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损伤与治疗(2018放射治疗学基础) 放射治疗学基础

合集下载

放射治疗技术学-第2套复习题

放射治疗技术学-第2套复习题

放射治疗技术学-第2套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放射生物学中的4“R”代表什么:A.RBE,OER,SER,PRB.在分次治疗期间肿瘤和正常组织细胞出现的一些动态变化的概括C.正常组织细胞的放疗反应的几种情况D.肿瘤对射线的几种不同效应的表现E.肿瘤放射生物学的四大要素2.放射治疗医师除了了放射治疗外,还应具备基本的临床知识,因为:A.肿瘤病人往往有其它合并症,须即时发现及处理B.因为产生放射反应C.因为可能产生放射损伤D.因为常合并心脑疾病E.因为常合并糖尿病3.使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肿瘤时,其总剂量是:A.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一样B.高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C.低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D.参照外照射剂量E.与外照射剂量直接相加4.钴-60 的半衰期是:A.5.28年B.5.53年C.5.21年D.5.24年E.5.32年5.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征:A.放射源微型化B.遥控后装C.高剂量率D.微机进行优化治疗计划设计E.有上述四个特点6.钴-60r线与加速器X线相比,钴-60半影大的原因是:A.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高,旁向散射大B.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高,旁向散射小C.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低,旁向散射小D.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相同,旁向散射小E.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相同,旁向散射大7.临床剂量学四原则是:A.处理靶区与正常组织间受照剂量关系B.规定靶区、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标准C.确定靶区、治疗区、照射区的范围及剂量大小D.评价治疗方案优劣的方法E.用于确定治疗方案所采用的照射技术8.放疗中最佳靶区剂量定义为:A.肿瘤的最大致死剂量B.肿瘤得到最在控制率的剂量C.无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剂量D.得到肿瘤最大控制几率而无并发症的剂量E.不超过正常组织耐受量的肿瘤最大剂量9.织吸收剂量单位的描述是:A.GyB.KvC.MevD.MVE.R10.鼻咽癌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施源器安装:A.尽量贴近靶区B.贴近靶区,但尽量在辐射剂量下降较平坦段内C.置于照射区与正常区之间D.尽量远离靶区E.不必考虑放置部位11.宫颈癌放射治疗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坚持阴道冲洗B.定期复诊C.复诊时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补充治疗D.如果治疗结束时效果很好,可1年后复查E.外地患者可在附近医院按要求随诊,将结果寄回原治疗单位存档12.宫颈癌体外照射包括的淋巴结区域为:A.闭孔、髂内外、髂总、腹主动脉旁及腹股沟淋巴结B.闭孔、髂内外、腹股沟深、部份髂总淋巴结、骶前淋巴结C.腹股沟浅、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D.盆腔淋巴结、骶前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E.髂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3.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癌放疗时应注意:A.照射方式的选择与配合B.照射剂量C.腔内照射时尽量填塞以推开膀胱、直肠D.加强阴道冲洗E.包括以上各项14.近距离治疗疗效最好的是:A.肺癌B.食管癌C.胆道癌D.子宫颈癌E.直肠癌15.LET的定义:A.单位粒子径迹能量传递B.能量传递C.与能量传递无关D.与相对生物效应有关E.与氧再合有关16.以分裂延迟为标准,细胞周期中最敏感的是:A.G1后期B.S期C.M期D.G2期E.G0期17.不改变原计划的总剂量,每天照射≥2次,每次照射1.2Gy,属哪种分割照射法:A.超分割B.加速分割C.加速超分割D.常规分割E.大分割18.食管入口相当于以下哪个颈椎水平:A.第三颈椎B.第四颈椎C.第五颈椎D.第六颈椎E.第七颈椎19.鼻咽癌好发于哪个壁或部位:A.顶壁B.后壁C.隐窝D.前壁E.底壁20.喉癌的主要致病因素:A.与遗传有关B.与讲话多有关C.与咽炎有关D.与吸烟有关E.与饮食有关21.脑胶质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是:A.星形细胞瘤B.少枝胶质瘤C.室管膜瘤D.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E.髓母细胞瘤22.儿童幕下最常见的恶性肿瘤:A.脉络膜瘤B.胶质瘤C.髓母细胞瘤D.脑膜瘤E.血管网状细胞瘤23.宫颈癌传统腔内治疗属于:A.高剂量率腔内照射B.低剂量率腔内照射C.高剂量率照射D.中低剂量率照射E.中剂量率照射24.宫颈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指征为:A.盆腔淋巴结阳性B.切缘不净C.肿瘤侵及宫颈深肌层D.手术切缘不充分E.包括以上各项25.膀胱癌术后放疗中最易产生放射损伤的器官是:A.残存膀胱B.直肠C.尿道D.小肠E.骨盆26.对早期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作用是:A.术前放疗,减少手术范围B.术后放疗,降低术后复发C.根治性放疗,保留阴茎维持生理功能D.放疗仅能起到姑息作用E.放疗仅能作为辅助治疗27.早期乳腺癌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选择保守手术+根治性放疗:A.乳腺单发病灶,直径等于3cmB.有单个活动的腋窝淋巴结C.病人年龄小于35岁D.病人年龄大于55岁E.有乳腺癌家族史28.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A.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B.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C.对局部控制率影响不大D.可能提高生存率,仅对病变在内象限、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者E.可能降低生存率29.胸片见肺周边有一直径为2cm结节影,密度较淡伴有细毛刺,无钙化与卫星病灶,下列哪个诊断可能性最大:A.肺结核球B.肺错构瘤C.支气管囊肿D.肺鳞癌E.肺腺癌30.宫颈癌放疗时选择A、B两点作剂量参考点,它们分别位于:A.A点位于穹隆上2cm,子宫中轴外2cm;B点在A点同一水平,再向外3cmB.宫颈外口上方2cm,中线旁开2cm为A点,再向外3cm为B点C.子宫腔放射源末端上方2cm,中线旁开2cm为A点,再向外3cm为B点D.A点位于阴道穹隆上2cm,中线旁开2cm;B点位于盆腔E.A、B两点依患者的体型及肿瘤情况不同而不同31.判断下述哪种说法正确:A.剂量归一点剂量为靶区剂量B.剂量参考线处剂量为靶区处方剂量C.剂量规定点剂量为剂量参考线剂量D.剂量归一点剂量为靶区处方剂量E.靶区剂量为靶区处方剂量32.靶区剂量±5%精确性是根据:A.肿瘤细胞剂量响应曲线确定的B.正常组织剂量响应曲线确定的C.肿瘤的局部控制几率的剂量梯度指数确定的D.正常组织的并发症几率的剂量梯度指数确定的E.肿瘤的局部控制几率和正常组织的并发症几率的剂量梯度指数确定的33.鼻咽癌早期出现的症状是:A.鼻堵,鼻衄,面颧部肿痛B.血涕,耳鸣,头痛C.鼻堵,面肿,复视D.咳嗽,音哑,痰血E.头痛,头晕,一侧肢体麻木34.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处是:A.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及左主支气管处B.主动脉弓处、膈肌入口处与左心室处C.主动脉弓处、左主支气管处以及膈肌入口处D.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以及膈肌入口处E.食管入口处、左心室以处及膈肌入口处35.放射治疗的基础为:A.临床放射物理学B.临床剂量学C.肿瘤放射生物学D.临床知识,临床放射物理学,肿瘤放射生物学及临床肿瘤学E.临床剂量学,放射防护及临床肿瘤学36.氧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A.氧合好的肿瘤细胞放射不敏感B.乏氧的肿瘤细胞放射敏感C.乏氧的肿瘤细胞放射不敏感D.敏感性与氧合好坏无关E.与细胞增殖周期有关37.大部份哺乳动物细胞以死亡为标准,哪一期对射线敏感:A.M期B.S期C.G0期D.G1期E.G2期38.宫颈癌传统腔内治疗三大体系为:A.斯德哥尔摩法、巴黎法、曼彻斯特法B.斯德哥尔摩法、Heyman填塞法、巴黎法C.斯德哥尔摩法、Heyman填塞法、曼彻斯特法D.斯德哥尔摩法、北京镭容器治疗法、巴黎法E.巴黎法、Heyman填塞法、曼彻斯特法39.以下哪一描述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的关系不大:A.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无特殊B.放射性肺炎的主要治疗是用抗生素、激素及对症处理C.肾上腺皮质激素量要大D.X线片显示肺炎范围与放射野一致E.未照射的部位也常见放射性肺炎改变40.胸腺瘤的主要蔓延方式:A.血行转移B.胸内外淋巴结转移C.胸内扩散+血行转移D.胸内局部扩散E.胸膜转移41.等中心给角(SAD)照射技术与固定源皮距(SSD)照射技术比较,其特点为:A.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B.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亦较小C.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小D.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E.SAD技术易于摆位42.钴-60r线与200KV—400KV—X线相比,其优点为:A.穿透力强,皮肤剂量低,骨和软组织吸收相同,旁向散射大B.穿透力强,皮肤剂量低,骨和软组织吸收相同,旁向散射小C.穿透力强,皮肤剂量高,骨和软组织吸收相同,旁向散射小D.穿透力强,皮肤剂量高,骨和软组织吸收相同,旁向散射大E.穿透力强,皮肤剂量低,骨和软组织吸收不相同,旁向散射小43.体外照射与体内近距离照射比较,具有下述特点:A.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低,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大B.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大C.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小,正常组织损伤大D.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小E.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小,正常组织损伤小44.使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肿瘤时,其总剂量是:A.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一样B.高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C.低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D.参照外照射剂量E.与参照外照射剂量直接相加45.目前肿瘤放射治疗都采用分次照射的方法,因为:A.一次大剂量照射所需的剂量上不去B.一次照射正常组织损伤太大C.分次照射可以用大的总剂量,更好地杀伤肿瘤D.分次照射可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E.肿瘤细胞的乏氧和有利于正常组织的修复46.医用加速器中采用X线均整器的目的是:A.滤去X线中的低能部分B.改善X线的能谱分布C.扩大有用照射野的范围D.增大X线的穿透能力E.减低X线的输出剂量47.宫颈癌放疗中出现严重的放射性直肠反应,首先应考虑的措施为:A.减量放疗B.暂停放疗C.消炎、止泻等对症处理D.注意调节饮食E.密切观察48.宫颈癌放疗中A、B两点代表的治疗区分别是:A.宫颈肿瘤剂量、盆壁剂量B.宫颈肿瘤剂量、闭孔淋巴结区域剂量C.宫旁三角区剂量、闭孔淋巴区盆壁剂量D.宫旁肿瘤剂量、宫旁肿瘤结节剂量E.宫颈肿瘤剂量、盆腔淋巴结剂量49.暂时性放射性脊髓炎有症状一般出现在放疗后的:A.一个月以内B.2-3个月C.3-6个月D.6个月以上E.2年以上50.快中子治疗具有高LET的:A.物理特点,Bragg峰B.生物特点C.具有物理及生物特点D.无何特点E.与低LET治疗一样51.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局部复发B.远地转移C.区域淋巴结转移D.病人不能耐受治疗E.局部复发和远地转移52.前列腺癌病灶的照射,通常选用:A.高能X线B.CO-60r线C.深部X线或电子线D.高能X线和深部X线E.CO-60r线和电子线53.哪种因素可能与肾癌的预后无关:A.分期B.病理分级C.肾静脉受侵D.肾盂受侵E.区域淋巴结受侵54.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的主要因素是:A.肿瘤细胞的固有敏感性B.是否乏氧细胞C.肿瘤的转移D.乏氧克隆细胞所占的比例E.肿瘤放射损伤的修复55.原发性肝癌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仍可考虑试行放疗:A.一般情况差,伴有黄胆、腹水B.有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并伴有肝硬化C.肿瘤位于第一肝门区,压迫肝门引起黄胆腹水D.炎症型肝癌E.伴有肝外转移56.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中,MRI示:子宫深肌层受侵。

放射治疗技术学-第1套复习题

放射治疗技术学-第1套复习题

放射治疗技术学-第1套复习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宫颈癌的腔内治疗,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传统腔内治疗均属于高剂量率照射B.可通过腔内照射来提高B点剂量C.腔内照射的等剂量曲线为正梨形D.腔内照射的等剂量曲线为倒梨形E.腔内照射由于剂量衰减很快,对直肠、膀胱的影响很小2.腔内照射早期支气管肺癌可取得的效果是:A.姑息治疗效果B.长期生存C.短期效果D.止咳E.改善呼吸3.组织间照射主要用于:A.根治手段B.姑息手段C.外照射的补充D.单一使用E.配合手术治疗4.近距离治疗所使用的放射源是:A.开放源B.封闭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C.开放或封闭源D.天然放射源E.开放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5.一般来说,人体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按照射后表现出来的现象):A.与增殖能力成反比B.与增殖能力成正比C.与分化程度成正比D.与分化程度成反比E.B+D6.在CT上怎样鉴别良恶性胸腺瘤:A.肿瘤呈分叶状B.肿瘤密度不均C.肿瘤与脂肪间隙透亮消失D.有钙化E.囊性变7.胃的粘膜相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MALT)用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治疗后:A.部分病人有效B.病情恶化C.病情稳定D.症状缓解E.增加放射敏感性8.放射治疗胰腺癌的最佳方案是:A.单纯外照射B.外照射+适形照射C.术中放射治疗D.适形照射+组织间插植E.适形照射+术中放射治疗9.直肠癌,下列哪种情况不必做术后放射治疗:A.根治切除,淋巴结转移B.根治切除,浆膜受累C.根治切除,肿瘤侵及浅肌层D.根治切除,肿瘤侵及深肌层E.局部切除10.膀胱癌术中放射治疗的目的是:A.消灭淋巴管或血管中的癌栓B.消灭盆腔中转移淋巴结C.保持膀胱正常功能D.减少转移机会E.消灭残存肿瘤11.前列腺癌外照射配合内分泌治疗的好处是:A.减低Gleason分级B.降低PAS值C.放射增敏D.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减少远处失败率E.提高局部控制率12.放射治疗宫颈癌,直肠受量参考点的位置是:A.阴道源中心与阴道后壁的垂直线,距阴道后壁10cmB.阴道源中心与阴道后壁的垂直线,距阴道后壁5cmC.阴道源末端与阴道后壁的垂直线,距阴道后壁10cmD.阴道源末端与阴道后壁的垂直线,距阴道后壁5cmE.阴道源上端与阴道后壁的垂直线,距阴道后壁5cm13.现代近距离治疗机:A.操作复杂B.性能差C.治疗时间长D.省事E.安全、准确、可靠且简便14.组织间照射、外照射及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合并症发生率:A.根治术最低B.外照射最低C.组织间照射最低D.外照射与根治术一样E.组织间照射与外照射一样15.低线性能量传递(LET)射线照射哺乳动物细胞存活曲线:A.呈指数曲线B.有个肩区后呈指数曲线C.没有一定规律D.剂量与存活无关E.剂量曲线无规律16.氧增强比(OER)是指:A.给氧后肿瘤放射疗效增加的比例B.无氧条件下肿瘤的放射效应的改变C.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达到同样的生物效应所需要照射剂量之比D.X线与r线照射剂量之比E.有氧及无氧条件下敏感性之比17.哺乳动物细胞以死亡为标准,对辐射最敏感的是:A.G0期B.G1期C.G2期D.S期E.M期18.亚致死损伤与潜在致死损伤:A.相同B.基本上无大差别C.有微小差别D.有较大差别E.根本不同的损伤形式19.钴-60机中采用复式准直器的目的是:A.减少钴-60机的穿射半影B.减少钴-60机的散射半影C.减少钴-60机的漏射线D.减少钴-60机的几何半影E.改善钴-60机的射线质20.X(r)线电子束混合照射的结果是:A.提高治疗增益比B.减低正常组织的剂量C.靶区剂量相同条件下,合理地改善了靶区前后正常组织的剂量关系D.提高了肿瘤剂量E.减低了全身积分剂量21.临床剂量学四原则是关于:A.治疗比的描述B.治疗增益比的描述C.治疗方案的描述D.判断治疗方案的优劣E.放射治疗治疗原则的描述22.楔形野的楔形角是表达:A.楔形板对平野等剂量分布影响的程度B.楔形板对平野输出剂量率的影响C.楔形板对平野射线质的影响D.楔形板对平野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E.楔形野的剂量分布23.肺癌放射治疗后,肺纤维化多发生在:A.放射治疗结束时B.放射治疗后3月C.放射治疗后半年D.放射治疗后1年E.放射治疗后1年以上24.放射治疗肝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A.肝脏放射耐受性差B.易出现肝内转移C.病人全身情况不好D.治疗增益比小E.肝癌放射不敏感25.近距离腔内治疗鼻咽癌适应症为:A.限于鼻咽壁、浅表病灶B.鼻腔受侵C.咽旁间隙明显受侵D.口咽受侵E.颅底骨破坏26.哪一颈是晚反应组织:A.皮肤B.粘膜C.睾丸D.造血系统E.肺27.国际分期TNM中,T代表什么:A.转移癌B.淋巴结转移癌C.肝转移癌D.原发肿瘤E.颈淋巴结28.鼻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最严重的后遗症是:A.皮肤色素沉着B.口干C.听力减退D.后组颅神经损伤E.涕多29.中、晚期下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头颈部第二原发癌B.局部未控C.局部复发D.颈部转移30.A点和B点概念是由哪种传统治疗体系提出:A.斯德哥尔摩体系B.曼彻斯特体系C.巴黎体系D.Gynetro体系E.北京镭容体系31.电子直线加速器与电子回旋加速器相比,其特点是:A.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率较低B.直线加速器的能谱特性较差C.直线加速器的能谱特性较好D.直线加速器的照射野较大E.直线加速器的射线能量较高32.组织间治疗不适用于:A.病变局限B.病理分化好C.肿瘤侵犯骨D.肿瘤侵犯软组织E.肿瘤体积肯定33.肝癌用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比单独介入治疗好,原因为:A.增敏作用B.协同作用C.互补作用D.再充氧E.改变肿瘤的微循环34.不属于晚期反应组织的是:A.肺B.心脏C.肾D.小肠E.肝35.不属于放疗禁忌症:A.恶病质B.大量浆膜腔积液C.脓毒血症D.转移性肿瘤E.白血病36.X线模拟定位机模拟照射野位置和照射范围的装置是:A.射野“井”形界定位线B.遮线器装置C.多叶准直器D.铅门E,钨门37.Co-60治疗机放射源发射的是:B.中子C.γ射线D.质子E.α射线38.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线的能量范围:A.1MeV以下B.1-4MeVC.6-18MeVD.4-25MeVE.4-18MV39.早期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放射治疗B.手术切除C.术前放疗D.术后放疗E.插值治疗40.正常状态下应当在照射后死亡的细胞,弱照射后环境条件改变出现可存活现实:A.潜在致死损伤B.亚致死损伤C.致死损失D.未知原因E.未出现损失41.不属于现代近距离放疗形式的是:A.腔内放疗B.组织间插值放疗C.体外放疗D.敷贴放疗E.血管内放疗42.磁共振不能直接用于剂量计算的原因:A.电子密度可以忽略B.没有CT图像清晰C.没有电子密度信息D.没有均匀密度信息E.剂量计算方法不同43.宫颈癌放疗时选择A,B两点做剂量参考点,它们分别位于:A.A点位于穹隆上2cm,子宫中轴外2cm,B点在A点同一水平,向外3cmB.宫颈外口上方2cm,中线旁开2cm为A点,再向外3cm为B点C.子宫腔放射原末段上方2cm,中线旁开2cm为A点,再向外3cm为B点D.A点位于阴道穹隆上2cm,中线旁开2cm,B点位于盆壁E.A点位于穹隆上2cm,子宫中轴外3cm,B点在A点同一水平,向外2cm44.DVH曲线能表示:A.靶区或危机器官的致死剂量和耐受量B.有多少靶区或危机器官接受多高剂量的照射C.有多少靶区或危机器官接受多高剂量的位置D.靶区和危机器官时间剂量的关系E.靶区或危机器官的致死剂量和时间45.SSD照射时,源轴距正确的位置应该在:A.肿瘤中心B.皮肤C.靶区中心D.皮肤与肿瘤的中心E.肿瘤表面46.常用的射线挡野材料:A.锡B.镉C.低熔点的铅D.铁E.铝47.定机架角度动态MLC调强(sliding window技术):A.MLC处于或开启或关闭的状态,射线一直处于出束状态B.一对叶片总是向一个方向运动,射线一直处于出束状态C.MLC叶片开启时,射线一直处于出束状态D.MLC处于或开启或关闭的状态,治疗床缓慢以恒定的速度前进,射线处于出束状态E.MLC叶片闭合时,射线则不出束48.前列腺癌的永久组织间照射源一般采用:A.钴-60B.铱-192C.铯-137D.碘-131E.碘-12549.哺乳动物细胞以死亡为标准,对辐射最不敏感的期别是:A.G0B.G1C.G2D.S期E.M期50.钴-60机.加速器中使用准直器的目的是:A.形成治疗用照射野B.改变输出剂量率C.改变射线的能量D.改善射线的能量E.改善不规则剂量分布51.高能X线照射时组织填充一般是用于:A.减轻皮肤反应B.提高百分深度剂量C.提高肿瘤(靶区)的百分深度剂量D.提高皮肤剂量E.代替组织补偿器52.X(r)线.电子束混合照射的物理原理是:A.电子束的较高皮肤剂量和X(r)线的较高的深部剂量B.X(r)线的较低的皮肤剂量和电子束的有效治疗漃.深度C.X(r)线的指数吸收规律和电子束的相对剂量坪区D.电子束的有效治疗深度和X(r)线的指数吸收规律E.电子束的有效射程53.颈段食管癌常见转移部位是:A.食管旁淋巴结B.气管旁.颈深及锁骨上淋巴结C.腹腔淋巴结D.气管.支气管淋巴结E.肺门淋巴结54.乳癌根治术后,局部和区域复发中最常见的部位为:A.腋窝淋巴结B.锁骨上淋巴结C.胸壁D.内乳淋巴结E.手术疤痕处55.鼻咽癌颅底骨破坏,海绵窦受侵时最易影响的一支颅神经是:A.外展神经B.三叉神经C.滑车神经D.动眼神经E.视神经56.全脊髓照射,下述哪一种方法不合理:A.以椎管为中心,用高能X射线背侧垂直照射B.以椎管为靶区,用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背侧垂直照射C.以椎管为中心,用左右两后斜野交叉加适当楔形板D.以椎管为中心,用高能电子线(如20Mev)背侧垂直照射E.以椎管为中心,用高能X射线前后野对穿照射57.宫颈癌组织间插植的优点是:A.局部肿块消除快B.止血效果显著C.根据肿瘤形状调整插植排列D.操作简便.无需麻醉E.以上各项58.纵膈五区分法中,上.下界的标准是什么:A.胸骨角与胸5椎体连线B.胸骨切迹与胸5椎体连线C.主动脉窗水平D.胸骨角与胸4椎体连线E.胸骨角与胸3椎体连线59.乳腺常用的早期普查手段是A.B超B.X线钼靶C.CTD.MRIE.PET-CT60.近距离治疗疗效最好的是;A.肺癌B.食管癌C.胆管癌D.子宫颈癌E.肝癌二、多项选择题1.术前放疗的主要优点为:A.使不能手术病变变为可手术B.降低淋巴结转移率C.提高切除率D.减少手术的并发症E.以上都不是2.体内、体外照射的区别为:A.体内照射放射源强度小B.体外照射只有少部分能量达到组织C.体内照射只能做一次治疗D.体外照射时肿瘤剂量受到皮肤和正常组织的限制E.体内照射剂量分布不均匀3.楔形板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A.得到较理想的靶区的剂量分布B.对人体曲面进行组织补偿C.提高百分深度量D.减少皮肤剂量E.降低剂量率4.高LET射线的优点为:A.剂量曲线具有Bragg峰B.氧增强比低C.对细胞生长周期依赖小D.亚致死损伤修复低E.经济,实用5.影响射线百分深度量的因素有:A.射线的种类B.射线的能量C.照射面积D.照射部位E.源皮距离6.对一些消退慢的肿瘤,治疗刚结束时,对其控制情况很难下判断,因这可能是下列情况之一:A.为残留的基质块B.残留肿瘤C.肿瘤细胞已死亡,但丢失慢D.炎性肿块E.纤维疤痕7.哺乳动物细胞的放射损伤通常可分为:A.可逆性损伤B.亚致死损伤C.不可逆损伤D.潜在致死损伤E.致死损伤8.分次照射后肿瘤组织反应有:A.亚致死损伤的修复B.再增殖C.周期时相的再分布D.肿瘤乏氧组织的再氧合E.间质组织的增殖9.放疗的早反应组织有:A.表皮B.造血系统C.小肠D.肺E.肾10.对放射治疗不正确的说法是:A.优于手术治疗B.仅仅是治疗恶性肿瘤C.单独放射治疗适应症很广泛D.可治疗部分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E.只用于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正常组织的放射生物学(放射治疗学基础)

正常组织的放射生物学(放射治疗学基础)

正常组织的临床放射生物学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韩非前言放射肿瘤学的内容放射肿瘤学临床肿瘤学放射物理学放疗技术学放射生物学实验放射生物学临床放射生物学实验生物学与临床生物学的关系§争论: 增殖能力与生存能力§我国研究现状§我科研究现状放射肿瘤学的发展特点§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放射物理学的迅猛发展,肿瘤诊断水平提高,治疗效果“越来越好”–肿瘤(尤其头颈部癌)的局控率明显增加–生存时间延长–生活质量在治疗效果的评价方面日益重要放射生物学的意义§放射治疗的两大基本原则–最大程度地杀灭肿瘤–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正常组织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对放疗方案的设计、实施和修改影响巨大复发是最严重的并发症?§Eagle§Pigeon目的§掌握和熟悉正常组织在放射治疗中和放射治疗后的生物学效应,是临床医师更好运用各种放射治疗方案所必须考虑的重点之一§如何使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在接受放射治疗时能够避免或尽量减少照射剂量是当今放射肿瘤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常组织的增殖动力学各组成细胞群的动力学为基础§人体正常组织受一种自动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正常情况下细胞群的增殖相当于细胞群的丢失§当组织处于稳定状态时,新生和死亡的细胞数相等§但当某一细胞群失去平衡时这种自动控制作用将使细胞加快增殖,以迅速补充缺损不同组织的细胞群按增殖和生长活动可分为四大类§快更新组织(fast renew tissue)–具有未分化的干细胞(undifferentiated stem cell,USC),包括造血细胞、小肠上皮、表皮、输精上皮和淋巴生成细胞等§慢更新组织(slow renew tissue)–更新时间很长,包括肝、肾、呼吸道、内分泌器官和结缔组织等§非更新组织–偶有分裂,在成年人这种分裂不足以自我更新,包括骨、脂肪和平滑肌等§无更新组织–细胞完全没有分裂,组织无法更新,包括神经细胞、睾丸的足细胞和心肌细胞等放射损伤的决定因素§损伤的表现取决于细胞内干细胞的耗尽程度§损伤发展的过程、程度及严重性取决于–干细胞中前体细胞的分化速度和方式–干细胞增殖速度放射损伤的组织效应模式§结构等级制模式(hierarchical model)–至少存在两个层次的细胞:干细胞层次和成熟细胞层次–与照射剂量无关–大多数上皮性早反应组织经历的模式§灵活模式(flexible model)–无明确细胞分化层次和严格细胞等级制度–与照射剂量相关§混合模式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临床上将正常组织分为两大类:早反应组织(early response tissue)和晚反应组织(late response tissue)§分类基础–增殖动力学–靶细胞存活公式对α/β比值的推算§两者在放射损伤的表现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早反应组织§快更新组织–主要表现为放射急性反应–照射损伤出现时间较早–主要通过同源干细胞增殖、分化来补充§大多数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都属于早反应组织晚反应组织§慢更新组织§主要表现为放射晚期反应–一般都有纤维细胞和其他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广泛纤维化–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造成血供减少–器官功能的缓慢丧失§损伤后不是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而是由附近的功能细胞进入分裂周期,通过细胞复制来代偿加速再增殖理论§经射线照射后可引起细胞群的再增殖§在一定的剂量作用下可能存在加速再增殖§加速再增殖在其他治疗方式(例如外科、化疗、加温治疗等)所致的损伤时很少出现或根本没有§不同组织加速再增殖的开始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3“A”学说(Dorr)§治疗一段时间后,组织细胞在接受一定损伤刺激,正常组织和肿瘤内部会出现三种情况–干细胞加速分裂(Accelerated stem cell division)–不对称丢失(Asymmetry loss)–流产分裂(Abortive division)§它们相互影响,使组织发生比治疗前要快几倍的再增殖临床上加速再增殖的表现有§分段放疗的疗效比连续放疗的疗效差§肺肿瘤治疗后短期内复发,复发时间远远小于肿瘤倍增时间§头颈肿瘤的放疗时间延长,肿瘤复发比例增加§头颈肿瘤放疗前与放疗中的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由最初的60天左右缩短至4天左右§正常组织加速再增殖理论上应该存在且与肿瘤组织类似§常规分割,单纯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DT40Gy以后,口腔粘膜反应程度会有所减轻正常组织放射敏感性放射敏感性定义§放射敏感性是指一切照射条件完全严格一致时,机体器官或组织对辐射反应的强弱或速度快慢不同;若反应强、速度快,其敏感性就越高,反之则低§细胞放射生物学角度来看,放射敏感性定义为造成一次击中所需的辐射量(剂量)越小,放射敏感性越高§B-T 定律为四大类(1)§高度敏感组织–剂量范围为1000~2000cGy–包括生殖腺——卵巢、睾丸,发育中的乳腺,生长中的骨和软骨,骨髓等§中度敏感组织–剂量范围为2000~4500cGy–胃,小肠,结肠,肾,肺,肝,甲状腺,垂体,生长中的肌肉,淋巴结等为四大类(2)§低度敏感组织–剂量范围5000~7000cGy–皮肤,口腔粘膜,食管,直肠,唾液腺,胰腺,膀胱,成熟的骨和软骨,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眼,耳,肾上腺等§不敏感组织–剂量范围7500cGy以上–输尿管,子宫,成人乳腺,成人肌肉,血液,胆道,关节软骨和周围神经,肺尖可耐受6000~9000cGy的剂量,常规剂量放疗对这些组织基本不发生严重并发症组织放射敏感性的放射生物学因素§再增殖和加速再增殖§氧效应(再氧化)§再修复§细胞周期再群体化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影响放射线生物损伤的机理§放射线作用于组织,组织内细胞群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射线作用于生物体,产生了大量的快速运动电子,许多电子能够使吸收介质的其他原子电离,破坏机体内不可缺少的化学键,造成一系列后果,最终表现为生物损伤生物损伤的表现§生物损伤–微观上表现为细胞死亡,细胞内结构和细胞连接组成的改变–宏观上表现为组织功能暂时或永久的丧失§不同类型细胞其死亡的定义也有不同–已分化不再增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分泌细胞指功能的丧失–增殖性细胞,指丧失持续增殖的能力,即失去完整的增殖能力基于放射损伤的器官分类(1)§Ⅰ类器官§包括骨髓、肝、胃、小肠、脑、脊髓、心脏、肺、肾和胎儿等§多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如果受到照射的话,在一定剂量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放射损伤,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临床计划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不照射或少照射基于放射损伤的器官分类(2)Ⅱ类器官§包括皮肤、口腔、咽部、食管、直肠、唾液腺、膀胱、子宫、睾丸、卵巢、生长期软骨、儿童骨、成人软骨、成人骨、眼(视网膜、角膜、晶体)、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垂体)、周围神经、耳(中耳、内耳)等§可以耐受一定的放射剂量,产生中度的放射损伤,损伤后可能导致一定的功能障碍,但基本对生命无严重影响§临床计划设计可在肿瘤剂量充足的条件下考虑减少此类器官的照射量基于放射损伤的器官分类(3)§Ⅲ类器官§包括肌肉、淋巴结和淋巴管、大动静脉、关节软骨、子宫、阴道、乳腺等§组织的耐受量大多高于肿瘤的致死量,照射后一般不产生或产生轻度的放射损伤§临床计划设计时常优先考虑肿瘤的致死量,而不着重考虑此类器官的耐受和损伤问题正常组织器官的耐受量§定义: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综合症的剂量§最小耐受量(TD5/5)–是指在标准治疗条件下,照射后5年内放射合并症发生率不超过5%(实际工作中指发生率为1%~5%)所对应的放射剂量§最大耐受量(TD50/5)–是指标准治疗条件下,照射后5年内放射合并症发生率不超过50%(实际工作中指发生率为25%~30%)所对应的放射剂量标准治疗条件§超高压治疗(1~6MeV)§1000cGy/周,每天1次,治疗5次,休息2天§整个治疗根据总剂量在2~8周内完成耐受剂量的正确认识§只能代表一种几率§非标准条件的照射方式的影响§再程放疗的影响§精确设计和精确治疗§年龄的影响§全身性疾病的影响§其他治疗手段的影响(化疗、生物修饰剂甚至手术)§医生记录及评价标准的影响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量(cGy )全部或部分晶体1 200500白内障晶体全角膜>6 0005 000角膜炎角膜全眼10 0005 500全眼炎,出血眼全垂体20 000~30 0004 500功能低下垂体10cm 5 5004 500梗死,坏死脊髓全脑干6 5005 000梗死,坏死脑干25%8 0007 000梗死,坏死全脑7 0006 000梗死,坏死脑100cm 27 0005 500溃疡,严重纤维化皮肤设野面积或长度TD50/5TD5/5损伤组织器官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量(cGy )全肺2 5001 500100cm 23 5003 000急、慢性肺炎肺100cm 28 0006 000溃疡,狭窄直肠100cm 26 5004 500溃疡,狭窄结肠100cm 26 5005 000溃疡,穿孔,出血小肠100cm 25 5004 500溃疡,穿孔,出血胃75cm 27 5006 000食管炎,溃疡,狭窄食管喉全甲状腺15 0004 500功能低下甲状腺50cm 27 0005 000口腔干燥唾液腺50cm 27 5006 000溃疡,粘膜炎症口腔粘膜全前庭7 0006 000梅尼埃病耳(前庭)全中耳7 0006 000严重中耳炎耳(中耳)设野面积或长度TD50/5TD5/5损伤组织器官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量(cGy )全肾上腺->6 000功能低下肾上腺全肾条状照射2 0001 500全肾2 5002 000急、慢性肾炎肾脏全肝4 5003 500肝功能衰竭,腹水全肝条状照射2 0001 500全肝4 0002 500急、慢性肝炎肝脏全乳>10 000>5 000萎缩,坏死乳腺(成人)全乳1 5001 000不发育乳腺(儿童)60%5 5004 500心包炎,全心炎心脏设野面积或长度TD50/5TD5/5损伤组织器官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量(cGy )全身骨髓450200再生不良骨髓关节整块骨或10cm 210 0006 000坏死,骨折硬化骨、软骨(成人)整块骨或10cm 23 0001 000生长受阻,侏儒骨、软骨(儿童)全胎儿400200死亡胎儿全阴道>10 0009 000溃疡,瘘管阴道全子宫>20 000>10 000坏死,穿孔子宫全卵巢625~1200200~300永久不育卵巢(5cGy/天,散射)全睾丸400100永久不育睾丸尿道5~10cm 10 0007 500狭窄输尿管全膀胱8 0006 000挛缩膀胱设野面积或长度TD50/5TD5/5损伤组织器官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量(cGy )10cm 210 0006 000神经炎周围神经整块肌肉8 0006 000纤维化肌肉(成人)整块肌肉4 000~5 0002 000~3000萎缩肌肉(儿童)整个淋巴结>7 0005 000萎缩,硬化淋巴结(管)10cm 2>10 000>8 000硬化大静脉10cm 2>10 000>8 000硬化大动脉7 000~10 0005 000~6000扩张,硬化毛细血管设野面积或长度TD50/5TD5/5损伤组织器官剂量体积与放射耐受量串联器官与并联器官§正常器官组织的耐受量–剂量和体积–正常组织放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NTCP)依赖于组织的放射性类型§各器官损伤实质是射线破坏了器官的“功能元单位”,根据“功能元单位”的性质,可以将全身器官分成以下四种类型⑴串联器官§器官的功能单位呈“串行”相连接,其中一个单位的损伤会导致其它功能单位的功能障碍§如脊髓、脑干、视神经等,这类器官的损伤程度与全结构中最大剂量相关⑵并联器官§器官的功能单位以“并行”形式相连接,某一功能单位的损伤不会引起周围功能单位的功能障碍§如肝脏、肺脏,腮腺,颞叶等等。

放射治疗技术ppt课件

放射治疗技术ppt课件
颅外各系统恶性肿瘤:如鼻咽癌、肺癌、肺转移 癌、肝癌、胰腺癌、腹、盆腔单发转移癌等。
有些病变可单独采用FSRT给予肿瘤根治,多数 肿瘤需要与常规外照射配合,作为对肿瘤靶区追 加剂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立体定向放疗的局限性
受肿瘤体积、形状限制 靶区边缘定位的精确度尚待提高 靶区周围重要组织放射耐受性有限
IMRT比常规治疗多保护15%~20%的正常组织, 同时可增加20%~40%的靶区肿瘤剂量。
促使 IMRT 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技术突破是强大 的计算机程序,这种高精度的放疗技术使肿瘤放 射治疗跨入了新时代。
普通放疗
调强放疗
乳腺癌
115% 110% 105% 100% 95% 90%
Wedges
调强放射治疗可以做到给肿瘤内不同区域以 不同的剂量(物理调强)。
目前影像学还不能提供上述细胞生物活动的 信息,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如PET、fMRI、 MRS、分子显像、基因显像等技术的出现,将 为今后肿瘤“生物调强”放射治疗奠定基础。
生物靶区示意图
在不远的将来,“生物调强”放疗技术 将使肿瘤放射治疗迈上新的台阶。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立体定向放射治 疗技术的扩展。
利用多叶光栅或适形挡铅技术、将照射野的形状 由普通放疗的方形或矩形调整为肿瘤的形状。
使照射的高剂量区在人体内的三维立体空间上与 肿瘤的实际形状相一致。
提高了肿瘤的照射剂量,保护了肿瘤周围的正常 组织,降低放射性并发症,提高肿瘤的控制率。
44调强放疗普通放疗451151101051009590imrtwedges46前列腺癌4748igrtigrt是一种四维放射治疗技术它在三维放疗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数的概念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在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利用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器官位置的变化调整治疗条件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使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治疗

放射治疗学

放射治疗学
期),M期(有丝分裂期)。放射线可以破坏这个周期的顺利进行。射
线对细胞周期的作用.在大部分哺乳动物细胞,以M期最敏感。人
体白细胞在Gz期的敏感度4倍于G。期.细胞经过放射后不一定都
死亡,部分受到损伤而能够自己修复。
14.试还胛曩组织帕放射戢怒性。
根据肿瘤组织来源和肿瘤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种:
病变后正常组织和器官。
(3)等剂量曲线很扁平,放射野范围内剂量分布均匀。
(4)对不同组织(骨、脂肪、肌肉)剂量吸收差别不大。
(5)采用组织等效物作为填充物可以治疗偏心部位肿瘤。
这些特点使我们采用高能电子束单野照射治疗浅层和中层的肿
瘤最合适。
6.试述由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的特点。
(1)射线质:x线和7线均有穿透物质的能力,质表示穿透力•
穿透力由波长决定.波长越短,光子能量越大.穿透物质能力越强。
(2)源皮距或焦皮距增加均可提高深部剂量。
(3)放射面积越大,皮肤量和深度量相对增大,这主要是由于
散射线所致。
8试述照射量和吸收剂量的概念。
照射量是指空气中某一点测出的放射量。过去甩伦琴(R)表示,
生理盐水行鼻咽冲洗,用石蜡油、复方薄荷油或淡鱼肝油滴鼻。口
服维生紊B。片及中药导赤散。改善放疗方法,采用分段治疗和颈部
切线照射法也能减弱粘瞳和皮肤反应。
25.试述头部常见的几种放疗反应及其处理。
(1)F颌骨损伤:口腔肿瘤用深度x线治疗时,45GY/4~5周
可产生骨坏死。用”钴治疗.这种损伤已步见。预防方法为故疗前常
完全可以避免放射线的照射,故称为后装短距离治疗。
11.高剂量率、中剂量率和低剂量率有何不同?

放射治疗学

放射治疗学

1.放射治疗学:是通过电离辐射作用对良恶性肿瘤和其他一些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专业学科。

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又称为放射肿瘤学。

放射肿瘤学与外科肿瘤学,内科肿瘤学共同组成了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2.放疗原则:最大限度的将射线集中到肿瘤靶区内,杀死肿瘤细胞,是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

3.照射野:表示射线经准直器准直后,中心轴参考点处垂直的平面与射线锥的截面即为照射野的大小。

4.中心轴:表示射线束的中心对称线。

5.参考剂量点:剂量计算或测量的参考,一般情况下指体模表面下照射野中心轴上的一个规定点即最大剂量点。

6.校准剂量点:在照射野中心轴上指定的剂量测量点。

7.源皮距(SSD):射线源下表面中心到模体表面照射野中心的距离。

查PDD表8.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架旋转轴的距离。

查TMR表9.模体内的剂量分布行为:模体内任一点A的计量由原发射线的剂量与散射线的剂量的贡献之和组成,剂量最大点深度:能量6mv 深度1.5cm;能量15mv 水下深度3cm 10.中心轴百分深度量(PDD):模体内照射野中心轴上任一深度的吸收剂量率Dd与该照射野中心轴上参考点吸收剂量Do的比的百分率:PDD=Dd/Do(100%)11.组织最大比(TMR):在射线束几何状态不变下,模体内照射野中心轴上任一点吸收剂量率Dd与空间同一点处于模体内最大剂量深度处吸收剂量率Dm之比12.直线加速器:利用微波电磁场加速电子,并使其具有直线轨道,直接输出电子或经转换为X射线,供放疗用。

按其能量范围分低,中,高三类13.肿瘤倍增时间(Td):肿瘤体积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主要有三个因素决定:细胞周期时间,生长比例,细胞丢失速度。

14.潜在倍增时间:假设在没有细胞丢失的情况下,肿瘤体积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15.治疗比(治疗获得系数):TGF=某一措施对肿瘤的影响/某一措施对正常组织的影响,TGF>1时才有治疗效果16.多靶单击模型:假设一个细胞有N个靶,每个靶都相同,每个靶的失活只需要一次击中,只有当所有的靶都失活,细胞才死亡17.肿瘤致死量:使得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TCD95)18.平均致死剂量(Do):指照射后还剩余37%细胞存余所需要的放射计量19.准阈剂量(Dq):从开始照射到细胞呈指数性死亡所浪费的剂量,反应细胞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的大小,Dq值越大,细胞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越强,放射越抗拒20.氧增强比(OER):在乏氧条件下引起一定效应所需的放射剂量与有氧条件下引起同样效应所需放射剂量的比值称氧增强比,该比值较小好21.相对生物效应(RBE):指引起相同类型,相同水平的生物效应时,参考辐射的吸收剂量与所研究辐射的吸收剂量的比例,比值越大,射线类型越好22.致死性损伤(LD):不可修复的细胞丧失增殖能力,最终不可逆的导致死亡23.亚致死性损伤(SLD):在正常情况下可在几小时(4~8h)内修复的损伤,如果在未修复时给予另一亚致死性损伤,可形成致死性损伤24.潜在致死性损伤(PLD):一种受照射后环境条件影响的损伤,细胞照射后如遇到合适的环境或条件,这种损伤可以修复,如得不到适当环境或条件,则转化为不可逆的损伤,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25.常规分割:每天照射一次,每次D T量(肿瘤的吸收剂量)1.8~2.0Gy,每周照射5次26.最小耐受剂量(TD5/5):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后5年内小于或等于5%病例发生严重放射损伤的剂量27.Lhermitte’s征:放射性脊髓早期反应,一般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4个月,主要表现为下肢末端在低头曲颈时电击样刺痛和感觉异常28.治疗比:正常组织耐受量和肿瘤致死量之比,>1时有治疗效果29.正常组织耐受量:最小的器官损伤剂量(TD5/5):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病人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病人不超过5%,最大器官损伤剂量(TD50/5)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病人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病人不超过50% 30.肿瘤区(GTV):指肿瘤的临床灶,为一般诊断手段,能够诊出的,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的范围包括转移淋巴结和其他转移病变可认为第二肿瘤区31.临床靶区(GTV):按一定的时间剂量模式给予一定剂量的肿瘤临床灶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32.计划靶区(PTV):计划靶区包括:临床靶区(CTV)、照射中患者器官的移动(ITV),由于摆位、治疗中患者体位的重复性误差,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以确保CTV得到规定的治疗剂量,计划靶区决定了照射野的大小33.治疗区(GTV):对一定的照射技术及射野安排,某一条等剂量线所包括的范围。

放射治疗学

放射治疗学

名词解释:根治性放射治疗(剂量一致):是指通过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使病变在治疗区域内永久消除,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姑息性放射治疗(剂量不固定):姑息性放射治疗是对病期较晚,临床治愈较困难的病人,为了减轻痛苦,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而进行的一种治疗。

源皮距(SSD)表示沿射线中心轴从射线源到皮肤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表示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内所考虑点的距离百分深度计量(PDD)是指体膜内射线中心轴上任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与参考点深度吸收剂量之比的百分数等剂量曲线:把体膜内过射线中心轴平面上剂量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一组曲线,直观反映了射线束在体内离轴方向的剂量变化肿瘤区GTV)包括已确定存在的肿瘤以及受侵犯组织临床靶区CTV)包括已确定存在的肿瘤以及潜在的受侵犯组织,CTV要大于GTV,GTV和它外周亚临床病变组织构成临床靶区CTV。

计划靶区(PTV)包括临床靶区,照射中患者器官运动和由于日常摆位中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

超分割放射治疗:在与常规分割方案相同的总治疗时间内,在保持相同总剂量的情况下每天照射两次氧增强比(OER)对同一细胞来说,有氧和无氧时达到相同效果所需的能量比。

颅底线:外眦与外耳孔连线(眼耳线,基准线)为中颅窝底;眼耳线往后的延长线为后颅窝底;过眉弓下缘与基准线平行的线为前颅窝底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RS)是指将多个小野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头颅内某一局限性靶区,使之发生放射性反应,而靶区外周围组织因剂量迅速递减而免受累计,从而在其边缘形成陡峭的剂量跌落界面,达到外科手术效果的放射治疗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第一类SRT的特征是使用小野三维集束分次大剂量照射,分次剂量大大高于常规放射治疗分次治疗剂量。

第二类SRT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常规分次的放射治疗技术,而将后一种SRT技术归为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技术。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高科技放射治疗技术,即通过调整照射野形态、角度及照射野权重,使得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的形状相一致。

放射治疗学考试试题

放射治疗学考试试题

放射治疗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种射线不属于电离辐射?()A X 射线B 紫外线C γ射线D 电子线2、放射治疗中,最常用的辐射能量范围是()A 千伏级B 兆伏级C 电子伏级D 皮伏级3、以下哪项不是放射治疗的适应证?()A 早期肺癌B 晚期胰腺癌C 鼻咽癌D 良性肿瘤4、放射治疗中,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主要取决于()A 组织的类型B 照射的体积C 照射的时间D 以上都是5、关于外照射的特点,以下错误的是()A 射线能量高B 剂量分布均匀C 可以治疗深部肿瘤D 照射范围小6、以下哪种放疗技术可以实现肿瘤的高剂量照射,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A 常规放疗B 三维适形放疗C 调强放疗D 以上都是7、放疗过程中,患者体位固定的目的是()A 提高治疗精度B 减少患者痛苦C 缩短治疗时间D 降低治疗费用8、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不包括()A 设备的校准B 治疗计划的验证C 患者的随访D 医生的资质9、以下哪种肿瘤对放射线高度敏感?()A 黑色素瘤B 肾细胞癌C 淋巴瘤D 骨肉瘤10、放疗中,皮肤反应的处理方法不包括()A 保持皮肤清洁B 涂抹激素类软膏C 避免摩擦D 热敷11、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照射剂量B 照射部位C 患者年龄D 患者性别12、以下哪种放疗并发症是不可逆的?()A 放射性脊髓炎B 放射性膀胱炎C 放射性食管炎D 放射性口腔炎13、近距离放疗常用的放射源不包括()A 钴-60B 碘-125C 铱-192D 镭-22614、以下哪种不是放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方式?()A 同步放化疗B 序贯放化疗C 交替放化疗D 单独放化疗15、放疗计划设计中,靶区的定义包括()A 肿瘤区B 临床靶区C 计划靶区D 以上都是16、以下哪种影像学检查在放疗定位中应用最广泛?()A X 线B CTC MRID PETCT17、放疗中,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不包括()A 肿瘤的病理类型B 患者的营养状况C 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D 患者的家庭收入18、以下哪种放疗技术可以实现对肿瘤的动态跟踪照射?()A 图像引导放疗B 立体定向放疗C 质子治疗D 重离子治疗19、放射治疗师在放疗过程中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 制定治疗计划B 操作治疗设备C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D 诊断疾病20、关于放疗的防护,以下错误的是()A 机房应符合防护要求B 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C 患者无需特殊防护D 公众应避免进入放疗区域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放射治疗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放射治疗学知识点讲解

放射治疗学知识点讲解

放射治疗学知识点讲解一、辐射生物效应原理△(一)电离辐射的种类⒈电磁辐射:x射线、γ射线⒉粒子辐射⑴α粒子:质量大,运动慢,短距离引起较多电离。

⑵β粒子或电子:质量小,易偏转,深部组织电离作用。

⑶中子:不带电荷的粒子,高传能线密度射线。

⑷负π介子:大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可以带+、-或不带电。

⑸重离子:某些原子被剥去外围电子后,形成带正电荷的原子核。

(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1.直接作用(P52)当X射线、γ射线、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在生物介质中被吸收时,射线有可能直接与细胞中的靶分子作用,使靶分子的原子电离或激发,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引起生物学变化。

2.间接作用(P52)射线通过与细胞中的非靶原子或分子(特别是水分子)作用,产生自由基,后者可以扩散一定距离达到一个关键的靶并造成靶分子损伤。

(三)辐射对生物作用的机制(P53)(四)不同类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P53)⒈B-T定律:∝繁殖能力/分化程度⒉cAMP:∝1/cAMP(淋巴细胞、卵细胞)⒊间期染色体体积:∝体积⒋线粒体数量:∝1/线粒体数量(五)传能线密度与相对生物效应⒈传能线密度(linearenergytransfer,LET)传能线密度是指次级粒子径迹单位长度上的能量转换,表明物质对具有一定电荷核一定速度的带电粒子的阻止本领,也就是带电粒子传给其径迹物质上的能量。

常用用千电子伏特/微米表示(keV/μm)表示,也可用焦耳/米表示。

单位换算为:1keV/μm=1.602×10-10J/m⒉辐射生物效应与传能线密度的关系⑴射线的LET值愈大,在相同的吸收剂量下其生物效应愈大;⑵LET与电离密度成正比,高LET射线的电离密度较大,低LET射线的电离密度较小。

其中,电离密度是单位长度径迹上形成的离子数;⑶根据LET,射线可分为高LET射线和低LET射线。

低LET射线:X射线、γ射线、电子线等;高LET射线:中子、质子、α粒子、碳离子等。

放射治疗基础知识

放射治疗基础知识

所选最佳方案最终 经医师确认
14
放射治疗的护理
放疗前的健康教育 放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 放疗后的康复指导
放疗皮肤反应的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胸部肿瘤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腹部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脑部放疗后脑水肿反应及护理 近距离照射的护理
15
放疗前的健康教育-1
心理护理:多数病人及家属对放射治疗不甚了解,放 疗前应简明扼要的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知识;基本 的治疗程序;机房环境;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使病 人心中有数,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备有 放疗知识宣教彩页,供病人及家属阅读) 告知病人进入机房不能带入金属物品,如手机、手 表、有金属气管套管的病人要将套管换成塑料或硅胶 套管、有配金属义齿的病人要先行取出,防止不必要 的损伤。(在放射治疗中金属物质可形成次级电子, 使其相邻的组织受量增加,易出现溃疡且不易愈合)
Ⅳ级:溃疡,出血,坏死。
23
【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
粘 膜 炎— I 级
粘 膜 炎— II 级 粘膜红斑,充血
粘 膜 炎—III级
临床护理措施
放疗期间要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量在 3000ml以上,患者从放疗开始,疼痛时再放 入利多卡因5ml。 口腔黏膜反应出现后,应给以病人高蛋白 半流质,补充大量维生素,禁食过热、过硬 及刺激性食物,溃疡严重者,应禁食给予鼻 饲饮食或静脉补液。
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口腔黏膜反应
口腔黏膜反应:放射治疗时,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故 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功能受抑制。口腔内的腺体分泌减少,口腔的自 洁作用消失,常有口干、咽部干痛、口腔黏膜溃疡、严重者影响进食。 0级:无变化。
级黏 Ⅰ级:充血∕可有轻度疼痛,无需止疼药。 膜 Ⅱ级:片状黏膜炎,或有炎性血清血液分泌物∕可有中度疼痛, 反 需止疼药。 应 Ⅲ级:融合的纤维性黏膜炎∕可可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药。 分

放射修饰效应-放射治疗学基础-2011年研究生课程-20110412

放射修饰效应-放射治疗学基础-2011年研究生课程-20110412

重离子治疗临床应用
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 同步加速器 重离子: 12C-Ion 能量: 430 MeV (~1000MeV) 治疗深度: 25 cm
重离子治疗适应症:
1)头颈部肿瘤; 2)中枢神经瘤; 3)肺癌; 4)肝细胞癌; 5)前列腺癌; 6)骨及软组织瘤; 7)子宫颈癌; 8)直肠癌; 9)胰腺癌。
NIRS:水平束、垂直束和水平及 垂直束三个治疗室。扫描方式 为被动式扫描,部分肿瘤的局
部控制率较低。
重离子治癌: 可能是未来放疗最好的工具
生物物理修饰效应
(三)时间、剂量、分次的修饰
(分割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分割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 4R
决定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受到分次照射后 的反应的因素主要有4个:4R
剂量率效应:随着剂量率的降低和照射时间 的延长,通常某一特定剂量的生物效应将会降 低。 因此剂量率效应出现对治疗不利的局面。
剂量率效应的解释: 长时间的照射期间会出现SLDR(SDBR)
曲线A是X射线一 次照射的存活线, 曲线F是当每个剂量 都以多分次的小剂 量D照射而获得的, 而两次小剂量的间 隔时间足以让亚致 死损伤修复,多分 次小剂量基本接近 于连续照射。
1915年诺贝尔奖
(二)高LET射线或重粒子修饰
高LET射线生物学特点:
➢ 相对生物效应(RBE)高; ➢ 致死性损伤(SLD)比潜在损伤(PLD)及亚致死损
伤(SLD)高,损伤修复差;高LET射线照射后的细 胞存活曲线比低LET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曲线陡,且 肩区小; ➢ 氧增强比(OER)小; ➢ 对细胞周期的放射敏感性依赖小;
早反应组织:α/β较大,SLD修复能力低 ; 肿瘤组织:类似早反应组织; 晚反应组织:α/β较小,SLD修复能力强;

放疗基本知识介绍-1

放疗基本知识介绍-1
• 提高了治疗速度,并且使扇形射束之间连接平滑 • 适形调强+图像引导调强+剂量引导调强
➢ IMRT通过改变靶区内的射线强度,使靶区内的任何一点都 能得到理想均匀的剂量,同时将要害器官所受剂量限制在 可耐受范围内,使紧邻靶区的正常组织受量降到最低。
➢ IMRT比常规治疗多保护15%~20%的正常组织,同时可增 加20%~40%的靶区肿瘤剂量。
肺癌 ·治疗计划
肺癌
治疗前
治疗后
3DCRT的局限性
➢ 靶区形状虽已适形,但靶区内剂量分布欠均匀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 IMRT
IMRT
➢ 3DCRT仅是射线束和靶区形状一致,但射线强度均 匀或只做简单改变,如使用楔形块或补偿块改变 射线束剂量分布。而肿瘤本身的厚度是不均一的 ,因此造成肿瘤内部剂量分布不均。
5/22/2020
SRS概念
➢ SRS是以精确的立体定位和聚焦方法对病变靶区 进行多角度、单次大剂量照射。
➢ 其靶区剂量分布特点: • 高剂量分布相对集中 • 边缘等剂量线以外剂量锐减
5/22/2020
“γ刀”
➢ 由201个钴放射源排列成半球形,每一个放射源发 射出的γ射线都聚焦到一个点上。
➢ 特点
➢ 为了实现肿瘤内部剂量均匀,就必须对射野内的 射线强度进行调整。
IMRT
➢ 调强的概念启发于 CT成像的逆原理
5/22/2020
IMRT
➢ IMRT技术要求把一束射线分解为几百束细小的射 线,分别调节每一束射线的强度,射线以一种在 时间和空间上变化的复杂形式进行照射。
➢ IMRT的重要特征(核心):逆向治疗计划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喉软骨坏死
▪ TD5/5,70Gy ▪ TD50/5,80Gy
❖ 经60~70Gy/6~7周常规分次剂量照射后出现某 些粘膜萎缩和失去弹性是常见的,但罕见出现坏 死和慢性溃疡
放射性纤维化
治疗
❖ 以早期预防为主 ❖ 每日一次局部运动训练,每次训练10~20次 ❖ 三碘甲状腺素(Tri iodothyronine)
急性口腔粘膜炎
I级
II 级
III 级
Cetuximab+IMRT+DDP
慢性(迟发性)特征性改变
❖ 粘膜或皮肤:溃疡,毛细血管扩张,萎缩 ❖ 味蕾:暂时性或永久性味觉变化或丧失 ❖结缔组织: 纤维化,水肿,软组织坏死 ❖ 涎腺:唾液分泌和粘稠度异常而致龋齿 ❖骨或软骨: 死骨形成,骨或软骨坏死
差别 ❖ 喉可致软骨坏死 ❖ 鼻咽可致腮腺、颞颌关节、脑、脊髓损伤 ❖ 肿瘤越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越高
皮肤和粘膜的放射性损伤
❖ 晚期损伤的急性表现并非早期表现 ❖ 纤维化出现时间与单次照射剂量有关
▪ 单次量15~25Gy后4~12周出现纤维化 ▪ 单次量5~10Gy后36~48周出现纤维化
❖ 正常组织经照射后,很快出现象炎症一样的胶原 纤维一系列生化变化
▪ 脱皮(干性脱皮→湿性脱皮→溃疡)
❖ 粘膜和皮肤常规分次照射超过50Gy才出现晚期放 射性改变
❖ <65Gy罕见放射性溃疡
皮肤和粘膜的放射性损伤
临床表现
粘膜 ❖ 急性反应是由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死亡引起 ❖ 常规照射20~30Gy后,粘膜出现红斑 ❖ 再照射10~20Gy后,出现伪膜,融合性粘膜炎
味觉的放射性损伤
Management、quantitative Assays-analytic
❖CTC(common toxicity criteria)
▪ 化疗、放疗、手术
主要内容
头颈部放射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损 伤
胸腹部放射损伤
头颈部放射性损伤
急性特征性改变
❖粘膜 —— 红斑,伪膜披复 ❖味蕾 —— 尖突减少 ❖涎腺 —— 浆液分泌减少 ❖皮肤 —— 红斑,脱屑
LOGO
放射性损伤与治疗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韩非
放射性损伤
❖分类
▪ 放射致癌
• 多为中胚层肿瘤:肉瘤
▪ 组织器官的功能性损伤
• 早期反应:几周内,大多可逆 • 中期反应:几周~几月,部分可无 • 晚期反应:几月~几年,大多不可逆
正常组织器官的分类
❖ 分类方法
▪ 耐受剂量大小 ▪ 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
❖ 70%出现晚期合并症(54%严重和13%化和牙关紧闭 ▪ 喉头水肿 ▪ 骨坏死
头颈部放射性损伤影响因素(2)
放疗+化疗: ❖ 潜在发生放射性损伤
❖ 治疗毒性的叠加
▪ 平阳霉素、阿霉素、5-氟脲嘧啶等
❖ 顺铂(Cisplatin)一般不增加黏膜放射损伤
❖ 分类
▪ I级器官(重度损伤):损伤不可恢复的器官,导致 患者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 II级器官(中度损伤):一定功能损害,但不会威 胁生命
▪ III级器官(轻度损伤):生活影响小
损伤评价标准
❖ RTOG/EORTC/NCI
▪ 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 ▪ 六级
❖ LENT(SOMA系统)
▪ 正常组织晚期损伤评分标准 ▪ Subjective symptoms、Objective signs、
临床表现
味蕾 ❖ 引起部分或全部的味觉功能丧失 ❖ 实验:照射20Gy后,味蕾中20~30%的味觉细胞
受破坏 ❖ 大多数治疗后4个月以内味觉恢复,少数细胞呈永
久性损伤 ❖ 临床味觉丧失与恢复的特点
喉的放射性损伤
耐受剂量
❖ Emami等(1991年) ❖ 喉咽与喉粘膜水肿(常规分割)
▪ TD5/5, 45Gy ▪ TD50/5,(全喉)80Gy
❖ 大体积分次照射时,慢反应组织较快反应组织 受影响程度严重
❖结缔组织,/ = 3; 粘膜/肿瘤, / = 10
❖ 198 8 年,Nguyen 用6 6~ 7 2Gy快 速 超分 割( Rapid Hyperfractionated)治疗头颈肿瘤
❖ 先照33~36Gy,休2~4周后再照 33~36Gy,每 日分6~8次照射,约每隔2小时照射1Gy
皮肤和粘膜的放射性损伤
病理生理学
❖ 血管通透性改变 ❖ 浆蛋白的渗出,纤维蛋白沉积 ❖ 补体角蛋白生成、前列腺素、溶酶体酶的作用 ❖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释出的成份
刺激 ❖ 纤维母细胞的生长能力
▪ 实验证明照射>正常皮肤和手术疤痕
皮肤和粘膜的放射性损伤
临床表现
皮肤 ❖ 皮肤的反应比粘膜反应延迟1~2周
头颈部放射性损伤影响因素(3)
❖ 不同类型肿瘤若体积相同,损伤差别不大 ❖ 并联结构:全器官体积比例是放射性损伤的关键
因素,如单侧与双侧的腮腺 ❖ 粘膜/皮肤放射性毒性随照射的面积增加而增加
头颈部放射性损伤影响因素(4)
受照射的解剖部位: ❖ 不同的照射部位,不同的组织结构损伤 ❖ 口腔、鼻咽、口咽、喉的急性粘膜反应有较少的
涎腺的放射性损伤
生理学
❖ 正常人的涎腺每天产生1升以上的唾液 ❖ 腮腺产生的唾液约占总量60~65%,颌下腺占
20~30%,舌下腺仅约占2~5% ❖ 腮腺是纯浆液腺,分泌物含白蛋白类物质,呈
水样 ❖ 颌下腺和舌下腺是由浆液腺泡和粘液腺泡混合
组成,分泌物较粘稠 ❖ 小涎腺主要含粘液腺泡,产生粘稠的分泌物
鼻咽癌放疗后2年,声嘶,喉头水肿 上图:颈部肌肉、皮肤萎缩,纤维化。下颈段萎缩,上胸部毛细血管扩展。 下图:锁骨上窝区水肿,T2W高信号;颈中段皮下毛细淋巴管网扩展。
• 鼻咽癌放疗后12年,因右侧偏 头痛2年,
• 经DSA检查发现右颈动脉狭窄。
头颈部放射性损伤影响因素(1)
❖ 改变分次治疗方案:总时间、每次剂量、总次 数、每天次数、每次之间间隔时间、治疗计划 中断
▪ Glicksman等(1959年):75例在放疗后2~30年间 ▪ 2/3获得改善 ▪ 病人不愿接受甲亢药物
❖ 前列腺素E2(PGE2)
▪ 内源性和外源性 ▪ 调节结缔组织的代谢,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殖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 减低化疗病人粘膜炎的发病率和严重性 ▪ 临床报告用G-CSF治疗食管粘膜放射性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