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文丑表演

合集下载

京剧丑角的艺术魅力

京剧丑角的艺术魅力

京剧丑角在戏剧中,可喻为肴馔中的“作料儿”。

就京剧丑角的艺术特色而言,就是插科打诨,亦庄亦谐,幽默滑稽、自然成趣。

丑角演员在舞台上以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展示出与其他行当截然不同的神情、韵味、风格和风采。

首先,丑角有其独特的唱腔。

丑角唱法与老生唱法有着相同之处,又有着质的区别。

两者除了腔调及吐字、归韵的“尺寸”、“力度”、“劲头儿”有所不同外,风格、技巧等方面也不尽相同。

老生的演唱讲究韵味醇厚,苍劲挺拔,高亢激昂、荡气回肠。

而丑角在演唱的技巧上,则着重于唱腔的起承转合,勾、挑、滑、抹,谐趣花俏,声情并茂。

京剧丑行有“丑角三大士”,即萧长华、郭春山、慈瑞泉三位前贤。

我是一名京剧丑角演员,说来还是郭春山的再传弟子。

我的恩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和元,虽师承郭春山先生,但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同时追求并汲取萧长华“萧派”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因此,我有幸得到恩师“萧派”与“郭派”艺术的真传,在唱腔的字、声、韵、味等诸多方面也受益匪浅,并用于长期的舞台实践中。

演唱时,我力求做到严格按照字音韵律的起向,重字、重味、重韵、重情、毫不含糊。

特别是在唱腔细微之处的处理上,注重唱腔的艺术风格与人物的心理特性相吻合,运用挑、滑、勾、抹、收、放等多种演唱技巧,使唱腔极富韵味且华彩非凡。

如京剧《审头刺汤》是汤勤的“金乌坠玉兔升满天星斗”一段二黄原板,我做到认真把握吐字、行腔、行韵的每一个环节。

其中的“坠”字、“升”字、“斗”字等诸多字的演唱,我均着意地突出了软硬“擞儿”结合,轻重音儿有致,挑、滑、勾、抹、收、放音并用的演唱技巧,使唱腔极富跳跃性与谐趣性。

从而,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剧中人汤勤因阴谋得逞而引发的“不由得汤表备我喜在心头”得意忘形之心境。

其次,说说丑角念白的艺术特色。

戏班儿有句话“千斤话四两唱”,这对丑角来说恐怕最为合适。

念白是丑角最重要的基本功。

丑角的念白有京白、韵白、京韵白和方言白之分,与其他行当的念白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浅谈京剧丑角表演艺术的发展

浅谈京剧丑角表演艺术的发展
萧先生嗓音清脆响堂,有较深的唱功底子,对丑行唱腔艺术 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例如在《审头刺汤》中汤勤的[二黄原 板]唱段中,他以孙(菊仙)派为基调,同时又吸收了汪(桂芬)腔, 经融合后,形成别具一格的小花腔的唱腔风格。唱腔中的“莫老 爷他待我”、“我那莫老爷”、“害得他一家人弃官逃走”、“去把杯 搜”等句中,有假意的“哭腔”,有得意忘形的“颠腔”,揭露了汤勤 口是心非、虚情假意的卑劣灵魂。在《秋江》、《选元戎》、《老黄请 医》、《战蒲关》等剧目的唱腔中,都有新的创造。
京剧丑角艺术继承了徽剧《借靴》、《一匹布》、《打樱桃》等; 汉剧的《探亲相骂》、《胭脂》、《搬场拐妻》等丑角的剧目,并吸收 了昆曲京腔、秦腔丑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以北京京音的“京白” 为主, “韵白”与“苏白”(苏昆)为辅的语言规范。在唱、念、做、打 等综合艺术上,日益成熟完善,形成了京剧丑行独特的艺术风 格。
在萧先生八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造出几百个为人们喜 爱的丑角艺术形象。如蒋干、汤勤、张文远、贾桂、崇公道、王老 好、渔丈人、金祥瑞、程咬金等丑角人物。他重新创造首演的丑角 人物百余个。如:杨国忠、朱焕然、胡来、吴士公、吴赖、周幽王、孙 秀等。他所扮演的人物忠邪善恶,面目各异;嬉笑怒骂,逸趣纷 呈,都达到了形神俱妙、意韵真醇的艺术境界。
民间奇葩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2018-08
浅谈京剧丑角表演艺术的发展
李少华
(黑龙江省京剧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院京剧丑角继承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优秀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四大行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行当之一。
丑角艺术可追溯到夏桀时代的“倡优”,记载比较详细的是晋献公时代的“优施”,他以滑稽调戏为主,既能歌又能舞,得到封

浅谈京剧文丑的分类及其表演技巧

浅谈京剧文丑的分类及其表演技巧

浅谈京剧文丑的分类及其表演技巧作者:李璨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京剧中的丑分为武丑和文丑,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像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其中文丑主要是扮演性格滑稽的人物,以念白、做功为主。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京剧文丑的类别,探讨京剧中文丑的表演技巧。

关键词:京剧;文丑;类别;表演技巧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164-01“丑”是戏曲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行当,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有“无丑不成戏”之说,充分体现了“丑”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尤其我国京剧具有悠久的历史,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规律,以及丰富辉煌的名家流派,体现出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丑”是京剧中无可替代的一种艺术角色,在京剧中承担着突出喜剧色彩的重任,具有独特的舞台艺术魅力,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传统意义上“丑”分为“武丑”和“文丑”,文章就“文丑”展开论述,京剧中的“文丑”表现出的人物色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阴险狡诈、祸害百姓的坏人形象,一种是嘲笑和唾骂的形象,整体而言是京剧舞台上的一种反面人物形象,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有一部分正面的角色。

一、京剧文丑的类别京剧中的文丑会因为身份、地位和年龄等不同呈现出不一样的人物特性,第一,方巾丑主要是头戴方巾的文人形象,一般包括书吏、儒生之类的角色,这种角色往往会表现出文雅的动作,并且具有较多的韵白,这类文丑主要是表现出文人的迂腐之气,例如,《乌龙院》里的张文远。

第二,是袍带丑,主要扮演的是官场中的人物,这种角色并不是都是反面角色,特定情境下,也会有正面角色,主要是表现出一些外表丑而内心正值的人物。

例如,《徐九经升官记》中的主角徐九经,主要演绎官场中的正气。

第三,是老丑,这类角色一般情况下都是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举止庄严老成。

第四,茶衣丑,主要是身穿蓝色布褂,表现的是一种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

实践中的京剧文丑表演美学

实践中的京剧文丑表演美学

实践中的京剧文丑表演美学【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实践中的京剧文丑表演美学,首先介绍了京剧文丑的起源与发展,然后分析了文丑表演技巧、角色特点和魅力,接着探讨了文丑表演的美学价值以及观众对其认知与评价。

结论部分强调了文丑表演在京剧艺术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其现实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京剧文丑表演美学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京剧文丑表演美学、实践、起源、发展、技巧、特点、魅力、美学价值、观众认知、评价、重要性、现实意义、未来研究、京剧艺术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主要围绕京剧文丑表演美学展开探讨。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京剧文丑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表演形式,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文丑表演在实践中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式一直备受关注,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之一。

通过研究文丑表演的起源与发展,探讨文丑表演技巧的运用,分析文丑角色的特点与魅力,探讨文丑表演的美学价值,以及了解观众对文丑表演的认知与评价,可以更好地理解京剧文丑表演的艺术内涵和审美特点,挖掘文丑表演在京剧艺术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思路。

对京剧文丑表演美学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文丑是京剧中一个特殊的角色类型,其表演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技巧。

研究京剧文丑表演美学的意义在于探究这一角色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挖掘文丑表演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点,有助于丰富京剧表演艺术的内涵,推动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文丑表演的起源、技巧、特点和美学意义,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京剧文丑表演,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和文化修养。

研究京剧文丑表演美学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创新和现代转化,让京剧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探讨京剧文丑表演美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承和弘扬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更在于引领戏曲表演艺术向前发展,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京剧行当简介100字

京剧行当简介100字

京剧行当简介100字
京剧行当简介: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因此被称为京剧。

京剧的行当分为文行和武行两大类,每一类又细分为多个具体的行当类型。

下面将对京剧行当进行简要介绍。

1. 文行
文行是指演唱文戏的艺术行当,包括丑、老生、青衣和花旦等。

丑是京剧中的喜剧角色,通过滑稽搞笑的表演方式来引起观众的笑声。

老生则是扮演中年人的角色,以稳重、威严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青衣是年轻男性角色,通常扮演武将、官员等角色。

花旦则是扮演女性角色,包括少女、妻子、母亲等不同类型的角色。

2. 武行
武行是指演唱武戏的行当,主要包括武将、武童和武生等。

武将是京剧中的英雄角色,通常具有英勇、正义的形象,需要掌握武打和舞蹈技巧。

武童则是扮演少年武将的角色,通常扮演少年武将中的一员。

武生是扮演武打角色的行当,需要具备高超的武打技巧和舞蹈功底。

3. 兼行
兼行则是同时兼具文行和武行的行当,包括小生、花脸等。

小生是年轻男性角色,需要既能唱文戏,又能够演唱功戏,集文武双全于一身。

花脸则是扮演恶霸、妖精等特殊角色的行当,需要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来展示角色的个性。

总的来说,京剧行当的演员需要具备对戏曲表演的热爱和执着追求,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角色的形象设定、造型、唱腔、唱白、动作等方面的技巧,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精湛的演技和个人魅力。

参考内容:
1. 《京剧百科全书》
2. 《京剧艺术与剧团》
3. 《京剧行当进阶指南》
4. 《中国京剧行当版画艺术》
5. 《京剧角色学》。

谈京剧文丑行当表演特点

谈京剧文丑行当表演特点

谈京剧文丑行当表演特点文丑自然是有别于“武丑”,它的类型,分为“方巾丑”“苏丑”“袍带丑”“茶衣丑”“邪僻丑”“老丑”等数门。

当然,丑角在剧中的扮演面极广,初不止此,这仅只是撮要而已。

一、方巾丑“方巾丑”是形容旧社会具有丑角性格的各式文人;儒生秀才、刑房书吏、随军参谋、教读老师……如《群英会》的蒋干、《乌龙院》的张文远、《宝莲灯闹学》《卖饽饽》的魏虎等人。

他们有的不挂髯,有的挂“黑八字吊搭”,有的挂“黑丑三”。

丑角的特征不仅是在脸谱,而更在于有着各式各样的胡须。

“方巾丑”顾名思义自然要戴方巾,但也有戴荷叶巾的,必须形容出是摇摇摆摆地自我风流。

他们的念白,一般都要上口,而且还有念“苏白”或“扬州白”的,这也形容他们那种酸溜溜的味道。

“方巾丑”在“丑行”中是性格比较多变化的。

如上述诸人,蒋干是书呆子,张文远是轻佻浮浪子弟,魏虎则是很诙谐还带机智善于“顺风使船”;另有《借靴》的刘二亦属于“方巾丑”,则是标准的悭吝人。

这类丑角更好的是还富有舞蹈性,趋跄动作,皆须中节,在“丑行”中相当难演。

二、苏丑“苏丑”中不一定都是文人,更不一定都要戴高方巾。

例如标准“苏丑”戏《荡湖船》的李金富,他不但是念“苏白”,连唱也是那种“苏滩小调”,最后更唱起来“闹五更”等。

而他的扮相只是清代时装,头戴瓜皮小帽、鼻架眼镜、身穿长袍、外套背心。

至于他的职业呢,无非是个贩布的客人,完全不是什么书吏教师,所以这只能算作“苏丑”。

《醉皂》的皂隶,他也是念“苏白”的,而身份只是一个县衙的皂隶。

《十五贯》的娄阿鼠,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苏丑”,就算移植为京剧,也还是“苏丑”;他是个流氓、赌棍、杀人犯,根本不认识字,更不能列入“方巾丑”的范畴。

《思凡下山》的和尚,和《降香水斗》的小和尚,都是出家人,更不是文士,他们戴的不是方巾,而是僧帽。

《醉打山门》的卖酒人虽然是山西五台县人,在剧中也念“苏白”,属于“苏丑”。

但既是领了和尚的本钱才来卖酒,就更不是什么文化人了。

浅谈京剧文丑的分类及其表演技巧

浅谈京剧文丑的分类及其表演技巧

126戏剧论坛Drama Forum作家丑角是京剧表演“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之一。

丑角因其化装时要在鼻梁上勾画一块白色的图案,又称为“小花脸”。

顾名思义,丑角扮相并不俊美,大多扮演风趣伶俐或奸阴狡诈一类的角色。

丑角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文丑一般不会武艺,以诙谐幽默、插科打诨的人物居多,念白兼做唱,扮演的角色多为狱卒、差役、更夫等。

一、京剧文丑的类别根据角色的身份、地位、年龄等,文丑通常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方巾丑,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包括儒生、书吏等各种身分,如《群英会》中的蒋干。

为了表现文人墨客的迂腐之气,这类角色动作较为文雅,韵白说得多。

二是袍带丑,扮演官场人物,文官、武官,正反面人物都有,如《六月雪》中的山阳县知县、《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

这类角色穿官袍,戴纱帽,讲究官府人员的气派。

三是老丑,扮演年迈的角色,如《棋盘山》中的程咬金。

这类角色有一定的身分地位,举止庄重。

四是茶衣丑,扮演各行各业的下层劳动人民,因身穿短蓝布褂子(茶衣)而得名,如《问樵闹府》中的樵夫,这类角色表演动作较为夸张,台上表演松弛自如。

五是巾子丑,扮演的角色较茶衣丑身分要高一些,表演风格比茶衣丑略微严谨一些,如《女起解》中的崇公道,表演动作基本与茶衣丑相同。

六是丑婆子,又称彩旦,是由丑角扮演的妇女。

这类人物善恶有别,像《梅玉配》中的黄婆,便属善良老妇,而《挑帘裁衣》中的王婆,则刁钻恶毒。

二、京剧文丑的表演技巧戏曲艺术中有唱、念、做、打、翻五功之说,而在文丑中却有表、念、做、唱、笑、舞六功之谈。

“表”字为首,“念”字吃功,“做”字为重,“唱”字巧伶,“笑”字为准,“舞”字精通。

具体来讲,就是“表演”要幽默意浓,“念白”要吐字如钟,“做派”要风度为重,“唱腔”要宛若鸟鸣,“笑声”要音准声美,“舞技”更要精通娴熟。

在所有这些功法中,文丑的表演位居首位。

这说明文丑虽然在传统戏里多饰配角,插科打诨,只起到衬托的作用,但“无丑不成戏”,文丑的地位却是相当重要,不可缺少的,对文丑表演水平的要求也是颇高的。

京剧丑角的表演艺术

京剧丑角的表演艺术

艺术借鉴京剧丑角的表演艺术范雪峰【摘要】作为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丑角极具独特的艺术魅力,丑角演员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插科打诨、滑稽幽默、亦庄亦谐。

在传统的中国京剧中丑角演员通常都是以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来对所饰演的角色进行演绎。

下面就来结合实际表演经验,对京剧丑角的表演艺术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的从业演员带来一定的带助。

【关键词】京剧丑角表演艺术随着中国演出市场的不断繁荣昌盛与完善,中国传统 京剧在一段时间的低迷过后又伴随着一个全新的契机,变 得复苏与振兴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丑角的表演艺术更是 为整个的京剧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京剧丑角在表演的过程 中通过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为世人展现出了他与其他行当 所截然不同的风格、韵味、神情与风采。

下面我们就来结 合艺术案例展开讨论。

_、丑角独特的唱腔表演艺术与老生的唱法相比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较大的 本质区别。

无论是老生还是丑角,均在表演的过程中均对 吐字、腔调以及力度、劲头儿等有所不同要求,同时也对 演唱风格、演唱技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老生的演唱讲 究高亢激昂、韵味悠远,而丑角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则是 更加注重起承转合、挑、滑、勾、抹的声情并茂。

特别是 萧派与郭派中,更是对声、字、韵、味提出了特色要求,演唱过程中均要求丑角演员做到对字符韵律的重味、重字、重情等,而在细节处理上则是要强调唱腔的艺术性与人物 设定特点的同步性,通过对滑、勾、挑、收、放等技巧的 应用来提出唱腔的韵味。

二、 丑角独特的念白表演艺术我们常说“千金话四两唱”,这句话几乎就是为了丑角 而生。

念白作为丑角表演艺术中作为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分为京白、韵白、京韵白以及地方言白四大类,这同样也 是与其他行当最大的不同。

丑角在念白的时候必须做到爽 脆响亮、清新愉快,贯口流畅而喷口有力,另外擞板儿作 为京剧丑角表演艺术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念白形式,也被广 泛的应用在了传统京剧当中。

京剧的丑角擞板儿,主要是 指通过鼓板来进行配乐伴奏,同时根绝既定的节奏与固定 的韵律进行念白。

浅谈京剧花脸表演艺术

浅谈京剧花脸表演艺术

丝 路 视 野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很多人都以为所有的戏剧表演都差不多,但是京剧表演和其他戏剧表演有一定的区别,京剧表演里面有五中不同的角色,分别为生角、旦角、净角、末角、丑角,这几种角色的表演方式和性格特点都不一样,他们都是京剧表演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实京剧的根本就是改编于民间人们的日常生活故事或者著名的历史事件。

我们这里探讨的花脸就是指五角中的净角,所谓花脸就是指将表演者的满脸涂上油彩进行舞台表演。

这种表演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塑造每一个人物形象,使角色有血有肉,更好地进行表演。

在百年以前我国就开始产生了花脸这种艺术表演形式,经过国人对其的不断更新和完整化,花脸表演艺术在当今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

一、京剧中花脸表演艺术的特点(一)花脸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在京剧中,通过花脸塑造出来的角色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花脸塑造的基本都是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男性,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具有非常大的不同,比如说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张翼德,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等,他们都具有非常易于辨认的外形特点,即便他们上场不说任何的语言台词,观众们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外形来辨认出他们来。

除此之外,花脸表演者的台词、服装特点、性格特点都与其他角色拥有者非常大的不同,比如说黑旋风李逵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八尺个头、相貌黝黑粗狂,三国里的张飞声音粗狂、外形粗狂,这些都是花脸里比较著名的人物形象。

在塑造这种人物角色时,基本都会选择穿着比较暗深颜色的服装,它们所用的兵器都是比较厚重的,这可以很好地给观众营造出一种豪迈雄壮的感觉。

这种花脸表演形式在京剧表演中非常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京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京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与其他的表演形式具有很大的差异在花脸的表演形式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种类,分别是铜锤、架子花脸,显而易见,这两种表演形式都具备自己的特点,花脸表演中台词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念白和唱念,架子花脸的就是以念白来作为自己最主要的表演形式,而唱念则是通过铜锤花脸的表演来实现的,在花脸表演中,架子花脸比铜锤花脸占得比重大,所以说,在进行架子花脸表演时,对表演者的要求比较严格,表演者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自己所要表演的角色,因为表演架子花脸时压力很大,因此,他们更加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通过努力学习和锻炼来完善自己的动作和唱腔。

浅谈京剧丑角独特的艺术风格

浅谈京剧丑角独特的艺术风格

浅谈京剧丑角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尹东明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京剧丑角继承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优秀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四大行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行当之一。

丑角艺术可追溯到夏桀时代的“倡优”,记载比较详细的是晋献公时代的“优施”,他以滑稽调戏为主,既能歌又能舞,得到封建帝王的封赏和任用。

优以俏皮的语言,或装扮模仿他人来进行讽谏和讽刺,是京剧艺术中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京剧;丑角;发展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032-01京剧丑角艺术继承了徽剧《借靴》、《一匹布》、《打樱桃》等;汉剧的《探亲相骂》、《胭脂》、《搬场拐妻》等丑角的剧目,并吸收了昆曲京腔、秦腔丑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以北京京音的“京白”为主,“韵白”与“苏白”(苏昆)为辅的语言规范。

在唱、念、做、打等综合艺术上,日益成熟完善,形成了京剧丑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孕育时期和形成时期的著名丑角,著名京剧丑角演员刘赶三,“清十三绝之一”。

他常演的角色有《绒花计》中的崔八、《请医》之刘高手、《连升店》之店家、《十八扯》之哥哥、《拾花金》之花子、《下河南》之胡伦等丑角。

他开创了京剧丑婆行当,如《送亲演礼》之陈氏、《金玉坠》之店婆、《探亲记》之乡下妈妈等。

他在戏中凡唱都伴以舞蹈身段,唱舞和谐,自然天成,虽憨态可掬,而绝无丑化人物之嫌。

他为京剧丑角表演艺术的长足发展,开创了可资循蹈的广阔道路。

这一时期的名丑还有黄三雄、杨鸣玉(苏丑,以武戏见长)。

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丑行在京剧剧目当中用得越来越多,表演艺术日益丰富起来。

如文丑中又包括方巾丑(蒋干、张文远等)、袍带丑(程咬金、刘禄景)、婆子(刘媒婆、陈母)、丑旦(赛西施)等。

杂、丑、平、店、脚、衙等一类角色。

武丑(开口跳)如杨香武、时迁、朱光祖、胡车等人物,在武打艺术上都有新的创造和发展。

同光年间著名丑角有:罗百岁、王长林、德子杰等人,稍后有高回保、兹瑞泉、张文斌、萧长华、赵仙舫、夏日珊等。

京剧分为哪四大行当

京剧分为哪四大行当

京剧分为哪四大行当生、德、清、丑是京剧的四大业务。

1、生行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除红生和勾脸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脸,内行术语称为“俊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①老生又称“须生”、“正生”、“胡子生”。

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

人物形象以挂“黑髯口”(黑胡子)为主。

按照表演艺术特点的不同,老生又分为安工老生、衰派老生和靠把老生。

安工老生,又称“唱切老生”、“王帽生”、大部扮演帝王、书生一类人物,以唱功为主,在舞台上安详稳重,动作较少,故称“安工”,如《上天台》中的汉光武帝刘秀、《捉放曹》中的陈宫等。

衰派老生,又称“做功老生”。

“做工老生”,大都扮演衰老或精神状态衰颓的人物,以做功为主,故称“衰派”,如《四进士》中的宋土杰、《卖马》中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

靠把老生,大都扮演武将一类的人物,由于扎靠(戴盔披甲)、使用刀枪把子(剧中人使用的兵器)而得名,加《定军山》中的老将黄忠、《战太平》中的花云、《镇潭州》中的岳飞等。

无论是哪类老生,都是以唱为主,全用本嗓。

安工老生要唱的悠扬婉转,衰派老生要唱的悲愤颓唐,靠把老主要唱的激昂慷慨。

另外,京剧史上有一些老生演员,文戏、武戏都擅长,唱功戏、做功戏、靠把戏都能演,后来就把这种戏路宽的老生演员称为“文武老生”,如程长庚、谭鑫培等。

②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

小生演唱用尖音假嗓,念白兼用真假嗓。

小生使用的假嗓与旦角不同,小生的唱法应该刚、劲、宽、亮,听起来声音清跪但不柔媚,刚健但不粗野。

根据人物性格、身分的不同特点,小生又分为袍带小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和武小生。

袍带小生,又称“纱帽小生”,扮演做官的青年男子,头戴纱帽是其主要标志,这些角色大部分是文人,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奇双会》中的赵宠、《陈三两爬堂》的陈魁等。

扇子生,多扮演年青的书生、风流儒雅的公子,手拿扇子,头戴文生巾,身穿褶子,所以又称“褶子生。

实践中的京剧文丑表演美学r——以京剧文丑剧目《下山》为例

实践中的京剧文丑表演美学r——以京剧文丑剧目《下山》为例

实践中的京剧文丑表演美学r——以京剧文丑剧目《下山》为例殷继元【摘要】京剧文丑行当,是京剧丑行中的分支.相对于被称为"开口跳"的武丑的摔、打、跌、仆而言,其以念白唱腔、身段做工为主要表现手段.文丑行当饰演人物广泛:包括了帝王将相、士农工商、黎民百姓、男女老少,所以又根据其饰演人物的表演风格和身份地位,分出了众多风格显著的行当分支.但是不管哪一个分支,都通过程式动作体现了文丑行当幽默机敏、冷峻隽永的表演美学和"丑中见美"的行当风格.【期刊名称】《戏剧之家》【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京剧文丑;美学风格【作者】殷继元【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05京剧舞台上的人物是丰富多彩且包罗万象的,善恶美丑、良莠杂陈,或侠肝义胆、或见利忘义、或和蔼可亲、或奸邪苛刻,凡世上之人,一方舞台皆可将其包罗其中。

京剧舞台上将这世上古今万千人物皆依据性格、年龄、身份、性别等因素,分为四大行当,不同行当有着不同的表演风格,而不同的表演风格体现出众多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的人物。

正所谓:在类型中出典型,在行当共性中见人物个性。

京剧行当中的文丑,就是一个既有类型又有典型、既有鲜明共性又有独特个性的行当。

它所饰演的人物年龄跨度之大、身份地位之悬殊,是其他行当所少有的,甚至还包括男女性别之分。

因此,每一个人物都是极富表现力和个性突出的角色。

但无论人物何其丰富、个性何其突出,毕竟皆出文丑行当,所以每一人物必有方圆规矩。

此方圆既是文丑行当的表演美学风格,又是文丑行当中每个人物所必须遵循的共性和规律,也是每个文丑演员创作之准绳和程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京剧文丑形成了幽默诙谐、冷峻隽永的表演美学风格,因此众多形象各异的文丑角色都要遵循此风格为创作准绳。

在舞台实践中,依据表演美学风格就必须要做到谑而不俗、趣而不脏、逗而不油,保持丑中见美、俗中见雅、清逸隽永且富于灵性的格调,尤其切忌随意松懈。

京剧里的丑角

京剧里的丑角

京剧里的丑角
无丑不成戏,丑角是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包括文丑和武丑,文丑亦称小花脸或三花睑,武丑又称开口跳。

文丑分为官文丑、方巾丑、茶衣丑、巾子丑和彩旦。

传说当年唐明皇演戏,就是应工丑角.因皇帝的身份,演戏有诸多不便,为此皇帝特意在脸上挂一块白玉,久而久之,丑角的脸上就留下了——块白,这就是我们今天戏曲舞台上丑角所画脸谱中的白色“豆腐块儿”。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在长期的戏曲发展吏上.丑角的化妆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行为的不同和差异,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脸谱,如腰子型粉脸、圆形粉脸、枣核型粉脸、筝型粉脸、元宝型粉脸、丑老脸、丑破脸以及碎脸、揉脸和象形脸等。

其中最典型的是方巾丑,脸部中央用白粉勾画—幅“豆腐块儿”型的白粉脸,因此观众一看见这块“豆腐块儿”就知道这个演员是丑角。

浅谈京剧中的文丑艺术

浅谈京剧中的文丑艺术

2019-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谈京剧中的文丑艺术吴畏(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沈阳京剧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京剧中的丑行分为武丑和文丑。

京剧中有句谚语“无丑不成戏”,他是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行当,以扮演诙谐幽默的喜剧角色为特征。

一般饰演武艺高强的人物,以念白、武打为主,如侠盗、小偷等,而文丑常常扮演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等。

本文对京剧文丑的艺术特征进行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京剧;艺术;戏曲;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J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3-0148-01丑也称小花脸或三花脸,文丑分为方巾丑、茶衣丑、巾子丑和彩旦等等。

传说当年唐明皇演戏,就是应丑行,因为皇帝的身份,演戏有诸多不便,为此皇帝特意在脸上挂一块白玉,久而久之,丑角的脸上就留下了—块白,这就是我们今天戏曲舞台上丑角所画在脸上的白色“豆腐块儿”。

在长期的戏曲发展史上,丑行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行为的不同和差异,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表演模式。

京剧中的文丑表现出的人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阴险狡诈、祸国殃民的坏人形象,一种是诙谐幽默、嘲笑唾骂的形象,虽然在京剧的舞台上多数扮演反面人物,但在一些特定的剧目中也会扮演一些正面人物。

京剧丑角根据人物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差异、年龄等不同,分为几类。

方巾丑是头戴方巾的文人形象,一般饰演书生,文吏等角色。

这种角色往往体现出文雅,念白较多,体现文人迂腐之气。

这类角色大多念韵白或苏白,身段舞蹈性较强,所以又称“大丑”。

例如《乌龙院》中的张文远就是方巾丑。

袍带丑,主要表演官场中的人物,这种角色正、反面人物都有,主要体现官场人物正直的内心。

所以又称“官丑”。

例如《春草闯堂》中的胡进。

大多念京白,但少数也念韵白。

鞋皮丑,扮演花花公子这一类角色,如《望江亭》中的杨衙内。

老丑这类角色,一般情况饰演具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老者,举止老成、庄重。

浅谈京剧行当

浅谈京剧行当

京 剧 的 行 当 齐全 ,可 扮 演形 形 色 色 的人 物 ,并 且惟 妙 惟 肖 。 我 们 全 国数 百 个 地 方 戏 剧 种 中 , 京 剧 影 响 最 大 ,代 表 性 最 强 ,被 称 为 国 剧 ,视 为 “ 粹 ” 它 国 。 代 表 了 我 们 民族 的 表 演 艺 术 ,最 早 走 向 国 际 舞 台 , 并 成 为 世 界 三 大戏 剧 体 系 之 一 的杰 出 代表 。 京 剧 在 塑造 人 物 方 面 有其 独 特 之 处 ,它 把 不 同 性 别 、 性格 、年 龄 、身 份 的人 物 划 分 为 不 同 行 当 。 在京 剧 行 当 中分 为 生 、旦 、净 、丑 四 大类 。每 个行 当都 有 一 种语 言造 型 和 表 演体 系 。 生 行 ,分为 老 生 、武 老 生 、小 生 、武 小 生 、长 靠 武 生 、短 打 武 生 。老 生 行 当 ,又 称 须 生 、胡 子 生 ,扮 演 的 一般 都 是 些 性格 正 直 、刚 毅 的 中老 年男 子 。从 胡 须 颜 色上 以黑 满 、白满 、黪满 来 代 表 人 物 角 色 的年 龄 ,以 唱为 主 称 为文 老 生 、唱工 老 生 。其 代 表作 品有 《 坐宫 》 里 的 杨 四郎 、 《 甘露 寺 》 里 的 乔 玄 、 《 城计 》 里 的 诸 葛亮 、 《 昭关 》 中 的伍 空 文 子 胥 等 等 。 武 老 生 ,顾 名 思 义 是 以武 打 、身 段 为 主 ,其 中又 有长 靠 和 箭 衣 两种 之 分 ,代 表 作 有 《 打 渔杀 家 》 中 的萧 恩 、 《 登州 》 中的 秦琼 、 《 打 定军 山》 的 黄 忠 、 《 安 州 》 中 的陆 登 等 。小 生 ,是用 潞 来 表 现 青 年 男 子 ,不 戴 胡 子 ,扮 相 清 秀 、英 俊 唱 腔 、念 白 多 用 真 假声 结 合 ,行 话 叫 “ 嗓 ” 作 品 小 , 甚 多 ,如 《 玉堂 春 》 里 的 王金 龙 、 《 娘 》 中 张君 红 瑞 、 《 桥 》 中许 仙 等 。 武小 生 ,就 是 以打 为 主 的 断 小 生 。 《 英 会 》 中 的 周 瑜 、 《 赵 云 》 中 的赵 群 借 云、 《 穆柯 寨》 中的 杨 宗保 等 。长 靠 武生 ,是 指扮 演 男性 武将 ,注 重 武 打 动作 的娴 熟 和技 巧 的 难 度 , 扎 着 长 靠 ,穿着 厚 底 。 如 《 滑 车 》 中高 宠 、 《 挑 长 坂 坡 》 中赵 云等 。短 打 武 生是 不 扎靠 ,穿 薄 靴 。 以 短 打为 主 的 武生 。像 孙 悟空 之 类 的 猴戏 等 就 是 比较 典 型 的短 打武 生戏 。 旦 行 ,京 剧 中对 女 性 的统 称 。其 中 分 为 青 衣 、 花旦 、武 旦 、刀 马旦 、彩旦 和老 旦 。 除老 旦 、彩旦 外 都 用 假 声 歌 唱 、念 白 。 青 衣 行 当 是 表 现 性 格 文 静 、端 庄 、严 肃 、正 派 、以 唱 工 为 重 的 年 轻 女 性 。 青 衣 在 旦 行 里有 着 非 常 重要 的位 置 ,动作 较 小 、行 动稳 重 。其 代表 人 物 有 《 进 宫 》 的 李艳 妃 、 《 二 三 娘 教 子 》 的 王 春 娥 、 《 美 案 》 的 秦 香 莲 等 。 花 铡 旦 ,从 年 龄 上看 ,扮 演 的 都是 些青 年女 性 ,活 泼 、 开 朗 、敏 捷 、伶 俐 ,即 以 做工 和 说 白为 主 ,如 《 红 娘 》 中的 红娘 、 《 打 薄情 郎》 中的金 玉 奴 、 《 棒 拾 玉镯 》 里 的 孙玉 姣 等 。 武旦 ,是 专 表 演一 些 武 艺精 通 的女 性 角 色 。穿 短 衣 、不 骑 马 、不太 注 重 唱 和表 演 ,重 武 功 、重 说 白 。 如 《 焦赞 》 中 的杨 排 风 、 打 《 底洞 》 中 的 自 鼠精 、 《 店 》 中 的 孙 二 娘 等 。 无 打 刀 马旦 ,骑 马 ,手 拿 刀 ,刀 马旦 以此得 名 ,扎 靠重 装 .以打 为 主 的将 领 、元 帅等 女 性 角 色 。武 功 、说 白 、工 架对 刀马 旦 很 重 要 。有 《 洪州 》 中的 穆桂 破 英 、 《 珠 烈 火 旗 》 中 的 双 阳公 主 、 《 请 樊 梨 珍 三 花 》 中的 樊梨 花 等 。 彩 旦 ,又 叫 丑 婆 子 , 以表 演做 工 为 主 .唱 念用 本 嗓 ,化 妆 及 表演 都 夸 张 、滑 稽 、

浅谈对京剧武丑的几点见解

浅谈对京剧武丑的几点见解

浅谈对京剧武丑的几点见解作者:谢德兴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年第05期摘要:丑角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一个喜剧性人物,也是一门关于美的艺术。

丑角在行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因为它既可以对生、旦、净起到一个辅助或者点缀的作用,它也可以单独的去完成一些剧情对人物表达的作用。

比如京剧里的丑行就是“四大行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行当,它在继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些优秀传统的前提下,又不断的发展它,使它发扬光大。

京剧里面的丑角可以分为文丑和武丑两个行当,其中文丑主要是一些诙谐幽默、插科打诨的角色,而武丑则大多是武艺高强并且性格相对刚烈的角色。

本文主要将京剧里面的丑行与其他剧种的丑行做简单比较,并谈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京剧;武丑;别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9)14-0118-01一、引言丑行,尤其是武丑的表演人员近些年来一直比较稀缺,它作为戏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行当,有着不能替代的地位。

京剧中的武丑角色,虽然在排名中排在最后,但是它在京剧表演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每当他们出场的时候,很快整个氛围就会被他们带动起来。

虽然国家倡导发展戏曲艺术,支持武丑行当的发展,许多戏剧中还是很少有丑角,当然也不会有武丑,下面本文主要是介绍一些其他剧种(本文主要是黄梅戏,秦腔和川剧)的丑行与京剧武丑的一些区别。

二、京剧武丑(一)武丑的意义至今一些戏曲剧种都还没有丑角,当然更不可能有武丑了。

那么京剧为什么要来塑造这样一个丑角的行当并且不断的发展它呢,这是有者特殊的历史意义的。

熟悉京剧的人应该都知道京剧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题材的背景都是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文化,而人们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那么为了能够更加鲜明的突出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他们更加生动形象,就产生了我们今天熟知的生、旦、净、末、丑这五个行当。

丑角在里面主要是一些负面的角色,通过一些夸张的表演,来对这些人物进行讽刺或抨击,它是戏剧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行当。

戏曲文丑的分路

戏曲文丑的分路

戏曲文丑的分路
苏笑神
【期刊名称】《大舞台》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 享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之称的戏曲中,有"生""旦""净""末""丑"行之分.行当,是戏曲演艺人员的艺术专业分工.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苏笑神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
【相关文献】
1.论"丑"诗——解《中国戏曲文丑喜剧论》的著作内涵 [J], 苏笑神
2.实践中的京剧文丑表演美学r——以京剧文丑剧目《下山》为例 [J], 殷继元
3.戏曲文丑分类与特点 [J], 占齐;
4.戏曲文丑表做之谈 [J], 苏笑神
5.戏曲文丑演员表演浅析 [J], 杜京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京剧文丑表演》
论文摘要
在本文中,我就自己七年中专学习,四年剧团实践,大学本科地深造,谈谈对京剧文丑表演地认识.文章提及京剧文丑基本功地重要性和独特性,大量传统戏地学习是角色创造地基础,塑造新创剧目地丑角形象等观点.
当今,戏曲并不是很景气,原因很多,但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当自强不息.在坚持民族艺术特色地基础上,可广泛吸取其他艺术地可用之处,发挥创造性思维,开拓进取,创造出既有传统美学特征又符合时代主题地新戏曲艺术经品.
关键词: 诗化地韵律感清晰自然爽朗幽默既要统一又要多面创造性思维
目录
一、区别于其他行当地四功五法……………………………………………
二、传统戏地学习是角色创造地基础………………………………………
三、塑造新创剧目地丑角形象………………………………………………
参考文献………………………………………………………………………
(引言)
京剧丑角大致可分为文丑和武丑两个行当.文丑以诙谐幽默、插科打诨地人物居多,武丑以武艺高强、性格刚烈地角色为主.因为从儿时就开始了文丑行当地学习,再加上剧团地实践,大学本科地深造,掐指算来已有十余载……
这些年来,我师从多位名家.他们精湛地艺术表演和高尚地人格令我深深折服,又受益匪浅.大量传统戏地学习为自己打下了较为坚实地基础,使自己对各式各样人物地表演有了较强地驾驭能力.而在参加了多出新编京剧地创排中,又拓宽了自己地视野,在独立创造角色上有了新地领悟和理解.综合自己地所学所演,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对京剧文丑表演地认识……
一、区别于其他行当地四功五法
京剧地写意和程式表演来源于生活,遵循生活地内在逻辑,但程式表演并不是生活地再现,而是超脱客观生活,改变了生活地原貌,利用歌舞化地形式进行虚拟表演,我们也称之为二度生活.构成程式表演和虚拟化地核心是四功五法,它就好似大厦地地基,打得深、打得严,楼层就盖地高、盖地稳.没有过硬地基本功,是演不好戏地.
文丑大多属于配角,但红花还需绿叶配.要做一个好地配角演员并不是那么容易地.而对于文丑地四功五法,又有着它特殊地程式构成,其中尤以念白和身段与其他行当差别较大.
文丑地念白可分为:京白、韵白、苏白、川白、扬州白、山西白、胶东白等
等,其中以京白占地比重最大.跟普通话一样,也是以北方话为基础,北京话为原型所构成,但它地处理是诗化地,富有极强地韵律感和节奏性,嗓音要求高亢、清脆、响亮、通透,字口要干净利落、清晰自然,随着人物情绪地变化,要富于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之感.但讲究地念白,要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人物地性格加以刻画,如《法门寺》中贾贵地世故油滑,《打渔杀家》中教师爷地装腔作势,《秋江》中老艄翁地爽朗幽默,《下山》中小和尚地天真活泼,《群英会》中蒋干地文酸迂腐等等.
文丑地身段约有三种.第一种是动作相同,尺寸不同.丑角动作总比其他行当地尺寸要小一些,行话叫“小开门”.第二种是丑角所独有地动作.第三种是较接近生活,写意淡些,写实较浓地动作,如《十五贯》中娄阿鼠所用地“打穷结”就是小开门,《游街》中武大郎所用地矮子步,就是丑角独有地脚步.《十五贯》中娄阿鼠用下巴频频蹭肩膀头就是“生活动作”,以表现那种游手好闲、心术不正地人地精神风貌,很有颊上添毫地效果.
艺术源于生活,但艺术不就是生活,对于生活原型地提炼是为了摆脱生活原型地束缚,而升华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地程式语汇,而最终目地是更好地反映生活,扎实地基本功,个性化地四功五法是成为一个好地丑角演员地前提条件.反之则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或者根本就不能成为一名舞台剧演员.
二、传统戏地学习是角色创造地基础
京剧文丑大致可分为方巾丑、茶衣丑、老丑、官衣丑、彩旦等等.除了根据性别、年龄、外形等生理上地特点以及性格、品质上地差别之外,还与人物地社会地位有关.不过,行当毕竟只是一种象征,它基本上代表了一个笼统地人物类型地概念,而不能包办具体地人物形象.就具体地人物来看,虽然同是一个行当,同是好人坏人,但他们之间还有具体不同地性格.若想创造生动鲜明地人物形象,行当是无法包办代替地.归根到底,在于演员对行当怎样理解和怎样运用.
文丑地老丑主要特征是挂白髯口,说话走路都显出老态.他们各自地性格却有着较大地不同,如《秋江》中老艄翁地风趣幽默,《女起解》中崇公道地严肃而又善良;老艄翁以形体为重,而崇公道则以念白为主.
茶衣丑多以下层人物为代表,如《宋江题诗》中地酒保、《钓金龟》中地小张义、《游街》中地武大郎.酒保心直口快,张义善良可爱,而武大郎不仅要练好矮子步,还要抓住他地特征,他善良、安分,可是由于生理地残疾,长期遭人歧视,形成了他懦弱地性格,在听闻潘金莲与西门庆地丑事后,他捉奸不成,反被殴辱吐血.这样地底层人物命运地悲惨,令人深深同情,而又愤慨不已.
方巾丑在文丑中较为难演,如《乌龙院》中地张文远、《群英会》中地蒋干、《审头刺汤》中地汤勤.他们共同地特点是读书人,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书卷气.张
文远是风月场上地高手,是享乐主义者;汤勤是个落魄书生,后经人提拔才有了发展,但他为了私欲,出卖了恩人,属于阴险一类;蒋干是个书呆子,自作聪明反被他人利用地酸腐文人.他们之间地差别很大,且身份地位特殊,基本功繁重,塑造起来有较大难度,是文丑中最具挑战性地一类.
众多不同个性、不同身份、不同形象地人物塑造丰富了丑角地表演,强化了演员地演技.在有了这些人物积累后,还要善于捕捉人物微妙地心理变化,在整体上掌握人物地气质,使之成为一个个闪亮多彩地人物形象.
三、塑造新创剧目地丑角形象
年我有幸在实验京剧《培尔·金特》中扮演了主演培尔·金特一角.在纪念易卜生大师逝世一百周年地日子里,此剧先后在上海、北京巡演,影响广泛,受到好评.演出是辛苦地,收获却是丰厚地.
易卜生笔下地培尔·金特是一个复杂、多面地人物,如何用戏曲手法把他鲜活地表现出来?如何深层次地开掘人物内心?如何把歌舞性、技艺性恰当地运用到对培尔·金特地塑造上呢?一系列地问题困扰着我.
导演不断要求我运用综合地表演手法去创造角色,也就是在戏曲中大胆地融入话剧及其它姐妹艺术地创作手法,但同时又要保证这个戏地戏曲化本体特征.戏曲也可以这样演吗?我当时很质疑.戏曲和话剧是两个概念啊.话剧重“戏”、重“生活”,戏曲重“曲”、重“程式”;话剧重“写实”,戏曲重“写意”;话剧重“真”,戏曲重“美”.这两者有契合之处吗?
在导演和老师地帮助下,我渐渐地领悟了他们之间地相互关联,开始了从剧本、台词出发去开掘人物内心,从而组织出人物行动,并从形象、动作、表情、嗓音、气质等方面不断地找寻和培尔·金特这个人物地契合之处.而这种找寻又必须符合戏曲化地表演特征,也就必须是歌舞化地、美化地、高度提炼化地,这便完成了话剧和戏曲创作方法地融合.随着排演地深入,我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接受了这种创作方式,我地创作灵感也慢慢地被解放出来了,塑造地京剧“培尔·金特”也越来越有形了.
但是有形不等于有神,正确了不等于就准确了.我在一遍遍地排练中找寻自己地不足,并对剧本地思想内容、人物地深层情感和思维逻辑进行了一番琢磨,发现自己地表演还非常地表面化,且没有展现人物在不同阶段地变化.培尔·金特在不同地规定情境中应该具有不同地心境,从第一场到最后一场还需要体现出日渐成熟地人物气质,这些提高是很难地,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细微地表情和节奏都不能放过,因为这些都影响着表演地准确性.
我把重点放在人物深层次地挖掘上,发现该剧地剧情具有一定地跳跃性,人物地个性既要统一又要多面.培尔·金特那布满污垢地外表下还有着人性可贵地
真情;他被众人看作是一个流氓,一个不知道德为何物地家伙;他充满私欲又富于幻想,充满了让人不齿地恶习;他面对亲情和爱情时,又难以掩饰内心地真情和向往,尽管他始终无法摆脱逃避现实、蝇营狗苟地恶性.每次排演最后一场培尔·金特送母亲去天堂时,我都会热泪盈眶,我被剧本打动了,被这个精彩地人物打动了,我明白了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真正感动观众.
在三十多场地实践演出中,我们与同龄观众产生了强烈地共鸣,在鲜花和掌声中,我感觉是那样地幸福.很难想象,这样地一出大戏,会由一名丑角演员来饰领衔主演.在得到肯定地同时,也证实了丑角塑造人物地多样性,在写实和写意表演领域地独特性,只有真正发挥出这门行当地优势所在,从而才能达到演人物而非行当.
当今,戏曲并不是很景气,原因很多,但作为一名戏曲人,当自强不息.在坚持民族艺术特色地基础上,可广泛吸取其他艺术地可用之处,发挥创造性思维,开拓进取,创造出既有传统戏曲美学特征又符合时代主题地新戏曲艺术精品.舞台艺术地核心是演员,为成为一名优秀地丑角演员,我会不断去努力.
参考文献:
华传浩,《我演昆丑》,上海文艺出版社
钮镖,《萧长华艺术评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地自我修养》,中剧出版社
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
朱文相,《中国戏曲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贾志刚,《戏曲体验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赵景勃,《戏曲角色创造教程》,文化艺术出版社
徐晓钟,《向“表现美学”拓宽地导演艺术》,中剧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