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会计学原理重点(非常全)精选全文

会计学原理重点(非常全)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总论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的特点:1 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2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来表示的有关单位的经济活动——对象3 核算和监督——基本职能4提高经济效益——目标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也称为反映职能。

就是对企、事业单位所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反映。

监督:就是对所核算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和检查。

会计核算的方法(7个)设置帐户复式记帐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持续经营:以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分期: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时期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派生出:币值不变假设)权责发生制:凡属本期实现的收益或已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凡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都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亦应付制,应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举例:某企业3月29日销售产品,并向银行办理了托收,4月2日接到银行通知款项收到。

现收现付制:3月份不作处理,4月份作现金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处理。

权责发生制:3月份作债权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处理;4月份作现金增加、债权减少处理。

)第二章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原理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简单分类叫会计要素。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则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动偿付的债务。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或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部分重要知识点1.会计的两大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

2、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

因此,我国也将其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记账本位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

5、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在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时,应当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

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有物资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7、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按照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总帐科目或一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8、借贷记账法:也叫借贷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借贷规则,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的、相互联系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9、预提费用: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规定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1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发生损耗而转移的价值。

贷摊、预提费用的区别: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待摊费用处理,先受益、后支付得费用作预提费用处理。

12、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重要依据。

13、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填制或取得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帐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基础,是会计学习的第一步。

它是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基础,是会计处理业务的准则和规范。

掌握会计学原理知识点对于学习会计学和从事会计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就会计学原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1.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会计学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它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等式的核心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应付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所有者的权益。

这个等式反映了企业的资产来源,即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的。

掌握会计等式是理解会计核算的基础,对于正确处理会计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2.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学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应付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所有者的权益,收入是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费用是企业为取得收入所付出的代价。

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象,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

3.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学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实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时间周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实体假设是指企业和企业所有者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将长期持续经营下去,会计时间周期假设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被划分为不同的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计量为基础。

这四个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前提,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4. 会计核算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是会计学原理中的基本准则,它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

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包括实体计量原则、成本计量原则、收入确认原则、费用确认原则、匹配原则、谨慎原则。

实体计量原则是指企业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计量为基础,成本计量原则是指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以成本为基础,收入确认原则是指企业应在收入实现时确认收入,费用确认原则是指企业应在费用发生时确认费用,匹配原则是指企业应将相关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匹配,谨慎原则是指企业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保持谨慎态度。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有关财务信息处理和报告的学科。

其作用是提供财务信息,帮助用户做出决策、评估绩效和监控经济活动的效果。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企业和业务应独立视为会计主体,与投资人的个人财务状况分开处理。

2.会计期间:企业会计周期持续进行,通常以一年为单位,以便编制财务报表。

3.货币计量:会计信息以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反映经济交易和事项。

三、会计要素1.资产:是经济实体拥有并可控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是经济实体对外需负责任的现时或将来的经济利益。

3.所有者权益:是经济实体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和要求。

4.收入:是经济实体在经营活动中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入。

5.费用:是经济实体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出。

四、会计等式和核算方法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反映了经济主体的财务状况。

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和由账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主要核算对象,而由账到账法强调分析利润中心的收益和成本。

五、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1.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如财务会计准则和管理会计准则。

2.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制定财务报表时,根据会计准则对会计处理和披露做出的具体决策。

六、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可比性:能够使同类经济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比较。

2.真实性:反映实际的经济活动,真实地显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相关性:能够对用户的决策提供有关经济现象的有效信息。

4.可理解性:使用户能够理解和解释会计报表中所包含的信息。

5.可靠性:可以依托其所包含的数据具有合理的判断力和反应力。

七、会计报表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2.损益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习的基础,掌握好会计学原理对于日后的会计学习和实践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会计学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学原理。

一、会计学的基本假设。

会计学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和持续经营。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和个人在会计活动中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会计期间是指会计报告的时间跒。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货币单位。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继续经营下去。

二、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会计学中最基本的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债权人的经济责任,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所有者的经济责任。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货币计量原则、成本原则、收入确认原则、费用确认原则、会计实体原则、持续经营原则、会计信息质量原则等。

这些原则对于会计核算和报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现金基础会计法。

借贷记账法是指每一笔交易都至少有两个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发生变动。

现金基础会计法是指只有当现金实际收到或支付时,收入和费用才被确认。

五、会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会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

六、会计监管的基本法律法规。

会计监管的基本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报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总结,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习的基础,掌握好会计学原理对于日后的会计学习和实践非常重要。

通过对会计学原理的基本假设、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会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监管的基本法律法规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知识复习知识点

会计学原理知识复习知识点

会计学原理知识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知识点1、会计的本质P132、会计目标: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P143、会计信息的特征:主要是以货币计量P174、会计信息的使用者P185、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稳健性(要求能举例)P236、会计的基本内容:P37(要能对主要内容进行简短的解释)7、会计之父:P43(时间、地点、人物、书籍)第二章知识点1、六大要素:资产的本质、负债的本质、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与内容;收入要素与利得、费用要素与损失、利润要素;收入取得的表现形式,费用发生的表现形式;2、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前面四个P89-90即经济业务如何影响会计方程式(影响一边,还是两边都影响)第三章知识点1、会计科目的定义2、会计账户的含义P1093、账户的结构:P111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P1195、所有损益类账户的余额为06、复式记账法的特征P1237、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概念、账户设置、记账规则与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必要条件,在何种情况下账记错了但仍然平衡?)8、会计分录的形式:P135第四章知识点1、会计确认的分类P144-1452、会计确认的标准P1463、会计四大假设(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关系)(会计期间假设与权责发生制的关系)4、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P153-157(要求能举例进行计算)5、会计计量的内容P1696、会计计量的属性有那几个P170-1727、会计计量单位P173第五章知识点1、债权计价的三种方法,即计量坏账的三种方法:P1852、存货取得时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P1893、两种盘存制度P191(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4、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注意计算)(不同方法所带来的不同财务状况及结果分析)5、固定资产计价:(折旧总额的确定)(折旧的四种方法、尤其是加速折旧法——注意计算)(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对资产和利润的影响)P2146、资本保全的方法7、收益计算的两种模式8、企业的利润计算方法第七章知识点1、账簿体系(1)账簿的外观形式、不同账簿账页的格式(2)日记账的登帐依据2、账项调整——作为重点P283-286(1)依据(2)调整方法3、对账的主要内容(待处理财产损益的应用)4、错帐的更正方法:关键是适用调整,即在什么错误情况下采用什么更正方法。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1. 会计基本概念- 会计定义:会计是一种系统性的记录、分类、汇总和解释财务交易的活动,旨在提供经济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 会计目标: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以便进行经济决策。

- 会计职能:记录、报告、分析和解释财务数据。

2. 会计要素- 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

- 负债:企业对外承担的债务,需要未来支付现金或提供服务。

- 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

-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

3. 会计假设- 经济实体假设:会计主体应当独立于所有者,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会计处理。

-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将持续经营,不会在短期内解散或破产。

- 货币计量假设: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主要以货币形式进行。

- 历史成本假设: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记录。

4. 会计原则- 会计分期原则:将连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相等的期间,便于会计处理和报告。

- 收入确认原则:收入应当在经济利益实现或可靠估计时确认。

- 费用匹配原则:费用应当在其相关的收入确认的同一期间内确认。

- 会计保守性原则: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应选择不会导致利润高估的会计处理方法。

5. 会计流程- 交易识别:识别并记录所有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交易。

- 双重记账:每一笔交易都至少涉及两个账户,借贷双方金额相等。

- 账簿记录:将交易记录在相应的会计账簿中。

- 财务报表编制: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

6.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 利润表:显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 现金流量表:提供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展示会计期间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7. 会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制定的全球性会计准则。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梳理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梳理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梳理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 会计学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和分类3. 会计信息的特征和功能二、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等式1. 会计的基本假设:货币计量、企业实体、会计周期、持续经营2. 会计等式的含义和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会计的基本原则1. 会计的基本原则概述2. 会计的核算基础:货币计量和成本原则3. 会计的核算方法:实质重于形式、归属期原则、权责发生制四、会计要素和会计核算1. 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2. 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记账、分类、核算、报告五、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1. 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原始凭证、转账凭证、汇总凭证2. 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作用: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六、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1. 会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 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指标:比率分析、趋势分析、比较分析七、会计伦理和会计制度1. 会计伦理的概念和基本原则:诚信、公正、保密、专业行为准则2. 会计制度的概念和层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设计八、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 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发展背景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和应用九、会计信息系统和电子会计1. 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2. 电子会计的特点和应用十、税务会计和审计1. 税务会计的概念和目的:税收征管、税务筹划、税务合规2. 审计的概念和种类:内部审计、外部审计、法定审计以上是关于会计学原理的知识点梳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完整的会计学体系,提高对财务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同时,遵守会计伦理和会计制度,以及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和电子会计的应用,以及税务会计和审计的相关知识,也有助于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会计学原理知识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总结1.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与监督2.(12页)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3.(15页)权债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概念理解及应用4.(31页)会计恒等式,如: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5.(38—39页)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表1、凡是以“累计”开头和“准备”结尾的资产类会计账户(科目)都是资产类的备抵账户,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余额在贷方;2、“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属于资产类账户,余额一般在借方,但也有可能在贷方。

贷方余额具有负债性质;3、“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余额一般在贷方,但也有可能在借方。

借方余额具有资产性质;4、“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账户,期末需要将余额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5、“本年利润”账户借方余额表示本期的亏损额度,贷方余额表示本期的盈利额度,期末需要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6、“利润分配——未分配账户”账户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弥补的亏损,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分配的利润。

另外,期末需要将“利润分配”账户下其他二级科目的账户余额全部转至“未分配利润”这一二级科目中。

7、“待处理财产损溢”借方登记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物资的盘亏和毁损数、结转已批准处理的财产物资的盘盈数;贷方登记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盈数、结转已批准处理的财产物资的盘亏数和毁损数。

结转之前借方余额表示尚待批准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损失;贷方余额表示尚未批准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余额。

期末结账后,本账户无余额。

8、“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原材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借方登记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额,以及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原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额,以及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库存原材料的超支差异,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库存原材料的节约差异。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章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单位的经济情况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二、会计的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2)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核算:也称为反映职能。

就是对企、事业单位所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反映。

监督:就是对所核算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和检查。

三、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的目标)分为两层: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的主要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四、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记录、计算、反映和日常监督所应用的方法。

一般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8个)五、会计基本假设(重点)1. 会计主体假设(是对空间的限定)1)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2)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2.持续经营假设(对时间的限定)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3. 会计分期(对时间期间的限制)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按月计提折旧和摊销(也和持续经营有关)2)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重要补充4. 货币计量假设1)我国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5. 权责发生制。

1. 收付实现制(也叫现收现付制)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就是收付实现制2. 权责发生制(也叫应收应付制)1)注意:权责发生制下,期末要进行账项调整,包括收入与费用的账项调整)五、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重点)一.可靠性1.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依据事实,如实反映,内容完整。

会计学原理重点非常全

会计学原理重点非常全

会计学原理重点非常全一、会计学的基本原理:1.会计的定义和特点:会计是一门通过收集、记录、核算、报告企业经济信息的学科,它具有客观性、连续性、一致性等特点。

2.会计的目标和职能: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它的职能包括记录、分类、计量、报告、分析等。

3.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有一些基本假设,如经济实体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周期假设等,这些假设为会计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基础。

二、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会计的基本概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

2.会计的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其中资产和负债是会计的核心要素。

三、会计的基本原则:1.会计实体原则:企业和个人是独立的会计实体,应该分开处理。

2.货币计量原则:会计信息应该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和报告。

3.会计周期原则:企业的会计工作应该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一般采用年度作为一个会计周期。

4.成本原则:会计信息应该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记录和报告。

5.全面收入原则:企业的所有收入都应该计入当期收入。

6.匹配原则:企业的费用和收入应该相互匹配,即相应的费用应该与相应的收入关联。

四、会计的基本技术:1.会计的账簿和账户:会计的主要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会计的主要账户包括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等。

2.会计的记账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等。

3.会计的核算方法:包括资产的估计、负债的计量、利润的计算等。

4.会计的报告方法: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五、会计的伦理和规范:会计职业具有一定的伦理和规范,会计人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保护企业和公众的利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上述是会计学原理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建立正确的会计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应用会计学知识,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提供信息的技巧,经济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

它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监督、预测和决策。

现代会计的特点包括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基本依据,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发展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和生产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包括核算、监督、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

其中,会计核算是其首要职能,控制职能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也很重要。

二、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可分为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以及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

其中,会计主体假设对空间进行限定,持续经营假设对时间进行限定,会计分期对时间期间进行限制,货币计量假设则涉及记账本位币。

二、会计基础会计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在于此;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重要补充。

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应该等于贷方余额,这是会计基本等式的依据。

如果试算平衡,则账户记录基本正确,除非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漏记整笔交易、重复记录整笔交易、分类账户的金额过入错误、借贷记错或者金额差错正好前后抵消。

如果试算不平衡,则账户记录一定有错误。

会计分录包括三个要素: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和发生金额。

总分类账户也称为总帐账户或一级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用于提供总括核算资料。

会计学原理复习知识要点

会计学原理复习知识要点

会计学原理复习知识要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汇总,向有关方面报告财务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货币计量假设一定单位——会计主体确认、计量、记录和汇总——会计程序和方法经济业务——会计的对象提供财务信息——会计目标和职能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属性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1、核算职能的特点有哪些?;2、监督职能的特点有哪些?;3、两种职能之间的关系如何?三、会计的目标:(1)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why];(2)向哪些人提供会计信息 [who];(3)什么是有用的会计信息 [what]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制造业: G——W……P……W’—— G’筹集资金——购进——生产——销售——收回资金商品流通企业: G——W——G’筹集资金——购进——销售——收回资金二、会计要素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1、资产的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源。

2、资产的特征:(1)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控制的(2)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Q问题:下列各项属于资产吗?为什么?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经营租入固定资产长期闲置固定资产合同或协议购买固定资产代销商品3、资产的分类本课程涉及的资产的分类项目(主要项目):(按资产流动性强弱划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二)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负债1、负债的定义: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特征:(1)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2)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3)能够用货币计量。

3、负债的分类: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三)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会计活动最早记载于我国《周礼》。

宋代的“四柱清册”包括旧管、新收、开除和实在。

1494年,___在《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阐述了复式簿记的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是一门艺术。

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会计是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而西方会计界则认为是艺术论和信息系统论。

会计的定义是建立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

会计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的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的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为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是在市场经济下,每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务和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和损失。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已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确认需要满足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其成本和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条件。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需要满足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的条件。

所有者权益等于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和留存收益。

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1.会计学的定义和目标:会计学是研究企业经济活动并进行信息记录、报告和分析的学科。

其目标是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帮助用户做出经济决策。

2.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由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和信息传递组成,它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监控、记录和报告,以提供决策依据。

3.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负债是企业对外部机构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归属于所有者的净资产。

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租赁资产等从业务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费用是企业从业务活动中支付的资源或现金。

4.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记录的基础,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记账和会计凭证:记账是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按照一定规则和程序记录到账户中。

会计凭证是记账的依据,它包括原始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

6.会计账户和分类:会计账户是记录经济事项的存储单元,它按照不同的经济性质和功能进行分类,常见的会计账户包括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账户和费用账户。

7.会计簿记和账簿:会计簿记是会计记录的过程和方法,它包括日记账、分类账和主日记账等。

账簿是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分别记载经济事项的簿记册子,常见的账簿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收账款总账、应付账款总账等。

8.会计核算和调整:会计核算是对经济事项进行汇总和处理,包括计算损益和计算资产负债表。

调整是指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根据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对账务进行调整,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9.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根据会计核算结果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0.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过程中选择的计量基础、计价方法和报告标准等。

会计估计是根据现实情况和专业判断对财务信息进行估计,包括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折旧和摊销、计提预计负债等。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会计的起源和发展1. 会计的起源2. 会计学的起源3. 会计学的发展4. 会计学的分支学科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 会计的对象和任务2. 会计的基本特征3. 会计的信息特征4. 会计的经济特征三、会计的基本假设1. 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2. 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3. 会计的会计期假设4. 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四、会计的基本原则1. 会计的实体原则2. 会计的持续经营原则3. 会计的计价原则4. 会计的收入确认原则5. 会计的费用确认原则6. 会计的完整性原则7. 会计的谨慎性原则8. 会计的比较原则五、会计的核算对象1. 会计的核算对象的概念2. 会计核算对象的分类3. 会计核算对象的选择六、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 会计要素的概念2. 会计要素的分类3. 会计等式的建立和解释4. 会计等式的应用七、会计记录的方法与程序1. 会计记录的内容和方法2. 会计记录的程序和操作3. 会计记录的原始凭证八、会计期间的划分1. 会计期间的概念2. 会计期间的种类3. 会计期间的划分方法九、会计报表的形式与内容1. 会计报表的基本形式2.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3. 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十、会计资产的确认与计量1. 会计资产的确认条件2. 会计资产的计量原则3. 会计资产的减值测试十一、会计成本的确认与计量1. 会计成本的确认条件2. 会计成本的计量方法3. 会计成本的调整和转移十二、会计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1. 会计收入的确认条件2. 会计收入的计量原则3. 会计费用的确认条件4. 会计费用的计量方法十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1.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2. 会计记账的基本程序3. 会计账簿和凭证的制度十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1. 会计政策的概念和分类2. 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3. 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十五、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素2.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3. 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方法十六、会计监督和审计制度1. 会计监督的概念和功能2. 会计监督的形式和内容3. 会计审计的目的和程序这些是会计学原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会计的核心知识。

会计学原理重点非常全

会计学原理重点非常全

会计学原理重点非常全1.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经济实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等。

其中,经济实体假设指的是将企业看作独立的经济实体,与企业所有者的个人事务分离。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将会长期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很快破产。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货币来度量和表达。

会计期间假设是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特定的时间段,一般为一年。

2.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企业对外的债务或责任。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权益。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以获取收入为目的而发生的缩减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

3.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主体性原则、会计持续性原则、会计货币计量原则、会计真实性原则、会计一致性原则和会计谨慎性原则等。

会计主体性原则指的是企业与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事务应予以分立。

会计持续性原则是指企业将持续经营作为默认的假设,并在财务报表中反映。

会计货币计量原则是指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和报告。

会计真实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公正。

会计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不改变会计政策的情况下,对相同类型的交易和事项保持一致的处理方法。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但不得预计可能发生的收益。

4.会计的基本规定会计的基本规定包括会计等式、会计分录、会计凭证和会计账户等。

会计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A=L+OE)。

会计分录是记录每笔会计交易的账务凭证,包括借方和贷方。

会计凭证是每一笔会计分录的书面记载,用于证明会计交易的发生和金额。

会计账户是用来记录会计交易的具体账户,包括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账户和费用账户等。

以上就是会计学原理的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重点,可以对会计学的基本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资料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资料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资料一、会计的定义和基本职能会计,简单来说,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与监督,并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监督职能则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则是核算职能的保障。

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二、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一般来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则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像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比如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常见的有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三、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主要有两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也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会计学原理》部分重要知识整理

《会计学原理》部分重要知识整理

《会计学原理》部分重要知识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1.会计的含义解读:广义的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狭义的会计仅仅指财务会计。

1)工具论强调会计的作用,认为会计是一种文字和数字相结合,为管理提供信息的应用技术,或者说会计是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

2)信息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4)控制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个控制系统。

5)综合论观点: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和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会计职能:是指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所固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会计的服务职能(又叫派生职能)主要是分析、预测和决策。

3.会计学:是研究会计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经济管理活动。

4.现代会计学科体系: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社会会计学,高级会计学,电算会计学。

第二节会计核算前提1.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规对经济活动进行核实和计算。

(核:核实;算,计算)。

2.核实:甄别,辨认,确定和认可。

3.计算:计算和算数。

(计:计量;算:算数)4.会计核算的程序性:是指处理会计数据带规律性的流程。

(确认>计量>记录>报告)5.前提:又称为预设,即预先给出的假设或猜想,是实物能够成立的先决条件或基础。

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对象,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主要界定会计的空间范围。

7.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照当前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中断,并明确指出经济活动是会计主体的主要活动。

其主要界定会计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时间,是会计主体的深化和补充。

8.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时间认为地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间隔,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提供信息。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1. 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反映)与监督,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1) 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2) 会计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3)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4)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1)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2) 以凭证为基本依据3) 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4) 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1.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1. 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预经济决策等方面1) 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2) 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 预测和参预经济决策的职能1. 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1) 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2) 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匡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17 页)1) 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2) 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2 . (对时间的限定)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3. (对时间期间的限制)1)基于该假设的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按月计提折旧和摊销(也和持续经营有 关)2)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重要补充4.1)我国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1. 收付实现制(也叫现收现付制,概念见书20 页)1)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就是收付实现制 2. 权责发生制(也叫应收对付制,概念见书20 页)1) 注意:权责发生制下,期末要进行账项调整,包括收入与费用的账项调整)1.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依据事实,如实反映,内容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的典籍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的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是一门艺术。

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的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的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

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是会计的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对象是价值增值运动,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已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和价值能可靠计量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基本程序:会计信息系统在加工数据并形成最终会计信息过程中所特有的步骤。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财务报告。

会计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复习记账——货币计价——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第二章账户设置与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静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动态:收入-费用=利润(当期经营成果)衍生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的,用于分类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载体。

账户设置原则:(一)科学再分类(二)考虑信息使用者需要(三)可比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账户分类:(一)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二)按详细程度分: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账户基本结构:账户名称、日期、凭证编号、摘要、增加额、减少额、余额资产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借增贷减”,负债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和收入类科目:“贷增借减”。

记账方法:按记录方式不同,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记账符号、会计科目、变动金额。

借初余额=贷初余额,借末余额=贷末余额平行登记:计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资料应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独立、互不依赖进行登记。

第三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记账程序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据。

组织经济活动、传输经济信息、实行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

原始凭证: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单据。

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原始凭证分类:按来源分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一次性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原始凭证基本要素:名称、日期、编号、简单摘要、数量、单价、金额、抬头人、签名或签章、单位。

原始凭证填制要求:(一)填写内容要齐全(二)真实可靠,手续完备(三)明确经济责任(四)书写规范(五)连续编号,以便核查(六)及时填制原始凭证审核:(一)合法性审核(二)合理性审核(三)完整性审核(四)技术性审核。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有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分类:按经济业务分(专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按填制方式分(单式记账凭证、复式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基本要素:名称、日期、编号、摘要、会计分录、金额合计、备注、原始凭证张数、签名或盖章。

会计账簿分类:按用途分(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按外表形式分(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按账页格式分(三栏式账簿、数量金额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平行式账簿)账簿登记规则:(一)发生隔页或跳行时,将空行空页画红色对角线注销,加盖“此页空白”或“此行空白”戳记,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盖章表示负责。

(二)每张账页登记完毕应在最后一行摘要栏中注明“转次页”,加计“本页发生额合计数”,结出余额。

对账:在会计核算中将账簿上所记载的资料进行核对的工作。

1.账证核对(账簿记录——会计凭证)2.账账核对(各种账簿之间)3.账实核对(账面金额——实数金额)结账:会计期末在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登记各种账簿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记账工作。

1.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确定本期利润。

2.结清资产、负债、损益类账户。

注意:1.季度结账:在摘要栏注明“本季合计”字样,在该栏下端画单红线。

2.年度结账:在摘要栏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在该栏下端画双红线,表示“封账”。

错账:(一)查错:顺查法与逆查法(二)更正错账:画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日记账:按核算和监督的经济业务的范围分:普通日记账、特种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格式(三栏式和多栏式)。

三栏式设借方、贷方、余额三个基本栏目,每个栏目分收入、支出、余额。

(国内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用来核算和监督银行存款每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通常由出纳人员根据银行存款收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按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

普通日记账=分录簿: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

(国外企业)分类账簿:整个账簿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和主体部分。

分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1.总分类账:三栏式订本式账簿。

2.明细分类账簿: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

3.两者区别:(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详细程度不同(二)作用不同。

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会计核算组织形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我国使用最多的账务处理程序。

会计档案归档保管:在封签外加盖会计主管的骑缝图章。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年度财务报告(决算)包括文字分析——永久。

第四章会计循环会计循环:经济业务——记账凭证——会计分录(日记账)——过账——试算表(调整前)——期末调整——试算表(调整后)——会计报表——结账——试算表(结账后)——转回分录(任意选择)权责发生制=应计制:以责任或权利的发生与否为确认的标准。

收付实现制=现金制:以是否收到现金或付出为确认的标准。

忽略了两个原则:收入确认原则与配比原则。

账项调整:(一)应计项目1.应计费用:本期已经发生但尚未支付的款项。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贷:应付利息2.应计收入:本月已经实现但尚未收到货币资金的收入。

借:应收利息贷:财务费用——利息支出(二)预付及递延项目1.预付费用:已经支付款项但项目在以后月份。

支付时:借:预付账款——XX分摊时:贷:预付账款——XX2.预收收入:未向购货方提供产品或劳务之前及销售尚未成立之前就已收到款项。

实际预先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账户贷:预收账款账户销售完成后冲减预收账款。

借:其他应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三)其他项目1.坏账准备:坏账: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债务人死亡或破产,以其剩余财产和遗产抵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部分,以及欠账时间超过三年的应收款项)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贷: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2.累计折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资产)会因为种种原因(磨损、折旧)不断减少。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管理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四)税金和有关附加费用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结账: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和*100%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正产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所得税:不存在减免情况下,税率25%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损益类账户结转后没有余额——虚账户盈利时: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亏损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第五章收入收入:(一)广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实现的营业收入+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从固定资产清理等活动中得到的营业外收入(二)狭义:营业收入日常活动: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及与其相关的其他活动。

经济利益: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企业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收益:分为收入(日常活动,经常性)和利得(非日常活动,偶然性)。

收入特征:(一)产生于日常生活(二)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三)与所有者收益无关的总流入收入分类:(一)按经济业务性质和形成来源分1.商品销售收入2.提供劳务的收入3.让渡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二)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1.主营业务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一)一般销售业务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二)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的销售发票10天内付款优惠金额2%,30天内必须全额付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