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律(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梁体起于汉武帝。相传汉武帝筑柏梁台, 大宴群臣,席间宣布凡是二千石以上的官 员每人作一句诗,合成一首诗。于是包括 汉武帝在内的共二十六人写成一首《柏梁 诗》。这首诗的形式是每句七言,句末都 用韵,韵字有重复,是联句诗的首创。后 人便把每句用韵的七言诗称为“柏梁体”。
平仄上
1、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 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 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近体诗
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 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 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 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排律
1、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一般为 五言,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
2、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 诗。
用韵
1、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 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 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206韵。 实际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平 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 水韵》。
2、北宋陈彭年的《广韵》分206韵。根据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句法上 1、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 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 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 几百句。 2、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 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 也叫长律。
用韵上
1、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 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2、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 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 不押(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 都不能押韵。 3、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 平声韵。
→ 古、近体之分。 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形式逐渐变化:因四 声的发现开始注重平仄,讲究对仗(骈偶)。 在“永明体”诗的基础上形成的讲究平仄 与对仗的诗,就是近体诗(格律诗)。 格律诗发端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形成于 隋末唐初,成熟于唐代中期,成为我国诗 体的正宗。
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 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 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 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 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 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 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 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 。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三百六十字;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一千字。
2、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 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
1、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绝二十字,七绝二十八 字。
2、绝句又分古绝、律绝两类。
a.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 诗平仄规则的束缚。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b.律绝押平声韵,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 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可以归入近体诗。
近体诗的形成作了前导。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 体凡》
唐 诗
古体诗(往体) 近体诗(今体)
齐梁体:是齐、梁两代的诗人共同诗风的
代称,实际上也包括了齐代的永明体。 (永明体偏重于声律的讲究,齐梁体注意 文词的绮靡)。其特点是追求形式,崇尚
词藻,讲究声律,轻视内容,一反汉魏质
朴诗风,因此为后世诗论家所诟病。
由于齐梁诗人的诗句开始注重平仄声字的
协调,大量用对偶句式入诗
诗歌在写作技巧上进一步发展,并为唐代
“同用”的原则,一些邻近的韵可以合起
来用。
3、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
韵略》,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7韵;
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
略》,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6韵。
后人就把这106韵称为“平水韵”。
《平水韵》
1、共有106韵,平声30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 上平声和下平声,只是编排上的方便,并不存在 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 2、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 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 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唐以后诗 古体诗(古风) 绝句
格律诗
从字数上看
1、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 的六言诗。 2、唐代以后,四言诗很Leabharlann Baidu见了,所以一般诗 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诗
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 《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体, 它们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 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 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 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 配音乐了。
诗 律
阅读书目
1、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 1962年12月 2、李新魁《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花城 1991年 3、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暨南大学 1999年9月 4、郭芹纳《诗律》商务印书馆 2 004年9月
一、诗体
从格律上看
汉魏六朝诗 汉魏乐府古辞 南北朝乐府民歌 文人诗 律诗
近体诗(今体诗)
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 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 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古风
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此 外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 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 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 也就归入七古。
3、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 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 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诗体的发展
《诗经》与《楚辞》:四言与六言(兮) 汉朝产生两种新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
七言诗出现比五言诗早,但兴盛比五言诗 晚。 起源: 1)《诗经》和《楚辞》 2)民间歌谣
中国古代诗歌:不讲求格律 → 讲求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