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

合集下载

笔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杨赉丽

笔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杨赉丽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第一章城市规划基本知识一、城市1、城市的概念和定义:“城”和“市”起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防御功能;市——贸易交换功能。

定义: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征的空间地域体系。

2、城市的内涵:①人口数量;②产业构成;③行政管辖3、城市化(城镇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农转非);②产业结构的转变(一产变二三产);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第一产业: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第二产业:工业,生产资料加工,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涵盖广泛,从业人口最多。

)4、城市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X100%5、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规律——“S”型曲线(诺瑟姆曲线):①起步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30%左右②加速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极快而加速增长,城市化水平30%-60%③稳定阶段:由于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而趋于缓慢或停滞。

6、城市问题(会列举即可):住宅、交通、城市污染、城市灾害、社会秩序混乱、就业……(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马丘比丘宪章》、《京都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城市功能(《雅典宪章》):生活(居住)、工作、游憩、交通8、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依据人口规模划分:>100W人——特大城市;50-100W人——大城市;20-50W人——中特城市;10-20W人——小城市二、城市规划1、定义: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得以城市层次为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而对城市建设进行的安排,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答题技巧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笔记考研辅导专业课一本通资料

答题技巧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笔记考研辅导专业课一本通资料

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改革调整考试科目一、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宋老师解析:1、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考研今年分为三个方向:01风景园林、02:园林植物03:风景园林。

各专业方向的专业一均为“风景园林基础”,专业二为各自方向业务课。

2、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7:1(竞争比较激烈)3、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0%-70%)+复试成绩*(50%-30%)各项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4、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

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针对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开设的考研辅导课程包括:专业课小班课程·一对一课程·视频班·定向保录班·复试保过班。

近年来北林风景园林硕士的录取考生中,近1/3均出自育明教育的相关考研辅导课程。

(北林考研资料、考试经验、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叩叩:二四五九、六二二、四七七)二、风景园林基础考研指定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西方园林》郦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中国林业出版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中国林业出版社三、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手绘笔记系列(育明考研辅导中心)园林空间分隔(1)、以地形地貌分隔空间要注意改造地形,使地形有起伏变化,以利用地形进行分隔和起到排水的作用。

良好的地形可丰富植被景观。

(2)、利用植物材料分隔空间将植物材料组成几何图形划分空间,使空间整洁明朗。

以植物材料组成的树丛、密林、草坪、灌木丛、绿篱等障景、夹景和漏景划分空间。

(3)、以建筑和构筑物分隔空间古典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水榭花廊,云墙假山等,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在园林分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地方似懂非懂展历程——园林规划 风雨兼程60年

地方似懂非懂展历程——园林规划 风雨兼程60年

市广场规划设计,新型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交通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等等。

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决策以及执行部分--政府部门,也在这几十年中逐步发展,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从最开始的主管领导不懂规划,到现在由专门的领导负责相关工作,并且由行业内的资深专家组成小组进行项目评审,从而保证了规划的质量和内涵。

而且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

温家宝总理在总结北京总体规划修编成功经验时提出 "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的要求,此要求同样适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从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政府对规划的重视以及完善规划机制管理的决心。

这一切都将园林规划推向更正规,更科学的轨道上发展。

编辑本段重要性从北京奥运绿化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以及上海世博会对绿化的重视,我们都可以看出园林规划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

从历史的阴霾中走到前台的园林规划也在这段发展过程中极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涵,将园林规划扩大的城市层面,省级层面,国家层面,甚至整个大地层面,著名专家孙筱翔教授就一直在呼吁大地田园化。

社会的发展也决定了园林行业必定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编辑本段专业前景园林植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更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因此,园林专业是造福人类、前景无限的专业。

编辑本段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观赏园艺和园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园林、农业、商贸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观赏园艺、园林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员。

编辑本段培养特色本专业以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并重。

学生既熟悉园林植物种类与习性,又具有园林艺术修养和制图功底;既可从事园林植物繁育、栽培、流通、应用以及园林企业经营管理,又能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

浅谈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浅谈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浅谈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咸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樊佳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构成的景观,是由斑块、廊道、边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它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基本要素,是城市开放空间,也是城市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生态功能,景观功能。

生态功能是首要功能,起着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防灾功能、降低城市噪声等作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企业及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城市环境日益严峻,为改善城市环境,创造宜居的城市空间,需要不断加大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规划,提高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比例,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景观功能是在生态功能基础上对城市环境的改造,是为创造宜居环境而作的设计。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主要是针对城市中斑块、廊道、边界的设计,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城市中点状的绿地公园、湖泊、广场和线状的绿地廊道、河流以及城市外围边界的农林用地的规划。

它是以景观生态学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绿地及其物种、城市河流水系、城市湿地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具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属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

该规划主要涉及总体规划层次,其任务是调查与评价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参与研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布局结构,研究、协调城市绿地、河流水系与其他各项建设用地的关系,确定和部署城市绿地、河流水系,处理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二种属“专项规划”,它是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绿化景观建设的规划管理而另行独立编制的规划。

该“专项规划”的特征是涉及区域、总体、详规多个规划层次,其主要任务是以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深入调查和确定城市绿化景观各项发展指标,详细部署各类城市绿地、河流水系、湿地公园的发展,确定城市绿化树种、容量、特色、功能、设施,城市河流、湖泊、防洪渠道、湿地公园等城市绿地景观发展的具体内容,部署大环境绿化景观,对近期重点项目进行规划深化或直接安排,保障城市绿化景观与大环境绿化景观的协调发展。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读书笔记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读书笔记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读书笔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化的重要环节城市绿化重要包括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四个重要环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包括下列重要内容1、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2、规划期限和规模范围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4、规划目标与指标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和分区6、城市绿地系统分类规划7、树种规划8、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9、古树名木保护10、分期建设规划11、绿地规划的实施措施■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1、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城市自然条件5、城市所在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等条件6、城市用地分布现状7、城市中已形成的建筑物8、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城市绿地指标的作用1、可以反映城市绿地的质量与绿化效果,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

2、可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是评价规划方案经济性、合理性的数据。

3、可以指导城市各类绿地规模的制定工作,如推算城市城市公园及苗圃的合理规模等,以及估算城建投资计划。

4、可以统一全国的计算口径,可以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定量分析、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更先进、更严密的方法提供可比的数据,并为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与修改提供基础数据。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园绿地的数量,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Ag1m=Ag1/NpAg1m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Ag1 ——公园绿地面积(m2)Np ——城市人口数量(人)■人均绿地面积:Agm =( Agl+ Ag2+ Ag3+ Ag4)Agm——人均绿地面积(m2/人)Ag1——公园绿地面积(m2)Ag2——生产绿地面积(m2)Ag3——防护绿地面积(m2)Ag4——附属绿地面积(m2)Np ——城市人口数量(人)■绿地率:是衡量城市规划的重要指标,是指城市中各类园林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表示了全市绿地总面积的大小。

全国绿地系统规划研讨会在宁波举行

全国绿地系统规划研讨会在宁波举行

全国绿地系统规划研讨会在宁波举行汪永华;庄荣【期刊名称】《风景园林》【年(卷),期】2004(000)053【摘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城市绿化建设的"蓝图",对保证城市发展用地和合理布局,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建设部始终把编制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4年5月,全国绿地系统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本次会议由建设部委托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会议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交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经验,探讨新形式下如何更好地编制和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包括各直辖市、自治区建设厅的具体负责人,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与会专家积极探讨了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建设问题。

会议由建设部城建司园林绿化处曹南燕处长主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杨赉丽在会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进行了讲解说明并强调说《纲要》的实施将对加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规划质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朱建宁教授,深圳市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何昉,华中农业大学包满珠教授等专家也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我刊选编部分发言内容,整理成下文发表。

【总页数】3页(P62-64)【作者】汪永华;庄荣【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5【相关文献】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开题暨培训研讨会在山东滨州隆重举行 [J],2.第10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25届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年会在宁波举行 [J], 学组3.第10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25届全国估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年会在宁波举行 [J],4.全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讨会在宁波召开 [J],5.第6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17届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年会在宁波举行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笔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杨赉丽(2020年8月整理).pdf

【笔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杨赉丽(2020年8月整理).pdf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第一章城市规划基本知识一、城市1、城市的概念和定义:“城”和“市”起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防御功能;市——贸易交换功能。

定义: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征的空间地域体系。

2、城市的内涵:①人口数量;②产业构成;③行政管辖3、城市化(城镇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农转非);②产业结构的转变(一产变二三产);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第一产业: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第二产业:工业,生产资料加工,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涵盖广泛,从业人口最多。

)4、城市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X100%5、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规律——“S”型曲线(诺瑟姆曲线):①起步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30%左右②加速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极快而加速增长,城市化水平30%-60%③稳定阶段:由于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而趋于缓慢或停滞。

6、城市问题(会列举即可):住宅、交通、城市污染、城市灾害、社会秩序混乱、就业……(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马丘比丘宪章》、《京都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城市功能(《雅典宪章》):生活(居住)、工作、游憩、交通8、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依据人口规模划分:>100W人——特大城市;50-100W人——大城市;20-50W人——中特城市;10-20W人——小城市二、城市规划1、定义: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得以城市层次为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而对城市建设进行的安排,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城市建设中园林规划的绿地使用与设计

城市建设中园林规划的绿地使用与设计

3 4 2・
工 程 论 坛

城 市建设 中园林规划 的绿地使 用与设计
杨 国丽
( 通化 益信 实业 股 份 有 限公 司 , 吉林 通化 1 3 4 0 0 3 )
摘 要: 在城 市建设 中, 园林绿地 已成 为改善城 市环境、 提 高人 民生活质量和维持生 态平衡 的重要 因素 , 要使城 市绿地的功能和使用 价值得到 充分的发挥 , 城 市建设 中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就应遵循科 学的设计规则 , 注重细节, 坚持 以人 为本 、 合理配置、 保护 生态、 因地制 宜、 突出地方特 色的原则。文章主要介绍 了城市绿地的功能作用 , 并对城市 园林绿地 的规划设计做 了进一 步探讨。 关键词 : 城 市建 设 ; 园林 绿 地 ; 功 能作 用 ; 规 划 设 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 , 人 民越来越重视生 活质量 的提高和 自然生态 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原则。 的平衡 。园林绿地在城 市中发挥 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 已成为城市建 2 . 1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 园林绿地是人们 活动空问的补充和延 设最重要 的任务之一。城市绿地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 一是城 伸 , 是人们进行交 流的重要场所 , 与人们 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 , 坚 市建设 用地范围 内用于绿化 的土地 , 二是城市 建设 用地之外 , 对城 持以人为本应是园林绿地设计 的基本前提 。坚持 以人为本 , 强调绿 市生 态 、 景 观、 居 民休 闲生 活具 有积极作用 、 绿化环境较好的 区域 , 地设计 的可参与性和亲和性 , 设 计要 满足人们 的需求 和多样化 的审 因此 , 城市绿地与人 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此基础上 , 制定科 学 、 合 美 , 同时考虑人们的年龄结构 和他们 的活动需要 , 使设 计充满人情 理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 为维持城市 的生态平衡 、 提高人 民生活质 味和生活情趣 , 充分发挥 园林绿地给人们带来 的陶冶情操 、 慰藉 心 量、 推动城市 的整体建设提供可靠 的保障 。 灵的作用 。要科学的进行植物配置 , 使设计整体布局 的比例 和节奏 1城 市建设 中园林绿地使用 的功能作用 相协调 , 营造平衡 、 稳定 、 直 曲等形 式的园林 意境美 , 从 而达到满足 1 . 1保护城市环境。城市 中的园林 绿地能起到净化空气 、 水体 人们审美情趣 、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的 目的 , 保证园林绿 地的服务功 和土壤的功能。由于园林绿地中栽植 了大量的植物 , 植物可 以通过 能 和艺 术 价 值 、 生 态 效 益 和 景 观效 果 的协 调 统 一 。 光合作用来吸收二 氧化碳释放氧气 ; 有 的绿色植物还可 以吸收二氧 2 . 2 注 重植 物配 置 手 法 的 多样 化 。城 市 园林 绿 地 的 植物 造 景 强 化硫 、 氮氧化物 等对 生态环境和人 民身体有 害的气体 , 并且对 烟尘 调在设计 和建成效果 上来展示 植物生命 美 、 色彩美 、 姿 态美 、 风韵 具有 明显 的阻挡 、 吸附作 用 ; 许 多水 中都 种植 了大量的水生植 物和 美 、 人格化的特点 , 因此要根据绿地的多样性 , 灵活 多变 的进行植物 沼生植物 , 这些绿色植 物可以吸收水 中的溶解物质 , 减少水 中污染 配置 。 比如 : 点、 线、 面相结合 的植物配置 , 构建 以乔木为主 , 乔木 、 灌 的细菌数量 , 对净化城市的污水也有一定的作用 ; 木、 草花混合 的绿化模式 , 植物的配置多用丛植 、 孤植 、 坪植 、 坛植 和 1 . 2改善城市气候 。园林绿地对城市小气候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 棚架 相结合的方式 , 同时将道路和 围墙等线范 围也 进行绿化 ; 利用 对气温 、 湿度和气流的影响。园林绿地在夏季可 以降低物体表面的 建筑 面积将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 , 从而提高建筑范 围的空气 温度 和气 温 , 而在冬 季则 可以提高物体表面 的温度 和气 温 , 并且 能 湿度 , 减少直射光对建筑的污染 ; 模拟 自然造景 , 使绿地规划和植物 降低太阳辐射的温度 ; 有的地面 比较硬 , 湿 度比较低 , 绿色植物具有 的设计疏密有致 , 从而创造 鸟语花香 的意境。 蒸腾作用 , 可以将大量的水分蒸发到空气 中, 从 而增加空气 的湿度 , 2 . 3与生态相结合。植物是生 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城市 形成凉爽 、 舒适的环境 ; 城市 中的带状 绿地是绿 色的通风走廊 , 在夏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的设计只有与生态相结 合 , 季可 降低 炎热程度 , 在冬季 , 垂 直于寒风方向的防风带可减 弱寒风 才能确保植物与绿 地所处地域之间的共生 、 共享和共存 。在进行城 气流 , 改善城市的气候 。 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的时候 , 要选择能与 当地气候相适应的植物品 1 . 3降低噪声 。植物特别 是林带 , 可以降低城市的噪声 , 特别是 种 ; 提高植物 的多样 性 ; 做 到乔木 、 灌木 、 藤木 、 花草的合理配置 , 速 树木枝叶茂盛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 , 其降噪的效果很明显。 生植 物和慢生植物 、 常绿植物与落 叶植物 的科学搭配 , 实现 生态效 1 . 4减 灾防灾。如果 突发灾难来 临, 城市 的园林绿 地能为人们 益和景观效益的协调统一 。 提供 良好的避难场所 。比如 , 一般 的居住公园和区域性公园能为周 2 . 4因地制宜 。设计 中坚持因地制宜 的原则主要是对原有土地 围的居民提供救援 、 堆物 、 搭建临时设施 的场所 ; 靠近住宅区的小型 条件合理运用的原则 、 适地适树 的原则 。加强对原有土地的合理运 绿地可以为居 民提供紧急的避难场所 ; 市级的大公 园则可以作 为救 用 , 结合地形地貌 和周边环境的情况进行造景 , 充分的利用 自然 的 援基地。 地形条件和地貌 , 使层次上体现起伏与韵律变化 , 做 到既节 约资金 , 1 . 5美 化城 市。城市 园林绿地 的存在不 仅为城市带来 了生机 , 又保护生态平衡 ; 适地适树是尽量保护原有的大树 , 结合 当地情况 , 还给城市增添 了富于色彩的美景 。通过合理 的植物配置 , 可 以使 绿 以乡土树为主 , 同时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 , 选 择适 应性 较强 、 观赏价 色植物和城市建筑有机结合起来 , 以植物多变的色彩和优美 的起 伏 值较高的外地植物 , 增加景观群落 的多样性。 林冠线来衬托 城市 , 还 可以丰富建筑群 的轮廓线 , 增加建筑 的艺 术 2 . 5突出地方特色 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 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 气候条件和人文条件等 , 将城市 中具有 特色 效果 , 达到美化市容 、 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 、 提高城市形象的 目的。 当地 的 自然环境条件 、 1 . 6为人们提供 良好 的休憩娱乐环境。城市中园林绿地能为人 的历史文化融入 园林绿地的设计中 , 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 们提供 日常休 息娱 乐的环境 , 其城 市绿带 、 城 市游憩带和环城旅 游 绿地 ,在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当地地形的原有地貌 和生 态群落 , 带为人们 的观 光和旅游提供 了必要 的环境 , 同时 , 园林绿地还可 以 尽量保 留原有植物 , 融入与当地条件相适应 的植物 。 作为文化 宣传 、 科 普教育 的场所 。 综上所述 , 城市绿地与城市人 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 的 , 它不 仅 2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能够 改善 城市环境 ,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还能提高城市 的整体 功 在 城 市绿 地 的系 统 规 划 设计 中 , 不 同 性 质 的绿 地 设 计 手 法 是 不 能和整体形象 , 因此 ,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 划设计 的时候 , 要坚持 同的 , 城市 中的绿地类 型主要包括公园绿地 、 道路绿地和街头绿地 。 以人为本 , 在保护生态环境 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 不 断创新 , 将城市的 公 园绿地设计 中 , 因其绿 化面积较大 , 可 以结 合水体和地形 的设 计 自然环境与人工设计融合在一起 , 促进整个城市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 来体现公园布局 的生态性 , 植物配置可以采用乔木 、 灌木 、 花草相结 展 。 合 的方式 , 充分利用 风景 林来打造大面积 的色彩 , 形成林带植 物与 参考文献 地被植物过渡 的层次感 , 从而提高公园景观 的观 赏性 ; 道路绿地 可 [ 1 1 丁 怀 英. 城 市 园林 景 观 规 划 设计 f J 1 . 江 西建 材 , 2 0 1 2 , 9 ( 1 ) : 4 0 — 4 1 . 以增加道路 的绿化覆盖率 ,结合交通 干道的特性布置行道树 和花 【 2 1 许志丹. 城 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J 1 . 安徽农业科 草, 使行人 的慢行空 间具 有 良好的景观效果和遮荫功 能 , 增强 道路 学. 2 0 1 2 , 4 0 ( 3 ) : 1 5 8 6 — 1 5 8 8 . 绿化的可识别性和观赏性 ; 街头绿地可采用乔灌木和模纹结合�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设计作品点评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设计作品点评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设计作品点评
杨赉丽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2005(021)002
【摘要】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上海城市立交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初探,探索创新与时俱进——谈上海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特色,北京朝阳公园规划设计获
奖方案的设计理念
【总页数】1页(P43-43)
【作者】杨赉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作品点评 [J], 李嘉乐
2.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作品点评 [J], 郦芷若
3.大都市:呼唤园林产业化--访上海市园林设计院院长朱祥明 [J], 陆志丰;卢一平
4.改革开放30年上海园林谱新篇——改革开放30年上海城市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获金奖、银奖项目) [J],
5.园林设计行业搞改革必须改彻底——访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园林设计院院长朱祥明 [J], 何春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基础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基础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树木学 填空:1、从观赏角度,园林树木分()()()()()()
2、花境从观赏角度分为()()() 3、我国古代观赏植物的著作有王象晋的()欧阳修的()范成大的()陈淏子的() 4、植物配植中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华北宜()长江流域()东南地区() 名词(3*3):1、双色叶树种(举例)
2、植篱
简答(3*5 分):1、孤赏树的定义、种植位置、选择、养护管理 2、城市树木调查规划的内容 3、经济原则在树木规划的应用
2011 年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基础考研真题及解析
园林史 填空 (20*0.5 分) 1、上林苑的功能有()。。。。。此外还有() 2、东京四苑有()()金明池、宜春苑 3、伊斯兰园林以()的园路把整个园林() 4、英国率先打破规则式园林的是(),真正开始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是() 5、法国规则式园林在文艺复兴后期真正摆脱(),开始() 6、古希腊园林形式有宫廷园林、庭园、()、() 7、魏晋时期私家园林的设计趋势()() 8、静宜园景区分为()()别垣 名词(5*2 分): 卡西诺 桃金娘香宫、 封闭式结合 张南垣、 姑苏台 简答(3*5 分): 1.兰池宫在园林史的地位 2.清末园林的特点 3.雷普顿造园的风格 论述(15 分):图文并茂的结合北京三个皇家园林说明一池三山的一式多样
参考书
中国园林史
外国园林史
城市规划与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 园林工程 园林树木
园林设计或场地设计 (含种植设计)
20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15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建筑工业
15
杨赉丽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
2、汶川地震后凸显出城市绿地避难的作用,请结合实际说明如何规划城市 避灾绿地。

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园林规划设计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园林规划设计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园林规划设计硕士入学考试大纲一、参考书《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三版)》,杨赉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二、基本要求侧重于风景园林综合知识的考查。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风景园林历史、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理论、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等课程。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风景园林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一)园林绿地系统规划1、了解城市园林绿地三大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文教和游憩功能、城市绿地的景观功能;2、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分类、各类绿地特征及用地选择;3、掌握城市园林指标的计算方法,理解指标的作用、影响因素及指标的确定;4、理解园林绿地的系统布局目的、要求、原则和形式;5、理解城市园林绿地的树种选择原则和方法;6、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程序及有关的基础资料。

(二)工厂企业园林绿地规划设计1、了解工厂企业的总平面布置特点;2、了解工厂企业园林绿地的意义,掌握工厂企业园林绿化的特点;3、了解工厂企业园林绿地的设计原则,理解工厂企业绿地规划和工厂企业的各组成部分绿地规划设计;4.了解工厂企业园林绿地的植物选择有关原则,掌握工厂企业园林绿地的常用树种。

(三)城市防护绿地规划设计1、了解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掌握城市防护绿地的特点;2、理解城市防护绿地布局形成;3、了解城市各类防护绿地的规划设计;(四)城市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1、了解城市道路规划的一般知识、城市街道功能、道路系统的基本类型,了解城市街道绿化的作用;2、掌握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和绿化设计,掌握安全视距、交通岛等有关概念,理解街道游园绿化设计有关原理,了解市郊公路、铁路绿化种植设计;3、理解林荫道路的规划设计,了解城市广场类型、作用、绿化特点;4、掌握行道树选择有关原则,了解广场绿地及其它道路种植设计的树种选择。

(五)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1、了解居住区规划基本知识:组成、规划、结构;2、掌握居住区绿地的种类;3、理解居住区绿地绿化作用、定额指标、规划原则以及规划布局;4、理解居住区绿地各组成部分绿地设计;5、了解学校、医疗机构绿地规划设计的特点。

城市绿地规划演示文稿1(2014)

城市绿地规划演示文稿1(2014)
●其整体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系统,承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 等城市综合职能。 ●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结构性、目标 性等特性。
二.规划层次与规划术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特大、大中型城市
大 特大城市 中 城 市 大 中 小 城 市
三.城市绿地的分类
首次出现城市绿地分类的高校教科书为1961年的《城乡规划》,分为: 城市公共绿地,小区和街坊绿地,专用绿地和风景游览,休疗养区四 大类。 第一个法规性的城市绿地分类为1963年的《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 若干规定》,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园林绿化生产用绿地,特殊 用途绿地和风景区绿地五大类。 1975年《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计算方法(试行本)》,分为:公园、 公用绿地、专用绿地、郊区绿地四大类。
一 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
1.城市绿地(Greenland)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它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
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特定区域。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 ● 城市绿地是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
● 生态绿地系统,是有较多人工活动参与培育和经营的、有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产出的各类绿地(含部分水域)的 集合。
■ 主要章节: 第一章 城市绿地的功能作用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 二.城市绿地的分类 三.城市绿地指标及计算方法. 四.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第三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第四章 城市绿地的演变过程
3.影响城市印象的五个要素: (1)道路(Path ):动线网路,有连续性和方向性的道路、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林业(0954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林业(0954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林业(0954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一.研究方向01森林培育(专业学位)02城市林业(专业学位)03森林保护(专业学位)04森林经理(专业学位)05森林生态(专业学位)06土壤学(专业学位)07森林培育(非全日制专业学位)08城市林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09森林保护(非全日制专业学位)10森林经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11森林生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特别说明:只有森林经理方向招收同等学力。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一森林经理学,科目二林学概论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包括土壤学和生态学。

二.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④846现代林业理论与实践三.复试笔试科目林学概论四.参考书目1.初试参考书目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西方园林》郦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中国林业出版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中国林业出版社846现代林业理论与实践:《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亢新刚中国林业出版社;《森林培育学》沈国舫中国林业出版社;《森林昆虫学》李成德中国林业出版社2.复试参考书目《林学概论》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森林保护、生态学相关基础知识五、北林林业(专硕)复习备考建议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读书笔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读书笔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读书笔记——自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材第五章心得随着工业时代的过去,在工业时代的城市建设、环境改造中,人们所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

当时,社会环境状况极差,大量人口死于瘟疫、居住环境恶劣、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人们渐渐开始觉醒,开始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的肆意改造环境。

人们渐渐意识到,自从人类远古时期开始为自己建造栖息地、建造生活的洞穴开始,到现在摩天楼林立、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甚至是到了社会高度发达的未来。

人类的发展、建筑的发展始终是和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的。

在自学完教材第五章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之后,我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创作手法等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

同时,还对于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的一些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也知道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大概的历史过程。

而这也是我在整个章节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不思考清楚历史,就没法更好的生活于当下,也就不能更好的指导未来的建设,正如李世民所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教材上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人类依附自然;人类脱离自然;人类破坏自然;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城市建设、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的话,我觉得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人类依附于自然。

在这个阶段,人们生活在山洞等自然营造的场所中,每天靠打猎为生,几乎完全被自然所控制着。

人们的力量太过渺小,对于周围的环境基本没有什么改造能力,也没脱离开自然的食物链。

(附图1)在这个时期,人类智力水平还比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继续,人类也在慢慢进步。

2,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

这个时期很长,从一开始聚落的出现,到后来工业革命之前,都大致可以归为这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安全等需要。

但是,由于人们的力量还是有限,能改造自然的力量还是很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指导大纲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指导大纲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课程【适用专业】园林、环艺(景观)【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12学时,实训0学时)【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与教学内容】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Array绪第中国城市发展简述第2章城市规划论2.1 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田园城市”理论1924年阿姆斯特丹会议的大城市问题对策新建筑运动与“雅典宪章卫星城理论“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2.2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的工作阶段第3章城市的环境3.1 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与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3.3.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4.2 城市的‘陛质与规模城市的性质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的计算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计算4.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基本概念城市用地分类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技术经济指标第5.5.3 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置公共设施与用地的分类公共设施的分级公共设施用地的指标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局要求城市公共中心的布置5.4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交通的分类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成果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5.5 仓储用地布局仓库的分类仓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5.5.5.大城市的规划特点县城镇(城关镇)的规划特点工业城市的规划特点矿业城市的规划特点交通枢纽城市的规划特点风景旅游、休疗养城市第6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6.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园林绿地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噪声保护农田,增产增收水土保持安全防护第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确定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方法7.5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原则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与要求城市园林绿地布局各类绿地布局生态环境景观绿地避灾绿地规划7.6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绿化植物(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绿化植物规划的基本要求777基础资料收集城市园林绿地现状调查城市园林绿地现状综合分析第8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8.1 概述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城市公园的分类8.2 综合性公园综合性公园的用地选择综合性公园的类型综合性公园的活动内容和设施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8.3 专类公园儿童公园8第99第居住区绿地的作用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10.2 居住区绿地分类及定额指标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10.3 居住区各类绿地的规划布局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公共设施绿地10.4 居住区各类绿地设计小区游园居住组团绿地设计宅旁绿地设计第12.1 工矿企业的平面布局矿企业的组成部分工矿企业的总平面布局12.2 工矿企业绿化的意义及特点工矿企业绿化的意义工业企业绿化的特点12.3 工矿企业绿地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规划设计的依据与指标绿地系统的布局形式各类绿地规划设计要点12.4 工矿企业绿化植物的选择植物的视觉空间作用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13法国巴黎的森林公园13.4 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观光农业的兴起及国内外发展概况观光农业的内涵农业观光园的特点及类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要点五、课堂讨论选题设计一:城市广场设计(10*40M)???? 目的与要求:练习使用小尺度组景要素划分组织空间??? 完成作业:1)平面图1:100????????????? 2)立面图1:100????????????? 3)效果图????????????? 4)设计说明?设计二:文理学院(杨林校区)校园绿地设计????????? 主要内容:学习居住区的典型布局形式、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楼间绿地的内容和安排;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等。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经典参考书目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经典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1 .《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92.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3.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 .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 李迪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年4 .《景观形态学》 . 吴家骅着 . 叶南译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年5. 《环境设计史纲》 . 吴家骅编着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年6. 《环境心理学》 . 林玉莲 , 胡正凡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 .《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8.《建筑制图》.钟训正.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0 9 . 《景观设计艺. 顾小玲 .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310.《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 美) 弗朗西斯 .D.K 钦着,邹德侬,方千 里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7. 811.《建筑色彩环境设计》,施淑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12 .《城市环境创造— —景观与环境设施设计》,于正伦着,天津大学出 版社13.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 美] 约翰. 0. 西蒙兹着 . , 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 《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美]尼古拉斯・T •丹尼斯•[美]凯尔.D.布 朗.刘玉杰.吉庆萍、俞孔坚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5•《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方法》.[为莱诺• G •汉尼鲍姆编着.宋力(主译),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6. 《21世纪城市灯光环境规划设计》.MINKA VN 城市灯光环境规划研究 所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7 . 《风景园林设计》 .王晓俊编着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8. 《设计词典》 . 张乃仁主编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 《园林绿化小百科》,李嘉乐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园林规划设计》,王汝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年22. 《对岸的风景——美国现代园林艺术》 .夏建统编着,云南大学出版 社, 2001 年2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王浩,谷康、孙新旺、陈蓉、朱晓雯着,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24 .《风景建筑小品设计图集》, [ 日] 奉田幸夫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年25. 《建筑小环境设计》 . ,刘文军、韩寂着,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26. 《公共艺术设计》 . 施慧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年27.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第二版)》 ,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8.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 周俭,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29. 《建筑外环境设计》,钱健、宋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30. 《环境艺术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831.《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田银生、刘韶军,天津大学出版社 32. 《多层住宅的空间与造型设计》,肖蓝,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33 . 《居住区规划设计》,白德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4. 《居住区规划设计》,朱家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5. 《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刘延枫、肖敦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6. 《环境心理学》,徐磊青、杨公侠,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37. 《居住区环境设计》,黄晓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8.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林其标、林燕、赵维稚,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9. 《居住区的绿化模式》,方咸孚、李海涛,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40. 《居住区景观设计》,章俊华,任莅棣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1.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金涛、杨永胜,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42. 《人聚环境学》,刘滨谊,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43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刘滨谊,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44 . 《城市的印象》,[美]凯文•林奇着,项秉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5.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 王向荣,任京燕. 《中国园林》2003(3):11-1846. 《景园建筑学》,[美]西蒙得着,王济昌译,台隆书店47.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日]庐原义信着,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48. 《景观设计》,郑曙阳,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49. 《景观艺术设计》,刘曼,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0 .《环境景观设计》,郑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51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2.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3.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阿尔伯特J •特拉利奇着•王求是、高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54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着,俞孔坚,孙鹏,王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55. 《交往与空间》,[丹麦]杨•盖尔着,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56. 《俄勒冈试验》,[美]c •亚历山大.M •西尔佛斯坦.S.安吉尔,石川新.D •阿布拉姆斯着,赵冰,刘小虎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57. 《建筑模式语言》,[美]c •亚历山大,s •伊希卡娃,M •西尔佛斯坦,M.雅各布布逊,Z •菲克斯达尔金,S •安吉尔着,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58. 《存在•空间•建筑》,[挪威]诺伯格•舒尔茨,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59. 《风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日]西村幸夫编着,张松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60. 《城市意向》,[美]凯文•林奇着,项秉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61 .《绿色建筑技术手册设计•建造•运用》,[美[Public Tech no logy Inc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王长庆,龙惟定,杜鹏飞,黄治锺,潘毅群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99.662.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英]Brian Clouston主编,陈自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263 .《建筑环境心理学》,常怀生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264. 《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马铁丁,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1065 .《环境行为学概论》,李道增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 1 999.366 .《现代设计史》,王战,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67 .《建筑环境学》,徐科峰,钱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768. 《景观小品》,日本标识景观编委会编着,刘云俊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69. 《建筑光环境》,詹庆旋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70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杨永胜、金涛,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771 .《视觉与视觉环境(修订版)》,杨公侠,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72 .《城市夜景照明技术指南》,肖辉干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73 .《室外景观照明》,[为兰德尔•怀特希德着,王爱英、李伟译,沈天行审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74. 《城市夜景观规划与设计》,王晓燕编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5 .《城市广场灯光环境规划设计》,程宗玉,吴蒙友编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6. 《建筑物理》,柳孝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77 .《西方建筑一一从远古到现代》,[英]比尔•里斯罗着,陈健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78.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9.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80.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俞孔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881. 《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782 .《美学原理》,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8383 .《旅游心理学》,甘朝有,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199884 .《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葛晓富,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85 .《中国旅游地理》,刘振礼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198886 .《环境评价》. 陆雍森编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87 《风景名胜与园林规划》.姚亦锋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8 .《风水理论研究》,王其亨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89. 《旅游美学》,乔修业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199090.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王铁着,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991 .《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金俊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992. 《环境艺术设计》,吴家骅、朱淳着,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1293. 《景观建筑形式与纹理》,凯瑟琳•迪伊编,周剑云.唐孝祥,侯雅娟译,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294. 《景观艺术设计》,陈六汀、梁梅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795 •《景观设计学》,约翰•西蒙兹着,俞孔坚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6. 《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着,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97. 《城市环境共鸣设计》,G.卡伦原著,刘杰、周湘津编译,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898. 《建筑外部空间》,志水英树等编,张丽丽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9. 《现代滨水场所建设的关键_亲水规划设计》. 丛磊, 徐峰. 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2007,(06).[7].100. 《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 黄翼. 城市规划,No110,Oct12002.101. 《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设计与城市功能》. 龚维超.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18 (2):41 - 44.102 . 《城市高密度地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整治》. 高蓉,杨昌鸣. 中外建筑,2003,27-30.103 . 《城市滨水景观塑造中的文化再生——德阳市旌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构思》.贡宇.中国园林,2003,(7):29 - 32.104. 《城市空间的修补,接驳,缝合与触媒—北京西单文化广场设计创作与体会》. 建筑创作,2000.3.105. 《滨水景观设计》. 日本土木学会编, 孙逸增译.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6.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研究》. 薛凌. 长沙: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处,2006.4.107.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诺曼.K.布思.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08. 《商业中心区步行街交通规划——以王府井步行街为例《城市交通》. 程颖,2000年第 1 期109. 杨重光,步行街:城市建设的热点110. 《城市规划设计手册》,郑毅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111. 《城市规划毕业设计指南》. 赵天宇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3 112. 《广场,从远古走来》. 王成武. 《城镇聚焦》2002.4113.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庆建筑大学编着,114. 《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主编,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115. 《城市滨水区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 孙施文,王喆.116. 《现代景观设计教程》,冯炜李开然编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7117. 《景园规划与设计》. 刘福智等编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118. 《景观设计》,曹瑞星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119. 《建筑效果图制作精萃》,陈志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120. 《景观设计师培训考试教材》121. 《景观设计基础教材》. 陈炯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年122. 《场地规规划》123 . 《公共空间设计与实训》. 金范九. 许建均, 河北美术出版社124. 《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125.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1.2.3.4 》126. 《景观设计国际版》127. 《景观设计》128. 《亚太景观》.贝思出版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29. 《室内与环境设计实训》.吴剑锋,林海著.东方出版中心.2008 年130 .《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美)里德,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著,陈建业,赵寅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课程介绍: 授课章节:
各论: 项目1——城市道路绿地 项目2——滨水公园 项目3——居住区中心绿地 项目4——老年公寓规划 项目5——单位附属绿地 项目6——街头小游园 项目7——广场 项目综合——综合性公园
项目——城市道路绿地
交叉路口绿化设计
立交桥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花园式林荫道绿化设计
课程介绍:
授课内容:
• 教材内容:城市绿地规划的规定、内容、
方法、案例分析、设计 • 拓展内容:景观设计的方法、经典景观 实例、案例分析、设计 •规范+方法+审美
课程介绍: 授课章节:
总论: 1 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产生于发展 3 景观相关内容 4 城市绿地分类 5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实现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 (内容、程序、原则、模式、实施及管理) 7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例
绿地率 绿化率 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中不同类 型、不同性质 和规模的各种 绿地,共同组 合构建而成的 一个稳定持久 的城市绿色环 境体系。
近三十年来城市绿化回顾

城市森林的绿化树种缺乏地带性特点
人工的植物群落物种较为单一, 重复率高,生物多样性较低
斑块分布不均,缺乏绿色廊道的连接
1.1 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
绿地
绿地包括三层含义: 有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 (森林、花园、草地等植物生长占大部的地块)
人工栽植或自然植被条件优越的地段 (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
农业、林业生产用地。
1.1 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JJT91-2002): 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 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 城市用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城市绿地发展历程
一、前期城市规划理论
1、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表现《周礼·考工记》思想的城市是曹魏邺城和隋唐长安城以及元大都。)
?《管子》:“因天利,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表现《管子》思想的特例城市是宋朝时期的汴梁。)?
依据人口规模划分:>100W人——特大城市;50-100W人——大城市;20-50W人——中特城市;10-20W人——小城市
二、城市规划
1、定义: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得以城市层次为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而对城市建设进行的安排,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2、任务:①保护、创造和修复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②实现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③文化教育功能(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生态环境教育的课堂);
④环境美化功能(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影响城市景观的五个因素:道路(Path)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s)、结点(Nodes)、标志物(Land Marks)。);
⑤避灾救灾功能。(灾民的临时住所、救灾物资集散地、救灾人员驻扎地及临时医院所在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所)(2003年北京第一个具有完备防灾设施的防灾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到2008年,北京已建27个防灾公园,包括海淀公园、黄城根遗址公园、朝阳公园等。)
三、城市绿地发展期
1、田园城市——英国、霍华德?
①理论阐述:城市总人口25万人。
区域层面:田园城市是一系列围绕着中心城市的小城市(多中心的“社会城市”)。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58000人,12000ha)就不再发展→向田园城市发展(6个,每个32000人,2400ha)。
市域层面:田园城市是一个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城市。中心城区被外围郊区永久性农业用地环绕,农业用地中还布置有学院、疗养院等福利机构。
强制性内容(《城乡规划法》):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
规划成果:规划文本、图册、附件(规划说明书、研究报告、基础资料汇编)案例
5、相关概念及范围:市域(城市边界)>规划区(本次规划控制区域)>中心城区(发展核心区,包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
波士顿“翡翠项链”,波士顿的公园系统(1878-1895基本形成现有绿地格局)总长16km,面积达800ha。该系统是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特色在于公园选址和建设与水系保护相联系,形成了以自然水体保护为核心,将河边湿地、综合公园、植物园、公共绿地、公园路等多种功能的绿地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其中各类公园绿地的设计充分考虑土地特性,其功能分离的规划思想和手法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③贡献: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提出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针对工业社会中冷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城市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有重要启蒙作用;首开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和社会规划紧密结合。
停滞。
6、城市问题(会列举即可):住宅、交通、城市污染、城市灾害、社会秩序混乱、就业……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马丘比丘宪章》、《京都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城市功能(《雅典宪章》):生活(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8、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2、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3、城市绿地的功能:
①生态防护功能(维持碳氧平衡、净化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游憩娱乐功能(提供休闲游憩场所、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4、城市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X100%
5、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规律——“S”型曲线(诺瑟姆曲线):
①起步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30%左右
②加速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极快而加速增长,城市化水平30%-60%
③稳定阶段:由于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而趋于缓慢或
2、美国——绿带新城:规划特征:人车分离,住宅组团布置,支路形成尽端式,绿地和开放空间相互贯通,形成完整体系。例:雷德朋新城及其他4个绿带城。
(期间发展了佩里的“邻里单位”规划设计概念:邻里单位作为构成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细胞,以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为基本空间尺度,讲求空间宜人景观的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情感和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2、法国巴黎规划:1853—1870年间,拿破仑三世执政时期,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举措①改造和新建城市道路网,宽阔的林荫大道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场所;②改建和新建城市基础设施,上下水道(大直径、可游览的地下排水管道)、煤气照明、城市家具等等;③新建公园(拉维莱特公园、贝尔西公园等等)、学校、医院、图书馆(塞纳河畔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等等非生产性建筑;④用新的行政管理方式与结构,取消关税区边界并极大地扩大巴黎市界。
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农转非);②产业结构的转变(一产变二三产);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
(第一产业: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第二产业:工业,生产资料加工,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涵盖广泛,从业人口最多。)
7、城市用地分类,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分为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城乡用地: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8大类、35中类、42小类):
居住用地(R,Residential)、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Administration&public services)、商业服务设施用地(B,commercial &business facilities)、工业用地(M,Industrial)、
市区层面:田园城市由一系列的同心圆组成,中央为公园+6条条主干道由中心向外辐射,将城市分为六个区+5条环路的中间环为建有学校教堂等公共设施的林荫大道+城市最外圈地区建工厂、仓库、市场。
②本质特征:其土地不被个人所有所分割,是公有的、低密度的;有控制地发展;田合的组合概念。
物流仓储用地(W,warehouse&logistic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Street&transportation)、
公共设施用地(U,Municipal utilities)、绿地与广场用地(G,Green space)
三、城市绿地
1、绿地(《辞海》):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④例:1902,莱奇沃思(Letchworth);1920,韦林(Welwyn)
2、带状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长度可以无限。例:西班牙马德里
3、光明城——柯布西耶
4、广亩城市——赖特
5、工业城市——沙里宁
三、城市绿地成熟期
1、英国——伦敦环状绿带(期间发展了温恩的“卫星城”理论):?大伦敦区规划以分散伦敦城区过密人口和产业为目的,在伦敦行政区周围划分了4个环形地带:内到外分别是内城环、近郊环、绿带环、农业环。其中,绿带指定区域限制开发,达到建设和保护绿地的目的,同时通过公园路连接绿带和伦敦市区内的公园绿地,形成区域性的绿地系统。大伦敦规划成为日后伦敦及周边地区制定相关绿带规划的根本依据。
2、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城市布局模式要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如米列都城。
3、中世纪城市:蜘蛛网状的城市肌理,教堂占据城市中心,其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
19世纪,摄政公园(Regent Park,1838年开放)由建筑师约翰纳什监督建造。其建设首次考虑了周边和伦敦市区环境的改造。
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由帕克斯顿爵士(水晶宫设计师)设计,并提出人车分流的规划思想。建立公园开发运营模式:政府开发(购买公园用地,部分用于住宅建设用地)——政府维护(住宅买卖的资金收入用于公园建设和维护)——公众免费使用。
城市建成区:市域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分散在市域内,不受规划区、中心城区的限制)
五线规划:绿线——园林绿化控制线;蓝线——水域用地控制线;红线——城市道路用地控制线;紫线——文物用地控制线;黄线——市政设施用地及点位控制线
6、控规规定性指标:①用地性质;②用地面积;③建筑密度;④建筑限高(上限值);⑤建筑后退红线;⑥容积率(可为浮动区间);⑦绿地率(下限,不同用地不同);⑧交通出入口方位(机动车、人流、禁止开口路段);⑨停车泊位及其他公共设施(中小学、幼托、环卫、电力、电信、燃气设施)
3、内容:城市总体规划(有法律效应)、城市分区规划(大、中型城市按需编制)、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见6、控规下的规定性指标必须满足)、修建性详细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