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_王军

合集下载

苎麻脱胶实验报告

苎麻脱胶实验报告

苎麻脱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苎麻脱胶的工艺流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在脱胶过程中对苎麻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 - 苎麻:新鲜的苎麻茎杆 - 脱胶剂:例如氢氧化钠(NaOH)2.2 实验方法1.准备工作:–将苎麻茎杆收集起来,并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将清洗后的苎麻茎杆晾干。

2.脱胶操作:–将适量的脱胶剂(例如氢氧化钠)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脱胶液。

–将晾干的苎麻茎杆放入脱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

–在浸泡过程中,定时搅拌苎麻茎杆,以保证脱胶液均匀地接触到苎麻茎杆的表面。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脱胶液的温度和浸泡时间。

3.脱胶后处理:–将脱胶液中的苎麻茎杆取出,并用清水进行冲洗,以去除残留的脱胶剂。

–对冲洗后的苎麻茎杆进行晾干处理。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苎麻脱胶实验的工艺流程对苎麻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对苎麻的脱胶效果有着显著影响:1.脱胶剂浓度:实验中使用的脱胶剂(例如氢氧化钠)的浓度会直接影响脱胶效果。

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苎麻纤维受损,影响品质,而过低的浓度则可能导致脱胶效果不佳。

因此,在使用脱胶剂时需要控制好浓度的选择。

2.温度和浸泡时间:实验中的温度和浸泡时间也对脱胶效果有着影响。

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浸泡时间可以加快脱胶过程,但过高的温度可能损害苎麻纤维的结构,从而影响品质。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浸泡时间。

3.搅拌均匀性:在实验中,定时搅拌苎麻茎杆可以确保脱胶液均匀地接触到苎麻茎杆的表面,从而提高脱胶效果。

如果搅拌不均匀,可能导致苎麻部分区域的脱胶效果较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 在进行苎麻脱胶实验时,应该选择适宜浓度的脱胶剂,并控制好温度和浸泡时间,以兼顾脱胶效果和苎麻品质。

-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搅拌的均匀性,以确保脱胶液充分接触苎麻茎杆的表面。

苎麻复合生物酶脱胶方法的研究

苎麻复合生物酶脱胶方法的研究

苎麻复合生物酶脱胶方法的研究张平;张佳会;李彬煜;曾庆福;王军【摘要】应用纤维素酶单独处理、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复配后进行苎麻生物酶脱胶及脱胶纤维强力影响因子组合优化实验,以苎麻残胶率和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强度为判断依据.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按照纤维素酶∶甘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2∶1∶1的比例复配,复配酶总浓度为8g/L,55℃,0.2%EDTA,135min,浴比1∶1 5,pH7,摇床转速200r/min时,处理工艺较为理想,该处理后精干麻的残胶率最低为6.65%,断裂强力为44.4625cN;纤维断裂强度为5.2309cN/dTex.【期刊名称】《武汉纺织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27)003【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苎麻;复合生物酶;生物脱胶【作者】张平;张佳会;李彬煜;曾庆福;王军【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3.1;TS123.2苎麻生物脱胶技术是当前苎麻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趋势[1]。

生物脱胶包括微生物脱胶和酶脱胶两种方法。

微生物脱胶主要是通过筛选的微生物产生的果胶酶、半纤维素酶以及木质素酶对苎麻胶质进行分解的过程,由于单一菌种很难高效的产生三种酶,加之单一菌种脱胶前须对苎麻原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增大能耗,因而当前共生菌群成为微生物脱胶的发展方向。

经过驯化后的共生菌积累了有利突变,使得脱胶菌群以及脱胶酶之间进化出了高度协同的共生机制[2],但其残胶率还高达11%,仍无法满足后续纺织工艺的要求,还须辅以化学工艺方能达标,这可能是由于共生菌群后续苎麻胶质供给的营养不足,导致酶系分泌受到影响的原因。

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

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

Z e 等 筛选 了 3 嗜碱性菌 株 (T3 、T5 、T7) 用 于 hn g 株 N- N 一 N- 应 9 3 6 苎麻 的脱 胶过 程 , 不仅 降低 了苎麻 的残胶 率 , 结果 而且 还 提 高了苎麻 的光 泽度 。“ J 苎麻 生 物脱 胶 工 艺技 术 与设 备 ” 已 由中国农 业科学 院麻 类研究所成 功研 制 , 已获 国家 发 明专 并 利 (N51548 , 通 过大 量野 生 菌株 筛选 并 经种 内质 c 91 6.)该所 2 粒 D A分 子转 化 育 种 , 得 一 个 繁 殖 速 度 快 、 脱 胶关 键 N 获 产 酶、 培养 条件 粗 犷 的新 菌 株 3 5205。应 用该 菌 株 进 行上 " —6 [ 8 J 百次苎麻脱 胶试验 , 最终研 究形 成 了“ 苎麻 生物脱 胶工 艺技 术与设备 ” 』 是其效 果众说纷 纭 , L, 6但 至今 在生产 应用 中仍辅 以化学脱 胶工 艺生产 的精 干麻才能达 到纺 织工业 的要求 ; 黄 俊丽等 在克隆脱胶 关键酶基 因木聚糖 酶基 因 的基 础上 , 功 成 构建 了该 基 因的表 达载体 , 该表达 载体转 化进 黑 曲霉 菌株 将 A1 n 的原 生质体 , 获得 黑 曲霉 转化 子 A 1 T[ 。甄东 晓等 利用 P R 术从耐热 梭 状芽 孢杆 菌 中扩 增得 到 产耐 热果 胶 裂解 C技 酶的结构基 因 蒯 9 , 其 克隆 于表 达 载体 pT 8 中 , A将 E 2a 并将 重组质粒 转化人受体 菌 E. l L2, 导后 的粗 酶液果胶去 ei - 诱 oB 1 除率为 8 .0 . 。储 长流 等 以枯 草 芽 孢 杆 菌 B 3为原 菌 10 %1 8 j 1 株, 通过 紫外诱 变 育种 法 , 筛选 出产 高活 性果 胶酶 和半 纤维 素酶 的菌 株 s【。刘正 初研究 了两株脱胶菌 T6 T13 2 6 和 l6 的 脱胶酶系 , 果 发现 二 者 的脱 胶 能 力相 对 35 6 较 弱lJ 结 8- 0 2 1。 0 此外 , 汉大 学成 功研 究 了苎麻 快速 生物 脱胶 新技 术 , 已 武 也 申请 了专 利号 C 8142 .。曾莹 等 针对 现 在 国 内外 存 在 N90595 筛 选 的微生物 脱胶菌株 关键酶活 力不高 或分 泌酶 系不全 、 苎 麻 经微生物脱 胶处理后 仍然达不 到纺纱 要求 等缺 陷 , 究 了 研 脱 胶菌株黑 曲霉 A 6通 过优化脱胶 条件 , n, 使脱胶麻 的平均残 胶 率 达到 1. % , 结合 05 的 N O 44 再 2 .% aH碱 煮 , 生产 的精 干 麻达 到了纺织工业 的要 求 】 。对 筛选 的脱 胶菌 株进 行原 生 质 体融合研究 , 前 只有 山东 大学微生 物技术 国家 重点 实验 目 室开展 的融合 子菌 株 苎麻 脱胶 研 究 。金 玉 娟 等采 用 G+的

苎麻高效生物脱胶菌株的筛选和诱变

苎麻高效生物脱胶菌株的筛选和诱变

id x sis et n n e e n p ci .T e d g mmig ls ec na e o a e b J s 1 . % . T e mua tB a o h eu n osp re tg frmi y C 2 wa 7 6 h tn 2 w s

要 以苎 麻 田土 壤 和 沤 麻 池 淤 泥 为 菌种 筛选 的 来 源 , 选 择 平 板 筛 选 方 法 得 到 8株 有 效 菌 种 , 过 苎 麻 微 生 用 经
物 发 酵 实 验 筛 选 出 1株 优 势 菌 种 , 菌 落 形 态 、 理 以及 生 化 指 标 检 验 , 认 菌 株 C 2为 地 衣 芽 孢 杆 菌 ( aiu 经 生 确 J Bcl ls lhn oms 。该 菌株 对 苎 麻 脱 胶 后 , 胶 率 为 1 . % , 其 进 行 紫 外 诱 变 6 处 理 后 , 选 得 到 的 突 变 菌 株 B i ei r i c f ) 脱 76 对 0s 筛 2的 脱 胶 率 可 达 到 2 .% , 出 发 菌 的脱 胶率 提 高 了 2 . % 。结 果 表 明 : 紫 外 线 对 菌 株诱 变 筛 选 高 效 的 苎 麻 脱 胶 菌 28 比 95 用 的 方 法 是有 效 的 , 株 B 菌 2可 以作 为 苎 麻 微 生 物 脱 胶 的 受 体 菌 。 关键词 苎麻 ; 胶 菌 ; 选 ;紫外 诱 变 ; 胶 率 脱 筛 脱
文 献 标 志 码 : A 中 图 分 类 号 :S132 T 2 .
M u a e e i n c e ni g t ss o t a ns f r t g n ss a d s r e n e t f s r i o
hi h- f c e c i d g g e i i n y b o- e um m i f r m i ng o a e

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工艺的研究

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工艺的研究

些学者选用细菌进行 苎麻脱胶实验 ,取得了较
受 消 费者青 睐 ,在 国际 市 场 上盛 销 不 衰 ,极 富竞
好 的脱 胶 效 果 ,但 是还 没 有在 工 业 生 产上 大 量 推
争力。苎麻脱胶是纺织品加工链 的基础工程 ,精
干麻 纤 维质 量 对 纺织 品 服 用 性 能有 很 大 影 响 。传 统 的脱 胶工 艺 是化 学 法 , 以烧碱 进 行 煮 练 ,该 方
广应 用 ,原 因是 菌种 产 酶能力 差 ,脱 胶效率低
( 胶 率 为2%~ 0 ,菌 种培 养 工艺 要 求高 ,一 脱 0 3 %) 般 麻 纺厂 难 以接 受 。 为 了 在苎 麻 微 生 物脱 胶 方 面 有 所 突破 ,本 研究 对 选 育 到 的脱 胶 性 能优 良的 菌 种 进 行脱 胶 工 艺 优化 ,以适 用 于麻 纺 企业 的脱 胶
1 . 方法 2
1 . 果 胶 酶 活 性 测 定 方 法 .1 2
胶温 度 , 胶p 脱 H进行 研 究 , 出它们 的最 佳条 件。 找
2 结果与讨论
21 脱 胶微 生物 的分 离 筛选 .
试验 :磷 酸盐 (B )缓 冲 液 l ,02 %果胶 PS ml .5
0 m ,5℃保温 1m n ,l 0 5 0 i,加入0 m 培养液 ,5 ℃ . l 5 0 保温3rn 0 i,加入2 lD S( ,5 二硝基水杨酸 ) a m N 3 一
02 ( H ) 4( H8 )组 成 的 脱胶 液 与 干 苎麻 按 1 0 .% N 4 0 p . 5 : 比例 混 合 , 以5 2 %接 种 量接 入 种 子 液 ,3 ℃下脱胶 7 3 ,脱胶 率达到 1 o d o %。脱胶 菌液 反 复使 用4 ,脱胶 率仍 达到8 %以上 。 次 0

苎麻脱胶实验报告

苎麻脱胶实验报告

苎麻脱胶实验报告苎麻脱胶实验报告一、引言苎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植物,其纤维被广泛用于纺织、造纸等领域。

然而,在利用苎麻纤维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脱胶处理,以去除纤维表面的胶质物质,从而提高纤维的质量和可用性。

本实验旨在探究苎麻脱胶的最佳方法和条件,并对脱胶后的苎麻纤维进行分析。

二、实验方法1. 原料准备:收集新鲜的苎麻植株,并将其晾干至含水量在10%左右。

2. 脱胶方法:采用热水脱胶法和化学脱胶法进行对比实验。

a) 热水脱胶法:将苎麻纤维与适量的水放入容器中,加热至沸腾,保持一段时间后取出。

b) 化学脱胶法:将苎麻纤维与适量的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保持一段时间后取出。

3. 纤维分析:对脱胶后的苎麻纤维进行形态学和物理性能的分析。

a) 形态学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的形态特征,如长度、直径等。

b) 物理性能分析:测量纤维的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脱胶效果比较:a) 热水脱胶法:经过热水脱胶处理后,苎麻纤维表面的胶质物质明显减少,纤维变得更加清洁,但纤维长度有所缩短。

b) 化学脱胶法:化学脱胶法能够更彻底地去除苎麻纤维表面的胶质物质,纤维长度相对保持较好,但可能会对纤维的物理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2. 形态学分析:a) 热水脱胶法:显微镜观察显示,经过热水脱胶处理后的苎麻纤维表面光滑,纤维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较均匀。

b) 化学脱胶法:化学脱胶法处理后的苎麻纤维表面更加光滑,纤维断面呈圆形,直径较均匀。

3. 物理性能分析:a) 热水脱胶法:经过热水脱胶处理后的苎麻纤维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也有所降低。

b) 化学脱胶法:化学脱胶法处理后的苎麻纤维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对较好,但仍略有下降。

四、结论通过对苎麻脱胶实验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热水脱胶法和化学脱胶法都能有效去除苎麻纤维表面的胶质物质,但化学脱胶法效果更好。

2. 脱胶后的苎麻纤维在形态学和物理性能上都有一定的变化,但整体质量仍然较好。

苎麻生物酶脱胶若干问题探讨与技术应用

苎麻生物酶脱胶若干问题探讨与技术应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苎麻生物酶脱胶若干问题探讨与技术应用
苎麻纤维的脱胶工直接关系着纤维的开发利用。

长期以来,苎麻脱胶工采用强酸、强碱、强漂、高温高压煮炼的化学脱胶工。

因为大量使用化工原料和采用高温高压脱胶工,使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社会的进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因此化学脱胶工的改进迫在眉睫。

化学脱胶工使苎麻纤维部分大分子链断裂,纤维刚性大,织物手感粗硬、刺痒、服用性能较差。

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为苎麻脱胶展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即用酶促反应取代化学反应,利用生物酶的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不产生化学污染来完成苎麻脱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湖南华升集团公司联合国内外微生物领域有影响的单位,对苎麻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现就其工技术条件、产品质量情况、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作一探讨。

1苎麻生物酶脱胶工技术试验研究
1.1菌种
本试验是采用山东大学培育的枯草芽孢杆菌,该菌种培养条件粗放,生
长繁殖快,产生果胶酶活性高。

经测试,在一同条件下,还产生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蛋白酶,a一淀粉酶等,但极少产生纤维素酶,适合苎麻脱胶。

该菌种易保藏,产酶活力稳定。

1.2工流程
酶制剂生产工流程:菌种选育-菌种培养-菌种产酶-三级发酵-粗酶液提

酶脱胶生产工流程:原麻扎把装笼-浸酶处理-洗麻-拷麻-漂洗-给油-脱
水-烘干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

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

+DDCEF GD 8AHHGIC FG JCK688LHK GD MA8LC 残胶率 !> ;< ?> 2? 3> ;3 @> 2@ @> 2"
酶浓度 5 6 7 89 : " ;"" 2"" <"" =""
用果胶酶和木聚糖酶进行联合脱胶, 其去除的胶质, 比它们单独进行脱胶的总和多得多, 这是 由于两种酶的协同作用, 使分解的胶质更容易从胶质复合体中释放出来, 同时也使脱胶酶进一步向 胶质复合体渗透, 从而使脱胶作用增强。当用果胶酶和木聚糖酶联合脱胶之后, 再用甘露聚糖酶进 行脱胶, 其去除的胶质比开始单独用甘露聚糖酶去除的胶质多。这是由于在前面两种酶的作用下, 甘露聚糖酶更容易渗透到胶质复合体内部; 且甘露聚糖酶去除的胶质包括前面两种酶降解的片断, 但由于其和甘露聚糖以共价键连接, 而未能从胶质复合体中释放出来。 本实验中在在这三种酶的作用下, 最终脱胶酶的残胶率为 @> 2@P , 仍然达不到可纺标准 ( 残胶 率 2P 以下) 。苎麻中木质素含量为 ;P 左右, 在化学脱胶中由于其含量低而不是主攻对象; 但在酶 法脱胶中, 木质素的去除就不能忽略, 否则其它的大分子虽已被降解, 但由于其和木质素分子间以 共价键连接而不能从胶质复合体中释放出来。由上面可知, 在苎麻脱胶过程中, 由于苎麻胶质中各 大分子以共价键相连而形成网络状的胶质复合体, 因而, 酶脱胶过程中需要果胶酶、 半纤维素酶、 木 质素降解酶等多种酶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Q
表M *5678M 正交实验安排表 +5:;<D 5>@ 78Q87 ?8; 水平 F 因素 H # I 表! 正交结果分析 果胶酶浓度 ) (( #$$B F =7 I$$B F =7 J$$B F =7 木聚糖酶浓度 ) -( #$$ B F =7 I$$B F =7 J$$B F =7 4( RS) IK ! JK J NK $

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

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

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
周带娣
【期刊名称】《作物研究》
【年(卷),期】2003(017)001
【摘要】脱胶是苎麻加工中基础而又关健的工序,脱胶的效果直接影响精干麻品质和制成率.本文就不同基因型苎麻中胶质的含量及动态变化、生物脱胶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概述.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周带娣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3.109.2
【相关文献】
1.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 [J], 王军;夏东升;陈悟;陈洪高;曾庆福
2.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 [J], 杨琦;段盛文;彭源德
3.发酵方式对苎麻韧皮生物脱胶效果的影响 [J], 冯湘沅;成莉凤;刘正初;杨琦;刘志远;郑科;段盛文;彭源德
4.苎麻鲜麻沸水煮练处理对厌氧微生物脱胶的影响 [J], 刘书惠; 李毓陵; 崔运花; 陈小光; 刘芳; 马颜雪; 肖乐
5.苎麻纤维厌氧生物脱胶系统工艺性能研究 [J], 刘芳;李毓陵;马颜雪;陈小光;刘书惠;张益榛;任志鹏;李康琪;童艺翾;任泺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苎麻脱胶菌株的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育种及应用

苎麻脱胶菌株的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育种及应用

进行脱胶试验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 料 .
1 1 1 菌种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脱胶厂沤 麻池 的厌 氧泥和堆积腐 败 的苎麻
的精 干麻品质优 于化 学脱胶麻 , 且成本低 、 绿色环保 、 工艺 简 单、 易于 自动化操 作 , 是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 …。 目前生物脱胶 的研究取 得了很大 的进展 , 已经筛选 了很
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基础上添加 15 . %的琼脂粉 。 1 14 主要 试剂 .. 蜗 牛酶 、 , 3 5一二 硝基水杨 酸 、 酒石酸 钾
术。原生质体通 常是 由对数生长期 的细胞 制备而来 的 , 这个 时期的细胞代谢 旺盛 、 复制频繁 、 生活力强 、 对诱 变剂 的敏感 性 也强 , 从而成为诱变较为理想 的材料 。因此 , 生质体诱变 原 技术被广泛应用 于工业 微生 物菌种 的选育 , X 如 u等用 紫外
0 5 、 a 10 5 牛 肉膏 0 5 果 胶 0 5 琼 脂 2 , .% N C . %、 . %、 . %、 % K H O 调 p 值至 7 0 MM 液 : 糖 0 5m lm 、 P4 H . 。S 蔗 . o L 氯化 镁 / 00 o m 、 .2m l L 顺丁烯二酸 00 o m 调 p / .2m l L, H值到 70 / . 。固体
酶产量高于 出发菌 H 1 133 , Y 1 2 .% 生长速度提高 了 4.6 ; 28 % 诱变菌 H 1 — 3 苎麻 具有较好的脱胶效果 , d可以 Y1 7 对 3 完成脱胶 , 苎麻 的失重率为 3 .4 ; 4 0 % 脱胶 后纤维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 明, 诱变菌 H 1 3除水溶物含量外其余 指 Y1 —7

苎麻生物脱胶菌群优化实验报告

苎麻生物脱胶菌群优化实验报告

苎麻生物脱胶菌群优化实验报告生物072班殷刚0705151069 苎麻生物脱胶作为苎麻的生产加工程序(收割→刮制→脱胶→梳理→纺纱→织布→漂整→印染)中的一道重要的加工过程,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该类技术已经成为苎麻研究的热点.微生物脱胶是生物脱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把经过筛选的脱胶菌株接种到生苎麻上,以苎麻上的胶质为营养源,让脱胶菌在生苎麻上大量繁殖,在脱胶菌繁殖过程中,分泌出脱胶酶分解胶质,使高分子量的果胶及半纤维素等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而溶于水中,即在缓和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胶养菌,菌产酶,酶脱胶”的生化反应。

酶脱胶是直接利用脱胶酶制剂或者脱胶菌株产生酶纯化的酶作用于苎麻上,利用酶的生物活性,降解苎麻纤维外包裹的胶质复合体,从而使纤维分离出来。

本实验就是建立在微生物脱胶的基础之上,对工业脱胶菌群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进行优化探索的实验.本次实验从碳源、氮源、无机盐、PH值、温度和渗透剂6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并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具体报告如下:一,不同氮源对菌群脱胶的影响实验步骤:1、配制不同氮源(酵母粉、蛋白胨、硝酸钠、尿素、硫酸铵)的培养基,每种培养基各配2g/L与5g/L两种浓度均100ML,用锥形瓶盛装。

2、将定量(10g左右)后的苎麻在沸水中浸泡5~8秒,杀菌。

3、将杀菌后的苎麻放入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做一个自来水对照组,封口。

将所有的锥形瓶放入38摄氏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

4、取出菌液,测定OD值。

5、取出苎麻,清洗,烘干,称重,计算苎麻的失重率。

数据记录:1、产气量(2g/L):酵母粉>硫酸铵>蛋白胨>尿素>自来水>硝酸铵产气量(5g/L):酵母粉>蛋白胨>硫酸铵>尿素>自来水>硝酸铵2、OD值扫描:220~750nm 220~350nm2g/L峰值尿素A230=2.151硫酸铵A241=2.229蛋白胨A257=2.113酵母粉A249=2.197硝酸钠A244=5.186自来水A238=3.9332g/L峰值A280处值尿素A228=9.425 5.840硫酸铵A228=9.592 6.980蛋白胨A230=10.403 6.570酵母粉A229=10.1947.831硝酸钠A240=11.1677.833自来水A228=9.5707.282峰值(220—750nm):硝酸钠>自来水>硫酸铵>尿素>酵母粉>蛋白胨峰值(220—350nm):硝酸钠>蛋白胨>酵母粉>自来水>硫酸铵>尿素 220~750nm 220~350nm5g/L峰值尿素A263=1.155硫酸铵A280=1.007蛋白胨A263=1.792酵母粉A263=2.222硝酸钠A263=1.355自来水A238=3.9335g/L峰值A280处值尿素A227=9.257 4.665硫酸铵A228=10.638 4.890蛋白胨A232=9.573 6.880酵母粉A230=8.460 4.593硝酸钠A229=9.234 5.521自来水A228=9.570 6.852峰值(220—750nm):自来水>酵母粉>蛋白胨>硝酸钠>尿素>硫酸铵峰值(220—350nm):硫酸铵>自来水>蛋白胨>尿素>硝酸钠>酵母粉3、麻质量的测定:5g/L麻原重麻干重失重率尿素9.99g8.73g12.6%硫酸铵10.05g8.92g11.2%蛋白胨10.00g8.12g18.8%酵母粉10.04g8.69g15.5%硝酸钠10.03g8.57g14.6%自来水10.05g8.54g15.0%失重率大小(2g/L):酵母粉>蛋白胨>尿素>硫酸铵>自来水>硝酸铵失重率大小(5g/L):蛋白胨>酵母粉>自来水>硝酸钠>尿素>硫酸铵二,不同碳源对菌群脱胶的影响实验步骤:1、配制不同碳源源(淀粉麸皮葡萄糖蔗糖碳酸钠)的培养基,每种培养基各配2g/L与5g/L两种浓度均100ML,用锥形瓶盛装。

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

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
3 6 2018年第 40卷第 1期 中国麻业科学 PLANTFIBERSCIENCESINCHINA
文章编号:1671-3532(2018)02-0036-07
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
杨琦,段盛文,彭源德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长沙 410205)
摘 要:脱胶是苎麻纤维加工的关键步骤,文章针对目前工业上化学脱胶方法高耗能、高污染 的现状,阐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微生物脱胶技术的作用机制,并从脱胶菌株的分离选育、菌株发酵 工艺优化及脱胶工艺优化 3个方面分析了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微生物脱胶技术可 较好地应用于苎麻脱胶,实现苎麻纤维的清洁加工,但亟需从工程菌株、发酵工艺、脱胶工艺、脱胶 机理和微生物菌剂制备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以推动该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17-08-23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IBFC08);国家麻类产业技术建设专项(No.CARS-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3170043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j3126);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2016PT36;1610242016024) 作者简介:杨琦(1988-),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麻类纤维微生物脱胶研究。E-mail:yangqi@caas.cn 通讯作者:彭源德(196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微生物研究。E-mail:ibfcpyd313@126.com
Keywords: ramie;microbialdegumming;degummingmechanism;strain breeding;degumming process
苎麻(Boehmerianivea)是荨麻科苎麻属作物,其韧皮的单纤维长、强度大、吸湿和散湿迅速、热 传导性能优良,是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料。我国是苎麻的主要产地,产量约占全世界的 90%以上,具 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力。然而,苎麻原麻中含有 30%左右由果胶和半纤维素组成的键合 型非纤维素物质(俗称“胶质”),这些胶质的存在会影响苎麻纤维的质量,不能直接用于纺织[1]。 脱胶是苎麻纤维用于纺织前的关键步骤,目前苎麻脱胶的方法有传统沤麻法、化学脱胶法和生物 脱胶法。传统沤麻法污染大、耗时长,已不适应于工业化的生产。工业上常用的化学脱胶法高耗

211161235_苎麻脱胶研究进展

211161235_苎麻脱胶研究进展

纺织等12 道工序 [22],全过程由人工操作。虽然这一传

,以及一 些 灰 分 等 物 质。 这 些 胶 质 相 互 缠 结,形
[
11]
过化学键等连接 方 式 形 成 了 复 杂 的 胶 质 复 合 体,但 由
于其所形成的的多糖网将纤维紧紧包裹、粘连,致使 苎
麻纤维难 以 分 散
。因此苎麻原麻必须脱去胶质才
[
1
2]
文章编号:
1673
0356(
2023)
04
0001
05
古代重要的纤 维 作 物 之 一,在 我 国 已 有 4700 多 年 的
栽种历史 [4],国内苎麻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 90% ,因
此国际上称之 为 “中 国 草”。 目 前,我 国 培 育 的 苎 麻 品
种繁多,主要包括黔苎 1 号、赣苎 1 号、华苎 2 号、华苎
1.
高技术有机纤维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83)
2.

要:介绍苎麻纤维的结构、特点以及苎麻胶质的组成、含 量;阐 述 苎 麻 脱 胶 方 法 的 工 艺 流 程、发 展 历 程 及 优 缺 点;
分析苎麻脱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苎麻纤维;化学脱胶;生物脱胶;氧化脱胶
中图分类号:
著影响。苎麻纤维组成中除纤维素外,还有果胶、半 纤
维素、木质素、脂 蜡 质 和 水 溶 物 等 伴 生 物 质,统 称 为 胶
质,大约占纤维的 30% ,其中果胶约占 4% ~8% ,半 纤
组织,为后续打 出 纤 维 做 准 备,沤 麻 法 历 史 悠 久,应 用
对化学脱胶法做了创新和改进。例如在 1985 年,寻 民

苎麻纤维生物脱胶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

苎麻纤维生物脱胶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

苎麻纤维生物脱胶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
一、背景
苎麻纤维是一种可再生性高、耐腐蚀性佳和结构可塑性强的植物性纤
维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拉伸性,因此在纺织、食品、医疗、汽车等
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对苎麻纤维生物脱胶仍不完善,特别是CMC
(氯化氢羧甲基纤维素)等结合胶高度附着牢固,缺乏一套有效的生物脱
胶工艺。

二、工艺目标
三、研究方法
1、物理技术研究:采用物理技术如电热、紫外线等辅助脱胶,降低
胶粘性,减少耐受度要求,如可选用可调功率激光热敏脱胶,改善苎麻纤
维分散性,降低胶膜覆盖率,减少脱胶中断的可能性。

2、生物技术研究:采用微生物技术及其衍生物如采用白腐蚀微生物,生物降解及分解苎麻纤维的粘合物,增加纤维材料的活性,提高脱胶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

3、结合技术研究:结合上述物理、生物技术进行优化,形成一套适
用于苎麻纤维生化脱胶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CMC等结合胶的覆盖,保证
纤维特性的完整性。

苎麻化学脱胶实验报告

苎麻化学脱胶实验报告

苎麻化学脱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苎麻化学脱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去除苎麻中的胶质,观察苎麻脱胶后的性质和变化。

二、实验原理:1.苎麻中的胶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2.纤维素主要是由葡萄糖组成,可被酸、碱等化学试剂分解。

3.半纤维素主要是由木聚糖等组成,可被酸、碱等化学试剂以及酶类分解。

4.木质素是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难以被化学试剂分解。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苎麻样品。

2.硫酸。

3.氯化钠。

4.醋酸。

5.酒精。

6.蒸馏水。

7.烧杯、试管、玻璃棒、过滤纸等基本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1.准备苎麻样品,将其磨碎并过筛。

2.取一定量的苎麻样品,并加入适量的硫酸。

3.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样品充分与硫酸接触。

4.将混合物放置静置一段时间,观察苎麻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5.将混合物过滤,滤液为去胶液,用水洗涤胶渣。

6.将去胶液加入适量氯化钠溶液,使其中和。

7.用醋酸浸泡胶渣一段时间,使其软化。

8.用酒精洗涤胶渣,使其除去余酸。

9.用蒸馏水再次洗涤胶渣,使其纯净。

10.将洗净的胶渣晾干,并进行相应的性质测试。

五、实验结果:1.经过化学脱胶后,苎麻的颜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黄褐色变为淡黄色。

2.经过化学脱胶后,苎麻的纤维质变得柔软且易于搭配。

3.经过化学脱胶后,苎麻的纤维质结构更加明显,纤维间的粘合度降低。

六、实验讨论:1.苎麻中的胶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通过化学脱胶实验,我们成功地去除了苎麻中的胶质。

2.在苎麻化学脱胶的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将苎麻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部分分解,而醋酸和酒精的作用是软化胶质,使其易于清洗。

3.本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的浓度和操作条件需要严格控制,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实验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混合物的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以提高脱胶效果。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对苎麻进行了化学脱胶。

经过脱胶处理后,苎麻的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纤维质更加柔软且易于搭配。

脱胶进展文档

脱胶进展文档

2010苎麻生物酶脱胶实验进展头麻残胶含量的测定12h 24.2% 25.6% 27.5% 26.4% 24.5% 24.3% 23.6% 24h 23.8% 24.3% 26.6% 24.4% 22.6% 22.1% 21.1% 36h 21.9% 22.8% 24.5% 22.8% 21.3% 20.9% 20.9% 42h 21.2% 21.7% 23.9% 21.7% 21.1% 20.1% 19.3% 48h 19.3% 18.9%21.3% 19.8% 18.9% 18.2% 18.6% 60h 19.0%17.2% 20.5% 19.1% 18.3% 17.9% 16.9% 63h 18.9%16.5% 19.7% 18.1% 18.2% 17.4% 16.3% 66h 17.0%15.4% 18.6% 16.5% 16.8% 16.6% 15.1% 69h 16.7%15.3% 18.2% 15.8% 15.6% 16.2% 14.4% 72h 15.8% 14.9% 17.7% 14.9% 14.5% 15.2% 13.4% 头麻纤维强力的测定12h 48.26 31.42 31.21 30.42 29.24 28.15 27.88 24h 36.47 28.30 27.93 24.11 23.87 22.55 20.62 36h 31.78 25.27 23.22 21.11 19.36 17.44 16.92 42h 29.04 23.34 20.30 16.44 14.21 14.45 12.39 48h 25.90 20.31 17.22 12.29 11.66 12.53 11.66 60h 23.44 18.48 15.32 11.77 11.61 9.33 8.67 63h 20.13 17.35 14.11 8.45 7.61 7.09 8.31 66h 18.74 13.20 12.23 7.99 7.33 6.11 7.41 69h 16.99 11.98 11.01 7.44 7.45 5.92 6.55 72h 15.31 11.52 10.38 7.07 6.06 5.44 6.79头麻废水浇地实验结果标准圃调查试验小区(施废水) 对照小区(不施废水)株高CM 186.466 186.400 增高0.03% 茎粗MM 12.7746 11.0613 增粗13.41% 皮厚MM 1.0413 1.0048 增厚3.5% 鲜皮重KG(十五株)5.53 29 增重4.53% 干麻重KG(十五株)0.689 0.680 增重1.32% 有效株(十五蔸)178(有效株率89.44%)173(有效株率86.93%)无效株(十五蔸)21 26小区蔸数57 52大田区调查试验小区(施废水) 对照小区(不施废水)株高CM 186.200 180.800 增高2.9% 茎粗MM 12.322 10.507 增粗14.72% 皮厚MM 1.007 0.967 增厚4.53% 鲜皮重KG(十五株)4.55 4.54 增重0.22% 干麻重KG(十五株)0.52 0.49 增重5.47% 有效株(十五蔸)127(有效株率86.98%)175(有效株率87.93%)无效株(十五蔸)19 24小区蔸数88 88二麻残胶含量的测定12h 22.2% 22.6% 23.1% 22.7% 21.5% 21.3% 20.6% 24h 21.3% 21.4% 22.1% 21.6% 21.4% 20.8% 19.8% 36h 19.9% 19.7% 20.5% 20.1% 19.3% 19.4% 18.9% 42h 19.2% 18.7% 18.8% 18.4% 17.8% 17.1% 17.4% 48h 17.4% 17.0% 18.3% 17.8% 16.9% 16.2% 16.6% 60h 16.0% 15.7% 17.5% 15.6% 15.3% 14.9% 14.9% 63h 15.6% 15.3% 16.7% 14.9% 14.5% 13.4% 13.3% 66h 15.1% 14.8% 15.6% 14.4% 12.8% 13.6% 12.1% 69h 14.7% 14.3% 15.2% 13.8% 12.6% 12.7% 12.4% 72h 14.1% 13.7% 14.7% 13.9% 12.5% 12.2% 11.7%二麻纤维强力的测定12h 47.2943.3339.2637.31 33.6225.6718.32 24h 35.5735.6636.7825.74 23.8418.7515.41 36h 30.3231.2730.3222.31 20.3115.2912.09 42h 28.5924.3522.1515.70 16.3212.1010.25 48h 24.3522.3119.2013.64 12.117.547.33 60h 22.1420.4514.3111.58 10.27 6.13 5.25 63h 19.0117.6514.1110.32 7.35 5.31 4.31 66h 17.4715.0112.128.20 6.91 4.00 3.72 69h 15.9713.8911.957.75 6.23 4.27 3.14 72h 14.2112.1911.23 6.99 5.34 3.02 3.75二麻废水浇地实验结果大田区调查(面积2M×18M)试验小区(施废水) 对照小区(不施废水)株高CM 197.7333 196.6667 增高0.5% 茎粗MM 11.2233 11.3953 增粗-1.5% 皮厚MM 1.074 1.016 增厚4.53% 鲜皮重KG(十五株)4.35 4.27 增重1.87% 干麻重KG(十五株)0.42 0.43 增重-2.32% 有效株(十五蔸)121(有效株率76.58%)119(有效株率81.50%)无效株(十五蔸)37 27小区蔸数88 88施废水前施废水后(两周)土壤全氮% 0.212 0.231土壤全钾% 0.813 0.807土壤全磷% 0.107 0.100三麻残胶含量(室内)的测定12h 22.59% 23.20% 21.86% 20.23% 21.55% 23.81% 21.81% 24h 19.78% 22.00% 20.31% 19.78% 21.46% 23.15% 21.56% 36h 20.82% 19.47% 18.46% 22.77% 21.30% 14.48% 18.43% 42h 21.52% 21.15% 17.28% 19.54% 21.43% 19.06% 20.71% 48h 18.83% 16.90% 17.60% 17.10% 18.12% 20.44% 17.53% 60h 15.13% 15.19% 15.99% 14.35% 15.79% 19.49% 15.56% 63h 14.71% 16.91% 13.40% 16.45% 15.32% 16.60% 14.03% 66h 15.27% 12.54% 13.07% 16.36% 16.00% 16.92% 16.46% 69h 14.39% 11.82% 19.87% 13.79% 12.53% 17.27% 15.50% 72h 13.80% 12.74% 14.24% 12.44% 14.29% 16.30% 13.85% 三麻残胶含量(室外)的测定12h 25.50%24.28%23.02%20.85%20.81%22.94%23.09% 24h 23.07%23.48%21.40%20.60%20.41%23.91%20.35% 36h 21.52%15.88%20.18%20.81%19.88%21.46%20.12% 42h 22.06%21.24%21.14%20.46%20.50%21.45%22.50% 48h 18.90%16.81%19.64%19.80%18.14%17.93%20.72% 60h 19.82%16.83%17.59%16.76%17.56%17.87%18.21% 63h 20.52%18.49%17.75%18.96%16.58%18.94%11.86% 66h 19.24%17.53%18.42%16.66%16.29%19.01%18.12% 69h 20.04%16.35%17.46%16.91%17.74%18.63%17.89% 72h 17.91%17.06%16.01%17.63%14.88%16.60%19.43%三麻纤维强力(室外)的测定12h 49.33 45.24 43.31 38.24 36.44 34.56 29.18 24h 37.95 40.65 38.25 28.45 29.70 25.78 17.99 36h 33.46 35.69 31.90 20.33 22.34 19.99 13.34 42h 29.14 30.11 26.56 16.90 17.40 15.23 11.28 48h 27.44 27.31 24.62 15.01 14.24 14.30 10.56 60h 24.37 22.17 18.33 13.43 12.77 12.15 9.77 63h 25.46 18.82 13.75 12.99 11.11 10.22 8.23 66h 23.57 17.99 14.98 13.43 9.45 9.17 7.55 69h 19.74 18.40 12.02 12.21 8.76 8.20 7.412 20.13 17.31 11.39 11.27 9.37 7.99 7.02三麻废水浇地前后废水浇地后土壤全氮% 0.227 0.234土壤全磷% 0.832 0.854土壤全钾% 0.111 0.1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苎麻生物脱胶研究进展王军,夏东升,陈悟,陈洪高,曾庆福3 (武汉科技学院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摘要 苎麻生物脱胶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脱胶方法,相比化学脱胶法,生物脱胶具有提高精干麻质量,不损伤纤维,无污染等优点。

生物脱胶技术成为国内外苎麻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苎麻脱胶的主要发展方向。

综述了生物脱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苎麻;脱胶;微生物;酶中图分类号 S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15-06517-02R esearch Advancem ent in the Biologic Degumming of R amieW ANG Jun et 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Textile Printing ,inistry of Education ,W 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 uhan ,Hubei 430073)Abstract T he biologic degumm ing of ram ie bast fibers is a kind of m eth od w ith green and environm ent 2friendly.C om paris on w ith the chem ical degum 2m ing ,the biologic degumm ing sh ows the advantages of quality im provem ent of the refined dried 2ram ie ,w ith out injury fiber and n on 2pollution.T herefore ,the biological degumm ing techn ology ,as a h otspot for ram ie researcher at h om e and abroad ,is m ain developm ent direction of the ram ie degumm ing in the fu 2ture.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n the biological degumm ing technique was summ arized.K ey w ords Ram ie ;Degumm ing M icrobiology ;Enzym e.基金项目 武汉科技学院校青年基金(20073204);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项目(2006074)。

作者简介 王军(1976-),男,山东高唐人,讲师,从事苎麻生物脱胶及纤维改良的教学和研究。

3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08203225 我国是苎麻资源大国,其种植面积和纤维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其纤维产品具有吸湿散热快、透气好、不贴身、抗菌、挺括美观等优点,是高档天然纤维产品。

苎麻的生产加工程序为:收割→刮制→脱胶→梳理→纺纱→织布→漂整→印染,其中脱胶、漂整和印染是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传统的化学脱胶方式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环境污染。

《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要求推广应用促进低污染、低能耗脱胶技术。

目前,生物脱胶技术成为国内外苎麻研究者研究的热点。

1 生物脱胶的方法生物脱胶主要包括微生物脱胶和酶脱胶两种方法。

微生物脱胶是把经过筛选的脱胶菌株接种到生苎麻上,以苎麻上的胶质为营养源,让脱胶菌在生苎麻上大量繁殖,在脱胶菌繁殖过程中,分泌出脱胶酶分解胶质,使高分子量的果胶及半纤维素等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而溶于水中,即在缓和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胶养菌,菌产酶,酶脱胶”的生化反应。

酶脱胶是直接利用脱胶酶制剂或者脱胶菌株产生酶纯化的酶作用于苎麻上,利用酶的生物活性,降解苎麻纤维外包裹的胶质复合体,从而使纤维分离出来。

常用的脱胶酶有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降解酶等,这3种酶类的组成较复杂。

胶酶大致可分为9种组分,包括果胶裂解酶、果胶甲酯酶和原果胶酶等。

2 微生物脱胶的研究进展中国在麻类微生物脱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国外开展的研究工作较少,主要是日本和印度[1]。

从工业化角度研究微生物脱胶,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2-3],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微生物脱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

目前,微生物脱胶菌株大多是直接进行筛选,只有少数几例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来获取。

LiangshuangZheng 等筛选了3株嗜碱性菌株(NT 239、NT 253、NT 276)应用于苎麻的脱胶过程,结果不仅降低了苎麻的残胶率,而且还提高了苎麻的光泽度[4]。

“苎麻生物脱胶工艺技术与设备”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成功研制,并已获国家发明专利(C N95112564.8),该所通过大量野生菌株筛选并经种内质粒DNA 分子转化育种,获得一个繁殖速度快、产脱胶关键酶、培养条件粗犷的新菌株T 852260[5]。

应用该菌株进行上百次苎麻脱胶试验,最终研究形成了“苎麻生物脱胶工艺技术与设备”[6],但是其效果众说纷纭,至今在生产应用中仍辅以化学脱胶工艺生产的精干麻才能达到纺织工业的要求;黄俊丽等在克隆脱胶关键酶基因木聚糖酶基因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表达载体,将该表达载体转化进黑曲霉菌株An1的原生质体,获得黑曲霉转化子A T1[7]。

甄东晓等利用PCR 技术从耐热梭状芽孢杆菌中扩增得到产耐热果胶裂解酶的结构基因pel 9A ,将其克隆于表达载体pET 28a 中,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受体菌E.coli B L 221,诱导后的粗酶液果胶去除率为81.00%[8]。

储长流等以枯草芽孢杆菌B13为原菌株,通过紫外诱变育种法,筛选出产高活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的菌株S2[9]。

刘正初研究了两株脱胶菌T 66和T 1163的脱胶酶系,结果发现二者的脱胶能力相对T 852260较弱[10]。

此外,武汉大学成功研究了苎麻快速生物脱胶新技术,也已申请了专利号C N89104529.5。

曾莹等针对现在国内外存在筛选的微生物脱胶菌株关键酶活力不高或分泌酶系不全、苎麻经微生物脱胶处理后仍然达不到纺纱要求等缺陷,研究了脱胶菌株黑曲霉An6,通过优化脱胶条件,使脱胶麻的平均残胶率达到14.42%,再结合0.5%的NaOH 碱煮,生产的精干麻达到了纺织工业的要求[11]。

对筛选的脱胶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目前只有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的融合子菌株苎麻脱胶研究。

金玉娟等采用G +的芽孢杆菌B1221322和G 2的欧文氏菌E262223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获得284株融合子,经初筛和复筛获得2株脱胶能力强于2个原始菌株的融合子菌株[12-13]。

上述菌种大多是好氧菌或者兼性菌,厌氧菌方面,何绍江从沤麻泥、麻地和菜园土采集土杨,用亨氏厌氧技术分离到5种苎麻厌氧脱胶菌,其中4种菌进行了脱胶试验和鉴定工作,结果表明总残胶可降至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15):6517-6518 责任编辑 李玮 责任校对 况玲玲15%以下[14-15]。

胡国全应用亨氏厌氧技术从麻厂污泥和沼气池中优选出8种脱胶性能较好的杆菌,并进行组合测定了其代谢特性,探讨了生物脱胶与化学脱胶先后效果的差异[1,16]。

3 酶脱胶的研究进展Akbil K umar等利用多种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来处理苎麻,以去除胶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7-19]。

管映亭研究了果胶酶-化学法苎麻脱胶过程,确定了这一联合脱胶方法的工艺及其参数,证明联合脱胶法所得纤维的品质优于常规化学脱胶[20]。

Fredi Br thlmann等研究表明,不同的多聚糖降解酶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21]。

Liangshuang Zheng等通过两株菌进行脱胶试验,得出不同多聚糖降解酶似乎具有协同作用的模糊结论,刘唤明等用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进行苎麻酶法脱胶,进行了每种酶的单一酶脱胶和3种酶的联合脱胶试验,结果表明,只用果胶酶脱胶,只能去除约4.30%的胶质,单一木聚糖酶只能去除约1.20%的胶质,单一甘露聚糖酶果胶去除率仅为1.00%;3种酶联合脱胶最终残胶率为5.20%[22],虽然达不到可纺标准,但是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多种酶间协同作用的存在。

李德舜等利用丙酮分级沉淀法,将Bacillus sp.N o.16A 发酵液中的果胶酶和甘露糖聚酶处理成不同活性比例的3组脱胶酶液,进行脱胶试验,发现甘露聚糖酶对果胶酶的脱胶效果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前者能增加后者的脱胶效果[23]。

另外,由于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结构精细,环境、温度和pH值的变化都会对酶的催化活性产生影响,因此,储长流等从酶液活性中心、金属离子、温度和pH值等角度研究了产高活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的菌株S2分泌酶液的稳定性[24]。

4 苎麻生物脱胶的分析及展望到目前为止,国内苎麻生物脱胶法未普及生产,国外也停留在试验生产阶段。

脱胶法菌种产酶能力低、菌种脱胶关键酶活力不高或分泌的酶系不全、脱胶效果不稳定等使脱胶处理达不到麻纺对纤维残胶率的要求,主要是因为:①苎麻胶质成分十分复杂,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需要相应的复杂酶系,而自然界的菌株往往只具有1种或几种相关的酶类,或者缺少脱胶关键酶,故需要复合菌群的作用降低苎麻胶质,达到脱胶的目的;②人们对苎麻脱胶的机理还不清楚,到底是只需要少数几种关键酶来协同破坏胶质与纤维素的共价联系来改变生纤维的空间构象而达到脱胶目的,还是需要更多酶的协同作用来彻底降解胶质;③微生物培养工艺要求高,不易于企业产业化作业。

目前,国内外研究对微生物脱胶的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微生物脱胶的众多优点仍鼓励着众多科研工作者在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1]胡国全,邓宇,张辉,等.对苎麻厌氧微生物脱胶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0(3):561-564.[2]闵乃同.苎麻微生物及化学混合脱胶工艺的研究[J].纺织学报,1983,4(4):226-228.[3]罗维希,赖占钧.苎麻微生物脱胶研究[J].江西农业科技,1987(8):14-15.[4]LI A NSH U A NG ZHE NG,Y U MI N D U,J I AY A O ZH A NG.Degum m ing o f ram iefibers by alkalophilic bacteria and their polysaccharide-Degrading enzym es [J].Biores ource T echn ology,2001,78(1):89-94.[5]彭源德,刘正初.苎麻脱胶菌种特性的研究[J].中国麻作,1995,22(4):23-27.[6]刘正初,彭源德,冯湘沅,等.苎麻生物脱胶工艺技术与设备生产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0,33(4):68-74.[7]黄俊丽,王贵学.脱胶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黑曲霉菌中的整合表达[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3):62-67.[8]甄东晓,王树英,严群,等.耐热果胶裂解酶基因pel9A的克隆和表达[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2):112-115.[9]储长流,郑皆德.苎麻酶脱胶用菌株的筛选与性能[J].纺织学报,2006,27(3):27-29.[10]张运雄,刘正初.不同脱胶菌株胞外酶系研究[J].中国麻业,2001,23(2):27-30.[11]曾莹,向新柱.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的筛选[J]纺织学报,2007(11):73-75.[12]金玉娟,刘自,任建平.芽孢杆菌和欧文菌的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2(3):10-11..[13]金玉娟,陶菊红,刘自,等.融合子菌株苎麻脱胶研究[J].纺织学报,2004,25(2):30-31.[14]何绍江,刘勇,魏新元.苎麻厌氧脱胶菌研究Ⅰ.脱胶菌的筛选和产酶条件试验[J].中国麻作,1995,17(3):34-38.[15]何绍江,冯新梅.苎麻厌氧菌研究Ⅲ.脱胶菌种的鉴定[J].中国麻作,1997,19(1):33-35.[16]胡国全,张辉,邓宇等.苎麻的厌氧微生物脱胶条件试验[J].中国沼气,2003,21(4):10-12.[17]AK BI L K U M AR,CH AR LES P URTE L L,MEE2Y O NG Y O O N.Custom ised-en2zym e treatm ent o f ly ocell and its blends[J].International Dyer,1996,181(10): 19-23.[18]P A T R A A K,CH A T T OP A DHY AY D P.A pplication o f enzym es[J].T ex tile Asi2a,1998(8):46-48.[19]M ASHESH SH AR M A.A pplication o f enzym es In T ex tile Industry[J].C olourage,1998(1):61-79.[20]管映亭.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1999,27(4):4-6.[21]FRE DI BR LM A N N,M ARI A N NE LE UPI N,K AR L H,et al.Enzym atic degum2m ing o f ram ie bast fibers[J].Journal o f Biotechn ology,2000,76(1):43-50. [22]刘唤明,彭定祥,梁运祥.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J].中国麻业,2006,28(2):87-90.[23]李德舜,颜涛,宗雪梅,等.芽孢杆菌(Bacillu s sp.N o.16A)苎麻脱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41(5):151-154.[24]储长流,郑皆德.苎麻脱胶用菌株S2的酶液稳定性[J].纺织学报,2007,28(10):64-66.(上接第6477页)效果各不相同[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