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运算 充要条件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逆否命题: 若 q 则 p
结论1:要写出一个命题的另外三个命
题关键是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即
把原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注意:三种命题中最难写 的是否命题。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三、四种命题之间的 关系
原命题
பைடு நூலகம்若p则q
互逆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逆否命题
若﹁p则﹁q
互逆 若﹁q则﹁p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x∈N”是“x∈M∩N”的
B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注、集合法
2、a∈R,|a|<3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a<3 B.|a|<2 C.a2<9 D.0<a<2
A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练习5、
1.已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那么┐p是┐q的___充__分_不__必__要_条__件__.
(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 论证,得出矛盾;
(3) 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 从而肯定命题的高中数结学常用论逻辑正用语 确。
归谬 结论
1.写出命题“当c>0时,若a>b, 则ac>bc“的逆命题,否命题 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他们的真假
2.写出命题“若x≠a且x≠b, 则x2-(a+b)x+ab≠0”的否命题
充分非必要条件
2) 若A B且B A,则甲是乙的
必要非充分条件
3)若A B且B A,则甲是乙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A=B ,则甲是高中乙数学的常用逻充辑用分语 且必要条件。
注意点
1.在判断条件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它们能否互相 推出,切不可不加判断以单向推出代替双向推出.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1.记集合 A={x|p(x)},B={x|q(x)},若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集合 A,B 的关系是什么?若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呢?
提示:若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A B,若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 条件,则 B A.
栏目导航
2.记集合 M={x|p(x)},N={x|q(x)},若 M⊆N,则 p 是 q 的什么条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2)若 p⇒q,但 q p,则称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若 q⇒p,但 p q,则称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若 p q,且 q p,则称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栏目导航
思考 2:(1)若 p 是 q 的充要条件,则命题 p 和 q 是两个相互等价的命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
【例 3】 试证: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
充要条件是 ac<0.
[思路点拨] 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来证明.
栏目导航
[证明] ①必要性:因为方程 ax2+bx+c=0 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所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命题及常用逻辑用语

命题及常用逻辑用语

3.给出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b且cd,则
a+cb+d”. 对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而言,其中的真命 题有( A.0个 ) B.1个 C.2个 D.4个
解析:ab且cd,可以推出a+c=b+d,从而原命题、逆
否命题均不成立, 又若a=b或c=d,a+c=b+d不一定成立,从而逆命题、否命题 均不成立. 答案:A
D.非p:
解析:命题p是全称命题,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 称命题.
• 6.设p、q是两个命题,则复合命题“p∨q为真, p∧q为假”的充要条件是( • ) B.p、q中
A.p、q中至个为真 D.p为真、q为假

答案:C
【例1】 已知 p:|5x-2|>3,q:
,非q:B={x|-5≤x≤1},
∴非p是非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例2】 已知函数f(x)是(-∞,+∞)上的增函数,a,b∈R, 对命题“若a+b≥0,则f(a)+f(b)≥f(-a)+f(-b)”. (1)写出其逆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2)写出其逆否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记做:
pq
2、四种命题
条件P的否定,记作“P”。读作“非 P”。
原命题: 则q 若p 逆命题: 则p 若q
否命题:若 p 则 q
逆否命题:若 q 则 p
结论1:要写出一个命题的另外三个命 题关键是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即 把原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注意:三种命题中最难写 的是否命题。 结论2:(1)“或”的否定为“且”, (2)“且”的否定为“或”, (3)“都”的否定为“不 都”。
集合法与转化法

逻辑或逻辑与逻辑非的运算规则

逻辑或逻辑与逻辑非的运算规则

逻辑或逻辑与逻辑非的运算规则逻辑运算是数理逻辑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包括逻辑或、逻辑与和逻辑非运算。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逻辑运算的规则和特点。

一、逻辑或运算规则逻辑或运算(∨)是指当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逻辑表达式为真。

逻辑或运算的规则如下:1. 如果P为真,则P∨Q为真;2. 如果Q为真,则P∨Q为真;3. 如果P和Q都为真,则P∨Q为真;4. 如果P和Q都为假,则P∨Q为假。

逻辑或运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宽松性”。

即在逻辑或运算中,只要有一个命题为真,整个逻辑表达式就为真。

例如,有一个人要么是男性或者是女性,那么无论他是男性还是女性,他都满足这个逻辑表达式。

逻辑或运算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路设计中,当两个或多个输入信号中至少有一个为高电平时,输出信号才为高电平。

这种逻辑或运算可以实现多个信号的合并和选择功能。

二、逻辑与运算规则逻辑与运算(∧)是指当两个命题都为真时,整个逻辑表达式为真。

逻辑与运算的规则如下:1. 如果P为真,则P∧Q的真值取决于Q的真值;2. 如果Q为真,则P∧Q的真值取决于P的真值;3. 如果P和Q都为真,则P∧Q为真;4. 如果P和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则P∧Q为假。

逻辑与运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严格性”。

即在逻辑与运算中,只有当所有命题都为真时,整个逻辑表达式才为真。

例如,一个人既要是男性又要是成年人,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使整个逻辑表达式为真。

逻辑与运算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路设计中,当两个或多个输入信号同时为高电平时,输出信号才为高电平。

这种逻辑与运算可以实现多个信号的同时满足的功能。

三、逻辑非运算规则逻辑非运算(¬)是指对一个命题的真值取反。

逻辑非运算的规则如下:1. 如果P为真,则¬P为假;2. 如果P为假,则¬P为真。

逻辑非运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否定性”。

即在逻辑非运算中,对于一个命题的真值进行取反操作。

数学推理中的充要条件与等价关系

数学推理中的充要条件与等价关系

在数学推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充要条件”和“等价关系”这两个概念。

它们是数学推理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充要条件”的概念。

在数学中,一个命题的充要条件是指该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结合。

换句话说,一个命题的充要条件是指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可以相互推导,互为必要和充分条件。

例如,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充要条件就是这个数可以被2整除。

即如果一个数可以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是偶数;反之,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这个数可以被2整除。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下“等价关系”的概念。

在数学中,等价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条件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推导的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等价关系就是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并且对应边成比例。

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并且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反之,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并且对应边成比例。

在数学推理中,充要条件和等价关系经常被用于证明定理和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问题的各个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利用充要条件和等价关系进行推理和证明。

例如,我们要证明某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我们可以利用充要条件来证明。

充要条件是三角形的三个边相等,那么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反之,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边相等。

另外,充要条件和等价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如果我们需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正方形,我们可以利用充要条件来进行判断。

充要条件是对角线相等且对边平行,那么如果一个物体的对角线相等且对边平行,那么这个物体就是正方形;反之,如果一个物体是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的对角线相等且对边平行。

总之,充要条件和等价关系是数学推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和证明定理。

计算机的逻辑运算的运算规则

计算机的逻辑运算的运算规则

计算机的逻辑运算的运算规则计算机的逻辑运算是指在计算机中对不同的逻辑命题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基础,它决定了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逻辑运算的运算规则,并探讨其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一、逻辑运算的基本规则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包括与运算、或运算和非运算。

与运算表示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或运算表示满足任意一个条件,非运算表示取反。

1. 与运算(AND)与运算的规则是,只有当两个条件都为真时,结果才为真;否则结果为假。

与运算使用符号“&”表示。

例如,如果有两个命题P和Q,其中P表示“天气晴朗”,Q表示“风和日丽”。

则P&Q表示“天气晴朗且风和日丽”。

只有当天气晴朗且风和日丽时,结果为真。

2. 或运算(OR)或运算的规则是,只要有一个条件为真,结果就为真;只有当两个条件都为假时,结果才为假。

或运算使用符号“|”表示。

例如,如果有两个命题P和Q,其中P表示“天气晴朗”,Q表示“有雨”。

则P|Q表示“天气晴朗或有雨”。

只要天气晴朗或有雨,结果就为真。

3. 非运算(NOT)非运算的规则是,将真变为假,将假变为真。

非运算使用符号“~”表示。

例如,如果有一个命题P,表示“天气晴朗”。

则~P表示“天气不晴朗”。

当天气不晴朗时,结果为真。

二、逻辑运算的组合规则除了基本的逻辑运算规则外,逻辑运算还可以进行多个命题的组合,形成复杂的逻辑表达式。

1. 括号运算括号运算可以改变逻辑运算的优先级。

括号内的逻辑运算将先于其他逻辑运算进行。

例如,如果有三个命题P、Q和R,其中P表示“天气晴朗”,Q 表示“风和日丽”,R表示“气温适宜”。

则(P&Q)|R表示“天气晴朗且风和日丽或气温适宜”。

括号内的逻辑运算将先于其他逻辑运算进行。

2. 优先级规则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逻辑运算的优先级规则如下:首先进行非运算,然后进行与运算,最后进行或运算。

例如,如果有两个命题P和Q,其中P表示“天气晴朗”,Q表示“有雨”。

“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讨论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等价转换的逻辑基础,还是后面学习数学推理、数学证明等内容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命题中实现知识交融交汇的重要载体. 因而,掌握“充要条件”的概念以及判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判断“充要条件”的几种常用方法加以盘点,仅供参考.定义判断法例1 设[an]是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q],则“[q0],[q2n-2>0],∴[a1q2n-2>0].但当[q0]和[a2x2+b2x+c2>0]的解集分别为集合[M]和[N],试判断“[a1a2=b1b2=c1c2]”是“[M=N]”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分析判断一个较抽象、繁难的命题,往往可以尝试反例法(也称特殊值法),即列举一个(或多个)符合命题条件但又与该命题结论相矛盾的例子,从而说明该命题不成立.解由[x2-3x+2>0]与[-x2+3x-2>0]得,[M=(1,2)],[N=(-∞,1)?(2,+∞)].显然,[a1a2=b1b2=c1c2=-1],但[M≠N],故命题的条件不是充分条件.由[x2+2x+2>0]和[x2+2x+3>0]得,[M=N=R],但[11=22≠23],不满足[a1a2=b1b2=c1c2],故命题的条件不是必要条件.综上可知,“[a1a2=b1b2=c1c2]”是“[M=N]”的既不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点拨“以例外证明规律”是一个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通常一个例外足以反驳任何自封为规律或普遍性的命题.判断一个命题为真命题,必须严格证明,但要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就行. 换言之,要说明[p]不是[q]的充分条件,只要找到[x0∈xp],但[x0?xq]即可. 特别的,对于[p]是[q]的不充分或不必要条件类的问题,列举反例是准确、快捷的方法.等价转换法例5 若命题[p:x≠3,或y≠4],命题[q:x+y≠7],则[p]是[q]的_______条件.分析题设与结论均为否定形式,加之有逻辑联结词“或”的出现,直接求解往往困难或容易出错,若利用“否定之否定是肯定”这个结论,则问题迎刃而解.解考虑逆否命题:[?q:x+y=7],[?p:x=3,且y=4].显然,[x+y=7]不能推出[x=3,且y=4],但[x=3],且[y=4]可以推出[x+y=7],即[?q]不能推出[?p],但[?p]可以推出[?q].所以[p]不能推出[q],但[q?p].即[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点拨当某一命题不易直接判断条件与结论的充要关系(特别是对于否定形式或“[≠]”形式的命题)时,可利用等价转换法来解决. 等价转换法是利用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同假的特性,将已知命题转化为等价命题求解,即要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只需判断[?q]是[?p]的什么条件即可.充要条件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准确理解定义是基础,正确判断充要关系是重点,熟练应用充要关系解决相关问题是关键. 深刻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掌握充要条件的常用判别方法,不但能有效地进行充要关系的判断与证明,更有助于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及论证能力.。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常用逻辑用语讲义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常用逻辑用语讲义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2 常用逻辑用语1.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及应用,凸显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2.以函数、不等式为载体考查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及真假判断的应用,凸显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1.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A B B A A B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1)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2)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3)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 M p x ∀∈,读作“对任意x 属于M ,有p (x )成立”. 2.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1)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2)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3)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0,使p (x 0)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00,()x M p x ∃∈,读作“存在M 中的元素x 0,使p (x 0)成立”. 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2)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储备】充要关系的几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①若p ⇒q,q ⇏p ,则p 是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②若p ⇏q,q ⇒p ,则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③若p ⇒q,q ⇒p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④若p ⇏q,q ⇏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等价转化法:即利用p ⇒q 与¬q ⇒¬p ;q ⟹p 与¬p ⇒¬q ;p ⟺q 与¬q⇒¬p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形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转化法. (3)集合关系法:从集合的观点理解,根据使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精研题型】1.已知a∈R,则“a>1”是“<1”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2.(多选)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a-b=0”的充要条件是“=1”B.“a>b”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C.命题“x R,-<0”的否定是x R,-0”D.“a>2,b>2”是“ab>4”的必要条件3.某班从A,B,C,D四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校艺术节展演,在选拔结果公布前,甲、乙、丙、丁四位教师预测如下:甲说:“C或D被选中,”乙说:“B被选中,”丙说:“A,D均未被选中,”丁说:“C被选中.”若这四位教师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被选中的是A.AB.BC.CD.D【思维升华】4.满足“闭合开关K1”是“灯泡R亮”的充要条件的电路图是A. B.C. D.5.设a,b∈R,则“a>b”是“a|a|>b|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方法储备】1.求参数的取值范围:(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由集合之间的关系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得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2.探求某结论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1)准确化简条件,即求出每个条件对应的充要条件;(2)问题的形式:①“p是q的……”,②“p的……是q”,②要转化为①,再求解;(3)准确判断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①转化为两个命题关系的判断;②借助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精研题型】6.设p:2x2-3x+1≤0,q:x2-(2a+1)x+a(a+1)≤0,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C. D.7.“,”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 B. C. D.【思维升华】8.“关于的方程有解”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 B.C. D.9.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不等式的解集是.(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的取值范围.【特别提醒】对于不等式问题:小范围可以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方法储备】1.全称(或特称)命题的否定:①将全称(或存在)量词改为存在 (或全称) 量词; ②结论否定;即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2.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3.常见词语的否定形式有:【精研题型】10.命题“∃x∈R,”的否定是A.∀x∈R,B.∃x∈R,C.∀x∈R,D.∃x∈R,11.(多选)若“∀x∈M,|x|>x”为真命题,“∃x∈M,x>3”为假命题,则集合M可以是A.{x|x<-5}B.{x|-3<x<-1}C.{x|x>3}D.{x|0≤x≤3}12.公元1637年前后,法国学者费马在阅读丢番图《算术》拉丁文译本时,曾在第11卷第8命题旁写道:“将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一个四次幂分成两个四次幂之和,或者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被提出后,经历许多著名数学家猜想论证,历经三百多年的历史,最终在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彻底证明.其中“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这句话用数学语言可以表示为A.∀x,y,z,n,m,p∈Z且n≥2,x n+y m≠z p恒成立B.∀x,y,z,n,p∈Z且n>2,x n+y n≠z p恒成立C.∀x,y,z,n∈Z且n>2,x n+y n≠z n恒成立D.∀x ,y ,z ,n ∈Z 且n≥2,x n +y n ≠z n 恒成立【思维升华】13. (多选)下列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其中真命题为 A., B.,C.,D.,14. 在①∃x ∈R ,x 2+2x +2-a =0,②存在集合A ={x |2<x <4},非空集合B ={x |a <x <3a },使得A ∩B =∅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求解问题中的实数a .问题:求解实数a ,使得命题p :∀x ∈{x |1≤x ≤2},x 2-a ≥0,命题q :_______都是真命题.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全称(存在)量词命题的综合应用【方法储备】含有量词的命题求参数的问题是恒成立或有解问题:(1)全称量词命题()x M a f x ∀∈>,(或()a f x <)为真: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通常转化为求()f x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即max ()a f x >(或min ()a f x <);(2)存在量词命题()x M a f x ∃∈>,(或()a f x <)为真:不等式能.成立问题,通常转化为求()f x 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即min ()a f x >(或max ()a f x <).【精研题型】15. 若“,使得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6.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2,且在[0,+∞)上单调递减,若对任意的x∈R,f(x2−a)+f(x)<2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 B.(-∞,-1) C. D.(1,+∞)17.若∃x0∈R,为假,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思维升华】18.已知函数f(x)=x,g(x)=-x2+2x+b,若对任意的x1∈[1,2],总存在x2∈[1,9],19.(多选)已知p:,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的否定是:B.q的否定是:C.p为真命题时,D.q为真命题时,。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易错点素材1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易错点素材1

关注充要条件中的易错点判断一个命题的充要条件,首先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若条件⇒结论为充分性,若结论⇒条件为必要性.处理充分、必要条件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条件与结论,或用集合显示其关系,或用等价命题推理和判断.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概念之间的模糊性和应用上的不准确性,经常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下面结合实际加以导析。

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应用在解题时往往产生混淆性错误,出错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对定义理解不够深刻。

比如说:p是q的充分条件,我们也可以说成q是p的必要条件。

它们都是表述相同的关系,只是换个说法而已;另一个是对数学中的文字语言把握不好。

比如说:p是q的充分条件,我们也可以说成q的充分条件是p。

根据经验,有的同学对后一种说法不注意或不理解。

在解题中,我们一方面只要牢牢抓住记忆口诀:“推出"即“充分",“被推出”即“必要",“推不出”就是“不充分”,“不被推出”就是“不必要"就可以解决第一个错误;另一方面,在解题中,把题目所给出的形式还原成定义形式(p是q的××条件),可使问题豁然开朗。

例1.写出命题“2<x”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

错解:命题“2<x”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3<x(或任意填写一个不等式:ax<,a为大于2的任一实数)。

剖析:错解的根源在于没有分清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若命题p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命题q ,那么有q ⇒p 。

也就是命题“2<x "是结论,我们要填的是条件。

正解:命题“2<x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x (或任意填写一个不等式:a x <,a 为小于2的任一实数).二.充要条件的判断对于充要条件判断出错常常在于方法应用不够灵活,在解题时熟练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即可减少失误:(1)定义法:直接利用定义进行判断;(2)逆否法(等价法):“p ⇔q”表示p 等价于q 。

充要条件与反证法(整理好的很详细)

充要条件与反证法(整理好的很详细)

充要条件与反证法●知识梳理1.充分条件:如果p ⇒q ,则p 叫q 的充分条件,原命题(或逆否命题)成立,命题中的条件是充分的,也可称q 是p 的必要条件.2.必要条件:如果q ⇒p ,则p 叫q 的必要条件,逆命题(或否命题)成立,命题中的条件为必要的,也可称q 是p 的充分条件.3.充要条件:如果既有p ⇒q ,又有q ⇒p ,记作p ⇔q ,则p 叫做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原命题和逆命题(或逆否命题和否命题)都成立,命题中的条件是充要的.4.反证法:当直接证明有困难时,常用反证法. ●点击双基>bc 2是a >b 成立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充要条件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 >b ac 2>bc 2,如c =0. 答案:A2.(2004年湖北,理4)已知a 、b 、c 为非零的平面向量.甲:a ·b =a ·c ,乙:b =c ,则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解析:命题甲:a ·b =a ·c ⇒a ·(b -c )=0⇒a =0或b =c . 命题乙:b =c ,因而乙⇒甲,但甲乙. 故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答案:B3.(2004年浙江,8)在△ABC 中,“A >30°”是“sin A >21”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在△ABC 中,A >30°⇒0<sin A <1sin A >21,sin A >21⇒30°<A <150°⇒A >30°.∴“A >30°”是“sin A >2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B4.若条件p :a >4,q :5<a <6,则p 是q 的______________.解析:a >45<a <6,如a =7虽然满足a >4,但显然a 不满足5<a <6. 答案:必要不充分条件5.(2005年春季上海,16)若a 、b 、c 是常数,则“a >0且b 2-4ac <0”是“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a >0且b 2-4ac <0,则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反之,则不一定成立.如a =0,b =0且c >0时,也有对任意x ∈R ,有ax 2+bx +c >0.因此应选A.答案:A●典例剖析【例1】 使不等式2x 2-5x -3≥0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0 ≥0∈{-1,3,5}≤-21或x ≥3 剖析:∵2x 2-5x -3≥0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 ≤-21或x ≥3,∴对于A 当x =-31时2x 2-5x -3≥0.同理其他也可用特殊值验证.答案:C【例2】 求证: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有一根为1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b +c =0.证明:(1)必要性,即“若x =1是方程ax 2+bx +c =0的根,则a +b +c =0”.∵x =1是方程的根,将x =1代入方程,得a ·12+b ·1+c =0,即a +b +c =0.(2)充分性,即“若a +b +c =0,则x =1是方程ax 2+bx +c =0的根”.把x =1代入方程的左边,得a ·12+b ·1+c =a +b +c .∵a +b +c =0,∴x =1是方程的根. 综合(1)(2)知命题成立. 深化拓展求ax 2+2x +1=0(a ≠0)至少有一负根的充要条件. 证明:必要性:(1)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等价于⇒⎪⎩⎪⎨⎧<=>-=0104421a x x a Δa <0. (2)方程有两负根,等价于⇒⎪⎪⎪⎩⎪⎪⎪⎨⎧><-≥-=0102044aa a Δ0<a ≤1.综上可知,原方程至少有一负根的必要条件是a <0或0<a ≤1.充分性:由以上推理的可逆性,知当a <0时方程有异号两根;当0<a ≤1时,方程有两负根.故a <0或0<a ≤1是方程ax 2+2x +1=0至少有一负根的充分条件.答案:a <0或0<a ≤1.【例3】 下列说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分析错误的原因. (1)x 2=x +2是x 2+x =x 2的充分条件; (2)x 2=x +2是x 2+x =x 2的必要条件.解:(1)x 2=x +2是x 2+x =x 2的充分条件是指x 2=x +2⇒x 2+x =x 2.但这里“⇒”不成立,因为x =-1时,“⇒”左边为真,但右边为假.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应用了错误的推理:x 2=x +2⇒x =2+x ⇒x 2=x 2+x .这里推理的第一步是错误的(请同学补充说明具体错在哪里).(2)x 2=x +2是x 2+x =x 2的必要条件是指x 2+x =x 2⇒x 2=x +2.但这里“⇒”不成立,因为x =0时,“⇒”左边为真,但右边为假.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可能是用了错误的推理:x 2+x =x 2⇒2+x =x ⇒x +2=x 2.这里推理的第一步是错误的(请同学补充说明具体错在哪里).评述:此题的解答比较注重逻辑推理.事实上,也可以从真值集合方面来分析:x 2=x +2的真值集合是{-1,2},x 2+x =x 2的真值集合是{0,2},{-1,2}{0,2},而{0,2} {-1,2},所以(1)(2)两个结论都不对.●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1.(2004年重庆,7)已知p 是r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那么p 是q 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依题意有p ⇒r ,r ⇒s ,s ⇒q ,∴p ⇒r ⇒s ⇒q .但由于r p ,∴q p . 答案:A2.(2003年北京高考题)“cos2α=-23”是“α=k π+12π5,k ∈Z ”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cos2α=-23⇔2α=2k π±6π5⇔α=k π±12π5. 答案:A3.(2005年海淀区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在△ABC 中,“A >B ”是“cos A <cos B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在△ABC 中,A >B ⇔cos A <cos B (余弦函数单调性). 答案:C4.命题A :两曲线F (x ,y )=0和G (x ,y )=0相交于点P (x 0,y 0),命题B :曲线F (x ,y )+λG (x ,y )=0(λ为常数)过点P (x 0,y 0),则A 是B 的__________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5.(2004年北京,5)函数f (x )=x 2-2ax -3在区间[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 ∈[2,+∞)C.α∈[1,2] ∈(-∞,1]∪[2,+∞)解析:∵f (x )=x 2-2ax -3的对称轴为x =a ,∴y =f (x )在[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为[1,2]⊆(-∞,a ]或[1,2]⊆[a ,+∞),即a ≥2或a ≤1.答案:D6.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p n+q (p ≠0且p ≠1),求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 分析:先根据前n 项和公式,导出使{a n }为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再证明其充分条件. 解:当n =1时,a 1=S 1=p +q ;当n ≥2时,a n =S n -S n -1=(p -1)·p n -1. 由于p ≠0,p ≠1,∴当n ≥2时,{a n }是等比数列.要使{a n }(n ∈N *)是等比数列,则12a a =p ,即(p -1)·p =p(p +q ),∴q =-1,即{a n }是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是p ≠0且p ≠1且q =-1.再证充分性:当p ≠0且p ≠1且q =-1时,S n =p n-1,a n =(p -1)·p n -1,1n na a =p (n ≥2), ∴{a n }是等比数列. 培养能力7.(2004年湖南,9)设集合U ={(x ,y )|x ∈R ,y ∈R },A ={(x ,y )|2x -y +m >0},B ={(x ,y )|x +y -n ≤0},那么点P (2,3)∈A ∩(UB )的充要条件是>-1,n <5 <-1,n <5 >-1,n >5<-1,n >5解析:∵UB ={(x ,y )|n <x +y },将P (2,3)分别代入集合A 、B 取交集即可.∴选A.答案:A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4x +4=0,① x 2-4mx +4m 2-4m -5=0.②求使方程①②都有实根的充要条件.解:方程①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Δ1=(-4)2-16m ≥0,即m ≤1;方程②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Δ2=(4m )2-4(4m 2-4m -5)≥0,即m ≥-45. ∴方程①②都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45≤m ≤1. 9.已知a 、b 、c 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求证:三个方程ax 2+2bx +c =0,bx 2+2cx +a =0,cx 2+2ax +b =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 证明:反证法:假设三个方程中都没有两个相异实根,则Δ1=4b 2-4ac ≤0,Δ2=4c 2-4ab ≤0,Δ3=4a 2-4bc ≤0.相加有a 2-2ab +b 2+b 2-2bc +c 2+c 2-2ac +a 2≤0,(a -b )2+(b -c )2+(c -a )2≤0. ① 由题意a 、b 、c 互不相等,∴①式不能成立.∴假设不成立,即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 探究创新10.若x 、y 、z 均为实数,且a =x 2-2y +2π,b =y 2-2z +3π,c =z 2-2x +6π,则a 、b 、c 中是否至少有一个大于零请说明理由.解:假设a 、b 、c 都不大于0,即a ≤0,b ≤0,c ≤0,则a +b +c ≤0.而a +b +c =x 2-2y +2π+y 2-2z +3π+z 2-2x +6π=(x -1)2+(y -1)2+(z -1)2+π-3,∵π-3>0,且无论x 、y 、z 为何实数,(x -1)2+(y -1)2+(z -1)2≥0,∴a +b +c >0.这与a +b +c ≤0矛盾.因此,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思悟小结1.要注意一些常用的“结论否定形式”,如“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都是”的否定形式是“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不都是”.2.证明充要性要从充分性、必要性两个方面来证明.●教师下载中心教学点睛1.掌握常用反证法证题的题型,如含有“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等字眼多用反证法.2.强调反证法的第一步,要与否命题分清.3.要证明充要性应从充分性、必要性两个方面来证.拓展题例【例题】指出下列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1)p:0<x<3,q:|x-1|<2;(2)p:(x-2)(x-3)=0,q:x=2;(3)p:c=0,q:抛物线y=ax2+bx+c过原点.解:(1)p:0<x<3,q:-1<x<3.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2)p q,⇒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3)p是q的充要条件.评述:依集合的观点看,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逻辑符号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逻辑符号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逻辑符号在逻辑学和数学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重要的概念。

它们通常用于描述命题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数学证明和推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讨论,以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1. 定义在逻辑学和数学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用来描述命题之间关系的两个重要概念。

2. 充分条件当一个条件语句“A→B”成立时,如果“A”为真,则“B”也必定为真。

这时我们说“A→B”是“B”的充分条件。

3. 必要条件当一个条件语句“A→B”成立时,如果“B”为假,则“A”也必定为假。

这时我们说“A”是“B”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符号表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逻辑符号中有特定的表示方法。

在逻辑符号中,“A→B”表示“A”是“B”的充分条件。

2. 必要条件的表示在逻辑符号中,“B→A”表示“A”是“B”的必要条件。

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1. 互为逆否命题“A→B”和“¬B→¬A”互为逆否命题。

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等价关系在逻辑学中,“A→B”和“B→A”是等价的。

也就是说,一个命题的充分条件是另一个命题的必要条件,并且反之亦然。

3. 举例说明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

假设有以下命题:“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地面湿润。

”这里,“下雨”是“地面湿润”的充分条件,“地面湿润”是“下雨”的必要条件。

四、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在数学证明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常常用于证明和推理过程中,帮助我们确定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当我们需要证明一个条件语句“A→B”成立时,通常可以采用反证法或者假设法来进行证明。

如果能够证明“A”为真,则“B”也必定为真,于是“A→B”就成立了。

2. 必要条件的应用当我们需要证明一个命题“B”的必要条件时,可以采用反证法来进行证明。

高中数学 常用逻辑用语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 常用逻辑用语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条件.
必要不充分 7.如果 p⇒ / q 且 q⇒p,则称 p 是 q 的_______________
条件.
牛刀小试 4.(2012· 福建文,3)已知向量 a=(x-1,2),b=(2,1),则 a ⊥b 的充要条件是( 1 A.x=-2 C.x=5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两向量垂直的坐标运算.
“a+b>2c”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a>c或b>c C.a>c且b<c [答案] D [ 解析] B.a>c或b<c D.a>c且b>c
)
a>c 且 b>c⇒a+b>2c,
a+b>2c⇒ / a>c 且 b>c,故选 D.
必要条件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①“x>3”是“x>4”的必要条件; ②“x=1”是“x2=1”的必要条件; ③“a=0”是“ab=0”的必要条件; ④“函数 f(x)的定义域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是“函数 f(x)为奇 函数”的必要条件.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
) B.x=-1 D.x=0
∵a=(x-1,2),b=(2,1),a⊥b,
∴a·b=(x-1,2)·(2,1)=2(x-1)+2=2x=0,即x=0.
[点评] a与b垂直和共线对应的坐标之间的关系不要混淆. 即a⊥b⇔x1x2+y1y2=0;a∥b⇔x1y2-x2y1=0.
5.(2014·甘肃临夏中学期中)已知函数f(x)=x+bcosx,其中b
牛刀小试
1.对任意实数a、b、c,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ac>bc”是“a>b”的必要条件 B.“ac=bc”是“a=b”的必要条件 C.“ac>bc”是“a>b”的充分条件 D.“ac=bc”是“a=b”的充分条件 [gt;bc ac>bc ⇒a<b; ∵ ⇒a>b, c>0 c<0

逻辑用语与充分 必要条件(精讲)题型 备战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新高考地区)(原卷版)

逻辑用语与充分 必要条件(精讲)题型 备战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新高考地区)(原卷版)

1.2 逻辑用语与充分、必要条件【题型解读】【知识储备】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2.集合判断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若p 以集合A 的形式出现,q 以集合B 的形式出现,即p :{|()}A x p x =,q :{|()}B x q x =,则 (1)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 (2)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 (3)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6)若_A B ⊄且A B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 (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 4.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及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题型精讲】【题型一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必备技巧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两种判定方法(1)定义法:根据p ⇒q ,q ⇒p 进行判断,适用于定义、定理判断性问题.(2)集合法:根据p ,q 对应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多适用于条件中涉及参数范围的推断问题. 例1 (2021·浙江)已知非零向量 a ⃗,b ⃗⃗,c ⃗ ,则“ a ⃗⋅c ⃗=b ⃗⃗⋅c ⃗ ”是“ a ⃗=b ⃗⃗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例2 (2022·天津·一模)设R x ∈,则“12x -<”是“111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3 (2022·全国·模拟预测)“2m =-”是“直线1:420l mx y ++=与直线2:10++=l x my 平行”的( ) A .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不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题型精练】1. (2022·天津河东·一模)“01a ≤<且01b <<”是“log 0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22•福州模拟)“0a b <<”是“11a b 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2022·湖北·模拟预测)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20200a >,则“20212024a a >”是“20222023a a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2022·河北·模拟预测)“11a <”是“2,20x x x a ∃∈-+<R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题型二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范围】必备技巧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范围(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 (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例4 (2022·江西新余·高三期末)已知()2160x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2x -≤或3x ≥”,则实数a 的最大值为( ) A .-2 B .-1C .0D .1例5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届高三核心模拟(下)理科数学(一)试题)“0x ∃>,使得21xa x x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A .13a ≤ B .13a ≥C .12a ≤D .12a ≥例6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集合{}{}2(1)()0,430A x x x a B x x x =--≤=-+≤,设:,:p x A q x B ∈∈.(1)若p 是q 的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值;(2)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题型精练】1.(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若2()4x a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102x+≤-,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4]-∞B .[1,4]C .(1,4)D .(1,4]2. (2022·重庆·一模)已知0a >且1a ≠,则函数()x x a bf x b a=-为奇函数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0b < B .1b >- C .1b =- D .1b =±3.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集合{}2280A x x x =--<,非空集合{}23B x x m =-<<+,若x B∈是x A ∈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题型三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真假】必备技巧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真假判定全称命题“∀x ∈M ,p (x )”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M 中的每一个元素x ,证明p (x )成立;要判定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内找到一个x 0,使p (x 0)成立 例7 (2022·北京四中高三期中)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 .230,x x x ∃>> B .,ln 0x R x ∀∈> C .,sin 1x R x ∃∈>- D .,20x x R ∀∈>例8 【多选】(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给出下列命题,其中假.命题为( ) A .a R ∃∈,()2ln 10a +<;B .2a ∀>,22a a >;C .,αβ∀∈R ,()sin sin sin αβαβ-=-;D .a b >是22a b >的充要条件.例9 (2022·江西·二模)已知命题1p :存在00x >,使得0044+≤x x ,命题2p :对任意的x ∈R ,都有tan2x =22tan 1tan xx-,命题3p :存在0x ∈R ,使得003sin 4cos 6+=x x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题型精练】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写出正确命题的序号) (1)[]0,x a b ∃∈,使()()00f x g x >,只需()()max min f x g x >; (2)[],x a b ∀∈,()()f x g x >恒成立,只需()()min 0f x g x ->⎡⎤⎣⎦;(3)[]1,x a b ∀∈,[]2,x c d ∈,()()12f x g x >成立,只需()()min max f x g x >; (4)[]1,x a b ∃∈,[]2,x c d ∈,()()12f x g x >,只需()()min min f x g x >.2. (2022·陕西模拟)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 .函数sin ||y x =的周期是2π B .2,2x x R x ∀∈> C .函数2()ln 2x f x x+=-是奇函数. D .0a b +=的充要条件是1ab=-3. (2021·山西·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在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2R,30x x x ∃∈++= B .2R,20x x x ∀∈++>C .2R,x x x ∀∈>D .已知{}{}2,3A aa n Bb b m ====∣∣,则对于任意的*,n m N ∈,都有A B =∅【题型四 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必备技巧 对全称命题、特称命题进行否定的方法(1)找到命题所含的量词,没有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先加上量词,再改变量词; (2)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例10 (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数学试题)十七世纪,数学家费马提出猜想:“对任意正整数2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没有正整数解”,经历三百多年,1995年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给出了证明,使它终成费马大定理,则费马大定理的否定为( )A .对任意正整数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都没有正整数解B .对任意正整数2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至少存在一组正整数解C .存在正整数2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至少存在一组正整数解D .存在正整数2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至少存在一组正整数解例11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2届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命题“2x ∀≥,24x ≥”的否定为( )A .02x ∃≥,24x < B .2x ∀≥,24x < C .02x ∃<,24x < D .2x ∀<,24x <例12 (2022·辽宁·建平县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命题“()00,x ∃∈+∞,00ln 1x x ≥-”的否定是( ) A .()00,x ∃∈+∞,00ln 1x x <- B .()00,x ∃∉+∞,00ln 1x x ≥- C .()0,x ∀∈+∞,ln 1x x <- D .()0,x ∀∉+∞,ln 1x x ≥-【题型精练】1.【多选】(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届高三一模数学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命题:(]1,1x ∀∈-,2230x x +-<的否定是:(]1,1x ∃∈-,2230x x +-≥; B .26k παπ=+,k Z ∈是1sin 2α=的充要条件; C .1a >是11a<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D .[]2,2a ∈-是命题:x R ∀∈,210x ax -+>恒成立的充分非必要条件2.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开学考试)数学试题)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b a b ,则a b ⊥B .“sin x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3x π=”C .若命题p :0x ∃∈R ,0e 1<x ,则命题p ⌝:x ∀∈R ,e 1x ≥D .α、β是两个平面,m 、n 是两条直线,如果m n ⊥,m α⊥,n β,那么αβ⊥3. (2022·山东潍坊·二模)十七世纪,数学家费马提出猜想:“对任意正整数2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没有正整数解”,经历三百多年,1995年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给出了证明,使它终成费马大定理,则费马大定理的否定为( )A .对任意正整数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都没有正整数解B .对任意正整数2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至少存在一组正整数解C .存在正整数2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至少存在一组正整数解D .存在正整数2n >,关于x ,y ,z 的方程n n n x y z +=至少存在一组正整数解【题型五 根据命题的真假求参】必备技巧 根据命题的真假求参(1)已知命题的真假,可根据每个命题的真假利用集合的运算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2)对于含量词的命题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可根据命题的含义,利用函数值域(或最值)解决. 例13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命题“x R ∀∈,2410ax x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B .(),4-∞C .[)4,-+∞D .[)4,+∞例14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设命题p :x ∀∈⎣,x 1a x +>.若p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B .[2)+∞,C .(-∞⎦D .(-]2∞,例15 (2021·山东临沂模拟)若()0,x ∀∈+∞,241x m x+≥,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题型精练】1.(2022·湖北·江夏一中高三阶段练习)已知()24f x x mx =-+,()2log g x x =,若“[]11,4x ∀∈,[]22,4x ∃∈,使得()()12f x g x >成立”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命题p :“x R ∀∈,()2110x k x +-+≥”是真命题,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B .()3,1- C .()(),31,-∞-⋃+∞ D .[]1,3-3. (2022·广东·石门中学模拟预测)若“2[4,6],10x x ax ∃∈-->”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理解及判定方法素材1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理解及判定方法素材1

充要条件的理解及判定方法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知识点来剖析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让我们能准确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高考中“充要条件”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如下:一.利用双箭头的传递性判定例1.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 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成立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解:用双箭头符号表示p、q、r、s的关系:pÞr,s r,q s,即pÞr,rÞs,sÞq,∴pÞrÞsÞq,即pÞq,又r,/p,则q错误!p,故p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由于逻辑联结符号“”、“”、“”具有传递性,因此可根据几个条件的关系,经过若干次的传递,判断所要判断的两个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本题关键是将所有充分(必要)条件转化为“==>”和“≠〉"表示,画出它们的关系网络图,再找要求的两个条件之间的互推关系.二.利用集合之间的关系判定例2.设集合}3{≤<N,那么“M0|=xx0|{≤M,}2<=xxa∈”a∈”是“N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30|<N,∴N⊂M.x=x{≤{≤0|<=xxM,}2∴“Ma∈”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故应选B.a∈”是“N点评:通过集合的包含或相等关系来确定充分、必要条件,利用集合之间的关系判定主要依据:(1)若A错误!B,就是x∈A则x∈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2)若A错误!B,就是x∈A 则x∈B,且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B中,则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B是A的必要非充分条件;(3)若A=B,就是A错误!B且A错误!B,则A是B的充分条件,同时A是B的必要条件,即A是B 的充要条件;(4)若A B,A/B,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三.利用命题的四种形式进行判定例3.设A、B是两个命题,如果B是A⌝的必要条件,但不是A⌝的充分条件,那么A是B⌝的条件.解:∵A B B A⌝⌝⇒⇔⇒∴A是B⌝的必要条件;又∵假如A B⌝⇒,则B A⌝⇒,这与B不是A⌝的充分条件矛盾,∴A不是B⌝的充分条件,故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点评:利用命题的几种相互关系判定的依据是:(1)如果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充分非必要的;(2)如果原命题不成立,逆命题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必要非充分的;(3)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充要的;(4)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非充分非必要的。

1.4.2充要条件(教学教学设计)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A版2019)

1.4.2充要条件(教学教学设计)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A版2019)
2. 讲授新课(15分钟)
- 首先介绍充要条件的定义,通过对比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
- 接着讲解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如逆否命题、真假命题等,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 在讲解过程中,强调充要条件在数学推理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体会逻辑推理的严谨性。
3. 巩固练习(10分钟)
这与已知条件矛盾,因为根据已知,当x>2时,x^2必大于4。
因此,如果x^2≤4,则x必然≤2。
例题2:
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如果一个人是学生,那么他是年轻人。
解答:
这个命题是一个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因为一个人可以是学生,也可以不是年轻人,如成年学生。
所以,这个命题为假。
例题3:
如果a+b=0,求证:a和b互为相反数。
最后,我对作业评价进行了反思。我发现认真批改和及时反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在实际操作中,我还需要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已知:如果x>2,则x^2>4。
求证:如果x^2≤4,则x≤2。
解答:
假设x^2≤4成立,但x>2不成立,即x≤2。
1.4.2 充要条件(教学教学设计)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A版2019)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1.4.2 充要条件》是人教A版2019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的内容,此章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命题中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并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如果……那么……”的逻辑结构,强调逻辑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又凸显了实用性和思考性。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严谨逻辑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学习数学证明及各类数学问题解决奠定基础。

2.2高考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2.2高考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第二章常用逻辑用语2.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教材在通过数学命题的学习,引出了数学意义上的逻辑问题,在此基础上,要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意义,并通过“若p则q”形式命题的真假,形式化地判断语句“p”与语句“q”之间的条件关系,学会合理、准确地表述问题.1.教学重点: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2.教学难点:会求(判定)某些简单命题的条件关系.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①x2-3=0;②与一条直线相交的两直线平行吗?③3+1=5;④对任意x∈R,5x-3>6.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①无法判断真假,②没有涉及命题的真假,都不是命题;③④为命题.2.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若是,请判断真假并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吗?(2)三角形中,大角所对的边大于小角所对的边;(3)当x+y是有理数时,x,y都是有理数;(4)1+2+3+…+2 014;(5)这盆花长得太好了!解 (1)(4)(5)未涉及真假,都不是命题.(2)是真命题.此命题可写成“在三角形中,若一条边所对的角大于另一边所对的角,则这条边大于另一边.”(3)是假命题.此命题可写成“若x +y 是有理数,则x ,y 都是有理数”.阅读课本P29~30页,完成下列表格。

知识点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二 充要条件的概念(1)定义:若p ⇒q 且q ⇒p ,则记作p ⇔q ,此时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2)条件与结论的等价性:如果p 是q 的充要条件,那么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典型例题类型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例1 判断下列说法中,p 是q 的充分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p :“x =1”,q :“x 2-2x +1=0”;②设a ,b 是实数,p :“a +b >0”,q :“ab >0”.答案 ①解析 对①,p ⇒q ;②p ⇏ q ,故填①.引申探究例1中p 是q 的必要条件的是________.答案 ①解析 ①x 2-2x +1=0⇒x =1,即q ⇒p ;②q ⇏p .故填①.反思与感悟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两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①确定谁是条件,谁是结论;②尝试从条件推结论,若条件能推出结论,则条件为结论的充分条件,否则就不是充分条件; ③尝试从结论推条件,若结论能推出条件,则条件为结论的必要条件,否则就不是必要条件.(2)命题判断法①如果命题:“若p ,则q ”为真命题,那么p 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q 是p 的必要条件;②如果命题:“若p ,则q ”为假命题,那么p 不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q 也不是p 的必要条件.变式:a >b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a 2>b 2B .|a |>|b | C.1a <1bD .a -b >1答案 D解析 a -b >1⇒a -b >0而a -b >0⇏a -b >1,故选D.跟踪训练 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图,条件p :“开关S 闭合”;条件q :“灯泡L 亮”,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电路图是________.答案 (1)类型二充要条件的判断例2(1)设x>0,y∈R,则“x>y”是“x>|y|”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分别判断x>y⇒x>|y|与x>|y|⇒x>y是否成立,从而得到答案.当x=1,y=-2时,x>y,但x>|y|不成立;若x>|y|,因为|y|≥y,所以x>y.所以x>y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下列所给的p,q中,p是q的充要条件的为________.(填序号)①若a,b∈R,p:a2+b2=0,q:a=b=0;②p:|x|>3,q:x2>9.答案①②解析①若a2+b2=0,则a=b=0,即p⇒q;若a=b=0,则a2+b2=0,即q⇒p,故p⇔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②由于p:|x|>3⇔q:x2>9,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反思与感悟判断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的两种思路(1)命题角度:判断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主要是判断p⇒q及q⇒p这两个命题是否成立.若p⇒q 成立,则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是p的必要条件;若q⇒p成立,则p是q的必要条件,同时q 是p的充分条件;若二者都成立,则p与q互为充要条件.(2)集合角度: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当不容易判断p⇒q及q⇒p的真假时,也可以从集合角度去判断,结合集合中“小集合⇒大集合”的关系来理解,这对解决与逻辑有关的问题是大有益处的.跟踪训练(1)a,b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的充要条件是()A.ab=0 B.ab>0C.a2+b2=0 D.a2+b2>0答案D解析a2+b2>0,则a,b不同时为零;a,b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则a2+b2>0.(2)设甲、乙、丙是三个命题,如果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A.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B.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C.丙是甲的充要条件D.丙既不是甲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甲的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因为甲是乙的必要条件,所以乙⇒甲.又因为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所以丙⇒乙,但乙D⇏丙,如图.综上,有丙⇒甲,但甲D⇏丙,既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类型三由条件关系求参数取值范围例3已知p:x<-2,q:x<a,若p是q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因为p是q的必要条件。

逻辑运算 充要条件

逻辑运算 充要条件

逻辑运算与充要条件● 知点 考点 答点(1)“非”——逻辑从这里开始“非”运算比“且”运算、“或”运算更基础,因为后者涉及两个运算对象(命题p 和q ),而前者只涉及一个运算对象(命题p )。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它都是“p ”与“非p ”的“并”,且“p ”与“非p ”的“交”为“空”。

因此,“p ”与“非p ”构成一真一假的对立统一。

于是,论证“p ”为真,可以转证“非p ”为假。

【例1】 A 、B 是两个集合,试判断命题P :A (A ∪B )的真假。

【分析】 一般的定义或定理都是“正面”的,这里的命题P 是个“反面”形式。

如果将其否定,则成“正面“形式。

【解答】 因为P :A (A ∪B )则有非P :A ⊆(A ∪B )易知非P 为真,从而知P 为假。

(答案)【说明】 逻辑联词中的“非”与日常语言中的非有点不同,后者不管“非的对立面”,而前者等价于将“对立面”肯定。

(2)“且”与“并”——基本逻辑运算“p 且q ”的真值表“三真合一”:p 真、q 真,则“p 且q ”真,其他情况为假。

“p 或q ”的真值表“三假合一”:p 假、q 假,则“p 或q ”假,其他情况为真。

【例2】 a 、b 为实数,已知两个真命题P :a ∉{x ∈Z |022<--x x };q :b ∉{ x ∈R |022=-+x x }。

当命题“非p 或非q ”为假时,试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式:.0121)1(2<-+++ax bx bx a【分析】 问题在于求出a 、b 的值。

可利用“或”“且”“非”的逻辑运算而得。

【解答】 真命题p 化简为P :a ∉{0,1}真命题q 化简为q :b ∉{-2,1}由此得假命题非p :a ∈{0,1},非q :b ∈{-2,1}。

又“非p 或非q ”为假命题,所以必须且只须非p 且非q 为假命题,于是有a =0或1且b =-2或1。

所以不等式0121)1(2<-+++ax bx bx a 有以下四种情况(1)a =0,b = -2时,012422>+-x x ⇔⎪⎩⎪⎨⎧<+<-⎪⎩⎪⎨⎧>+>-01204201204222x x ••x x 或 (2)a =0,b =1时,01212<-+x x ⇔⎪⎩⎪⎨⎧>-<+⎪⎩⎪⎨⎧<->+010*********x x ••x x 或 (下略) 【说明】 本题为或、且、非的混合运算:“非.p 或非..q ”为假,即非.p 假且非..q 假。

ab为充要条件的公式表达

ab为充要条件的公式表达

充要条件是指当且仅当某个条件满足时,另一个条件也必定满足。

在数学中,可以使用等价性来表示充要条件。

对于命题 A 和B,如果 A 充要条件为B,可以表示为:
A ⟺ B
其中"⟺" 表示双向箭头,表示两个条件互相推导。

如果要根据具体的条件来表达 A 和 B 的充要条件,可以使用等式或逻辑符号进行表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等式:
- A = B
- A - B = 0
2. 含有逻辑运算符的表达式:
- A ∧B = B ∧A (A和B互相等价)
- A ∨B = B ∨A (A和B互相等价)
- A → B = ¬ A ∨B (A蕴含B,或者说B是A的一个充要条件)
- A ↔ B = (A → B) ∧(B → A) (A和B互相充要条件)
注意,具体的充要条件的表达式取决于具体的条件 A 和B。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你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表达式来表示充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运算与充要条件● 知点 考点 答点(1)“非”——逻辑从这里开始“非”运算比“且”运算、“或”运算更基础,因为后者涉及两个运算对象(命题p 和q ),而前者只涉及一个运算对象(命题p )。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它都是“p ”与“非p ”的“并”,且“p ”与“非p ”的“交”为“空”。

因此,“p ”与“非p ”构成一真一假的对立统一。

于是,论证“p ”为真,可以转证“非p ”为假。

【例1】 A 、B 是两个集合,试判断命题P :A (A ∪B )的真假。

【分析】 一般的定义或定理都是“正面”的,这里的命题P 是个“反面”形式。

如果将其否定,则成“正面“形式。

【解答】 因为P :A (A ∪B )则有非P :A ⊆(A ∪B )易知非P 为真,从而知P 为假。

(答案)【说明】 逻辑联词中的“非”与日常语言中的非有点不同,后者不管“非的对立面”,而前者等价于将“对立面”肯定。

(2)“且”与“并”——基本逻辑运算“p 且q ”的真值表“三真合一”:p 真、q 真,则“p 且q ”真,其他情况为假。

“p 或q ”的真值表“三假合一”:p 假、q 假,则“p 或q ”假,其他情况为真。

【例2】 a 、b 为实数,已知两个真命题P :a ∉{x ∈Z |022<--x x };q :b ∉{ x ∈R |022=-+x x }。

当命题“非p 或非q ”为假时,试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式:.0121)1(2<-+++ax bx bx a【分析】 问题在于求出a 、b 的值。

可利用“或”“且”“非”的逻辑运算而得。

【解答】 真命题p 化简为P :a ∉{0,1}真命题q 化简为q :b ∉{-2,1}由此得假命题非p :a ∈{0,1},非q :b ∈{-2,1}。

又“非p 或非q ”为假命题,所以必须且只须非p 且非q 为假命题,于是有a =0或1且b =-2或1。

所以不等式0121)1(2<-+++ax bx bx a 有以下四种情况(1)a =0,b = -2时,012422>+-x x ⇔⎪⎩⎪⎨⎧<+<-⎪⎩⎪⎨⎧>+>-01204201204222x x ••x x 或 (2)a =0,b =1时,01212<-+x x ⇔⎪⎩⎪⎨⎧>-<+⎪⎩⎪⎨⎧<->+010*********x x ••x x 或 (下略) 【说明】 本题为或、且、非的混合运算:“非.p 或非..q ”为假,即非.p 假且非..q 假。

逻辑联词中的“且”与日常语言的“和”不同,后者有“并”的含义,而前者是“交”(公共部分);逻辑联词中的“或”与日常语言中的或有点不同,后者有“选”的含义,而前者是“并”(合成整体)。

(3)充要条件——等价转换的依据方程3x -6=0的解还是一个方程x =2;不等式3x -6>0的解还是一个不等式x >2。

所有数学解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等价的问题进行替代。

这种替代的依据是:它们互为充要条件。

【例3】 求证: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02≤++q px x 的解集只含一元元素的充要条件是q p 42=。

【分析】 视q p 42=为条件A ,视不等式02≤++q px x 的解集只一个元素为结论B 。

按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证明。

【解答】 0442222≤-+⎪⎭⎫ ⎝⎛+=++p q p x q px x ⇔44222q p p x -≤⎪⎭⎫ ⎝⎛+ 证充分性:A ⇒B当q p 42=时,不等式化为22⎪⎭⎫ ⎝⎛+p x 0≤此不等式有唯一解x = -2p 。

证必要性:B A ⇒若q p 42≠,则q ••p q •p 4422><或。

当q •p 42<,则有22⎪⎭⎫ ⎝⎛+p x 0<,原不等式无解; 当q •p 42>,则原不等式解为242422qp p x qp p -+-≤<---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不只一个元素。

综上所述:q p 42=是02≤++q px x 解集只一个元素的充要条件。

● 通法 特法 妙法(1)真值表——判定复合命题的真假复合命题有三种基本形式:“p 且q ”, “p 或q ”,“非p ”。

它们的真和假,由p 、q 的真假经过真值表而确定。

【例4】 已知复合命题“p 或q ”为真,“非p ”为假,则必有 ( )A .p 真q 真B .p 真q 假C .p 假q 真D .p 真,q 可真可假【分析】 已知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对应的简单命题的真假。

“逆用”真值表。

【解答】 “p 或q ”为真的意义是:p 真q 假,或p 假q 真,或p 真q 真。

由“非p ”为假而得“p 真”。

于是否定了“p 假q 真”,而肯定了“p 真q 假”或“p 真q 真”。

故答案为D 。

(2)“非p ”法——利用补集求“非” 函数112-x 的值域对应命题p :“012≠-x ”为真,即命题“1-≠x ,1”为真。

命题⌝p :“x = -1,1”为假。

这就得到了函数112-x 的定义域(-x ,-1)∪(-1,1)∪(1,0),这种利用补集求“非”的办法就是“非p 法”。

【例5】 已知命题p :存在x ∈R ,使0332≤+-x x ,则 ( )A .⌝p :存在x ∈R ,使0332>+-x x ,且⌝p 为真B .⌝p :存在x ∈R ,使0332>+-x x ,且⌝p 为假C .⌝p :对任意的x ∈R ,都有0332>+-x x ,且⌝p 为真D .⌝p :对任意的x ∈R ,都有0332>+-x x ,且⌝p 为假【解答】 这是一个存在性命题,它的否定(非p )是:R 中不存在这样的x ,使0332≤+-x x ,或者是:对所有的x ∈R ,都有0332>+-x x 为真。

故答案为C 。

【点评】 这里有命题p :0332≤+-x x 为假,则⌝p :0332>+-x x 为真,P 对应的解集为空集。

⌝p 对应的解集为空集的补R 。

(3)箭头“⇒”——将充要条件简化用推断符号“⇒”与 连结开语句或命题,可使“陈述语言”简化。

由p 真则q 真用“⇒”连结,得“p ⇒q ”;否则(否定)“p q ”。

由“p 真则q 真”且“q 真则p 真”,得“p ⇔q ”;否则(否定)“pq ”。

数学问题作等价转换时,常用符号“⇔”。

【例6】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2=-+-k kx x 有两个正根,求k 的取值范围。

【分析】 求k 的取值范围,即求k 值的集合。

要求k 值不假不漏。

即求方程有正根的充要条件。

【解答】 方程0422=-+-k kx x 的两根x 1、x 2都为正数⇔0)4(422≥--=∆k k 且x 1+x 2=k >0且x 1∙x 2=k 2-4>0⎪⎩⎪⎨⎧>->-≥⇔040)4(4222k k k •k ⇔3342≤<k (答案) 【点评】 本解行文中,没有一处提到“充要条件”,因其隐化到了符号“⇔”中。

若用充要条件的普通语言行文,其答案的篇幅将会翻番,而且还很难表述清楚。

(4)等价法——充要条件的逆用充要条件能判定等价命题。

反过来,等价命题也能判定充要条件。

例如,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否命题与原命题之间,可互相用作充要条件。

【例7】 已知p :x ≠2或y ≠3;q :x+y ≠5。

判断p 是q 的什么条件。

【分析】 p 、q 都为“否”的形式,难寻直接证据。

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形式:非q :x+y =5是非p :x =2且y =3的什么条件?【解答】 因为x =2,y =3时,有x+y =5。

即⌝p q ⌝⇒。

但由 x+y =5推不出x =2且y =3,即q⌝p ⌝。

故⌝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从而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5)反证法——原命题等价转换成逆否命题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第一个否定的是原结论;第二个否定的是假设。

既然假设被否,即是原结论被肯定,从而得证——这就是反证法原理。

反证法导出矛盾一环,分为三种情况:一、⌝p 为真——与已知矛盾二、q 为真——与假设矛盾三、恒假设命题——与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一切已知结论矛盾。

【例8】 已知a 1a 2=2(b 1+b 2)求证: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Ⅰ)0112=++b x a x 与(Ⅱ)0222=++b x a x 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分析】 原命题即:(Ⅰ)有实根而(Ⅱ)没有,或(Ⅰ)没有实根而(Ⅱ)有,或(Ⅰ)和(Ⅱ)都有实根。

这三种情况不仅复杂,而且难证。

考虑证它的迸否命题:若(Ⅰ),(Ⅱ)都无实根,则a 1a 2≠2(b 1+b 2)。

【证明】 假设方程(Ⅰ),(Ⅱ)都无实根,则有⎪⎩⎪⎨⎧<<22212144b a b a 212122212)(4a a b b a a =+<+⇒).(2.0)(2121221b b a a ••a a +≠⇒<+⇒这与已知条件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原结论正确。

【点评】 至多(或至少)问题,都是(都不是)问题,不超过(都超过)问题等等,它们都是反证法的拿手好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