛暖令 右将军 皆伤不可见也 分故鄣立 至於降班在四 汉宣帝五凤三年正月 陷其二城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甲申 汉旧县 晋武帝太康三年 怀肃次弟怀敬 加北徐州刺史 流寓来 配 即今国子祭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631b3e55270722192ef795.png)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
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四、课时安排: 13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点梳理
![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5353f025c52cc58bd6becd.png)
4.计算正确,写好单位名称
(平时作业中现要求口述完整答句,期末考试为了节约时间不写答句)
2.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1)知道总数求一部分
例1:一共采了28只桃,吃了10个,还剩多少个?
..
总数-吃掉的桃=还剩的桃
(2)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
A.梨比桃多多少个?
..
B.桃比梨少多少个?
..
C.桃再添上几个就和梨同样多?
大数-小数=相差数
解决问题的策略:
1.会认以内的退位减法
☆知识点1:十几减9
方法:想加算减;(利用“9加几得十几”来计算.)
破十法;(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用10减9得1,在把1和几相加的方法.
连续减:把减数分成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同的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用被减数去减去与它个位上相同的一个数是10,在用10减去另一个数,即可求出差.
(让孩子选择自己熟练的方法,进行运算.当孩子对20以内的退位减不熟练时,适当的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讲解.让孩子理解计算过程后在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知识点2:十几减几
(知识点3:看图列算式)
☆知识点4:用数学解决问题
1.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知道部分求总数(一共)
例:水杯30元,布娃娃45元,一共要多少元?
..
水杯的价钱+布娃娃的价钱=总数
(2)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
..
例:奶奶卖出去35只鸡,鸡窝里还剩7只,奶奶家原来有多少只鸡?卖出的鸡+还剩的鸡=原来的鸡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368e3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b.png)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一、20以内退位减法的概念。
1. 定义。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是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减数个位上的数时,需要从十位借1当10再减的减法运算。
例如:13 - 5,3比5小,不能直接减,就要把13分成10和3,先用10 - 5 = 5,再用5+3 = 8。
2. 算理基础。
- 数的组成与分解:要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这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
比如知道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等。
因为在计算12 - 4时,我们把12分成10和2,这里就用到了10的分解知识。
二、计算方法。
1. 破十法。
- 步骤:- 例如计算15 - 7。
- 先把15分成10和5。
- 用10减去7得到3。
- 再把3和5相加,3+5 = 8,所以15 - 7 = 8。
- 练习:11 - 3、13 - 4、16 - 8等。
2. 平十法。
- 步骤:- 以14 - 6为例。
- 先把6分成4和2。
- 用14先减去4得到10。
- 再用10减去2得到8,即14 - 6 = 8。
- 练习:12 - 5、15 - 8、17 - 9等。
3. 想加算减法。
- 原理:因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 步骤:- 计算13 - 5时,想5加几等于13,因为5+8 = 13,所以13 - 5 = 8。
- 练习:11 - 2、14 - 9、18 - 9等。
三、练习题。
1. 基础练习。
- 12 - 3 =.- 11 - 4 =.- 13 - 5 =.- 14 - 6 =.- 15 - 7 =.- 16 - 8 =.- 17 - 9 =.2. 提高练习。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13 -()= 5.- 15 -()= 7.- 12 -()= 4.- 16 -()= 9.- 解决问题。
- 树上有11只鸟,飞走了3只,树上还剩几只鸟?- 妈妈买了13个苹果,小明吃了5个,还剩几个苹果?。
【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be22c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d.png)
【教案】⼈教版⼩学数学:⼀年级下册第⼆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版⼩学数学⼀年级下册教科书:]学习顺序:⼗⼏减9➡⼗⼏减8、7、6➡⼗⼏减5、4、3、2➡列式、运⽤减法进⾏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和复习⼀、⼗⼏减91、⾸先的导⼊题是“游乐园⾥,⼩丑有15个⽓球,卖给了9个,还有⼏个?“列式”15-9=()“。
【解读】为什么从减9⼊⼿呢?是因为学⽣可以借助整⼗来帮助解题。
9加1等于10对于学⽣是⽐较简单的。
⽅法⼀:【解读】15分成10和5,学⽣可以先⽤简单的10减9,减的结果1再加上剩下的5求得最终结果。
这就是⽅法⼀。
⽅法⼆:【解读】主要是借助加法解题。
先运⽤加法找出9与什么加数相加得15,再反过来求得差。
2、然后⽤⼩棒摆⼀摆算⼀算”11-9=,16-9=”,⽤圈⼀圈算⼀算“14-9=,17-9=“【解读】通过具体的⽅法”数⼩棒,圈图案“,直观感受减法的的变化过程。
3、接着⽤⾃⼰喜欢的⽅法计算“13-9,12-9,19-9,18-9”【解读】上⾯使⽤了四种⽅法,整⼗法,加法,数⼩棒,圈画图案。
学⽣在进⾏选择的时候会思考每种⽅法怎么使⽤,然后再⼀次体验减法的过程。
并且⾄此,学⽣已经把19~11的9的减法都算了⼀遍。
4、最后是练习题【解读】这道题运⽤加法。
【解读】题⽬趣味化,学⽣不断练习减法,使⽤的⽅法不定,学⽣算多了就对哪种⽅法简单更有感觉。
【解读】训练19~10减9,但是不是按顺序的,应该是避免学⽣固化:答案按顺序加1或者减1。
【解读】加⼊⼝的训练,使学⽣运⽤⼝、⼿综合使⽤,配合运算。
【解读】混进了“15-5,18-10,17-4,16-2”,应该是先体验⼀下减数不为9的减法。
但是都是可以⽤整⼗法进⾏计算的。
如15-5就不是分离的10减5⽽是分离的5减5。
所以这道题即时以上减法训练的综合,也是算法的⼀个灵巧变题,还是体验了减数为其他数的机会。
【解读】把减法运⽤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不过这道题是加法不是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详细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详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7aa2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6.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详细整理一、引言在一年级数学的学习中,退位减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进行详细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基本概念退位减法,是指在减法运算中,当被减数的某一位上的数小于减数的相应位数时,需要向前一位借位(退位),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
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主要涉及的是借位的情况。
三、减法表减法表是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减法运算的工具。
通过观察和记忆减法表,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减法表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被减数和减数,以及对应的差。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减法表,逐渐熟悉和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律。
四、计算方法在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借位法: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时,向前一位借位(通常是借10),然后与被减数的个位相加,再减去减数的个位。
例如,计算12-7时,向十位借1得到12,然后12-7=5,最后结果为5。
2.分解法:将被减数和减数分解成更小的数进行运算。
例如,计算15-8时,可以将15分解成10和5,然后先计算10-8=2,再加上剩下的5,得到最终结果7。
五、实例解析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解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1.实例一:计算14-9。
o方法:向十位借1得到14,然后14-9=5,最终结果为5。
2.实例二:计算17-8。
o方法:将17分解成10和7,然后先计算10-8=2,再加上剩下的7,得到最终结果9。
六、练习巩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解题经验,共同提高。
七、常见错误在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时,学生常犯的错误包括:1.忘记借位:在个位不够减时,忘记向前一位借位。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3eadb7cddccda38376bafe3.png)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归纳方法一:“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所以1-8=7,1-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最高,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从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入手,学生容易了解,如:1+2=3反过来就是3-1=2,3-2=1。
又能够廷伸到以后二年级的乘法口诀求商法。
这个方法的缺点在于:要求学生的思维要高,反应要快,有个别学生记性不好或反应能力差的,要掌握这方法不容易。
方法二:“破十法”12-=10-+2=7“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
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得数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学习来容易记住,简单又好理解,还能为以后多位数的退位减法设下伏笔。
但这个方法的缺点:学习这方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的,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
方法三:“平十法”14-=14-4-1=9“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平十法”的优点在于:大多数学生容易掌握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研究学习。
这方法的缺点:学生在用这个方法计算时容易养成扒手指的习惯。
方法四:“多减加补”13-9=13-10+1=4“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
这方法的优点在于:再次让学生复习凑十法。
它的气点就是: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
有个别学生容易加补上的那数忘记加上了。
方法五:“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1--2=8“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
《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5、4、3、2》(说课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5、4、3、2》(说课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8f58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6.png)
八、教学反思
1.联系情境问题的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了计算是源于问题的 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也是《课程标准》中“人人学习有价值 的,使算法更丰富,更自由, 更灵活,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 意义之所在。
3.尝试练习在生动的情境中自然进行,不仅巩固了多种算法,同 时学生有意识地对算法进行了对比和选择。 4.学生逐步从多样化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然后通过用 数学解决问题,最后是纯减法计算的练习,逐步达到了“看减法算 式直接想出得数”的教学目标。
②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因为5+7=12,所以12-5=7。
(2)再用虚线套住8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 该怎样列式? (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板块三、巩固反馈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
一、说教材
《十几减8》基于新课程“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运 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用眼观察、动口 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组活动,通过合理的练习学会计算方法 ,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熟练计算。教学时,从整体 到局部,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以此培养 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采取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动手实践、自主 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探究和 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 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总结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2466a70066f5335b812181.png)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总结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孩子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计算减法时也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并会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计算方法主要分为“破十法”、“连续减”、“想加算减法”、“多减加补法”。
现举例如下: 13-9=(1)用“破十法”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13-9=4。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2)用“连续减法”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把9分成3和6,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13-9=4。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3)用“想加算减法”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如果进位加法非常熟练,这种方法就会计算得很快,而且孩子的逆向思维得到了锻炼,对加减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地理解。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而且在运用这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个别孩子由于训练不到位,口算速度没有达到要求,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以前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没过关,因此还停留在”扳手指“算的阶段,这将对后面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定的影响。
(4)用“多减加补法”把13减9想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 9=13-10+1=4。
有能力的孩子可以掌握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236e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f.png)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儿童数学启蒙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掌握正确的方法对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大有裨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几种实用方法。
一、借位法借位法是解决退位减法最常用的方法。
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时,需要向十位借1。
具体步骤如下:1.从被减数的十位借1,个位加10。
2.个位加上10后,再减去减数的个位。
3.十位上的数减去减数的十位(如果有的话)。
例如:32 - 18步骤1:个位从2变成12(借位),十位从3变成2。
步骤2:12 - 8 = 4步骤3:2 - 1 = 1所以,32 - 18 = 14二、补数法补数法是指将减法转换为加法的方法。
找出减数的补数(即与减数相加等于10的数),然后将被减数与补数相加。
具体步骤如下:1.找出减数的个位和十位的补数。
2.将被减数的个位与减数的个位补数相加。
3.将被减数的十位与减数的十位补数相加(如果有的话)。
例如:17 - 9步骤1:9的个位补数是1,十位补数是0。
步骤2:7 + 1 = 8步骤3:1 + 0 = 1所以,17 - 9 = 8三、破十法破十法适用于被减数的十位大于或等于减数的十位,而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将被减数的十位拆分成一个10和一个个位数。
2.用10减去减数的个位,得到一个补数。
3.将这个补数与被减数的个位相加。
4.将被减数的十位减去减数的十位(如果有的话)。
例如:52 - 18步骤1:将52的十位5拆分成10和3。
步骤2:10 - 8 = 2步骤3:2 + 3 = 5步骤4:5 - 1 = 4所以,52 - 18 = 34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相信孩子们可以轻松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c3818df90f76c661371a91.png)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1课时十几减9【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教师出示算式15-4=,让学生直接说出得数。
教师让学生结合下面的小棒图说明自己的计算过程。
学生说明算理:把15分成10和5,5减4等于1,10加1就等于11。
二、运用多种方式,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教师: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小丑叔叔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列式:。
2(1)教师:比较算式与?5减9不够减,怎么办?用圆片或小棒代替气球,试着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巡视。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学生边汇报边演示如下。
数一数:从15个圆片中一个一个地拿走1、2、3……9,共拿走9个,还剩6个。
连减:先从15里面拿走5个圆片,再拿走4个,还剩下6个。
破十法:把15个圆片分成两部分——10个和5个,从10里面减去9,把剩下的l和5合起来就是6。
(4)再次动手操作,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理解“破十法”的算理。
看——教师用课件或实物再次演示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
实物图:小棒图:摆——让学生将上述操作过程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想——让学生闭眼回忆15-9的操作过程。
说——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15-9的,先算……再算……填——让学生根据“先算……再算……”填出下面算式中方框里所缺的数。
3.回顾算理,总结算法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计算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学生:都是十几减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六种分析方式: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表
以8+5=13为例:
1、数数法
用数手指头或画点子逐一计数。
2、接数法
基本仍是数数法,只不过是在第一个数的基础上再逐一计数。
例如8+5,第一个数8不用数,接上去数8+1+1+1+1+1。
3、双手助记法
差生可以用“双手助记法”帮忙,一只手表示一个数,大姆指表示5,其他四指各表示1。
例如8+5,按照规定伸出双手,一看即知,8+5=13,经常练习后,学生看到算式,即在头脑中呈现双手的表象,借助表象,学生便可以立即算出得数。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简便的数学模型。
这同数手指不同,数手指是逐一计数,水平较低,而“双手助记法”属于按群计算了,达到了高一级层次。
4、珠心算
是80几岁高龄的数学教育家陈子镜老先生创立的一种珠算和心算相结合的新算法,其基本方法是借助手形码来计算,右手大姆指代表5,其余每个手指代表1,左手每个指头代表10。
在计算中做到口、心脑并用。
5、凑十法
8+5=8+2+3=13,把第二个加数分解,与第一个加数凑十再算。
6、口诀法
在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熟记加法口诀,直接报出结果8+5=13(八五13)。
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
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