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教版(2017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课件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名师新编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名师新编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23f98269eae009581becf0.png)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单元土壤1 身边的土壤教学目标1.认识土壤,知道身边哪些地方有土壤的存在。
2.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4.通过举例观察、发现总结,进而能够准确的表达土壤的重要性.5.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激发爱护土地资源的情感。
6.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难点:认识到土壤是一种资源,树立爱护土壤的意识。
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土壤记录单、土壤样本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林林去萌萌家玩,看见萌萌家阳台的花盆里种植了一盆小西红柿,特别喜欢,萌萌说她家还有种子,她们可以再种植一盆送给林林。
于是她们找到了种子、花盆和小铲子。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能种植西红柿吗?还缺少什么呢?预设:土壤。
过渡: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土壤。
二、新知讲解(一)知识点一:哪里有土壤展示:展示土壤。
提问:哪里能找到土壤呢?预设:小河边,公园里……。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向身边的小伙伴介绍哪里能找到土壤。
教师活动:学生边介绍,教师边展示土壤,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土壤。
展示:展示卡片信息。
提示:引导学生做好有关土壤的记录。
填写相关的信息。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哪里有土壤了,其实土壤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二)知识点二:土壤资源讲述: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在我们地球上有29%的是陆地,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家等各种植物。
展示:展示树林。
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树木的根都长在土壤里。
展示:展示花生和水稻的图片。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f283b7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62.png)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教学设计2. 提问:从哪里可以找到土壤呢?3. 引领学生交流展示:我们从哪里找到 的土壤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图片,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土壤存在于很多地方。
4.引领学生做好记录,填写相关的观察信息。
出示信息卡片二.土壤资源1. 老师介绍: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 资源。
在我们地球上有29%的是陆地, 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
2. 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土壤是植物生长必须的条件之一(1) 出示树林,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土壤 考,交流表达促 3.展示自我:使学生打开思 (1)我在玉米地里发现了 维,让学习更深 土壤入(2)我在树林里发现的土壤让学生在做中集 (3)我从小河边到小河底 中精力,在展示 发现都有土壤中获得自信、自 (4)我见过盖房子的过 豪感程,房子底下有土壤分类观察,更深4.做一做,展示交流: 入的体会土壤的重要性。
Wffl«na 小挪®鼓励学生看图说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1.感受土壤存在的广泛性,看图说话,让学 逐步知道土壤是随处存在生进一步知道土的壤对生物生长的2.说一说,观察土壤中各种重要性,进而逐生长的生物逐步感受土壤步理解我们人类的重要性的生活中衣食住(1)大树的根长在土壤行都与土壤有关 里,大树才能生长(2)我们发现了我们吃的 多联系生活,联 玉米是长在土壤里的,小系身边的事物,麦也是在土壤里发芽的,让学生意识到我土壤是他们的生长环境们学的是身边科(3)图片中我们发现是谷学,知识来源于总结:从刚才的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因此土壤使我们食物来源的基础。
(5)出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种植物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总结:土壤与我们的穿衣有直接的关系(6)供我们欣赏的花卉是长在哪里呢?子,也就是我们吃的小米,也是在土壤里长起来的,水稻虽然是长在水里的,其实水的下面也是肥沃的土壤(4)我们发现图中是土豆、胡萝卜、卷心菜、黄瓜,他们也是长在土壤里我们发现了土壤里能长出我们吃的粮食和蔬菜(5)观察图片,答出这是棉花,七嘴八舌说出自己知道:棉花可以防线,我们穿的棉线衣服就是用它们制作的,棉花籽还可以榨油吃(6)联系生活发现花盆里也是土壤(7)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出图中是土胚房和没有铺设柏油的泥泞路3.采集土壤、观察、记录记住老师的提示:接触土壤后要洗手展示交流:(7)不仅如此,下面这两幅图片也是土壤的功劳总结:从以上大家观察讨论发现土壤是生活将主动权还给学生,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教师及时给与鼓励和补充,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3)出示谷子和水稻的图片(4)出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发现的内容是什么?(1): 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田野里-一.哪里有土堵-小河边房子底部 大树的生长-二.土壤资源-植物生长在土ta 里还有其它生物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身边的土«1. 观察手中的土壤,小组内交流,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2. 小组合作,准备实验(1)展示准备的用品:土壤、烧杯、水、木棒(2) 做一做,观察发现: 将土块小心的放入盛水的烧 杯中,观察发现了:有气泡 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 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说明了土壤中有空气、沙砾(3) 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用木棒将烧杯中的土壤搅 动,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长 时间静置,观察发现:漂浮 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中 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 上面的应该是黏土层,用小 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感到 黏滑、细腻;下面的土壤颗 粒大,有许多的石子沉积, 是沙砾层,越到底下颗粒越 粗。
【精选】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精选】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30f14d5524de518974b7d09.png)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课定位置一、教材分析:第一课是在学生现有的对于“定位置”的生活经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方位的理解;明确物体运动的时间、方位或距离都是明确物体位置的因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的理解,知道确定方位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现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对位置的认知经验往往比城镇孩子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内容: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四、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力目标(1)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要求学生对物体的位置观察时作记录,通过比较分析后描述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乐于与人合作。
五、教学资源。
1、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参照物”。
为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而选作的另一物体叫做参照物或参照系。
教师通汽车行驶相对路旁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和公转的现象等。
2、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坐标”。
在需要定量描述物体运动时,要描述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就要在参照物上建立坐标系。
六、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问题情境以三位坐在教室的小朋友对妍妍座位的描述,,提出问题:为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妍妍的座位到底在那里呢?讨论回答完毕后,教师再在教室安排同一情境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2、说说“你”的位置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知道确定物体是相对的,知道在参照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db2f0d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e.png)
三年级科学(下)教案第一课《定位置》内容标准:1.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培养1.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乐于与人合作。
设计意图“定位置”是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就定位置、辨方向、学会看地图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在各种日常活动中常常需要判断自己与周围环境相对位置的关系,所以需要运用方位及相关名词。
本课借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了解方位的概念,从学生熟悉的自己身边的位置入手,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继而体验自己与周围事物的相对关系,再借助情景,活学活用。
通过“教学楼的位置”这个亲历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科学的描述能力,慢慢过渡到能根据一个参照物的位置来描述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教学流程观察——提问——观察——记录——交流——运用。
重点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建立“位置”的概念,通过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生在“说说自己的位置”、在“位置‘接力’”等活动中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难点是在参照系上建立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班级学生座位表、学校平面图、标明方位的卡纸、游戏活动卡片、绸带、南海海洋地图、船模型、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X|k|B|1.c|O|m情景:同学们,我们科学课的好朋友妍妍和我们一样都升上三年级了,开学的第一天,她来到了新的课室,课室里的同学就给她出了一个难题。
(出示课本图片。
)妍妍的位置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帮她找找吧。
汇报: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汇报。
讨论:为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坐的位置不同,标准不同,所以说法不同。
新粤教版(2017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2017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d5b1d7783e0912a3162aaa.png)
新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2)第2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 (5)第3课《壁虎与小猫》教学设计 (9)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12)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15)第6课《森林的动物》教学设计 (18)第7课《网上学习:保护动物》教学设计 (21)《探究技能观察》教学设计 (23)第8课《物质的溶解》教学设计 (27)第9课《能溶解得更快一些吗》教学设计 (31)第10课《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34)第11课《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教学设计 (39)第12课《认识固体》教学设计 (42)第13课《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46)第14课《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50)第15课《认识气体》教学设计 (55)第16课《它们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59)第17课《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学设计 (63)第18课《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 (68)第19课《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70)第20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74)第21课《气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77)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 (80)第23课《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 (83)第1课《蜻蜓与麻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1课。
本单元包括7节课,第1-3课主要引导学生分别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归纳鱼类和两栖类、昆虫和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学会辨别动物的类别。
第5-6课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相同生活环境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知道动物的身体和运动方式等特征能适应相应的环境。
第7课网络课堂以及本单元的《探究技能:观察》是属于本单元的探究技能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课型。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但由于本课需要的主要探究技能是“观察”,因此本课安排在《探究技能:观察》一课之后,让学生在掌握了观察的探究技能后再开始本课的学习。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aee39d58fafab068dc02a6.png)
新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第1单元土壤 (2)1 身边的土壤 (2)2 土壤的组成 (6)3 土壤与植物 (10)4 百变的土壤 (15)5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 (21)第2单元消化和呼吸 (25)6 我们需要食物 (25)7 食物的消化 (30)8 我们离不开呼吸 (34)9 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 (38)10 健康生活 (42)第3单元植物的“身体” (45)12 植物的叶 (47)13 植物的茎 (50)14 植物的根 (54)15 植物的花 (56)16 果实和种子 (61)17 专题探究:脂肪贮藏在哪里 (64)第1单元土壤1 身边的土壤一、教学目标1.认识土壤,知道身边哪些地方有土壤的存在。
2.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4.通过举例观察、发现总结,进而能够准确的表达土壤的重要性.5.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激发爱护土地资源的情感。
6.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土壤是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难点:认识到土壤是一种资源,树立爱护土壤的意识。
三、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土壤记录单、土壤样本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林林去萌萌家玩,看见萌萌家阳台的花盆里种植了一盆小西红柿,特别喜欢,萌萌说她家还有种子,她们可以再种植一盆送给林林。
于是她们找到了种子、花盆和小铲子。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能种植西红柿吗?还缺少什么呢?【预设】土壤。
【过渡】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土壤。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哪里有土壤【展示】展示土壤。
【提问】哪里能找到土壤呢?【预设】小河边,公园里……。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全套)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46cdf60ad15abe23492f4d1a.png)
1
捏泥碗
你的发现:最适合黏捏性泥最碗好,沙,
质土比较松散
2 用土还能做什么
除了陶瓷,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以土 为原料制成的?
为什么我国 很多地方禁 止使用红砖 做建筑材料
雕刻 红砖房
2 用土还能做什么
红砖比空心砖要重,砌相 同厚度的墙体,烧制红砖 比空心砖所需粘土量要 多1/3左右,而且烧制红 砖时所消耗的煤炭等能 源也比烧制空心砖要多, 排放的烟尘量也大,对环 境的破坏较为严重。
会看到气泡 土壤中含有
从土壤中冒
出
空气
新知讲 探究3:土壤里还有什
解
我的计划:
实验目的 土壤里还有什么物质
实验材料 烧杯,水、新鲜土壤和放大镜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在烧杯中加入半杯水,放入一 些土壤 2.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再 观察。
新知讲 解
新知讲 解
我发现:
土壤中不仅有水、空 气还有石块、沙粒、 黏粒,腐殖质等多种
粤教粤科版(2017年秋)
身边的土壤及其组成
粤教粤科版
到哪里能找到土壤呢?
活动1:哪里有土壤
地点 土壤分布情况 其他发现
山坡 河边 田野 ······
交流我们的发现
地点 发现
小结:归纳大家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活动2:土壤资源
把取回来的土壤拿出来,准备观察 实验准备:
仔细观察,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新知讲 解
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看到瓶子 土壤中含有
内壁上有
水珠
水
新知讲 探究2:土壤有空气吗
解
我的计划:
实验目 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开花结果 粤教版 (共40页)PPT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开花结果 粤教版 (共4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9fcf0df524ccbff0218436.png)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选两个同样大小的向日葵花盘, 在开花时节,给其中的一个连续进行 几次人工辅助授粉,另一个不进行人 工辅助授粉,任其自然传粉。收获以 后,比较两个花盘上向日葵的粒数和 粒重是否相同。看看人工辅助授粉能 不能使葵花子增产。
1、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说:“麻屋子,红帐子,里头 住着白胖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各是指花生 的果实和种子的什么部分?
•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
4.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实验、研讨 ,发现 当月球 运行到 太阳和 地球中 间,并 且三者 成或接 近一条 直线时 ,地球 上的人 会看见 太阳被 遮住一 部分或 全部遮 住,就 是发生 了日食 。
胚珠
花瓣
萼片
花托
二、传粉和受精
当花蕊发育成熟后,花瓣 和花萼张开,露出雄蕊和雌
蕊,这一过程叫开花
花开放后,雄蕊的花药 破裂,花粉散出,落到雌 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叫
传粉
自花传粉:
一朵花的雄蕊产生的花粉粒, 落在同一朵花雌蕊的柱头上。
异花传粉: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af4cc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3.png)
④⑧⑨
① ②③
⑤⑥ ⑩
⑦
树冠
树洞
不同的动物 生活在 森林的不同区域
地面
草丛
土壤
森林里有很多 的植物,鹿在 森林是靠吃草、 树皮、嫩树枝。
森林里的植物 有很多不同的 果实。松鼠就 喜欢住在松树 上,吃松果。
谢谢 大家
• 第一单元 观察动物
第7课 网上学习:保护动物
由于各种原因, 每年都会有一些 动物从地球上消 失。
观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技能,是搜集科学事实、
了解科学现象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2.波波要怎样观察鲫鱼,才能解答自己的问题?
明确问题 波波的问题: 鲫鱼有多少鱼鳍?
观 制定计划 观察前的准备: 思考怎样观察、需
察
的
要什么材料和工具。
基 实施观察 观察的过程: 有目的、按照一定的顺
本
方
序进行观察;爱护鲫鱼,做好观察记录。
5.根据计划,实施观察
观察目的:了解鲫鱼(或壁虎)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有什么特征。 1.让动物在自然状态下自由活动; 2.观察动物身体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3.观察动物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4.按照从前往后、自上而下的顺序观察动物身体每个部分 的特征。 5.真实地、准确地、仔细地记录观察到是事实。
海龟
1.你认识这些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吗?
龙虾
1.你认识这些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吗?
砗(chē)磲(qú)
1.你知道这些动物分别属于哪类动物吗?
爬行动物
海龟
小丑鱼
哺乳动物
鱼类
软甲动物
海豚
软体动物
龙虾
砗(chē)磲(qú)
2.说一说:你认识这些海洋动物吗?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0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5d24dce876eeaeaad0f33011.png)
---------------------------------------------------------------最新资料推荐------------------------------------------------------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物体的特征教材分析:《物体的特征》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物质与材料》单元中的一部分。
生活中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物体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从身边实际、生活经历中认识具体的事物,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以及测量手段了解物体的特征,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使学生从对物体的具体认识逐渐向抽象的概念过渡,为今后建立物质概念和学习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并能用适当的词汇较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2)初步了解并判断物体的材料构成情况。
知识与技能:(1)学习比较的方法,能用各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能对物体的轻重进行估量。
(3)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对物体的长度进行1 / 3估量。
情感与态度: 1)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2)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物体的特征和长度的测量.天平的用法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看了许多书,了解了很多知识,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谜语并演示) 谜语一: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
(香皂)(师:你猜得真准!你能否告诉我你怎样猜到的?归纳:抓住了香皂的颜色、遇水起泡泡的化学反应等来猜的,颜色、化学反应等就是香皂主要特征)谜语二: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雨伞)(师:你真是一个猜谜语大师!你是如何想到的?归纳:抓住了伞的材料、用途等主要特征来猜的。
下面,我再出一个看谁能最快猜出?并说说你猜谜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科学-2材料与沉浮粤教版(共29张)-PPT课堂课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2材料与沉浮粤教版(共29张)-PPT课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b4d4d903d8ce2f0166231d.png)
有一定的韧性
能浮在水面上
比较坚硬
有较强的承 重性
容易加工
导热性慢
三 年 级 下 册 科学-1 .12材料 与沉浮 粤教版 (共29 张)-PP T课堂课 件(完 整版)
能燃烧
三 年 级 下 册 科学-1 .12材料 与沉浮 粤教版 (共29 张)-PP T课堂课 件(完 整版)
表面有纹路பைடு நூலகம்
三 年 级 下 册 科学-1 .12材料 与沉浮 粤教版 (共29 张)-PP T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 年 级 下 册 科学-1 .12材料 与沉浮 粤教版 (共29 张)-PP T课堂课 件(完 整版)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三 年 级 下 册 科学-1 .12材料 与沉浮 粤教版 (共29 张)-PP T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 年 级 下 册 科学-1 .12材料 与沉浮 粤教版 (共29 张)-PP T课堂课 件(完 整版)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木材替代品, 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三 年 级 下 册 科学-1 .12材料 与沉浮 粤教版 (共29 张)-PP T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 年 级 下 册 科学-1 .12材料 与沉浮 粤教版 (共29 张)-PP T课堂课 件(完 整版)
活动二:沉浮实验
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浮” 。
1、请组长管理好组员,安静细致的进行实验;
2、请实验员按照记录单中物品的顺序,轻轻将它们放入 水底,重复三次操作,反复验证;
3、请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用向下的箭头“↓”表示 “沉”;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实事求是,如实 填写;
木头的性质气泡图
有一定的 韧性
三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1.12材料与沉浮 粤教版 (21页PPT)
![三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1.12材料与沉浮 粤教版 (2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ef00990c22590103029d4f.png)
第二单元 《材料的选择》 月季小学 曹敏敏
金根属据金、材属塑料料不、同木给材物、木体纤材分维类等
塑料
纤维
思考 乌鸦把石头换成树枝能不 能很快喝到水?
在水中,
是沉的
是浮的
判断沉浮:
①沉:如果物体碰到容器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沉的 ②浮:如果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浮的
2
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深入实验,验证猜想
三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1.12材料与沉 浮 粤教版 (21页PPT)
三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1.12材料与沉 浮 粤教版 (21页PPT)
3
结论总结: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
物体的沉浮与 (物体的材料 )有关
三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1.12材料与沉 浮 粤教版 (21页PPT)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2
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猜想
猜想一: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三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1.12材料与沉 浮 粤教版 (21页PPT)
猜想三: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三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1.12材料与沉 浮 粤教版 (21页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课讲解
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特性
沙质土下面的水最多,壤土次之,黏质土下面的水最 少。说明沙质土的渗水性好,黏质土的保水性好。
二、新课讲解
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这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
二、新课讲解
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观察土壤的方法
看
闻
摸
沙质土
二、新课讲解
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黏质土
壤土
沙土多、黏粒少。
沙土少、黏粒多。
沙土和黏粒居中。
二、新课讲解
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在西瓜地里找到了沙质土 在水稻地里找到了黏质土 在大树底下找到了壤土
步骤: a.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塑料杯中,数 量一样多。 b.尝试用木棒分别戳一戳三个杯中的土壤。 c.比较三种土壤的疏松程度,并做好记录。
二、新课讲解
哪种土壤更疏松
种类 疏松程度
沙质土 较好
黏质土 较差
壤土 居中
二、新课讲解
哪种土壤更疏松
种类 疏松程度
沙质土 大
黏质土 小
壤土 居中
二、新课讲解
红薯
芦苇
谷子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 种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沙质土疏松性更好,黏质土疏松性最 差,壤土居中;三种土壤的特性不同,沙质土的渗水性好,黏 质土的保水性好,所以三种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森林里树木的根长在土壤里。
二、新课讲解
土壤资源
花生
水稻
二、新课讲解
胡 萝 卜
土 壤 是
土 豆
我
们
食
物
菠
的
红
菜
来
薯
源。
二、新课讲解
土壤资源 棉被
土壤与我们的穿衣有直接关系。
T恤
二、新课讲解
土壤资源
花卉也长在土壤里。
二、新课讲解
土壤资源
我们的住、行也离不开土壤。
二、新课讲解
观察土壤
提示:接触土壤后要记得洗手。
二、新课讲解
土壤的成分
用木棒或玻璃棒搅 动,然后静置一段时间 后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漂浮在水 面上的是 植物残体。
二、新课讲解
土壤的成分 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
层,上面的应该是黏土层,用 玻璃棒挑一点在手上涂抹,感 到黏滑、细腻。
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的石子沉积, 是沙砾层,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哪里有土壤
森林里的土壤
房子底下有土壤
二、新课讲解
哪里有土壤
从河边到河底都是土壤
玉米地里有土壤
二、新课讲解
哪里有土壤
我的记录 时间:______;记录人_______。 地点:______。 发现:____________。
二、新课讲解
哪里有土壤
我的记录 时间:3_月__1_0_日_;记录人__芮__芮___。
这块地的花生又小又瘪。
二、新课讲解
哪种土壤更疏松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二、新课讲解
哪种土壤更疏松
花生开花后,根部 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 中才能形成果实。
花生的生长和土壤疏松程度有关系吗?
二、新课讲解
哪种土壤更疏松
材料与工具:三种土壤、三个塑料杯、水、筷子。
二、新课讲解
哪种土壤更疏松
二、新课讲解
猜一猜,土壤中 有什么呢?
土壤的成分
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Leabharlann 二、新课讲解土壤的成分
观察土壤成分的工具与材料:土壤、烧杯、水、木棒。
二、新课讲解
土壤的成分 注意:土壤要轻放。
把土壤倒入水中, 观察有什么发现?说明 土壤有什么?
土壤中含 有空气、 沙砾。
二、新课讲解
土壤的成分
有气泡冒出、土壤按 颗粒大小沉积下来。越 到底下颗粒越粗。
地点:小__河__边__。 发现_从__河__边__到__河__底__都__是__土__壤__。
我的记录 时间:3_月__1_0_日_;记录人__童__童___。
地点:房__子__底__下_。 发现:盖__房__子__时__房__子__底__下__有__土__壤__。
二、新课讲解
你发现了什么?
土壤资源
哪种土壤更疏松
沙质土颗粒间孔隙大, 小空隙少,土壤质地疏松,通 透性好。
花生适宜生长在气 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 质土地区。
二、新课讲解
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特性 三种土壤, 渗水性一样吗?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二、新课讲解
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特性
材料与工具:塑料过滤器、三种土壤、烧杯、量筒、纱布。
二、新课讲解
新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课件
1 身边的土壤
一、新课导入
花盆里的西红柿,长的可真旺盛。
一、新课导入
我们再来种 植一盆吧!
去哪里找土 壤呢?
二、新课讲解
哪里有土壤
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哪里有土壤呢?
二、新课讲解
哪里有土壤 从哪些地方能找到土壤呢?
向组内的小伙 伴介绍哪里有 土壤。
二、新课讲解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是由沙砾、空气、水、 黏土、腐殖质等物质组成的;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 壤分为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种类型,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 不同的植物。
3 土壤与植物
一、新课导入
颗粒饱满的花生
和这里的土壤 有关系吗?
一、新课导入
花生到底适合 种植在哪种土壤里 呢?
二、新课讲解
此图片为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请下载视频【知识解析】土壤中含有水分。
二、新课讲解
土壤的成分
地面上死亡的动物、植物完全腐 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 是腐殖质。腐殖质烤糊后会发出潮臭 味。
加热土壤发出潮臭味
二、新课讲解
土壤的成分
土壤由(水)、 (空气)、(砂砾)、 (黏土)、(腐殖质) 等物质组成。
我发现了土壤里有________; 我发现了土壤里有________; 我发现了土壤里有________;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田野里、小河边、玉米地里、 房子底下、森林里都含有土壤,土壤和我们的衣、食、住、行 密切相关。
2 土壤的组成
一、新课导入
我发现土壤的 颗粒有大有小
我们能不能想办 法把它们分开呢?
二、新课讲解
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特性
水稻该种植在 哪种土壤中呢?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的环 境,所以应种植在黏质土中。
土壤类型及它们适合种植的植物
土壤类型
适合种植的植物
沙质土
比较适合种植西瓜、花生、仙人掌、薯类、芝麻等。
黏质土
适合水稻、芦苇等植物生长。
壤土
大部分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中(例如谷子、玉米等)。