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草原》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说课稿
4.仿写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创作一篇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的短文,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理解课文、表达情感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2.同伴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提出建议,帮助他们发现并改正问题。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有效的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抄写生字词,加深记忆。
2.根据课堂所学,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3.收集关于草原或民族风情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认识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4.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的美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草原的认识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参与度;3.设计有趣的语言表达练习,如仿写、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学习成就感;4.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民族风情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稿《草原》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的内容。
课中选取了蒙古族民歌《牧歌》和根据它改编的无伴奏合唱。
《牧歌》歌词流露出强烈的感叹、赞美之意,蓝天、白云、绿草、羊群展现了一幅令人神往的草原画卷。
旋律分为4小节旋律起伏不大,音调相似。
无伴奏合唱在表现形式上与单一声部不同,通过人声不同音色的组合营造了淳厚的音响空间,在声音造型上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从歌曲表现上看该合唱在歌词意境上较原民歌有了扩展,由原民歌的“触景生情”扩展为“远景——近景——情景交融”三个层次。
作者用合唱营造出“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场景。
揭示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愉快的心情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会演唱《牧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低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的独特魅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比、情景展示、体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眼睛与心灵的对话,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说学情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较少,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
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结合音乐让学生直观感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三、说教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听唱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四、说学法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体验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稿《草原》说课稿1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艺术教材三年级第七单元《民族乐器的传说》,本单元含“来自草原的故事”、“瑶家敲起郭咚郭”、“叶笛声声”三个课题,教材旨在通过让学生从了解几种较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进而去了解这些更有特色的民族,从而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感受和体验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艺术。
下面我主要针对“来自草原的故事”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分析:本课选取我国蒙古组的民族乐器马头琴,以民间传说故事引起学生兴趣,讲述乐器的来历,欣赏马头琴演奏的乐曲。
使学生对马头琴这一少数民族乐器、乐曲,从形象、声音到发展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第一,学生在听《马头琴的传说》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蒙古组的乐器——马头琴,结合欣赏马头琴的乐曲及蒙古族的'民歌与风光,了解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传说、乐器及各种艺术形式。
第二,通过欣赏歌曲、乐曲及其他一些活动,使学生对马头琴的造型、材料、音色特点有深刻的认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透过马头琴艺术了解蒙古族的音乐艺术精华。
二、说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某些少数民族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但较为模糊,甚至会产生混淆。
我通过让学生搜集图文资料、欣赏歌曲乐曲、听辨乐器音色,使学生在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面学习了解蒙古族和马头琴。
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动乐演的特点,我用故事、律动、表演等学生喜欢又容易接受的形式来让他们走进蒙古族,了解蒙古族,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认知规律中,低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特征,而进入中年级的三年级,在感性基础上会稍稍增加一些理性的色彩,因此,我在本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些认知活动,让学生通过听辨多种乐器的声音,和辨别多种乐器的图片,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去感知马头琴;通过交流各自搜集来的关于马头琴和蒙古族的资料,让学生课前就去接触了解有关内容,使得学习更深入、更有针对性;通过欣赏马头琴乐曲和蒙古族歌曲使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
2023年《草原》说课稿15篇
2023年《草原》说课稿15篇《草原》说课稿1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本课通过对和国内蒙古大草原的描述来突出草原人家的特色,从而增加学生对这一类区域生活的了解,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生活和丰富多彩,人与地的密切关系、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点,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地图和相关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草原文化的特色。
教学难点:内蒙古的自然条件对牧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二、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问题情境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火花,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究学习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说学法把联系阅读法、感受信息法、讨论法与学生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流程(一)师生互动,歌曲导入创设情境1、播放歌曲《天堂》,让学生观看、描述、猜想画面反映的是哪个区域的风光,由此引入内蒙古的话题。
2、教师进一步引导提问:你们喜不喜欢内蒙古?大家想进一步了解内蒙古吗?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新课导入部分,以直观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在课堂上播放歌曲《天堂》,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感受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五年级下册草原说课稿5篇
五年级下册草原说课稿5篇五年级下册草原说课稿5篇说课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呈现,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成果和学习效能。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五年级下册草原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五年级下册草原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草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展开。
《草原》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从地理位置上了解内蒙草原、了解西部大开发及西部大开发的意义,然后充分地让学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对课文有个整体认识,知道课文从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知道了蒙古族人民远出相迎、热情款待、亲切联欢的场面是民族风情的具体体现。
为了体现感知体会的完整性,我把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全部安排在了第二课时。
这里我向大家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小学课文草原优秀说课稿
小学课文草原优秀说课稿小学课文草原优秀说课稿精选篇1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
我的说课准备从七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草原》是一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情景。
作者用极其清新,优美的语言,把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团结。
*在表达上颇具特色。
一是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这样安排使全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二是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三是情景交融,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会认"渲、勒"等6个生字;会写"毯、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渲染、绿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段。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3、揣摩优美语言,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书法情感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品味优美语言,体会表达方法,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课标还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究,点拨引导,自读自悟,大量实践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课时安排本课我打算用2教时完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说课稿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说课稿《草原》说课稿一、说教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
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
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
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
因此,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师生一起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是着力表现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
此次,我向大家汇报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通过抓住明线、紧扣暗线的做法,牢牢掣住“情”字这个关键,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升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融为一体。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美景,动听音乐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再现场景等多种形式,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味美的意境,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并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巧妙引导,资料铺垫,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草原》说课稿(通用11篇)
《草原》说课稿(通用11篇)《草原》篇1一、说教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
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4.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及热爱西部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熟读课文,弄清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不仅一碧千里,而且生机勃勃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特制定本文的教法如下: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从读中学,从读中悟,让学生在读书声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优美文字的熏陶。
2.谈话法: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汇报自己的收获。
五、说学法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研究性的学习。
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1.预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
2.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3.读书方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
六、说教学过程:1.激趣揭题,通过我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激发学生兴趣,揭示出本课课题《草原》2.初读课文感知美:小组长组织组员读书,或齐读,或个别读,或二人读。
《草原》说课稿范文(通用10篇)
《草原》说课稿范文(通用10篇)《草原》说课稿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原》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草原》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草原》是一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情景。
作者用极其清新,优美的语言,把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渲染的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学习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从中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情,并升华为民族情,同时激发学生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为本组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着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认知目标:掌握14个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如"勾勒"和"渲染"、弄清本文的思想内容。
2、技能目标:揣摩、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丛中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情,并升华为民族情。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1、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弄清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中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情,并升华为民族情。
2、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四、说教法新课标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只能不再是过去的"教学生会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因此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将采取情境教学法和诵读法进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草原美丽景观的图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的美的渴望和追求,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深层次的体味美的意境。
《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草原》。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草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西部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草原》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草原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课文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是,对于草原这样的陌生环境,学生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对文中一些较为深奥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感受草原的美,理解文中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等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析文中的优美语句,学习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含义,感受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播放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草原的美。
2、朗读感悟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说课设计(精选1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说课设计(精选1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说课设计篇1一、说教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
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
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
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
因此,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师生一起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是着力表现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
此次,我向大家汇报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通过抓住明线、紧扣暗线的做法,牢牢掣住“情”字这个关键,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升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融为一体。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美景,动听音乐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再现场景等多种形式,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味美的意境,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并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巧妙引导,资料铺垫,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2024年《草原》说课稿_3
2024年《草原》说课稿2024年《草原》说课稿1(约1694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2册第五课《草原就是我的家》。
“蓝蓝天空飞彩霞,骑上了我的小红马……”辽阔美丽的草原一望无际,多么令人神往。
这是一首原汁原味的蒙古短调民歌,2/4拍,一段体结构,简单易唱,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老牛和小羊的声音听辨、感受,唱准6─ 6的八度大跳。
2、通过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及舞蹈的特点并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对蒙古族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蒙古草原的向往及热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确定为:唱准歌曲中的八度大跳,感受音的高低。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有声、有色、有形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入其境、生其情,并创设多种情境进行教学,通过听、唱、说、跳反复聆听歌曲,体验蒙古族音乐、表现蒙古族音乐,感受蒙古族音乐,达到更好的演唱目的。
激发学生对蒙古草原的热爱。
因此,我将本课设计了以下环节:看草原——听草原——说草原——跳草原——唱草原一、看草原为了突出音乐课的特点,同时给学生一个对歌曲旋律的初步印象,我选用情境教学法,并选择本课歌曲的旋律作为进教室的曲子,辅以大草原的美丽图画,请学生自编动作走进教室。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歌曲的旋律,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为进一步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紧接着,请学生看草原的天空有什么?并根据节奏来回答问题,引出本课歌曲第一句歌词“蓝蓝天空飞彩霞”。
这一环节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
二、听草原播放小羊和老牛的声音请学生模仿,并分辨声音的高低,结合歌曲中的6-6模唱,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草原》说课稿
《草原》说课稿《草原》说课稿(通用5篇)《草原》说课稿1一、说教材《草原》是一篇叙事散文,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
作者以生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大草原美丽的风光,而且表现了这里的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描写以及自己情感发展,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一个大家庭,这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文质兼美于一体的佳作。
下面我要说的是我为本课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学习中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
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
二、说学情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字词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待加强;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学习积极性强,渴望受到老师的肯定。
这些都将成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三、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由于本文所说的事情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在教学中我会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现场体验、情感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投入感情,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期待民族团结的美好心愿。
2.多媒体辅助法我会运用课件出示图片、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达到教学目标。
3.朗读感悟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虽然与课文中的事情距离很远,但是我希望学生能够在我的引导下,采用朗读体会法,通过默读、有感情朗读、男女分组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和体会。
草原说课稿优秀7篇
草原说课稿优秀7篇《草原》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草原》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五十年代访问内蒙古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下的一篇访问记。
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二、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所处年段的要求,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情感目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
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我所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分解与时间安排:本课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尝试着读出感情,整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学目标中2、3的要求。
今天我重点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三、说教法与学法根据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的特点,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读,在朗读中有所感悟,读出趣味。
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领略草原的特点,陶冶爱美的情趣。
本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话句,更应该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借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草原第课时说课稿
草原第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草原》第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草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西部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景和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和民族情谊。
本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是一篇适合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的佳作。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草原的美丽风光,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从而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团结。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数没有亲身经历过草原的生活,对草原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理解课文中一些描写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语句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教学中需要引导他们通过想象、联想等方式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含义,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草原第课时说课稿
草原第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草原》第 X 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草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西部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西部的热爱之情。
《草原》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内蒙古草原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对于文中所描绘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可能难以产生深刻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风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感受草原的美。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中的情感和语言的美。
3、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草原》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学校领导为我们创建了一个交流展示平台。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开篇之作《草原》,在单元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说课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先来说说教材。
一、说教材
《草原》是一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情景。
作者用极其清新,优美的语言,把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渲染的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学习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从中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情, 并升华为民族情,同时激发学生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为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说目标
今天我重点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所处年段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情感目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
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的特点,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读,在朗读中有所感悟,读出趣味。
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领略草原的特点,陶冶爱美的情趣。
本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话句,更应该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借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上课所采用的策略主要是朗读、图像、交流、写作、资料、制作手抄报,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下,营造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为落实以上教法与学法,需要制作一个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库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
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目标导航、小组预展、交流展示、课堂小结、达标反馈与作业
(一)、激趣导入,揭示问题(2分钟)
听录音看图片: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揭示课题。
(这样的设计的目的在于:以著名的草原民歌开课,把学生带入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
师:老舍先生访问了草原,感受颇多。
他用哪句话来概括?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说说什么是“何忍别”?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何忍别”这样的感受呢?这节课我们就分成2个问题来探究:这是怎样的草原;这是怎样的草原人?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把“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这两部分有机结合。
指明探究方向。
)二.小组预展(五分钟)
1.组内交流,解决不会的问题
2.教师巡视,掌握学情,进行方法指导
如:(1)这是()的草原。
------------------------
括号中填自己的感想,横线上填写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2)认真读读这些句子,体会其中的美。
或者:我感受到草原美景的句子是:我认为应该这样读:
3.组长领任务,回来分解任务,为交流展示做准备。
三.交流展示(我为小组添光彩)
展示组先争得10分,如展示不全面的或者错误的由倾听小组补充或纠正,倾听小组夹0.5分,展示小组扣除相应的分数。
展示第一个问题:
1.打开课件,草原资料库,学生通过小组展示、阅读课文、品析词句、视频欣赏、感情朗读的方式进行学习。
听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这样的设计在于:学生根据问题,利用课件,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既领略到草原美景,又品味文字,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感悟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在此基础上,倾听草原歌曲,更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展示第二个问题
教师提示:
1.蒙古族人民怎样接待远方的客人?
2.小组成员选择适合本组的,能最大限度的表现蒙古族人民接待远客的汇报方法,如感情读、抓词句说、讲故事、想象描述、表演……等进行汇报。
学生行为:
1.,小组选择喜欢的内容,交流展示
2.老师随机指导观看“接待远客”的视频、图片、动画资料和文字介绍
(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利用多媒体资料库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行为上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
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
)
四.课堂小结:
1.草原的风景美,人情更美。
草原人民的热情己深深地感染我们每一个人。
在依依惜别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2.你们心中所有的千言万语,概括起来就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前面的探究,使学生对草原的风光美与人情美发出内心由衷的赞叹,体会了“何忍别”,听歌曲升华了学生的感情)五.达标反馈与作业
1、给下列词语组词。
崖()蹄()貌()涯()啼()豹()
2、读课文,看看你能解答下面的问题吗?
a.本文的作者是(),原名()。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有《》。
b.这篇课文先写了老舍第一次来草原后看到的(),接着写了到达陈巴尔虎旗后蒙古族同胞(),然后写了老舍一行人和蒙古族同胞()。
C、你知道这篇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吗?你能找出几处?在书上用铅笔画下来。
拓展创新,内化感悟
1.学生网上阅读相关文章。
了解草原新貌,设计草原未来。
2.课下四人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关于“草原”的手抄报。
(两项任务放在学生课后进行,抽出一课时对两项任务进行交流评比)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阅读,养成自觉地在信息海洋中学习研究的习惯,从而激活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探索新知的兴趣。
在办手抄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把积累与表达结合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蒙
景美汉
情
深草原何
忍
别
人美
本课教学设计意在突出:“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每一节语文课的自主学习一定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提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