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中职生就业状况分析

1 . 就 业 区 域 集 中化
北 上 广 等 经 济 发 达 地 区成 为 中职 毕 业 生 的 首
选, 这一方面是 由于这些地方经济发达 , 各种企业较 多, 就业市场 巨大 ; 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便利的生 活设施也是中职毕业生选择就业 区域一个很重要的 参考因素 。同时 , 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市场 巨大 ,
经 过培训 才 能胜 任 。而且 技工 类 的职 业 是需 要很 强
德 情感 淡漠 , 团队精 神欠 缺 , 拜 金 主义 和个 人 主义 价
值观 , 而这些都是和中职教育 目标相违背的。 其次 , 专业技能素质欠缺。中职生在文化素质的
的实践经验 的, 只有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 才能获得
首先是从众就业观。从众就业观是指个体在选 择职业时 , 由于受到群体或舆论 的压力 , 不 由 自主地 趋向于和多数人一致 的现象。 中职生 由于年龄较小 ,
心 理还 不完 全成 熟 , 加上 一直 在父 母 的 呵护 下成 长 ,
床, 计算机 , 电子等专业来说 , 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远 远高于理论。
4 . 结 构 性 失 业 增 加 就 业 压 力
依赖性强 , 独立 意识差 , 容易 冲动 , 因此不能很好地 给 自己定位 ,更没有能力规划 自己的职业生涯 。结 果, 在求职时随大流, 人云亦云 , 不顾客观实际 , 忽略 了择业最为重要 的性格 、 能力 、 兴趣等方 面的因素 。
3 . 就 业 单位 企业 化
竞争 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如果说 中职生对没有技
能 的农 民工 而 言 尚存 优 势 的话 ,那 么在 面对 高职 和
本科生时 , 中职生的优势将消失殆尽。
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
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9年第5期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我省以自身优势吸引了不少企业落户,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随之增长,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步提升。
但是由于我省职教事业发展的自身原因,呈现出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
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采取有效策略及措施,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做好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原因1.学生自身稳定性偏低。
大部分中职学生入校时年龄较小,专业定向不确定,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因此在面临就业选择时难免盲目跟风,缺乏职业规划,更没有依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就业岗位。
由于不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导致毕业生对就业岗位和工资薪酬期望值偏高,这种不合理的预期与自身不完备的专业能力容易致使毕业生求职时迷茫混沌、无所适从;就业后深感自身专业能力、岗位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故而胆怯浮躁、心绪不稳定。
2.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
职业素养是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自信心和自我约束力不强,这些问题虽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得以提高和强化,但进入社会及就业岗位后会有一个适应过程,难免出现毕业生职业素养不高、无法适应岗位要求、用人单位不甚满意的状况,影响就业质量。
3.科学适宜的就业指导不够。
中职学生心理认知能力和思想行为都不够成熟,但具有可塑性。
所以有必要根据学生实际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避免择业过程中的主观盲目性。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缺乏就业指导体系,同时由于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是兼职,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发展不熟悉,就业指导实效性不强;大多数学校基本没有为学生提供专门的、长期跟踪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没能有效发挥培养学生应对市场需求能力的作用。
二、改进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1.推进专业教育,积极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和职业精神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职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中职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背景中等职业学校(中职)作为我国普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而设立的。
中职学生培养的目标是提供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然而,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备受关注。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目标对象为不同中职学校的毕业生。
问卷内容涵盖了就业意愿、就业方式、就业行业分布等方面。
共计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50份。
调查结果就业意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1%的中职毕业生表示有工作意愿,19%的毕业生计划继续深造或考取高等学历。
这说明大多数中职学生对于职业就业持有积极态度。
就业方式就业方式主要分为自主创业、就业市场求职和直接就业三种。
调查结果显示,48%的中职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40%的毕业生表示希望通过参加就业市场求职活动获得就业机会,而12%的毕业生希望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就业行业分布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根据调查结果,制造业是中职学生就业的首选行业,占比达到42%。
其次是服务业,占比为30%,建筑业占比为18%。
其他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医疗卫生业等占比较小。
就业稳定性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41%的中职学生表示就职于外企或国有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有较高的稳定性。
然而,还有59%的中职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就业形势相对较不稳定。
就业薪酬在薪酬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3000元左右。
具体薪酬水平根据就业行业、企业规模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有所差异。
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中职毕业生对于职业就业持有积极态度。
然而,就业稳定性和薪酬水平仍然是中职学生关注的焦点。
建议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实习实训、职业指导等相关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扩大中职学生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就业稳定性和薪酬水平。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业 单位 用人 需求 , 学生 自身素质 等方面分析 了中职 学生就业 困难 的一 些问题 。 从 中职 学校 办学现状 、 学生 问题 、 用人单位三方 面入手 , 提 出 了在 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 中职 学生就 业的相 关建议 。 关键词 : 中职 学校 ; 就业 ; 分析 ; 基本情况
3 . 1 . 2中职学校专业设 置 主要面 向地方经济 建设 的主战场 ,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 中职学校应大力 发展与地方 经济建设 紧密结合 的应用 型专 业, 不要盲 目追求热 门 , 而是要根 据本学校 的实际办 出特 色 。如 果一所 中职学校没有 自己的专业 特色 ,培养 出来的学生 肯定难
1 . 前 言
精神 、 敬业精神和其他专长 的复合型人才 。而现在 的学生一般来 存亡 的精 神 , 缺乏艰苦创业 的精神 , 这样 的人企业是 不欢迎 的。
2 . 3 . 3中职学生 的 自卑 心 、 依赖心理 比较严重 。 大多数 中职生认为 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不如大学生 、 高 职生 , 从而对 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 。且南于社会不 良的用人风气 , 使得 中职 生对 自己 的就业前景不 抱希望 ,缺乏 主动去找工 作的动力 和积极性 , 往往依赖学校和家庭帮助其就业 。 3 . 解 决中职 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3 . 1 中职学校要加大改革力度 , 提高毕业生质量 。 3 . 1 . 1实行订单 培养 。 所谓订单 培养 , 就是 学校根据用人单 位 的标准 和 岗位要求 , 与用人单 位共 同确立培养 目标 , 制定并 实施教学计 划 , 实现人才
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 , 伴 随着社会转 型 、 经 济结构 和教育深 说重 知识 轻能力 、 重 理论轻操 作 、 重专业 轻品德 , 缺 乏与企 业共
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所谓中职生即指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学校的毕业生。
近几年来,在人才招聘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把学历定位在本科、大专以上,把中职生挡在就业大门之外,中职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经验,现将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一、中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造成中职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不上大学的办学条件;三是中职生学制短,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四是大部分中职生入学前基础较差;五是中职生所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较少。
以上因素决定了中职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
(二)普遍存在自卑心理造成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二是中职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受到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是人才的不正确舆论的引导;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以上因素致使部分中职生认为升学无门,求职无路,从而给其学习和心理上带来了较多不利因素。
(三)就业期望值过高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其观点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需求中职生的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
(四)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它们抓住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工用人方面不能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在用人条件、用工待遇等方面过于苛求,降低了中职生及其家长对用工单位的信任度。
二、中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对策(一)学校要为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创造条件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生存,学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工作重点之一。
中职生就业政策与形势

经验竞争
中职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相对欠缺, 需要在实习和工作中积累经验, 提高竞争力。
就业前景展望
01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 中职生的需求将逐渐向新兴产业 和高技能领域转移。
02
创新创业机遇
03
职业发展通道
3
创业教育
鼓励中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 支持,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政府、企业与个人在就业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
制定和实施中职生就业政策,提供就业服务和 保障措施,促进公平就业。
企业
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与中职 学校合作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个人
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适应临诸多挑战,如经验不足、资 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由于中职生的年龄和阅历 有限,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 力。同时,创业初期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中职 生可能难以承担。此外,市场竞争激烈也是中职生创 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赢得市场份额是他们需要克服的问题。
解就业压力。
提高创业能力
02
创业政策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中职生了解创业知识,提高创
业技能。
增强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03
创业政策鼓励中职生尝试新事物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
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中职生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政府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为中职生创业提供 了机会。例如,政府提供的创业基金、税收优惠等政 策降低了创业成本。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 费结构的升级,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中职生提供了 更多创业机会。同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中职生 创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领域。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机电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中职机电专业学生要想有一个稳定的就业前景,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本文将针对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1. 就业形势:当前机电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对于机电专业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对机电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很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专业人才,而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在与其他毕业生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后,通常会选择从事电力、机械、电子、制造等领域的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机械制造、电气控制、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等各类职业。
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变,学生们在选择就业方向时也需要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
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点主要体现在技能不足、经验不足和竞争压力大等方面。
由于中职学生的教育体系与高职、本科学生有所不同,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更愿意选择经过更多培训和教育的高校毕业生,而忽略了中职学生的潜力与能力。
二、提高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 加强理论学习:中职学生在学习期间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学生们要认真对待课堂学习,做好笔记、复习和提问,不断巩固知识,确保毕业时能够胜任各种岗位的工作。
2. 提升实践能力:除了理论知识外,实践能力也是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就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们要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和实践课程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操能力和技术水平。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3. 多方面技能培养: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多方面培养自己的技能,如电气维修、机械加工、电子设计等方面的技能。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还可以在求职时展现出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吸引企业的注意。
中职生就业指导状况调查与分析

13 调 查 内 容 .
在调查 “ 为现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 内容 中对你 有帮助 你认
的是哪些 ?” 的题 目时 , 6 . 有 38 %的学生认 为专业教育对他们帮
助很 大 , 为职业意识 、 认 职业 能力 、 职业礼 仪 、 就业前 的信息 准
Vo. 7 o 9 No2 1 2 o 2 .
摘
要: 现就 中职生的就业指 导状 况进行 问卷调查 , 了解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并提 出改进 的建议和对策。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 14 ( 0 9 0 - 0 5 0 17 — 2 6 2 0 )2 0 9 — 3
人教学计划 , 划出独立学时并纳人必修课 中。为 了解 中职生就
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现状 , 了解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 工作 的需求 , 把握 毕业 生的就业 观念 , 探求就业 指导新的 内容 、 途径 和形式 , 以便对 中职生就业 指导课 提出有效 、 切实 可行 的教育 方法 , 我们在我 校医学检 验、 医学生物技 术和 营养 3个专业 的
业 意识不强 。在 调查 “ 你对就业指导这 门课程最为关 注的 内容
贪 图享受 、 苦怕 累、 怕 缺乏诚信 、 期望值 过高等 , 与现实 情况存 在着差距。因此 , 应加强 中职生的就业思想教育 , 而且应贯穿于 中职生 的系列思想教育 中, 引导其树立正确 的择业 观念和远大 的理想 , 帮助他们在社会上找准 自己的位置。 32 就业拍导工作 应贯 穿于 中职 生在校 学习的全 过程 .
校的生存 和发展 。在这 种新形 势下 , 中等职业学 校越 来越重视
21 学 生重视 就业拍导的作 用, 为实 习前 开设就业指导课比 . 认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我校2022年毕业生人数为400人,就业人数为400人,直接就业人数300人,就业率为100%,就业对口率96.5%,升学100人。
一、总体状况(一)就业去向我校400名就业学生中到企业、民办幼儿园等单位的有300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75%;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有100人,占15%。
(二)产业分布从事第二产业的为81人,占27%,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19人,占73%(未统计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
与2021年相比,从事第三产业人数的比例有所上升,从事第二产业人数的比例有所下降。
(三)就业地域就业地域分为本地,异地和境外。
本地就业的有123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41%;异地就业的为177人,占59%,境外就业的为0人。
与2021年相比,本地就业比例有所上升,异地就业比例有所下降。
(四)就业地点就业地点分为城区、镇区和乡村。
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70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90%;镇区就业的为30人,占10%;乡村就业的为0人。
与2021年相比,城区就业比例上升,镇区、乡村就业比例显著下降。
(五)就业渠道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66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88.7%;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34人,占11.3%。
二、专业大类就业状况我校今年毕业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几大类专业;财经商贸类38人,加工制造类87人,教育类157人,交通运输类118人,总就业人数400人,对口就业人数386人(含升学,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人数28人,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人数6人,综合评价66人),就业率100%,对口率达到93%。
三、就业质量(一)就业合同在直接就业学生中,签订1年及以内合同期限的毕业生最多,为252人,占直接就业总人数的84%;其次1~2(含)年合同期限的为48人,占16%;(二)就业起薪我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100元,其中薪酬为2001~3000元/月的最多,为157人,3000元/月以上143人。
中职院校就业质量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职院校就业质量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职院校就业质量现状:
当前,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
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高,而且很多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
专业不相关,甚至出现了很多毕业后还是无业状态的现象。
主要原
因有以下几点:
1.就业景气度不高。
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并不乐观,许多企业
都在削减人力成本,导致招聘需求量减少。
2.教育质量不高。
中职院校并非是传统高校,其教育质量普遍
较为一般,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
3.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中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
水平及就业意识等方面普遍不高,给就业带来很大压力。
中职院校就业质量的对策:
1.加强教育质量。
立足市场需求,整合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
量和目标导向性。
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加大校企合作,让学生更多
地接触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3.加强就业指导。
中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专
业化就业指导机制,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创新就业模式。
中职院校可以探索以自主创业为主的就业模式,或者鼓励学生选择就业与动态发展的新兴行业。
同时,加强校
园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实践机会。
中职生就业形势课件

中职生就业形势课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中职教育,但是中职生的就业形势如何呢?本文将就中职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
一、中职生就业现状
目前,中职生就业形势整体比较严峻,尤其是一些专业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中职生的就业率约为70%-80%左右,但是就业质量和待遇却不尽如人意。
二、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
1.市场需求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行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对于中职生而言,有些行业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就业形势不佳。
2.学历歧视
在一些招聘单位中,学历是招聘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中职生由于学历较低,容易受到就业歧视。
3.就业观念不正确
一些中职生在学习期间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过分追求高薪高福利,导致就业困难。
三、如何提高中职生就业竞争力
1.提高专业技能
中职生应该加强自己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2.积极实习
中职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寻找实习机会,通过实习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正确的就业观念
中职生应该正确的看待就业,不要过分追求高薪高福利,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总之,中职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只要中职生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引言: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中职毕业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一、就业情况概述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为70%,其中男生就业率为75%,女生就业率为65%。
毕业生就业前景相对看好的专业主要有电子商务、酒店管理、计算机应用等,而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建筑工程等行业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二、就业问题分析1.就业意愿不强烈:部分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意愿不强烈,更多的倾向于继续深造或直接参加工作而不是就业。
2.就业歧视存在:与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学历相比,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就业歧视,包括薪酬待遇不公平、职位晋升受限等问题。
3.技能匹配不足:有些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求职不成功或就业后工作表现差强人意。
4.就业信息不对称:一些中职学校毕业生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全面,对具体职业的需求和发展前景缺乏了解,导致选择不当或不明确的就业方向。
三、解决对策1.加强就业意识教育: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并提高就业自觉性。
2.提高教学质量:中职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训环节,确保学生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4.鼓励创新创业:中职学校应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力度,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业的道路。
四、结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通过加强就业意识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产学合作和鼓励创新创业等措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望得到提高,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1.李伟良,詹志芳.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沈阳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中职学生就业情况

2023年中职学生就业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普及,中职学生就业情况在2023年有了显著改善。
本文将从就业环境、就业岗位、就业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就业环境2023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就业环境相对较好。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向好。
各地政府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了中职学生的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二、就业岗位2023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仍然是中职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但新兴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行业也为中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服务业、医疗保健、文化创意等领域也逐渐成为中职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三、就业竞争2023年,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依然存在,但相较于过去有了一定的缓解。
首先,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升级,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
其次,政府和企业对中职学生的关注度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
此外,中职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和实习实训,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就业支持政策2023年,各级政府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政策。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中职学校的支持力度,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包括就业创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鼓励中职学生积极就业创业。
五、就业规划与能力提升2023年,中职学生在就业前开始积极进行就业规划和能力提升。
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各行各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需求,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同时,中职学生应提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六、创业就业2023年,创业就业成为中职学生的重要选择之一。
随着社会对创新创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中职学生人生规划与就业形势分析

第十六页,课件共有49页
面对就业你准备好了吗?
6、既然你选择了职业学校,就要 “既来之, 则安之”,既然选择了你所喜欢的专业, 就应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把学好专业 理论知识和掌握精湛的职业技能作为自己 人生奋斗的目标。我们学校开设的职业道 德与就业指导课,就是强化学生的爱岗敬
第十四页,课件共有49页
面对就业你准备好了吗?
4、要把握好自己择业的方向,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性质
的工作。因此他们在择业中,就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方向性, 机会虽然很少,但他却能抓得很准很稳。一个深入了解社 会的人,信息畅通,思维开阔,他就能很清楚各个单位的 经济构架及其发展状况,能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可靠 的分析和有效的判断。这样他们就能很顺利地找到自己想 去的单位,并能很快适应单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最后 我们要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 到单位致意参加面试,原本准备充分,有条不紊,可是一 见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顿时心理一片空白, 不知所措,好端端的一个机会就这样给泡汤了。中专学生 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绝不
• 技术工种的特点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技能就越 高,待遇才可能高。刚出校门的中职生,专业技能有限,缺乏实 践经验,待遇较低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同学总认为外面的钱很容 易赚,遍地是黄金,出去就能拿一千两千,一旦没有达到理想中 的薪资同学们就开始抱怨,心理上就有一种落差,认为上当受骗 了。每个月拿一两千的不是没有,但那必须要付出等值的劳动。 假如你一无技术。二无付出,别人凭什么给钱你。同学们可以换 位想一想,假如你是老板,你会怎么做?我们常听说一句话,你 想要他的钱,他想要你好好的工作。你也必须有等值的付出,这 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定位不准确,对自己估计过高。(有些学生取 中级资格证书、农民工有证书可多拿80多元)
中职生个人就业分析报告

中职生个人就业分析报告中职生个人就业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职生选择直接就业而非继续升学。
中职生个人就业分析报告旨在分析中职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职生就业现状分析1.就业率较高:与高职或本科生相比,中职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
由于中职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许多企事业单位对中职生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2.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尽管拥有专业技能,但中职生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因为中职生的学历较低,工作经验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
3.职业选择狭窄:一部分中职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导致职业选择狭窄。
大部分中职生只能从事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缺乏跨行业转型的机会。
二、中职生就业问题分析1.教育资源不均衡:中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中职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从而导致就业压力增加。
2.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一些中职生在学校培训期间缺乏系统性的职业技能培养,导致他们在就业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就业信息不对称:中职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相对较少,他们难以获得准确的就业信息。
同时,招聘信息的发布方式和渠道也不够广泛,导致中职生错过许多机会。
4.职业规划不明确:一些中职生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职业规划和定位上存在困惑,难以找到适合的职业方向。
三、中职生个人就业解决方案1.优化中职教育资源分配:加大对中职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硬件设施,为中职生提供更全面的职业技能培养。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中职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使他们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3.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建立专门的中职生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中职生顺利找到工作。
4.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明确职业目标,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
中职就业形势的总体趋势分析

内 劳 动力 输 H 、 进 两 省 就 业 。 {促
人
力 资
5』 7口, 东 汕 头 市 组 织 收 看 收 听 2 1 j 广 0 0南 粤 高校
l 就 、 推 进 行动 电视 电 话 会 议 。据 了解 , 年 汕 头 l 今 事代 理 服 务 。切实 落 实 高校 毕 业 生 自土 创 业 的 各 项 优 惠 政 策 , 括 高校 毕业 生 自 E创 、 注 册 资 本“ 首期 ” 惠 包 I k 零 优
为5 0万 人 弃 右 。 悉 , 分 行 、 对 中 职 的 需 求 将 不 断 据 部 l
增 , 如 : 例
一
() 息 产 业是 经 济 发展 中 发 展 宅 『最 大 的 行 业 之 4信 日 J
,
20 0 2年 2 0 0 4年 的 信 息 产 业 增 加 值 [ 2 29亿 元 f 1. J
广 ” j。
会进一步人增。 () 了 t器 制 造 、 着 K 【 F 3电 乜 随 l 游 原 , 1 珠 角 洲 制 造 、 发展 战 略 的 惘整 , 计 该 行 每 年 新 增 t 【 I 1 毕、 F 10 0人 彳 。 l 为 00
() 服 装 没计 与营 销 专 、 随 着 我 国 改 革 的深 化 , 6 J 大 量 的外 资进 入 ,列 我 国 的 上 、 发 展 哟 着 积 极 的 影 响 , l 我 国 现 已成 为 伞 世 界 最 大 的服 装 牛 产 D1 地 。 Il 查 , 儿 年对 该 专、 的 f耳{ 近 』 fJ 1 人才 的需 求 正 迅 猛 增 长 。 调
数 m 69 1 .2万 增 加 为 】 .2 , 计 2 l 9 什 2 0 0年 从 人 员将
信 息产 业 每 年 需补 充 的 中职 、 生 数 为 l. 人 。 I 02万
中职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形势一直备受关注,并且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职
生就业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包括对技能要求较高和就业机会有限。
其次,中职生的学历相对较低,与高职、本科生相比,在招聘中可能会
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
最后,一些中职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
就业困难。
为了解决中职生就业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中职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实际技能和就业适应能力。
此外,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
同时,政府也可以增加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
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另外,中职生还可以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校园
招聘会、职业培训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他们也
可以通过网络招聘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主动寻找工作机会。
在就业过程中,中职生还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他们可以继续
学习,通过自学、网络课程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中职生还可以参加一些证书考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之,中职生面临就业形势的挑战,但只要学校、政府和学生共
同努力,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能够更好地
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调查报告(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得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
得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得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得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
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得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
有些学校得毕业生供不应求。
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得趋势。
通过走访调查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惠尔动物营养有限公司对中职生得需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得就业去向就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单位就业得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得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得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就是:从事第一产业得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7、31%;从事第二产业得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38、53%;从事第三产业得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54、16%。
本地、异地与境外就业情况就是:在本省(区、市)就业得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62、95%;到异地就业得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就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得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得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0、52%。
就业渠道情况就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得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得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9、74%;其她渠道就业得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就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就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得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90%;农业类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9、75%。
调查数据显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386、1元,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得占57%,月薪在1500至2000元得毕业生约19%。
(二)、近几年中职生就业率高得原因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得就业率,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得人才得强劲需求。
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得调整,产生了对专业人才得新得类别需求、层次需求与数量需求,像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护理等不少行业都出现了人才紧缺得情况;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单位需要得大量技术工人短缺,出现了“技工荒”,中职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得因素还在于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低于大专以上学历得人员。
一就是国家政策得支持,2007年8月6日我国政府给予中职院校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三年制得补两年;根据党得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涉农专业做起”得要求,经国务院同意,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
二就是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努力转变办学得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与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得专业,努力突出职业教育得特色。
其次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得培养模式。
改变以学校与课堂为中心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第三各学校都重视与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与就业服务。
三就是中职生自身得素质高,在就业方面,中专生有优势,动手能力强,工作要求不高,扎实肯干。
中职毕业生受青睐,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生就业拥有“一技之长”。
现在职校不单要求学生要拥有毕业证书、相关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还要有英语等级证书或口才与写作证书等,“多证合一”使得毕业生能迅速适应用人单位工作需要,上手快、技术熟练等。
再加上中职学校面对市场办学,而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得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
四就是社会得需要,现代化制造业急需技术工人,当前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新阶段,现代制造业得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工人。
被调查得企业一线工人50%以上就是中职毕业生。
调查显示,企业对中职学生得欢迎程度高于大专院校学生,因为她们更加关注学生得技能培养。
随着生产规模得扩大,一些企业未来5年对中职生得需求量将增加5倍。
随着社会得发展,尤其就是制造业得发展,需要有一定技术得中专生、技校生。
尽管企业需要高素质得人才,但就是也同样需要高级技工人才,因为在金字塔尖毕竟就是少数,更多得需要金字塔下面得人。
”五就是家长观念更加务实,一些学生选择中职就是抱着“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得想法。
调查显示,50%以上得农村学生与家长愿意选择就读职业学校;49%得学生为了早日就业、24%得学生为了技术致富而选择了中职学校。
读中职学一技之长做有基础得实用型人才。
(三)、未来就业形势分析1、机械制造业每年需补充从业人员94000人,其中中职学校毕业生为53800人;考虑到汽车工业发展将带动汽车维修等相关职业岗位增加,预计机械制造业业每年对中职毕业生得需求数为24800人。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业2004年-2005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业从业人员数由16、92万增加为19、22万,,但由于其生产方式明显向集约方向发展,进一步优化结构,从业人员数明显增加,估计到2010年从业人员将会进一步增加。
3、2002年至2004年,信息产业增加值由212、9亿元增加到402、38亿元。
信息业得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增加从事辅助工作得初级人才。
估计对中职毕业生得需求在40000 人左右。
从信息产品制造业瞧,估计每年需补充中职毕业生为36000人;再加上计算机服务业得需求数26000人,信息产业每年需补充得中职毕业生数为 10、2万人。
4、旅游与餐饮业未来几年年均需中职毕业生达7、99万人,就是第三产业中对中职人才需求最大得“客户”。
5、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得深化,大量得外资进入,对我国得轻工业发展产生着积极得影响,我国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得服装生产加工基地。
据调查,近几年对该专业得中职人才得需求正迅猛增长。
6、物流业:目前我国大约有1、6万物流服务行业公司,行业产值超过390亿元。
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得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
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物流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将为更多求职者提供职位(四)、中职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1、大多数毕业生已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得严峻,在择业时主要从今后发展与工作得稳定程度思考,不再将福利待遇,工作地点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了先就业后择业得思想准备,也就就是先找个单位锻炼一下自己,等能力有所提高了再选择比较好得单位。
2、多数毕业生认识到只有强化专业技能,逐渐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得岗位,同时已感到知识,学历等方面得不足,并有继续学习得愿望,部分已参加工作得学生通过电大,自考及成人高考等多种形式进行深造。
3、对多种经营体制并存得状况还缺乏客观得认识,大部分同学仍热衷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偏向于条件优越得企事业单位,不大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得一线服务工作。
这些问题得存在,妨碍了她们求职、就业得成功,甚至对今后得工作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从上述中职毕业生中得就业心理现状来瞧,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同时也存在“就业观念误区”,应引起广大学生得注意。
(五)、就业时应树立得几个意识1、树立正确得服务意识中职类学校得培养目标就就是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实用技术得初等密集型技术工人,第三产业服务人员与各基层得劳动者。
有得不愿做工资较低,干活辛苦得服务性工作,只想选择办公条件舒适,薪酬高得岗位,却不知自身得条件达不到那些岗位对员工得学历、能力等方面得高要求。
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导致求职失败。
我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多种形式得教育活动,以历届毕业生中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成就得生动例子,帮助毕业生走出择业观念得误区,树立业无贵贱,行行可成才与为大众服务得意识。
我们得做法就是:在对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经常请一些往届工作在不同行业得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用她们成功得典型事例来教育引导在校学生。
2、打破体制局限,树立广泛就业得开拓意识受传统观念得影响,有得学生还非常热衷于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其实随着近年来国企改革与机关人事改革得进展加快,这些单位得编制普遍紧张,不少单位还面临裁员。
同时,这些单位对从业人员得学历,素质等要求都很高,职校学生很难能在其中谋职。
其实,有许多集体,民营与三资企业等,在近年来良好得投资环境下发展非常迅速。
为使毕业生们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学校想方设法为您们提供相关信息,选择比较好得单位推荐同学们去就业,学校鼓励您们要敢于开拓创新,运用所学专长走自己得创业之路。
3、强化技能训练,树立竞争上岗得意识在分析“影响就业得主要因素”时,多数毕业生认为就是学历低,无经验,仅少量认为就是专业技能不强。
从我校毕业生得就业情况瞧,择业机会较多,每学期学校都联系许多单位,而且还有许多单位到学校要人,这说明行业中有很多适合您们得岗位,但有得同学在实习阶段却被企业除名了,这里除了同学们得工作态度外,技能水平与操作能力还就是欠缺得。
与大学生相比,中职生只有突出其专业技能好,操作能力强,上手快等优势,才能在激烈得竞争中取胜。
同学们要树立竞争上岗得质量意识,勤学苦练专业技能,并努力追求一专多能,将过硬得技能作为求职成功得敲门砖。
我校得做法就是,广泛进行行业联系,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开设并加强行业广泛实用得课程,同时对任课教师进行高标准,严要求,所谓师高弟子强。
同时也要求同学们要树立正确得学习态度,刻苦学习,掌握真正得本领。
4、练就求职技巧,树立自我推销得公关意识中职生因其年龄较小又无社会经验,心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得困难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