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解析

合集下载

2015年7月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招聘信息

2015年7月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招聘信息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是我国卫⽣系统最早从事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放射所于1959年6⽉在北京成⽴,1969年迁往四川简阳,1984年迁⾄天津。

研究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地⾯积1.9万平⽅⽶。

经过⽼⼀辈科学家和⼏代研究所⼈的不懈努⼒,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放射医学、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和实验核医学创新研究基地,是以国家、省部重⼤科研项⽬为依托,集基础研究、应⽤研究及产业化于⼀体的新型科研机构。

研究所在五⼗余年发展和进步历史中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国家辐射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7年研究所被卫⽣部批准为卫⽣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第⼀临床部,成为了我国核事故应急临床救治及后备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研究所出⾊和圆满完成了国内外多起急性核事故医学应急任务,特别是采⽤研究所⾃⾏研制的辐射防护药物直接参与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员的救治⼯作,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2003年国家教育部认定研究所⾎液内科学、核医学与影像医学以及放射流⾏病学为重点学科。

2004年研究所被天津市认证为天津市分⼦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2005年承担全国核辐射救治基地络体系核辐射救治基地建设任务。

2009年被批准成为卫⽣部放射卫⽣教育培训基地。

研究所是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专业委员会和全国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委员会单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的主编单位。

研究所现有职⼯292名,其中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级⼯程师121名,中级职称98⼈,博⼠导师7⼈,硕⼠导师25⼈,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名,天津市授衔专家4名,长江学者1名,杰出青年1名,天津获得者2名,协和创新团队1个,协和特聘教授1名,协和讲座教授4名,协和新星4名,国家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专家组成员4名。

研究所是我国放射医学及实验核医学⼈才的培养基地,已培养200多名博⼠和硕⼠研究⽣,为国家输送了⼤批优秀⼈才。

研究所与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建⽴了良好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泛开展了学术交流,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完成研究⽣共同培养。

协和考研复试班-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放射医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协和考研复试班-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放射医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协和考研复试班-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放射医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称校)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

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院校的发展十分关心支持。

江泽民主席1997年亲笔为院校题写了“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院校训;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对院校发展寄予了深切关注和殷切期望,温家宝总理指出:“协和具有办学的有利条件和优良的教学传统,应该办好,也一定能够办好,办出协和的特色,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是我国卫生系统最早从事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放射所于1959年6月在北京成立,1969年迁往四川简阳,1984年迁至天津。

研究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

研究所在五十余年发展和进步历史中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国家辐射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7年研究所被卫生部批准为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第一临床部,成为了我国核事故应急临床救治及后备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研究所出色和圆满完成了国内外多起急性核事故医学应急任务,特别是采用研究所自行研制的辐射防护药物直接参与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人员的救治工作,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2003年国家教育部认定研究所血液内科学、核医学与影像医学以及放射流行病学为重点学科。

2004年研究所被天津市认证为天津市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2005年承担全国核辐射救治基地网络体系国家级核辐射救治基地建设任务。

2009年被批准成为卫生部放射卫生教育培训基地。

2014年12月获批为首批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和救援分队之一。

研究所是《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的主办单位。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放射医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损伤与修复的规律,放射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为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医学监督和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措施。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我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生招生简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辐射防护成为了当前社会上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我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作为我国辐射防护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一直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推动辐射防护领域的发展。

针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招生,我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发布了招生简章,为有志于从事辐射防护相关领域研究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的评台。

本文将就我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生招生简章进行全面评估,并为您提供相关的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信息,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招生信息。

一、招生计划根据我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发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该研究院今年计划招收辐射防护学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15名。

值得一提的是,该招生计划所涉及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辐射生物学、辐射医学、放射卫生与辐射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空间。

二、招生要求就研究生招生要求而言,我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要求报考的学生需具备辐射防护学、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或者入学后参加培养单位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并符合相关报考条件。

三、招生流程在招生流程上,我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按照国家统一安排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计划自主招生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学生需要提前了解招生信息,具体选择报考专业;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或者入学后参加培养单位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按照相关规定提交材料,接受面试及导师指导。

总结回顾通过对我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全面评估,我们不难发现,该招生简章在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和招生流程上均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对于有意向报考该研究院的学子们来说,首先需要对自己的专业背景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需要提前了解并熟悉招生简章中的各项要求,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则是要按照规定的招生流程逐步进行报名、考试和面试等。

通过逐步了解和遵循这些规定,相信广大学子们都有机会获得理想的学习机会和评台。

第一章辐射防护

第一章辐射防护

天然本底照射
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
宇生放射性核素: – 对公众剂量有明显贡献的核素,14C、 3H、22Na、7Be。
原生放射性核素:++++ –以238U、232Th和235U为起始核素的三个 天然放射系,以及独立的长寿命放射性
核素如40K等。------------------
宇宙射线
资 料
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中国癌症基金会 编撰的《癌症的科学与实践》: 最高发的癌症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和结直 肠癌。 我国癌症死亡率已居死亡首位。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肝癌、胃 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 北京每年新增2万名癌症患者(全国220万)肺 癌居第一,其次是结直肠癌和肝癌。
6 至 360 0.9 至 35 6
平均 3.8 最高 120
我国部分g辐射较高的地区
陆地γ辐射剂量率 nGy· -1 h
地 点 面积 km2 原 野 道 路 室 内
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 Bq· -1 kg
样 品
226Ra 40K
点数
河北 计马店 福建 鬼头山 广东 阳江 广西花山 -姑婆山 四川 降札温泉 约200 2 约500 约500 60
我国居室中氡浓度
居室类型 和范围 测量 点数 氡 浓度 Bq· m-3 备 注 算术平均值 最大值 24 140 41 1200 30
一般居室 大陆* 香港** 全世界** 地下室*
窑洞*** 煤渣(灰)砖
**UNSCEAR2000
6708
836
62 ~150
582
144 174
4900
698
包括地下商 场和旅店等
均值
点数 均值 点数

放射性论文 (1)

放射性论文 (1)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摘要: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人们又一次笼罩在核阴云之下。

本文结合日本地震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核防护建设,介绍了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核辐射的主要危害、如何做好核辐射的防范以及我们生活中的辐射及如何注意。

前景: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全球关注。

与以往地震所不同的是,此次日本强震还引发了当地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继爆炸,放射性物质已经泄漏,日本政府正在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

虽日本核电站泄漏尚未对我国造成影响,但不排除未来可能的危害。

事件发生后,全球舆论高度关注,并引发部分民众恐慌。

核阴云笼罩下,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应对?核危机突然临近,谣言四起,各种传言究竟是否可信?除了核武器、核电站,生活中还有哪些放射性污染值得警惕?核辐射会漂洋过海吗?我国的和辐射防护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时期:核工业建立初期:主要由核设施营运者自行监测,监测范围局限于核设施周围地区。

1964年我国开始进行大气层核试验,在全国设立了45个监测点监测核试验对环境的辐射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组织开展核设施和核技术应用项目的放射性污染源调查和重点源监测,基本掌握了全国放射性污染源的数量、行业与地区分布,重点放射源的种类、“三废”排放方式、环境污染与治理现状,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1 世纪初期:环保总局开始组织建设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对重点核设施进行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对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建设了第一批国控点,并投入运行。

一、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对生殖系统的影响(4)对眼晶体和视网膜的影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历程二、核辐射的危害人类要想完全隔绝辐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呼吸空气、进食饮水、吸烟、带夜光手表、乘飞机等的同时,您已经被辐射了,但量很微小,不会造成太大伤害。

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创新是最大的动力

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创新是最大的动力

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创新是最大的动力作者:来源:《军工文化》2018年第07期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不断加大科研生产投入,掌握行业领域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水平。

2017年4月,国防科工局批复决定设立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明确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主依托单位。

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将主要开展抗辐照应用的地面模拟试验、效应测试、加固性能评估、加固技术机理等技术研究,以及上述技术的工艺装备国产化研制和相关的技术咨询、培训交流等。

2017年11月18日,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召开,这标志着以原子能院为主依托单位的国家级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该中心是国防科工局批复设立的国家级国防科技创新基地,肩负着夯实我国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基础、提升创新实力,建立新一代抗辐照应用装备和技术体系的重大使命。

国家设立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对于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创新中心的成立的目的是要切实改变集团公司科技工作分散攻关、各自为战的旧模式,搭建起一个国内领先的行业级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建立科技创新人才新队伍。

创新中心将组织协同行业内外研究机构,全面系统地开展发展战略研究、重大需求分析、系统顶层设计、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研究,支撑航空技术领域国家安全宏观决策、顶层规划和系统创新。

针对我国深空探测、空间核动力的发展对抗辐照应用技术的要求,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将充分利用国内优势科研平台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人才一流、模拟试验能力齐全、效应检测平台能力完备、加固性能评估技术先进、加固技术机理研究前沿、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齐头并进的国际先进的抗辐照应用技术中心,形成从设计、开发到示范、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技术研究与工程服务的抗辐射专业机构、先进技术咨询服务及应用推广中心、抗辐射人才的培养基地,促进国防抗辐射技术水平和工程服务能力的提升,引领国际抗辐照应用技术的发展。

21世纪初辐射防护的几个基本问题

21世纪初辐射防护的几个基本问题

21世纪初辐射防护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自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100822)摘 要:辐射防护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20世纪下半叶随着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的发展,辐射防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仍然有许多基本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为辐射防护基础的线性无阈理论受到挑战。

从辐射防护观点出发,基于当前的科学水平,应该认为选择线性无阈模式是合理的。

但从科学上说辐射剂量效应模式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辐射环境影响是辐射防护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其生物学终点、参考生物和剂量评价模式等都有待深入研究。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解决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安全困境的重要途径,其参与方式和时机等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辐射 防护Some B asic Issues of R adiation Protection at theBeginning of the21st CenturyMember of The CAE PAN Ziqiang(Science and T echnology Commission,CNNC,B eijing100822)Abstract:The science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began about one hundred years ago.The development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develops i n li ne 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N uclear Ener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 uclear and radiation technogy i n the mi ddle of20th cent ury.B ut not a f ew of basic issues need to be f urther researched.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li near no threshol d model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has appeared.From Radiation Protection Poi nt of V iew,It is reasonable to select the li near nonthreshol d model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science level.However,we shoul d em phasize the need f or f urther w ork on the dose response model.Protecti ng the envi ronment f rom the ef f ects of ionizi ng radiation is an2 other new issue of radiation protection.The issues,such as biological end poi nts,ref erence f auna and f lora;and dose assessment model,all need to be better understood.S takehol ders i nvolvement is i n2 creasi ngly becomi ng an i m portant approach to solve the dif f iculty of radioactive w aste m anagement and N uclear saf ety.The st udy on i m plication and content of stakehol ders i nvolvement m ust be em2 phasizes.K ey w ords:radiation,radiation protection 辐射防护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仍然是一门年青的科学。

辐射会如何损伤人体

辐射会如何损伤人体

辐射会如何损伤人体目前,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是核裂变的常见产物——碘131和铯137,目前还没有铀或者钚泄漏。

碘131的半衰期只有8天,大部分将会一个月内消失。

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威胁甲状腺致癌。

应对措施也较简单,服用碘片,使人体自身的碘含量饱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即可。

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不过在体内不会久存,大部分会在一年之内排出。

铯137会造成人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不过对于并非核电站抢修人员的广大公众,高能核辐射的风险是几乎不存在。

有媒体引用未具名专家的言论,称100毫希辐射即可令男子终生绝育。

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以及国际上公认的辐射生物效应并不支持这种说法。

从右栏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得知,250毫希以下的辐射都是尚可接受的,而更高一些的辐射,也能得到治疗。

不过隔着大海,我们实在无法想象中国大陆会如何遭受从福岛传过来的250毫希辐射。

这种风险主要是对居住在福岛核电站周边尚未撤退的居民才会发生。

但从当年三里岛事故的统计来看,事后周边居民相关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并不明显。

万一遭遇核辐射有什么应对之策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 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 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

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

详细操作指南: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2、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3、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

4、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目录1.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2)1.1 辐射的基本概念 (3)1.2 辐射的种类和来源 (4)1.3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5)2. 辐射防护措施 (6)2.1 个人防护设备 (7)2.1.1 防护服和防护眼镜 (8)2.1.2 放射性物质检测器 (9)2.1.3 个人剂量计 (10)2.2 环境防护措施 (11)2.2.1 放射源屏蔽材料和方法 (13)2.2.2 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储存 (15)2.3 核应急响应 (16)2.3.1 核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18)2.3.2 核应急响应程序和职责 (18)3. 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20)3.1 中国辐射防护法规概述 (21)3.2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辐射防护法规参考 (22)3.3 IAEA等国际组织的辐射防护指南 (23)4. 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 (25)4.1 辐射防护的成功案例分享 (27)4.2 针对特定场景的辐射防护策略讨论 (28)5. 培训与考核 (29)5.1 培训内容和方法介绍 (29)5.2 通过考试获取认证的相关说明 (3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31)6.1 随着科技发展,辐射防护技术的进步和挑战 (32)6.2 对未来辐射防护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33)1.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辐射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时不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

辐射可以是来自自然界(如宇宙射线、太阳辐射等),也可以是来自人工源(如医疗设备的放射线、核能设施等)。

了解辐射的性质和特点,对于预防辐射伤害和合理利用辐射资源至关重要。

辐射防护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或减少辐射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

这包括对辐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人员提供防护措施,以及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法规。

其目的是确保人类活动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充分利用辐射的益处。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辐射类型、剂量、暴露时间以及个体差异等。

不同种类的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不同,小剂量的辐射可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大剂量或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皮肤损伤、癌症等。

中国军工研究所的深度解析

中国军工研究所的深度解析

中国军工研究所的深度解析简介中国军工研究所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致力于军事技术研究和军品开发的机构。

本文将对中国军工研究所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其组织结构、研究领域和重要成果。

组织结构中国军工研究所由一系列实验室、研究部门和研究小组组成。

这些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涵盖了多个军事技术领域,包括航空航天、电子通信、武器装备等。

每个实验室和研究部门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研究重点,但彼此之间也存在合作与交流。

研究领域中国军工研究所在多个领域进行研究,旨在提升中国军事技术水平和装备质量。

以下是该研究所的几个重要研究领域:1. 航空航天技术:中国军工研究所在航空航天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工作。

他们致力于提升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水平,包括飞行器设计、发动机研发和航天器制造等方面。

2. 电子通信技术:军事通信对于战场指挥和信息传输至关重要。

中国军工研究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电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包括通信设备研发、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

3. 武器装备研发:中国军工研究所在武器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他们致力于开发新型武器装备,提升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火炮、、雷达等。

重要成果中国军工研究所在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其中一些成果可能无法确认,因此本文不引用不可确认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已知的重要成果:1. 中国自主研发的战斗机:中国军工研究所参与了多型号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其中包括歼-20和歼-31等。

这些战斗机在航空技术和隐身性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2. 电子通信设备:中国军工研究所在电子通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发了一系列先进的通信设备,用于军事通信和信息传输。

3. 高精度系统:中国军工研究所致力于研发高精度系统,提升中国军队的远程打击能力。

这些系统在军事演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性能。

结论中国军工研究所作为中国军事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军事技术研究和军品开发。

通过在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和武器装备等领域的研究,该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装备水平。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是中国核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致力于辐射防护研究和核安全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从机构背景、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等方面对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进行介绍。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二级研究机构,成立于1986年。

其前身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
防护研究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扩充,于2006年更名为中国
辐射防护研究院。

机构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下设多个研究所和实验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核辐射监测与评估、放射性材料环境影响评价、核辐射健康效应、放射性废物处置与清理、核辐射防护技术等多个方面。

机构在辐射防护监测设备、环境辐射治理技术、辐射护坡草种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该院还开展了国内多个项目的研究合作,为国内核安全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在科研成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该院开展了多个重点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在辐射防护监测方面,该院研发了先进的辐射监测设备,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出各种辐射源。

在辐射防护技术方面,该院进行了多项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辐射防护措施,为核电站和核工业企业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总结来说,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是中国核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
机构,其研究领域广泛,取得的科研成果丰硕。

该院将继续致力于核安全和辐射防护领域的前沿研究,不断推动中国核安全事业健康发展。

军事医学科学院权威发布: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

军事医学科学院权威发布: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

由地震引起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核辐射防护”一时之间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为了让公众正确了解核辐射,应对核电站事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迅速组织专家编辑了一本《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以问答的形式,就公众最关心的核辐射相关话题一一做出解答。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全文如下:前言日本3月11日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国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也给我国驻日机构人员和旅日同胞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地震引起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灾情至今未得到有效控制,给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并引起临近地区公众的普遍担忧。

作为专门从事放射医学研究的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我们对日本人民此刻遭受的灾难深表同情,对我国驻日机构人员和旅日同胞的安全表示严重关注。

为了帮助人们正确应对核电站事故可能的健康影响,我所专家针对此次核事故以最短时间编写了这本小册子,以问答的形式,通俗的语言,对公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希望为大家的健康安全防护提供帮助。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2011年3月15日1.核电站是怎样工作的?核电站是利用一座或几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核动力设施。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相当于热电厂的燃烧炉,但用的燃料是铀。

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即发生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水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和快堆等。

2.核电站在设计上有哪些安全措施?核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在建造时设置了四道屏障,包括燃料芯块、密封的燃料包壳、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回路系统,以及能承受内压的安全壳。

在控制方面有多重保护: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情况时,可进行正常停堆;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如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浓度硼酸水自动喷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

六十年代成立的一所特殊保密医院——核工业一七七医院

六十年代成立的一所特殊保密医院——核工业一七七医院

六十年代成意的一所特殊保密医院核工业一七七医院◊任瑞琴核工业一七七医院(现名中国辐射防 护研究院附属医院)是1964年党中央国务 院根据我国核工业发展需要,建立在位于 太原市的中央驻地单位华北工业卫生研究 所(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简称中辐院)名下的一所特殊保密的放射病实验医院。

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放射卫生与放射医学 科研及临床医疗工作,为核工业从业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保障与健康服务。

在当时那些特殊年代,这所医院不仅为我国核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核工业开拓者建设者们的关怀和爱护。

医院创建的历史背景了在我国创建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 决策。

1955年年初,为研制我国自己的原 子弹、氢弹,找米下锅,党中央秘密在全 国范围内选调了许多思想素质好,政治上 可靠的干部,陆续分别在新疆,内蒙、黑 龙江、湖南、江西等地创建铀矿地质勘探 队。

当时虽然勘探技术手段有限,设备相为抵御西方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1952年下半年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制定了发展核科学 研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做出六十年代建成的核工业一七七医院,现在依然在接 待着来自八方的患者核工业一七七医院创建时期曾经的功臣,如今他们已是白发苍苍对落后,安全防护设施不够完善,条件十 分艰苦,但地质勘探队员们,为了国家的 强盛,为了原子能核工业的创建和发展,无怨无悔地贡献着青春和健康。

铀矿地质 工作者们在恶劣的环境下,艰苦奋斗,不 畏艰险,勇于奉献,找到了制造原子弹的 “粮食”,并进行开采,为我国原子能核 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 国的原子能核试验工作也在科学技术人员 的努力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而长期坚守在这些岗位的工程技术人 员、矿工、勘探人员以及科学研究人员,在从事这些工作多年以后矽肺病、白细胞 下降等职业病患者逐渐显现出来,工作中 由于当时的防护手段落后以及事故原因造 成的辐射烧伤病人更需要得到良好的治 疗,为保证这些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 康,使病情得到遏制,支持我国核工业事 业的进一步发展,医疗设施、医疗技术和 水平上就必须能够跟得上。

治学严谨,桃李天下

治学严谨,桃李天下

治学严谨,桃李天下
作者:刘华
来源:《科学导报》2022年第06期
潘自强院士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的创始人,为培养辐射防护专业人才付出了巨大心血,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1983年原子能院开始招收辐射防护专业硕士生至今30年时间,原子能院已经培养了近百名的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

劉华1984年有幸成为潘自强院士的第二个学生,虽然那时潘自强院士已经是原核工业部安防局副局长,但他还亲自为刘华确定研究方向、选定课程、指定阅读和参考书目,并且经常检查刘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经常与刘华讨论关于论文的相关问题。

刘华的研究方向是辐射防护最优化,他多次和刘华讨论课题开题报告,指导刘华将辐射防护最优化应用于原子能院含氚废水处置。

他对刘华的研究工作要求很严,刘华的论文他不但讨论过多次,而且他还亲自参与修改,直到满意。

这段经历对刘华的影响是深刻的,培养了刘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虽然现在刘华已经毕业很多年了,但因为工作关系刘华还经常会向潘自强院士请教或讨论辐射防护和核安全有关问题,每次讨论会让刘华受益匪浅,学到很多东西。

潘自强院士知识渊博,涉猎广泛,他们的讨论经常从具体技术问题延伸到辐射防护的前沿发展、中国核能发展和核安全的一些全局问题,有时他也会和刘华讲一些他过去的工作、他的家庭和孩子们。

有时候他会在说了很久后,停下来,从旁边桌子上拿出几个水果,让刘华吃,他自己也吃。

综合性医院辐射防护现状分析与管理

综合性医院辐射防护现状分析与管理

综合性医院辐射防护现状分析与管理发表时间:2018-11-07T09:28:59.0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作者:戚超[导读] 促进辐射防护管理工作,能维护医院的安全性。

因此,在文章中,对辐射防护现状详细分析,保证为医院的辐射防护管理提出有效意见。

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广州 510800摘要:促进辐射防护管理工作,能维护医院的安全性。

因此,在文章中,对辐射防护现状详细分析,保证为医院的辐射防护管理提出有效意见。

关键词:综合性;医院;辐射;防护;管理近几年,放射性装置被有效应用到综合性医院中,加强对放射诊疗设施的更新,能保证疾病治疗质量的提升。

医护人员在就诊中,接触的辐射不断增多,辐射安全和污染问题更严重。

所以,加强辐射防护工作,维护工作的安全性十分必要。

一、辐射防护现状分析综合性医院放射诊疗具备不同特点。

第一,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种类更多,为了能按照多方面、多层次的建设需求,都需要进行放射诊疗工作,但是,随着先进技术的渗透和发展,医院的辐射防护管理工作较为薄弱。

第二,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应用的科室人员多,在综合性语医院大力发展下,其科室不断增多,人员对设备的性能、操作规范等掌握少,无法对其危害严格控制。

当前,医院内的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识不足,对自身的防护仅仅为形式上,多为摆放形式,无法确保监测数据更准确。

受检人员的辐射防护不到位,随着综合性医院反射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如果无法给予受检人员安全防护,将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这些条件下,多是因为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前期检查工作中,未引导病人使用防护用具,尤其是一些患者部位,达不到积极防护,将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受检者由于自身知识的缺乏,对辐射防护意识不强,一些患者认为,辐射防护用具起不到作用。

医疗X射线检查增多,一些医院的医生还没有掌握到X射线检查适应症,仅对患者开出X射线、CT检查单,缺乏正确照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456 7 895: 6;*<=1-86<; >9?9@<219;8 A 95<;<1B
#$$( 年
第 !( 卷
第)期
收稿日期: #$$( & $" &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武剑钧
摘 要: 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理论探讨, 以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为例阐明了科研院所 《公司法 》 在改制过程中要按照 的要求,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科研院所改制; 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公司治理结构” 有 的制衡监督而受到处分或构成犯罪。 (# ) 产权改革阶段。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中辐院为了加大科技成果 转化的力度, 利用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 又成立了一批科技型企业, 如中 辐院八达科技开发公司、太原华卫制药厂、太原医用塑料制品厂和太原 华龙辐射技术公司等全民所有制生产经营企业。 虽然经营项目符合本院的特色,但是由于刚刚从计划经济转型而 来,企业的管理模式仍然沿用科研模式;经营者基本上是由科研人员转 型而来, 没有全新的经营理念; 院是企业的唯一投资人。 更为致命的是这 些企业与院里的连接靠的是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的行政纽带, 企业经营 “做官 ” 者也把做企业当成 , 院里也没有给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因而矛 盾非常突出, 如体制不顺、 管理不善等。这样就出现了 ’ 个问题: 企业资 金难以及时投入,院也不能根据经营情况将资本适时撤出;院对企业经 营存在行政干预的现象; 最重要的是, 企业大多数不属有限责任公司, 院 作为全民企业设立人, 企业破产时, 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搞得研究院 “学难专 ” “商难赢 ” 、 。 “一院两 院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这种情况, 高瞻远瞩, 提出了 !)). 年, “一院” 制三体系” 的改革思路, 即 是保持中辐院在辐射防护领域的主导地 位的前提下, 在全院推行资产收益权、 人事管理权、 重大事项决策权的管理 “三权” “两制” 模式, 院重点行使这 , 其他权力则统筹下放。 是指科研体制和 产业体制,对从事国防建设和核主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辐射防护与核安全领 域的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 并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技术后援, 为政府决策和 行政管理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支持的研究所实行事业管理;对从事民品开 “三体系” 发、 技术开发和科技型企业及三产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 是指为 国防建设和核主导产业服务的知识创新体系、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 建设的科技企业体系与后勤服务社会化体系。这一总体思路的建立,从根 本上理清了发展思路, 突出了创业主体, 进一步开辟了发展空间。 “三体系 ” “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 其中 中的第二个体系 科技企业体系 ” , 经过近 ’ 年的改革, 成果明显。 由于以产权为纽带, 引入 “民营 ” “私有成分 ” 了一些 和 , 使企业成为多元投资主体, 院里的权力统 “公司治理结构 ” “分权 ” 筹下放, 这种做法基本具备了 中 的初级形态。例 如在 !)). 年,中辐院与某民营企业合资组建了 “ 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 司” , 当年实现扭亏, 利润 ’!$ 万元, 成 #$$! 年实现销售收入 ! ’## 万元, 为中辐院药业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成为国内红花系列产品的领头羊,产 “保军转 中辐院是一个拥有 ($ 多年历史的国家级科研院所, 在国家 民” 的方针指引下, 从 #$ 世纪 .$ 年代末以来相继兴办了许多企业。 其发 展历程分为 ’ 个阶段: (! ) “分 中辐院以 全民所有制企业阶段。在 #$ 世纪 .$ 年代中后期, 流富余人员,增收节支 ”为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工业企业 法》 , 先后成立了 #$ 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厂, 如中辐院长治焦化厂、 中辐院襄汾焦化厂以及深圳捷丰饮料厂等一批全民所有制生产企业。 由于办这些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分流富余人员, 经营项目大多是一些低 级粗加工产品。对于中辐院来说, 做这些行业既不能发挥科研单位的长处, 《中华人民共和 又没有这方面的经营管理人才, 最为关键的是体制不合理。 “企业为一法人” “企业资产归全民所 国国有工业企业法》 指出 , 但同时强调 有” 。说企业是一法人却没有独立的资产, 这就完全违背了法人科学。而且 “出局” 加上其他因素, 企业经营不到 !$ 年就大部分 了, 一些经营者也因没 品销售终端达到全国 #$ 多个省市, # ($$ /# 的 012 车间在 #$$’ 年通过 “山西省组织库 ” 验收。!))) 年中辐院又对院属 进行了改制, 吸收科技人 “山西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员、 管理人员入股, 组建了 , 公司成长速度 非常快,!))) 年、#$$$ 年和 #$$! 年的销售收入每年以 !$$ 3 的速度递 “药物开发公司 ” 增。#$$$ 年与深圳星银医药化玻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 ,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对冠心灵和胎盘因子等药物的开发研制和临床试 验工作, #$$’ 年底已经取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新药证书。 通过与民营资本结合,尝试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带来的活力;通过吸 (国家 ) (集体 ) (经营者 ) 收科技人员、 管理人员入股, 形成院 、 所 、 个人 的 新型股本结构。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个体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 既激励了 职工的积极性, 又促进了成果转化的步伐。 (’ )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阶段。在产权制度改革得到初步成功的基础 上,院领导又提出了更加宏伟的设想:于 #$$# 年 %元股东的制衡,迫使企业目标集中于追求 经济效益。今后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使资本构成多样化,让更多的资本 投资者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我院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例如奥瑞 公司、华卫药业、中核元宏和深圳星银公司都是由民营资本参股组建的公 司,其经营效率和业绩是有目共睹的。因为法人治理结构只有在私有产权 的前提下才能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合理而有效地配置各种权 利。只有在私有产权的条件下,资本的所有者才有充分的理由和动力去关 爱资本, 对经营者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 N ) 对有关联产权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产权置换。针对中辐院在 我们决定分两步对其完 NPP# 年新成立的 M 个有限责任公司存在的弊病, “一套人员、 善: 第一步对一时难以规范的企业, 实行 两块牌子 ” 的办法; 第二步对由中辐院和中辐院全资子公司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 积极引入 外方股东, 置换中辐院全资子公司的资产, 真正实现产权清晰。 (# ) 充分发挥 Q 新三会 Q 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董事会对公司重要问题 的统一决策作用, 即在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决策中心。要建立规范的可 以追究董事责任的董事会议事规则, 实行集体决策、 个人负责。 要积极吸 收外部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 提高决策水平。 (M ) 全面推行经理人员选聘制度。院里对经理人员的任命制改为董 事会对经理人员的选聘制, 发挥市场对经理人员的配置作用。要建立科 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使经理人员 的行为更加规范。我们过去只是在中辐院范围内公开招聘经理人, 下一 步将面向社会更加广泛地进行人才选聘。 (O ) 加强公司监督力度。 我们应吸取德国公司监事会的有益经验, 提 高监督机构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扩大其职权范围,加强对公司内 部人的控制, 维护我院作为出资者的利益。 同时, 加强监管也是出于对经 营者的负责和爱护。 (" ) 重视职工民主管理。 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 职工不是以独立的 机构进入其间, 而是以职工董事或职工监事的身份进入公司治理结构。 我们今后要注重公司职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 提高职工董事和监事 的比例。 我院院属独资公司的公有产权性质决定我们更应重视职工的民 主参与和民主管理, 应该让职工代表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有较多的席 位, 有充分的发言权, 有强有力和直接的监督权。 总之,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是股东会、 董 事会、 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 有效制衡的最佳途径, 中辐 院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提 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R!S 张承耀 . 公司法与公司治理结构 R T S . 中国经济快讯周刊,NPPN V 责任编辑: 胡建平、 白尚平 W (#" ) : NO % NU.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目标单位: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报告时间:
2023-08-21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企业的投标业绩表现、竞争能力、竞争 对手、服务客户和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投标行为全方位分析,为目标企业投标管理、市场拓展 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为目标企业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业主单位、竞争对手、中介机构、金融 机构等快速了解目标企业的投标实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企业 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515.2
公告时间 2023-07-18
375.0
2023-05-22
\
2023-08-18
\
2023-05-31
\
2023-02-03
6 福清核电操作干预水平系统升级改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造项目采购结果公告
7
宁德核电 2023-2024 年固体废物放 射性水平测量服务项目项目竞争性
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
\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 2022 年度厂区辐射监测设备维保 任公司
\
(第二次)采购结果公告
4
宜宾至漳州燃料组件运输核与辐射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 安全分析报告书编制技术服务采购 公司
\
结果公告
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 内照射体模和放射源采购结果公告 备制造厂
\
公告时间 2022-11-21 2023-05-08 2022-09-22
固定式γ辐射监测系统等设备-中标 结果公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为人知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40年前,针对西方一些国家的核垄断、核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决定创建核工业,研制核武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由此应运而生。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老专家李书绅不无感慨地说,辐射防护,从它在中国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只能是一项高度创新性的事业——中国辐射防护是在一张白纸上起步的。

今天,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已成为我国专门从事辐射防护的研究基地,是数项国际一流辐射防护成果的诞生地,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相关领域对话的资本所在。

这里面凝聚着我国三代辐射防护专家的才智和心血。

以中科院院士李德平为代表的第一代辐射防护专家奠定了辐射防护的基石;60年代参加工作的我国第二代辐射防护专家队伍,开创了辐射防护事业的新局面;现在,第三代科技尖兵已接过世界辐射防护科技接力赛跑的火炬。

要找寻中辐院科技创新的足迹,在核工业地质、矿山、水冶、核燃料加工和后处理等各个环节可谓俯拾皆是。

他们走遍祖国的东西南北,进行辐射监测、铀矿山防尘降氡、职业病诊治医学应急处理,以及流行病调查和职工健康评价,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安全防护问题,为核工业的顺利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0年来,该院在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三废治理以及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领域,累计取得科技成果4800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70多项。

在辐射剂量测量、辐射流行病学、低中放废物浅地层处置安全评价、核电站大气弥散试验、多用途放射性废物焚烧、核设施退役去污、同种骨移植材料加工等技术领域取得了120多项具有世界影响的成果。

谈到中辐院,一些老科学家自然会提到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多次核试验中,中辐院为试验现场研制了多种辐射监测仪器仪表,并与其他单位共同承担了现场辐射剂量监测、生物效应研究、现场数据报告、仪器仪表调试安装维护等工作;在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过程中,提供了辐射防护监测仪表和空气净化装置等。

由于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特殊作用,该院曾获得三项国家特等奖。

改革开放以来,该院又致力于形成国防建设和为核主导产业服务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体系。

院长叶敏坤号召全院科研人员,要预见到未来可能遇到的新挑战,进行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从而真正推动科技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