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严整对称、网格或放射状的城市肌理,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法国凡尔赛城
二、城市绿地形成期
1、英国城市公园?:19世纪前,市郊的4个连续狩猎场地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园(海德公园等等),成为了英国城市早期开放空间系统的雏形。
3、美国公园系统
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1873年建成)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位于纽约市中心曼哈顿地区,占地320ha,南北长4km,东西宽800m,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的“绿色草原”方案在比选中中标。
美国公园系统(Park System)是指公园(包括公园以外的开放绿地)和公园路(Parkway)所组成的系统。通过将公园与线性绿地的系统连接,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引导城市开发向良性发展,增强生活舒适性的目的。1868年奥姆斯特德在布法罗建成了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较完整的公园系统,随后在芝加哥、波士顿、肯萨斯、明尼阿波尼斯等城市开展。
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农转非);②产业结构的转变(一产变二三产);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
(第一产业: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第二产业:工业,生产资料加工,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涵盖广泛,从业人口最多。)
2、美国——绿带新城:规划特征:人车分离,住宅组团布置,支路形成尽端式,绿地和开放空间相互贯通,形成完整体系。例:雷德朋新城及其他4个绿带城。
(期间发展了佩里的“邻里单位”规划设计概念:邻里单位作为构成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细胞,以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为基本空间尺度,讲求空间宜人景观的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情感和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2、法国巴黎规划:1853—1870年间,拿破仑三世执政时期,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举措①改造和新建城市道路网,宽阔的林荫大道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场所;②改建和新建城市基础设施,上下水道(大直径、可游览的地下排水管道)、煤气照明、城市家具等等;③新建公园(拉维莱特公园、贝尔西公园等等)、学校、医院、图书馆(塞纳河畔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等等非生产性建筑;④用新的行政管理方式与结构,取消关税区边界并极大地扩大巴黎市界。
城市建成区:市域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分散在市域内,不受规划区、中心城区的限制)
五线规划:绿线——园林绿化控制线;蓝线——水域用地控制线;红线——城市道路用地控制线;紫线——文物用地控制线;黄线——市政设施用地及点位控制线
6、控规规定性指标:①用地性质;②用地面积;③建筑密度;④建筑限高(上限值);⑤建筑后退红线;⑥容积率(可为浮动区间);⑦绿地率(下限,不同用地不同);⑧交通出入口方位(机动车、人流、禁止开口路段);⑨停车泊位及其他公共设施(中小学、幼托、环卫、电力、电信、燃气设施)
7、城市用地分类,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分为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城乡用地: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8大类、35中类、42小类):
居住用地(R,Residential)、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Administration&public services)、商业服务设施用地(B,commercial &business facilities)、工业用地(M,Industrial)、
④例:1902,莱奇沃思(Letchworth);1920,韦林(Welwyn)
2、带状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长度可以无限。例:西班牙马德里
3、光明城——柯布西耶
4、广亩城市——赖特
5、工业城市——沙里宁
三、城市绿地成熟期
1、英国——伦敦环状绿带(期间发展了温恩的“卫星城”理论):?大伦敦区规划以分散伦敦城区过密人口和产业为目的,在伦敦行政区周围划分了4个环形地带:内到外分别是内城环、近郊环、绿带环、农业环。其中,绿带指定区域限制开发,达到建设和保护绿地的目的,同时通过公园路连接绿带和伦敦市区内的公园绿地,形成区域性的绿地系统。大伦敦规划成为日后伦敦及周边地区制定相关绿带规划的根本依据。
3、内容:城市总体规划(有法律效应)、城市分区规划(大、中型城市按需编制)、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见6、控规下的规定性指标必须满足)、修建性详细规划)
4、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包括市域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一般有效期20年。
2、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3、城市绿地的功能:
①生态防护功能(维持碳氧平衡、净化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游憩娱乐功能(提供休闲游憩场所、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2、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城市布局模式要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如米列都城。
3、中世纪城市:蜘蛛网状的城市肌理,教堂占据城市中心,其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
强制性内容(《城乡规划法》):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
规划成果:规划文本、图册、附件(规划说明书、研究报告、基础资料汇编)案例
5、相关概念及范围:市域(城市边界)>规划区(本次规划控制区域)>中心城区(发展核心区,包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
4、城市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X100%
5、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规律——“S”型曲线(诺瑟姆曲线):
①起步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30%左右
②加速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极快而加速增长,城市化水平30%-60%
③稳定阶段:由于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而趋于缓慢或
停滞。
6、城市问题(会列举即可):住宅、交通、城市污染、城市灾害、社会秩序混乱、就业……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马丘比丘宪章》、《京都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城市功能(《雅典宪章》):生活(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8、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波士顿“翡翠项链”,波士顿的公园系统(1878-1895基本形成现有绿地格局)总长16km,面积达800ha。该系统是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特色在于公园选址和建设与水系保护相联系,形成了以自然水体保护为核心,将河边湿地、综合公园、植物园、公共绿地、公园路等多种功能的绿地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其中各类公园绿地的设计充分考虑土地特性,其功能分离的规划思想和手法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19世纪,摄政公园(Regent Park,1838年开放)由建筑师约翰纳什监督建造。其建设首次考虑了周边和伦敦市区环境的改造。
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由帕克斯顿爵士(水晶宫设计师)设计,并提出人车分流的规划思想。建立公园开发运营模式:政府开发(购买公园用地,部分用于住宅建设用地)——政府维护(住宅买卖的资金收入用于公园建设和维护)——公众免费使用。
第二章 城市绿地发展历程
一、前期城市规划理论
1、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表现《周礼·考工记》思想的城市是曹魏邺城和隋唐长安城以及元大都。)
?《管子》:“因天利,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表现《管子》思想的特例城市是宋朝时期的汴梁。)?
奥姆斯特德(Olmsted,美国第一代城市风景园林师):针对无计划、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要求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对大地景致、自然景观加以维护管理。对大城市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措施。建立公共园林、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 System),既把乡村带入城市、把城市园林化。既把乡村带入城市、把城市园林化。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杨赉丽
第一章 城市规划基本Baidu Nhomakorabea识
一、城市
1、城市的概念和定义:“城”和“市”起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防御功能;市——贸易交换功能。
定义: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征的空间地域体系。
2、城市的内涵:①人口数量;②产业构成;③行政管辖
3、城市化(城镇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三、城市绿地发展期
1、田园城市——英国、霍华德?
①理论阐述:城市总人口25万人。
区域层面:田园城市是一系列围绕着中心城市的小城市(多中心的“社会城市”)。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58000人,12000ha)就不再发展→向田园城市发展(6个,每个32000人,2400ha)。
市域层面:田园城市是一个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城市。中心城区被外围郊区永久性农业用地环绕,农业用地中还布置有学院、疗养院等福利机构。
③贡献: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提出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针对工业社会中冷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城市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有重要启蒙作用;首开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和社会规划紧密结合。
③文化教育功能(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生态环境教育的课堂);
④环境美化功能(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影响城市景观的五个因素:道路(Path)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s)、结点(Nodes)、标志物(Land Marks)。);
⑤避灾救灾功能。(灾民的临时住所、救灾物资集散地、救灾人员驻扎地及临时医院所在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所)(2003年北京第一个具有完备防灾设施的防灾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到2008年,北京已建27个防灾公园,包括海淀公园、黄城根遗址公园、朝阳公园等。)
市区层面:田园城市由一系列的同心圆组成,中央为公园+6条条主干道由中心向外辐射,将城市分为六个区+5条环路的中间环为建有学校教堂等公共设施的林荫大道+城市最外圈地区建工厂、仓库、市场。
②本质特征:其土地不被个人所有所分割,是公有的、低密度的;有控制地发展;田园城市是田园和田园城市内部的家庭、工业、市场以及行政、社会福利等各种功能结合的组合概念。
依据人口规模划分:>100W人——特大城市;50-100W人——大城市;20-50W人——中特城市;10-20W人——小城市
二、城市规划
1、定义: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得以城市层次为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而对城市建设进行的安排,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2、任务:①保护、创造和修复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②实现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物流仓储用地(W,warehouse&logistic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Street&transportation)、
公共设施用地(U,Municipal utilities)、绿地与广场用地(G,Green space)
三、城市绿地
1、绿地(《辞海》):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二、城市绿地形成期
1、英国城市公园?:19世纪前,市郊的4个连续狩猎场地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园(海德公园等等),成为了英国城市早期开放空间系统的雏形。
3、美国公园系统
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1873年建成)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位于纽约市中心曼哈顿地区,占地320ha,南北长4km,东西宽800m,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的“绿色草原”方案在比选中中标。
美国公园系统(Park System)是指公园(包括公园以外的开放绿地)和公园路(Parkway)所组成的系统。通过将公园与线性绿地的系统连接,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引导城市开发向良性发展,增强生活舒适性的目的。1868年奥姆斯特德在布法罗建成了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较完整的公园系统,随后在芝加哥、波士顿、肯萨斯、明尼阿波尼斯等城市开展。
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农转非);②产业结构的转变(一产变二三产);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
(第一产业: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第二产业:工业,生产资料加工,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涵盖广泛,从业人口最多。)
2、美国——绿带新城:规划特征:人车分离,住宅组团布置,支路形成尽端式,绿地和开放空间相互贯通,形成完整体系。例:雷德朋新城及其他4个绿带城。
(期间发展了佩里的“邻里单位”规划设计概念:邻里单位作为构成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细胞,以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为基本空间尺度,讲求空间宜人景观的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情感和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2、法国巴黎规划:1853—1870年间,拿破仑三世执政时期,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举措①改造和新建城市道路网,宽阔的林荫大道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场所;②改建和新建城市基础设施,上下水道(大直径、可游览的地下排水管道)、煤气照明、城市家具等等;③新建公园(拉维莱特公园、贝尔西公园等等)、学校、医院、图书馆(塞纳河畔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等等非生产性建筑;④用新的行政管理方式与结构,取消关税区边界并极大地扩大巴黎市界。
城市建成区:市域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分散在市域内,不受规划区、中心城区的限制)
五线规划:绿线——园林绿化控制线;蓝线——水域用地控制线;红线——城市道路用地控制线;紫线——文物用地控制线;黄线——市政设施用地及点位控制线
6、控规规定性指标:①用地性质;②用地面积;③建筑密度;④建筑限高(上限值);⑤建筑后退红线;⑥容积率(可为浮动区间);⑦绿地率(下限,不同用地不同);⑧交通出入口方位(机动车、人流、禁止开口路段);⑨停车泊位及其他公共设施(中小学、幼托、环卫、电力、电信、燃气设施)
7、城市用地分类,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分为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城乡用地: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8大类、35中类、42小类):
居住用地(R,Residential)、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Administration&public services)、商业服务设施用地(B,commercial &business facilities)、工业用地(M,Industrial)、
④例:1902,莱奇沃思(Letchworth);1920,韦林(Welwyn)
2、带状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长度可以无限。例:西班牙马德里
3、光明城——柯布西耶
4、广亩城市——赖特
5、工业城市——沙里宁
三、城市绿地成熟期
1、英国——伦敦环状绿带(期间发展了温恩的“卫星城”理论):?大伦敦区规划以分散伦敦城区过密人口和产业为目的,在伦敦行政区周围划分了4个环形地带:内到外分别是内城环、近郊环、绿带环、农业环。其中,绿带指定区域限制开发,达到建设和保护绿地的目的,同时通过公园路连接绿带和伦敦市区内的公园绿地,形成区域性的绿地系统。大伦敦规划成为日后伦敦及周边地区制定相关绿带规划的根本依据。
3、内容:城市总体规划(有法律效应)、城市分区规划(大、中型城市按需编制)、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见6、控规下的规定性指标必须满足)、修建性详细规划)
4、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包括市域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一般有效期20年。
2、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3、城市绿地的功能:
①生态防护功能(维持碳氧平衡、净化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游憩娱乐功能(提供休闲游憩场所、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2、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城市布局模式要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如米列都城。
3、中世纪城市:蜘蛛网状的城市肌理,教堂占据城市中心,其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
强制性内容(《城乡规划法》):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
规划成果:规划文本、图册、附件(规划说明书、研究报告、基础资料汇编)案例
5、相关概念及范围:市域(城市边界)>规划区(本次规划控制区域)>中心城区(发展核心区,包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
4、城市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X100%
5、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规律——“S”型曲线(诺瑟姆曲线):
①起步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30%左右
②加速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极快而加速增长,城市化水平30%-60%
③稳定阶段:由于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而趋于缓慢或
停滞。
6、城市问题(会列举即可):住宅、交通、城市污染、城市灾害、社会秩序混乱、就业……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马丘比丘宪章》、《京都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城市功能(《雅典宪章》):生活(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8、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波士顿“翡翠项链”,波士顿的公园系统(1878-1895基本形成现有绿地格局)总长16km,面积达800ha。该系统是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特色在于公园选址和建设与水系保护相联系,形成了以自然水体保护为核心,将河边湿地、综合公园、植物园、公共绿地、公园路等多种功能的绿地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其中各类公园绿地的设计充分考虑土地特性,其功能分离的规划思想和手法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19世纪,摄政公园(Regent Park,1838年开放)由建筑师约翰纳什监督建造。其建设首次考虑了周边和伦敦市区环境的改造。
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由帕克斯顿爵士(水晶宫设计师)设计,并提出人车分流的规划思想。建立公园开发运营模式:政府开发(购买公园用地,部分用于住宅建设用地)——政府维护(住宅买卖的资金收入用于公园建设和维护)——公众免费使用。
第二章 城市绿地发展历程
一、前期城市规划理论
1、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表现《周礼·考工记》思想的城市是曹魏邺城和隋唐长安城以及元大都。)
?《管子》:“因天利,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表现《管子》思想的特例城市是宋朝时期的汴梁。)?
奥姆斯特德(Olmsted,美国第一代城市风景园林师):针对无计划、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要求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对大地景致、自然景观加以维护管理。对大城市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措施。建立公共园林、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 System),既把乡村带入城市、把城市园林化。既把乡村带入城市、把城市园林化。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杨赉丽
第一章 城市规划基本Baidu Nhomakorabea识
一、城市
1、城市的概念和定义:“城”和“市”起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防御功能;市——贸易交换功能。
定义: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征的空间地域体系。
2、城市的内涵:①人口数量;②产业构成;③行政管辖
3、城市化(城镇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三、城市绿地发展期
1、田园城市——英国、霍华德?
①理论阐述:城市总人口25万人。
区域层面:田园城市是一系列围绕着中心城市的小城市(多中心的“社会城市”)。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58000人,12000ha)就不再发展→向田园城市发展(6个,每个32000人,2400ha)。
市域层面:田园城市是一个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城市。中心城区被外围郊区永久性农业用地环绕,农业用地中还布置有学院、疗养院等福利机构。
③贡献: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提出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针对工业社会中冷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城市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有重要启蒙作用;首开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和社会规划紧密结合。
③文化教育功能(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生态环境教育的课堂);
④环境美化功能(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影响城市景观的五个因素:道路(Path)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s)、结点(Nodes)、标志物(Land Marks)。);
⑤避灾救灾功能。(灾民的临时住所、救灾物资集散地、救灾人员驻扎地及临时医院所在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所)(2003年北京第一个具有完备防灾设施的防灾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到2008年,北京已建27个防灾公园,包括海淀公园、黄城根遗址公园、朝阳公园等。)
市区层面:田园城市由一系列的同心圆组成,中央为公园+6条条主干道由中心向外辐射,将城市分为六个区+5条环路的中间环为建有学校教堂等公共设施的林荫大道+城市最外圈地区建工厂、仓库、市场。
②本质特征:其土地不被个人所有所分割,是公有的、低密度的;有控制地发展;田园城市是田园和田园城市内部的家庭、工业、市场以及行政、社会福利等各种功能结合的组合概念。
依据人口规模划分:>100W人——特大城市;50-100W人——大城市;20-50W人——中特城市;10-20W人——小城市
二、城市规划
1、定义: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得以城市层次为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而对城市建设进行的安排,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2、任务:①保护、创造和修复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②实现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物流仓储用地(W,warehouse&logistic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Street&transportation)、
公共设施用地(U,Municipal utilities)、绿地与广场用地(G,Green space)
三、城市绿地
1、绿地(《辞海》):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均可称为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