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分析4项参数的检测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分析4项参数的检测
MPV .PCT n a d PDW f3 lo r p ain i te t t ie ir ss wee d tce y y e x XZ 一 2 0 o 0 bo d p e a t n pains wih lv r crho i r ee td b Sr e r o s 1 0, c mp rd wih h at — o a e t e h a l d hs Re u u . s hs:T a u e v U So T n p te t r infc n e r ae,a d e v u so P a d PDW r ih n r a e Bu he me s r a C fPL i ain swe e sg iia td c e s l n t a e fM V n h l we e l tic e s . g t h s fPCT rnIo vo sy c n e . Co l so s:Frm e o e ala ay i ,i h ws te fu aa tr fp aee a e s me a v nt t o eo we e b iu l ha g s ncu in o t v rl n ss ts o h o rp mee so ltlth v o d a a— h l r g s I a a d a tg sa ale ig o i n uia c ftr mbo y o n a e . tc n h sa v na e te rirda n ssa d g d n e o h o c tpe i .
测 定 可 间接 反映 血小 板 功 能状 况 。本 文 对 3 肝 硬 化 患 者 0例 PJ、 P 、 C 、D 进行 检 测 , 现 患 血 小 板 计 数 ( L ) 著 I M V P TP W T 发 PT 显 低 于正 常 人数 ( 0O )而 MP P W 高于 正 常 人 群 , 组 人 P< . 1 , V、D 两 数 相 比差 异显 著 , 组人 数 P T无 显著 差 异 。 两 C 国 内有 关文 献表 明 , 小 板减 少 由下列 三 种 情况 之 一 所 致 : 血 骨髓 产 生减少 、 脾脏 的阻 留增 加 或 血 小 板 破 坏 加 速 。本 文 结 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与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关 : ①产 生障碍 , 对患者进行骨髓穿刺 , 检查显示巨核细胞成熟, 致血小板 数 目减少 ; 坏加 速 , 小板 是一个 十分 复杂 的免 疫 结构 , 抗 ②破 血 被 体、 免疫复合物或补体覆盖 的血小板在脾脏其它组织被单核一巨 噬细 胞清 除可 免疫 性致 血小 板 减 少 ; ③脾 脏 滞 留 , 硬 化 患 者 常 肝 用脾 功能 亢进 , 血小 板易 于滞 留 , 导致 数 目减少 。 本 文检 测 结果 显 示 , 患者 M V增 大 与血 小板 超微 结 构 的损 P 害密 切 相关 。由 于病 毒 或 毒 素 影 响 , 小 板 超 微 结 构 损 害 , 血 成 熟 功 能 受影 响 , 偿 性 释放 增 多 , P 代 M V增 大 , 血小 板 大 小 差异 显 著 ,D 增大 , 于 血小 板 超 微 结 构 的 损 害 机 理 尚待 进 一 步 研 PW 至 究 。此 外 , 究 中还 发 现 ,C 研 P T为 P T与 P W 的 乘 积 , P T L D 与 L、

59例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

59例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
1 6, 99 17( ): 83. 2 1
态 、 传 因素 、 毒 的 变 异 等 , V 感 染人 体 是一 个 连 续 、 态 遗 病 HB 动
的过 程 , 临床 医务 工作 者也 应该 清 醒 地认 识 到 这 一 点 _ 。 3 ]
总 之 , v DN 实 时 荧 光 定 量 P R检 测 较 E I A 检 测 HB - A C LS

27 ・ 22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1 0 0年 1 O月 第 7卷 第 2 O期
L bM e i , t b r2 1 , o . , . 0 a dCl Oco e 0 0 V 17 No 2 n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何 检 测 手 段 和 方 法 都 会 有 其 片面 性 和 局 任
2 结 果
肝 硬 化 是 由 多种 原 因 造 成 肝 脏 内 弥 漫 性 纤 维 化 和 肝 细 胞 结 节 大 量 生 成 , 肝 脏 正 常 结 构 改 建 。在 代 偿 期 , 程 短 、 状 使 病 症 轻 , 易 受 到 重 视 。肝 硬 化 可 由病 毒 性 肝 炎 、中毒 性 肝 炎 、肝 不 脏 代 谢 性 障 碍 、长 期 胆 汁 淤 滞 等 病 因 所 致 。 据 报 道 肝 硬 化 4 -6 % 由 乙 、 、 O 5 丙 丁型 肝 炎 病 毒 所 致 肝 炎 引起 , 中 最 常 见 其 是乙型肝炎病毒。本院对 5 9例 代 偿 期 肝 炎 肝 硬 化 患 者 血 小 D HB L NA 定 量 检 测 为 了 解 HB 在 体 内 V
的 变 化 增 添 了 新 的 手 段 , 补 了 以往 乙型 肝 炎 免 疫 标 志 物 ( 弥 两
[ ] 顾 小 红 . V 感 染 者 HB D 1 HB V— NA 与 血 清 标 志 物 间 的关 系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分析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分析
a d t n si t t ln c lsgn fc nc . eho s 1 4 c s s o te sw ih he a ii cr h i e e dii e n o n o i ve tga e is ci ia i iia e M t d a e fpa int t p ttsB ir ossw r v d d it 1
0 0 ±0 0 , .8 . 7 与健 康 对 照组 比较 , 显 著 降低 ( < 0 0 ) 平 均 血 小 板 体 积 ( V) 血 小 板 分 布 宽 度 ( D ) 均 P .1 , MP 和 P W 分 别 为 ( 2 O ± 1 2 )L、 5 9 士3 3 , 1 . 6 . 3 f l. 2 . 3 比健 康 对 照 组 显 著 升 高 ( P< 0 0 ) 肝 硬 化 合 并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组 P . 1; I T、
【 要】 目的 摘
450 ) 1 0 0
观 察 血 小 板 参 数 的 变 化 与肝 硬 化 的 关 系 并探 讨 其 临床 意 义 。方 法 14例 乙型 肝 炎后 肝 硬 化 1
患 者 分 为合 并上 消化 道 出血 组 5 4例 , 消 化 道 出血 组 6 无 O倒 , 另选 择 5 例 健 康 者 作 为健 康 对 照 组 , 两组 血 小 板 参 o 将 数进 行 对 照 比较 。 结 果 肝 硬 化 患 者 血 小 板 计 数 ( L P T)和 血 小 板 比 容 ( C 分 别 为 ( 1 9 ± 5 . 5 × l L P T) 7. 5 5 3 ) 0/ 、
P T、 V、D 均 比无 消化 道 出血 组 显 著 降 低 ( d 0 0 ) 结 论 血 小 板 参 数 的 测 定 对 评 估 肝 硬 化 患 者 肝 功 能 C MP P W P .5。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分别检测30例肝硬化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分布宽度PDW、平均体积MPV以及血小板压积PCT)、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CT、PIB以及PLT大幅降低,PDW以及MPV大幅升高,且INR、PT以及APTT时间明显延长,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硬化患者体内血液低凝状态较为明显,检测其血小板相关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有利于评估其肝功能受损程度,明确是否存在出血倾向,为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提供了重要支持。

关键词:肝硬化;血小板;凝血功能本文以3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肝硬化患者并纳入观察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7~58岁,平均年龄(46.4±6.2)岁;入组患者病情均经过影像学检测以及临床诊断确诊;另取同期来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5.5±5.8)岁。

对照组检测前均无影响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功能相关药物服用史。

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受试者均取肘前静脉血样,取样量为2ml,采用K2-EDTA硅化试管保存样本,摇晃混匀后检测两组PCT、PLT、PDW以及MPV,检测应在1h内完成;嘱受试者保持坐位,取静脉血样本1.8ml,并与枸橼酸钠抗凝剂按照9:1比例混匀,抗凝剂量为109mmol/L,经充分抗凝后做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3000r/min,确定血浆无黄疸、脂血以及溶血现象并检测PT、INR、APTT以及FIB指标,检测应在2h内完成。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探讨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探讨
表 1 肝 硬 化 组 与 对 照 组 PL T参 数 测定 结果
参 考 文献 :
[】 1王敏. 肝病患者血浆 B血小板球蛋 白、 血栓烷 A 2及前列环素 与血
小板数关系初探 E] J . 内科杂志 , 9 , 12 : . . 中华 1 2 3 ( )8 8 9 0 3 f /英杰 , 2t ] ̄ 王字明. 重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分析参数与超微结构 慢性 改变的对 比 ] . 肝脏病杂志 , 9 , ( )2 7 0 . 1 4 24 :0 . 9 9 2
P W 可随之增加 。由于肝硬化患者 MP D V和 P W 减小 , D 可影
响 P T功 能 , L 患者 出现不 同程度 的出血倾 向 , P T分析参 故 L
数有必要与 f 一样成为诊治过程 中必要的检测指标。 , r
2 结 果
10例肝硬化患者 P 参数异 常者为 5 %, 0 9 血小板数 目 最低值达 5 × 几,L 、 V、D 均显著低 于对照组 ( < 7 l 9 P T MP P W P 0O )具有显著性差异. .1 , 检测结果见表 1 。
[ 宋丽洁, 3 】 马雪平血 小板计数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 J. 临床检验杂志 ,
19 .7 4 :5 —5 . 9 9 1( )222 3
编辑, 任鸿兰
收稿 日期 :0 8 1 - 1 20 — 1 2
而 P W 是反 映 P T体积 均一性 的参数 , D L 其增加说 明 P T大 L
进行测定 , 采用原厂配套试剂 。仪器每天经过校准后 用质控
物进行室内质控检测 , 均在控 。 1 统计学分 析 . 3 数据 以 X S  ̄ 表示 , 组间 比较用 t 检验。
小离散程度增 大 ,一般 M V与 P W 呈正相关 , V增加 , P D MP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胞分析仪上测定血小板的 4项参数可间接反映血小 板功能状 况, 对防止可能出现 的出血 、 指导治疗 及其 预后都具 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同时也可作为肝功能损 害程度评估 的一项参考 指 标。我们对 9 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测, 并与 6 0例健康体 检者对照, 旨在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 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 床意义。 1 资 料与 方法 1 1 研 究 对象 . 我院住院肝炎肝硬化患者 9 , 4例 其中男 6 , 2 例 , 8例 女 6 年 龄2 6 5~ o岁。根据既往史、 症状、 体征 、 B超、 生化检查及 c T影 像学检查均符合 20 00年《 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 诊断标准 , 已 明确诊断为肝硬化 。C i —u}分级 A级 2 hdPl1 l g 1例, B级 4 4例 , C 级 2 例。全部病例既往无心血管、 9 肝肾疾病 、 血液系统、 内分泌 系统疾病。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 6 , 中男 4 o例 其 3例 , 女 1 7例, 年龄 3 6 O一 2岁, 在年龄、 性别上与肝硬化组无 明显差别。
性。血小板 4 项指标的变化表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不但数量减 少, 而且功能也存在异常。MP V与 P W是反 映血小板体积与 D 大小异质性的参数 , 其中 P W 主要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变异 D 的程度 J我们的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 P W 较 正常人 明显降 , D 低, 说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增 高, 可能与 MP V下降有关。M V P 则是一项判断血小板减少原因的指标, P T减少而 M V也 若 L P 下降, 考虑为骨髓抑制 , 即与内毒 素血症或 免疫球蛋 白增高有 关 ;L P T减少而 MP V升高, 则与免疫作用有关 。我们的结果 j 表 明, 与健康人的参数比较 , 本研究 中肝硬化患者 M V下降。 P 提 示患者存在骨髓增生低下及巨核细胞成熟不 良, 较大体积的血 小板减少, 因而 P W 降低。根据 C i —u} D h dP g 肝功能分级与血小 l I 板 4项参数的关系, 随着 C i -uh hdP g 积分的增加 , l 血小板4项参 数异常程度逐渐加重 , 即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程度与肝功能程度 致 , 过 检测 血 小 板 功 能 也 可 反 映肝 功 能 损 害 的严重 通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出血 组 ,说 明肝 硬化 患者 的 出血倾 向有 血小板 4项 参
数 的参 与 。
生成低 下 时 ,P T减 少 ,MP 和 P W 变 小I。肝 硬 L V D J J 化患 者血 小板计 数 明显 减少 ,其 原 因是肝 硬化 患者脾
本 文结 果表 明肝 硬化 患者 血小板 4项 参数 的测 定 对 肝硬 化患 者肝 功能 损害程 度 ,出凝 血情 况判 断有 一 定 指 导作用 。
刘艳 杰 邓艳 波
( 龙 "省 集 贤县 第一人 民 医院 ,黑龙 江 黑 L v -
集 贤,15 0 59 0)
中图分类号:R 5. 1 文献标 识码:A 文 章编号:1 7.8 0(00 1 0 1 2 证型:I 67 + 3 6 476 2 1 )O . 4. 0 0 B
【 摘
要 】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 中血小板 4项参数的变化。方法:检测 7 例肝硬化 患者及 7 例健康体 2 0
大引起 血小 板分布 异常 以及 破坏 增加所 致 。近来 发现
骨 髓异 常或 生成 不 良是 P T减少 的重要 原 因 。 L laf 证 明肝 硬化 患者 存在 获得 性血 小板贮 池病 , o f: 使血 小板在 体 内发生释 放 反应 ,导致 血小 板空竭 ,故 使其体 积减 少 ,MP V,P T下降 。本文 对 7 C 2例肝 硬 化 患者 血小板 4项 参数 的分 析表 明 :肝 硬化 患者 的
仪器 选 用 美 国 c utr 型全 自动血 细胞 计 数仪 , 人 ol 丌 e 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 资料 .
操 作 ,严 格按 照操 作规 程进 行 。各 组 数据 用 t 验进 检
行 统计 学 处理 。

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的结果分析

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的结果分析
[ 摘 要]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血 小板 ( L ) 其参数 的变化及 I 意义。方 法: 日本 Ss xK -1 PT 及 恪床 用 yme X2 型 多项 目血球 自动 计数仪 , 测定 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 6 7 0例健康对 照者的 P T及其参数。结果 : L 与健康组 对比, 肝

占 5.% , 8 7 这些都是 肺结 核 的共性 特点 , 意这些 症状 有助 注 于肺下野结核 的诊 断。
32 鉴别诊断 . 32 1 支气管肺 炎 表 现为沿肺纹 理分布 的小点 片状模糊 .. 影 , 肺中下野对称性发 病 , 床有 发热 病史 , 两 临 化验检 查血象 有改变 。 32 2 周 围型肺 癌 单 独性出现在肺 下野 的病灶应 与周 围 ..
20 ( 2 . 04,0 )
[ ] 李淑 兰, 文清. 下 叶结 核 l 2 薛 肺 O例 临床 分 析 [ ] 包头 医学, J.
19 (2 . 94,0 )
[ ] 曾 令禄. 下 叶 结核 10例 临床 分 析 [ ] 重 庆 医 学,9 0 3 肺 3 J. 19 ,
(4) 0 .
( 稿 日期 :0 70 -6 收 2 0 -32 )
6 0例 肝 炎 肝 硬 化 患 者 血 小板 及 其参 数 的 结 果 分 析 7
杨 立宏 马羽萍 黄 蕾。 , ,
(. 1 西安 市第八 医院 , 西 西安 706 ;. 陕 10 12 西安 市 中心 血站 , 西 西安 706 ) 陕 10 1
炎肝 硬 化 患 者 的 P T计 数 明 显 降 低 ( 0 0 ) 平 均 血 小板 体 积 ( V) 高 ( 0 0 ) 血 小板 分 部 宽度 ( D ) 大 L P< 1 , MP 增 P< 1 ; PW 及 P T比 率 ( —C 增 高 ( < . 1 ; 着 肝 硬 化 患 者 C i —uh评 分 升 高 , L 明 显 下 降 , V、 D 、 —C 明 显 上 L PL R) P 00)随 hl P【 d g PT MP P W PL R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55 岁,因“腹胀、乏力 3 个月,加重伴双下肢水肿 1 周”入院。

患者 20 年前有乙肝病史,未规律治疗。

饮酒史 30 年,平均每日饮酒约 200ml。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晦暗,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 3cm,质韧。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30×10⁹/L,血小板 50×10⁹/L。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80 U/L,谷草转氨酶 100 U/L,总胆红素50 μmol/L,直接胆红素25 μmol/L,白蛋白 25 g/L。

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 e 抗原(+)、乙肝核心抗体(+)。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腹部 B 超:肝脏体积缩小,表面凹凸不平,回声增粗增强,脾大,腹腔大量积液。

二、诊断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明确。

1、病因诊断:患者有乙肝病史 20 年,且长期大量饮酒,乙肝病毒感染和酒精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腹胀、乏力、黄疸、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腹水、脾大及双下肢水肿等,均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肝细胞受损,脾功能亢进。

4、影像学检查:B 超显示肝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回声改变,以及脾大、腹水,进一步支持肝硬化的诊断。

三、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增加肝脏血流量。

饮食方面,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严格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2、抗病毒治疗: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和坏死,延缓肝硬化的进展。

3、保肝治疗: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

02 .4±00 .9
1. 05 5 < . 0叭
表 2 肝硬化 消化道 出血 和出血患者 P T和血小板参数 测定结果 比较 ± s
P T %) C(
O2 .6±00 .8 02 . 1±0 1 .1
望 型
无出血组


! !
! ! !
80 . 2 <0 l . 0
作 者单位 :16 0 广州市 , 50 3 中山大学 附属第 三医院检 验科 ( 王潭 枫 ) 5 0 8 广州市 , ; 10 0 广东省人 民医 院检 验科 ( 符永 杰 )
塑 型
对照组
墼 望! !
l. 65 2 < . O1 0 2. 25 0 <0 1 . 0

2. 35 7 < . 00 1 2. 2 2 < . 0l 0
PT %) C(
03 .6±00 .6
6 l.±1 1 171 3 1. 06 O 31 . 9.±4. 1 5 5 4±
肝硬化组 1 1.±2 4 6.±l. 41 0 1 8 7 3 . 7 7 8 8 1.± . 3 9 t 值 P值

1. 03 3 <O 1 . O 91 . 4
能反 映肝硬化 患者肝功 能损 害程度 和 出血情 况 . 可作 为肝硬化 治疗和预后评 估的重要 指标。 关键词 肝硬 化 肝炎 凝血 酶原 时间 血小板参数
出血 是 肝 硬 化 最 为 常 见 的并 发 症 和 导 致 死 亡 的 主 要原 因 . 文 献 …报 道 。 京 友 谊 医 院住 院肝 硬 化 l 有 北 39例中并发上 消化道 出血 55例 , 6 7 所以能否有效预
实用 医学 杂志 20 年第 2 卷第 2 期 08 4 2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方法:用血液分析仪检测12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其中出血组32例,无出血组96例)的血小板参数指标,与11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比较。

结果: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低于健康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出血组PLT和PCT低于无出血组,而出血组MPV、PDW和P-LCR均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存在质量和数量方面的异常,血小板参检测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为临床对病情判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value of platelet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Method:To detect parameter index with blood analyzer for 128 cases of cirrhosis platelet,and compare with 110 cases of platelet parameters in healthy control group.Result:The platelet count(PLT)and platelet hematocrit(PCT)in cirrhosis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the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and large platelet ratio(P-LCR)in cirrhosi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The platelet count(PLT)and platelet hematocrit(PCT)in bleeding group were lower than non-bleeding group,the mean platelet volume(MPV),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and large platelet ratio(P-LCR)in bleeding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non-bleeding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 platelets of cirrhosis patients have abnormal aspects of quality and quantity,detection of platelet parameters may reflect the degree of liver cell injury for patients with cirrhosis,for clinical judgment of the disease,treatment and prognosis 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Key words] Cirrhosis;Platelet parameters;Thrombocytopenia肝硬化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損害,导致肝脏出现进行性、弥漫性或者纤维性病变;前期多无临床症状,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肝硬化检查报告

肝硬化检查报告

肝硬化检查报告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其检查报告对于诊断、评估病情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读一份肝硬化检查报告的各个方面。

一般来说,肝硬化的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以及肝穿刺活检等。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

其中,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常常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

正常情况下,血清白蛋白的数值应该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如果检查报告中显示白蛋白数值明显低于正常,这可能是肝硬化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了白蛋白的合成。

胆红素指标也是肝功能检查中的关键项目。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升高都可能反映肝脏的代谢问题。

如果胆红素数值异常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功能出现障碍,这在肝硬化患者中较为常见。

另外,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也能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

在肝硬化早期,这两项指标可能轻度升高;但在病情进展或出现肝细胞坏死时,它们会显著升高。

凝血功能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可能会出现凝血时间延长,如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延长。

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肝硬化具有重要价值。

腹部 B 超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 B 超,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等特征。

在肝硬化时,肝脏可能会缩小,表面不光滑,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甚至可能出现结节状改变。

此外,门静脉增宽也是肝硬化的一个重要提示。

正常门静脉直径一般在 13 厘米以下,如果门静脉直径超过这个值,可能意味着门静脉高压的存在,这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CT 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肝脏的萎缩、结节的形态和分布,以及是否存在腹水等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诊断肝硬化也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在鉴别肝硬化结节和肝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血液检查中的血常规也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肝硬化患者凝血4项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

肝硬化患者凝血4项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

法 非参 数相 关 分析 S p e a r m a n c o r r e l a t i o n 。
反 应糖 蛋 白 , 含 量 降低 表 明肝硬 化 严 重肝 损 害 患者
2 结 果
2 . 1 肝硬 化 患 者 与 对 照组 凝 血 功 能 及 血 小板 参数
水 平 差 异
降低 , 可 导 致 低 纤 维 蛋 白 原 血 症 】 。
血小 板是 从骨 髓成 熟 的巨核 细胞 浆裂 解脱 落下
来 的小块胞质 , 是 血 液 中 一 种 最 小 的 无 核 细 胞 成 分 。肝 硬 化 患 者 循 环 血 中 血 小 板 数 量 可 发 生 变 化 。 表2 数 据显 示 , 肝 硬化 患 者 P L T和 P C T明 显 减 少 ,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差异 非 常显著 ; MP V和 P D W则 增高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差 异 显 著 。 由 于 肝 硬 化 所 致 的 脾 功 能 亢 进, 血 小 板 在 网 状 内皮 系 统 破 坏 增 多 , 半 寿 期 亦 缩 短, 消耗增加 , 是 外 周 血 血 小 板 总 数 减 少 的 重 要 原 因 。P a n a s i n k 等 证 明 了 肝 硬 化 患 者 血 小 板 的 改 变 也 涉 及 免疫 学 机 制 , 肝 硬 化 患 者 的 免 疫 学 病 变 主 要 体
近期 均 未服用 影 响凝血 功 能的药 物 。
1 . 2 检 测 方 法
存 在凝 血功 能 障碍且有 明显 的出血倾 向 。
2 . 2 C h i l d — P u g h 肝 功 能 分 级 与 血 小板 参 数 的 关 系
肝功 能 C h i l d — A、 C h i l d — B 、 C h i l d — C级 组 与 对 照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解读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解读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解读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结构破坏和纤维化增加,导致肝功能受损。

临床上,肝硬化的确诊和监测通常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指标。

本文将对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疾病。

1.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硬化程度和肝功能状况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

ALT和AS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当肝脏受损时,这两个酶会释放入血液中,其升高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相关。

在肝硬化患者中,ALT和AST的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酒精摄入、药物毒性等因素有关。

TBil是胆红素代谢的指标,其升高可能与肝硬化引起的胆汁淤积有关。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黄疸,TBil的升高提示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异常。

ALB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其降低可能与肝功能受损有关。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脏合成功能减退,ALB水平下降。

ALB的降低还可能导致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2. 凝血功能指标肝硬化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PT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延长可能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有关。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导致PT延长。

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能与肝硬化引起的脾脏扩大和脾功能亢进有关。

在肝硬化患者中,脾脏扩大可导致血小板在脾脏内被破坏增加,血小板计数下降。

3. 肝功能代谢指标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相关指标可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代谢状态。

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是脂代谢的指标,其升高可能与肝脏脂代谢异常有关。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脂肪肝,导致TG和TC的升高。

血糖是糖代谢的指标,其升高可能与肝脏糖代谢异常有关。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导致血糖升高。

4. 肝纤维化指标肝硬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增加,因此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变化的分析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变化的分析

生鳕塞厦匡刊垫!Q笙§旦蕴≥!鲞箍!!翅剑塑堕!i!坚!翌型堕幽!型幽堕墼丛业:垫!Q:!丛:!!:堕!:!Q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变化的分析尹玲宋新民【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日本M E K一6318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6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I J T)、平均血小板体积(M 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 W)参数检测,并将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PLT、M P V明显下降(P<0.01),P D W分布增大(P<0.05)。

结论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的测定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评估。

【关键词】肝硬化;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弥漫性的肝脏疾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脾功能亢进,常出现血小板数目减少及血小板功能的异常。

为了解血小板计数(P L T)、平均血小板体积(M 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 W)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我们对6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测,并与5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旨在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l资料与方法1.I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①肝硬化组68例,为本院住院患者68例,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27~76岁,平均53.2岁;②正常对照组55例,为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中肝功能、血常规检测正常者,且无肝胆系统和血液系统病史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18—67岁,平均43岁。

1.2检测仪器与方法:采用日本M E K一6318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仪器每天有专人做室内质控,合格后方可进行测定。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l m l,加入装有E l Y r A—K2抗凝的专用塑料管中抗凝,将样品充分混匀后于2h内按仪器要求上机测试,仪器自动计算并打印PL T、M PV、PD W等参数及分布图形。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测,并分析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方法:对106例研究对象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并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包括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其中6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42例同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其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分析,讨论变化情况。

结果:在64例肝硬化患者中,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血小板参数检测MPV、PDW明显升高,PLT、PCT明显降低,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会有异常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能反映肝脏受损情况,两者的变化对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凝血酶原;血小板参数【Abstract】 Objective: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alidomid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and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 clinical efficacy and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and to explore the most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Method:clinical observation on 13 cases of primary treatment and 12 patients above 60 years of age with recurrent elderly myeloma patients,were made of arsenic trioxide combined with thalidomide treatment,intravenous arsenic trioxide for 10mg/d which,at the same time,the continuous injection 28 days,oral low dose thalidomide 100 200mmg/d,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may be appropriate to increase,the maximum the limit is 300mg/d,28 days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taking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EBM T effect,according to the NCI CTCAECTCAE(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version 3)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adverse reaction.Result:in the 13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5 cases of partial remission(38.46%),5 cases of progress(38.46%),and 3 cases ineffective(23.08%).In 12 cases of senile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4 cases of partial remission(33.3%),5 cases(41%) had improvement,3 cases(25%) are invalid,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4.3%.Observed that,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are nausea and fatigue,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constipation,skin rash,liver injury,neutropenia,but after treatment will improve.Conclusion:Arsenic trioxide thalidom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 is safe and effective,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Arsenic trioxide;Thalidomide;Elderly and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肝硬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慢性肝损害,代偿期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失代偿期乏力、消瘦、尿少、下肢水肿、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及贫血、内分泌障碍、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参数分析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参数分析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参数分析及临床意义
高双和;赵崇贵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09(011)017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了解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变化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应用贝克曼·库尔特血球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46例血液标本血小板(PLT)数量、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肝硬化患者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LT、MPV、PCT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LT、MPV与PCT呈正相关,PLT、MPV与PDW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测定,对评估其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极具临床意义.
【总页数】1页(P165)
【作者】高双和;赵崇贵
【作者单位】718100,陕西米脂县人民医院;718100,陕西米脂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分析及临床意义 [J], 沈括
2.肝硬化病人血小板二项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杜秀萍;薛建华;孙莲娜
3.肝硬化病人血小板参数的分析及意义 [J], 郑润桃
4.肝硬化病人血小板参数分析及临床意义 [J], 高双和;赵崇贵
5.新鲜血小板、冰冻血小板及两者混合后的TEG参数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J], 齐峰;刘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进行探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3 研究 方法
采集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 检者清晨空腹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脉血 2 m l , 应用全 自动血 细胞分 析仪检测 血小板 参数 , 包括 所选 1 8 4例均 为我 院 2 0 0 9年 6月 ~2 0 1 2 P L T ( 血小板计数 ) 、 P C T ( 血 小板体积 ) 、 MP V( 平 均血小板体 积) 、 P D W( 血小板分布密度 ) 和P — L C R( 大血小板 比率 ) 。将
1 . 4 统计 学方 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 P S S 1 6 . 0建立数据库 ,
全 部资料 以( 面±s ) 表示 , 对血小板参数检测数据行 t 检验 ,
P ≤0 . 0 5为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寄生虫病学分会及肝脏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 病毒性肝 炎防 治方案 ( 试行) 》 诊断 标 准 , 确诊 为 肝硬 化 。随机 选择 同 期 1 8 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 比分析 , 所选健 康体检 者及肝硬 化
测结果 , 将 其与同期随机选择的 1 8 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进行对 比, 并根据患者 C h i l d - P u g h分级情况分为 A、 B 、 c 3组 , 比较 3组患者血小板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 P L T) 和血小板压积 ( P C T) 低于健康体检者 ( P< 0 . 0 1 ) , 平均血 小板 体积( MP V) 、 血小板分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随病情进展变动 , 对 于肝硬化的诊断 和治疗具有 布宽度( P D W) 和大血小板 比率 ( P . L C R) 高 于健康体 检者 (P <0 . 0 1 ) ; 肝硬化 患者的 P L T和 P C T随着 患者 C h i l d — P t L g h分级 的增加 而降低 , MP  ̄、 P D W和 P — L C R随着患者 C h i l d . P u g h分级 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患者均未使用抗凝剂 , 两组性别 、 年龄 、 病 因等一般资料具 有
肝 硬 化 患者 和 健 康 体 检 者 的 检 测结 果 进 行 对 比 , 并 根 据 患 者
1 . 1 一般 资料
年 3月收治的肝硬 化 患者 , 其 中男性 1 2 1例 , 女性 6 3例 ; 年 龄3 2— 7 4 ( 4 8 . 6±1 5 . 3 ) 岁; 病因分 类 : 病 毒性肝炎肝硬 化 7 2 例, 酒精性 肝硬化 5 8例 , 混合 性肝硬化 5 4例 ; C h i l d - P u g h分 级: A级 6 8 例, B级 7 5例 , C级 4 1 例 。全部 患者均有不 同程
管理工作有着相 当重要 的价值 J 。我院采 取上述综 合措 施 后, 医源性感染率从 2 0 1 0年度 的 3 . 8 1 %下降到 2 0 1 1 年度 的 2 . 8 3 %, 可见只有积极 参 与到 医源 性感染 防控 之 中, 才能 提 高医 院的整体服务品质 。
【 参考文献】
极 高 的 临 床应 用价 值 。
[ 关键 词] 肝硬化 ; 检测结果 ; 血小板参数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 5 7 5 . 2 [ 文献标志码 ] B [ 文章编号] 1 6 7 2— 2 8 7 6 ( 2 0 1 3 ) 0 2—0 1 8 2— 0 2
肝硬化为临床常 见病 、 多发 病 , 是 由多种 因素 导致 的慢
表l C h i l d — P u g h记 分标 准
性、 进行性 、 弥漫性肝损害。该病 除对 肝功能损 害严 重外 , 还
可累及全身多系统 , 损害造血系统 , 患者常有 出血倾 向 , 晚期 患者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 。血小板参数是衡量 出凝血 功 能的重要指标 , 笔者对 1 8 4例肝硬化患者 的血小 板参数检 测 结果进行分析 , 进而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 数变化 的临床 意
C h i l d . P u g h分级情况 , A级为 A组 , B级为 B组 , C级为 c组 ,
比较 3组 患 者 血 小 板 参 数 变 化情 况 。
度 的右胁坚硬 、 胀痛 , 倦 怠乏力 , 恶心纳差 等代偿或失代偿 表
现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符合 2 0 0 0年 中华 医学会 传染病 与

1 8 2・
白求恩军医学 院学报 2 0 1 3年 4月第 1 1 卷第 2期
J o u mN o f B e t h u n e Mi l i t a r y Me d i c M C o l l e g e , V o 1 . 1 1 , N o . 2 , A p i r l , 2 0 1 3 [ 2 ] 张卫 良, 杨毓. 加强和提高检验科医源性感染 的防范措施 [ J ] . 中国医药导报 , 2 0 1 1 , 8 ( 2 ) : 1 2 2 . 1 2 3 . [ 3 ] 曾正莲 , 谭 云昌, 倪 黎. 检验科 医源性感染 的预 防与管理 [ J ] . 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 , 2 0 1 1 , 2 1 ( 9 ) : 1 7 7 4 . ( 2 0 1 3 - 0 1 - 0 8收稿 2 0 1 3 0 - 3 . 1 3修 回) 贡树基 )
[ 1 ] 吕长安.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 预防对策 [ J ] . 航空航天 医学 杂志 ,
2 0 1 1 , 2 2 ( 1 2 ): l 5 2 7 .
( 本 文编辑
肝 硬 化 患 者 血小 板 参 数 检 测 结 果 分 析
范成 文 , 赵 万春
[ 摘要] 目的 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 , 探讨血小板参数变 化的f f 缶 床意义 。方法 分析 1 8 4例肝硬化患者 血小板参数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