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图着色原则2018
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年9月1日起实施
![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年9月1日起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bfe885394b35eefdc8d33350.png)
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炭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必须落实防治水的主体责任,推进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向井上下结合治理、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治水为主向治保结合的转变,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置的防治水工作体系。
第四条煤炭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煤矿应当根据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第六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以及应急处置制度等。
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安检员、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紧急撤人的权力,发现突水(透水、溃水,下同)征兆、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淹井等重大险情,立即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第七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附录3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123)图示图例
![附录3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123)图示图例](https://img.taocdn.com/s3/m/0d9f8dbdfc4ffe473268ab93.png)
附录3 图示图例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图元参数表代表性水点图元参数表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元参数表水文地质剖面其他图元参数表(续1)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元参数表(续2)地下水资源分区及数量变化图元参数表地下水系统划分图元参数表地下水类型划分图元参数表地下水类型划分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热水温度分级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埋藏条件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埋藏条件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水埋藏条件图元参数表(续2)水文地质参数分级图元参数表水文地质参数分级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特征图元参数表咸水体分布特征图元参数表地下水水化学分区图元参数表环境地质问题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同位素采集点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同位素剖面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水同位素等值线或散点分布图元参数表地下水脆弱性要素图元参数表地下水脆弱性要素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水脆弱性要素图元参数表(续2)地下水原生及污染组分图元参数表野外调查图元参数表基岩构造图元参数表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他要素图元参数表地下水质量分级图元参数表地下水脆弱性分级图元参数表地下水潜力分级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其前景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其前景图元参数表碳酸盐岩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碳酸盐岩占70%以上)大泉、地下河流量100—10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6升/秒·平方公里大泉、地下河流量10—1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6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碳酸盐岩间夹非碳酸盐岩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碳酸盐岩占50%以上)大泉、地下河流量100—10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6升/秒·平方公里大泉、地下河流量10—1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6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碳酸盐岩、非碳酸盐岩互层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碳酸盐岩占30%以上)大泉、地下河流量100—10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6升/秒·平方公里大泉,地下河流量10—1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6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钞地下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非碳酸盐岩夹碳酸盐岩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碳酸盐岩少于30%)大泉、地下河流量>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其他可溶岩类含水岩组及富水性泉流量>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升和·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秒地下迳流漠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裸露型岩溶含水岩组表层岩溶带厚度(m)裸露型岩溶水埋深(米)相应的含水岩组和富水性色带迭加白色条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着色说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着色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85bd308a6c30c2259019e55.png)
钱学溥: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2011-12-07 | 作者:钱学溥| 来源:国土资源部储量司| 【大中小】【打印】【关闭】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每年提交的矿产勘查、核实、年度检测报告数以百计,这些报告都需要提交必要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
在目前的国家标准GB 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有关的行业标准中,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参考国家标准GB 12719—91、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等有关资料,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提出了以下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意见,供参考。
一、水文地质图矿床水文地质图分为矿区水文地质图和区域水文地质图两种。
裂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大,一般只需提交矿区水文地质图。
岩溶水及孔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往往很大,除矿区水文地质图外,一般还需要提交区域水文地质图。
例如山西阳泉附近的煤矿,需要提交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水文地质图;覆盖在滦河洪积扇下面的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需要提交滦河洪积扇区域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包括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
水文地质平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中心,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和产状,说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条件。
水文地质柱状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左侧,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上下关系,并用文字表述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导水性、水位、水质等。
水文地质剖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下方,主要说明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富水性。
图例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右侧。
在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之中,相对来说,水文地质剖面图最重要。
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以只提交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则必须提交包括平面图、柱状图和剖面图在内的水文地质图。
综合水文地质编图方法
![综合水文地质编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d5263f0912a216147929b7.png)
国家地质总局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与图例(试行)地质出版社第一部分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一)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作为编图基础。
它们是:(1)松散岩类孔隙水;(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3)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或称岩溶水);(4)基岩裂隙水(包括断层脉状水);(5)冻结层水。
任何一个含水岩组,在不同情况下可归属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可根据不同情况划分若干亚类。
以上五种地下水类型,分别采用五种规定的普染色表示,亚类采用接近的普染色表示,并按色调深浅反映其富水等级(参阅统一色标)。
(二)在划分地下水五大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水文地质图突出表现以下三个内容:1、富水性:按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富水性划分富水等级;2、埋藏条件:重点反映潜水位或承压水位的埋藏深度、各类双层结构下部含水层组的顶板埋深;3、水质:重点按矿化度反映微咸水、咸水的分布和含量超过水质标准的有害微量物质的分布。
(三)对松散岩类孔隙水,可按潜水、承压水(或包括上部潜水)划分为两个亚类。
黄土广泛分布地区,可考虑把黄土裂隙孔洞水划为一个亚类。
其它相似情况可类推。
各亚类分别按富水性划分富水等级。
(四)对松散岩类孔隙水,要根据各含水岩组的结构、赋存条件与补给条件等综合因素,结合勘探孔或生产井资料,对其富水性作出评价。
可按单井涌水量划分富水等级,并正确地圈定界线。
同一含水岩组的不同地段,也要根据厚度、岩性等因素区别其富水程度。
涌水量,一般根据勘探孔抽水试验资料,参考当地生产井一般采用的管径与抽水工具,确定统一的口径与降深值,进行换算,以求取得统一的标准。
一般在水位较浅、含水层较厚、宜于采用离心泵抽水的情况下,可采用5米降深值。
降深值的确定,除须考虑水泵能力外,还要考虑含水层的厚度与承压含水层的顶板埋深。
潜水层的降深值不超过含水层厚度的二分之—,承压含水层不超过顶板埋深。
单井涌水量的单位,一律采用“吨/日”。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0da6b1ac281e53a5802ff96.png)
!" # $ %%&’—’(
为使地球物理勘查图件的编制规格标准化,更有效地适应今后地球物理勘查工作的 需要,在总结三十余年图件的编制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 ! 本标准规定了地球物理勘查(简称‘‘物探”)图图式图例及用色的编制基本要求, 表示方法总则及其技术规定。 ! " # 本标准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和各种矿产资源的地球物理勘查(不含石油、天然气、 煤田地震勘探)图件的(图式图例)编制和出版印刷用色的配制。 ! " $ 本标准也可供编制水文、工程、环境、灾害、人文等地质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图 件时的参考。
· =;<; ·
号 ! 钻孔号、坐标、方位;方法技术条件;主要解释与说明。 ! " #$ 测深曲线图 "#$%&’%( )$*+,"
是专门表示各种测深方法(如电测深、偶极测深、频率测深、瞬变测深、激电测 深、大地电磁测深等)观测结果的图件。一般以视电阻率(激电测深以极化率或充电率 等)为纵坐标,随方法不同以电极距(或线圈距、频率、时间)为横坐标绘在坐标(含 对数坐标)纸上,以表示某点随横坐标变化时地下相应点的视电阻率的变化。
及单幅图,可根据需要采用国际分幅或自由分幅。 此类图的图外要素安排格式原则上与国际分幅或方里分幅时相同。但视其幅面情况
允许其部分要素的位置有以下改动: 上节图中 * 置于 # 正下方;根据图面结构,当有空白处时,除 ,、-、. 保持原位
外,其余各要素均可置于图框内适当位置。 ! " # " # 综合剖面或断面图类
6 编制总则
% " # 编制的基本要求 07 图外要素:规范、完整、匀称、美观; 87 注记:准确、合理、紧凑、清晰、协调; )7 图例:齐全、简明、实用; &7 色标:简便、醒目、适宜、和谐。
高清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高清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68a803d43323968011c928d.png)
70 线/cm
常规制图线数
54 线/cm 80 线/cm
5.3 常规制印地物注记、地貌、等高线采用 80 线/cm 圆形网点胶片,比例为 30%、50%、70%三种,
角度为 45°。
5.4 本标准的岩性花纹是使用计算机制作的,但常规制印也可采用原版清(刻)绘和胶片拷贝相结合
的方法制作。
5.5 岩石谱系单位中使用的漏空岩石花纹,在常规指引中,一般只能在单色和二色中漏空,三色叠加
分别用其专用网纹叠加在相应岩类的色层上表示。
DZ/T 0179-1997
4.8 其他要素用色标准(见表 3,色标 8.8)。
表3
色号
用色 层次
要素内容
色标编号
常规
微机
断层,整合、不整合地质界线,超动、脉动、涌动侵入接触界线,岩相界线,
4 100%
708~719 1308~1319
岩层产状,地质代号,钻孔,图廓及图外整饰
本标准包括正文、颜色标准和附录三部分。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 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提出。 本标准有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福建地勘局、河北地勘局、北京长地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克强、田玉莹、魏礼仁、林诗枝、徐芬、陆争鸣、许桂玲。 本标准委托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处负责解释。
用色层次100断层整合不整合地质界线超动脉动涌动侵入接触界线岩相界线岩层产状地质代号钻孔图廓及图外整饰7087191308131970控制点高程点及地物注记岩性花纹7167331316133350地物国界及省界7177181317131830等高线及注记7191319100围岩蚀变化石火山口生物礁同位素年龄及测定方法混合岩花纹混合岩界线标型矿物及变质相界线韧性剪切带强弱变形带构造角砾岩或碎裂岩带72072813201328100绿片岩相水系及注记沼泽井泉7297311329133110水域普染732133234水深7407441340134412345岩石花纹表示方法示例7337391333133949本标准使用了33个网纹见色标89其中研制了25个网纹引用了8个网纹包括岩石地层专用网纹14个编号114穿时的岩石地层专用网纹4个1518杂岩专用网纹2个2122混合岩专用网纹1个23变质深成岩专用网纹1个24岩石谱系单位专用网纹10个3140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c79f57df12d2af90242e6fe.png)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工勘公司2014年3月1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1.水文地质1.1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
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理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要求: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
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录内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
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
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
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更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和图件相互一致。
1.1.1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
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
1:5万水文地质图幅验收细则
![1:5万水文地质图幅验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38ed42bba1aa8114431d986.png)
1: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图幅验收要求(初稿)一、对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的认定:1、凡进入设计经费预算的各类野外调查、物探、钻探、野外实验、样品采集分析等工作量都需要审核工作量完成情况;2、根据提交验收的原始资料确认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未见到原始资料的实物工作量不予认定。
二、对图幅达到1: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定额的评价1、鉴于1: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每百平方公里基本工作量定额包括本次调查工作量与纳入技术定额的已有资料工作量,因此,需要将测区可以纳入技术定额的已有钻探、物探等工作量资料,或能够解决调查任务规定的水文地质问题的已有资料一并提交验收,以便综合评价图幅的实物工作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水文地质点(主要是泉、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等)、钻孔、水井、坎儿井、矿区排水坑道等地下水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以及地表水体和重要水利工程、污水排放沟渠、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重要显示处(如渗水洼地)占路线观测点比例应大于50%,长观点占水位统测点比例应不少于20%。
3、水点原则上均匀分布,每四平方公里不少于1个点。
具有水量资料(指通过抽水试验获得的水量,不含通过访问估计的水量)或进行简易抽水的机、民井,一般应占机、民井的20~30%。
4、水文地质观测点(机井、民井、泉及地表水体)应采集简分析水样,其中20~50%的代表性水点应采集全分析水样5、由于各地区主要含水层的底界深度差异较大,水文地质钻探工作量除按照钻孔数量控制外,还可以通过进尺数控制,建议按照不低于900m/100m2的钻探进尺控制。
控制深度要求揭露具有供水意义的主要含水层(组)或含水构造带。
考虑到区域对比和拼图,在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统一大致的勘查深度。
如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北地区以第Ⅱ、Ⅲ、Ⅳ承压含水层为勘查目的层。
(本次验收的南通地区第Ⅲ承压含水层为开采层、第Ⅳ承压含水层为后备开采层,孔深超过300m)。
6、已进行过1:5万或更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作的地区,观测路线和观测点工作量可减少20~40%。
矿井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
![矿井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2234bc78762caaedd33d4e8.png)
1、井筒名称:1:2000图上字高为3. 5mm;
2、井筒用途、巷道名称、边界、露头、断层等名称注记1:2000图上字高为3mm;
3、测点编号、测点高程用长等线体:1:2000图上字高为1. 5mm;
第三章具体内容及要求
第19条.巷道、导线点、水准基点、圆形竖井、圆形斜煤仓、
圆形煤仓的符号按图-005[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1)]的要求绘制。
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一字间隔),主要斜巷还应注记倾向和倾角,1:2000倾角字高2mm,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巷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冒流砂区符号适应冒顶区,冒流砂区范围10m以下不画。
煤层露头指煤层顶板到底板宽度在平面上的投影,煤层露头线到风氧化带线之间为风氧化带,斜线与风氧化带线成60°并画满。
第22条.实测正、逆断层,断层编号及注记,断层上、下盘,实测和推测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及天然焦界线等按图-005[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5)]的要求绘制。
2、本煤层以及与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明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行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区原因和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回采工作面注记编号、煤层倾角、煤层小柱状和年度回采色框、年度回采日期、停采日期。
工作面编号注记在工作面中间,采空区按年度注记回采色框、年度回采日期(年、月),年度回采色框线粗为1mm,年度回采日期若沿走向注记超过年度回采色框,可沿倾向注记;凡已停采的工作面在停采线(用0.15mm单线)注停采日期(月、日,字高为1.5mm);煤层倾角(字高为1.5mm,箭头长与斜巷倾角的箭头相同);煤层小柱状(大小为3mm×12mm,煤层厚度字高为2mm),内容要与实见地质情况相符且比例适当。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f06a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9.png)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背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对地质勘察的需求日益增加。
天然气、煤矿、水利工程等重要领域都需要进行地质勘察。
而对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的勘察,野外填图工作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一环。
填图内容•基础地形图:主要包括路线、地形、水系等基本地貌特征。
•水文地质图:主要包括各种地下水文地质信息,包括泉眼、井口、岩溶、地下水位等。
•工程地质图:主要包括路线上的各类地质工程问题,如岩层结构、软弱带、岩溶等。
•环境地质图:主要包括地下水、土壤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
填图步骤1.基础地形图制作:在路线上展开足够的调查,记录高程、日照、坡度、植被等基本特征,利用各类现代技术完成数据收集、整理、绘制等过程。
基础地形图的精度、清晰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标准化和高效化。
2.水文地质图制作:根据基础地形图,沿路钻取地质样品,规避潜在的危险因素,记录泉眼、井口、岩溶、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信息。
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信息需要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在图上,切记不可混淆,准确无误。
3.工程地质图制作:根据路线规划情况,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调查路线沿线地质状况,包括岩层结构、软弱带、岩溶等各种工程地质信息,对于易发生诸如滑坡、地裂、地陷、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段,要特别加以关注,详加标注。
4.环境地质图制作:根据地表环境特征和调查采样现场分析结果,确定污染地点和分布特征,绘制各种类型的环境地质图,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质,分类详细。
填图要点1.勘察与填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工程铺设的成功,因此要求勘察和填图时要创建一个细致、有条不紊的流程,并要求对每张图要分别保留档案备查,以保留完好记录,防范因工程问题造成的财产和环境损失。
2.图绘制符号应明确、准确,便于理解,所用笔画线条宽度、颜色应统一。
当有多种符号用于标明某一现象或地质特征时,应给予详细的注释,以免引起歧义。
3.现代勘察技术不停更新和发展,宋体(chinse)填图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勘察人员在野外填图中对于新技术及新工艺不断进步,对于减小勘察难度、提高勘察质量、提高勘察效率具体有重大意义,建议勘察人员尽量多关注新兴技术及新技术,充分利用好相关技术成果。
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https://img.taocdn.com/s3/m/9f98571da76e58fafab00366.png)
水文地质剖面图
二、制图 编好一张图是很不容易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 ”需许多人用几年的时间,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要快一些。 比例尺、图框、内容、着色、图略、图签、图例。一般要抓住 要点根据目的不同要综合取舍,分清主次,反对资料堆砌。 水文地质图系:以平面综合水文地质图为主图,附带有:剖面 图、某方面特征变化图(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埋藏深度图、承 压水等水压线图、抽水试验历时曲线图、矿化度图、水化学图、 补给模型图等),另外,还有专门性的图件,如预测性图件、矿 区水文地质图等。 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埋藏特征,运移、动态特征(补、泄 关系),水化学特征,构造控水特征,地下水类型特征(孔隙水 、裂隙水、岩溶水)。
9、含水层的透水性分级
含水层的透水性是指含水岩石孔隙、裂隙或溶蚀 空隙透过水的能力。它通常是以渗透系数大小来 划分:
通常透水层是指渗透系数>0.001m/d的岩层, 隔水 层(不透水层)是指渗透系数<0.001m/d的透水性非 常低的岩层
10、单位涌水量 单位涌水量是指抽水时, 水井或钻孔中 水位每下降一米的涌水量, 用升/秒· 米来表 示。它是对比单井出水或含水层富水能力 的重要指标: q =Q /s 式中:q为单位涌水量; Q为井(钻孔)抽 (涌)水量; s为降深。
辅助图件辅助图件则包括基础性图件则包括基础性图件如地质图如地质图地貌图实际材料图等地貌图实际材料图等地下水单项特征地下水单项特征性图件如潜水等水位线及埋深图承压水如潜水等水位线及埋深图承压水等水压线图水化学类型分区图地下水等水压线图水化学类型分区图地下水储量分区图等储量分区图等以及专门性水文地质图以及专门性水文地质图如供水水文地质图矿区水文地质图环境水水水文地质图矿区水文地质图环境水文地质图地下水开采条件分区图等文地质图地下水开采条件分区图等一般一般是小面积大比例尺是小面积大比例尺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项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项自然改造利用而编制的图件
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
![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5c73607de80d4d8d15a4f99.png)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每年提交的矿产勘查、核实、年度检测报告数以百计,这些报告都需要提交必要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
在目前的国家标准GB 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有关的行业标准中,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件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参考国家标准GB 12719—91、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等有关资料,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图的编图及着色原则,提出了以下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意见,供参考。
一、水文地质图矿床水文地质图分为矿区水文地质图和区域水文地质图两种。
裂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大,一般只需提交矿区水文地质图。
岩溶水及孔隙水充水的矿床,它们的水文地质单元往往很大,除矿区水文地质图外,一般还需要提交区域水文地质图。
例如山西阳泉附近的煤矿,需要提交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水文地质图;覆盖在滦河洪积扇下面的河北省滦县司家营铁矿,需要提交滦河洪积扇区域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包括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
水文地质平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中心,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和产状,说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条件。
水文地质柱状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左侧,它主要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上下关系,并用文字表述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导水性、水位、水质等。
水文地质剖面图放在水文地质图的下方,主要说明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富水性。
图例放在水文地质图的右侧。
在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和水文地质剖面图之中,相对来说,水文地质剖面图最重要。
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以只提交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则必须提交包括平面图、柱状图和剖面图在内的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剖面图必须通过区内的水文地质孔、管井和泉水。
水文地质图的着色原则
![水文地质图的着色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33fb56e8e9951e79b892761.png)
水文地质图的着色原则
1、颜色是最醒目、最直观的信息。
对地质、矿产来说,最重要的是地层的时代
和成因。
因此,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和不同成因的第四系,采取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参阅GB 6390—86《地质图用色标准》。
2、对水文地质来说,重要的是区分4种不同的含水岩体(松散岩类含水岩体、
碎屑岩类含水岩体、可溶岩类含水岩体、块状岩类含水岩体)和它们的富水性。
3、目前,各勘查单位编制的水文地质图,多按地质图的着色标准进行着色,其
颜色不能直观地反映不同的含水岩体和它们的富水性。
4、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的着色标准,建议参考《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的着色原则,采用黄、褐、蓝、红4种颜色代表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体、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体、可溶岩类岩溶水含水岩体、块状岩类火成岩裂隙水含水岩体。
上述4种颜色由浅至深分为4种色调,反映含水层弱、中、强、极强4级富水性。
保留地层时代的界限和代号。
含水层的富水性分级,可以参照下表:
5、变质岩中的板岩、片岩按碎屑岩类含水岩体着色;白云岩、大理岩按可溶岩
类含水岩体着色;片麻岩、混合岩按块状岩类含水岩体着色。
6、水文地质剖面图潜水位以上透水不含水的岩层不着色,隔水层可以用黑色正
交的网格表示。
7、根据上述简明的着色原则,除了地层的时代以外,颜色可以区分4种不同含
水岩体的地下水、4级不同的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以及地下水的隔水层。
1。
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
![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366b1c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a.png)
地质测量图绘制细则第一章地质测量图基本要求一、矿图种类生产建设矿井必须具备8种基本矿图、4种测量专用图、6种地质专用图、6种水文地质图、4种资源储量管理图、4种其他必备矿图等32种必备图纸,主要包括:一基本矿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1:50002.井上下对照图1:50003.井田区域地形图1:50004.工业广场平面图1:10005.井底车场平面图1:5006.主要巷道平面图1:20007.主要保护煤柱图1:20008.井筒断面图1:1000二测量专用图1.井上、下测量控制网图1:50002.竖井井筒十字中线点平面图1:500~1:20003.地表及岩移观测站平面图1:2000~1:50004.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图1:2000~1:5000三地质专用图1.矿井地质地形图或基岩地质图1:50002.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或1:5003.矿井地质剖面图1:20004.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00或1:5005.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1:50006.构造纲要图1:5000四水文地质图1.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2.矿井充水性图1:2000或1:5000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200或1:500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5.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关系曲线图1:500或1:10006.井上下防治水系统图1:2000或1:5000五资源储量管理图1.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1:50002.采区储量计算图1:1000或1:20003.分煤层"三量"及损失量计算图1:20004.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1:1000六其它必备矿图1.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1:10000或1:500002.水平延深及采区设计图1:1000~1:50003.外部资源勘查设计图1:2000~1:100004.矿井瓦斯地质图1:2000~1:5000二、绘制基本要求1线条均匀,圆滑,接头吻合,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平行线间距相等;2各种文字、数字注记规范;字隔,字向符合要求;注记必须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不准用繁体字、自造字和别字;3颜色标准,着色均匀;4内容齐全、完整,几何关系正确;三、精度基本要求矿图与地面控制点间实际与理论距离的误差应不大于;重要地物与地物轮廓与附近控制点距离的平面位置误差应不大于;次要的地物与地物轮廓应不大于;井下控制点的绘制误差应不大于,按实际比例尺绘制的主要巷道轮廓与最近控制点的相互位置误差应不大于;剖面图每一水平格的绘制误差不大于;累计误差大于;剖面图与平面图相应点线的位置误差不得超过;图面符号与图例规定的符号误差不得大于±;四、注记基本要求1点状物体如地面钻孔、地面测量控制点等及地面井筒的注记方向与图签方向一致;井下导线点名、底板高程、巷道名称、工作面注记等沿巷道或工作面布置方向注记;导线点名注记在巷道内部1:5000纸质图中导线点设为非打印层;2线状物和面状物如地质构造、巷道、回采工作面等的名称注记,用屈曲字列,打印出图时字头不得朝向图签水平线以下;特长线状物或大面积建筑群等,应分段重复注记;注记的位置视图面而定,既要明了直观,还要布局合理;3注记的字隔,点状物体采用接近字隔< 字列;线状物体可采用接近字隔<、普通字隔~或隔离字隔字大的l~5倍,亦可采用其它字隔,视符号长度而定;4符号注记的线条粗细以国家测绘总局的“点线符号标准表”为准;符号中未标明尺寸的粗线为;细线为;点的直径为;5坐标格网一律采用100×lOOmm绘制,线粗,坐标注记到米黑体、字高,注记在内外图廓线之间,图廓四角必须以米为单位完整注记经纬距;其余可注记四位数,当为“0000”时,应注记全数;6井田范围内的井筒及钻孔的地面高程,一律用红色注记;井田范围外非本矿使用的井筒、钻孔的地面高程及井下高程、井下测点编号等,均用黑色注记;竖井、钻孔标高保留小数点后二位;7所有的井巷工程都要注记全称;表示水平数字名称的一律用屈曲排列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严禁用汉字注记水平数字名称;倾斜巷道和巷道变坡、变平处必须用符号进行标注,变坡符号箭头一律指向下坡,中间坡度不变段可用不带变坡短线箭头标示,变平处用垂直巷道的短线标示;巷道一律注记底板标高,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字体采用仿宋体;五、细则未规定内容,参照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以下简称图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实施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国标地形图式,GB/、GB/及地测技术管理规范新矿生字201528号相关规定执行;第二章主要地质测量图绘制标准一、采掘工程平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必须按自然分层分煤层分别绘制;厚煤层采用人工分层开采的矿井,在一张图上不得超过三个人工分层,并分别用不同符号或颜色区分;一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1.图纸的左上角绘制交换图图签外框宽14cm、高20cm2.图纸的右上角绘制井田位置示意图外框宽、高;底部采用宋体、字高8mm注记“井田位置示意图”:1比例尺可采用1:250000~1:500000;2井田技术边界相邻矿井的名称;3主要提升井口位置及名称;4 井田范围内主要大断层、公路、铁路、河流、水库、区域性变电所发电厂,并注记其名称宋体、字高;3.图纸左下角绘制井田开拓方式示意图外框宽31cm、高;上部采用宋体、字高7mm注记“井田开拓方式示意图”:1断面图的横竖比例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2注记高程线标高及断面方向;3井筒和石门所穿过的可采煤层及主要标志层,含水层等并注明代号;4 表明井田开拓方式特征的主要井筒、石门、上下山、总回风巷及断层等,并注明标高黑体、字高;4.图纸左中或右中部绘制煤层柱状图;1比例尺1:100~1:500,柱状图高度高不超过100mm,宽10mm;2柱状图煤岩层结构按煤岩层实际接触关系及倾角绘制;3柱状图左边注记煤层及岩层名称仿宋、字高,右边注记其高度黑体、字高,并在柱状图的上部标注比例尺;5.工业广场内受保护建筑物:如洗选厂、办公楼、储木厂、储水池、绞车房、变电所等按线条绘制,采用仿宋、字高注记,铁路除外;1厂房绘制外轮廓线,依实际大小按比例绘制;4铁路:用双细线绘制,线粗,两线间距,每隔10mm涂黑色,用粗黑体、字高注记;6.井田区域内的村庄、居民区、河流、水库、地面塌陷积水区、主要公路;1村庄、居民区:按线条绘制,用粗黑体、字高注记;已搬迁村庄原址边界范围采用灰色虚线绘制,名称采用灰色黑体、字高注记;2河流、水库、塌陷积水区:水域边线按蓝色线条绘制,积水区域要用浅蓝色着面色,用左斜宋体、字高注记名称, 名称注记排列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同,用箭头符号总长13mm,其中箭头3mm表示河流流向,较大的河流应分段注记名称及流向;地面塌陷区按图例编号559绘制;3公路:用线条绘制,采用黑体、字高注记名称;7. 实测煤层露头、推测煤层露头:分别按图例编号403、404要求绘制,并用仿宋、字高注记煤层露头;8.实测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按图例编号405要求绘制,其中煤层露头线按线条绘制;9.凡与本煤层开采有关的所有井下与地面相通的井口与专用钻孔;1竖井:①按图例编号5符号绘制;注记格式:竖井名称位于上方、粗黑体、字高,左上方为竖井的地面标高红色注记,黑体、字高2mm,左下方为竖井底板标高黑体、字高2mm,右边注记“提升”及提升方式和能力仿宋体、字高,用红、蓝箭头箭头尺寸:箭杆,箭头2mm分别表示竖井的进出风流方向,箭头垂直,正对井筒符号;②小煤矿竖井: 与大矿符号相同,竖井井口标高采用黑色注记,字体大小及注记格式与大矿相同;2斜井:①按图例编号8符号绘制,左侧注记斜井地面标高红色、黑体、字高2mm,右侧注“提升”及提升方式和能力仿宋、字高;斜井符号,其宽度画法与一般巷道相同,宽度>4m时,按实际比例的宽度绘制;宽度<4m时,采用巷道符号宽度为2mm是指二条线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绘制;用红、蓝箭头箭头尺寸:箭杆,箭头2mm分别表示井筒的进出风流方向,箭头垂直,正对井筒符号;②小煤矿斜井:与大矿符号相同,斜井地面标高采用黑色注记,字体大小与注记格式大矿相同;3钻孔包括见煤钻孔、未见煤钻孔、见煤斜孔:按图例编号283、284、285符号绘制;注记方式: 孔号位于钻孔上方宋体、字高,左上方为孔口标高红色、黑体、字高2mm ,左下方为孔底标高黑体、字高2mm,右边为煤层可采厚度黑体、字高2mm;如钻孔遇断层、侵蚀、火成岩天然焦、沉缺、打丢等情况,要在注记煤厚处注明其原因;10.井巷工程:1每一自然分层和人工分层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均应绘出具有全矿性意义的巷道,如主副井、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水平贯穿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巷,岩巷按图例编号14符号,桔黄色绘制, 煤巷按图例编号15符号绘制,线条,巷道符号的宽度为2mm是指二条线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在本煤层开拓的巷道,而且与本煤层有关的巷道,用虚线表示,虚线的线长4mm,线间隔2mm;如用混凝土、料石等砌碹的巷道均用,间隔1mm的双线条绘制,巷道的颜色据岩性而定;注记方式: 岩巷、煤巷应注记巷道名称仿宋、字高,水平巷道的标高一般在图上50mm~100mm注记一次尽量选择巷道特征点,保留1位小数,仿宋、字高2mm;2倾斜巷道上、下山:注记巷道名称仿宋、字高,标高在巷道的变坡点或巷道交叉口注记保留1位小数,仿宋、字高2mm ,其倾斜符号按图例编号16绘制,并在箭头之旁,注明其倾斜角度30′以上入,以下舍;黑体、字高;3当年度的当季度的掘进巷道需在巷道两帮边线内用浅色粗线条充填底色并用罗马数字注记月份,各月份填充色条的颜色参照图例编号22年度尾数颜色执行;4暗小竖井含井下煤仓、溜煤眼:按图例编号7相应的符号绘制,并注记井口、井底标高黑体、字高2mm,右边注明用途仿宋、字高;5水闸门:按图例编号19符号绘制,颜色为绿色;其中,水闸门半门符号直线段和巷道轮廓应重合;6水闸墙:按图例编号20符号绘制,积水方向一侧加一弧线,颜色为绿色;7永久密闭墙临时密闭墙:按图例编号36符号绘制,颜色为绿色,如有积水在积水方向一侧加绿色弧线;永久密闭墙、临时密闭墙注记管理编号;8导线点:按图例编号1符号绘制,并标注导线点号黑体、字高;9巷道涌水点:按图例编号512符号绘制,符号面向掘进前方,画在巷道上方或右侧;10回采工作面涌水点:按图例编号513符号绘制,符号颜色为蓝色;11抽水孔:按图例编号304绘制,内径3mm、外径4mm,上方注孔号;12疏水孔:按图例编号307绘制,直径4mm,上方注记孔号,右侧含水层水位m;11.采空区及回采工作面:1每个工作面应注记工作面开采年度宋体、字高;工作面编号宋体、字高3mm;煤层倾角黑体、字高, 箭杆长、箭头长2mm;有效采厚黑体、字高2mm;采煤工艺仿宋、字高;顶板管理方式仿宋、字高;煤层小柱状,按图例编号412绘制,宽3mm,竖直比例为1:100~1:500,左边注记夹石厚度黑体、字高2mm,右边注记煤层厚度黑体、字高2mm,绘制顶底板岩性;采空区以间距2mm与大巷轴线成45°的平行色晕线表示, 色相按图例编号22相应的颜色绘制,充填开采工作面采空区图例应在原晕线间隔内加绘等间距的黑色网状点符号;往年采空区按年度绘制;当年回采工作面必须按月填绘相邻两月晕线相互垂直, 回采进度需在绘制采空区晕线的基础上沿采空区边线加绘色框,正在回采的一端暂不封口,用罗马数字注记月份宋体、字高;色框和色条放在“采掘进度”层,图层顺序在其他层以下,不得影响巷道边线、导线点和注记的显示和打印;注记格式参照图例编号23要求绘制;2煤层变薄区:用虚线线长4mm,线间隔2mm绘出变薄范围,并绘制煤层小柱状;3注销区、报损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损失区、丢煤区:按图例编号417、418、4 19、420符号及要求绘制,采用仿宋、字高注记,边界为黑色虚线线框,内部沿地损边界范围充填宽度为4mm的晕线带;如注记内容过大,可在符号外注记,并用指示箭头指示;4煤层尖灭可采边界线:按补充规定补充符号5绘制;5采空积水区按图例编号517符号绘制,注记积水区编号或名称、积水量、积水面积、积水上下限高程、水柱高度,注记字体采用蓝色、仿宋、字高2mm;警戒线按图例编号518符号绘制;探水线根据图例编号518符号的“X”改为“→”,箭头指向积水区,颜色为蓝色;12.地质构造:1凡对采掘工程有影响的断层均应填绘在图纸上, 并注明产状要素,一般情况下薄煤层落差以下断层可不表示, 中厚煤层以下可不表示;断层在图上投影大于5mm以上,应以断层交面线表示,按图例编号389符号绘制,并采用仿宋、字高注记断层编号、倾角、落差;小断层按图例编号393符号绘制,采用黑体、字高2mm记断层倾角、落差;2褶曲:按图例编号354~370符号要求绘制,注记褶曲名称;3岩浆侵入范围:按图例编号401符号绘制;4煤层底板等高线:按图例编号406符号绘制,等高距为50m,高程采用黑体、字高2mm注记;5陷落柱、发火区、防火密闭墙、积水区、瓦斯突水或喷出地点:按图例编号397或398、42、44、517、38相应符号及要求绘制;13.保安煤柱:井筒及工业广场煤柱、经批准与开采有关的地物保护煤柱按图例编号55及图例补充规定19号规定绘制,矿井边界防水煤柱、断层防水煤柱按图例编号520绘制;颜色均为红色,线粗,仿宋、字高注记;14.井田边界200米以内的相邻矿井,应绘制同一层的井巷、采区,并注明巷道名称仿宋、字高、标高仿宋、字高2mm、开采年度宋体、字高;相邻矿井为大型煤矿采用粗黑体、字高9mm注记相邻矿井名称;相邻矿井为小型煤矿用粗黑体、字高7mm注记相邻矿井名称;15.井田区域内所有开发的地方小煤矿,应在同一层图纸上绘出以下内容:1井口的位置,并注明名称及井口、井底标高;2各种巷道、采空区、回采工作面的实际位置,主要地质构造,并注明巷道名称、标高、开采年度;3井田技术边界,并注明批准文号;4每月调查的实际采掘情况;5注记矿井名称;二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1.比例尺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由1:2000数字化缩放处理的,应按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标准进行修改并满足以下要求;2.交换图图签、井田位置示意图、井田开拓方式示意图、煤层柱状图参照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尺寸标准绘制;3.工业广场内受保护建筑物如洗选厂、办公楼、绞车房、变电所等按线条绘制,采用仿宋、字高3mm注记,铁路除外;1厂房:绘制外轮廓线,依实际大小按比例绘制;2变电所:按国家地形图图式GB/T 符号标准绘制;3铁路:用双细线绘制,线粗,两线间距,每隔8mm涂黑色,用粗黑体、字高3mm注记;4.井田区域内的村庄、居民区、河流、水库、塌陷积水区、主要公路;1村庄、居民区:按线条绘制,用粗黑体、字高3mm注记;搬迁村庄原址边界范围采用灰色虚线绘制,名称采用灰色黑体注记;2河流、水库、塌陷积水区:水域边线按蓝色线条绘制,积水区域要用浅蓝色着面色,用左斜宋体、字高3mm注记名称, 名称注记排列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同,用箭头符号总长13mm,其中箭头3mm 表示河流流向,较大的河流应分段注记名称及流向;地面塌陷坑按图例编号559符号绘制;3公路:用线条绘制,采用黑体、字高3mm注记名称;5.实测煤层露头、推测煤层露头:按图例编号403、404要求绘制,并用仿宋、字高3mm注记煤层露头;6.实测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按图例编号405要求绘制,煤层露头线按线条绘制;7.凡与本煤层开采有关的所有井下与地面相通的井口与专用钻孔;1竖井:①按图例编号5相应的符号绘制;注记格式:竖井名称位于上方粗黑体、字高3mm,左上方为竖井的地面标高红色注记,黑体、字高2mm,左下方为竖井底板标高黑体、字高2mm,右边注记“提升”及提升方式和能力仿宋、字高3mm,用红、蓝箭头箭头尺寸:箭杆,箭头2mm分别表示竖井的进出风流方向,箭头垂直,正对井筒符号;②小煤矿竖井: 与大矿符号相同,竖井井口、井底标高用黑色注记,字体大小及注记格式与大矿相同;2斜井:①按图例编号8符号绘制,左侧注记斜井地面标高红色、黑体、字高2mm,右侧注“提升”及提升方式和能力仿宋、字高;斜井符号,其宽度画法与一般巷道相同,宽度>4m时,按实际比例的宽度绘制;宽度< 4m时,采用2mm绘制;用红、蓝箭头箭头尺寸:箭杆,箭头2mm分别表示井筒的进出风流方向,箭头垂直,正对井筒符号;②小煤矿斜井:与大矿相同,地面标高用黑色注记,字体大小与注记格式大矿相同;3钻孔包括见煤钻孔、未见煤钻孔、见煤斜孔:按图例编号283、284、285符号绘制;注记方式: 孔号位于钻孔上方宋体、字高,左上方为孔口标高红色注记、黑体、字高2mm ,左下方为孔底标高黑体、字高2mm,右边为煤层可采厚度黑体、字高2mm;如钻孔遇断层、侵蚀、火成岩天然焦、沉缺、打丢等情况,要在注记煤厚处注明其原因;8.井巷工程:1每一自然分层和人工分层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均应绘出具有全矿性意义的巷道,如主副井、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水平贯穿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巷,均用、间隔1mm的双线条绘制,巷道的颜色据岩性而定,岩巷采用桔黄色、煤巷采用黑色;不在本煤层开拓的巷道,但与本煤层有关的巷道,用虚线表示,虚线的线长4mm,线间隔2mm;注记方式: 岩巷、煤巷应注记巷道名称仿宋、字高3mm,水平巷道的标高一般在图上50mm注记一次尽量选择巷道特征点,仿宋、字高2mm;2倾斜巷道上、下山:注记巷道名称仿宋、字高3mm,标高在巷道的变坡点或巷道交叉口注记仿宋、字高2mm ,坡度表示参照1:2000采工图绘制;3当年度的当季度的掘进巷道需在巷道两帮边线内用浅色粗线条充填底色并用罗马数字注记月份,各月份填充色条的颜色参照图例编号22年度尾数颜色执行;4暗小竖井按图例编号7相应的符号绘制,并注记井口、井底标高黑体、字高2mm,右边注明用途仿宋、字高;5导线点:按图例编号:2相应的符号绘制,导线点号注记黑体、字高但不打印;6水闸门、水闸墙、永久密闭墙临时密闭墙、巷道涌水点、回采工作面涌水点、抽水孔、疏水孔按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要求绘制;9.采空区及回采工作面:1每个工作面应注记工作面开采年度宋体、字高;工作面编号宋体、字高3mm;煤层倾角黑体、字高注记, 箭杆长、箭头长2mm;有效采厚黑体、字高2m;采煤工艺仿宋、字高3mm;顶板管理方式仿宋、字高3mm;煤层小柱状,按图例编号412绘制,宽2mm,竖直比例为1:100~1:500,左边注记夹石厚度黑体、字高,右边注记煤层厚度黑体、字高,绘制顶底板岩性;采空区以间距2mm与大巷轴线成45°的平行色晕线表示, 色相按图例编号22相应的颜色绘制,充填开采工作面采空区图例应在原晕线间隔内加绘等间距的黑色网状点符号;往年采空区按年度绘制;当年回采工作面必须按月填绘相邻两月晕线相互垂直, 回采进度需在绘制采空区晕线的基础上沿采空区边线加绘色框,正在回采的一端暂不封口,用罗马数字注记月份宋体、字高;色框和色条放在“采掘进度”层,图层顺序在其他层以下,不得影响巷道边线、导线点和注记的显示和打印;注记格式参考图例编号23要求绘制;2煤层变薄区用虚线线长4mm,线间隔2mm绘出变薄范围,并绘制煤层小柱状;3注销区、报损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损失区、丢煤区按图例编号417、418、419、420符号及要求绘制,采用仿宋、字高3mm 注记,边界为黑色虚线线框,内部沿地损边界范围充填宽度为4mm 的晕线带;如注销范围太小,无法按规定注记文字,可简化注记字数;也可在符号外注记,并用指示箭头指示;4煤层尖灭可采边界线:按补充规定补充符号5绘制;5采空积水区按图例编号517符号绘制,注记积水区编号或名称、积水量、积水面积、积水上下限高程,注记字体采用蓝色、仿宋、字高2mm;警戒线按图例编号518符号绘制;探水线根据图例编号518符号的“X”改为“→”,箭头指向积水区,颜色为蓝色;10.地质构造1 凡对采掘工程有影响的断层均应填绘在图上, 并注明产状要素,一般情况下薄煤层落差以下断层可不表示,中厚煤层以下可不表示,厚煤层落差~以下可不表示;断层在图上投影大于5mm以上,以断层交面线表示,按图例编号389绘制,并注记断层编号、倾角、落差仿宋体、字高3mm;小断层按图例编号393绘制,并注记倾角、落差字体黑体、字高2mm;断层密集区,无法注记或绘制的小断层,可取大舍小;2褶曲:按图例编号354~370符号要求绘制,注记褶曲名称;3岩浆侵入范围:按图例编号401符号绘制;4煤层底板等高线:按图例编号406符号绘制,等高距为50m,高程采用黑体、字高2mm注记;5陷落柱、发火区、防火密闭墙、积水区、瓦斯突水或喷出地点:按图例编号397或398、42、44、517、38相应符号及要求绘制;13.保安煤柱内容和线条绘制同1:2000采工图要求,字体用仿宋、字高3mm注记;14.井田边界200米以内的相邻矿井, 应绘制同一层的井巷、采区, 并注明巷道名称仿宋、字高3mm、标高仿宋、字高2mm、开采年度宋体、字高;相邻矿井为大型煤矿采用粗黑体、字高7mm注记相邻矿井名称;相邻矿井为小型煤矿用粗黑体、字高5mm注记相邻矿井名称;15.井田区域内所有开发的地方小煤井,应在同一层图纸上绘出以下内容:1井口的位置,并注明名称及井口、井底标高;2各种巷道、采空区、回采工作面的实际位置,主要地质构造,并注明巷道名称、标高、开采年度;3井田技术边界,并注明批准文号;4每月调查的实际采掘情况;5注记矿井名称;二、井上下对照图1:50001.井田区域内的各级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点、井口位置、工业广场及主要建筑物、主要公路、河流、村庄、铁路、矿井降压站变电所及主要输电线路,注明其标高、名称,居民区要用浅灰色着面色;2.一张井上下对照图不得超过三个人工分层,并分别用不同符号及颜色区分;实线黑色;虚线绿色,线段长4mm,间隔2mm;点划线蓝色,线段长4mm,间隔2mm,点大小适当居中,注记颜色与相应的划线相同;3.服务于整个矿井生产的全矿性意义的巷道及对照煤层的所有采掘巷道,均应绘制;回采工作面应注记其编号、平均采厚、倾角、回采年度,已采区域分年度圈画,报图期内按实际回采进度填绘;4.断层在图上断煤交线投影宽度大于5mm的均应绘出,并以断煤交线表示,注明某层的断层交煤线,并相应注记其编号、断层产状要素;5.井田技术边界线、保安煤柱均以平面位置最外面一层的边界。
2018水文测量规范
![2018水文测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8744801aaea998fcc220ece.png)
B.高程测量
4
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及路线、环线闭合差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测已测 测段高差 之差(mm) 路线、区段、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附合路线、环线闭合差(mm) 平原 丘陵、山区 左右路线 高差不符 值(mm)
等级
备注
三等
20 L
12 L
15 L
或 4 n
8 L
四等
30 L
20 L
五等
3.0
4.0
5.0
6.0
4.0
6.0
5.0
6.0
1、采用单面尺时,变换仪器高 度前后所测两尺高差之差,与同 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限差相 同。 2、使用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 观测时,不计算黑红面读数差。 3、使用数字水准仪,同一标尺 两次观测所测高差之差执行基辅 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
10
2018/11/29
能保证水准点稳定又便于引测的地方。 各水位观测断面附近可设置3 ~ 5个校核水准点,其位置数量应满足进行水 尺零点高程测量时,平坦地区仪器站数不多于6站,非平坦地区不多于11站。 水准点应逐一编号。以后无论其高差变动,都不应改变其编号,不要是可加 辅助编号。水准点埋设应符合GB/T50138及GB/T12898的规定。
数字 水准仪
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若有振动时,应待振动源造成的振动
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测段往返起始测站应对限作业、通
信等进行设置。
2018/11/29
16
B.高程测量
3 4
采用单面水准尺观测时,仪器变换高度应不小于10cm。 测量读记及计算数据进位要求
三、四 等水准 测量
测微法、数字水准 仪观测时,中丝读 数、计算平均高差, 均记至0.1mm
水文地质图图例格式
![水文地质图图例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8f1e2b83daef5ef7ba0d3cf8.png)
水文地质图图例格式1松散孔隙水(1) 浅层淡水或潜水——采用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 m 3/d(2) 深层淡水或承压水顶界面埋深——采用绿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5 000 m 3/d 1 000~5 000 m 3/d <1 000 m 3/d(1) 裸露型(水位埋深小于50 m )——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 m 3/d(2) 覆盖型或埋藏型灰岩顶板埋藏深度——蓝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单井涌水量>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 000 m 3/d3 (1) 基岩裂隙潜水——水位埋深小于50 m 采用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 >1 000 m 3/d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3/d单井涌水量<100 m3/d(2) 基岩裂隙潜水及承压水顶板埋深——红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1000 m3/d100~1000 m3/d<100 m3/d(1) 冻结层上水——采用普染底色表示。
单井涌水量≥100 m3/d单井涌水量<100 m3/d为了反映地下水的形成,平面图上必须反映出含水地层断裂及褶皱构造,表示出基岩产状及断层的走向延长方向和性质;沿储水构造界线,加绘蓝色小圆点表示储水构造形成的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图的着色原则
水文地质图的着色原则
1、颜色是最醒目、最直观的信息。
对地质、矿产来说,最重要的是地层的时代
和成因。
因此,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和不同成因的第四系,采取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参阅GB 6390—86《地质图用色标准》。
2、对水文地质来说,重要的是区分4种不同的含水岩体(松散岩类含水岩体、
碎屑岩类含水岩体、可溶岩类含水岩体、块状岩类含水岩体)和它们的富水性。
3、目前,各勘查单位编制的水文地质图,多按地质图的着色标准进行着色,其
颜色不能直观地反映不同的含水岩体和它们的富水性。
4、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的着色标准,建议参考《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的着色原则,采用黄、褐、蓝、红4种颜色代表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体、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体、可溶岩类岩溶水含水岩体、块状岩类火成岩裂隙水含水岩体。
上述4种颜色由浅至深分为4种色调,反映含水层弱、中、强、极强4级富水性。
保留地层时代的界限和代号。
含水层的富水性分级,可以参照下表:
含水层富水性分级弱中强极强
泉水流量(L/s)<11~1010~100>100
管井出水量(m3/d)<100100~10001000~10000>10000钻孔单位涌水量(L/s.m)<0.10.1~11~10>10 5、变质岩中的板岩、片岩按碎屑岩类含水岩体着色;白云岩、大理岩按可溶岩
类含水岩体着色;片麻岩、混合岩按块状岩类含水岩体着色。
6、水文地质剖面图潜水位以上透水不含水的岩层不着色,隔水层可以用黑色正
交的网格表示。
7、根据上述简明的着色原则,除了地层的时代以外,颜色可以区分4种不同含
水岩体的地下水、4级不同的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以及地下水的隔水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