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多举措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如何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让社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温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从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提升技术水平等方面,系统地探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要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
这包括完善社会服务网络、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方面。
1.完善社会服务网络社会服务网络是社会服务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服务网络,包括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等多方参与的社会服务体系。
政府要树立全民参与的理念,加强社会服务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使社会服务能够全面覆盖和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2.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加强社会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改善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提高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社会服务的供给能力。
3.加强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需要加强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这包括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和服务方案的设计、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训、服务过程的监督和评估等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奖励,提高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加强人才培养要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关键在于加强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
只有培养出一批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社会服务人才,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服务的需求。
1.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标准、加强对社会服务专业的教育和培训、鼓励社会服务人才的学习和实践等方式,来提高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能力。
2.加强对社会服务人才的培训和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服务人才的培训和引导,培养社会服务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服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激发社会服务人才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从而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如何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如何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教育一直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为办学定位。
在这句话中,“服务”与“科研”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提升高职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提升理念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首先需要在理念上有所提高。
我们需要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例如缺乏健全的体制机制、专人管理和配套的制度约束;服务社会不够主动;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服务不成系统;技术研发和服务还处于低层次等问题。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它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高职应更加强调社会服务。
此外,社会服务既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因此,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可以解决学校自身的问题,还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准确定位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应该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接当地的产业和企业。
同时,也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性地满足社会需求,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将社会对服务的需求与自身所能提供服务的可能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以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为重点和突破口,可以作为密切校企关系的切入点。
三、拓宽形式学校的社会服务形式可以包括专业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和志愿服务。
专业服务主要是通过调整学院专业结构,规划专业布局,服务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技术服务则是通过争取横向课题,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利用学院人才的优势、科技力量,通过咨询、策划、市场调查等方式为行业、地区和社会提供咨询与科技服务,促进学院现有技术成果的转化。
培训服务方面,学校可以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针对行业、企业开展在岗职工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职师资培训等。
最后,志愿服务则是通过社会实践、行业、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促进师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03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拓展服务范围、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等。
研究展望与建议
进一步深入研究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高 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探索更多的对策和方法,提高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水平。
李梦卿, & 张碧竹. (2012). 地方高职院校社会 服务能力比较研究. 教育与职业, (2), 17-20.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一
01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 能力的重要途径。
02
该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科研机构建 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 项目、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 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和针对性,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 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推动当地经 济发展。
总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提高教 师的专业素养和社会服务能力,进而 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日益重要。提升高职 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满足 社会需求。
存在的问题
加强实践探索
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不 断完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对
策和方法。
推广成功经验
将成功的经验在高职院校中进 行推广,促进各高职院校社会
服务能力的提升。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董仁忠. (2009).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 对策研究. 职教论坛, (1), 8-10.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及与保障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及与保障良好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基础,是院校核心实力的具体表现,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形象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借助路径建设持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树立教师职业自信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教师入职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强职业教育的目标意义、国家政策等宣传,有助于提高教师职业自信心,从而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奠定心理基础。
一是法制保障宣传。
《新职教法》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这也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是政策文件宣传。
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发展目标等方面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经费投入逐年大幅递增宣传。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__—__年)》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职业教育经费累计投入2.4万亿元,年均增长7.8%,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在法律修订、利好政策出台、财政经费大力投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应坚定理想、树立信心,在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个人工作生活中展现出高度职业自信。
(二)塑造教师职业精神教师职业精神是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作风等的集中反映,是将教师职业素养“外化于行”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教师在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更好展现职业教育的真善美。
一是增强教师社会服务意识。
为使教师对社会服务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厘清社会服务的内涵、表现形式与重大意义,可以开展以社会服务为主题的教师专项培训,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细化教师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将社会服务纳入教师职责并成为规定任务。
社会服务认识的提升和任务的固化,能够直接有效地促进教师建立社会服务意识,促使教师更加重视社会服务、更加深入研究社会服务对象,并拓宽思维以开展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张梅(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学校在办学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方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
高职院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专业建设,服务社会发展;以社会服务、企业服务为宗旨,不断探索实践服务发展的新模式;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提高质量;服务社会能力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5—0015—0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高职院校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背景下,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为之培养大量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学校在办学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方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
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应有的办学属性和功能,只有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才能不断地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因此,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切实提升学校的服务功能,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是以提高质量为根本要求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是对高职院校在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
学校在办学中要从自觉服从、主动服务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出发,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育人的基本目标,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检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尺度,坚定不移地推动职业教育由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不断提升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不足与提升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不足与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体现了其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仍存在不足,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提升。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应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展技术服务,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社会培训:高职院校应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培训,提高社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职院校还应该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任务,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服务意识不强:一些高职院校缺乏社会服务的意识,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因此没有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中。
服务能力不足: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有社会服务的意识,但是其服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服务机制不健全:一些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社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不高。
加强服务意识: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社会服务的意识,认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
提高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应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完善服务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加强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多元融合学做一体——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曩 圈
露
一
豳 鼎 l 熟 黑
圜啊嘲翻嘲_ z
—— 口 目■衄 g Ⅲ 糊 目■ g %
气工程系 、物联 网工程系 、艺术设计系、商学院、城市学院, 共有 3 8个专业 ,5 4个专 业方 向,其 中中央财政 支持的重点 专业 2个 ,省特色专业 3个 ,省级重点专业群 4个 ,形成 了 请企业 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使校企 以微 电子 技 术 、模 具 设 计 与 制 造 、数 控 设 备 应 用 与 维 护 、 软 合 作 走 向深 入 , 同时 也 确 定 了一 批 技 能 过 硬 、 乐 于 职 业 教 育 件 技 术 、动 漫 设 计 与 制 作 、 电气 自动 化 技 术 等 省 市 级 品 牌 、 的兼职教师 ,教师 队伍 的整体工学结合能力大大提升 ,为专 特色专业为龙头 , 相关重点、 重 点建 设专业为支撑 的专业群 。 业 的发展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 了基础 。经过全院师生 的共 学 院坚持 “ 多元融合 、学做 一体 ”的人才 培养模 式。 同努 力 ,学 院 的办 学 成 绩 得 到 了社 会 的广 泛 认 可 : 与无锡 国盛精密模具有 限公司 、南通科技投资集 团股份有限 公 司、华润微 电子、常州银河 电器 、海力士 . 恒忆半导体 、 江 苏弘业 永盛进 出口有限 公司等著 名企业 开展 了深层 次的
所 示 范 性 建 设 单 位 之 一 ,2 0 0 7年 成 为 首 个 “ 无 锡 市 软 件 与
通机床班 ”、 “ 海 力士 . 意法微 电班”, “ 华润微 电班 ”等
信 息外包人 才培养 基地 ”,2 0 0 7 年在教 育部组 织 的高职高
冠名班 ,企业参与冠名班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和课程的开发 专人 才培养 工作水 平评估 中被评 为优秀 ,2 0 0 8年被确 立为 工作 , 并设立 了企业奖学金;学院坚持以生产 型项 目为 引导, “ 江 苏省 高等教 育人才培 养模式 创新 实验基地 ”,2 0 0 8年 创建立体化产业实训基地 ,依托机 电研究所、机 电设备厂、 被列为无锡市 “ 国家服 务外包示范区 ・ 无锡太 湖保护区一一 数控实训基地 ,研发 了多个产 品,通过在 岗生产和操作 ,进 人才 培养基 地 ”,2 0 1 2年顺 利通 过新一轮 教 育部 高等 职业 步加强 了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 的掌握 ,切实提高 了学生的 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 实际操作技能和产 品开发创新能力 ;学院加大校 内实训基地 毕业生 受到 社会 的欢 迎和好 评 ,就业 率和就 业质 量不 建设力度 ,组建 了各专业群 的实训基地 ,努力营造生产性实 断提高 , 近 五年 毕业 生就 业率达到 9 9 % 以上, 学院被评 为“ 江 训室 ( 区 ) ,创 建 与 真 实 工 作 环 境 相 一 致 、融 “ 教 、学 、做 ” 苏 省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工 作 先 进 集 体 ”和 “ 江 苏 省 大 学 生 创 业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路径
制定完善的社会服务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
建立社会服务管理制度
学校应制定全面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明确社会服务的定 义、范围和实施程序,为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提供指导和保 障。
设立社会服务岗位
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岗位或团队,负责联系和组织 校内外社会服务项目,为教师提供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和 机会。
和社会服务能力。
校企合作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组织教师到 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学习交流, 以便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 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
会服务水平。
培训效果评估
对培训计划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及时调整和优化培训内容和方
法,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物质激励
启示
03
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
养工作,以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案例三
背景介绍
某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参加培训课程,提高了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 。
培训内容
该教师参加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社会服务理念、方法和技术等方 面的内容。
启示
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社会服务能 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培养创新思维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 化为实际应用,服务社会。
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 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鼓励教师参与
制定相关政策,如将社会服务经历作为晋升、评优的参考 条件,或者对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 ,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如何实现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如何实现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作者:刘剑峰刘德发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27期摘要教学与服务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两大支点。
由于现行激励机制缺位以及观念上的偏差,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制约了其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
因此,开放式高职院校教师教育体制的建立和激励机制合理有效地采取、改变教师观念,树立教师“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意识,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而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职能和使命就是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引导和推动社会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有效补充形式,能为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社会实践联系最紧密的。
因此,教育部把示范性院校入选的五大条件之一定位“社会服务领先”,这足以说明服务社会这一重要职能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举足轻重的。
当前,教师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中所起的作用都是决定性的,在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在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中;在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中;都能看到高职教师的身影,他们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技术服务。
学校的活动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了教师的活动,如果学校逐渐与整个社会脱节,那么就是教师的活动远离了他人、社区和社会。
从这点上说,决定社会服务质量高低的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
为了实现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首先就要通过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师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技能通过教学活动教给学生。
在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将社会参与意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教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企业员工带入教室,将学生领进企业,体验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和环境,实现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另外,教师要针对企业或社会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让学生在研究中了解企业和社会,并锻炼其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几点建议
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技术支持。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首先要加强技术支持,积极拓展和更新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确保足够的技术支持,实现社会服务活动的有效而高效开展。
二、完善服务业务。
其次,要完善各类服务业务,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并以广泛的服务标准和规范来确保服务质量,使社会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管理体制。
另外,要优化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传统的推拿式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社会服务考核激励机制,确保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加强办学定位。
此外,要加强办学定位,根据社会的发展,明确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使命,及时调整社会服务管理办法,使社会服务活动更加高效和有效。
五、实行社会责任。
最后,要落实社会责任,把培养高素质人才、践行社会责任作为自身使命,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服务活动提供良好的保障。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探索
Ke y wo r ds :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 S o c i a l s e r v i c e c a p a b i l i t y ; C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教 学 、科 研 和 社 会 服 务 是 高 职 院 校 的 二 三 大职能 。 高 职 院 校 服 务 十 区 域社 会 经济 的 发 展 , 能 更 好地 获 得 地 办 政 府 、行 业 业 和 人 民 群 众 的 支 持 。 因 此 , 高 职
建 设。
[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社会服 务能力;竞争力
【 中 图分 类号 】G 7 l 9 . 2l
[ 文 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6 7 卜4 3 2 6( 2 0 l 4 ) 0 卜0 0 4 4 — 0 3
Pr a c t i c e a nd Ex pl o r a t i o n O i l Pr o mo t i o n o f So c i a l S e r v i c e
高职 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的实践与探索
缪 宁 陵
( 常州信 息职业技 术学院 高职研 究所 ,江苏 常州 2 1 3 1 6 4 )
[ 摘 要] 社会服 务是 高职 院校 的重要职 能。提 升高职院校 社会服 务能 力,可 以扩 大社会影响 力,增 强 自身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方案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方案一、主题社会服务是现代职业学校的两大功能之一,是继“教学”之后现代职业学校发展的新功能。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职业学校的知识和技术人员,为社会决策、管理提供支持,为企业开发新产品等等,已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社会、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愈加密切,职业教育对其发展的促进功能也愈加明显。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得益于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方案设计方案一:“走出去”。
由学校组织各学校各专业与当地优秀企业结对,定期组织师生到企业访问;学校向企业输送人才,向企业提供帮助,发挥智囊团作用;企业与师生交流生产经验,接收在校学生假期实习;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鼓励师生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方案二:“引进来”。
学校对外开设考证培训班,联系外校或企业员工进行考证培训,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通过培训向社会辐射,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通过培训班向公众敞开大门,推进文化传播,发展先进文化知识;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进修提供支持。
三、方案分析方案一优点:首先,“走出去”的工作实习,对企业和职业学校都有很大帮助,互利互惠,因此能够调动企业和职业学校的积极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教学,社会服务是其两大职能。
通过和企业加强交流,在校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这对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大有裨益;教师的科研成果也有了更多机会接受生产的检验的机会;同时,企业不仅会成为一个潜在的科研资金来源,而且其反馈也有助于职业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增强毕业生服务社会、投入生产第一线的能力。
第二、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在交流中发现有潜力的学生,给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动力;利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有更多机会向高校表达需求,在毕业生招聘过程中就能获得更加适合自身企业的学生,大大减少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适应过程的时间,从而减少了其培训成本。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本专科普通高等院校,创办于1984年。
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注重实践、贯彻创新”。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校坚持“教授同权、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学校开设了多个专业,涵盖了计算机、电子信息、汽车服务、机械制造、建筑建设等众多领域。
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拥有优秀的教职工队伍,有专家学者、教授、硕士生导师、实践型骨干教师等人才,这些人才结合本地的产业特点,为学生们的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帮助。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设立了多个学生社团和文体团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生会、文艺团队、体育协会等组织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骨干,其中不乏体育、文化、竞技、公益等各个领域的获奖者。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科技创新理念大赛、职业技能大赛、文艺比赛等各种比赛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收获满满。
学校还注重文化践行,开设了艺术团队、阅读团队等课外文化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校还注重国际化教育,学校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
每年学校都会派出一批教师和学生前往国外交流学习,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本专科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注重实践和创新,教学设施齐全,教职工队伍雄厚,拥有多个优质专业。
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教育,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高职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以G学院为例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术论坛751 高职学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意义社会服务是高职学院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学院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对高职学院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随着21世纪初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高职教育发展迅猛,成绩显著。
高职学院不再是以往的专业单一、规模不大、结构简单的职业院校,而是发展成专业综合有特色,培养对象丰富化的社会组织。
高职学院不仅自身招收学员,集中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也向社会、向所在地区提供技能培训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根据国外职业院校发展成功经验,一所高职学院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社会服务作用。
因此,高职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对高职学院自身的教学改革以及地区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1.2 实现人才的最优化利用高职学院人才的招聘与任用非常具有灵活性,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自由地面向人才市场通过各种途径招聘学院所需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也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
高职学院人才管理的直接目标是使学院各类型、各层次人才能够得到最优化利用,避免出现人才分配不均、人岗不匹配、人才富余浪费等现象。
因此,高职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不仅能为社会、为地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也为学院自身人才的最优化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3 实现学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高职学院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服务不仅为学院提高了知名度、赢得了口碑、拓展了招生渠道,更为学院自身发展所需经费提供必要的来源。
众所周知,我国的民办高职院校不像公办院校,一切费用均由国家财政支持,民办高职院校经费主要来自于学生学费、学院所属集团投资、各种赞助以及少量的社会服务收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整个社会服务中扮演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高职学院社会服务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社会服务所获得经济收入在整个高职学院经济收入体系中比例越来越大,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及其能力-最新年文档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及其能力-最新年文档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及其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方针。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职能更为突出、意义更为重要。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内涵及方式高等职业教育依存于地方经济,它一方面以地方经济为直接的服务对象,另一方面,地方经济也是高职教育中最常见、研究最多的实践对象。
很显然,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有着共生共长、休戚与共的关系。
从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方式上看,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实施教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最大的表现形式。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既是高职教育的目的,也是高职教育不容推卸的责任。
这就要求我们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就要考虑行业、企业的诉求(进行行业企业调研、与专家访谈等),在进行专业设置、课程组织、师资建设、采用教学方式、制定评价标准等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
从知识结构、技能要求、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方面来培养学生,使之成为行业、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定位于生产第一线的骨干技术人员。
通过我们历年来的行业企业调研表明,目前湖北省化工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相当匮乏,远远低于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25%的要求,很多企业中还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甚至小学毕业生。
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应该说主要靠高职院校。
(二)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素质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另一表现形式就是专业培训。
不但企业中、社会上大量的初中级技能劳动者需要通过再教育再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成为高技能人才,就是那些目前已经是高技能人才的劳动者也必须定期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技能,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工业要求。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般的技术性岗位的缺口是2:1,高技术高技能岗位的缺口是8:1―10:1,高技术高技能岗位人才大量短缺成为我国的一个突出问题[1]。
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现状调查分析样,也担负着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学生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出极大的社会服务功能。
然而,高职学生的社会服务受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对淮安市的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社会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调查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学生为a社会服务相辅相成,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基于自身的资源、专业优势,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人力、物力、技术支持等各种服务,学生为社会服务既能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又能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达标。
所以,高职院校开展相关社会服务活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实际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 调查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淮安市的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社会服务活动中涉及到的学生、市民等。
1.2 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1.3 调查内容调查三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服务涉及的领域、贡献力度、服务质量、受认可度等。
2 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现状2.1 参与积极性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指导,经调查显示,各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学院的引导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对社会服务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专门建立大学生爱心服务社,开展相关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到淮安市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清江浦民政老年公寓、许庄小学等地,开展一系列的爱心志愿活动;组织部分优秀学生深入农村,担任淮安市清浦区黄码乡“大学生村官助理”;以“传承孔子儒家思想文化,推进淮安旅游产业发展”为主题,宣传文化知识,服务地方发展,总之,院校努力通过各式服务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概述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其教育质量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其重要性、挑战以及实现途径。
1.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培训、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基本框架。
1.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应用领域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 技术研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 社会培训: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2.1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共享。
2.2 优化专业设置,对接行业需求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2.3 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科研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
高职院校应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2.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
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5 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高职院校应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如通过网络平台、社区服务等方式,为社会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便捷的服务。
科研课题论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探析
108173 社会其它论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探析[DOI]1013939/jcnkizgsc20xx年)》提到:“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纲要精神为指导,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力。
高校教师是承担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主体,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层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
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教师利用自身的特长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开展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服务等,并通过社会服务的过程实践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的延伸。
高职教师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获得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2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因素21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意识淡薄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影响,教师的职能甚少有社会参与方面的内容,部分教师认为做好校内教学工作就足够了,对于提供社会服务缺乏热情。
而关于社会服务这个现代大学的职能之一,国家政策出台的时间并不太长,部分教师对此认识还不充分。
他们意识不到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进行社会服务,意识不到能进行良好的社会服务是一个合格高职教师必备的素质,意识不到社会服务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意识不到社会服务能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之一是向社会提供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应是教学领域专家,还应是企业行业专家,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
22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有所欠缺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拥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少专业工作生产实践经验,部分教师出现了教、学、做脱节的情况,使得高职教师进行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不强。
这就导致:一方面社会服务内容较单一,开展员工培训多,而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有的社会服务效果不佳,缺少实践经验,导致内容和方式不能与企业有效对接。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路径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
路径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强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研究行业前沿知识,关注社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2. 开展科研项目: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深入参与并负责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
3. 参与社会活动: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增强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4. 进行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业人士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拓宽视野。
5. 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开设与社会相关的实践性课程或项目,通过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6. 加强团队合作:与校内教师及其他院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完成相关项目和任务,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7. 进行教育培训: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多举措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依靠科研培育工程,稳步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
该校建立“对外合作处牵线搭桥、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协同合作,相关专业负责人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学校在专业负责人聘期目标任务和院系年度专项目标考核中设置校企深度合作和服务地方考核指标。
制定学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利用自有师资和柔性引进人才组建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团队,解决合作企业在设备维护维修、工艺优化、技术升级和新品研发等方面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助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加强专业、课程与企业转型的融合发展,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始终立足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前沿;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微电子职教集团的作用。
以科研培育为手段,提高纵向课题申报成功率
该校设立教科研培育基金和学校招标课题,重点资助瞄准技术前沿、代表学校专业优势和特色的项目,使校级课题成为成功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孵化器。
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加强各类教科研纵向课题申报的组织与培训,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加强与各级科研管理部门的联系,拓展项目申报渠道。
稳步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鼓励各院系(部)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利用学校资源积极开展学历和非学历培训。
加大与地方政府和社区的合作,探索联合举办社区学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交融与促进,实现学历教育
与非学历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多样化培训体系。
推进校办厂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强研究所的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完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爱心校园、工业机器人技术等项目研究,进一步做好学院实训室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