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作者:余雪梅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2期
课堂提问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解决有关问题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则会把课堂教学拖进死泥潭。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如果教师越俎代庖,用教师的提问取代学生的质疑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者;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中重科学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变老师的提问为引导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质疑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励、诱导、点拨、启发等手段,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课堂教学以教师的单项提问为主,学生的疑就会受制于问。教师问得越多,学生疑得越少,学生独立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也越少,一堂不是由学生质疑而主动参与的课,不管教师问得多巧多妙,教学的效果都不会好。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引导学生质疑,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质疑要讲求时机,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入“愤”“悱”的境界,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质疑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中。一般来说,同一单元的各篇课文有共同的特色,也有其各自的特色,而这种个性特色的鉴别往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体会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认识到作者对文中人物、事件的态度,表明学生明白了“学法”,但要把“学法”迁移转化为“用法”,从而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怎样读书”的要求,这就要有的放矢地激励、鼓舞、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质疑。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其中学生是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教学生抓题目质疑、抓重点词句质疑、抓课文中心思想质疑、抓课后思考题质疑、抓读写训练项目质疑等等。还可从创设情景法入手,实现导疑。
(一)创设直观情景
教师通过手势、动作、画面、演示等直观手段提示其中的矛盾,启发学生质疑。例如教学课文《詹天佑》,学生对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是:詹天佑如何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两个学习的难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运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在帮助学生理解“从中间向两端同时凿进的办法”和“中部凿井法”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相关段落,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平面图,再找几个画法不一样的学生上讲台演示,讲述自
己的思路,全班进行评议。然后再进行文字的填空练习:如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方法叫()。先从山顶往下打(),再分别向()开凿。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把工期缩短一半。最后再“图文”对照,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开凿隧道的方法,加深了对课文内容以及人物品质的理解,突破了难点。又如,《秋天的怀念》一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在‘我’发脾气时,为什么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又悄悄地进来?”我找一个学生表演“我”暴怒无常的脾气,另一个学生表演母亲的神态、动作,从而引学生导质疑。在直观教学的演示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训练,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创设想象情景
借助文中的情节、环境、人物引导学生想象,启发学生质疑。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时,我先引导学生从漓江的水的特点和桂林的山的特点想象入手,启发学生质疑:漓江的水除了“静、清、绿”的特点,还可以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的特点“奇、秀、险”,它还可以有什么特点,比作什么?同学们认真地思考,大胆地想象,积极地讨论,待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后,我再做点拨,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又如,《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我启发学生想象:“我们”救龟的方式可以有哪些?引导出“救龟的这种方法合理吗?”这一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在再造想象中,激发发散思维,从而质疑。
(三)创设语方情景
教师引导学生以品读文句为主,用不同寻常的语气去暗示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质疑的动机,用明知故错的语方去刺激学生的习惯思维,从而达到“于无文字处求文字”。例如,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我指导学生品读课文,读时随着语声美、语势美而产生情感曲线的起伏变化。在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感悟于心的过程,使学生体味文中的感情。学生品读“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一句时,我抓住“么”和“?”进行品读指导,通过反复朗读,启发学生质疑:能不能把“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这是伟大的奇观。”?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到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叹之情。又如,我在《穷人》一课中,故意把“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读成“我们总能度过去的”,启发学生质疑:能用“度过去”替换“熬过去”吗?“熬”字说明了什么?通过创设语方情景,从而学会质疑,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受到高尚情操的感染,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不管借助现代的还是传统的教育教学媒体,不管是制造应急状态还是再现生活情景,只要能暗示信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就能使导疑取代提问,成功地走进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的智慧和潜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