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苏联79个师大军压境 苏联有能力进攻中国吗
8·13中苏铁列克提冲突事件
[键入文字]8·13 中苏铁列克提冲突事件1969 年,中苏边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珍宝岛和铁列克提事件。
在当年3 月东北边陲的珍宝岛战斗中,中国军队有效地打击了苏联的气焰,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热热闹闹。
然而在当年8 月13 日西北边陲的铁列克提战斗中,我方的主阵地人员几乎全部阵亡。
28 人牺牲,包括3 名记者。
2008 年5 月新疆军区决定当年的主阵地无名高地命名为忠勇山。
铁列克提事件是苏联继珍宝岛事件后挑起的又一起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恶性事件。
1969 年8 月13 日,苏联在中苏边界西段、中国新疆裕民县的铁列克提争议地区采取报复行为,出动直升飞机、坦克、装甲车对中方一支38 人且只携带轻武器的边防巡逻队发动突然袭击,造成中方边防队全部阵亡。
1969 年8 月13 日清晨,铁列克堤边防站巡逻分队8 人在裴映章副站长带领下按计划巡逻, 巡逻队中有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李连祥,和本部队翻译王明远。
为预防万一,12 日晚在易遭敌袭击的巡逻地段我侧预设了掩护。
早上苏军首先开出指挥车、装甲车、卡车多辆,步兵数十人,越界进入我国一无名高地(695.5)西侧,当我国巡逻分队行至此处时,苏军突然开枪射击,打伤我方战士,我方阵地派人把受伤战士背回,巡逻分队立即进入无名高地,与掩护班汇合,进入战斗位置。
无名高地打了两发点射提出抗议,苏方不顾我中方抗议又继续开枪。
我们被迫自卫还击,击退了在3 辆装甲车掩护下的数十名苏军的进攻。
接着苏军又从南侧进攻,再次被击退,不久苏军发动第三次进攻,装甲车从南北两个方向迂回到无名高地后侧,并以猛烈炮火掩护步兵进攻,遭到了我们中国边防战士的顽强抵抗,多次冲击被击退,但是由于苏军人数众多,出动了10 多辆装甲车及T-62 坦克、卡车、步兵300 余人、多挺重机枪、直升机2 架围攻我阵地,对我阵地进行猛烈炮击,我边防军人配备的都是轻型武器。
因巡逻地1。
34年前的中苏武装冲突秘闻再现——珍宝岛1969
34年前的中苏武装冲突秘闻再现——珍宝岛1969
刘华
【期刊名称】《国际展望》
【年(卷),期】2003(000)015
【摘要】1969年3月在中苏边境的珍宝岛之战,中苏双方直接投入的参战部队规模仅以营连建制为主,动用的武器也是以轻武器为主,只有少量坦克,交战时间也不过几十小时。
但是,就在珍宝岛冲突的前后,中苏双方在边境集结了上百万的大军,而且中苏双方都拥有核武器,在珍宝岛冲突之后,苏联高层决策者更直接策划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完全可以说,中苏珍宝岛边境冲突是朝鲜战争以来最具有危险性的一次全面地区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因为爆发一场大战的各种因素已全部具备,最后仅仅是双方最高决策者在启动大规模战争的最后一刻,都做出了缓和局势的选择。
之所以没能爆发成中苏全面战争,那是因为中国军队在珍宝岛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军事力量,虽然当时中国在很多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但是中国军队绝非弱旅,完全有能力给予入侵者以沉重打击!历史再次证明,只有我们掌握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战争才能远离我们!
【总页数】6页(P8-13)
【作者】刘华
【作者单位】《国际展望》特约撰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7.5
【相关文献】
1.危机处理视角下的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
2.中苏在珍宝岛战斗中的博弈
3.珍宝岛背后,一场被化解的“中苏大战”
4.1969年珍宝岛冲突苏联欲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5.珍宝岛事件后的秘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79年中国30多万军队反击越南时苏联为何会保持沉默
1979年,中国30多万军队反击越南时,苏联为何会保持沉默一、苏联方面兵力不足,从欧洲调兵需要很长的时间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之后,苏联在中苏以及中蒙边境上一口气部署了55个师,总兵力达到了118万人。
苏联替代了美国,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
中国方面为了防御苏联,将自己的主力军队全部北调。
中国北部集合军区的部队总数超过了300万,但战争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爆发。
中苏之间就此展开了长期的武装对峙,双方的气氛都非常紧张。
中国进攻越南没有任何的问题,但中国担心苏联会趁机南下。
此时美国方面向中国提供了一份十分准确的情报,情报中显示苏联在中苏边境上的军队只有30%属于齐编满员的部队,有40%的部队实际编制只有账目名额的一半,还有30%的则基本上属于那种空架子部队。
这么算了,以苏联当时的实力,即便是趁机进攻中国,也最多出动20万部队。
这点部队对于中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苏联如果真的要趁中国进攻越南之际,从北方进攻中国,那苏联就必须从自己的欧洲部分抽调部队。
请注意,当时是春节刚过,苏联的天气还十分寒冷。
要进攻中国,苏联至少要再运输100万军队抵达远东军队。
苏联的欧洲地区通往亚洲地区的通道只有那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如果要依靠这条铁路运输那么多军队的话,这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除了军队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战争物资,所以6个月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但问题来了,越南方面能不能支撑半个月,或者说中国打不打算把战争进行半个月。
中国一直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如果苏军还没有部署完毕,中国方面就已经结束了战争,那苏军的调动就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
二、美国对苏联的牵制和中国整体力量的强大苏联当时的总兵力为440万,苏联想进攻中国必须集中大量的军队。
苏联的军队除了在本土驻扎之外,还在东欧八国内驻军。
苏联如果打算对中国动武,除了从自己的欧洲地区调兵之外,还必须从东欧各国内抽调苏军部队。
这对苏联是十分不利的,1979年,美苏两国在中欧地区正处于剑拔弩张的情况。
1969年珍宝岛战役
1969年珍宝岛战役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知道在1969年爆发的珍宝岛战役吗?下面为大家整理了1969年珍宝岛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珍宝岛战役事件背景自6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边防军在珍宝岛地区不断发生摩擦,边界紧张局势日趋加剧。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70余人,装甲车两辆,卡车和指挥车各一辆,侵入珍宝岛,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人。
我国守岛巡逻队被迫自卫反击,激战一小时,打击了入侵者。
3月4日后,苏联边防军和飞机再次入侵珍宝岛。
3月15日,苏联出动步兵200余人,坦克20余辆,装甲车30余辆,在飞机和纵深大口径火炮掩护下,连续向我国守岛军民发起三次攻击。
我国守岛指战员、民兵和群众紧密配合,艰苦奋战9小时,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3月17日,苏联出动步兵百余人,坦克3辆,又一次登岛疯狂向我国进攻。
我国边防战士奋起自卫,以猛烈的炮火予以反击。
珍宝岛反击战的胜利,保卫了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根据1860年清朝政府和沙俄签署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以乌苏里江为界。
由于该岛位于界河之上,归属在整个二十世纪没有定论,中国和俄国(苏联)都曾声称拥有该岛主权。
中方认为,据《中俄北京条约》,中俄边境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上,而该岛明显在主航道以西(中国一侧)故归属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八月风暴行动之后,从1947年开始苏联红军在此巡逻。
苏联挑起的边境事件达4189起中苏边界问题一直是两国间的历史悬案。
建国初期,中苏关系密切,边界问题自然也被搁置。
但到了1950年代末,中苏两党在方针政策上发生根本分歧,1959年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偏袒印度,并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撤退了所有专家,中止了一切援建项目的合同,两国关系交恶,中苏边境纠纷随之肇始,搁置了几十年的边界问题被重新提出。
从1964年开始,苏联向中苏边界地区陆续增兵,并在在中苏边界不断制造事端。
据相关研究显示,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3月,由苏方挑起的边境事件达4189起,比1960年至1964年期间增加了一倍半。
1969年苏联79个师大军压境 苏联有能力进攻中国吗
[键入文字]1969 年苏联79 个师大军压境苏联有能力进攻中国吗1969 年春天,中苏围绕着乌苏里江上的一座小岛珍宝岛,发生了激烈的较量。
此次冲突是中苏关系由冷淡转向全面对抗的导火索,在此之后,中苏双方上演了长达20 之久的边境对峙。
在双方较量的初期,中国明显处于劣势。
但是由于苏联的疆域辽阔,接壤的国家太多,苏联根本无力对中国发动全面进攻。
一、苏联军队118 万屯兵中国北方边境,一直虎视眈眈在中苏珍宝岛冲突发生之前,虽然中苏两国已经在意识形态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中苏友好的关系也早已破裂。
但是还远远够不上军队相互攻击的局面,边境摩擦时有发生,双方都能够克制礼让。
此时,苏联在中苏边境上一共驻扎了12 个师,总兵力不超过20 万。
对于蒙古地区更加注意,为了避免刺激中国,苏联在蒙古境内只驻扎了2000 多人。
中国此时在中苏边境上的驻军比苏联略多,但也只有14 个师。
不过在中苏发生了珍宝岛之战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仅仅在蒙古地区苏联的驻军就猛增到了12 个师,蒙古大草原非常适合机械化集群推进,苏联想干什么不言而喻。
除了蒙古地区之外,在中苏边境的东段和西段,苏联的驻军也大幅度增加到了43 个师。
在加上蒙古地区的12 个师。
苏联陆军在中国北部边境上的总兵力达到了55 个师,接近70 万人。
除了陆军,苏联的空军和防空军也在中苏边境部署了大量的军队。
一共部署了24 个师,其中仅仅是航空师就有10 个之多,此外还有3500 具防空导弹发射架。
苏联的战略火箭军也有所行动,苏联在国土中部陆续建设了35 座导弹基地。
其中洲际导弹基地10 个,中远程导弹基地25 个。
虽然这些导弹的目标也由日本和韩国,但是大多数的目标都对准了中国。
中国的主要大城市中沈阳、北京、上海、武汉等都在苏联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唯一能够躲避导弹打击的大城市只有广州。
二、苏联仅仅依靠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全面进攻中国珍宝岛之战发生时,正好处于十年动乱时期。
俄解密档案披露珍宝岛冲突细节
1969年3月2日至17日,前苏联军队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并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开火,中国边防军奋起反击,成功保卫珍宝岛。
在各类报道中,来自俄方的相关资料寥寥无几。
最近,俄罗斯军事学者弗拉迪斯拉夫?莫洛佐夫利用俄国防部中央档案馆刚刚解密的档案,披露了珍宝岛冲突期间苏联武装力量的行踪。
没有特意向苏联方向开火按照莫洛佐夫的观点,长期性的中苏领土纠纷是1969年爆发珍宝岛冲突的主要原因,由于双方之间没有任何协议,导致以乌苏里江为界的国境线很难校准(前苏联官方坚持国境线应是中国一侧江岸的切线。
但事实上即便在19世纪的中俄边界地图上,珍宝岛都被划定为中国领土)。
1969年2月,双方经常在结冰的江面上发生推搡和互殴现象。
3月2日,再次前往江面驱逐中国人的苏联边防军与中国军队发生交火。
此后,苏方派出太平洋边防军区的第57、69边防总队。
俄国防部留存的档案显示,苏联总参情报总局掌握的情报是“中国向冲突地区派遣了两三个步兵师”。
中国军队并没有特意向苏联方向(乌苏里江东岸)开火,而之前许多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军队向苏联一侧进行了袭扰性的射击,尽管中国在冲突爆发之初便将火炮与追击炮送上珍宝岛,但苏方并没有关于中方炮弹落入乌苏里江东岸并造成人员伤亡的记录。
关于苏军阵亡人数,目前已有公论,即正规军和边防军合计阵亡58人。
在3月15日的战斗中,第57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也被打死。
解放军夺得一辆新式坦克珍宝岛冲突中,苏军最大的损失是被解放军夺走一辆新式t-62中型坦克。
这件事情已经广为人知,但其中还是有些细节一直不为人知。
1969年3月15日,第57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决定立即向前方增援坦克。
由于苏联边防军隶属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此时远东克格勃机关已经拟好文件,申请远东军区将9辆t-62坦克交给边防军。
列昂诺夫上校坐进一辆编号为545的t-62坦克,亲自率队前往珍宝岛。
他认为坦克可以沿着结冰的河汊插入解放军后方,这是因为他本人曾在珍宝岛巡视过,对那里的地形比较熟悉,迂回解放军后方能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
从1959至1969的10年时间里 苏联都对中国做了什么
[键入文字]从1959 至1969 的10 年时间里苏联都对中国做了什么说到中苏关系,可以用4 个十年来形容。
友好、决裂、对抗、重归是这四个时期的代名词,中苏之间在经过了10 年亲如兄弟的关系之后,正在走向逐步决裂的局面。
从1959 到1969 年的十年间,中苏关系从破裂走向了全面对抗。
那么在这十年里,苏联究竟对中国都做了什么?一、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苏联开始策动中国边民逃亡从1958 年开始,中苏关系就已经十分紧张。
到了1959 年已经降至了冰点,中苏两国高级别的会谈全部停止。
沙俄这个国家在侵占了中国15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后,拥有了和中国长达7000 多公里的边境线。
苏联取代沙俄以后,丝毫也没有例外。
在中苏关系破裂之前,中苏两国的边民在放牧和其他日常活动中,还会相互打招呼执意。
但是在中苏交恶以后,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的西段也就是新疆地区,挖掘了宽度十几米的边境封锁沟。
中国边民的羊群一旦靠近边境线,苏联军人轻则开枪射击,重则使用装甲车冲撞中国边民。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边民被打死打伤多人,放牧的牛羊多次被苏军抢走。
苏联还在使用民族政策,向新疆地区渗透。
新疆地区民族众多、关系复杂,很多民族在苏联境内也有分布,如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等。
苏联就是利用了这一点,使用高音喇叭劝说中国边境居民进入苏联。
对于愿意进入苏联的中国边民,苏联方面白天车接车送,晚上用探照灯指引。
从1959 年至1961 年的两年多时间里,共有6 万多中国边民进入了苏联境内,甚至包括几十名官兵。
中国为了应对苏联这种不人道的行为,向新疆地区加派了兵力,边境的巡逻次数也明显增多,在加上外交上的努力,终于遏制住了苏联的行动。
二、苏联方面口出狂言,中苏关系持续紧张1964 年,苏联各派联合将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赫鲁晓夫赶下了台。
在各派的妥协1。
中俄珍宝岛冲突始末披露 专家驳斥核战危机传言
据后来俄罗斯解密的档案证实,1969年苏联已拥有核弹4万枚(这是苏联历史上拥有核弹最多的时候),其中可运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超过1000枚。
而中国刚刚于1964年10月试验原子弹成功,1966年10月才成功进行了“两弹”结合(原子弹头装入近程导弹)的试验,1967年6月以轰炸机空投氢弹成功,但1969年时还不具备远程导弹攻击能力,核弹的数量更远远不能同苏联相比。
对这段书的内容是否可靠,笔者在2002年曾询问原苏联远东研究所所长、现任俄中友协主席基塔连科,他称看到过苏共对华关系的众多档案,也问过那时的苏共政治局委员,根本不存在此事。“这个叛徒的‘回忆’完全是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需求编造的。”
还有文章称:1969年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正式告知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苏联想要对中国施以“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华盛顿当局反对苏联的计划,并威胁要打击苏联的城市和军事设施,这才最终阻止了苏联的核冒险。
从1960年起,中苏双方开始分别攻击对方是“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苏联采取了撤退专家、中断援助项目(主要是军事项目)的措施,使理论争吵演变为国家关系恶化。苏联虽一度采取和缓措施,但却因阿尔巴尼亚问题、新疆伊塔事件、北方四岛等问题,中苏双方对立加深。在有争议的地区,双方边防人员相遇时也常发生争吵、殴斗。
毛泽东在3月15日的冲突后便要求,到此为止,不要打了。苏方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这就使边境冲突得到了控制。
不过,中苏两国战备的火药味在此后愈来愈浓,还出现了可能使用核武器的传言。
珍宝岛之战,苏联被中国击退后,百万大军压境,为何最后不敢动武?
珍宝岛之战,苏联被中国击退后,百万⼤军压境,为何最后不敢动武?⽂/当年⼀⽊1969年3⽉2⽇,苏联军队⼊侵我国珍宝岛(位于⿊龙江中苏交界处,在乌苏⾥江主航道中⼼线靠近中国⼀侧),挑衅袭击我国边防军巡逻⼈员,并率先开枪打死打伤我军6⼈,我国边防军忍⽆可忍,被迫⾃卫反击,将⼊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由此,中苏边境的战事迅速升级。
3⽉15⽇,没占到便宜的苏军不⽢⼼,再次集结部队,向镇守珍宝岛的我军边防部队发动了3次猛烈进攻,还以炮⽕延伸打击我国境内纵深⽬标。
我军将⼠浴⾎奋战9⼩时,顶住了苏军的6次炮⽕轰击,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3⽉17⽇,连续失败两次的苏军,直接出动坦克进攻。
我军在兵⼒和武器装备均占劣势的情况下,凭借顽强的战⽃意志和视死如归的决⼼,⽤⽣命捍卫了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再次成功将苏军击退。
虽说中苏此前已经存在着很深的分歧和⽭盾,但⾄少曾经还有“同志加兄弟”的情分在。
然⽽,珍宝岛之战,则让中苏双⽅彻底撕破脸⽪,直接兵戎相见。
很快,苏联⼤军压境,“钢铁洪流”滚滚⽽来。
按照当时的说法,苏联“陈兵百万于边境”。
并且,苏联甚⾄威胁我国,要对我国使⽤“外科⼿术式核打击”。
随着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据说苏联已经做好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即将兵分四路对我国进⾏军事打击。
在强⼤的苏联⾯前,我国就好⽐⼀个⼩学⽣,这场仗⼀旦打起来,结局如何,谁也说不准,⾄少不容乐观。
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中国⼈⾝上。
好在经过谈判,这场仗最后没有打起来。
中苏之间的那场冲突,已经过去50多年了,如今想起来,真是惊险万分!⼀旦擦枪⾛⽕,对于两国⼈民,乃⾄整个世界,都将是⼀场巨⼤的灾难。
那么,当时中苏之间,为什么会从“同志加战友”,变得反⽬成仇呢?当时,苏联的军事打击规划已备好,为何最后⼀刻没有动⼿?本⽂多⽅搜集权威史料,⼒求⽤客观、公正的态度,尽可能详实地记录苏联陈兵百万于国境线的前因后果,让我们对于那段惊⼼动魄的历史,有⼀个客观、理性地认识。
01、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究竟是什么?从感情上讲,我国对于苏联⽼⼤哥,⼀直是很敬重的,可以说,把苏联当亲⼈对待。
六十年代末苏联大兵压境:中国备战秘闻-休闲阅读-历史分区-搜狐社区
六十年代末苏联大兵压境:中国备战秘闻-休闲阅读-历史分区-搜狐社区风声紧,雨意浓。
自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
1968年1月,大批苏军侵入中国七里沁岛地区,1969年3月,苏军侵入中国珍宝岛地区,1969年6月和8月,新疆又发生中苏武装冲突。
毛泽东说:要准备打仗。
中央内部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以林彪为首的、以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为主要成员的军委办事组认为战争危险迫在眉睫。
以陈毅牵头,有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参加的国际形势研究小组,则认为苏联不敢挑起反华大战。
风声紧雨意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威胁。
从60年代初起,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恶化,中苏边境出现了紧张局势。
1962年10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向我国边防部队发动全面进攻,我边防部队被迫自卫还击。
同年,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也企图利用大陆的暂时困难“反攻大陆”。
1969年以后,美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在越南的战争,对中国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这一系列严峻的事实,使得中国领导人不能不把国家安全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不能不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和战备工作。
60年代后,这种重视的程度日益提高。
1964年5月至6月的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把国防看作是与农业并列的“一个拳头”。
他从存在着新的世界战争的严重危险的估计出发,提出在原子战争时期,没有强大、稳固的后方不行。
据此,他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下决心搞好三线建设。
1965年4月12日,针对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的趋势,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
《指示》指出,鉴于美帝国主义正在越南采取扩大侵略的步骤,直接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因此,中央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应加强备战。
《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要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
中苏边境冲突
中苏边境冲突(一)珍宝岛远眺1969年中苏边界出现的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中苏两国的紧张对峙,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中国边防部队在边界上进行的还击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这一事件战略规模之大和耗费之多,超过建国后的历次军事斗争。
由于当时中国政府的努力和双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边界冲突未进一步扩大,但是由此造成的中苏两国在战略上的严重对峙,对于中国和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对外关系都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中苏边界争端的由来和公开化中苏之间的边界问题及出现武装冲突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两国边界上的领土争议,是沙皇俄国侵略中国所造成的遗留问题。
这一问题在六十年代后期激化,恰恰又是中苏由意识形态对立到国家关系的恶化所引起的后果。
中国与原苏联的边界线分东西两段,全长7300公里,是由沙皇俄国炮制的19个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的。
1840年鸦片战争后,俄国利用中国清政府的腐败和边界守备空虚,乘英法等国侵华之机,以武力入侵和外交讹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原属中国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
俄国十月革命后,1919年7月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曾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放弃沙皇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
不过,当时中俄边界东段的俄国一侧还处于日本军队和俄国白卫军占领之下,这一宣言中的许诺尚无兑现条件。
1920年9月,在苏俄红军到达远东后苏俄政府又发表了第二次对华宣言,态度就已不如第一次对华宣言那么慷慨。
1922年苏俄政府开始对华交涉后,不再同意归还给中国任何领土,甚至连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中宣布归还的中东铁路也不肯放弃。
1924年5月,以中国北京政府承认苏联在外蒙驻兵和继承帝俄时期拥有的中东铁路,苏联放弃帝俄在华特权和庚子赔款、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为交换条件,签订了《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但两国的领土问题并未解决。
从二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苏联利用中国国内的混乱,又超越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占领了部分中国领土。
1969年珍宝岛冲突 苏联欲对中国实施核打击
1969年珍宝岛冲突苏联欲对中国实施核打击∙1964年核试爆美想给中国实施“绝育手术”∙蒋介石日记揭秘:曾三次反对美国核袭大陆∙55年台海危机美国助蒋欲“核攻击”中国∙面对美国核威胁毛泽东:不吃这一套∙中国曾遭美“核讹诈”美幻想未来打遍全球?∙中美关系三次危机:美国人看1999年炸馆危机123下一页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这一年秋冬之际,新中国面临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战争危机,尤以苏联企图对中国实行核侵犯的行动最为惊险。
形势之严峻,超出后人的想象。
周恩来在中南海办公室的工作台历,日复一日地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日程,然而自1969年10月20日至1970年2月这几个月期间,却令人惊异地出现了空白。
这是当时战争危机特别是核威胁的直接产物。
一触即发的核战争,迫使周恩来撤离他日常的工作地点,直到1970年2月基本解除苏联突袭的警报之后,他才得以回到中南海他的办公室正常工作。
但毛泽东看来,苏联入侵的危险仍旧严重存在。
中央领导大疏散、林彪“一号命令”、三线建设等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都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珍宝岛之战引发核威胁1969年3月,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苏方损失不小,被毁坦克、装甲车达17辆。
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苏军死58人,伤94人。
显然,苏方“吃了亏”。
珍宝岛之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苏联,都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
在中国,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要准备打仗”。
3月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了经周恩来修改的社论《打倒新沙皇》,明确表示:中国的领土主权绝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如果苏联继续进行军事挑衅,“就一定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苏联来多少人,我们都要把他们“坚决、彻底、干净地全部消灭”。
在3月4日到12日不足十天的时间里,全国参加示威游行的军民就已达到1.5亿人以上。
4月召开的中共九大更突出强调了战争准备的问题,要求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要有大打、早打、打常规战,甚至打核大战的足够思想准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
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人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照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珍宝岛无可争议地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国的管辖之下,有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巡逻。
苏联的所谓“抗议照会”是推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强盗逻辑。
目录地理位置事件背景力量对比战前准备事件过程战争意义谈判情况地理位置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地处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由于该岛两头尖,中间宽,形状似中国古代的元宝,因而得名“珍宝岛”。
2 0世纪以来,由于中国渔民张盖和臧盖年等几位老人,相继上岛建房、捕鱼和种菜,因此珍宝岛又被当地人先后称为“张盖岛”和“翁岛”。
珍宝岛历来是中国领土,原与中国大陆相连,后因江水终年冲刷,1915年形成小岛。
当地中国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从事生产和打渔等活动。
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
珍宝岛东与苏联隔江相望,相距400余米。
每到冬季,江面冰层厚达2米以上,可以通行各种车辆。
事件背景1960年8月和1962年4-5月,苏联在新疆挑起两次边界事件,打破了中苏边境的平静与安宁。
后来,赫鲁晓夫又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袒护印方。
为了回击苏联,1963年中国明确提出“整个中苏边界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
1964年,中苏双方开始举行边界谈判,但无果。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国向勃列日涅夫抛去橄榄枝,遭拒绝。
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近百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潜在的中苏(俄)边境问题,一下子显露出来。
双方边境各自陈兵百万,中苏间的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漫长的中苏边界,几乎成为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最危险的火药桶。
珍宝岛之战
一辆坦克引发中苏争夺战历史 2010-05-21 22:20:52 阅读1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969年3月,中苏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武装冲突,这场冲突甚至差点引发中苏之间的核战争。
它使珍宝岛这个乌苏里江上原来毫不知名的小岛也一下子闻名全世界。
珍宝岛之战中,中苏军队还曾进行过一场鲜为人知的坦克争夺战。
地雷炸瘫了新式坦克“珍宝岛事件”发生于1969年3月2日。
此前,双方军队在边境上已经有过多次小规模冲突。
苏联为了实现其扩张政策,决定将边境武装冲突升级。
我边防部队为了防备苏军的进攻,也加紧进行战备,战争一触即发。
3月15日上午8时零3分,苏军在珍宝岛上的潜伏小分队打响了第一枪。
双方激战一个多小时,苏军被击退,乌苏里江的冰面上遗留下十几具苏军尸体和一辆被击毁的装甲车。
9时46分,不甘心失败的苏军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
这次进攻出动了当时苏军最先进的T62坦克。
正面由3辆坦克、3辆装甲车导引冲击,另有4辆坦克从岛南端侧后穿插过来,企图切断我方江岸同珍宝岛上的联系,将岛上的中国军队包围。
苏军的炮火异常猛烈,坚硬的冻土和树枝树根被炸飞起来,然后又像冰雹似的砸下来,炮弹几乎把这个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岛翻了一遍。
而我军则依靠陡峭的江岸防守,用轻武器打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
因此,尽管苏军在火力上占优势,却始终无法攻上中国一侧的江岸。
狡猾的苏军一看正面进攻受挫,就绕过岛的南端,悄悄地从珍宝岛西面的江叉上包抄过来,企图从背后袭击我军。
但是,苏军万万没有想到我军竟会在结冰的江面上布下反坦克雷。
就在前一天晚上,397团侦察排在排长于洪东的率领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岛西靠我方的江面上埋下了20多枚反坦克雷。
于洪东看见敌人的坦克从南面上来了,心中暗喜,他命令用四零火箭筒把坦克引过来。
“嗵”,四零火箭弹准确命中敌人坦克的腰部,但只是将坦克震得微微一颤,根本没有钻过坦克的装甲。
坦克中的苏军士兵显然被这枚火箭弹激怒了,一边开炮一边加大油门朝我国江面上冲过来。
1969中苏边界冲突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本文探讨的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发表的有关论著除了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文献外,其引人注目之处还在于它们沿着两条基本上不同的思路,提出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尽管它们的作者显然无意进行争论。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1969年春中国军队在珍宝岛采取军事行动,是在文化大革命强调反对修正主义的特殊背景下,对苏联不断制造边界事件的一种反应,此后中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是"中苏紧张局势事实上的缓和"带来的"一个有国际意义的副产品".[1]另一种观点指出,毛泽东是在调整中国外交战略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中苏边境争端。
[2]比中国学术界开始讨论稍早一些,当时任苏联驻华公使的A.叶利扎维金的回忆及冈察洛夫和乌索夫所写的前言和评述已经发表,他们在其论著中强调,中国领导人在1969年的边界冲突中"在追求广泛的政治目的",是利用边界冲突"拉拢同莫斯科对抗的主要西方国家".[3]认真比较上述不同的观点,便会发现仍然存在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疑问,它们包括:从中苏关系破裂到1969年两国发生边界军事冲突,中国外交战略及其支配下的对苏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开始于何时,以及中苏边界冲突在其中起了何种作用,是因为中国要调整外交战略而利用中苏边界冲突、还是边界冲突促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中国对外政策的决策者们对中苏边界军事冲突的后果是否有某种预见,包括是否预见到苏联会作出何种反应,以及美国将会如何利用这种形势?本文的目的是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新公布的历史文献,对上述问题作出解释。
需要指出的是,要解释上述疑问,必须参考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否则便很难解释中国决策者们的一些关键性的动机。
(一)中苏关系破裂后的中国外交战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一边倒"向苏联阵营便是中国外交居首位的原则。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高考历史真题解析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高考历史真题解析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是中苏两国关系中的重要事件,对世界局势和国内外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历史学科的高考考纲中,这一事件常常被提及。
本文将对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对中苏关系的影响进行解析。
1. 历史背景1969年是冷战时期,国际局势复杂。
苏联和中国之间由于意识形态和领土争端的差异逐渐产生分歧。
此前的1960年代末,中苏两国领导人频繁交往,形成了“中苏结盟”的局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两国围绕社会主义道路和国际战略出现了分歧,导致双方关系逐渐紧张。
2. 冲突原因中苏边境冲突的导火索是苏联对中国东北边境上的黑龙江、外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领土要求,尤其是对中国在黑龙江里约古城(现苏伊士市)的占领行动。
这引发了中苏之间的激烈争端和武力冲突。
苏联突袭了中国驻黑龙江里约古城的边防部队,中方对此予以了有力回应。
3. 冲突影响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对中苏两国关系产生了长期的严重负面影响。
此后,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减少甚至中断。
中苏边境地区也成为两国军队的分界线。
这一事件使中苏关系进入了最低潮,并持续数年。
4. 中苏边境冲突的深层原因中苏边境冲突的深层原因可以追溯到两国之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利益之间的矛盾。
苏联试图通过对中国的领土要求来巩固自己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地缘政治利益。
而中国则坚决捍卫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
此外,中苏两国都希望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也促使双方在意识形态上产生差异和争夺。
5. 冲突后的调解与改善在1970年代初,中苏两国领导人开始展开接触和交流,试图化解分歧,改善关系。
1972年,尼克松的访华和1979年的中美建交为中苏关系的修复创造了条件。
然而,中苏关系的恢复与改善需要经历长期艰难的谈判和努力。
6. 对高考意义对于历史学科的高考来说,通过解析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的历史事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国际关系中的纷争和冲突,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世界格局。
浅析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起因及影响
浅析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起因及影响作者:唐淙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03期摘要: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恶化的一种典型表现或曰结果。
它发生在推行扩张主义的勃列日涅夫政府不断挑起中苏边界事端、中国内政与外交皆反苏联修正主义的历史背景下,是中方进行的一次边界自卫反击战。
这次边界自卫反击战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乃至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中苏边界冲突;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中图分类号:D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29-0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两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中国由结盟走向分裂。
两国关系恶化的典型表现或曰结果之一便是边界冲突。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是这一时期两国关系史上发生的一起影响深远的事件。
一、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经过(一)珍宝岛事件珍宝岛,苏联称达曼斯基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
该岛原为乌苏里江中国一侧江岸的一部分,受江水冲刷而于1915年形成,枯水期仍与中国江岸相连。
根据国际法,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就是边界线,珍宝岛无可争议属于中国领土。
在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时,苏方也承认该岛属于中国。
20世纪60年代末,苏方不顾先前达成的协议,声称“达曼斯基岛”是苏联的领土,在珍宝岛地区频繁挑衅。
“到1968年末1969年初,苏边防军频繁出动装甲车、卡车运载携带武器的军人登上珍宝岛,拦截、殴打巡逻的中国边防军人;1969年2月7日还发生了苏军用冲锋枪向中国巡逻队方向点射的严重挑衅事件。
”[1]556对于苏方不断挑起的边界事端,中方由忍让走向了反击,决定在珍宝岛以武力反击苏联。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两国边防部队在珍宝岛上爆发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双方均有伤亡,中方缴获了苏军的1辆T62型坦克。
中苏边界争端达到了顶峰。
1969年,一触即发的中苏大战
1969年,一触即发的中苏大战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第04期1969年,由于意识形态的分野,中苏两国关系趋紧,据说苏联领导人已经将手搁到了核按钮之上。
事实真的如此吗?苏联欲对中国动“核手术”?1969年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总参谋部组织作战、训练和通信等部的机关人员,组成了陆军第七师领导机关,从北京军区抽调了一部分兵力,进天山伊犁屯兵,准备抵御苏军入侵。
时任总参作战部空军处副处长的李旭阁被任命为第七师师长。
李旭阁从第二炮兵司令员岗位上退下来(1992年11月)之后,赋闲在家。
我(作者徐剑,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常被叫去,陪老人聊天。
“当时苏联领导人将手触到核匣子密码箱上,准备对中国动核手术,果然有其事吗?”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虽然李旭阁当时身在天山,已离开了军队的指挥中枢,但是依据他多年在高层工作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他认为,对中国的核设施做“核手术”,美苏两霸当年都曾动过妄念。
首次核试验之前,周恩来总理就专门对美苏两国可能做“核手术”作出防范,多次找贺龙、陈毅、张爱萍开会,将兰空飞行师和空炮部队都调进敦煌一线,随时准备迎敌。
至1969年夏,蘇军在我三北地区(重点是华北和东北)方向,集中了55个师,一百多万大军。
“据说,当时苏联的领导人一度要揿动核密码箱,对中国实施核手术打击。
”我再次提到这个问题。
“他不敢!”李旭阁说,“核武器这东西,体现的是你有、我有,你动了我的核手术,就有被报复的风险,所以这个核蝎子之瓶,谁也不敢轻易打开。
我看过苏联解体后的一些解密报告,但是没有哪一份文件,提到1969年苏联领导人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手术。
”一触即发的大战遽然而止1969年9月2日,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逝世。
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欲在胡志明的葬礼上,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会谈,以缓解两国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
可是周恩来避见柯西金,于9月4日在叶剑英等人的陪同下,秘密去了河内吊唁,向胡志明的遗体告别。
1969年,中央领导人战备大疏散细节
1969年,中央领导人战备大疏散细节作者:莽东鸿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8年第42期1969年3月至8月间,中苏边境接连爆发了几起冲突事件,之后,大军压境的苏联又私下向美国等国试探对中国核设施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性。
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展了防范“新沙皇”侵华战争的紧张战备,和疏散在京中央领导人的工作。
10月17日,北京市革委会在新落成的首都体育馆举行包括体操、排球、篮球和乒乓球在内的体育表演晚会,观众近2万人,其中被邀请观看的外宾有2000余人。
董必武、朱德、邓子恢、陈云、李富春、张鼎丞、陈毅、叶剑英、陈奇涵、王震、彭绍辉等应邀参加。
会前,他们接到中央办公厅电话:晚会请务必出席。
在休息室里,周恩来向他们宣布了战备疏散的决定,并宣布了他们的疏散地点。
他说:“主席指定了每个人的去处。
各地安置工作,均由我打电话安排,中央办公厅负责准备专机或专列。
”他还嘱咐一定要带夫人去,原北京的住处均保留不动。
徐向前和聂荣臻没有出席晚会,周恩来委托陈毅于次日上午在紫光阁专门作了传达。
对于被监护的对象,则是单独通知的。
10月17日,汪东兴来到福禄居,通知刘少奇的几个卫士:“中央有个决定,把刘少奇转移到外地去休息,到开封。
”汪东兴带着王良恩(时任中办副主任)到邓小平住处。
汪东兴告诉邓小平,由于战备需要,中央决定将一些人疏散到外地,邓小平夫妇被安排到江西。
张闻天和王稼祥是在宣布解除监护的同时被分别通知疏散的。
这些老同志,大多数被安排在京广线及其附近地区。
毛泽东说:“万一打起仗来,要找的时候,我还离不了这些人呢。
这些人还用得着,我还要他们呢。
”经过个别调整,董必武、朱德、李富春、滕代远、张鼎丞、张云逸去广州;张闻天去肇庆;陈云、王震及邓小平去南昌;陈毅去石家庄;徐向前及刘少奇去开封;聂荣臻去邯郸;刘伯承去武汉(后转上海);叶剑英、曾山去长沙;邓子恢去南宁(后转桂林);谭震林去桂林;陶铸去合肥;王稼祥去信阳。
而彭真、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刘澜涛等人,仍然被留在北京。
1969年苏联集结百万大军,为何没有攻打我国?原因让他们后怕
1969年苏联集结百万大军,为何没有攻打我国?原因让他们
后怕
不过我们国家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保持多长的时间,而苏联投资中国,帮助我国脱离险境也是有一定的目的的,他希望能够从我国获得巨大的利益,而我们国家也在苏联的帮助下提高了自己,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受到了苏联一定的限制。
之后苏联也成为了和我国交恶的一个国家,双方曾一度可能会发动战争,1969年的时候,苏联更是集结了百万大军想要对我国进行军事打击,但是为何没有攻打我国呢?原因让他们感到非常后怕。
虽然当时的苏联想对我国进行压制,但是他明白自己如果真的将矛头直指中国,他就会受到美国等国家的更严重的军事威胁,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苏联最大的敌人是美国,它需要对美国进行军事打击所以说,苏联并没有对中国发动战争,而适合美国展开了长达多年的冷战,在这期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军事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而苏联本身因为经济原因全面崩溃,最终走上了解体的道路,正因如此美国顺利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国,现如今美国的军事实力无与伦比,其他的国家怎么样都赶不上美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1969 年苏联79 个师大军压境苏联有能力进攻中国吗
1969 年春天,中苏围绕着乌苏里江上的一座小岛珍宝岛,发生了激烈的较量。
此次冲突是中苏关系由冷淡转向全面对抗的导火索,在此之后,中苏双方上演了长达20 之久的边境对峙。
在双方较量的初期,中国明显处于劣势。
但是由于苏联的疆域辽
阔,接壤的国家太多,苏联根本无力对中国发动全面进攻。
一、苏联军队118 万屯兵中国北方边境,一直虎视眈眈
在中苏珍宝岛冲突发生之前,虽然中苏两国已经在意识形态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中苏友好的关系也早已破裂。
但是还远远够不上军队相互攻击的局面,边境摩擦时有
发生,双方都能够克制礼让。
此时,苏联在中苏边境上一共驻扎了12 个师,总兵力不超过20 万。
对于蒙古地区更加注意,为了避免刺激中国,苏联在蒙古境内只驻扎了2000 多人。
中国此时在中苏边境上的驻军比苏联略多,但也只有14 个师。
不过在中苏发生了珍宝岛之战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仅仅在蒙古地区苏联的驻军就猛增到了12 个师,蒙古大草原非常适合机械化集群推进,苏联想干什么不言而喻。
除了蒙古地区之外,在中苏边境的东段和西段,苏联的驻军也大幅度增加到了43 个师。
在加上蒙古地区的12 个师。
苏联陆军在中国北部边境上的总兵力达到了55 个师,接近70 万人。
除了陆军,苏联的空军和防空军也在中苏边境部署了大量的军队。
一共部署了24 个师,其中仅仅是航空师就有10 个之多,此外还有3500 具防空导弹发射架。
苏联的战略火箭军也有所行动,苏联在国土中部陆续建设了35 座导弹基地。
其中洲际导弹基地10 个,中远程导弹基地25 个。
虽然这些导弹的目标也由日本和韩国,但是大多数的目标都对准了中国。
中国的主要大城市中沈阳、北京、上海、武汉
等都在苏联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唯一能够躲避导弹打击的大城市只有广州。
二、苏联仅仅依靠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全面进攻中国
珍宝岛之战发生时,正好处于十年动乱时期。
在那个年代激进的思想和狂热的个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